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集集团(00003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0039 中集集团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重型卡车、空港装备的制造及服务 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集装箱制造(行业) 622.05亿 35.01 96.99亿 43.60 15.59 物流服务(行业) 313.89亿 17.67 19.39亿 8.71 6.18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行业) 255.79亿 14.40 35.33亿 15.88 13.81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 209.98亿 11.82 34.27亿 15.40 16.32 海洋工程(行业) 165.56亿 9.32 15.08亿 6.78 9.11 其他(行业) 119.83亿 6.74 13.57亿 6.10 11.33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行 71.93亿 4.05 14.75亿 6.63 20.50 业) 循环载具(行业) 24.29亿 1.37 2.39亿 1.08 9.85 金融及资产管理(行业) 20.79亿 1.17 -1.61亿 -0.73 -7.77 合并抵消(行业) -27.48亿 -1.55 -7.69亿 -3.46 27.98 ───────────────────────────────────────────────── 中国(地区) 824.15亿 46.39 --- --- --- 美洲(地区) 360.12亿 20.27 --- --- --- 亚洲(中国以外地区)(地区) 274.50亿 15.45 --- --- --- 欧洲(地区) 254.54亿 14.33 --- --- --- 其他(地区) 63.33亿 3.56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集装箱制造(行业) 249.50亿 31.54 30.43亿 35.85 12.20 物流服务(行业) 140.89亿 17.81 8.77亿 10.34 6.23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行业) 121.21亿 15.32 16.01亿 18.86 13.21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 107.00亿 13.52 15.95亿 18.80 14.91 海洋工程(行业) 77.84亿 9.84 3.89亿 4.58 4.99 其他(行业) 59.05亿 7.46 4.65亿 5.48 7.87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行 24.03亿 3.04 4.94亿 5.82 20.54 业) 循环载具(行业) 11.97亿 1.51 1.44亿 1.70 12.05 金融及资产管理(行业) 11.56亿 1.46 1.02亿 1.21 8.86 合并抵消(行业) -11.88亿 -1.50 -2.23亿 -2.63 18.78 ───────────────────────────────────────────────── 中国(地区) 360.36亿 45.55 --- --- --- 美洲(地区) 158.48亿 20.03 --- --- --- 亚洲(中国以外地区)(地区) 131.38亿 16.61 --- --- --- 欧洲(地区) 116.76亿 14.76 --- --- --- 其他(地区) 24.17亿 3.06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集装箱制造(行业) 302.13亿 23.64 48.26亿 27.42 15.97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 250.87亿 19.63 47.56亿 27.03 18.96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行业) 250.26亿 19.58 38.81亿 22.05 15.51 物流服务(行业) 201.66亿 15.78 14.08亿 8.00 6.98 海洋工程(行业) 104.52亿 8.18 9.72亿 5.53 9.30 其他(行业) 80.73亿 6.32 8.48亿 4.82 10.50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行 69.61亿 5.45 14.66亿 8.33 21.06 业) 循环载具(行业) 28.34亿 2.22 3.38亿 1.92 11.93 金融及资产管理(行业) 22.18亿 1.74 -4.67亿 -2.65 -21.04 合并抵消(行业) -32.21亿 -2.52 -4.31亿 -2.45 13.39 ───────────────────────────────────────────────── 集装箱制造(产品) 302.13亿 23.64 48.26亿 27.42 15.97 道路运输车辆(产品) 250.87亿 19.63 47.56亿 27.03 18.96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产品) 250.26亿 19.58 38.81亿 22.05 15.51 物流服务(产品) 201.66亿 15.78 14.08亿 8.00 6.98 海洋工程(产品) 104.52亿 8.18 9.72亿 5.53 9.30 其他(产品) 80.73亿 6.32 8.48亿 4.82 10.50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产 69.61亿 5.45 14.66亿 8.33 21.06 品) 循环载具(产品) 28.34亿 2.22 3.38亿 1.92 11.93 金融及资产管理(产品) 22.18亿 1.74 -4.67亿 -2.65 -21.04 合并抵消(产品) -32.21亿 -2.52 -4.31亿 -2.45 13.39 ───────────────────────────────────────────────── 中国(地区) 667.70亿 52.24 --- --- --- 美洲(地区) 238.16亿 18.63 --- --- --- 欧洲(地区) 179.54亿 14.05 --- --- --- 亚洲(中国以外地区)(地区) 156.72亿 12.26 --- --- --- 其他(地区) 35.98亿 2.81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集装箱制造(行业) 136.68亿 22.56 22.56亿 27.27 16.51 道路运输车辆(行业) 134.70亿 22.24 26.05亿 31.48 19.34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行业) 113.88亿 18.80 18.15亿 21.93 15.93 物流服务(行业) 91.32亿 15.08 6.18亿 7.47 6.77 其他(行业) 60.05亿 9.91 2.58亿 3.12 4.30 海洋工程(行业) 41.19亿 6.80 3.29亿 3.98 7.99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行 22.82亿 3.77 5.00亿 6.04 21.91 业) 循环载具(行业) 14.28亿 2.36 1.77亿 2.14 12.38 金融及资产管理(行业) 8.02亿 1.32 -1.65亿 -2.00 -20.63 合并抵消(行业) -17.21亿 -2.84 -1.18亿 -1.42 6.85 ───────────────────────────────────────────────── 中国(地区) 486.42亿 80.30 51.20亿 61.87 10.53 美洲(地区) 56.96亿 9.40 18.90亿 22.84 33.18 欧洲(地区) 25.89亿 4.27 9462.00万 1.14 3.65 其他(补充)(地区) 20.03亿 3.31 6.13亿 7.41 30.60 亚洲(中国以外地区)(地区) 14.18亿 2.34 3.92亿 4.74 27.65 其他(地区) 2.27亿 0.37 1.66亿 2.00 73.1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49.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0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656382.00│ 3.69│ │客户B │ 528821.40│ 2.98│ │客户C │ 501133.70│ 2.82│ │客户D │ 410364.10│ 2.31│ │客户E │ 395761.70│ 2.23│ │合计 │ 2492462.90│ 14.0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25.7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9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1350119.10│ 8.69│ │供应商B │ 938045.10│ 6.04│ │供应商C │ 361534.50│ 2.33│ │供应商D │ 338148.60│ 2.18│ │供应商E │ 269738.20│ 1.74│ │合计 │ 3257585.50│ 20.9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公司业务概要 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 域。在物流领域,本集团仍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孵化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 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行业领 域,本集团主要从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海洋工程业务方面开展;同时,本集团也在不断开发新兴 产业并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以制造、服务、金融三大维度的产业集群,旨在以一体 化战略发展思维推动集团内部板块跨界融合升级,为物流、能源行业打造场景化的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 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为股东和员工提供良好 回报,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 根据行业权威分析机构德路里(Drewry)最新发布的《2024/25年集装箱设备普查与租赁市场年报》, 本集团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冷藏箱、特种集装箱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根据国际罐式集装箱协会《2024年全 球罐式集装箱市场规模调查》,本集团的罐式集装箱的产量保持全球第一;根据《GlobalTrailer》发布的 《2024年全球半挂车OEM排名榜单》,中集车辆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挂车生产制造商;本集团子公司中集天 达为全球登机桥主要供货商之一;本集团亦是中国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之一。 本集团持续巩固全球化布局战略,目前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分布在全球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实体 企业超过30家,以欧洲、北美等地区为主。得益于不断夯实的全球营运平台基础,本集团能够通过捕捉各区 域客户需求、平抑单一地区的风险波动,实现稳健有质发展。报告期内,本集团国内营业收入占比约46%, 国外营业收入占比约54%,维持较好的市场格局。 二、报告期主营业务回顾 1、概述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76.64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278.10亿元),同比增长39.0 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人民币29.72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4.21亿元), 同比增长605.6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53元(去年同期:人民币0.07元),同比增长657.14%。报告 期内,本集团主要经营模式没有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占本集团营业收入10%以上的产品和业务为集装箱制 造业务,道路运输车辆业务,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和物流服务业务。 2、主要业务板块的经营回顾 本集团通过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已形成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 (一)在物流领域: 依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 本集团的集装箱制造业务自1996年起产销量全球领先,作为全球集装箱行业领导者,生产基地覆盖中国 沿海和内陆各大重要港口,可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集装箱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标准干货箱、标准 冷藏箱和特种箱。其中,特种箱主要包括53尺北美内陆箱、欧洲超宽箱、散货箱、特种冷藏箱、折叠箱等产 品。目前集装箱制造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本公司持有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 报告期内,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22.05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302.13亿元), 同比上升105.89%,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0.88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7.94亿元),同比上升127.84%。 报告期内,全球商品贸易需求回升,行业权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2025年2月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同比增长5.9%至2.13亿TEU;同时,红海危机导致欧线绕航、码头工人罢工导致港口拥 堵等事件降低了集运运输效率,集装箱需求提升。受此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创下 历史高峰,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达343.36万TEU(去年同期:66.41万TEU),同比增长约417.03%;冷藏 箱累计销量13.86万TEU(去年同期:9.25万TEU),同比增长约49.84%。 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 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的经营主体——中集车辆,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企业,中国道 路运输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中国新能源专用车领域的探索创新者。截止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持股 中集车辆比例约为61.13%。根据《GlobalTrailer》公布的2024年全球半挂车制造商按销量的排名,中集车 辆蝉联全球第一。 报告期内,中集车辆实现收入人民币209.98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50.87亿元),同比下降16.30%; 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0.81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4.48亿元),同比下降55.83%。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归因于 两个因素:(1)北美业务回归常态水平,较上年同期的高位业绩同步下降;(2)2023年处置深圳专用车股 权,扣除所得税影响后,该项交易产生非经常性收益约人民币8.48亿元,该项收益属于不可重复性收益且金 额较大。主要业务情况如下: (1)全球半挂车业务:报告期内,中集车辆在全球销售各类半挂车101735辆(去年同期:116677辆) ,全球半挂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49.52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88.06亿元),同比下降20.49%。国内市 场方面,中集车辆在中国半挂车市场的销量同比提升12.02%,中国半挂车市场占有率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 ,营收逆势增长。海外市场方面,由于北美半挂车业务从2023年高位需求回归常态,因此海外市场销量整体 有所下降。 (2)上装产品:报告期内,中集车辆为中国新能源重卡制造企业和头部的燃油/燃气重卡制造企业提供 了各类专业上装总计2.5万台,销量同比增长13.65%。中集车辆借助自有营销优势,打造整车一体化解决方 案,整合部分燃气重卡底盘与搅拌车上装进行整车销售,提升客户体验。上装业务整体收入达30.33亿元(去 年同期:人民币30.58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2.47个百分点。 (3)纯电动头挂列车:2024年,中集车辆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首次向市场推出了纯电动头挂列车产 品,主要应用场景为港口运输和混凝土物流。 以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为扩展 本集团通过子公司中集天达经营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本集团于报告期内增持中集天 达股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所持股权比例约为63.63%。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主要包括旅客登机桥 、机场地面支持设备、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物流处理系统及智能仓储系统。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主要涵盖各 类消防车为主的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另外还包括各类消防泵炮、消防车辆智能控制及管理系统和各类 灭火系统等其他消防救援装备及服务。 中集天达本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1.93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69.61亿元),同比增长3.33%;实 现净利润人民币2.65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22亿元),同比增长19.19%。 报告期内,登机桥及飞机地面空调完成验收的项目较去年上升,加上国内“万亿国债”订购的消防车及 海外消防车交付量同比增加,皆带动中集天达两线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然而受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的 影响,利润升幅受到一定制约。报告期内,中集天达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空港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成功中标 总额约为人民币5.57亿元的济南遥墙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T2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行李系统项目,继续保持 行业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中集天达已联手第三方科技公司成功研发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系统, 针对解决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难题,在作业高度、作业时间、响应速度、喷射液体流量、安全性等方面皆比现 有的高空灭火装备呈现显著优势。 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 本集团的物流服务业务经营主体——中集世联达,致力于“成为高质量的、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多式联 运企业”,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持有中集世联达股权比例约为62.70%。中集世联达依托全球化网络 布局,以“客户+产品”为核心引擎,以“国际化+数智化”为两大抓手,持续探索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 低碳、可视化的物流服务,并针对特定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报告期内,中集世联达在 全球物流业权威杂志《TransportTopics》2024年全球海运货代50强榜中位列TOP13,在中国企业中排名第三 ;在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发布的“货代物流企业综合榜”中首次跻身前四;同时,再度上榜中国物流与采 购联合会评选的“2024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 报告期内,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13.89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01.66亿元),同 比增长55.65%;净利润为人民币4.37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87亿元),同比增长133.27%。报告期内, 全球货物贸易呈现反弹增长态势,带动国际集运市场货量需求旺盛;同时,集运运价大幅回暖,反向促进空 运、陆运市场需求增长。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团队敏锐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拓展业务,推动主要核心产品业 务量呈现2%-49%不同程度的增长,营收表现再创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本集团物流服务对业务进行重新梳理,各主要业务情况如下:(1)涉货全程物流业务,海 陆空协同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持续优化升级。海运业务直客占比显著提升,集采力度持续增强,陆运业务 加速布局海外,积极探索“基于绿色运力的多式联运”及“乡村振兴新业务场景”,空运业务新增深圳-孟 加拉国、南航澳洲航线等空运航线,圆满完成2024年巴黎奥运会运动员装备运输任务;项目物流业务,成功 完成东南亚半潜船运输、秘鲁LNG气站等多个高复杂度、高时效性工程物流项目,项目执行能力显著提升; 冷链业务,进出口双向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磨憨口岸榴莲进口的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10%以上;(2)港口基 础服务业务,稳健发展,客户粘性持续增强。其中,场站业务通过集体营销与战略合作项目的快速推进,业 务量再创新高,其中全年完成空箱进出场箱量超过750万TEU。在客户开发方面,打通中-老-泰-马陆路运输 通道,并在波兰和比利时建设钢材海外仓,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布局。在科技赋能方面,多式联运数字化平 台成功上线,科技影响力持续增强。 辅之以循环载具业务,共同为现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本集团的循环载具业务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循环包装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主要为汽车、新能源 动力电池、光伏、家电、生鲜农产品、液体化工、橡胶和大宗商品等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循环载具研发制造 、共享运营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等服务。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通过中集运载科技开展,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本集团持有中集运载科技股权比例约63.58%。本集团的循环载具业务多项创新成果荣获2024年度“中国物 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三等奖。 报告期内,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于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29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8.34亿 元),同比下降14.29%;净亏损人民币2.29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0.74亿元),同比增亏207.98% ,主要原因在于,报告期内制造业务方面受新能源电池等行业景气度承压而致使对应业务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服务业务方面新资产投入的运营效益逐步显现。 (二)在能源行业领域: 以清洁能源业务为主航道,开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 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板块主要从事广泛用于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三个行业的各 类型运输、储存及加工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工程、销售及运作,并提供有关技术保养服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55.79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250.26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润人民币7.32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8.54亿元),同比下降14.31% 。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板块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安瑞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持 有中集安瑞科的股权比例约69.94%。报告期内,中集安瑞科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7.56亿元(去年同期:人 民币236.26亿元),同比增长4.8%,其分部经营业绩如下: 1、清洁能源分部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1.83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49.07亿元),同比增长15.3%, 主要受益于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LNG进口量双增,LNG价格平稳,全球航运业维持高景气度等利好因素。其 中,天然气重卡市场在期内维持高景气度,LNG车用瓶的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1.4亿元,同比增长31%,创历史 新高。特别在水上清洁能源领域,全球航运业加速绿色转型,全球新船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的订单量显著增 加。期内,中集安瑞科水上清洁能源相关业务累计新签订单超人民币100亿元,再创新高。氢能业务领域, 中集安瑞科作为国际领先的氢能装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不断提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引领行业突破研发 落地国内首台液氢球罐、450L三型车载储氢瓶等产品,实现收入人民币8.50亿元,收入规模维持稳健增长。 2、化工环境分部经营主体为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集环科”(301559.SZ),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本集团通过中集安瑞科间接持股比例约53.50%。期内,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偏弱,全 球化工行业承压,叠加美元利率高企,罐箱租赁商融资成本增加,罐式集装箱市场需求同比有所下降。根据 国际罐式集装箱组织ITCO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月,全球罐箱市场保有量达到88.2万台,2024年新增造箱 量4.21万台,新增造箱量同比下降25.6%。此外,中集环科也积极捕捉医疗高端装备市场增长机遇,经过十 余年的辛勤深耕、持续改善,其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配套产品获得越来越多业界巨头的高度认可,并逐渐成为 其战略合作伙伴,2024年该业务营收实现稳健增长至人民币2.41亿元。 3、液态食品分部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醇科。报告期内,利率波动、消费增长放缓等因素继续影响着整 个行业的资本支出和投资决策。部分海外客户采取了更审慎的资本支出策略,因此推迟了部分现有及新项目 的执行进程。面对挑战,该分部积极探索中国地区固态发酵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威士忌本土化以及绿色升 级的业务机遇,最终实现分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以海洋能源为抓手,开展海洋工程业务: 本集团主要通过中集来福士运营海洋工程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间接持有中集来福士股权 比例约83.30%。海洋工程业务集设计、采购、生产、建造、调试、运营一体化运作模式,提供批量化、产业 化总包建造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它特殊用途船舶的服务,是中国领先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总包建造商之一 ,主要业务包括以FPSO、FLNG为主的油气装备制造,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以及滚装 船等特种船舶制造。 报告期内,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65.56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104.52亿元),同 比上升58.41%;净盈利人民币2.2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0.31亿元)。 报告期内,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环境持续向好,国际油价处于相对高位水平,对油气生产平台仍存在促 进作用,持续增长的海洋作业活动推动海工装备利用率和租金连续走高,海工装备市场继续恢复向好。报告 期内,新签订单32.5亿美元(去年同期:16.8亿美元),包括1条FLNG修改造、2个FPSO船体总包、3条滚装 船及其它清洁能源订单。2024年底,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同比增长27%至69.2亿美元(去年同期:54.7亿 美元),其中油气业务、风电安装船及滚装船占比约为3:1:1,已排产至2027年。 交付情况:报告期内完工交付项目中油气业务包括向客户交付3个FPSO模块、Mero项目FPSO改造船等; 特种船业务交付7条汽车滚装船及2条风电船。 (三)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本集团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致力于构建与本集团全球领先制造业战略定位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 集团内部资金运用效率和效益,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手段,为集团一体化战略提供必要的产业金融方案支持 ,落地装备制造及产品服务,实现制造与技术在集团内部跨板块的融合升级;同时,以供应链金融为驱动, 助力本集团战略延伸、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竞争力提升。该业务分部也运营海工存量资产平 台,以获取资产收益。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财务公司和海工资产池管理平台公司。 报告期内,本集团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0.79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22.18亿元) ,同比下降6.30%;净亏损人民币18.0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4.41亿元),同比减亏26.09%,主 要是由于本报告期内海工平台上租率和租金水平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所致。 中集财务公司: 报告期内,中集财务公司秉承以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协同集团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和效益,为集团提 供优质综合金融服务。 报告期内,中集财务公司坚守“依托集团,服务集团”的经营宗旨,牢固把握自身功能定位,不断提升 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深化集团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牢固树立客户意识、服务意识,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功 能,努力促进集团资金集中;紧贴集团产业实际,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精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极提供资 金支持,全年累计为成员企业提供信贷投放资金折合人民币63.35亿元,促进集团资金效率提升;严格执行 集团外汇风险管控政策,持续优化“外汇管家”服务,拓展外汇业务服务能力,助力产业板块外汇风险管理 ;持续对财企直连、超级网银、现金管理平台、保函业务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和业务模式创新,加大 推广力度,扩大覆盖面,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集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涉及的各类海工船舶资产共14个,包括:2座超深水半潜式钻 井平台、3座恶劣海况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半潜式起重/生活支持平台、3座400尺自升式钻井平台、3座300 尺自升式钻井平台。 报告期内,石油公司重新审视新能源转型,调整发展战略、放慢转型步伐,重新聚焦油气生产。全球宏 观经济复苏缓慢及原油价格波动持续影响全球海上钻井市场,油价逐渐回归供需基本面,而众多钻井平台参 与竞争油公司长周期项目,加剧市场竞争,海上钻井市场利用率及费率在下半年有所承压。自升钻井平台市 场受沙特阿美以及墨西哥国油暂停多座平台作业影响,利用率下降明显,全球平均日费也呈走低趋势;北欧 中深水恶劣环境半潜钻井平台受益于欧洲能源需求推动,利用率和日费水平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超深水半潜 平台市场部分受油公司推迟开发计划影响,利用率较年初下降。 报告期内,中集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持续发挥现有项目经验和业务能力,进一步巩固与国内外客户合 作关系,借助优异的海工平台运营管理能力,提高资产上租率,成功完成2座平台新签租约,1座恶劣环境半 潜平台成功完成5年特检并继续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服务,其他多座平台也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市场招 标,寻求资产处置及租赁等业务机会。 (四)创新业务凸显中集优势: 聚焦主营业务的同时,本集团以“开拓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创新业务为集 团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整合各板块优势资源,捕捉产业链和能力圈内可能出现的机会点,加强技术创新和产 品创新,用科技创新塑造各业务新竞争优势,形成突破和突围。本集团发展主要创新业务如下: 冷链物流: 报告期内,本集团冷链业务一方面稳固冷箱基本盘,维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加大对医药 冷链、工业温控等领域战略布局,以温控装备为新业务战略布局重点,围绕冷机、热泵、通风机等行业积极 开展市场研究及业务探索,并取得突破性进展。(1)增量特箱方面,营收同比小幅增长,加大对航空箱、 设备集成箱等产品迭代及市场开发力度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