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410 沈阳机床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金属切削机床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机床主机)(行业) 11.48亿 76.37 1.21亿 98.86 10.53
工业(机床配套)(行业) 3.55亿 23.63 139.17万 1.14 0.39
─────────────────────────────────────────────────
数控机床(产品) 9.99亿 66.45 1.10亿 89.92 11.01
其他(产品) 3.98亿 26.46 324.20万 2.65 0.81
普通车床(产品) 6195.43万 4.12 437.51万 3.58 7.06
普通钻、镗床(产品) 4470.96万 2.97 471.49万 3.86 10.55
─────────────────────────────────────────────────
东北(地区) 5.55亿 36.93 2476.75万 20.25 4.46
华东(地区) 4.03亿 26.82 3188.48万 26.07 7.90
华南(地区) 1.79亿 11.92 2847.19万 23.28 15.88
华北(地区) 1.68亿 11.17 1475.36万 12.06 8.78
华中(地区) 1.19亿 7.91 1036.08万 8.47 8.71
西南(地区) 5375.10万 3.57 949.77万 7.77 17.67
西北(地区) 1292.59万 0.86 151.74万 1.24 11.74
海外(地区) 1211.60万 0.81 105.26万 0.86 8.69
─────────────────────────────────────────────────
分销(销售模式) 8.07亿 53.64 7217.65万 59.01 8.95
直销(销售模式) 6.97亿 46.36 5012.98万 40.99 7.1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机床主机)(行业) 5.64亿 76.12 5696.79万 102.59 10.10
工业(机床配套)(行业) 1.77亿 23.88 -143.69万 -2.59 -0.81
─────────────────────────────────────────────────
数控机床(产品) 4.86亿 65.53 4904.48万 88.32 10.10
其他(产品) 1.89亿 25.55 -27.52万 -0.50 -0.15
普通车床(产品) 3712.99万 5.01 347.05万 6.25 9.35
普通钻、镗床(产品) 2890.46万 3.90 329.09万 5.93 11.39
─────────────────────────────────────────────────
东北(地区) 2.38亿 32.15 1247.22万 22.46 5.24
华东(地区) 2.34亿 31.63 2174.38万 39.16 9.28
华北(地区) 8680.53万 11.72 456.83万 8.23 5.26
华南(地区) 8016.34万 10.82 829.08万 14.93 10.34
华中(地区) 6809.11万 9.19 479.78万 8.64 7.05
西南(地区) 2040.74万 2.75 252.66万 4.55 12.38
西北(地区) 704.15万 0.95 91.88万 1.65 13.05
海外(地区) 583.75万 0.79 21.27万 0.38 3.64
─────────────────────────────────────────────────
通过经销商销售(销售模式) 4.14亿 55.93 4220.22万 76.00 10.18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3.26亿 44.07 1332.87万 24.00 4.0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机床主机)(行业) 10.72亿 71.37 1.10亿 107.64 10.31
工业(机床配套)(行业) 4.30亿 28.63 -784.32万 -7.64 -1.82
─────────────────────────────────────────────────
数控机床(产品) 9.50亿 63.26 9634.04万 93.90 10.14
其他(产品) 4.54亿 30.21 -475.54万 -4.63 -1.05
普通车床(产品) 7103.73万 4.73 761.14万 7.42 10.71
普通钻、镗床(产品) 2698.94万 1.80 340.59万 3.32 12.62
─────────────────────────────────────────────────
东北(地区) 5.02亿 33.41 2366.81万 23.07 4.72
华东(地区) 4.44亿 29.59 3607.24万 35.16 8.12
华南(地区) 1.45亿 9.68 1405.88万 13.70 9.68
华北(地区) 1.42亿 9.48 1121.91万 10.93 7.88
华中(地区) 1.32亿 8.80 -13.06万 -0.13 -0.10
西南(地区) 1.01亿 6.71 1455.75万 14.19 14.45
西北(地区) 2265.88万 1.51 465.93万 4.54 20.56
海外(地区) 1238.02万 0.82 -150.23万 -1.46 -12.13
─────────────────────────────────────────────────
分销(销售模式) 8.43亿 56.15 7483.20万 72.93 8.88
直销(销售模式) 6.58亿 43.85 2777.04万 27.07 4.2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机床主机)(行业) 5.12亿 69.16 6091.99万 107.00 11.90
工业(机床配套)(行业) 2.28亿 30.84 -398.37万 -7.00 -1.74
─────────────────────────────────────────────────
数控机床(产品) 4.64亿 62.65 5484.67万 96.33 11.82
其他(产品) 2.38亿 32.08 -235.63万 -4.14 -0.99
普通车床(产品) 3484.86万 4.71 --- --- ---
普通钻、镗床(产品) 410.23万 0.55 --- --- ---
─────────────────────────────────────────────────
东北(地区) 2.29亿 30.97 1736.15万 30.49 7.57
华东(地区) 1.49亿 20.10 1423.14万 25.00 9.56
华北(地区) 8027.05万 10.84 857.40万 15.06 10.68
中南(地区) 6240.42万 8.43 --- --- ---
西南(地区) 6013.81万 8.12 --- --- ---
东南(地区) 5632.17万 7.61 --- --- ---
华中(地区) 4602.96万 6.22 --- --- ---
华南(地区) 4335.72万 5.86 --- --- ---
西北(地区) 1076.16万 1.45 --- --- ---
国外(地区) 294.27万 0.4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8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31730.36│ 21.10│
│客户2 │ 7756.37│ 5.16│
│客户3 │ 6887.88│ 4.58│
│客户4 │ 5584.07│ 3.71│
│客户5 │ 4901.70│ 3.26│
│合计 │ 56860.38│ 37.8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1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8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69900.90│ 56.21│
│供应商2 │ 5363.25│ 4.31│
│供应商3 │ 3641.16│ 2.93│
│供应商4 │ 1505.05│ 1.21│
│供应商5 │ 1424.80│ 1.15│
│合计 │ 81835.17│ 65.8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机床作为“工业母机”,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是制造业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等领域。机床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通常与宏观经济和制造业投资周期同步。经
济繁荣时,制造业投资增加,机床需求上升;经济衰退时,制造业投资紧缩,机床需求下降。此外,技术进
步和产业升级也会影响行业周期。
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机床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机床
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制造源头提升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引导企业加大对数控系统、物联网、人工
智能等的投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改造,推动机床制造加快转型升级。国家将高端数控机床列
为重点支持领域,提供资金、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加速推进高端机床国产化替代,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增强了国内机床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24年,机床行业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支持和国际竞争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经历了显著变化。
领先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了行业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装备制造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数控机
床设备、普通机床设备及相关零部件、工业服务、配套产品等,主导产品包括卧式车床、立式车床、卧式加
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行业专机自动线等。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品研发、机床制造、销售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机床零部件配套等,可面向机械制
造核心领域提供量大面广的通用型机床,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面向行业内企业提供铸件和
主轴等关键功能部件。
公司销售模式为渠道经销与客户直销结合,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各下游行业市场
需求,企业业绩与市场有效需求同向变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公司持续保持在研发机构条件及技术水平上的国内领先地位,进一步深化在数控机床领域的研究与开发
。2024年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持续优化中间试验条件,引进国际先进的研发试验
测试设备,确保在主导产品关键技术上保持知识产权优势。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企业技术
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核心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
2.深化制造工艺的积累与创新
公司在多年工艺技术沉淀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了机床制造工艺技术体系。2024年公司在多项工
艺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通过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满足了高端数
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等产品的生产需求,巩固了在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3.拓展与优化国内营销渠道
公司继续深耕国内市场,进一步扩展和优化各个细分市场的营销渠道,通过流量型签约代理、项目型授
权代理、行业型战略代理等模式,2024年公司在轨道交通、航天航空、工程机械和汽车等领域的客户群体得
到了进一步扩大。通过在主要区域增设主渠道,进一步贴近用户提供高效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
的销售、售后和技术支持的一体化服务,极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
4.打造高素质的行业人才队伍
公司进一步开放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公司强化了人才梯队建设,培育了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高
素质人才。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成功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为提
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研发、技改、市场”工作
主线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工作思路,以细、严、实的工作作风,结硬寨、打呆仗,进一步巩固了改革成果
,推动公司进一步向价值创造更强、效率效益更高、结构布局更优的发展方式转变,在“十四五”规划的关
键之年蓄力新的一跃,构建出向中高端转型发展的新格局,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迈出全面深化
改革、创新发展的坚实一步。
1、2024年度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营业收入15.0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06.03万元。
2、2024年度重点工作总结
(一)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一是推进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取得标志性成果。2024
年公司推进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顺利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进展,助力公司迈向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二是推进投资者关系管理再上新台阶。不断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资本市场认同,
公司市值显著提升。
(二)重点领域客户捷报频传,双循环发展再谱华章一是创新打造“灯塔标杆”营销模式,在竞争红海
中脱颖而出。聚焦“三航一机”、船舶、煤电、通用设备、仪器仪表、轴承等重点行业及关键领域,瞄准头
部企业持续深耕,领导班子带队全力拼抢市场,通过优质服务、快速响应及灵活的解决方案,抢占头部客户
。二是抢抓海外市场增长机遇,海外收入再创新高。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锁定重点出口目标,拓展海
外市场规模。三是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实现三级管理,大客户资源有效提升,直销、分
销双管齐下,带动合同规模增长。四是开展重点客户管家式服务,推进用户体验再升级,全方位拓展租赁业
务,探索新商业模式。
(三)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一是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服务国家战略能
力持续增强。二是加速推进高端产品研发,主机产品向高端转型升级实现新跨越。开展了六类高端整机产品
研发,更加注重高端布局,不断丰富高端产品矩阵,推动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三是持续推进核心功能部件研
发,核心功能部件自制迈上新台阶。
(四)坚定不移实施精品战略,提质增效取得新成效一是聚焦实物质量提升成效显著。持续夯实以质量
体系为中心、产品质量及服务质量为重点的“一个中心两个点”工作成果,着力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二是推
动质量管控水平持续提高。深入推广“零缺陷”文化和“双归零”方法,进一步夯实零缺陷质量理念。三是
质量管理特色名片熠熠生辉,QC小组硕果累累,斩获众多奖项。四是持续推进精益改善提质增效。针对资源
配置、过程控制、效率提升、业内对标等开展精益改善标杆项目,极大提升生产经营质量。
(五)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健康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开展制造能力专业化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二是推动铸造资源共享,推进铸件提质上量。三是加强供应链全链管理,持续推进采购提质降本。
●未来展望:
(一)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2024年,全球经济延续温和复苏,去通胀取得明显进展,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
中增速依然靠前,对世界经济增长仍发挥重要作用。2025年,全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下行风险加大。
2、政策风险
2025年国内制造业仍将是发展重心。从制造业投资看,财政部表示将结合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
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助于支持制造业投资高增长。
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是国内机床产品的重要生产商之一。虽然公司在生产技术工艺、销售布局、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独
特的竞争优势,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国际品牌的不断本土化,行业内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进一
步挤压市场上同质产品盈利空间。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将可能面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
风险,进而影响经营结果。
4、市场需求转变的风险
在当前机床行业的快速发展之下,高端市场需求层出不穷,各应用领域对于机床设备的要求越来越精准
,对配件及机械设备的定制型需求不断提升。对公司来说,面对特定需求市场,针对性推出产品可以赢得更
多的潜在市场份额。根据需求进行定制产品,有利于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5、技术开发和新产品产业化风险
公司所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要求较高。在技术选择
上,受到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变动影响,不同技术路径的发展有某种程度上的不可确定性,因此公司在技术
开发和新产品的产业化过程中将面临一定风险。如果未能准确把握市场切入点,将研发成果及时转化市场产
品,可能会降低研发投入回报率,影响公司经营质量。
6、原材料价格波动:机床制造所需的金属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对公司的生产成本和利润造成
影响。
(二)2025年工作计划
1.推进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向中高端加速迈进
一是加速中高端产品研发,推进高性能立式五轴、立加、卧加等产品试制及市场应用。二是持续提高项
目型占比及成套成线解决方案能力。三是开展更具行业属性的产品技术改进和储备性研发,强化行业聚焦,
寻求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强基础工艺研究,进一步提升产品制造一致性、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五是推进技
改项目如期、保质保量落地,充分释放技改产能。
2.聚焦细分行业及重点客户,全力开拓市场
一是持续关注研究三航、新能源汽车、燃油车、教育等重点行业应用,锁定头部客户、央企客户、海外
客户等大体量、可持续合作伙伴,以点带面突破市场。二是聚焦细分行业,提出“一揽子”行业解决方案,
不断提高客户粘性及提升交钥匙工程的能力,提升项目型产品合同占比。三是储蓄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抓
住出口增长机遇,提升海外收入。四是持续体升客户服务体验感,持续夯实服务质量,提升客户复购率。
3.强化质量管理,以精品赢得客户口碑
一是推进“零缺陷”质量变革行动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为王”落实到生产经
营过程。二是推进质量管理向供应商延展,实施源头治理,确保入口关零件质量。三是坚持精品行动,持续
提升关键工序能力,利用技改成果提高产品精度、一致性及稳定性。四是持续培育零缺陷质量文化,建立与
客户需求相匹配的服务能力和快速响应机制,提升客户满意度。
4.系统扎实练内功,深化精益管理
一是以精益标杆为工具、精益立项为载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人员、设备、场地、工序等
生产要素,全面改善系统流动性,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二是优化生产计划模式,生产储备前移,由主机向光
机、原材料和在途延伸,标准型计划和订单型计划互补,进一步稳定生产周期。三是用信息化手段强化生产
过程控制,压缩低效无效资产,严控“两金”规模。
5.推进供应链提质提效,打造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一是持续完善采购体系建设,开展多维度降本。优化制度流程,提升采购效率,持续提高集中采购比例
,发挥资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切实提高产品毛利率。二是强化精准采购理念,保障物资供应。将采购关
口前移,与营销、研发部门协同,建立设计与采购选型快速响应机制,健全供应链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加
强管控瓶颈物资货期,严控物资入口质量,提升物资供货能力。三是持续优化整合供应商资源,打造供需共
同体。培养国产战略供应资源,推进核心功能部件的国产化替代,提升关键零件自主配套能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