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美的集团(00033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0333 美的集团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家电产业为主,涉足电机、物流等领域,旗下分为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大家电、小家电、电机及物流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249.98亿 89.17 609.63亿 93.01 27.10 其他业务(行业) 261.26亿 10.35 33.74亿 5.15 12.91 ───────────────────────────────────────────────── 智能家居业务(产品) 1672.01亿 66.26 476.79亿 72.74 28.52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新能源与工业技 219.59亿 8.70 37.17亿 5.67 16.93 术(产品)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智能建筑科技(产 195.11亿 7.73 57.23亿 8.73 29.33 品) 其他(产品) 193.84亿 7.68 29.44亿 4.49 15.19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机器人与自动化( 150.73亿 5.97 34.30亿 5.23 22.76 产品)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其他业务(产品) 79.97亿 3.17 8.44亿 1.29 10.55 ───────────────────────────────────────────────── 国内(地区) 1439.31亿 57.04 355.98亿 54.31 24.73 海外(地区) 1071.93亿 42.48 287.40亿 43.85 26.8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626.55亿 88.65 1024.08亿 93.52 28.24 其他业务(行业) 444.95亿 10.88 51.56亿 4.71 11.59 ───────────────────────────────────────────────── 智能家居业务(产品) 2695.32亿 65.89 807.91亿 73.78 29.97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新能源与工业技 336.10亿 8.22 59.62亿 5.44 17.74 术(产品) 其他(产品) 331.21亿 8.10 44.23亿 4.04 13.36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机器人与自动化( 287.01亿 7.02 63.13亿 5.77 22.00 产品)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智能建筑科技(产 284.70亿 6.96 85.90亿 7.84 30.17 品) 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其他业务(产品) 137.16亿 3.35 14.85亿 1.36 10.83 ───────────────────────────────────────────────── 国内(地区) 2381.15亿 58.21 622.32亿 56.83 26.14 海外(地区) 1690.34亿 41.32 453.32亿 41.40 26.82 ───────────────────────────────────────────────── 线下(销售模式) 3215.27亿 78.60 810.43亿 74.01 25.21 线上(销售模式) 856.22亿 20.93 265.21亿 24.22 30.9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1949.00亿 89.35 562.07亿 96.10 28.84 材料销售收入(行业) 141.79亿 6.50 5.90亿 1.01 4.16 其他(补充)(行业) 69.30亿 3.18 12.28亿 --- 17.71 其他(行业) 21.12亿 0.97 16.90亿 2.89 80.02 ───────────────────────────────────────────────── 暖通空调(产品) 1014.61亿 46.52 267.35亿 45.71 26.35 消费电器(产品) 751.38亿 34.45 250.85亿 42.89 33.39 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产 183.01亿 8.39 43.86亿 7.50 23.97 品) 材料销售收入(产品) 141.79亿 6.50 5.90亿 1.01 4.16 其他(补充)(产品) 69.30亿 3.18 12.28亿 --- 17.71 其他(产品) 21.12亿 0.97 16.90亿 2.89 80.02 ───────────────────────────────────────────────── 国内(地区) 1261.98亿 57.86 330.00亿 55.26 26.15 国外(地区) 910.76亿 41.75 258.67亿 43.32 28.4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330.60亿 89.12 944.85亿 94.27 28.37 材料销售收入(行业) 244.10亿 6.53 13.20亿 1.32 5.41 其他(补充)(行业) 127.45亿 3.41 23.75亿 2.37 18.64 其他(行业) 34.95亿 0.94 20.48亿 2.04 58.60 ───────────────────────────────────────────────── 暖通空调(产品) 1611.11亿 43.11 411.98亿 41.10 25.57 消费电器(产品) 1346.92亿 36.04 444.53亿 44.35 33.00 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产 372.58亿 9.97 88.34亿 8.81 23.71 品) 材料销售收入(产品) 244.10亿 6.53 13.20亿 1.32 5.41 其他(补充)(产品) 127.45亿 3.41 23.75亿 2.37 18.64 其他(产品) 34.95亿 0.94 20.48亿 2.04 58.60 ───────────────────────────────────────────────── 国内(地区) 2211.32亿 59.17 575.69亿 57.44 26.03 国外(地区) 1509.06亿 40.38 409.87亿 40.89 27.16 ───────────────────────────────────────────────── 线下(销售模式) 2947.06亿 78.86 741.87亿 74.02 25.17 线上(销售模式) 773.31亿 20.69 243.69亿 24.31 31.5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55.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6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348222.60│ 8.22│ │第二名 │ 744930.80│ 1.83│ │第三名 │ 657491.50│ 1.61│ │第四名 │ 472225.00│ 1.16│ │第五名 │ 330656.30│ 0.81│ │合计 │ 5553526.20│ 13.6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4.3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7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70468.30│ 2.23│ │第二名 │ 648889.90│ 2.15│ │第三名 │ 486832.60│ 1.62│ │第四名 │ 273699.60│ 0.91│ │第五名 │ 263412.00│ 0.87│ │合计 │ 2343302.40│ 7.7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产品与业务概述 美的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健康医疗、智慧物流 等业务的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已建立ToC与ToB并重发展的业务矩阵,既可为消费者提供各类智能家居的产 品与服务,也可为企业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其中,美的智能家居业务主要覆盖智慧家电 、智慧家居及周边相关产业和生态链,围绕面向终端用户的智能化场景搭建、用户运营和数据价值发掘,致 力于为终端用户提供最佳体验的全屋智能家居及服务;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业务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聚 焦新能源业务,以及暖通家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部件,拥有美芝、威灵、美仁、合康新能 、科陆、高创等多个品牌,产品覆盖压缩机、电机、芯片、阀/泵、新能源汽车部件、机器人部件、光伏、 储能等产品,致力于用领先的科技、领先的品质、领先的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高效、智慧的产品与 技术解决方案;美的智能建筑科技业务主要涉及楼宇产品、服务及相关产业,以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 服务平台为核心,业务覆盖暖通、电梯、能源、楼宇控制等,产品包括多联机组、大型冷水机组、单元机、 机房空调、扶梯、直梯、货梯等以及楼宇自控软件和建筑弱电集成解决方案,利用“楼宇设备设施+数字化 技术+产业生态布局”,打通建筑的交通流、信息流、体验流、能源流,以数字化和低碳化技术为楼宇赋能 ,共建可持续的智慧空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主要围绕未来工厂相关领域,提供包括工业机器人、物 流自动化系统及传输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面向医疗、娱乐、新消费领域的相关解决方案等;美的医疗业务包 括在健康医疗领域致力于医学影像技术创新并为临床提供优质医学影像产品和服务的万东医疗等;智慧物流 领域的安得智联持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端到端数智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美的坚守“科技尽善,生活尽美”的企业愿景,将“联动人与万物,启迪美的世界”作为使命,秉持“ 敢知未来--志存高远、客户至上、变革创新、包容共协、务实奋进”的价值观,恪守“高质量发展与卓越运 营”的经营管理规范,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技术创新,每年为全球超过5亿用户及各领域的重要客户与战略 合作伙伴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创造美好生活。面对数字互联网时代对产品和服务的更高要求,美的 持续推动“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打造新时代的美的。其中,通过构 建研发规模优势,加大对核心、前沿技术的布局和投入,实现科技领先;通过与用户直接联系互动,重塑产 品服务及业务模式,实现用户直达;通过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内部提升效率和外部紧抓用户,实现数智 驱动;通过在重点区域寻求市场、渠道和商业模式等维度突破,服务全球用户,实现全球突破。 美的是一家全球运营的公司,业务与客户遍及全球。迄今,美的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家子公司、38个研 发中心和63个主要制造基地,员工超过19万人,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有22个研发中心和4 1个主要制造基地,遍布十多个国家。 (二)行业地位 2025年7月,《财富》发布世界500强榜单,美的集团位居第246位,大幅跃升31位,连续10年跻身世界5 00强企业行列;2025年5月,美的集团凭借在ESG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其产品在节能 、减排、材料利用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连续第三年入选2025《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2025年6月,《福布 斯》杂志发布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美的集团位列全球第184位,较上年大幅提升21位,凭借其“AI+ ”核心战略与智能制造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美的集团还荣登“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榜 单;2025年3月,美的集团凭借其在亚太市场的战略布局与综合实力成功入选美国《时代》周刊(TIME)发 布的“2025年亚太区最佳公司”榜单(World'sBestCompanies2025-AsiaPacific),排名43位;2025年4月 ,美的集团荣获13项2024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分别包括“AI数据驱动变频 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风速与翅片非均匀协同的传热强化机理及新型换热器产业化”、“高转矩密 度高效铁氧体电机系统及其低碳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空调器自清洁长效节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应用”、“中式主食和菜肴智能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及应用”以及“食品微波多场景加工关键技术及应 用”等,涉及ToC业务的家用空调、厨房电器,ToB产业的楼宇科技、电机等多个领域;美的集团还凭借“浴 室末端无电软水”(SkincareBathroomWaterSoftener)和“美的厨下软水大师”的两个参赛项目(UltraSl imUnder-sinkWaterSoftener)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InventionsGeneva )分别斩获最高级别评审团嘉许金奖和发明银奖;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2025年度全球 品牌价值500强”榜单和“2025全球最有价值的100大科技品牌”榜单,美的集团分别位列第271位和第46位 ,领先国内同行业其他品牌;在全球突破战略的牵引下,美的持续提升海外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并入选凯度Br andZ与谷歌Google发布的《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2025年5月,美的集团凭借卓越的 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表现,成功入选标普全球(S&PGlobal)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 版)2025》(SustainabilityYearbook2025),并在最新公布的2025MSCIESG评级中升至A级,进一步彰显了 其在ESG领域的工作成果;2025年4月,美的洗衣机合肥工厂经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审核,正式通过碳中 和标准ISO14068-1:2023认证,成为美的集团旗下首家获得该项国际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标志着该 工厂的全流程碳减排体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美的集团ESG战略发展树立新标杆;截至2025年6月,美的集 团已拥有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绿色供应链工厂、9家5G工厂、3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家零碳工厂以及6 家世界级灯塔工厂,充分展现出美的在全球制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能力和数字化水平;2025年8月,美的 洗衣机荆州工厂还获得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 认证,标志着行业首个智能体工厂正式落地。此外,美的获取标普、惠誉、穆迪三大国际信用评级,评级结 果在全球同行业以及国内民营企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美的集团在国内市场继续推进落实“数一”战略,美的系产品在包括京东、天猫、抖音 、拼多多等主流线上平台的家电销售额位居行业第一;同时美的系产品在KA、经销商、电商下沉等主要线下 渠道的家电销售额亦位列行业第一。 2025年6月,在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2025SNEC)期间,美的集团旗下能源 相关业务首次以“美的能源”的整体品牌形象展示,同时发布了美的能源“储能+热泵+AI”三维驱动战略, 并推出下一代箱级直冷储能平台、下一代热泵技术以及下一代AI能源管理系统。目前,美的能源实现了“既 覆盖能源产业全链路又具备美的差异化优势”的竞争落地,通过美的、合康新能、科陆电子、库卡等品牌, 可面向五大能源场景提供家庭能源解决方案、工商业能源解决方案、绿色建筑能源解决方案、大型地面储能 解决方案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三)行业概述 1、家用电器行业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复杂背景下,据海关总 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电器出口规模达3524.6亿元,仍实现同比增长1.4%;而在以旧换新政策 的助力下,国内家电市场则展现增长韧性,奥维云网推总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国内家电(不含3C)零售市 场规模达到4537亿元,同比增长9.2%。2025年上半年国内行业增长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在“国补”政策持 续过程中各品类家电产品分化明显,其中清洁电器、空调、洗护等品类表现更为突出。二是行业内的流量大 战、生态比拼更趋激烈,在渠道侧,各电商平台上半年都在开展外卖等即时零售服务,以获取高频流量入口 ,从而带动整体零售的流量放大;而在企业侧,企业家IP异常火爆,大企业都在积极跟进。三是家电行业要 打破单一的“实用主义价值”深入研究人心,既要从用户的“五感六觉”挖掘人性、理解人性(五感指“产 品及服务带来的安全感,会员机制的归属感,优质内容背后的愉悦感,价值认同的尊重感,用户共创的参与 感”;六觉指“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综合起来的知觉”),还要让企业的组织架构不断调 整,核心还是以用户为中心,以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组织高效与敏捷响应。根据奥维云网预测,考虑到2024 年已透支2025年的部分家电需求、消费者对家电国补的兴趣可能会逐步下降以及2024年下半年“国补”政策 刺激下的家电零售高基数等因素,尽管“国补”政策依旧延续,但2025年国内家电全品类零售规模预计仅同 比微增。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主要得益于“ 政策红利、价格激战、高温助力”三重因素刺激,国内空调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市场呈现量额齐升的积极态 势。在价格端,厂商价格战激烈,行业均价明显下探,中高端需求承压,其中线上市场的2200元以下的价格 段销售份额提升至35.2%,而2200-3000元的中端价格段份额则快速收窄。在渠道端,线上渠道中以抖音为代 表的新兴电商增速亮眼,销售规模同比激增92.5%。在产品端,空调市场在绿色、健康、节能、高效趋势下 ,呈现政策驱动消费的活跃态势,其中一级能效机型销售额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占比分别达到98%和95%以上 ,新风空调柜挂机在线下市场的渗透率接近10%。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洗衣机市场零售额476亿元,同比增长11.5%;干衣机市场零 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13.7%,洗护品类的市场稳健发展得益于刚需品需双轮驱动和产品形态创新。 在产品端,分区洗产品的创新与迭代升级,既给行业带来足够热度,也激发了用户需求,根据奥维云网 数据,自2025年3月起分区洗产品在线上市场的渗透率快速攀升,5月销售额占比接近10%;同时热泵产品也 有望成为结构升级的下一个锚点,传统冷凝式产品长期面临烘干效率低、能耗高、毛絮残留等问题,而热泵 技术通过双冷双热系统、多场耦合节能等创新,实现能效提升26%以上,同时降低噪音,满足消费者的品质 需求,当前热泵式洗烘一体机在线下市场的渗透率仅为5%左右,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额672.8亿元,同比增长3.5%,家用冰箱市场 处于消费升级与结构调整并存阶段,以对开、两门为代表的刚需品类呈现价格内卷加剧的特征;而十字冰箱 、法式门冰箱等趋势品类则凭借高端溢价和技术升级驱动,成为品牌优先布局、增长动力明确的核心战场。 在价格端,冰箱产业价格升级放缓,线上市场的2200元以内价格段的低端机型市场零售额占比提升7.4%,而 线下市场的8000-14000元价格段的中高端机型份额上升态势突出,其市场零售额占比提升至39.5%。在产品 端,四门和多门体大容积产品正加速替代,2025年上半年多门体和十字四门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额 合计占比已分别超过60%和接近80%;平嵌产品正加速普及以规模扩容,同时技术形态呈现“平嵌→零嵌→自 由嵌”持续迭代升级,2025年上半年平嵌产品在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跃升至52.1%;“501-550L”容积段产 品成为冰箱市场增长核心,自2022年起该容积段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在2025年5月其在线下和线上市场的 渗透率已分别提至50%和40%以上。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厨卫大电市场整体零售额789亿元,同比增长3.9%,2025年“国 补”政策在品类上正式扩容,微波炉、洗碗机等被纳入其中,以嵌入式、洗碗机为代表的品需厨电因此表现 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分品类看,国补“新品类”洗嵌依然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上半年洗碗机零售额61.9亿 元,同比增长7.5%;洗碗机呈现明显的线上线下价格分化,洗碗机在线上市场的4000元以下价格段零售额占 比提升至33.3%,在线下市场9000元以上价格段零售额占比提升至51.5%;同时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持续,18套 以上洗碗机在线上和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19%和33%。2025年上半年嵌入式微蒸烤零售额39.3亿元, 同比增长5.3%;嵌入式微蒸烤线上均价同比增长3.9%,线下均价同比增长5.6%,产品结构升级对价格拉动明 显。2025年上半年,国内烟机市场零售额为167亿元,同比增长11.8%,燃气灶市场零售额为93亿元,同比增 长10.1%;2025年上半年线上市场的油烟机产品均价与燃气灶产品均价均有明显下滑,随着价格竞争加剧, 油烟机顶侧双吸、跨界、超薄等升级款式产品价格也有波动;性能参数成为产品升级重要方向,25m3/min以 上风量的油烟机在线上与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47.9%与65.5%,1200Pa以上风压的油烟机在线上与 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达到15.3%与21.6%,5.2KW以上功率的燃气灶在线上市场的零售额占比为70%。20 25年上半年国内末端净水(含净水器、净饮机、饮水机)市场零售额156.5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净水 器、净饮机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2.0%和41.4%,主要得益于含矿、制冰等新兴功能的快速普及;饮水机则因线 下市场拖累表现相对逊色,同比增速仅为8.9%。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热水器与燃气热水器的零售额分别为10 6亿元和131亿元,电热水器同比略有下降,燃气热水器同比增长2.3%;一级能效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2025 年上半年,一级能效燃热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提至13.6%和12.8%;燃热产品继续向大容 积升级,16L以上燃热产品在线上和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分别升至6.8%和7.7%,同时热水器产品也在持续 面向阻垢抑菌、矿物养肤等功能的健康需求升级。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319亿元,同比上涨9.3%,主要系“ 国补”政策带动厨房小家电产品结构提升。厨房小家电的各品类对比来看,电饭煲、电压力锅、台式微波炉 等较大体量品类的规模走势稳健,整体需求趋于饱和,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兴品类的带动,如咖啡机、养生 壶、榨汁机、豆浆机等与健康养生、情绪属性相关且保有量低的品类持续增长。 根据奥维云网推总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清洁电器行业零售额224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扫 地机器人市场继续高歌猛进,产品快速迭代、新技术快速普及,零售额同比增长41.1%;在国补升级、降价 趋缓和品牌发力的三维合力下,洗地机零售额同比增长30.3%;得益于基站集尘产品拉动以及价格下探带来 量额双增,吸尘器零售额同比增长10.6%。 2、机器人与自动化行业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24》,2024年全球机器人行业的五大发展趋势主 要表现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日益广泛、协作机器人持续扩展新应用领域、移动机械手增长潜力巨大、 数字孪生提供更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实现更多技术应用。据IFR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工厂运行的工业 机器人有428.2万台,同比增长10%;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为54.1万台,尽管同比降低2%,但年安 装量已连续三年超过50万台,分区域看,欧洲有8%的增长,美洲和亚洲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国国内工业机器 人安装量达到27.63万台,占全球安装总量的51%;2023年服务机器人市场持续增长,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 包括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的安装量同比增长30%,达到20.5万台。 另据IFR最新数据显示,从工业机器人密度(平均每万名工人所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来看,2023年 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再创新高达到162,韩国机器人密度超过1000并继续位列全球第一,而随着中国机器人 应用速度持续加快,2023年中国国内机器人密度已提升至470,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并跃居世界第三。中国 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驱动力,考虑到制造业的柔性需求、人口红利的减弱、新兴市场的涌 现、创新技术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因此依然具备较大成长空间与发 展前景。因2024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在影响自动化行业,全球主要市场经济疲弱,2024年全球机器人安 装量同比下降3%;长期来看,尽管存在宏观经济挑战,但工业机器人的长期增长趋势不会结束,2025-2027 年机器人安装量的年度复合增速将达到4%,并于2027年超过60万台。 据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信息,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为 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MIR睿工业报告,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超过16万台,同比增长近1 6%,表现超预期,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规模增幅将突破10%。分行业来看,2025年上半年, 汽车、电子、半导体、锂电等行业需求较好,有力促进市场增长,其中因AI产业相关需求爆发,PCB、半导 体、AI服务器等细分行业投资持续增加,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其中半导体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 速达到30%;因内需和出口共同拉动汽车产销高速增长,国产主机厂的海外项目旺盛,同时新技术推动中高 端车型投资增加,汽车零部件及电子新技术也加速迭代,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细分领域的工 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分别达到38.8%、26.4%、24%;此外,随着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回暖,头部企业加速扩 产以抢占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加大,锂电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增速为20.5%。分机型来看,在202 5年上半年,SCARA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0.5%,主要系越来越多厂商加速布局经济型、轻量型、洁净型、 大负载、高速机等特殊机型,以满足电子、汽车部件及锂电行业的不同需求;协作机器人增速接近50%,主 要系汽车零部件、船舶及钢结构焊接、食品饮料码垛等行业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如无人机换电及检测、 新能源车充电等新场景也持续突破;20kg以下负载的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1.2%,主要系电子行业的 组装及搬运、金属制品的焊接场景需求提升,以及头部厂商持续推出洁净款新机型并扩展应用于液晶、半导 体、食品饮料、医疗行业;20kg以上负载的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16.5%,主要系汽车、动力及储能电 池等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机器人企业优化开发大负载机器人产品以用于一体化压铸、码垛等场景。 3、智能建筑科技行业 智能建筑科技行业聚焦楼宇建筑的产品、服务及相关产业,以建筑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打通建筑的交通 流、信息流、体验流、能源流,为用户提供智能可持续的楼宇建筑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建筑生态主要包括暖 通空调、电梯、楼宇建筑智能化(楼控)和综合能源管理等多方面业务,场景覆盖工业、医院、基建、园区 、商业、酒店、学校等。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国内暖通、电梯及楼控的竞争格局都比较相似并具有两大特 征,一是外资与合资品牌占比高,二是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暖通空调》、产业在线以及长江证券研究所 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外资品牌占比约为40%,持续下降,且在全市场仅四家厂商份额过10% ,长尾效应依旧比较明显;根据《中国电梯行业商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4年,电梯市场的外资与合资品 牌占比高达70%,而头部国产品牌的收入规模和市场份额占比依然较低,通力、三菱、日立、奥的斯四大品 牌在国内收入均为200亿元左右;楼控市场也是基本由霍尼韦尔、西门子、江森自控、施耐德等国外品牌主 导。从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来看,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不含税销售收入 为691亿元,同比下滑5.5%,其中国内销售占比约为82%;中央空调应用领域主要分为住宅、商业、工业、公 共建筑等,按业务类型分,ToB业务销售占比在70%以上,从产业发展来看,中央空调非住宅部分周期性要小 于住宅部分,与基建投资更相关,政府公建、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文教娱乐、医疗等下游细分领域成长潜 力较大,长期保持较高增长的确定性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梯、自动扶梯及升 降机的产量为65.4万台,同比下滑6.4%,短期仍受到房地产行业拖累;从主要厂商的经营数据来看,如结合 单台电梯设备出厂均价与维保业务综合考虑,单台电梯对应的产值在20万元左右,国内电梯设备对应的年市 场规模已逼近3000亿元,老旧小区加装及更新电梯需求稳步提升,另外2025年5月1日起实施《住宅项目规范 》,规定新建住宅建筑中4层及以上的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有望推动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张。根 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楼宇建筑智能化目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如果中央空调、电梯这种设备型业务是楼宇 建筑中的“器官”,那么楼控则是楼宇建筑中的“神经系统”,通过连接控制各类设备,实现楼宇建筑的高 效低碳运行,楼控决定着楼宇建筑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高低。整体来看,智能建筑科技行业仅国内产业规模 就已超过4000亿元,同时随着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政策持续推 进,产业需求亦有较强支撑。 智慧建筑行业迎来新的机遇,分别是“碳达峰与碳中和”、“数智化”以及“国产替代”。随着“双碳 ”战略目标确立,楼宇建筑的智慧低碳进程有望提速,建筑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中占比较高,根据中国 建筑节能协会和重庆大学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建筑运 行环节的碳排放占国内全社会碳排放比重约为22%,而且随着新开工建筑与存量建筑的此消彼长,建筑运行 环节的碳排放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为全社会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建筑领域的低碳甚至零碳进程无疑 会得到强化;近年来,一系列“双碳”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同时发改委发布的《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 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等政策涉及楼宇建筑暖通等部分,旨在健全建筑能耗管理体系,提升建筑能耗 监测能力、建筑节能管理能力、建筑能效水平,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 建筑节能升级改造、智能化运营、合同能源管理等势必成为主要的实现手段;从市场端来看,电价改革、“ 限电”等举措推动的成本上涨,使得楼宇建筑节能改造、能源管理、数字化运营的投入产出比提升,越来越 多的市场主体开始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进行节能改造。综合来看,在“双碳”背景下,建筑物作为 全社会能耗及碳排放主源之一,节能降碳进程加快并催化高效低碳楼宇建筑解决方案的需求爆发。数字经济 趋势下,发展程度滞后且作为“智慧城市”关键一环的楼宇建筑,数智化需求无疑会大幅提升;同时,随着 通信、算力算法及AI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从暖通、电梯等系统级控制迈向楼宇建筑级控制,一是从“控制” 到“服务”带来的空间扩张,二是与先发优势的国外企业差距收窄,更积极明确的信号是数智化当前正在推 动电梯产业转型升级。中央空调的国产替代先后经历“单元机→多联机→大型水机组”三个过程,2025年上 半年国产品牌整体份额已接近60%,其中壁垒相对较高的大型水机,份额也在持续取得突破,中央空调全面 进入国产替代阶段,未来上升空间较大;电梯国产替代进程较慢,但随着地产红利逐渐减弱、维保模式产生 变化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市场格局优化有望提速。从中长期来看,在“高外资占比+低市场集中度”的市 场结构中,智慧建筑行业竞争机会增多,一方面,建筑能耗及碳排放占比较高,“双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