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541 佛山照明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通用照明产品、LED封装及组件产品、车灯产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照明器材及灯具(行业) 54.98亿 60.77 12.34亿 73.43 22.45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27.09亿 29.94 3.75亿 22.30 13.84
出口贸易及其他(行业) 8.41亿 9.29 7167.35万 4.26 8.53
─────────────────────────────────────────────────
通用照明产品(产品) 32.26亿 35.66 8.31亿 49.45 25.76
LED封装及组件产品(产品) 24.68亿 27.27 4.11亿 24.46 16.66
车灯产品(产品) 21.07亿 23.29 3.58亿 21.30 16.99
贸易及其他产品(产品) 12.47亿 13.78 8053.63万 4.79 6.46
─────────────────────────────────────────────────
国内(地区) 70.69亿 78.13 13.81亿 82.18 19.54
国外(地区) 19.79亿 21.87 2.99亿 17.82 15.13
─────────────────────────────────────────────────
其他(销售模式) 58.13亿 64.24 8.43亿 50.19 14.51
经销(销售模式) 32.35亿 35.76 8.37亿 49.81 25.8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照明器材及灯具(行业) 28.68亿 59.93 6.73亿 72.97 23.49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14.41亿 30.13 2.06亿 22.29 14.27
出口贸易及其他(行业) 4.76亿 9.94 4375.92万 4.74 9.20
─────────────────────────────────────────────────
通用照明产品(产品) 17.19亿 35.93 4.51亿 48.85 26.23
LED封装及组件产品(产品) 13.23亿 27.66 2.24亿 24.24 16.90
车灯产品(产品) 10.45亿 21.84 1.92亿 20.82 18.39
贸易及其他产品(产品) 6.97亿 14.57 5613.09万 6.08 8.05
─────────────────────────────────────────────────
国内(地区) 37.48亿 78.33 7.57亿 81.99 20.19
国外(地区) 10.37亿 21.67 1.66亿 18.01 16.0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照明器材及灯具(行业) 53.73亿 59.32 12.24亿 71.89 22.78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27.21亿 30.04 4.06亿 23.84 14.92
出口贸易及其他(行业) 9.64亿 10.64 7268.68万 4.27 7.54
─────────────────────────────────────────────────
通用照明产品(产品) 33.30亿 36.76 8.34亿 48.96 25.03
LED封装及组件产品(产品) 24.97亿 27.57 4.53亿 26.63 18.16
车灯产品(产品) 18.30亿 20.21 3.32亿 19.48 18.12
贸易及其他产品(产品) 14.00亿 15.46 8385.54万 4.93 5.99
─────────────────────────────────────────────────
国内(地区) 70.28亿 77.60 14.38亿 84.45 20.46
国外(地区) 20.29亿 22.40 2.65亿 15.55 13.05
─────────────────────────────────────────────────
经销(销售模式) 87.01亿 96.07 16.07亿 94.40 18.47
其他(销售模式) 2.74亿 3.02 6789.43万 3.99 24.81
直销(销售模式) 8240.76万 0.91 2738.02万 1.61 33.2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照明器材及灯具(行业) 27.11亿 59.37 5.84亿 70.14 21.54
电子元器件制造(行业) 13.60亿 29.79 2.11亿 25.39 15.54
出口贸易及其他(行业) 4.95亿 10.84 3723.75万 4.47 7.52
─────────────────────────────────────────────────
通用照明产品(产品) 17.93亿 39.26 4.17亿 50.11 23.27
LED封装及组件产品(产品) 12.54亿 27.45 2.38亿 28.54 18.95
车灯产品(产品) 8.06亿 17.65 1.38亿 16.54 17.08
贸易及其他产品(产品) 7.14亿 15.63 4013.31万 4.82 5.62
─────────────────────────────────────────────────
国内(地区) 34.78亿 76.18 6.82亿 81.90 19.60
国外(地区) 10.88亿 23.82 1.51亿 18.10 13.8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4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8765.03│ 6.49│
│第二名 │ 51990.70│ 5.75│
│第三名 │ 40651.25│ 4.49│
│第四名 │ 35547.49│ 3.93│
│第五名 │ 25434.98│ 2.81│
│合计 │ 212389.45│ 23.4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2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0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1451.80│ 3.47│
│第二名 │ 11285.75│ 1.82│
│第三名 │ 10739.35│ 1.74│
│第四名 │ 9556.85│ 1.54│
│第五名 │ 9230.83│ 1.49│
│合计 │ 62264.58│ 10.0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世界经济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总体发展趋势放缓。一方面,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的关
键期,传统增长动能和新兴增长动能持续转换,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另一方面,虽然照明产品出口
总额总体保持稳定,但价格在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头部企业凭借渠道、品牌、技术、规模、资金等优
势,市场优势不断巩固,而缺少品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将逐步被边缘化。
同时,随着5G、物联网、AI与照明技术的融合,行业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加速从提
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健康照明、绿色照明等系统解决方案转型,向新的细分领域拓展,
向高附加值领域突破,开辟行业增量空间。
受益于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24年我国汽
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全年产销
量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0.9%。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自主汽车品牌崛起,以及国内车灯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研发能力的提
升与灵活的服务能力,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步被各车企纳入供应链体系,国产替代持续加速,本土车灯企
业迎来发展机遇。同时,随着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车灯技术也趋向于电子化、智能化、多样化,为行业
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ADB、DLP大灯、交互式尾灯、多色氛围灯等渗透率逐步提升,带动车灯价值快速提升
,车灯企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2024年LED封装行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前行,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另一
方面市场竞争与技术发展催生了新的市场发展契机,加速推动行业向多元化和智能化转型。行业企业通过调
整产品结构,大力拓展蕴含高附加值和高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如车用LED、Mini-LED背光、农业光照等,
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根据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新兴市场需求的蓬勃兴起
,行业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市场份额。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品质的节能照明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照明解决方案。
2021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控股了燎旺车灯、国星光电和沪乐电气,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通用
照明和电工、汽车照明、LED封装产品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的通用照明和电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LED光源、LED灯具、传统照明及照明综合解决方案,主要用于
家居照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市政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近年来,公司还积极向智能照明、健康照明
、海洋照明、航空照明、动植物照明等新赛道拓展。
电工产品主要包括开关、插座、智能控制面板、智能门锁等。
公司的汽车照明业务在原有车灯光源、模组的基础上,依托控股子公司燎旺车灯向汽车车灯总成拓展,
主要产品包括前照灯、后组合灯、雾灯、倒车灯、室内灯、牌照灯等,基本囊括了汽车需要的所有车灯。燎
旺车灯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赛力斯、上汽智己、一汽奔腾、上汽大通等汽车整车制造企
业,中高端车灯产品销售占比逐步提升。
公司的LED封装业务主要依托控股子公司国星光电(股票代码:002449)开展,主要产品为LED外延片及
芯片产品、LED封装及组件产品、集成电路封测产品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封测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
类电子产品、家电产品、计算机、通讯、显示及亮化产品、通用照明、车用照明、杀菌净化、植物照明等领
域。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部门负责确保采购物料和产品满足规定要求,使采购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公司采购部门根据各
部门需求并综合考虑合理的库存水平进行采购,通过招标、议价、比价等方式确定供应商。每种主要原材料
都有几家备选供应商,确保采购价格公平、原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可靠。
2、生产模式
对常规产品,公司通过分析每月的销售情况及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结合安全库存基准,制定月度生产计
划,各生产车间按要求生产产品,既控制库存又保障销售需求。对定制化产品,按订单生产,有效控制原材
料的库存量,减少资金占用,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
3、销售模式
公司通用照明业务,国内销售采用代理商分销与工程项目直供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现主要有家用渠道、
商用渠道、电商渠道;国外销售采用代工及自主品牌的模式销售,自主品牌海外销售主要采用代理商的模式
。
汽车照明业务,前装市场主要以直接向汽车主机厂配套提供汽车灯具的模式为主,后装市场主要以代理
商的模式为主。
LED封装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直接对接客户实现产品的销售。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坚定“基本盘新型化,新赛道规模化”的总体发展思路,持续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
营销模式变革、推进管理提升,大力开拓细分领域市场。2021年以来,公司先后并购了燎旺车灯、国星光电
和沪乐电气,显著增强了在汽车车灯、海洋照明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同时整合了LED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
公司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品牌的关注度增加,市场竞争能力不足的照明企业将逐
步被市场淘汰,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渠道优势
和规模优势,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推进主营产品技术升级和品质
提升。同时,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有效控制采购成
本,提升生产效率。这些举措使公司在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力
。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投入、品牌建设、渠道
布局以及产业链垂直整合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广东省创新企
业100强、广东省制造业100强,具备显著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公司检测中心拥有国家CNAS认可资质,能
够为产品质量提供权威认证。此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建有“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广东省电光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等31个研发平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重点
专项、海南省“陆海空”科技专项等多项科技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奖成
果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适老设计大赛金奖、台湾金点设计奖等荣誉。在光学
、光谱学、电学、IoT、AI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壁垒,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获授权
有效专利超2600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等各级标准超250项。公司通过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
,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季华实验室
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深度产学研合作,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公司在前沿技术
领域的创新,建立了高效的研发人才培养通道,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持续开展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保
障。燎旺车灯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研发中心、广西汽车照明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车灯研
究院和多个研发中心;近年来燎旺车灯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各类透镜模组以及交互信号灯技术的投入,研发
实力不断增强。国星光电搭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4个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超30项,实
施省部及市级科研项目超百项,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一/二等奖、高工金球奖等多项荣誉,并在Mini/MicroLED、第三代半导体SiC功率器件及GaN器件、智能健康
感测器件、车载LED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等多个新兴领域突围制胜,不断攻克技术难关。
品牌优势
作为深耕照明行业67年的民族品牌,公司2024年被国家商务部等五部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入选商
务部“中华老字号守正创新十大案例”。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持续提升,连续19年入选“中国500最
具价值品牌”榜单,并于2024年以393.82亿元的品牌价值跃居行业第二,首次荣登“亚洲品牌500强”。结
合公司发展定位、产品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提升,公司重塑企业价值体系,提炼“技术佛照”品牌战略
,成功完成品牌焕新升级发布。围绕“年轻、科技、时尚”的全新品牌形象,实施立体传播策略,线下闪耀
广州塔,冠名“珠江游船”、高校工业设计大赛、行通济等大型民俗活动,启动“百千万焕新行动”,参加
国际汽车灯具展览会等海内外专业展会;线上投放“夫妻观灯”等创意品牌宣传视频,借助新华社、南方+
等官方及新媒体矩阵平台,讲好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佛照好故
事”,加速推动佛山照明从行业品牌向大众品牌转变,进一步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目前,佛山照明品
牌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受欢迎的行业品牌之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为公司销售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
力。燎旺车灯生产的“瞭望”牌车灯,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多次荣获相关车企优质供应商的称
号。国星光电积极活跃于各类重要行业展会和论坛,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和积极的发声,赢得了行业内外的
高度认可,先后荣获“品牌力量”、“十大LED封装品牌”等多项荣誉,专业行家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美誉
度不断提升。
渠道优势
公司一直坚持深耕细化渠道的市场策略,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沉淀,公司在国内市场主要有三大销售渠道
(家用渠道、商用渠道、电商渠道),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布局;在海外市场,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
场业务,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大洋洲等12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不断完善海外销售渠道。
依托强大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公司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市场,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开发能力和竞争力。燎
旺车灯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灯具行业大型企业之一,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整车厂客户,并不断拓展中高端和新能
源主机厂,客户主体逐渐多元化。国星光电客户结构优良,与行业头部显示屏厂商、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等建
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型活动和高端场所实力亮相,获得终端客户与市场的广泛认可。沪
乐电气是中国船舶照明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与国内大型造船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质量和满
意度得到市场普遍认同。
规模优势
公司是最早从事照明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多年的沉淀,形成了规模化的制造能力。经过多年连续
的投资,公司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大规模集中生产使公司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产
品的制造成本上,而且体现在原材料采购、议价等方面。燎旺车灯在柳州、重庆、青岛、苏州、印尼均有生
产制造基地,具备年生产超500万台套车灯的生产能力。国星光电于1976年开始涉足LED封装,是国内最早生
产LED的企业之一,国内第一家以LED封装为主业首发上市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LED制造企业之一。沪乐电
气是国内重要的船舶照明灯具生产企业,深耕行业多年,是国内船舶照明灯具头部企业之一。
LED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优势
公司通过控股国星光电,实现了LED产业链的全覆盖,包括上游LED芯片制造、中游LED封装以及下游LED
应用产品,从而优化了产业链条,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围绕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以“强基础、促转型、防风险、攀新高”为经营方针
,以实施生产经营“攀高计划”和新质生产力“产业跃升计划”为“双引擎”,坚持打好市场开拓、降本增
效、资产盘活、风险防控、投资并购“五大攻坚战”,在逆境中破局前行、在困难中砥砺奋进,整体经营形
势“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48亿元,收入规模维持稳定,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53.67%。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1)市场拓展提优,业务布局多点突破
一是渠道优化行动。开展“春雷地推”等市场拓展专项行动,实施新零售抖音本地生活计划,组建“特
战组”帮扶经销商拓网点、强终端,提升经销商的运营能力。二是工程业务提升行动。新入库头部地产和大
型连锁企业47家,新入库设计公司30家,中标多个灯具采购超百万级的项目,完成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
道两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亮化工程,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工程业务和品牌影响力。三是电商渠道升级行动。策划
开展“总裁价到”等系列直播带货促销活动,通过内容创新、产品优化等打造线上爆款,电商业务营业收入
同比增长35.70%。四是海外拓展行动。开拓7个空白国家市场,新开发海外客户46家,中标柬埔寨国家机场
亮化项目,实现海外工程“零突破”。五是重点业务攻坚行动。车灯业务方面,新开发9家中高端车企新客
户,实现15个车型新项目落地及取得22个LED车灯模组新项目定点,并获得控制器项目定点,实现汽车电子
领域“零突破”,车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3%。
海洋照明业务方面,顺利落地“渔机一号”“海塔一号”海洋牧场项目,对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深海灯光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提升水下探测范围和精细目标搜寻能力。封装器件方面,车载LED产品进入热
销新能源汽车领域供应链,智能感测器件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MiniLED背光模组全年实现营收翻番
、轻薄显示模组市场推广取得突破性进展。
(2)创新驱动提能,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一是升级研发体系,建强研发平台。按照“对外资源导入、对内赋能协同”定位将原来的研发部升级为
照明研究院,构建起“产品、平台、技术”三级技术架构;揭牌成立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新增佛山市海洋
光学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研发平台3个。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5个,研发平台31个
、专精特新企业10家。二是强化市场导向,打造创新产品。规划适老、健康、智能等产品系列,推出适老化
智能家居系统、首款医疗器械产品“眼调节训练灯”、影柔低位台灯、HD高像素投影交互模组等新品,迭代
升级面板灯、筒射灯、投光灯等畅销产品。三是储备平台技术,布局专利标准。聚焦新型材料、智能传感、
光学光谱、离线语音等11个技术方向,通过自主创新及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输出40项核心
技术,在人车交互、汽车电子技术等方面接连实现新突破。
全年获授权专利487件,发布各级标准15项,主导制定的《光触媒空气净化照明产品技术规范》填补了
行业空白,参编我国首个车载光信息交互系统团体标准,2项企业标准获“领跑者”证书,高清显示器件RS2
727MWAT获评“行家极光奖年度影响力产品”,联合开发的“微型架构半导体发光器件光热耦合设计与封装
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投资并购提势,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持续通过投资并购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体育照明破局,投资设立佛照华
光和产业基地,发力和主攻体育照明业务;车灯照明强链,投资建设燎旺车灯苏州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
,加快拓展长三角主机厂业务,向中高端产品市场布局升级;海洋照明延链,成功并购船舶照明企业“沪乐
电气”,进一步做实做强海洋照明产业;机场跑道照明补链,联合广东机场集团下属企业增资控股“北京航
信”,通过叠加三方股东在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培育机场跑道照明新增长点。
(4)内部挖潜提质,多点发力助推增效
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瞄准“关键点”,在降成本上做“减法”;深挖“潜力点”,在提质增效上做“加
法”。一是极致降本增效益。首用“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15个降本攻坚项目组,覆盖各部门、事业部及
子公司,在研发、采购、生产、流程、管理等全方位全领域制定降本举措,全员全链条深度挖潜。二是数智
转型增效益。推进财务共享、营销中台、仓储管理及人力资源信息化平台建设,梳理并精简优化线上线下流
程;升级改造高明、重庆、柳州等生产基地产线,生产效率提升超10%。三是盘活资产增效益。全力以赴完
成汾江北路南区地块收储挂牌并成功转让,“一处一策”制定闲置物业厂房盘活方案,增加公司收益。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坚定实施“基本盘新型化,新赛道规模化”的发展战略,继续以技术和服务为主线,聚焦品牌和价
值,紧紧围绕向“中高端智能制造”升级,向“提供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向“智慧、健康、绿色的
人本照明”跨越。同时,在应用端上发力,持续向物联网生态圈和细分领域拓展,不断开发出新的应用场景
和产品,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加快公司新一轮的发展。
(二)2025年经营计划
1、把市场攻坚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要务,全面提升市场拓展力
一是把基本盘筑得更稳更牢。以“网格化管理+供应商能力升级+场景竞品产品规划+深度分销”等一系
列组合拳,坚定推动渠道下沉、提升终端掌控能力;加快建立和完善“研产销供服”一体化项目运作机制,
加速拓展“大工业+大地产”等大客户大项目,专班推进集采储备项目的落地转化;同时,整合出口业务,加
大力度开展“出海行动”,加快拓展东南亚、中东、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拉动海外业务的拓展。车灯业务
抓住汽车市场的发展窗口期,适应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趋势,向新能源、中高端加速转型,在车灯控
制器、智能人车交互等中高端领域实现更多场景应用和业务放量。二是把新赛道业务做得更专更实。海洋照
明整合资源,发挥内部协同优势,抢抓造船业景气周期,全力拓展军用船舶市场、内河船舶照明及远洋船舶
照明业务,着力培育和推广集鱼、养殖照明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道路照明、体育照明、航空照明坚定不移
走专精特新之路,在核心市场、核心业务、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核心人才上聚焦突破,凭借打造专业产品
,落地标杆项目,推动业务突破与增长。
2、把创新驱动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要求,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
坚持技术自强,以“技术佛照”品牌战略为引领,构建竞争新优势。一是着眼“新质”强创新,将新质
生产力研究中心作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强化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究,着
力建设技术、产业和人才三大高地,聚焦培育和发展高素质研发人才,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为高
质量发展赋能增力。二是“以光为基”强创新,依托研究院、车灯研究院深度整合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公司
“光密码”技术,优化“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三级研发体系,加大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力度,
推出智能控制、适老医养等系列产品及智能解决方案。三是突出新赛道强创新,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统
筹考虑海洋照明、智能照明、健康照明等新业务,靶向引进技术研发急需创新紧缺人才,特别是掌握前沿技
术、能够领衔重大科研任务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四是整合资源强创新,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产学研合
作,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产业产品研发合作,储备一批原创技术,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N”的突破
,以技术创新锻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3、把运营改善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源泉,全面提升价值创造力
一是打牢卓越运营基础,通过统一部署、系统方法、机制建设、能力培养、成果固化,点滴改善、持续
改善公司营运,推动制造更柔性、物流更顺畅、交付更快捷、品质更优良、装备更自动、计划更完善。二是
提升运营效率。加快健全灵活高效的研产销一体化经营机制,运用数字化大数据系统工具,按照科学性、合
规性、协同性、统一性的原则全面优化各业务流程,提升业务流转效率和市场快速响应能力。三是降低运营
成本。大力推进通用化、平台化、模组化、结构化、标准化,全面降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营销成本,
全面降低渠道库存、原材料和成品库存、供应链库存;以年度预算为约束,加强费用的刚性管控和动态调整
。四是提升运营效益。将资产盘活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全力推动汾江北路中区土地收储和闲置物业厂房
的盘活,提高资产收益率。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和
技术性贸易措施频出,可能对照明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照明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增长
趋缓叠加白热化竞争,企业盈利空间或将持续承压。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坚持既定的战略,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拓展智能照明
、健康照明、海洋照明、动植物照明等细分领域市场,并加快将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导入市场,形成新
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优化营销网络,加大对国内外大客户的业务聚焦和拓展,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公司内
部管理,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灯珠、电子元器件、铝基板、塑料件、金属材料等,其价格波动将
对公司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应对措施
:关注市场动态,收集信息,分析预判主要原材料供应及价格走势,以做好原材料采购计划;通过加强谈判
、调整优化供应商、完善供应链管理、实施新材料替代等措施,降低采购成本。
3、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海外销售超20%,相应的货款主要以美元结算,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影响公司海外市场销售
的价格竞争力,并导致汇兑损失增加,从而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及时关注、分析结算货币汇率政策及波动趋势,加强结算货币管理,适时开展外汇套期保值
业务,相对锁定汇率,最大限度降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4、应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