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513 丽珠集团 更新日期:2025-04-0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药产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18.12亿 100.00 77.31亿 100.00 65.45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产品) 32.55亿 27.55 11.77亿 15.22 36.15
化学制剂产品-促性激素产品(产品) 28.12亿 23.81 --- --- ---
化学制剂产品-消化道产品(产品) 25.67亿 21.73 --- --- ---
中药制剂产品(产品) 14.09亿 11.93 10.68亿 13.81 75.79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 7.18亿 6.08 4.59亿 5.93 63.83
化学制剂产品-精神产品(产品) 6.06亿 5.13 --- --- ---
生物制品(产品) 1.71亿 1.45 6325.77万 0.82 37.02
其他(产品) 1.40亿 1.19 --- --- ---
化学制剂产品-抗感染及其他产品(产品 1.34亿 1.14 --- --- ---
)
─────────────────────────────────────────────────
境内(地区) 100.89亿 85.41 68.88亿 89.10 68.28
境外(地区) 17.24亿 14.59 8.43亿 10.90 48.90
─────────────────────────────────────────────────
经销(销售模式) 81.41亿 68.92 64.09亿 82.90 78.73
直销(销售模式) 36.72亿 31.08 13.22亿 17.10 36.0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62.82亿 100.00 41.44亿 100.00 65.96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产品) 17.61亿 28.03 6.54亿 15.78 37.13
化学制剂产品:促性激素产品(产品) 15.49亿 24.65 --- --- ---
化学制剂产品:消化道产品(产品) 13.01亿 20.70 --- --- ---
中药制剂产品(产品) 7.45亿 11.86 5.63亿 13.59 75.57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产品) 3.94亿 6.28 2.63亿 6.34 66.64
化学制剂产品:精神产品(产品) 2.97亿 4.72 --- --- ---
生物制品(产品) 8754.68万 1.39 2634.22万 0.64 30.09
化学制剂产品:抗感染及其他产品(产品 7781.52万 1.24 --- --- ---
)
其他(产品) 7052.11万 1.12 --- --- ---
─────────────────────────────────────────────────
境内(地区) 54.34亿 86.50 37.29亿 90.00 68.63
境外(地区) 8.48亿 13.50 4.14亿 10.00 48.8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124.30亿 100.00 79.65亿 100.00 64.08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产品) 32.53亿 26.17 11.55亿 14.50 35.49
化学制剂产品:消化道产品(产品) 29.03亿 23.36 --- --- ---
化学制剂产品:促性激素产品(产品) 27.67亿 22.26 --- --- ---
中药制剂产品(产品) 17.45亿 14.04 11.97亿 15.03 68.62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产品) 6.59亿 5.30 4.03亿 5.06 61.13
化学制剂产品:精神产品(产品) 6.02亿 4.85 --- --- ---
化学制剂产品:抗感染产品(产品) 2.86亿 2.30 --- --- ---
其他(产品) 1.18亿 0.95 --- --- ---
生物制品(产品) 8442.61万 0.68 -1816.36万 -0.23 -21.51
化学制剂产品:其他产品(产品) 1213.81万 0.10 --- --- ---
─────────────────────────────────────────────────
境内(地区) 108.59亿 87.36 72.77亿 91.37 67.02
境外(地区) 15.71亿 12.64 6.87亿 8.63 43.74
─────────────────────────────────────────────────
经销(销售模式) 88.19亿 70.95 66.62亿 83.65 75.54
直销(销售模式) 36.11亿 29.05 13.02亿 16.35 36.0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业(行业) 66.90亿 100.00 42.87亿 100.00 64.09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产品) 17.82亿 26.63 6.52亿 15.22 36.62
化学制剂产品-消化道产品(产品) 16.25亿 24.29 --- --- ---
化学制剂产品-促性激素产品(产品) 13.76亿 20.58 --- --- ---
中药制剂产品(产品) 9.54亿 14.26 6.53亿 15.24 68.49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产品) 2.98亿 4.45 1.64亿 3.83 55.14
化学制剂产品-精神产品(产品) 2.78亿 4.16 --- --- ---
化学制剂产品-抗感染产品(产品) 1.99亿 2.97 --- --- ---
生物制品(产品) 1.13亿 1.70 5380.70万 1.25 47.44
其他(产品) 6270.39万 0.94 --- --- ---
化学制剂产品-其他产品(产品) 197.35万 0.03 --- --- ---
─────────────────────────────────────────────────
境内(地区) 58.37亿 87.25 38.85亿 90.62 66.57
境外(地区) 8.53亿 12.75 4.02亿 9.38 47.1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1931.93│ 1.87│
│第二名 │ 20189.69│ 1.73│
│第三名 │ 19180.29│ 1.64│
│第四名 │ 18563.54│ 1.59│
│第五名 │ 14933.32│ 1.28│
│合计 │ 94798.77│ 8.1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1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2376.58│ 10.19│
│第二名 │ 19921.85│ 9.07│
│第三名 │ 14613.08│ 6.65│
│第四名 │ 7930.42│ 3.61│
│第五名 │ 5764.82│ 2.62│
│合计 │ 70606.75│ 32.1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1.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本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医药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
年,医药制造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另一方面,医药行业处于
创新爆发期与政策调整期的交织阶段,在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政策体系推动下,医药行业朝着高
质量发展迈进,持续转型升级。
丽珠集团以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业,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
备,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有竞争力的产品集群。
在2024年第4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第25位,经营发展韧性及创
新研发能力得到了行业认可。
2.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支持医药研发创新。2024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
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坚持药品价格由市场决定,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获得“与高投入、高风
险相符的收益回报”。3月,“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积极培育的新兴产业之
一。7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发展创新药关系医药产业发展,要全
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
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尔后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有关创新药支持相关的政策。
此外,7月国家药监局制定的《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也明确了优化创新药临床试
验审评审批机制,实现30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上述
一系列政策有望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医保支付体系逐步完善。此前国家医疗保障局颁布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推
动医保高质量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4年7月,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印发按病组(DRG)和病
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新技术等不适合
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一方面,有助于保证申报过程的科学性,另一
方面,也能为真正具有创新性、临床价值高的新药、新技术提供合理的支付渠道,使患者有机会受益于前沿
的医疗成果。11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
在坚持“保基本”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补齐短板、鼓励创新、优化结构”的调整思路,本次调整共新增91
种药品,其中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38种为“全球新”的创新药。在谈判阶段,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
过了90%,更多高质量、高临床价值的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创新
药的可及性。上述医保支付体系的一系列举措对创新的鼓励导向清晰,促使企业聚焦于具有真正创新性和高
临床价值的产品研发,以提高自身产品进入医保目录的竞争力。
药品集采提质扩面。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
面的通知》,提出继续大力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加强区域协同,提升联盟采购规模和规范性。12月
,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并公示,此次集采共有62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每个药
品有6家以上企业中标,促进供应更加稳定多元。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10批国
家组织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从降价幅度来看,前九批集采平均降幅在50%左右。集采的持续
推进促使相关医药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部分企业可能借此契机调整发展战略,加速向创新药转型。整体
来看,药品集采在减轻群众“老药”费用负担的同时,腾出空间为支持新药纳入医保提供条件,提升优化了
群众用药结构,推动了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行业监管常态化。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纠风部际机制14部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2024
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导全行业系统开展行业纠风工作,进一步
强化行业监管。2025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了《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梳理了学
术拜访交流、业务接待、咨询服务、外包服务、折扣折让及佣金、捐赠赞助及资助、医疗设备无偿投放、临
床研究、零售终端销售,共计9个具体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并阐述了风险内部处置和配合
监管执法两个方面的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处置措施。该文件的发布,支持和引导医药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
理体系,明确了医药企业在反商业贿赂相关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为医药合规合法营销和医药行业
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操性指导。
二、本年度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丽珠集团秉承“患者生命质量第一”的使命和“做医药行业领先者”的愿景,专注生命健康领域,以医
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业,产品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制剂产品围绕
消化道、辅助生殖、精神神经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
辅助生殖领域: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贝依)、注射用尿促卵泡素(丽申宝)、注射用尿促性素(
乐宝得)等;
消化道领域:艾普拉唑肠溶片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壹丽安)、枸橼酸铋钾系列产品(丽珠得乐)、维
三联(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拉霉素片)等;
精神神经领域: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瑞必乐)、盐酸哌罗匹隆片(康尔汀)等;
中药领域:参芪扶正注射液、抗病毒颗粒等。
此外,公司还生产美伐他汀、阿卡波糖、苯丙氨酸、盐酸万古霉素、达托霉素、米尔贝肟及头孢曲松钠
等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产品包括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及抗核抗体检测试剂盒(磁条码免疫荧光发光法)等。
本年度,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8.12亿元,同比下降4.97%;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
币20.61亿元,同比增长5.50%;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19.79亿元,同
比增长5.20%。
其中收入方面影响因素主要为:
化学制剂领域,重点产品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受国家医保谈判降价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滑;注射用伏
立康唑中标第八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被列入第九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相关集采
政策正式执行以来,其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中药制剂领域,抗病毒颗粒产品在2024年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2023年新冠以及持续的流感,
使得抗病毒颗粒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形成了较高的销售基数,而在2024年市场需求回落;同时参芪扶正注
射液受益于医保目录癌种解限,同比有所增长。
2024年,本集团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如下:
一、自研+BD双轮驱动,AI赋能加速创新研发
丽珠集团持续关注全球新药研发领域新分子和前沿技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在病种领域方面,强化消
化道、辅助生殖、精神神经等优势领域的完整产品布局和创新迭代,积极拓展和完善抗感染、代谢及心脑血
管等慢病领域的研发梯度和布局。从技术平台方面,依托具有技术优势的缓释微球、抗体药物、重组蛋白疫
苗技术平台,充实管线;发挥国家级中药研发平台优势,推进1.1类中药创新药和独家品种研发;同时探索
小核酸分子等前沿领域。本年度,集团用于研发方面的相关支出总额约为人民币10.44亿元,约占营业总收
入8.84%。
1.优化研发架构,聚焦创新:报告期内,集团建立了模块化、扁平化的研发管理体系,通过研发总部,
对重点在研项目进行集中统筹管理;搭建起药学研究、非临床、医学策略、临床运营、药物警戒、注册事务
紧密贯通、一体化的管理架构,实现了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临床和注册上市的全流程覆盖与精准把控;建立信
息化的研发项目管理平台,提高了研发立项以及项目流程管理的效率。此外,强化项目立项和再评估机制,
通过审慎评估与决策,报告期内对部分普通仿制、缺乏市场竞争优势或专利保护壁垒低的在研项目统筹优化
,集中资源及研发投入全力推进具有竞争力的研发项目。
2.自研+BD,双轮驱动:公司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继续深化核心领域的合作开发及许可引进。B
D方向围绕集团重点领域布局,包括消化道、精神神经、代谢、抗感染等领域,兼顾短期与中长期项目,重
点关注与现有管线契合度高或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项目,以推动公司实现产品迭代及创新技术平台的建设。
本报告期,集团在BD方面步伐加速,引进了精神神经类KCNQ2/3创新药、D2/D3/5HT2A受体拮抗剂药物,以及
抗感染领域DHODH抑制剂创新药、男科领域PDE5抑制剂创新药、代谢领域小核酸创新药、新型重组蛋白流感
疫苗等共6个项目(附表2),其中5个为创新药。公司正加速推进后续临床开发工作。
3.创新研发提速,高效落地:公司将现有研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多元化的研发平台,进一步聚焦
创新药与高壁垒复杂制剂的研发,创新研发成果加速落地。年初至本报告披露日,制剂产品取得临床批件2
个,生产批件9个。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处于上市审评阶段7项,III期临床5项,工艺验证/BE阶段8项,II期
临床阶段2项。制剂在研产品合计45个,其中创新药、高壁垒复杂制剂、高临床价值产品共计23个(附表1)
,重点在研项目研发进展如下:
(1)创新药
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银屑病适应症完成Ⅲ期临床入组,为国产首个双靶点的IL-1
7药物,也是国内首个与原研司库奇尤做头对头临床研究的银屑病领域生物制剂,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与鑫
康合合作开发)完成Ⅲ期临床入组,计划于2025年内申报上市;
H001胶囊处于Ⅱ期临床,该产品是一款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目前在研适应症为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的静
脉血栓栓塞,通过阻断血液凝固级联反应中纤维蛋白原的激活,从而阻断血栓的形成;
复达那非片处于Ⅱ期临床,作为一款PDE-5抑制剂,复达那非片通过选择性抑制PDE-5,减少cGMP的降解
,目前在研适应症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NS-041片处于Ⅰ期临床,作为新一代KCNQ2/3激活剂,该产品在治疗癫痫和抑郁症等疾病方面展现了良
好的潜力,全球尚未见同靶点药物上市;
SG1001片处于Ⅰ期临床,作为一款新型抗真菌药,有望解决三唑类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全球尚未见同靶
点药物上市;
新型四价流感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临床,作为国内首个重组蛋白流感疫苗,采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提升
安全性,并通过新型佐剂显著增强免疫原性;
LZHN2408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该产品是一款代谢领域的小核酸创新药,采用siRNA干扰技术从源头抑
制目标基因合成,实现长期、稳定地控制目标产物水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LZZN220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该产品为1.1类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忧神证的广泛
性焦虑症;
LZZN180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该产品为基于临床应用多年的医院协定处方进行开发的1.1类中药复方
制剂,用于治疗血管性眩晕。
(2)高壁垒复杂制剂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2023年申报生产后,报告期内顺利递交发补材料,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获批上市;
注射用阿立哌唑已完成BE试验,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正在进行BE试验,这两项微晶产品均计划在2025
年内申报上市;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继前列腺癌适应症2023年获批上市之后,新适应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已获批上市
,中枢性性早熟适应症已启动III期临床;
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M)成为全球首个按照美国FDA个药指南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获批的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长效缓释制剂后,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M)正在进行BE试验;
注射用醋酸丙氨瑞林微球处于临床I期;
LZHG1701、LZHG2401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3)高临床价值产品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2型糖尿病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减重适应症完成Ⅲ期临床入组;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已于2025年1月底申报上市并获受理,黄体酮注射液(Ⅱ)已于2025年3月获批
上市,形成更完整的辅助生殖产品矩阵;
P-CAB产品JP-1366片正式启动Ⅲ期临床研究,注射剂已获批开展临床试验,进一步充实了消化领域在研
管线,扩充产品矩阵。
另外,中药研发主要围绕精神、慢病、独家品种的临床定位,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3.1类妇科领
域及心脑血管领域两个产品有望今年报产。
(4)其它在研项目
一致性评价:枸橼酸铋钾颗粒、盐酸哌罗匹隆片(8mg)、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M)已于报告期
内获批。目前2个品种已注册申报,分别是盐酸哌罗匹隆片(4mg)、盐酸伐昔洛韦片。
原料药:报告期内已陆续完成了氨基酸、头孢、高端抗生素三条产线的生产产品补充,目前正在进行相
关的工艺确认及优化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原料药及中间体板块的竞争力,报告期内,在高端抗生素、宠物
药等领域已成功引进4个项目,并稳步推进其落地工作。
诊断试剂:继续围绕自免、呼吸等战略病种领域布局进行深耕,报告期内,突破性的免疫诊断独特平台
--数码液相芯片及化学发光多功能一体机获证,并取得创新医疗器械认定,该平台搭载的诊断试剂陆续获批
上市或完成注册申报提交;呼吸病原快检菜单持续增加,并完成下一代快速高通量核酸检测平台的立项。
4.借力AI,研发提质增效: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公司持续深化AI技术在研发领域的深度应用
,全面拓展其在药物研发全流程中的多元应用场景,覆盖疾病靶点识别、药物发现与新药设计、药学研究、
临床研究以及上市后监测等关键环节。凭借专业的AI药物开发平台,公司在报告期内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
果:在药物研发前期,公司通过AI平台的精准流程,对输入分子的理化性质以及稳定性关系进行高效预测;
基于AI的创新分子路线设计为化学合成路径的探索及工艺研发提供了全新思路,助力科研团队在众多可能性
中精准探寻更具潜力与前景的合成路线;结合长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数据资源,有效提高了生物药杂质清除
等关键环节研发效率。AI的运用有效地提升了研发效率与质量,为研发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创新研发提
质增效。
5.强化专利,筑牢创新防线:2024年,本集团共申请国内专利43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42项,获得国外
专利授权4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国内外有效授权专利722项,其中发明专利462件;目前处于
审查阶段专利274项。专利内容覆盖新药结构/序列、盐型/晶型、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为公司创
新研发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障。本年度,公司着力强化知识产权意识,为研发团队组织了多场专业培
训,全面提升了研发人员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素养与认知水平。
二、以合规为基,强化学术推广,推动数字营销
在复杂多变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公司始终以合规营销为重点,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致力于为患者提供
更优质、更有效的医药解决方案,全力以赴推进核心品种的快速覆盖进程。同时借助数字营销及AI大数据分
析,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助力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拓宽渠道,提升市场覆盖广度与深度:处方药的销售一是聚焦核心品种终端覆盖的提升,将KA医院、三
级医院以及重点二级医院精准定位为重点终端推广方向;二是着力加强线上线下处方药的协同联动,紧密抓
住零售市场机遇,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患者群体中的满意度;三是新品推广准备方面,制定针对性
的营销策略,加强销售团队的培训和指导,确保能够准确传达新品的特点和优势,为新品的成功上市打下坚
实基础。OTC产品零售市场则紧抓药店覆盖,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通过互联网数字营销平台深度协同,巩
固并提升产品市场渗透率以及品牌影响力。
学术推广,夯实产品根基:伴随着公司在创新研发的不断深化,创新药已经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驱
动力,学术营销的核心地位也在持续加强。报告期内,公司全力优化了以医学证据为支撑的营销体系,深度
强化医学专业定位,持续丰富临床证据链条,加强对真实世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序推动重点产品的上市
后临床综合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等关键工作,为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更全面的证据支持。
数字营销,构建全方位营销生态:公司以“专家说”为圆点,完善数字化营销闭环,构建全方位数字化
营销体系。截至报告期末,丽珠集团“消化专家说”、“心理专家说”等专业的健康科普平台,凭借其专业
、实用且深入浅出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对相关疾病领域有着浓厚兴趣和切实需求的用户群体,全网粉丝量已
超300万人,丽珠集团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宠物药领域“毛孩子专家说”平台通过提供专业的宠
物健康知识和实用的养护建议,受到了广大宠物爱好者的欢迎,粉丝量持续增长,也同时实现了销售转化的
加速增长。
合规营销,确保稳健发展:在开展的各类营销活动中,公司始终坚守合规底线,目前已制定多项负责任
营销制度,管理并规范营销行为,确保营销活动合法合规。同时报告期内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合规培训活动,
并对全国多个地区的服务商进行了严格的合规审查。建立了完善的合规风险监测机制,与集团多个部门紧密
联动,形成了全方位的合规风险防控网络。
精细管理,驱动单产提升:2024年,公司营销团队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实
现降本增效。一方面,营销团队依托AI赋能,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精准定位高潜力市场。另一方面
,团队优化了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到销售执行的全流程管理,显著提高了营销资源配置效率。报告期内,
全年营销费用率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降低了营销成本。
三、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护航,生产运营持续提效
丽珠集团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组织生产,全力
保障药品供应。
优化生产运营:1.聚焦生产工艺优化和技术革新,持续开展自动化升级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实现提质
降本,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集团精益项目管理制度》,推进精益生产管理,降低生
产运营成本。同时持续优化生产计划与调度,使生产线得以充分利用。2.集团高度重视EHS管理工作,各单
位EHS运行总体平稳。在此基础上,集团修订了生产企业EHS考核方案,完善考核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EHS
责任落实。3.不断完善供应链体系,强化生产、供应、销售各环节的衔接管理,提升供应链的风控能力,供
货保障能力实现稳步提升。
严守生产质量:目前集团上市产品的生产线均100%通过GMP符合性检查。公司以中国GMP为基准,以国际
化标准为持续改进方向,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质量管理总部对丽珠集团下属各生产企业开展日常质量监管、
飞行检查或专项检查,并重点对持有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PV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报告
期内,公司组织开展日常质量监管、飞行检查或专项检查等自查共计30次;原料药生产基地在FDA检查中实
现了“零”483记录并在巴西官方检查中通过了“零”缺陷评定。
践行节能减排:公司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响应环保政策,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日常运营
,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并严格执行考核机制,同时大力完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在废气处理领域
,子公司福州福兴采用先进的低温制冷系统治理废气,不仅有效减少了尾气排放量,还大幅降低了溶剂使用
量,每年节省溶剂费用约350万元。在废水治理方面,公司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废水排放,同时不断优化
污水处理工艺,提升了污水处理效率,有效减少了废水排放。针对固废处置难题,公司引入高级氧化技术,
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大幅减少了固废产生量。
强化质量文化建设:为提升全员质量风险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丽珠不断加强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建立
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质量主题的文化活动,营造人人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报告期内,质量管理总部组
织举办年度质量月活动,围绕2024年质量重点关键词“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举办专题培训,开展药品持
有人关键人员法规知识竞赛。
筹备新品上市:报告期内,围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硫酸镁钠钾口服用浓溶液、注射用磷酸特地唑胺、
盐酸鲁拉西酮片、盐酸哌罗匹隆片(8mg)等上市新品,积极做好产品产能布局,持续提升供货保障能力,
有效加快了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