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768 中航西飞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飞机航空零部件设计、试验、生产。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制造业(行业) 426.95亿 98.79 23.34亿 92.25 5.47
其他(行业) 5.21亿 1.21 1.96亿 7.75 37.61
─────────────────────────────────────────────────
航空产品(产品) 426.95亿 98.79 23.34亿 92.25 5.47
其他(产品) 5.21亿 1.21 1.96亿 7.75 37.61
─────────────────────────────────────────────────
国内地区(地区) 415.38亿 96.12 24.96亿 98.64 6.01
国外地区(地区) 16.78亿 3.88 3434.47万 1.36 2.0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415.38亿 96.12 24.96亿 98.64 6.01
通过经销商销售(销售模式) 16.78亿 3.88 3434.47万 1.36 2.0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制造业(行业) 200.76亿 98.76 11.28亿 94.13 5.62
其他(行业) 2.53亿 1.24 7030.09万 5.87 27.82
─────────────────────────────────────────────────
航空产品(产品) 200.76亿 98.76 11.28亿 94.13 5.62
其他(产品) 2.53亿 1.24 7030.09万 5.87 27.82
─────────────────────────────────────────────────
国内地区(地区) 195.23亿 96.04 12.04亿 100.46 6.16
国外地区(地区) 8.06亿 3.96 -548.77万 -0.46 -0.68
─────────────────────────────────────────────────
直销(销售模式) 195.23亿 96.04 12.04亿 100.46 6.16
代销(销售模式) 8.06亿 3.96 -548.77万 -0.46 -0.6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制造业(行业) 399.06亿 99.02 26.04亿 88.81 6.53
其他(行业) 5.16亿 1.28 3.34亿 11.40 64.78
内部抵销数(行业) -1.20亿 -0.30 -591.57万 -0.20 4.92
─────────────────────────────────────────────────
航空产品(产品) 399.06亿 99.02 26.04亿 88.81 6.53
其他(产品) 5.16亿 1.28 3.34亿 11.40 64.78
内部抵销数(产品) -1.20亿 -0.30 -591.57万 -0.20 4.92
─────────────────────────────────────────────────
国内地区(地区) 387.39亿 96.12 27.20亿 98.20 7.02
国外地区(地区) 15.62亿 3.88 4989.63万 1.80 3.19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387.39亿 96.12 27.20亿 98.20 7.02
通过经销商销售(销售模式) 15.62亿 3.88 4989.63万 1.80 3.1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航空工业(行业) 194.54亿 99.48 12.51亿 98.13 6.43
其他(行业) 1.64亿 0.84 --- --- ---
内部抵销数(行业) -6174.01万 -0.32 --- --- ---
─────────────────────────────────────────────────
航空产品(产品) 194.54亿 99.48 12.51亿 98.13 6.43
其他(产品) 1.64亿 0.84 --- --- ---
内部抵销数(产品) -6174.01万 -0.32 --- --- ---
─────────────────────────────────────────────────
国内地区(地区) 188.67亿 96.48 14.00亿 100.00 7.42
国外地区(地区) 7.50亿 3.84 --- --- ---
内部抵销数(地区) -6174.01万 -0.32 --- --- ---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87.30亿 95.78 --- --- ---
通过经销商销售(销售模式) 7.50亿 3.84 --- --- ---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7583.97万 0.3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28.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1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3748374.81│ 86.74│
│客户2 │ 189496.89│ 4.38│
│客户3 │ 187389.97│ 4.34│
│客户4 │ 92346.73│ 2.14│
│客户5 │ 68888.51│ 1.59│
│合计 │ 4286496.91│ 99.1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67.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5.5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766577.96│ 49.85│
│供应商2 │ 592325.90│ 16.72│
│供应商3 │ 257743.67│ 7.27│
│供应商4 │ 35743.14│ 1.01│
│供应商5 │ 23031.36│ 0.65│
│合计 │ 2675422.03│ 75.5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航空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技术辐射面广,产业
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技术、国防实力及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国防空中力量和航空交通运输的物质基础。航空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维护
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性产业,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维护国家利益与国际形象
地位、维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市场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优势背景下,我国航空工
业关键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未来将稳定形成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分享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公司是我国主要的军用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航空产品的制造商;公司拥有完整的民机部
件生产制造体系及先进的研制能力,在国际国内民机研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民用航空产业链和供应
链体系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是国家大飞机、支线飞机、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建设的核心和主导力量之一
。
近年来,公司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抓民机发展新机遇,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持续推进民用航空产
业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发展。公司承担了C909、C919、AG600、B737、A320等国内外大中型民
用飞机机体部件设计、制造、配套与服务,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
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荣获空客“工业卓越
奖”“上速率冠军”提名奖以及全球首批、亚太地区首家“卓越航空铜牌”等荣誉。随着空客A320系列翼盒
项目第三条生产线首架下架、波音737MAX内襟翼项目1000架交付、中国航展期间实现ATR中央翼骨架、A321
机身系统装配新项目签约等关键里程碑目标的实现,充分展示民机部件转包高质量制造能力以及专业化发展
成效,标志着公司民机部件转包业务迈入转型升级阶段。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军用大中型飞机整机、军民用航空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维修与服
务,属于高端航空装备制造业。
1.军用飞机整机
公司的军用整机产品主要包括大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等。
2.飞机零部件
公司保持并不断提升在机身、机翼等部件集成制造核心技术的优势。公司研制的飞机零部件产品已涵盖
所有国产民用大中型飞机主力型号,承担了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的机身、机翼
等关键核心部件研制工作,是上述飞机型号最大的机体结构供应商。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转包生
产,承担了空客A320/A321系列飞机机翼、机身,波音B737系列飞机垂尾与内襟翼等产品的制造工作。
3.航空服务
公司提供航空工程技术支持、技术资料、用户培训、航材支持、飞机维修(含改装)等航空服务业务。
(二)报告期内的经营模式
本公司属于设计+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公司根据特定客户需求,设计研发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同时组
织生产制造并进行产品销售。
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承接“客户合同履约要求、公司规划落地要求”,基于运营管理体系,通过
结构化管理逻辑,设置年度运营计划目标,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构建了覆盖全要素、全级次的运营管控方
法。公司搭建了以全级次计划为底层数据的企业运营指挥中心,应用图表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工具
,全面分析公司整体经济运行趋势,促进公司经营目标实现纵向贯通与横向协同,实现高效管控,提升公司
价值创造能力。
在产品制造方面,公司装备研制加速推进;民机项目创新前行,C919快速上速率,A320机翼项目第三条
翼盒生产线正式落成;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生成,成功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科技创新体
制机制探索、科技创新能力优化提升实践等多个案例入选中航工业“创新30条”案例集;积极发挥主机牵头
作用,推进设计端、制造端、采购端全链条协同;以生产制造关键路径为抓手,深入应用精益管理工具,着
力提升各阶段计划联动性和均衡性,确保各项航空产品生产任务高品质按节点完成交付。
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抢抓“一带一路”“空中丝路”和国产大飞机发展战略机遇,进一步开拓民机市
场,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提升公司产品品牌知名度;同时开拓国际市场潜能,积极参加转包新项目
竞标。为新项目市场开发业务持续发展、持续见效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紧抓国内民机产业高速发展机遇,持续扩大C909、C919等民机部件订单储备;巩固加强国际合作,积
极参与空客大西洋等新工作包竞标。
2.以“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可持续”为目标,全面提升航空装备成本经济性和质量可靠性,推动
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降本。通过拓市增收、财税政策、资产效率、科技创新等多维举措,
提升资产收益水平。
3.以新兴防务装备产业和新兴民用航空产业为方向,统筹优化未来产业布局;从航空产业主业延伸和高
端制造衍生应用两个方向,加大市场需求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捕获机遇做大增量,围绕
飞行训练模拟器、无人机等方向培育公司发展新动能并加快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航空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民用航空和航空服务三个方面。
(一)领先的航空产品研发及制造技术
公司坚定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战略支撑作用,积极开展基础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研究
,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全面优化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创新内生动力,精心
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数智航空能力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创新投入持续加强,依托大飞机创新原成功孵化省部
级实验室,高等级科技奖励不断取得突破,持续赋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加速形成新质战斗力。
公司拥有诸多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以大型飞机、中型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大
型部件为代表的飞机数智化研制体系,即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的协同研制能力,专业齐全、技术领先的
军民机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在无人机智能化、低成本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二)先进的民用航空
公司形成了以“项目抓总、业务支持、体系保障”为核心的先进民用航空管理方法,通过对成本、进度
、质量、风险等要素进行全方位动态管理,实现提质增效,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以稳定、优质、准时、批
量的交付,赢得了国际、国内航空业界的普遍好评,是国际著名航空制造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世界级飞
机制造商的大部件和飞机主承力件的重要供应商,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公司瞄准低空经济发展
应用场景,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稳步推进全面融入低空经济新生态。
(三)高水平的航空服务
公司积极推进“研-产-修-保”融通发展,形成了以客户支持、备件支援、用户培训、用户资料、飞机
维修为代表的完善的客户服务保障体系和能力,向用户提供备件支援的服务能力,符合民航规范、与国际先
进培训模式相当的培训体系资质和多类型人员培训能力,全寿命周期内的用户资料技术支援保障能力。依托
强大的航空服务保障能力,圆满完成了一系列国内外抗震救灾、人道主义救援和用户训练等重大任务的服务
保障工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地的攻坚之年,公司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首责主
责主业,加快建设现代航空工业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各项举措,在全年
主要生产经营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营质效持续提升。
在生产运营方面,公司军用整机生产连续4年实现高水平均衡交付,为国防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
了先进、可靠、管用的航空装备。2024年以来,公司的运-20飞机在中国航展及沙特、埃及、南非等国家频
繁亮相,进行飞行演示,展示出良好的航空装备性能,公司产品在国内外的品牌形象得到进一步塑造提升,
为拓展产品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面对民机任务跨越式增长的机遇与挑战,公司高效发挥生产管理体系作战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紧密围
绕年度生产任务目标和“3强(在生产管理方面:风险自主识别强预警、计划准时完成强管控、生产周期压
缩强推广)、3降(在生产成本方面:经济性投产降库存、柔性化供汽降动能、竞争式外协降单价)、3提升
(在生产能力方面:体系能力提升、短板能力提升、保障能力提升)”工作目标,深耕“一机一策、一厂一
表”运营模式,严守底线要求,与用户紧密协作、集智攻坚,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瓶颈和掣肘难题,C909飞机
、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的机身、机翼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生产交付任务均准时、高质量完成
。
公司持续提升国际转包项目精细化运营水平,重履约、稳生产、降成本、提质量、强技术,不断协调内
外部供应链资源,充分发挥国际转包IPT团队合力,紧密协作化解生产交付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高质量完成
年度交付任务。
在产品研发方面,依托航空装备研制需求,以“1351(1个目标,3个顶层规划,5大保障机制,1套制度
体系)”创新体系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创新、开放、共享、协同”生态,持续推动大飞机创新原、西安
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统筹研发、智能制造、服务保障、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连续获得新突破,加
速夯实技术供给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公司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
焦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大飞机创新原”实体化建设,有效促进技术协同攻关、重大项目论证和科技成果
产出;扎实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健全科技
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创新激励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持续壮大领军人才队伍;营造创新文化,举办先进制造高端论坛、科技创新之旅和大飞机创新原系列专题科
技讲座活动,催生蓬勃创新活力。
在航空服务方面,公司以用户需求和外场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型号,加快备件配套保障,加速外场问
题处理,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飞机完好率,提高用户满意度。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构建了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打造了“主机集成+专业化配
套+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航空产业生态圈,以准时生产为核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供应链安全为底
线,推动全供应链计划协同,开展供应链策略研究与应用,强化供应商管控,优化供应商资源,开展供应链
安全评估,强化供应链风险应对,扎实推进国产化替代工作,补齐供应链能力短板实现供应链协同稳定、敏
捷高效、安全健壮。
在降本增效方面,聚焦本质成本,深化业财双向融合,从研发、技术、质量、管理等维度实施全寿命周
期降本工作,依托价格模型、产业协同降本,实现航空产品成本优化目标,持续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优化专
业厂级模拟经营策略,设计业务级成本压降指标,进一步激发公司专业厂及职能部门的经营潜能。开展绿色
照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进绿色工艺替代、实施集中用能计划,推进峰谷用电管理,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
设备,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培植绿色低碳文化,提升公司综合能源绩效水平。
在改革提升方面,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企
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及改革需求,制定形成
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聚焦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现代化航空产业
体系建设等方面谋划了多项改革举措。2024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总体完成率达成了阶段性目标。通过全
面深化改革,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1)经营计划执行情况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2.16亿元,净利润10.23亿元;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44.47万元/人。
(2)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军机产品:按期完成军机任务。
民机产品:按计划节点完成了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系列飞机等民机型号的大部件及
零件交付任务。2024年共交付C909部件及C919部件44架份,交付新舟部件2架份。
国际合作项目:按客户订单要求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生产交付任务。2024年共交付国际转包项目1267架
份,其中交付空客公司677架份,交付波音公司559架份,其它项目31架份。
●未来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军用航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以及航空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时代要求日益突显,
公司将为人民军队提供好用、实用、耐用、管用的航空武器装备,进一步体现出公司的社会责任担当及价值
创造能力,全力支撑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2.民用航空
随着全球民航运输业发展,未来民用航空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民机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适
应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公司研究制定“开源、主动、抱团”的市场开发策略,锚定民机核心能力建设目标
,转变思维,探索建立民用航空转包产品开发新模式,坚定推进民机产品系列化、谱系化发展,着力加强民
机“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为后续项目运营固链、强链、新项目市场开发可持续发展
奠定基础。公司充分发挥大中型飞机的设计、制造、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拓宽服务范围,强化
部件模块化交付能力,实现民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化发展。随着公司在机身、机翼等部件集成制造核心技
术的优势日益突显,以及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等国产民用飞机的批量化交付,紧跟国产大飞机
研制步伐,科学谋划C919项目上速率,持续提升国内民机转包市场份额,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经营业绩有望实
现大幅提升;充分抓住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积极支撑国家应急救援装备发展,支持国产民用无人运输
机市场开拓,公司将持续推进AG600、新舟系列多用途飞机部件准时交付,展现公司民机发展品牌与实力,
助力中国民机快速、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转包生产方面,始终贯彻“项目抓总、业务支撑、体系保障”总体要求,以质量、成本、进度和风
险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项目抓总能力。组织好新研项目关键制造技术攻关,保证批产项目按计划推进;
深入实施转包产品成本改进,紧抓转包发展新机遇,坚定转包发展信心不动摇;加大转包新项目开发力度,
保持与波音、空客等民用飞机制造企业的良好客户关系,稳步提升现有重点项目生产交付速率;以机翼为核
心、以机身和尾翼为两翼,以空客在天津建设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为契机,扩大与空客工业合作规模
,不断提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空客A320系列机翼、机身项目增量份额和本地化份额;突出完整生
产制造体系的竞争力和优势,丰富合作内涵,提升经营业绩,更深层次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国
际影响力。
3.航空服务
随着人民军队训练强度与实战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武器装备的维保需求潜力较大,航空服务产业将迎
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积极打造新域新质保障力量,全面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全要素能力、全区域布
局的航空维修服务保障体系,统筹建立适应“研-产-修-保”融通发展的体制机制模式能力,促进一体化服
务保障要素高度融合和服务保障资源有序流动,以优质服务促进市场开拓、保障装备质量、提升价值创造。
(二)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愿景:成为绩效卓越、世界一流的大中型飞机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成为产业引领者。
发展规划:一心使命、两线融合、四智目标、十轮驱动。即:笃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将“
军民融合”和“创新发展”两条主线贯穿企业发展始终,聚焦“智慧党建、智慧管理、智慧运营、智能制造
”发展目标,开展政治保证强化、产业布局优化、航空产品升级、核心能力提升、科技创新领先、精准管理
强基、供应链优化、智能制造建设、深化改革攻坚、人力资源开发等十大工程。
发展目标:聚焦主业工作重心,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依托型号研制,实现一批专业领域关键技术突破,
形成满足技术需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继续做强做精转包业务,扩大转包生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
和经济效益;提升航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向用户提供维修、改装、航材、信息在内的一体化服务;开展新
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经营质量迈上新台阶。
发展思路:以股东利益为中心、以重点型号为牵引、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建
设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变革为保障,统筹企业经营、股东利益和员工发展,聚焦航空主业,突出科技创新引
领作用,形成以军用航空、民用航空和航空服务为核心的全新发展格局,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
1.主要经济指标
实现营业收入:449.88亿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80万元/人。
2.科研生产任务
(1)按计划节点完成军机任务;
(2)C909飞机、C919飞机、AG600飞机、新舟项目、国际转包等项目按计划完成大部件及零件履约交付
;
(3)完成A321机身系统装配产品首架交付;
(4)完成ATR中央翼骨架项目首架配套交付;
(5)开展A320系列机翼第三条生产线效能提升工作,满足批产速率需求。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