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623 吉林敖东 更新日期:2025-04-2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制药业为主导产业,集养殖、种植、房地产开发、商业、机械修理、仓储、饮食服务业、运输等多业经营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 18.82亿 72.11 8.77亿 83.47 46.61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行业) 3.91亿 14.99 1.03亿 9.83 26.41
食品(行业) 2.12亿 8.13 3801.10万 3.62 17.92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7386.26万 2.83 2760.84万 2.63 37.38
其他行业(行业) 5082.16万 1.95 470.83万 0.45 9.26
─────────────────────────────────────────────────
中药(产品) 16.06亿 61.50 7.64亿 72.71 47.60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产品) 3.91亿 14.99 1.03亿 9.83 26.41
化学药品(产品) 2.77亿 10.61 1.13亿 10.76 40.86
食品(产品) 2.12亿 8.13 3801.10万 3.62 17.9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7386.26万 2.83 2760.84万 2.63 37.38
其他产品(产品) 5082.16万 1.95 470.83万 0.45 9.26
─────────────────────────────────────────────────
东北(地区) 9.68亿 37.09 3.45亿 32.80 35.61
华东(地区) 4.85亿 18.59 2.21亿 20.98 45.45
华北(地区) 3.78亿 14.46 1.16亿 11.07 30.81
华南(地区) 3.30亿 12.65 1.53亿 14.58 46.40
西南(地区) 2.99亿 11.47 1.46亿 13.86 48.64
西北(地区) 1.50亿 5.74 7061.20万 6.72 47.11
─────────────────────────────────────────────────
自营及代理营销(销售模式) 22.19亿 85.01 9.48亿 90.17 42.71
连锁营销(销售模式) 3.91亿 14.99 1.03亿 9.83 26.4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 10.25亿 72.63 4.45亿 83.51 43.40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行业) 1.89亿 13.38 4764.46万 8.94 25.22
食品(行业) 1.09亿 7.73 1437.88万 2.70 13.17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6220.97万 4.41 2150.76万 4.04 34.57
其他行业(行业) 2606.79万 1.85 432.96万 0.81 16.61
─────────────────────────────────────────────────
中药(产品) 8.73亿 61.82 3.70亿 69.53 42.45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产品) 1.89亿 13.38 4764.46万 8.94 25.22
化学药品(产品) 1.53亿 10.81 7448.95万 13.98 48.81
食品(产品) 1.09亿 7.73 1437.88万 2.70 13.1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220.97万 4.41 2150.76万 4.04 34.57
其他产品(产品) 2606.79万 1.85 432.96万 0.81 16.61
─────────────────────────────────────────────────
东北(地区) 5.15亿 36.48 1.74亿 32.70 33.84
华北(地区) 2.56亿 18.15 6038.11万 11.33 23.57
华东(地区) 2.08亿 14.74 8810.78万 16.54 42.35
华南(地区) 1.81亿 12.79 8525.39万 16.00 47.23
西南(地区) 1.67亿 11.86 8217.85万 15.42 49.07
西北(地区) 8451.02万 5.99 4266.24万 8.01 50.48
─────────────────────────────────────────────────
自营及代理营销(销售模式) 12.23亿 86.62 4.85亿 91.06 39.68
连锁营销(销售模式) 1.89亿 13.38 4764.46万 8.94 25.2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 26.08亿 75.63 14.59亿 85.94 55.94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行业) 3.75亿 10.87 8500.34万 5.01 22.67
食品(行业) 3.63亿 10.53 1.12亿 6.60 30.85
其他行业(行业) 5678.37万 1.65 2038.35万 1.20 35.90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4557.73万 1.32 2132.47万 1.26 46.79
─────────────────────────────────────────────────
中药(产品) 21.53亿 62.41 12.11亿 71.35 56.28
化学药品(产品) 4.56亿 13.21 2.48亿 14.59 54.35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产品) 3.75亿 10.87 8500.34万 5.01 22.67
食品(产品) 3.63亿 10.53 1.12亿 6.60 30.85
其他产品(产品) 5678.37万 1.65 2038.35万 1.20 35.9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4557.73万 1.32 2132.47万 1.26 46.79
─────────────────────────────────────────────────
东北(地区) 11.36亿 32.93 4.89亿 28.82 43.08
华东(地区) 9.79亿 28.37 5.12亿 30.17 52.35
华南(地区) 4.15亿 12.03 2.17亿 12.79 52.34
西南(地区) 4.14亿 12.00 2.26亿 13.31 54.62
华北(地区) 2.70亿 7.83 1.33亿 7.82 49.16
西北(地区) 2.36亿 6.84 1.20亿 7.09 51.06
─────────────────────────────────────────────────
自营及代理营销(销售模式) 30.74亿 89.13 16.13亿 94.99 52.47
连锁营销(销售模式) 3.75亿 10.87 8500.34万 5.01 22.6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 11.60亿 73.26 6.67亿 84.30 57.52
食品(行业) 2.04亿 12.89 7438.23万 9.40 36.46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行业) 1.98亿 12.49 3864.16万 4.88 19.54
其他行业(行业) 1171.06万 0.74 --- --- ---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986.22万 0.62 536.29万 0.68 54.38
─────────────────────────────────────────────────
中药(产品) 9.48亿 59.89 5.43亿 68.68 57.32
化学药品(产品) 2.12亿 13.36 1.24亿 15.62 58.44
食品(产品) 2.04亿 12.89 7438.23万 9.40 36.46
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产品) 1.98亿 12.49 3864.16万 4.88 19.54
其他产品(产品) 1171.06万 0.74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986.22万 0.62 536.29万 0.68 54.38
─────────────────────────────────────────────────
东北(地区) 5.59亿 35.32 2.32亿 29.38 41.58
华东(地区) 3.53亿 22.32 1.89亿 23.89 53.50
华南(地区) 2.13亿 13.47 1.17亿 14.77 54.82
西南(地区) 2.04亿 12.91 1.16亿 14.60 56.51
华北(地区) 1.39亿 8.79 --- --- ---
西北(地区) 1.14亿 7.19 --- --- ---
─────────────────────────────────────────────────
自营及代理营销(销售模式) 13.85亿 87.51 --- --- ---
连锁营销(销售模式) 1.98亿 12.49 3864.16万 4.88 19.5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4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客户 │ 30100.23│ 11.53│
│第二客户 │ 16446.95│ 6.30│
│第三客户 │ 9179.44│ 3.52│
│第四客户 │ 8038.84│ 3.08│
│第五客户 │ 7930.05│ 3.04│
│合计 │ 71695.51│ 27.4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0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1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供应商 │ 8565.85│ 6.28│
│第二供应商 │ 8350.25│ 6.12│
│第三供应商 │ 5475.43│ 4.02│
│第四供应商 │ 4084.92│ 3.00│
│第五供应商 │ 3735.39│ 2.74│
│合计 │ 30211.85│ 22.1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
7)”。上游行业为中药材种植加工业和原料药制造业,下游行业为药品流通行业。
1、公司所属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医药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对保护和增
进人民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推动经济与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医药行业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
高,创新药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以及研发周期长的特
点。药品生产必须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的要求较高。
医药行业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刚性特征,属于弱周期性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度较低,且不存在明显的
季节性波动。随着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持续推进,医药行业正迎来快速
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2、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全球医药市场在创新药物研发、生物技术突破及数字医疗应用的多重驱动下呈现向好态势。公
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计达1.64万亿美元,但受地缘政治、价格治理等因素影响,部分
区域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从需求增长因素看,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与肥胖症需求增长是推动全球医药市场
增长的关键因素。从全球医药市场细分领域看,化学药仍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市场规模增速日益趋缓;受GL
P-1类减肥药、CAR-T细胞疗法等创新产品驱动,生物药增长显著。从全球医药市场区域格局上看,美国仍然
保持全球最大医药市场地位,欧洲与日本增速低于新兴市场增长。我国创新药出海加速,市场规模有望进一
步扩大。根据海关总署2024年1-12月统计数据,我国进口医药材及药品总额3,6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
.8%;出口中药材及中成药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整体贸易规模与上年保持基本稳定。
3、所属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状况
2024年,受国家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四同药品”医保药价治理以及中药材价格上涨、终端消费增
速放缓等影响,叠加传统产能过剩与新兴技术转化滞后等因素共同作用,医药行业整体业绩承压,虽然收入
端基本平稳,但利润端较上年同期为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
现营业收入25,289.5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下降1.1%。尽管
当前医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增长逻辑仍然未变。随着我国医疗保障覆盖面及保障
力度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城市化、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慢病患病率的不断扩大,医药行业仍有可预
期的发展空间。2024年作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创新、强基固
本、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医药行业政策持续深化医疗改革,推动创新研发,加强行业监管,优化医保支付
,各政策管理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1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诚信、透明均衡的
通知》,提出指导医药采购机构聚焦“四同药品”(指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对照全
国现有挂网药品价格统计形成监测价,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到2024年3月,基本消除“四同药品”省际间的
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推动医药企业价格行为更加公平诚信,促进省际间价格更加透明均衡,维护患者
群众合法权益。
2024年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
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提出从挖掘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和深入实施中
医药文化弘扬工程两个方面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贡献。
2024年3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2024年中医医政工作要点》,提出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提质
扩容,推进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特色重点医院建设等内容。指导提升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
能力,提升区域内中医专科诊疗能力。以推进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推动中医医疗
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提及医疗领域
的更新与建设方向。2024年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设备更新工作的预通
知》,强调要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2024年5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医疗卫生领
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医疗卫生设备的更新升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2024年5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等十四个部
委联合制定印发了《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对本年度纠风工作进行全
面部署,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治行业乱象,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关键
领域,对促进医药领域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加强医改组
织领导、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等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
新发展方面,提出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在深化药品审评
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健全中药审评证据体系,加快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审评审批,促进医疗机构
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等具体任务,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4年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
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
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将充分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激发创新药行业活力,强化新药创
制基础研究,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
》,将按照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与配方颗粒、中成药等中药产品属性分类,进一步对中药标准管
理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和明确,旨在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管理体系,推动中
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该规定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2024年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称将指导其他省份
每年选择2—3个地区为重点来推广三明经验,5年内实现全覆盖。2024年9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2024年1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
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允许
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
购公立医院)。2025年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其中提到,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支持试点地区抓好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领域开放试点政策宣贯落
实,对相关领域外商洽谈项目开展“专班式”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尽早落地。适时进一
步扩大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2024年10月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
2025年1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并自发布之日
起施行。《指引》共分四章49条,围绕医药企业商业贿赂风险的识别、防范和处置,提供了全面的合规指导
,覆盖学术拜访、业务接待、咨询服务、捐赠赞助等9个关键场景。标志着医药行业反商业贿赂工作从“事
后惩治”向“事前预防”转变,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明确指引,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4年1-4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统计数据,展现我国医疗服务覆
盖水平。2024年1-4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人次已达25亿,同比增长15.9%;出院人次突破10,794.5
万,同比增长11.2%。2025年2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我国中医馆数量已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长
至4.2万个,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目前,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
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持续扩大。近年来,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
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11月27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厘清医药代表
与药品销售人员的边界,强化医药代表准入、备案、学术推广等环节的管理,明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管
理责任。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2024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2024年的调整
中,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89种以谈判/竞价方式纳入,另有2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直
接纳入,同时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被调出。2024年参与谈判/竞价的117种目录外药品
中,89种谈判或竞价成功,成功率和价格降幅与往年基本相当。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
达到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部分892种,新版药品目录已于2025年1月1日在全
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结果显示,本次集采有62种药品
采购成功,均为已过专利期、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充分的药品,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
病、感染、精神疾病等领域。另外,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本次集采涉及的企业和品种数
量均创下历史新高,部分品种拟中选价格降幅超90%,创下最大价格降幅。
2024年12月30日,湖北医保服务平台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子公
司延边药业、力源药业参与了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公司产品血府逐瘀口服液、消栓口服
液拟中选本次集中带量采购,将有利于公司扩大血府逐瘀口服液的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提升公司
的品牌影响力。
2025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以
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
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
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高度评价了我国
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意
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主动践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健康管
理方式。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能够聚焦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身心健康利益,以实际行动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健康体魄的向往,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健康成为幸
福生活的坚实基石。中医药凭借其“治未病”的独特优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中药新药研发注入
新动力,也为中医药的振兴和国际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中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吉林敖东起源于1957年国营延边敦化鹿场,于1981年建立敖东制药厂,1993年经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
员会批准,成立延边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更名为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
年10月2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1年,吉林敖东建立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发展成为以医药产业为基础,以
“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模式快速发展的控股型集团上市公司。自敖东制药厂建立以来,始终秉承“
救济世人”的传统美德,恪守“世人健康,敖东职责”的经营理念,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放心药。公司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敦化市吉林敖东工业园、延吉市吉林敖东高新科技制药园、洮南市吉林敖东植物化
学制药园三大现代化产业基地形成医药制造集群,持续推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凭借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
精,公司赢得了消费者的持续信赖。
作为中华老字号及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资产规模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33
0.02亿元,净资产292.82亿元。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公司连续十余年荣登中国制药工业百强
榜单,2024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0中药榜第26位,并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资产质量稳居
行业前列。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国家知
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
非公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第十六届及第二十一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慈善
奖·捐赠企业、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吉林省博爱奖、吉林省人才培养基地、重质量讲诚信品牌会员单位等
多项荣誉。此外,公司多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及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卓越信
誉和良好口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主要从事中药、化学药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业务范
围已涵盖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化学药品等多个领域,并积极拓展保健食品、食品、养殖、种
植等相关产业,逐步形成“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持续打造医药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推
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医药行业整体面临较大挑战,公司中药、化学药品、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三大业务板块均受
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收入227,376.1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7.10%,较上年同期下降23
.79%。其中中药营业收入实现160,554.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1.50%。化学药品营业收入实现27,685.38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0.61%。连锁药店批发和零售业务实现收入39,136.6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14.99%
。
公司立足于医药制造业,致力于中药现代化,持续巩固医药板块,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在保持已有大品
种销售业务稳定增长下,构建多品种群梯队发展良好局面。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产品及其功能或用途
公司现有生产批准文号627个,其中中药生产批准文号314个,化学药品生产批准文号313个,包含46个
独家品种、独家剂型产品(详见表1.独家品种、独家剂型产品目录)。公司共有211个产品被列入《国家基
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其中甲类102个,乙类109个;共有95个产品进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安神补脑液”、“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龟芪参口服液”、“养血饮口服液”
、“血府逐瘀口服液”、“注射用核糖核酸Ⅱ”、“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少腹逐瘀颗粒”、“羚贝止
咳糖浆”、“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金芪降糖胶囊”、“感冒清热胶囊”、“脑心舒口服液”、
“孕康颗粒”、“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肾复康片”、“金莲花口服液”等。
3、经营模式
(1)管理模式
公司创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母子公司管理
体制。集团公司功能定位为“研究型董事会”,核心职能聚焦战略规划、资本配置、人才治理。子公司拥有
独立的运营章程和事权,在集团战略框架与合规监管双重约束下,独立决策、市场化考核。母子公司以契约
的形式明确责权利,充分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优势,从而促进公司快速健康发展。
(2)采购模式
公司基于医药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构建了数字化驱动、全周期管控的现代化采购管理体系,通过融合市
场需求预测、销售数据、产能规划、原料价格波动等多维数据变量,应用信息化系统,构建科学采购决策机
制,实现原材料合理储备和采购批次优化,保障公司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具备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经营
能力。
(3)生产模式
公司持续优化生产模式,推进精益生产,通过设备升级引领生产技术迭代,逐步打造设备互联、数据互
通、过程互动的智能制造模式。为适应公司多产品、多剂型、多规格的生产现状,公司创新管理方式,应用
信息系统,强化供应链统筹,均衡排配。公司坚持以销定产,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努力做到即时
生产,柔性制造。按照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时限要求,通过常规原辅料适当备货、长线品种设安全库存
、优化生产工艺、更新设备等方式,保证产品及时生产。公司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围绕药品生产
的全过程,时刻筑牢质量防线,确保药品生产的安全性与高质量。在推动中药产业绿色发展方面,公司积极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销售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顺应医药行业形势,深化营销改革,建立专业
化、合规化的营销体系。聚焦中药战略,坚持大品种群多品种群营销战略,整合营销资源,细分治疗领域,
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在医药产品营销方面,以五家医药销售公司及事业部组建的专业营销队伍经营为核
心,构建重点品种、发展品种和潜力品种梯队发展的品种群,保持营销持续稳步发展。在化学药品营销方面
,采用自营与招商代理并存的销售模式,构建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各医药商业公司积极探索搭建
网络营销平台,尝试和探索电商、直播带货等现代销售模式,融合线上线下业务,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快速
发展医药连锁大药房终端批发和零售业务,组建营销管理中心,多措并举形成敖东销售模式,助推业绩稳健
增长。
(5)研发模式
公司遵循以中医药传承创新为核心发展脉络,深度融合传统理念与现代科技,构建了“自主创新+开放
协作”的研发模式,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及产品引进等多维路径,持续研发涵盖经典名方、化药制剂、
大健康产品的多元矩阵。聚焦市场需求与临床价值,系统性推进生产工艺革新与质量体系升级,全面提升产
品品质及医疗应用效能。同步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攻克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布局中
药大品种二次开发、配方颗粒标准化研究、专利新药研发等关键领域,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化,强化全
产业链技术壁垒,以科技赋能驱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持续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与行业引领力。
4、产品市场地位
公司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