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597 东北制药 更新日期:2025-04-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药及其相关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行业) 42.91亿 57.20 26.27亿 90.39 61.21
医药商业(行业) 30.53亿 40.69 2.36亿 8.12 7.73
其他(含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58亿 2.11 4336.56万 1.49 27.42
─────────────────────────────────────────────────
其他(含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2.76亿 43.66 2.96亿 10.19 9.04
制剂销售(产品) 29.29亿 39.04 17.52亿 60.29 59.82
原料销售(产品) 12.98亿 17.30 8.58亿 29.52 66.11
─────────────────────────────────────────────────
内销(地区) 66.00亿 87.97 28.61亿 98.46 43.35
出口(地区) 9.02亿 12.03 4478.87万 1.54 4.96
─────────────────────────────────────────────────
直销(销售模式) 45.52亿 60.67 26.92亿 92.64 59.14
分销(销售模式) 29.51亿 39.33 2.14亿 7.36 7.2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行业) 21.96亿 52.67 13.48亿 91.21 61.38
医药商业(行业) 19.04亿 45.67 1.16亿 7.86 6.10
其他(行业) 6907.83万 1.66 1376.22万 0.93 19.92
─────────────────────────────────────────────────
其他(产品) 19.85亿 47.63 1.37亿 9.25 6.89
制剂销售(产品) 15.16亿 36.36 9.24亿 62.52 60.94
原料销售(产品) 6.67亿 16.01 4.17亿 28.23 62.49
─────────────────────────────────────────────────
内销(地区) 37.53亿 90.03 14.65亿 99.17 39.04
出口(地区) 4.16亿 9.97 1225.69万 0.83 2.9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行业) 47.24亿 57.31 30.12亿 89.84 63.77
医药商业(行业) 33.73亿 40.91 2.88亿 8.58 8.53
其他(行业) 1.46亿 1.78 5269.77万 1.57 36.02
─────────────────────────────────────────────────
其他(产品) 35.39亿 42.93 3.53亿 10.53 9.97
制剂销售(产品) 34.08亿 41.35 21.47亿 64.04 63.00
原料销售(产品) 12.96亿 15.72 8.53亿 25.43 65.79
─────────────────────────────────────────────────
内销(地区) 75.29亿 91.33 33.60亿 100.20 44.62
出口(地区) 7.14亿 8.67 -661.16万 -0.20 -0.93
─────────────────────────────────────────────────
直销(销售模式) 50.44亿 61.19 31.06亿 92.65 61.58
分销(销售模式) 31.99亿 38.81 2.47亿 7.35 7.7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行业) 27.08亿 60.09 17.65亿 91.18 65.18
医药商业(行业) 17.25亿 38.28 1.55亿 7.99 8.97
其他(行业) 7318.70万 1.62 1611.26万 0.83 22.02
─────────────────────────────────────────────────
制剂销售(产品) 19.57亿 43.42 13.01亿 67.19 66.48
其他(产品) 18.07亿 40.09 1.75亿 9.04 9.69
原料销售(产品) 7.43亿 16.49 4.60亿 23.76 61.92
─────────────────────────────────────────────────
内销(地区) 41.23亿 91.49 19.13亿 98.81 46.40
出口(地区) 3.83亿 8.51 2312.09万 1.19 6.0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5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7069.39│ 2.28│
│营口方大医院有限公司 │ 15357.62│ 2.05│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13625.11│ 1.82│
│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 10826.79│ 1.44│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8462.71│ 1.13│
│合计 │ 65341.62│ 8.7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3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3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NCPC HONG KONG COMPANY LIMITED │ 12735.03│ 2.6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 11587.60│ 2.45│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 10549.91│ 2.23│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9699.20│ 2.05│
│四川武胜春瑞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8939.00│ 1.89│
│合计 │ 53510.74│ 11.3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党的二十大报
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原料药企业凭借成本和质量优势,积极向下游制剂领域进行拓展,这有助于掌握市场主动权。我国《“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也强调,要夯实产业链优势,鼓励企业持续强化体系化制造能力,巩固原料
药制造优势,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因此,“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显著
趋势。当前,越来越多的药企正积极推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未来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
。该产业的科技含量高,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是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
报告期内,受医改持续深化影响,医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存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发展的复
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持续增加。
(一)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减弱,行业发展步入调整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低于整体工业水平,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利润总额却呈现同比下降态势,盈利能力明显减弱。在集采政
策、医保改革、地区冲突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企业普遍面临经营
压力。
(二)医药创新实现高增速,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仍是主流
创新发展始终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积极推动并加速行业的创新
进程。中国医药创新已取得了显著成果,2024年共有39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较2023年增加了6种,在数量上
再创新高。从药物类型来看,化学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50%。技术创新无疑是化学制药行业发展
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广泛
应用,化学制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推动药物研发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显著
提升研发效率和成功率,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周期。
(三)集采等政策稳步推进,药品价格理性回归
2018年12月,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政策率先在“4+7”城市落地实施,至今已开展十批次国家集采,
累计纳入435种药品,平均降幅超过50%。随着国家集采规则的不断完善,从国家层面要求各地方以省级及省
联盟的形式加速推进带量采购覆盖,持续扩大纳入品种范围。在集采范围不断拓展、品种日益增多的情况下
,新进品种和续约品种均呈现出不同程度降价趋势。
(四)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医药出口格局呈现新变化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我国医药出口依然实现了稳步增长。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最新
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额达791.7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西药类产品出口保持稳
定态势,出口额达399.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5%,为整体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西药制剂出口
持续快速增长,出口额为5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14%。随着国内药企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大,部分创新药
、生物药等产品陆续在欧美市场崭露头角,这不仅成为推动西药类产品整体出口增长的新引擎,也彰显出我
国医药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受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欧美、印度原料药制造业回归等多重因素影响
,全球医药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市场多元化与出口结构优化正成为拉动我国医药出口增长的新动力。
(五)医保承压门诊统筹,零售行业面临重重压力
2024年门诊统筹政策的落地,为基层医疗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也给零售药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
战,中国零售药店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国实体药店的零售
规模(涵盖药品与非药品)达5,5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7%。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国零售药店的客流
量亦呈现下滑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政策环境的持续演变,零售药店面临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和门店
数量高速增长之间的矛盾,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六)线上医疗应用广泛,电商市场规模或将继续扩张
医药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兴方向,凭其便捷、高效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线上线下融
合的全渠道购买模式将成为新常态,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医药产品的在线销售。线上问
诊服务已广泛应用,以常见病和慢性病为主的线上医疗服务,有效缓解了实体医院就诊压力。线上线下融合
的不断完善,将为居民就医提供更便捷、更有保障的服务体验。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公司前身为东北制药总厂,始
建于1946年。公司曾援建全国多个省市的医药企业,向外输送1,300多名干部,因而被誉为我国民族制药工
业的摇篮。多年来,公司始终坚守“为国制药”的初心和使命,秉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品牌理念,赢
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逐步树立起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良好口碑。
东北制药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生产与出口基地,是中国最大的单体制剂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麻精
药品和抗艾药物主要生产基地。此外,公司还被评为国家大宗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并拥
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公司业务涵盖化学制药(包括原料药和制剂)、医药商业(批
发与连锁)、医药工程(设计与制造安装)、生物医药(生物诊断试剂)等多个板块,构建了完整的医药上
下游产业及服务集群。公司产品线丰富,包括维生素类、抗感染类、生殖系统和性激素类、神经系统类、抗
艾滋病类、消化道类、麻精及含麻系列类、其他普药类、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类、大健康领域等十大系列
精品。拥有400多种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产品。主导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1,000家客户,成为众多世界性知名企业的产品供应商及战略合作伙伴。
公司通过控股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研
究、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培育新的业务和盈利增长点,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鼎成肽源聚焦靶点发现、序
列发现、序列评价和功能增强等关键环节,搭建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平台,致力于TCR-T、TCR蛋白药和CAR-
T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同步建立了质粒工艺、病毒工艺、细胞工艺和质量研究的转化平台。
鼎成肽源已构建了TCR-T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完整的技术平台及产品转化体系,针对胰腺癌、结直肠癌
、胃癌、肝癌和脑胶质瘤等疾病,开发了靶向KRAS突变、EGFRvIII、AFP和Claudin18.2等靶点的TCR-T、TCR
蛋白药和创新型CAR-T等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维生素类产品:涵盖维生素C系列、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左卡尼汀系列等多个品种。维生素C采用全
球首创“两步发酵法”,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包括德维喜(维生素C咀嚼片)等,其中“
德维喜”荣获沈阳市著名商标称号。公司是国内首家左卡尼汀药用原料获批企业,也是国内药用左卡尼汀主
要生产商及东维力口服溶液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拥有注射液和口服溶液两种剂型。2022年,乙酰左卡尼汀作
为国内首家获批的药用原料药,进一步丰富了左卡尼汀系列产品线,该系列产品已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
地区。
2.抗感染类产品:涵盖磷霉素系列、阿奇霉素系列、金刚烷胺系列、盐酸小檗碱、氯霉素等多个产品。
磷霉素系列国内品种最全,是全球主要的磷霉素钠生产商。复美欣(注射用磷霉素钠)具有广谱抗菌特性、
无需试敏,可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其商标“复美欣”已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復安欣(磷霉素氨丁三
醇散)是国内首仿药品,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预防外科手术中尿路感染及经
尿路诊断手法引起的感染。该药物获得美国FDA批准,作为单剂量口服疗法治疗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UTI)
,也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作为单剂量疗法用于细菌感染的药物。盐酸金刚烷胺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甲型流
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亦可用于治疗脑血管障碍症、老年痴呆症,以及带状疱疹和其后遗神经痛。盐
酸金刚乙胺具有广谱抗病毒、高活性特点,能有效杀死病毒,且吸收快、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盐酸小檗
碱是国内首家实现化学全合成的产品,治疗领域广泛,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近年来,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
,正积极探索其在降糖、降脂等方面的应用。
3.生殖系统和性激素类产品:主要包括卡孕栓、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婷(左炔诺孕酮片)、他达拉非
片及盐酸达泊西汀。卡孕栓通用名为卡前列甲酯栓,属于国家一类新药及国家基本药物,于2004年纳入国家
医保目录,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宫缩迟缓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及抗早孕作用,其
商标“卡孕”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公司于2022年新获批上市产品,作为产后出血的一线
治疗药物。公司是国内首家通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药审批的企业,此举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妇科领域的
产品管线,巩固了公司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
4.神经系统类产品:主要包括吡拉西坦系列、左乙拉西坦系列、长春西汀等产品。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吡
拉西坦原料药生产商。吡拉西坦为国内首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
病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亦适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左乙拉西坦片及左乙拉
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用于治疗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长春西汀主要用于脑梗死后遗症、脑
出血后遗症及脑动脉硬化症。
5.麻精及含麻系列类产品:麻醉和精神药品及含麻系列药物主要有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盐酸吗啡片、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等。此类药品主要用于中高度镇痛、止痛,含麻制剂一般用于低中度止痛
及止咳。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是国内首仿产品,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起效迅速
,尤其对内脏痛疗效突出,且具备药物相互作用少、安全性高的临床优势。
6.抗艾滋病类产品:主要有齐多夫定(克度)、依非韦伦片、齐多拉米双夫定片等产品。齐多夫定是全球
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抗艾滋病药品,是“鸡尾酒”疗法基础成分。依非韦伦片作为首选的一线抗HIV病毒
药物,常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HIV-1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及儿童。齐多拉米双夫定片则适用于H
IV感染的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
7.消化系统类产品:主要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整肠生)、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片(珍
稀渭)等品种。整肠生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属于国家一类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急性菌痢,
肝病引起的腹胀、腹泻,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症等,拥有胶囊、颗粒等多种剂型规格,适用于
成人、儿童等不同人群。
8.其他产品:主要有马来酸氨氯地平、复方甘草系列、那可丁糖浆、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可非)、枸
磺新啶片(消刻)、对乙酰氨基酚片、去痛片、甲硝唑片、替硝唑片、氨酚烷胺片等产品,覆盖解热镇痛类
、镇咳祛痰类、抗菌药、心脑血管药、肝胆辅助药等二十余类的产品,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或应用多年,
用于日常疾病的治疗。其中,复方甘草系列镇咳效果显著,毒副作用轻微,枸磺新啶片(消刻)具备镇咳、
祛痰、消炎三重功效,商标“消刻”为辽宁省著名商标,商标“可非”(复方磷酸可待因糖浆)为沈阳市著
名商标。
9.体外(生物)诊断试剂类产品:人体外诊断试剂主要包括HIV、HBV、HCV、HPV、TB等分子诊断试剂,
从基因角度对艾滋病、肝炎、人乳头瘤病毒、结核等感染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进行精准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10.大健康领域产品:主要有维生素C系列(维生素C粉、泡腾片、咀嚼片、固体饮料等)、氨糖硫酸软
骨素胶原蛋白D3钙胶囊、蛋白质粉、益生菌粉等。其中,维生素C系列包括口溶粉、泡腾片、咀嚼片、固体
饮料等多个产品,已形成口味丰富、剂型多样、系列化的大健康产品体系。
11.细胞治疗产品:公司围绕靶点发现、序列发现、序列评价和功能增强等关键环节,搭建了独立自主
的核心技术平台,致力于TCR-T、TCR蛋白药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同步,建立了涵盖质粒工艺、病
毒工艺、细胞工艺和质量研究的转化平台。目前,已形成完整的TCR-T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技术平台及产品
转化体系,针对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脑胶质瘤等疾病,开发了靶向KRAS突变、EGFRvIII和Clau
din18.2等靶点的TCR-T、TCR蛋白药和创新型CAR-T等十余款细胞治疗产品。
TCR-T和TCR蛋白药均为免疫治疗领域的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
TCR-T(TcellreceptorT)是一种基于人体T细胞的免疫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提取癌症患者的T细胞,
并转入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TCR基因,使T细胞具备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经过体外培养后,最终
回输到患者体内以治疗癌症。
TCR蛋白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与TCR-T不同,它无需要使用患者的自身T细胞。目前,TCR蛋
白药主要是将T细胞受体(TCR)和CD3抗体融合,激活患者体内的T细胞以攻击肿瘤细胞。这些双特异性分子
能够精确识别肿瘤表面的pMHC分子,并通过CD3抗体将T细胞与肿瘤细胞连接在一起,以诱导T细胞攻击肿瘤
细胞。
CAR-T细胞通过表面抗原识别结构域识别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通过胞内的共刺激结构域和激
活结构域激活CAR-T细胞,诱导CAR-T细胞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杀伤肿瘤细胞:一是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等因
子杀伤肿瘤细胞;二是通过凋亡配体(如FasL等)和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三是激活
的CAR-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等细胞因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机体内由CD34+造血祖细胞发育而
来,是人体内核心的先天免疫细胞。无需通过预先的免疫激活或致敏就能识别并杀伤非自我的广谱细胞,在
机体抗肿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NK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的杀伤细胞,第一时间即被激活,并发生抗肿瘤活性(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
随后辅助活化适应性免疫。从时间进程和功能上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步:招募NK细胞到肿瘤微环境
促进作用:趋化NK细胞的系列趋化因子(CXCL10/12,CCL21/27,CX3CL1)
抑制作用:细胞因子(TGF-β),抑制性受体(CD47)
第二步:识别肿瘤细胞并激活
促进作用:激活受体(NKG2D,NKp30/44/46,CD226),细胞因子(IL-2/12/15/18/21,IFN-α/β/γ/
λ)
抑制作用:细胞因子(TGF-β),代谢分子(腺苷),抑制性受体(HLA/KIR,NKG2A/CD94,免疫检查
点等)
第三步:杀伤肿瘤细胞
促进作用:效应分子(颗粒酶,穿孔素),细胞因子(TNF,IFN-γ等)
抑制作用:免疫检查点,PGE2,TGF-β等
第四步:促进适应性免疫
促进作用:FLT3LG,XCL-1/2,CCL5,ADCC,IFN-γ/TNF
抑制作用:GM-CSF,CXCL2/8,IL-10
(三)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1)加强产销联动,科学组织集中生产和均衡生产。产品生产全程严格按照GMP规范及公司制定的生产
工艺规程生产操作标准执行。在满足销售需求的同时,保持合理库存,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根据不同产
品设定库存周转期,销售部门在周转期内完成产品销售,保持库存量稳定。同时,公司持续推广全员销售思
维,拓宽公司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优秀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2)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依托智能制造系统,对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安全、环保、能源使用、设
备状态和产品质量实施自动化、可视化的全流程穿透式管理,实时记录生产数据并可追溯和共享。从原料采
购、验收、使用到生产、成品检验、入库、发运,全面实现规范化、精细化运行,大幅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
,促使产品质量提高、物耗成本降低,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3)大力推动产业链产品研发和生产。公司依托原料药和制剂优势,进一步实现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
,先后取得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左乙拉西坦片、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等药品注册证书,持续丰
富公司原料制剂一体化产业链。
(4)持续提升特药监管体系,强化药品监管码及追溯体系的执行和管理。建立完善、合规化的全链条
特药管理体系,涵盖采购、生产、检验、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定期开展风险点评估,识别风险要素,
落实特药自检,确保特药环节始终受控,特药体系持续有效运行。重点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强化麻、精
及集采产品的销售全链条追溯跟踪,实现全链条追溯目标。
(5)不断完善降本控费管理模式,稳步推进降本控费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合、指导生产单位
和支撑中心制定年度降本项目,定期回顾已实施项目、按节点推进实施中项目、加速论证待实施项目,形成
降本控费项目闭环管理。同时,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固化成熟模式,兼顾提升管理效率,确保管理措施精准
有效,落到实处。
2.销售模式
(1)原料药销售
根据销售模式不同,将市场分为自营、代理/分销。
(2)制剂销售
代理销售是公司主要的制剂销售方式。按产品属性采取多样化的销售策略,包括临床推广、零售推广、
渠道分销及电商销售等多种模式。根据不同产品和区域差异,组建销售支持单元,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深入
市场分析等手段,为各个省区和区域提供全方位服务,深耕市场,助力销售目标达成。
(3)供销公司
供销公司经营形态融合医院、调拨、快批、配送、电商五大功能,是一家成熟的综合性、全业态医药商
业企业。其销售业务网络遍及辽宁省和吉林省全境,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运营模式。供销公司与国际、国
内众多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作为国内外诸多知名企业的省级总经销商,代
理经营全国各地医药生产企业产品,经营各类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制剂、二类精神药、化学原料药、保健
品、卫生用品、医疗器械等,拥有完善的品种结构和丰富的客户资源。
(4)东北大药房
东北大药房是辽宁省内规模领先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涵盖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等零
售领域。
秉承“东北大药房,专业保健康”的经营理念,多年来公司持续深耕辽宁市场,在省内多个地市拥有多
家直营门店。门店类型包括院边店、商圈店、社区店及院内药房,主要服务对象为省内的普通消费者和企事
业单位团购客户(如政府机关、银行、大型企业等)。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商品及良好的购物体验。
在稳固实体零售基础的同时,公司凭借有竞争力的商品资源,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加快医药电商
(含O2O、B2C)的发展。通过京东、天猫、拼多多等主流第三方平台以及自建的微信小程序等,实现线上销
售,发货范围可覆盖全国。此外,与饿了么、美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本地化门店销售网络范围,确保紧跟
行业“新零售”步伐,提升电商影响力。
(5)产品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超敏高精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载量检测试剂研发项目已顺利进入临床
阶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进入注册程序的药品为“DCTY1102注射液”。DCTY1102注射液是公司控股
子公司鼎成肽源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主要用于晚期胰腺癌、结直肠
癌等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本品于2024年5月23日向国家药监局NMPA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受理(受理号C
XSL2400338),经CDE专家多学科的技术审评,于2024年8月8日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通知书
编号:2024LP01818)。目前,该品种Ⅰ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筹备中。截至目前,本品将成为全球第二款、
国内首款进入I期临床研究的靶向KRASG12D的TCR-T细胞药物。
(6)已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8年版)》的产品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357个批准文号产品中,有243个品规属于国家医保品种;有120个品规属于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
(四)公司产品市场地位
东北制药是我国最早实现化学原料药出口的企业之一,销售渠道覆盖中国境内、欧美等全球多个国家和
地区,在国内外市场均占据一定地位。公司重点推广的整肠生、东维力、卡孕栓、復安欣、复美欣、德维喜
等产品,在同通用名产品的竞争中展现显著优势。
公司自主研发的DCTY1102注射液,是一款适应症为晚期胰腺癌、结直肠癌以及肺癌的自体TCR-T细胞免
疫治疗产品,已于2024年8月8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同类同靶
点产品中研发进度领先,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国内首款进入I期临床研究的靶向KRASG12D的TCR-T细胞药物
。此外,公司的DCTY3201注射液是全球首创的靶向多个靶点的下一代TCR-T产品,目前全球尚无同类产品报
道。
公司拟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CAR-T细胞产品——DCTY0801注射液,已于2023年5月份获得美国FDA孤
儿药资格认证,目前正在进行中美两地的IND申请。DCTY1502是针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明星靶点Claudin18.2的
四代CAR-T,与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二代CAR-T相比,该产品能将肿瘤的抑制性信号转化为激活信号,显著增
强CAR-T在体内的存续,预期会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五)竞争优势与劣势
公司作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已构建起完善的药品研发体系,拥有完备的研发人才团队和先进的研发基
础设施。2024年,公司共有5项新产品荣获国家药品注册证书(原料药登记号)。通过持续推进创新成果转
化,近年来新获批的8个原料药新产品、13个品规制剂新产品,以及10余个化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
价过评产品,已有序投入生产并上市。公司在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加速仿制药新产品研发的同时,积极实施
跨代创新战略,依托引进高端人才、优质项目及并购等多元化模式,通过并购鼎成肽源,成功构建了CAR-T
研发平台、TCR-T和TCR蛋白药等前沿研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