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546 金圆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水泥和环保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业(行业) 66.91亿 99.36 -2248.63万 127.73 -0.34
其他(行业) 4283.37万 0.64 488.23万 -27.73 11.40
─────────────────────────────────────────────────
固废危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 65.46亿 97.21 -2602.42万 147.83 -0.40
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产品) 1.45亿 2.15 843.51万 -47.92 5.82
其他(产品) 4283.37万 0.64 488.23万 -27.73 11.40
─────────────────────────────────────────────────
江西省(地区) 64.58亿 95.91 -2809.06万 100.00 -0.43
其他区域(地区) 2.76亿 4.09 --- --- ---
─────────────────────────────────────────────────
直销(销售模式) 67.34亿 100.00 -1760.40万 100.00 -0.2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业(行业) 26.14亿 99.24 5907.15万 85.98 2.26
其他(行业) 1993.39万 0.76 962.86万 14.02 48.30
─────────────────────────────────────────────────
固废危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 25.44亿 96.61 5728.32万 83.38 2.25
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产品) 6922.73万 2.63 --- --- ---
其他(产品) 1993.39万 0.76 962.86万 14.02 48.30
─────────────────────────────────────────────────
江西省(地区) 24.62亿 93.48 7245.47万 100.00 2.94
内蒙古自治区(地区) 9722.46万 3.69 --- --- ---
其他(地区) 2552.58万 0.97 --- --- ---
广东省(地区) 1462.29万 0.56 --- --- ---
江苏省(地区) 1384.45万 0.53 --- --- ---
西南区域(地区) 1066.18万 0.40 --- --- ---
青海省(地区) 958.67万 0.36 --- --- ---
西藏自治区(地区) 15.65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业(行业) 28.02亿 98.54 3264.63万 69.91 1.17
其他(行业) 2546.28万 0.90 1193.83万 25.57 46.89
新能源材料行业(行业) 1598.47万 0.56 211.09万 4.52 13.21
─────────────────────────────────────────────────
固废危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 26.02亿 91.49 -1180.94万 -25.29 -0.45
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产品) 2.01亿 7.06 4445.57万 95.20 22.15
其他(产品) 2546.28万 0.90 1193.83万 25.57 46.89
锂化合物及衍生品(产品) 1598.47万 0.56 211.09万 4.52 13.21
─────────────────────────────────────────────────
江西省(地区) 23.85亿 83.86 -1169.52万 -25.05 -0.49
内蒙古自治区(地区) 2.37亿 8.32 --- --- ---
其他(地区) 9626.96万 3.39 --- --- ---
江苏省(地区) 4541.61万 1.60 --- --- ---
广东省(地区) 4116.90万 1.45 --- --- ---
青海省(地区) 2354.00万 0.83 --- --- ---
西藏自治区(地区) 1598.47万 0.56 --- --- ---
─────────────────────────────────────────────────
直销(销售模式) 28.44亿 100.00 4669.54万 100.00 1.6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业(行业) 8.89亿 97.01 -2102.44万 100.00 -2.37
新能源材料(行业) 1598.47万 1.74 --- --- ---
其他(行业) 1145.59万 1.25 --- --- ---
─────────────────────────────────────────────────
固废危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品) 8.12亿 88.65 -2686.48万 100.00 -3.31
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产品) 7658.11万 8.36 --- --- ---
锂化合物(产品) 1598.47万 1.74 --- --- ---
其他(产品) 1145.59万 1.25 --- --- ---
─────────────────────────────────────────────────
江西省(地区) 7.28亿 79.46 -2437.65万 113.69 -3.35
内蒙古自治区(地区) 9754.97万 10.65 293.62万 -13.69 3.01
江苏省(地区) 3017.74万 3.29 --- --- ---
西南区域(地区) 1946.99万 2.12 --- --- ---
西藏自治区(地区) 1732.70万 1.89 --- --- ---
其他(地区) 1663.52万 1.82 --- --- ---
广东省(地区) 670.07万 0.73 --- --- ---
青海省(地区) 35.93万 0.04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6.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6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52267.54│ 37.46│
│客户二 │ 88227.29│ 13.10│
│客户三 │ 64855.83│ 9.63│
│客户四 │ 34018.61│ 5.05│
│客户五 │ 29920.56│ 4.44│
│合计 │ 469289.83│ 69.6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3.0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1.9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张桂敏关联方 │ 542954.44│ 70.60│
│裘海涛 │ 25993.82│ 3.38│
│李旺平 │ 22219.45│ 2.89│
│施佐成 │ 20439.72│ 2.66│
│廊坊金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18907.33│ 2.46│
│合计 │ 630514.76│ 81.9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危(固)废资源化利用及处置行业情况
“十四五”时期,在“双碳”“循环经济”等政策引领下,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污染防
治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减污治污成效日益彰显。我国固体废物零进口如期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危
险废物得到有效控制,新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治理防治不断加强,固危废综合处置行业规模呈现稳步扩展,技
术水平持续提高。2024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进入中期考核阶段,各省市加大固废资源化目标
考核力度,重点推进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细分领域治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
我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达到84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64%;全年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
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超过4亿吨,同比增长7.2%;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
约39.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9%。
2024年,国家相关部委就再生资源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节能降碳等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2024年
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目标: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
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
见》提出: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
值达到5万亿元。同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指南》,为地方做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工作、推动固体废物处理等提供行业标准。2024年8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和
城乡建设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明确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利用设
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等在内的6方面重点任务,强调要积极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加快
构建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等。在国家实施的固废综合治理政策驱动下,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固废资源
循环利用设施投入,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将迎来整体的提质增效。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固废处置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持
续扩大、硬件设施及处理技术水平不断升级、资源化利用率持续提高的发展趋势。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
国统计年鉴》数据来看,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从2020年的20.38亿吨增长至2023年的25.81亿吨
,处置量则从2020年的9.17亿吨降低至2023年的8.89亿吨。综合利用量占当年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例从55.4
6%提升至60.44%,综合利用仍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的重要途径。同时,固废的综合利用量与当年固体废
物产生量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普华有策数据显示,我国固废市场预计2027年处理量有望达到130亿吨,2
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6%。
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采用特许经营权模式,业务开展及行业监
管存在区域性特征,固废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布也存在地域集中性。华东地区因为城市化进程较高
、工业发展较成熟,固废产生量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量最高的为华东地区,占全国27.94%,其中江西省的综合利用量在华东地区占比为9.56%。
危废处置行业当前正值转型阵痛期。在经历处理设施数量、处理产能及资质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后,出现
了危废处置产能严重过剩、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危废量价齐跌的局面。根据2024-2025年16个省发布危险
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引导性公告,其中危废产生量为7,250.35万吨,核准危废利用处置能力为15,671.34
万吨,处置能力仍远高于危废产生量,危废处置企业面临盈利能力下降、技术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二)锂资源行业情况
在当今全球市场“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锂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料,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应用领
域的需求快速提升。同时锂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航空装备、新兴金属功能材料等产业,在各领域均具
有长期和刚性的需求前景,锂矿作为各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锂矿资源的
勘探、开发上竞争激烈,储备充足锂矿资源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基本保证。
全球锂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全球化产业布局抢占先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统计,全球探
明的锂资源量总计约1.15亿吨,分别以盐湖形式存在于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国家,和以硬岩锂矿
形式存在于澳大利亚、中国以及北美、非洲等地区国家,其中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锂资源量分别以20%占比
居全球首位,玻利维亚和美国锂资源仍没有大规模开发。根据长江证券研究所的数据,2024年预计全球锂资
源供应量为123.06万吨LCE,同比增长33.3%,其中澳大利亚、南美及亚洲的供给量约占全球锂资源供应量的
89%,非洲预计供给11万吨LCE。因此,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澳大利亚、阿根廷、非洲等地区积极布局,
全球锂矿勘探和开发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我国盐湖卤水锂矿储量丰富,大力开发盐湖提锂势在必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统计,盐湖
卤水型锂矿的锂资源储量占全球各类锂资源探明总量的60%,是未来锂供给最大的增量来源。我国锂资源储
量也主要以盐湖卤水形式存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盐湖卤水占中国锂资源总量的82%,主要分布
在青海和西藏等地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锂消费国。青海、西藏盐湖卤水锂矿虽储量可观,但受限于高镁锂
比、锂浓度低等问题开发效率低。国内的主流提锂工艺仍以硬岩型锂矿为主,锂盐生产依赖进口锂精矿。所
以大力开发盐湖卤水锂矿对保障我国锂资源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工艺探索和技术革新,盐湖
提锂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技术并举、“一湖一策”的发展格局,盐湖提锂的技术路线不
断完善,主要包括吸附法、沉淀法、萃取法、电渗析、纳滤和电化学等。随着盐湖提锂技术不断地发展和突
破,预计未来盐湖卤水锂矿产量将实现较快增长。
2024年由于供需两端增速放缓,主要锂化合物价格重心下移,总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上半年受益于
海外减产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下游企业春节后提前采购原料,推动锂化合物价格小幅上升。之后国
内锂化合物库存量始终处于高位,供需失衡使得价格持续下跌。第四季度由于国内新能源车换购补贴的利好
政策,储能等下游企业接单表现稳健,有效消化现有库存量,锂化合物价格进入区间震荡。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及新能源材料产业,公司在新能源材料产业持续发力,环保产业进一步
调整优化经营模式。
1、公司的业务及产品
1.1环保业务及产品
环保业务主要包括为产废企业提供危(固)废无害化处置服务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服务,其中无害化处置
目前可细分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及一体化综合处置两种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利用水泥企业新型干法水泥窑
线对危废固废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置;一体化综合处置是采用专业焚烧、安全填埋等多种危(固)废处置
技术,实现对危(固)废的无害化综合处置,力争同步实现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资源化综合利用服务指
通过对有价资源含量较高的工业危(固)废进行综合利用处理,再销售富集回收的稀贵金属及其它金属合金
,实现危(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资源化综合利用是在现有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体系基础上,拓展有色金
属高纯材料生产及新材料深加工业务,谋求在稀贵金属回收及提炼等产业领域有所突破。公司固废危废资源
化综合利用业务的产品主要为江西子公司生产的电解铜及含金物料等。
1.2新能源材料业务及产品
新能源材料业务主要是对上游盐湖卤水锂矿进行开采提炼,进而生产出锂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精制碳
酸锂、工业级碳酸锂)。
2、经营模式
2.1管理模式:公司组建了以环保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为业务中心、职能部门为监管中心,公司总部
—事业部—分子公司的三级管理架构,形成了权责清晰、高效执行的集团化运营管理模式。
2.2采购模式:公司新能源板块生产所需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等通过总部招投标平台进行集
中招标采购,环保板块的原料采购执行采购价格随行就市的原则,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危险废物转移
。
2.3产销模式:公司实行总部指导、事业部统一管理的产销模式,各分子公司以年度预算目标为导向制
定年度计划并执行,事业部进行统筹管理。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聚焦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
国内,西藏捌千错项目坚持“尽早投产,尽量多产”为公司在2024年的重点工作。目前捌千错项目结合
现场工况条件,对原2,000吨碳酸锂试生产线设备进行技术优化,设备性能与修复效果较以往有明显提升,
同时陆续对新上二期产线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持续对现有试生产线建设进行技术升级和优化。国外,公司阿
根廷卡罗盐湖锂矿项目已完成了3个钻井的勘探工作,后续将综合多种因素对项目开展进一步评估。同时,
公司积极寻找非洲地区锂矿资源,优选重点国别和重要成矿区带,开展项目筛选评价,推进公司锂资源战略
布局逐步落地。报告期内,新能源材料业务尚未实现对外销售,实现归母净利润-4,963.03万元。
(2)坚持可持续发展低碳环保产业
公司固废危废无害化处置业务行业竞争激烈,处置价格下行,部分子公司因水泥窑停窑导致开工率不足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503.93万元,同比下降27.72%;实现归母净利润-8,036.24万元,同比下降42.8
5%。
公司固废危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稳步开展。公司充分调动采购团队积极性,获取相对充足的原材料以满
足生产经营需要;建立有效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强化各级人员绩效考核管理,聚焦年度目标任务紧盯生产
经营,有序完成年度生产任务;释放销售团队主观能动性,持续加强市场开拓,通过生产提效、人员提质、
合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经营业绩的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54,564.68万元,同比上升151.61%
;实现归母净利润-7,212.57万元,同比上升10.57%。其中江西汇盈为固废危废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的业绩增
长贡献重要力量,报告期内,江西汇盈实现营业收入646,356.38万元,同比上升221.84%;实现归母净利润8
,487.91万元,同比上升587.47%。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经营管理优势
公司充分发挥民企结构扁平、决策迅速、执行高效的优势,以不断强化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学习锐
意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快速高效的决策执行能力来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同时公司根据自身当前发展阶段
,不断调整部门设置与职责分工,为公司员工设置科学规范且具有发展空间的薪酬体系,优化以年度重点工
作计划与KPI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模式,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转、生产效率的持续提高和公司业务的适应
性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技术优势
目前公司在盐湖提锂工序中使用的电化学脱嵌法技术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评审认定,技术
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原料适应性强、锂回收率高、加工成本低、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该技
术在公司的捌千错盐湖项目中进行全面的提锂实地应用,属全球首次,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和良好的示范意义
。
3、战略布局优势
公司“二次腾飞”战略目标明确。围绕盐湖锂矿,已在国内西藏地区和南美阿根廷进行布局;针对硬岩
型锂矿,着力拓展锂矿资源丰富的西非尼日利亚和南部非洲地区,逐步打造并实现统筹国内、国外,盐湖卤
水和硬岩型锂矿相结合的资产组合。
4、经验丰富的团队及企业文化优势
公司盐湖提锂业务拥有一支知识储备深厚、从业经验丰富的团队,团队精诚团结,富有创新精神和工作
热情,核心成员在盐湖提锂领域具有多年实践经验,同时具备梯度的人才结构。公司以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
引领各项业务发展和日常经营管理,秉承“理性、坚韧、诚信、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践行“精诚合
作,创效共赢”的经营理念,搭建“专业、高效、规范、精进”的管理理念,强化共知共融,筑牢企业文化
引领根基,以文化为引领,形成发展合力,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动力。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坚持市场导向,审时度势,锐意创新,在做好低碳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拓
展新能源材料产业,并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材料主流供应商为愿景目标。公司未来将遵循“515
”发展战略,一是加快西藏捌千错盐湖提锂项目开发建设;二是继续稳定经营低碳环保产业之固危废资源化
利用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三是不断获取包括锂矿和铜矿在内的优质新能源金属项目,为公司长远发展
创造潜在的矿业开发增长点。
(二)2025年经营计划
1、重点推进西藏捌千错项目达产达效。以捌千错盐湖原碳酸锂产线为基础,持续进行设备升级和工艺
优化,进一步改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锂化合物综合回收率。同时陆续对新产线
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持续对现有试生产线建设进行技术优化和升级,逐步实现捌千错盐湖锂矿项目规划产能
目标。
2、推进阿根廷盐湖锂矿项目。综合地质资源潜力、开发利用条件、锂盐市场变化等因素,结合阿根廷
宏观经济及矿业政策环境,系统分析研究项目现状和开发前景,确定推进策略。
3、加快海外优质锂矿项目获取。重点对非洲锂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和成矿区带进行研究,优选符合投资
标准的项目开展评估,稳妥推进新项目的收、并购工作,逐步实现国内外锂资源战略布局。
4、统筹环保业务发展,降本提质增效。统筹推进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稳步发展
,通过加强市场研判,抢抓市场机遇,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环保业务对公司盈利的贡献度,为公司战略
转型保驾护航。适时通过挂牌或出售股权等方式剥离生产效率低、盈利能力弱、与公司发展战略不符的相关
子公司或资产,助力公司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和资源,聚焦主业主向。
5、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成效。通过制定计划、优化流程、完善绩效管理、加强团队协作,以
及信息化建设等方式,解决公司管理的痛点、难点,提高运营效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公司
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运行程序。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并加强培训、执行。以目标责任考核为抓手,通过
有效的绩效评价管理,保障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实现。
6、优化人才保障,强化激励机制。积极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重视并完善公司内部人力资源
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各类人才队伍的素质和凝聚力、执行力与战斗力。强化激励机制,
将个人绩效与部门工作目标及公司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并通过多元化激励措施,为股东、社会包括员工自身
创造最大价值,促进公司稳健发展。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环境及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公司受到锂行业的市场变化影响,包括目前及预期锂的可用资源
、锂行业的竞争格局、锂产品终端市场需求、科技发展、政府政策以及全球及地区经济状况等,锂需求取决
于终端市场锂的使用情况以及整体经济状况。近年来,锂需求增加主要由电动汽车电池及储能电池的需求迅
速增长所推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优惠政策鼓励购买电动汽车。如果未来国家相关政
策进行大幅调整或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将会对公司所处的锂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对新能源材料的前景抱有十分坚定的信心,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变
化,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的研究,相应调整公司的经营决策,进一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营能
力,提高抗风险能力。
2、新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着重聚焦发展新能源材料事业,其涉及的新项目具有建设周期较长、投入资金较大、新技术难度较
高、涉及相关方多的特征,公司虽然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及可行性论证并结合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确定新项目
的投资,但如果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或由于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
客观因素影响,将会给投资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和未能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制定了极为详细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按日检查倒计时进度表
,要求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同时协同公司各部门参与项目审议及研判,密切关注项目进
度变化,全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予以跟进解决。
3、海外投资风险
公司目前已在阿根廷投资布局盐湖锂矿资源,未来将积极探寻更多的国外优质锂矿资源项目;海外投资
的国家在法律法规、商业环境、文化特征等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异,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管理、运
营和市场风险。公司的海外业务和资产受到所在国法律法规的管辖,伴随海外业务的拓展和深入发展,将面
临更多当地政策法规变动、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涉及的境外经营环境将
会更加复杂。若境外市场出现较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境外业务拓展效果未达预期,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
经营业绩会受到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密切关注经济环境、政治局势,遵守当地政策要求和法律法规,保持与当地政府的沟通
,对已投资项目进行定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完善的风险应对制度,保证在项目推进面临较大不确定的
情况下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保障公司合法权益。公司在投资前应进行全面的调查、论证和评估,综合地缘
政治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客户便利等多方面的因素审慎选择投资标的。并且公司审慎选择当地合作伙
伴,积极引进具备海外投资项目管理经验的高水平人才,为后期项目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固危废处置行业竞争风险
在国家对工业废物处理行业大力扶持的政策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环保领域,危废处理产能大幅
提升,市场竞争程度明显加剧,导致收运成本提升、处置价格下滑,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造成冲击。尽管市
场需求巨大,但实际处置方面存在产能利用率低,资源化技术相比无害化处置成本仍然较高,在提高资源化
利用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降低资源化成本进而提高资源化竞争优势等方面,短期内仍存在一定瓶颈。
应对措施:公司将对现有危(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加强管理,围绕加强激励、强化考核、合规运
营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处置低效产能和盈利能力弱的相关子公司,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新
材料领域的发展,纵向延伸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
5、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资源化综合利用业务主要产品有铜、铅、锌、铟、金、银、锡、镍、铂、钯等,金属产品价格受经
济环境、供需关系、通货膨胀、美元走势、战争与动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2019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
市场,包括铜、金、银等在内的主要资产价格均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预计会持续对公司新材料板块
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包括铜、金、银等在内的主要资产价格持续下跌
,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政治环境,分析有色金属价格的走势,制定可行的营
销策略,同时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的风险,减少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6、汇率波动风险
随着公司对海外项目的投资经营力度的加大,汇率波动将增加公司海外经营的人民币成本,或减少在海
外经营所得的人民币收益。任何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成本上涨或收益减少,可能对公司利润率造成不利影响
。汇率波动亦影响货币及其他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及负债的价值。人民币的价值受中国政府政策变动及国际经
济及政治发展的影响。人民币兑外币的进一步升值或会导致公司在海外经营所得收益减少。汇率波动可能对
公司的资产净值、盈利及任何宣派股息兑换或换算成外币的价值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持续监控汇率趋势
并及时防范不利影响。公司将通过包括但不限于外汇套期保值等措施应对上述风险。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