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049 德赛电池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无汞碱锰电池、一次锂电池、锌空气电池、镍氢电、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种类电池、电池材料
、配件和设备的技术开发和销售;电源管理系统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开发、测试及销售;移动通讯产
品及配件的技术开发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97.62亿 100.00 8.99亿 100.00 9.21
─────────────────────────────────────────────────
智能手机类(产品) 31.17亿 31.93 2.60亿 28.88 8.33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产品) 19.44亿 19.92 2.80亿 31.11 14.39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产品) 15.10亿 15.47 9845.89万 10.95 6.52
智能穿戴类(产品) 11.43亿 11.71 1.22亿 13.61 10.71
储能产品类(产品) 10.47亿 10.73 -1863.36万 -2.07 -1.78
其他(产品) 10.01亿 10.25 1.58亿 17.53 15.75
─────────────────────────────────────────────────
境外(地区) 62.81亿 64.35 5.66亿 62.97 9.02
境内(地区) 34.80亿 35.65 3.33亿 37.03 9.5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208.59亿 100.00 21.64亿 100.00 10.38
─────────────────────────────────────────────────
智能手机类(产品) 79.73亿 38.22 7.89亿 36.45 9.89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产品) 33.93亿 16.27 5.00亿 23.12 14.75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产品) 28.71亿 13.76 2.08亿 9.61 7.25
智能穿戴类(产品) 25.82亿 12.38 2.17亿 10.04 8.42
其他(产品) 21.53亿 10.32 3.96亿 18.30 18.40
储能产品类(产品) 18.87亿 9.05 5343.61万 2.47 2.83
─────────────────────────────────────────────────
境外(地区) 140.29亿 67.26 15.52亿 71.71 11.06
境内(地区) 68.30亿 32.74 6.12亿 28.29 8.96
─────────────────────────────────────────────────
自销(销售模式) 208.59亿 100.00 21.64亿 100.00 10.3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89.30亿 100.00 8.48亿 100.00 9.49
─────────────────────────────────────────────────
智能手机类(产品) 26.95亿 30.18 2.49亿 29.39 9.24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产品) 16.58亿 18.57 2.44亿 28.75 14.69
其他(产品) 14.17亿 15.87 1.35亿 15.91 9.52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产品) 12.73亿 14.26 7429.29万 8.76 5.84
储能产品类(产品) 9.86亿 11.05 7403.45万 8.73 7.51
智能穿戴类(产品) 9.00亿 10.08 7166.59万 8.45 7.96
─────────────────────────────────────────────────
境外(地区) 52.50亿 58.79 5.60亿 66.01 10.66
境内(地区) 36.80亿 41.21 2.88亿 33.99 7.8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制造业(行业) 202.85亿 100.00 18.51亿 100.00 9.13
─────────────────────────────────────────────────
智能手机类(产品) 88.97亿 43.86 8.28亿 44.70 9.30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产品) 32.50亿 16.02 4.13亿 22.31 12.71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产品) 24.86亿 12.25 8224.20万 4.44 3.31
智能穿戴类(产品) 23.47亿 11.57 2.45亿 13.22 10.43
其他(产品) 20.96亿 10.33 2.15亿 11.64 10.28
储能产品类(产品) 12.09亿 5.96 6810.34万 3.68 5.63
─────────────────────────────────────────────────
境外(地区) 135.14亿 66.62 13.79亿 74.48 10.20
境内(地区) 67.70亿 33.38 4.72亿 25.52 6.98
─────────────────────────────────────────────────
自销(销售模式) 202.85亿 100.00 18.51亿 100.00 9.1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3.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0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964291.59│ 46.23│
│第二名 │ 77993.97│ 3.74│
│第三名 │ 66194.21│ 3.17│
│第四名 │ 64651.47│ 3.10│
│第五名 │ 59539.38│ 2.85│
│合计 │ 1232670.62│ 59.0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4.2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41328.66│ 32.28│
│第二名 │ 102017.60│ 6.08│
│第三名 │ 94238.59│ 5.62│
│第四名 │ 56269.61│ 3.36│
│第五名 │ 48580.51│ 2.90│
│合计 │ 842434.97│ 50.2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锂电池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上
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77GWh、265GWh,同比增
长分别为49%、128%。
公司锂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电动
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等产品。报告期内,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的
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49亿部,同比增长1.5%;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量2.952亿部,同比增长1.0%;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4557万台,同比增长10.5%。根据市场
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达到4940万台、3680万
台,同比增长10%、8.5%;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达到5390万台、3900万
台,同比增长7%、9%。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动手提式工具产量为100
62.83万台,同比下降0.6%。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清洁电器销售额同比大增30%
,远超家电整体9.2%的增速;电动两轮车全国内销量达3232.5万台,同比增长29.5%。
2、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立足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正在大力推进与现有产
业高度关联且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业务的发展,战略布局储能电芯和SIP先进封装业务,并开展智能硬件整机
装配业务,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智能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
产品、储能产品是公司锂电池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成熟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采取“以销定产、以产定采”为主的经营方式。报告期内,公
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锂离子电芯、BMS、电子元器件、PCB(印制电路板)、正负极材料、隔膜、
电解液和各种辅料。主要采取“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下达的采购计划进行采
购。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与众多的原材料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存在由客户
指定供应商的情况。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为非标定制化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需求制定生产
计划并组织生产。储能电芯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公司综合评估客户需求与产能利用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组
织生产。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生产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围绕行业排名前列的核心客户开展业务,采取直接销售模式,由终端客户直接向公司下单或由
终端客户指定的代工厂向公司下单。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与主要客户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广泛地参与客户产品项目的前期研发设计并实现销售。
4、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专注于锂电池的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业务二十余年,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该业务领域的生产制造企业
,经过多年持续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以卓越制造、敏捷交付、优良品质和深刻的客户理解和
服务能力成为消费类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与国内外多家消费类主要厂商开
展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市场份额稳定,竞争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公司大力开拓新业务,发展SIP先进封装
业务,布局储能电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持续打造高效制造平台、不断完善品质
控制预防体系、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拥有以下核心竞争优势:
1、优质的客户服务能力和高端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凭借丰富的制造经验、良好的产品品质和卓越的交付能力,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消费类
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报告期
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着力拓展新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领先的制造水平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具备多年的生产管理经验和
领先的制造工艺水平,在解决一些瓶颈工艺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公司持续投入,不断探索和提升设备创
新能力和制造柔性水平,着力打造高效制造平台。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的工艺特点,通过生产工艺的调整与创
新,优化生产布局,实行柔性化和自动化相结合的生产管理,智能制造能力不断夯实,制造效率不断提升。
公司建立了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了产品制造、品质等相关信息一体化管理,确保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
产品信息的可追溯性。
3、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注重围绕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作为国内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产品制造领
域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公司着力完善
产品研发技术平台,大力引进研发人才,强化研发人才的培养,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笔记本电脑、电动
工具、吸尘器、储能等锂电池产品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多项专利,专利数量处于行
业前列。
4、良好的品质保障能力
公司长期服务于全球高端消费类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公司持
续完善品质控制预防体系,强调预防和过程控制,产品品质获得客户肯定,使得公司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
、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吸尘器、储能等锂电池电源管理及封装集成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
5、领先的自动化水平
公司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坚持自动化改造,推动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并着力推进产品测试集成化、
智能化,减少直接作业人员,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品质风险,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降低人工成本,
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品制造效率和盈利能力。公司拥有专门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团队,紧跟锂电池行业自动
化前沿技术,持续打造灵活高效、高性价比的柔性化、自动化制造平台。目前,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
领先。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97.62亿元,同比增长9.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98亿元,同比下降9.36%。
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优势业务稳步发展,市场份额持续巩固,各类传统优势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智能
手机类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66%;智能穿戴类设备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7%;笔记本和平
板电脑电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2%;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23%。
报告期内,面对储能电芯市场价格持续下行与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公司主动实施储能业务战略调整,
强化高安全产品技术研发,开发主动安全AI储能电芯和主动安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重新评估储能项目业务
领域,聚焦高质量客户与高价值场景。受策略调整影响,储能业务收入增速阶段性承压,叠加电芯价格下行
,子公司湖南电池亏损扩大,由去年同期的1.38亿元增加至1.77亿元。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