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686 东北证券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代理买卖;代理证券的还本付息、分红派息;证券代保管、鉴证;代理登记
开户;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的承销(含主承销);客户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含财务顾问);中国
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地 13.59亿 66.43 2.15亿 35.24 15.84
区)
东北地区(地区) 2.99亿 14.60 2.09亿 34.15 69.85
华东地区(地区) 2.49亿 12.17 1.39亿 22.82 56.04
华北地区(地区) 4521.75万 2.21 1160.74万 1.90 25.67
华南地区(地区) 3437.43万 1.68 1081.74万 1.77 31.47
西南地区(地区) 3320.04万 1.62 1687.93万 2.76 50.84
华中地区(地区) 2352.02万 1.15 991.85万 1.62 42.17
西北地区(地区) 281.24万 0.14 -160.01万 -0.26 -56.89
─────────────────────────────────────────────────
财富业务(业务) 10.64亿 51.98 7.74亿 126.70 72.80
证券投资业务(业务) 4.74亿 23.18 3.90亿 63.86 82.28
基金管理业务(业务) 3.10亿 15.14 5451.40万 8.92 17.60
资产管理业务(业务) 2.42亿 11.85 1.08亿 17.65 44.49
期货业务(业务) 7905.75万 3.86 540.99万 0.89 6.84
其他业务(业务) 5890.85万 2.88 -5.69亿 -93.11 -965.95
投资银行业务(业务) 3452.40万 1.69 289.11万 0.47 8.37
分部间抵销(业务) -2.16亿 -10.58 -1.55亿 -25.38 71.6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地 53.36亿 82.02 6.37亿 53.49 11.94
区)
东北地区(地区) 5.38亿 8.27 3.41亿 28.67 63.49
华东地区(地区) 3.97亿 6.11 1.70亿 14.29 42.81
华北地区(地区) 8478.76万 1.30 1381.02万 1.16 16.29
西南地区(地区) 6289.45万 0.97 2995.26万 2.52 47.62
华南地区(地区) 5029.37万 0.77 81.47万 0.07 1.62
华中地区(地区) 3179.59万 0.49 203.68万 0.17 6.41
西北地区(地区) 466.41万 0.07 -429.04万 -0.36 -91.99
─────────────────────────────────────────────────
期货业务(业务) 23.21亿 35.68 -678.02万 -0.57 -0.29
财富业务(业务) 19.27亿 29.63 13.01亿 109.23 67.49
证券自营业务(业务) 14.73亿 22.65 12.32亿 103.49 83.63
基金管理业务(业务) 6.73亿 10.34 1.15亿 9.69 17.15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业务) 5.71亿 8.78 2.57亿 21.61 45.07
其他业务(业务) 3.25亿 5.00 -10.21亿 -85.79 -313.87
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业务) 1.47亿 2.26 4992.42万 4.19 34.00
分部间抵销(业务) -9.33亿 -14.34 -7.37亿 -61.86 78.9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地 21.14亿 81.12 -9191.22万 -82.02 -4.35
区)
东北地区(地区) 2.22亿 8.50 1.30亿 116.14 58.72
华东地区(地区) 1.70亿 6.52 6526.16万 58.24 38.42
华北地区(地区) 3826.19万 1.47 368.92万 3.29 9.64
西南地区(地区) 2626.70万 1.01 1112.96万 9.93 42.37
华南地区(地区) 2148.01万 0.82 -254.05万 -2.27 -11.83
华中地区(地区) 1275.67万 0.49 -104.63万 -0.93 -8.20
西北地区(地区) 188.25万 0.07 -266.41万 -2.38 -141.52
─────────────────────────────────────────────────
期货业务(业务) 11.09亿 42.56 -699.81万 -6.24 -0.63
财富业务(业务) 8.86亿 33.99 5.07亿 452.26 57.20
证券自营业务(业务) 4.97亿 19.07 4.18亿 372.72 84.03
基金管理业务(业务) 3.19亿 12.25 6355.48万 56.71 19.91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业务) 3.12亿 11.98 1.56亿 138.81 49.83
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业务) 4864.31万 1.87 -298.51万 -2.66 -6.14
抵销(业务) -2.33亿 -8.92 -2.13亿 -190.06 91.59
其他业务(业务) -3.33亿 -12.79 -8.09亿 -721.54 242.5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公司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及其他(地 55.40亿 85.55 4.31亿 60.29 7.78
区)
东北地区(地区) 4.20亿 6.48 2.02亿 28.29 48.19
华东地区(地区) 3.31亿 5.12 1.01亿 14.19 30.60
华北地区(地区) 7301.87万 1.13 -230.73万 -0.32 -3.16
西南地区(地区) 4728.35万 0.73 1210.70万 1.69 25.61
华南地区(地区) 3857.28万 0.60 -1515.49万 -2.12 -39.29
华中地区(地区) 2139.87万 0.33 -801.75万 -1.12 -37.47
西北地区(地区) 430.96万 0.07 -640.33万 -0.90 -148.58
─────────────────────────────────────────────────
期货经纪业务(业务) 28.24亿 43.61 2419.18万 3.38 0.86
证券自营业务(业务) 11.70亿 18.07 9.62亿 134.56 82.18
证券经纪业务(业务) 10.32亿 15.94 3.80亿 53.22 36.86
信用交易业务(业务) 8.09亿 12.49 8.82亿 123.39 109.06
基金管理业务(业务) 6.41亿 9.91 1.04亿 14.54 16.20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业务) 4.90亿 7.57 1.95亿 27.23 39.68
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业务) 2.86亿 4.42 1.25亿 17.46 43.62
其他业务(业务) 276.06万 0.04 -13.80亿 -193.08 -49985.55
抵销(业务) -7.80亿 -12.04 -5.77亿 -80.70 73.9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暂无数据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暂无数据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证券行业发展情况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国内宏观政策高效协同、积极应对,内
需潜力持续释放,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市场信心有效提振,国内经济保持向新向好态
势。国内资本市场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主线,推动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
、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稳市机制更加健全,市场韧性持续
增强,投资预期明显改善,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2025年上半年,国家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市场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其中,一级市场表现
回暖,股票和债券融资规模同步增长,更多市场要素资源向科创类企业集聚;二级市场“股债双牛”,A股
市场震荡上行,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交投活跃度再上台阶。证券行业持续强化“功能性”定位,围绕金
融“五篇大文章”积极行动,加快业务转型创新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证券公司关于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特色化的发展需求日益增强,差异化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以“致力于客户成长,成为有规模、有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金融服务商”为长远发展愿
景,并确定了“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的公司定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为客户投资理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更好满
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财富配置需求。公司依托齐全的业务资质,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业务、投资银
行业务、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等。
财富管理业务:公司财富管理业务致力于通过聚合资源为财富客户、机构客户等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服
务,通过数字化服务陪伴年轻客户成长,通过优质的现代金融衍生品服务满足企业客户风险管理需求,构建
服务优质的财富管理生态圈。其中,证券与期货经纪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买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及期
权等交易服务;财富管理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涵盖金融产品销售、投资顾问服务及私募服务等在内的资产配
置产品和服务,其中金融产品由本公司及其他合法金融机构管理;资本中介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
股票质押式回购等综合金融服务。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来源为佣金、手续费、顾问费及利息收入等。
投资银行业务: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投融资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其中,股权承销
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上市保荐及股权融资服务;债券承销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类债券融资服务;并购与财
务顾问业务主要是从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角度为客户提供并购为主的财务顾问服务;股转业务主要为客户提
供新三板挂牌及后续融资服务。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来源为承销费、保荐费、财务顾问费等。
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公司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以权益自营业务与固定收益业务为基础,发展特色化的
做市交易、另类投资业务及其他金融创新业务,保障公司自有资金实现穿越牛熊周期的稳定收益;以研究咨
询业务为核心,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银行等机构客户提供总量和行业研究、公司调研、定制课题
或报告、会议推介路演等研究服务。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的收入来源为投资收入、顾问费和投资咨询服务收
入等。
资产管理业务: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致力于通过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重点服务以商业银
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和财富客户,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以良好的产品业绩驱动打造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行业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收入来源为顾问费、
管理费和业绩报酬等。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晰明确的经营理念与战略定位
公司紧紧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经营理念,秉承“有规模、有特色、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金融服
务商”的发展愿景,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确定了“以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及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全能型券商
”的战略定位,聚焦特色化、精品化、生态化的业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项业务转型升级,持续扩大特色
业务竞争优势,加速布局金融科技领域,以数字化赋能业务发展,向实现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形成差异化竞
争优势、在细分业务与数字化领域行业领先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二)科学高效的治理结构与决策机制
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权责清晰、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现代企业
制度体系,为公司规范健康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决策管理机制和资源调配
机制灵活高效,支持公司快速、准确识别市场变化,及时、主动把握市场机遇,为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
(三)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人才储备
公司作为较早上市的证券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诚信经营,以良好的企业声誉获得了股东和债权人
的充分信赖与广泛支持,具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补充渠道,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与资金运营能力,有效满足
各项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公司十分重视人才吸引和储备,建立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市场化的选
拔任用与薪酬激励机制,汇聚了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稳定性强的专业骨干与管理团队,为公司转型创新
发展提供了较好保障。
(四)健全有效的合规风控与内部控制
公司始终坚持以合规经营和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根本,牢筑“底线”思维,增强“危机意识”,坚持“看
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原则,切实落实合规风控主体责任,全面夯实合规风险管控体系,将防风险作为公司
经营管理的主基调,及时调整、优化风险管理策略,围绕高风险领域,发挥内控部门间协同补位作用,实现
公司内控管理持续进阶,不断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的监管要求和与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合规
风控能力,保障公司规范运营、行稳致远。
(五)优秀鲜明的企业文化与品牌特色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厚植企业文化基因,经过30多年的积淀和实践,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和资本市场行业文化的引领下,构建起包括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发展理念以及共同行
动准则在内的全维度文化理念体系,将“融合、创新、专注、至简”的企业精神融入公司经营发展的各个环
节,实现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的深度结合。近年来,公司在文化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在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
践评估中持续获得较好评价,形成了专业与特色兼具的文化软实力,为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提供持久动力。
(六)成熟完整的业务架构与网点布局
公司作为一家综合证券服务商,业务体系日益完整,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品
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三地三中心”布局,其中以北京为中心重点发展固定收益投资
业务、投资银行及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上海靠近金融、科技人才高地,重点发展权益类投资、资产管理、财
富管理、研究咨询及金融创新业务,打造业务创新中心;长春作为决策、治理中心,保有券商基础经纪业务
和管理支持职能。与此同时,公司部分决策职能和合规、风控、信息技术、资金运营、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
实现向上海、北京等地转移,提供更加高效、强大的后台服务支持,并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
个大中城市设立了132家分支机构,构建了覆盖中国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的营销网络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营销
渠道和充足的客户资源,为公司业务联动协同建设提供了较强平台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进大财富、大投行、大投资三大业务线
优化举措扎实落地,强化数字赋能和科技引领,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加快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打造差异化核
心竞争优势,实现经营业绩同比较好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加31.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
元,同比增加225.90%,利润构成未发生重大变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996.47亿元,较2024年末
增加1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93.24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7%。
1.财富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我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多元化配置需要日益增长,证券行业作为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
能定位更加突出,证券公司持续加速财富管理业务转型,聚焦客户服务、产品开发、技术升级构建买方投顾
体系,打造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战略。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夯实传统经纪业务基本盘,有效提升客
户规模和交易量,加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力度,全面加强资产配置服务能力,投顾产品签约规模和创收取得
历史性突破,金融产品保有规模、两融余额市占率稳步提升,期货业务客户总量和客户权益实现较快增长,
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基础经纪业务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震荡上行,市场交投活跃度同比大幅提升,市场规模再创新高,证券
公司经纪业务景气度持续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基础经纪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导向,提升资产配置能力,深化金融科技应用,
不断提升经纪业务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强化“研投顾专班”“私募专班”和“企业家专班”三大专班与分
支机构协同联动,精准识别核心客户需求,构建全方位、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体系化
、平台化的客户服务能力,公司核心客群粘性增强,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构建线上线下
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以“与客户建联—捕捉分析客户需求—为客户出具解决方案—有温度、差异化的持续
陪伴客户”的客群服务“四步法”为指导,深化经纪业务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应用,在对客服务端,通过“融
e通”APP打造具有客户分层服务能力、支持客户个性化交易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员工服务端,持续升级Doit
投顾平台及企业微信展业平台,有效提升员工展业效率和服务效果,切实提升客户投资体验感和满意度。报
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总规模同比增长10.02%,AB股基交易量同比增长130.79%。
(2)财富管理业务
投资顾问业务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加速发展,投资顾问业务市场需
求持续增加,证券公司纷纷加大资源投入,提升投顾团队实力,打造优质投顾服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顾问业务坚持“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思路,重点打造“天天向上”投顾品牌。团
队建设方面,积极构建“产品主理人”遴选和激励机制,综合考量历史业绩表现、客户服务口碑、投研能力
等因素,激发团队积极挖掘客户需求;产品设计方面,基于客户需求构建兼具灵活性、适配性的产品组合,
“天天向上”产品签约总规模和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投顾服务方面,公司持续强化“研投顾专班”
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市场策略”“大类资产配置”“私募策略”及“市场热点”等增值投
顾服务,充分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
金融产品业务
2025年上半年,金融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供给更加丰富,监管层加强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努
力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证券公司纷纷抢抓市场机遇,增强客户投资体验,更好满足不同投资者配置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监管形势和行业变化,以“提升投资者体验、陪伴投资者成长”为目标,有序开展
金融产品销售业务。持续巩固“公募券结基金”“东证名片”“东北星选”等品牌影响力,着力做好ETF产
品服务生态圈建设、私募类代销产品分级推广等专项工作,坚持引导投资者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
投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口径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347.16亿元,同比增长14.49%。
PB业务
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出清的双重驱动下,私募行业逐渐形成“规范中求发展、发展中促规
范”的良性市场生态,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和管理规模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PB业务致力于为私募管理人及其发行的产品提供涵盖交易服务、资券服务、研究服务、
基础服务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持续升级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通过深化交易服务优势、构建资源赋能
平台、夯实基础服务能力等措施,不断建设并完善私募服务体系。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私募产品规模、
新增私募产品交易量实现同比86.79%、373.69%的较好提升。
其他综合金融服务
为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提供股份回购、股权激励、增持、市值管理等专业综合金融服务是公司财富管
理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报告期内,公司重点聚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需求,快速整合公司在研究、投行、资
管等业务领域的专业资源,以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为核心,为上市公司定制适合有
效的市值管理综合服务方案。
(3)资本中介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
2025年上半年,两融市场总体保持平稳,截至报告期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504.52亿元,较2024年末
下降0.76%。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资本中介功能,多措并举推动融资融券业务稳健发展
。客户服务方面,积极适应客户需求变化,着力提升超高净值个人、私募机构、上市公司等核心客群的精准
服务能力,通过业务融合和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充分满足客户多场景交易需要;风险防控
方面,加大数字化技术投入,拓展AI应用场景,实现客户风险特征的精细化评估与潜在风险的主动识别,建
立“风险预警+定制化业务”双轨服务机制,为客户提供风控增值服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1
41.97亿元,市场占有率约0.77%,较2024年末有所提升。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
2025年上半年,股票质押业务市场规模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股票质押延期项目的风险评估
,审慎把握风险敞口;持续推进存量风险项目的化解与处置,有效压降风险规模;对股票质押项目交易各个
环节实现精细化管控,持续提升管理效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以自有资金作为融出方参与股票质押式回购
交易业务的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0.87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71.19%。
(4)期货业务
2025年上半年,期货市场成交金额同比增长20.68%,能源、有色金属、化工、农产品等板块交易活跃,
行业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渤海期货开展期货业务,渤海期货总部位于上海,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在全国设有9
家营业部、3家分公司,并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风险管理业务。报告期内,渤海期货以“提升盈利能力
、稳定业务规模、优化客户结构、培育新增利润点、为集团提供期货和衍生品专业服务支持”为主要经营思
路,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持续夯实经纪业务基础,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经纪业务方面,依托交
易所支持政策和市场化考核激励机制,积极开展营销活动,客户规模稳中有进,客户权益规模同比增长33.6
2%,但受期货交易所手续费减免政策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代理交易额同比下降7.70%;资产
管理业务方面,加强产品策略研究和私募产品运作分析,着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顺利完成新产品发行工作
,管理规模相较于2024年末实现增长;风险管理业务方面,稳慎开展基差贸易业务,积极推进“保险+期货
”服务,扩大场外期权业务规模,有效提升盈利水平。
2.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立足“上市公司和中小创新企业”的客户定位,创新业务举措,加强业务
联动,深化上市公司综合服务模式探索,提升中小创新企业全周期服务能力,拓展多元化盈利渠道,打造“
大投行”业务体系。
(1)股权承销业务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纵深推进,市场结构、效率和投资价值不断改善,未盈利科创企业
上市通道重启,A股股权融资规模显著增长;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加速推进,市场关注度和交投活跃度持续提
升,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支持能力不断增强。证券公司立足功能性定位,加强投行业务能力建设,头部券商竞
争更加激烈,中小券商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在细分领域寻求发展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承销业务深度聚焦上市公司及中小创新企业的发展需求,重点打造“上市公司深度
链接+中小企业全周期赋能”的双轮驱动业务模式。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上市公司业务转型,与研究咨询
、财富管理等多业务条线高效协同联动,围绕特定行业上市公司加快研究定制综合服务方案,发掘潜在合作
机会,增强企业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巩固北交所业务优势,专注做好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提升
中小企业客户全生命周期、全产品类型的价值增值服务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审北交所首发项目3个
,累计完成北交所首发项目8个,行业排名第10位。
(2)债券承销业务
2025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表现较为活跃,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更好发挥,科创债、绿色债、产业债等符合
金融“五篇大文章”方向的债券品种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证券公司债券承销规模
同比增长,市场竞争格局持续分化。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承销业务紧密围绕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深化战略布局和业务创新,着力提
升市场竞争力。业务布局方面,公司纵深推动落实区域战略,加大城投平台和产业类企业开拓力度,为客户
提供企业转型和投融资解决方案,积极提升客户粘性与区域市场知名度;业务模式方面,公司不断拓展债券
分销、财务顾问等细分领域,增强多元化创收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债券主承销项目7个,新增立
项债券主承销项目9个;债券分销金额合计7743200万元,同比增加19.12%。
(3)并购与财务顾问业务
2025年上半年,国内并购重组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传统产业整合与硬科技并购并行,并购重
组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更加突显。
报告期内,公司将并购重组作为支持企业客户提升市场价值的重要举措,不断扩大上市公司客户覆盖面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寻找并购或投融资标的,提供专业顾问服务,拓宽并购及财务顾问业务的合作机
会。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并购及财务顾问项目12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立项并购及财务顾问项目39个
,其中,上市公司财务顾问项目6个,一般财务顾问项目17个,新三板财务顾问项目9个,债权财务顾问项目
7个。
(4)股转业务
2025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场提质扩容节奏加快,新增挂牌企业158家,与北交所的协同效应加速释放,
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向新三板市场聚集;监管从制度层面压实券商“看门人”主体责任,为证券公司股转
业务提升专业能力、把握市场机遇提出新的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股转业务坚持“中小创新企业投行”定位,着力打造特色业务模式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业务布局方面,公司深入研究首批特色行业,重点布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吉林省等核心区域,纵深
打造“特色行业+重点区域”的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客户拓展方面,开拓多元化市场渠道,搭建广
泛的业务触达网络,构建覆盖全业务链、贯穿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支持的综合服务体系,深度挖掘并培
育优质企业客户,推动业务机遇实现高效转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3个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完成新三板挂牌公司369家,行业排名并列第10位;督导新三板挂牌公司162家,
行业排名第9位。
3.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自营业务积极研判市场结构性机会,加大非方向性投资,形成多元化盈利模式,整
体取得较好收益;固定收益业务准确把握债市投资机遇,实现较好投资回报;股转做市业务规模保持行业前
列;另类投资业务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做好存量项目退出;研究咨询业务积极提升研究服务质量,着力拓展
非佣金业务,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量化CTA业务持续推进策略升级迭代,业务整体平稳运行。
(1)权益自营业务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韧性持续增强,投资预期不断改善,市场偏好快速修复,A股市场主要指数震
荡上行,宏观经济动能转换中板块轮动的结构性机会持续释放,为证券公司自营投资业务带来更多交易机会
和盈利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权益自营业务积极研判市场变化,前瞻布局投资方向,有效把握结构性行情,灵活调整
投资策略,完善大类资产配置体系,进一步构建多元盈利模式。资产配置方面,公司保持稳健的投资风格,
重点围绕红利、价值和成长等差异化投资策略进行股票配置,较好把控配置节奏,做好止盈止损逻辑设计,
实现“基础收益+增强收益”的收益来源,有效应对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保持较稳定的投资收益;盈利模
式方面,加大非方向性投资领域开拓力度,通过量化权益类策略、衍生品套利策略,形成“收益增强+风险
对冲”的协同闭环,风险抵御能力和多元化创收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取得较好收益。
(2)固定收益业务
2025年上半年,在国际贸易政策、国内货币政策和股市传导效应等因素影响下,债券收益率先上后下,
资金成本中枢下移,超长期地方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等非活跃债券品种利差普遍压缩,对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业
务的投资策略和风控能力带来考验。
报告期内,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深化投研体系建设,丰富投资交易策略,加强金融科技赋能,提升交易定
价能力。一方面,快速识别市场变化,持续深入固收专题板块研究,通过将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