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核科技(00077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0777 中核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业用阀门设计、制造、销售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阀门制造(行业) 17.83亿 96.74 3.70亿 95.48 20.74 毛坯制造(行业) 4123.91万 2.24 671.30万 1.73 16.28 其他业务(行业) 1890.78万 1.03 1077.96万 2.78 57.01 ───────────────────────────────────────────────── 核工程阀门产品(产品) 8.39亿 45.50 2.03亿 52.44 24.21 石油石化产品(产品) 4.79亿 26.00 1.03亿 26.53 21.43 其他阀门(产品) 4.65亿 25.24 6394.08万 16.51 13.74 锻件(产品) 4123.91万 2.24 671.30万 1.73 16.28 其他业务(产品) 1890.78万 1.03 1077.96万 2.78 57.01 ───────────────────────────────────────────────── 华东(地区) 6.73亿 36.52 1.49亿 38.36 22.07 华北(地区) 6.52亿 35.39 1.22亿 31.42 18.65 境外(地区) 1.47亿 7.97 3270.41万 8.44 22.26 东北(地区) 1.13亿 6.12 3441.93万 8.89 30.49 华南(地区) 8912.03万 4.83 2298.46万 5.94 25.79 华中(地区) 7866.07万 4.27 1521.45万 3.93 19.34 西北(地区) 5008.20万 2.72 806.72万 2.08 16.11 西南(地区) 4015.82万 2.18 361.21万 0.93 8.99 ───────────────────────────────────────────────── 核工程阀门(业务) 8.39亿 45.50 2.03亿 52.44 24.21 石油石化产品(业务) 4.79亿 26.00 1.03亿 26.53 21.43 其他阀门(业务) 4.65亿 25.24 6394.08万 16.51 13.74 锻件收入(业务) 4123.91万 2.24 671.30万 1.73 16.28 其他业务收入(业务) 1131.88万 0.61 707.15万 1.83 62.48 检测收入(业务) 758.91万 0.41 370.81万 0.96 48.86 ───────────────────────────────────────────────── 境内阀门销售(销售模式) 16.36亿 88.77 3.37亿 87.04 20.60 境外阀门销售(销售模式) 1.47亿 7.97 3270.41万 8.44 22.26 境内毛坯销售(销售模式) 4123.91万 2.24 671.30万 1.73 16.28 境内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890.78万 1.03 1077.96万 2.78 57.0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阀门制造(行业) 6.13亿 95.27 1.50亿 95.32 24.45 毛坯制造(行业) 2026.25万 3.15 162.20万 1.03 8.01 其他业务(行业) 1019.84万 1.58 573.73万 3.65 56.26 ───────────────────────────────────────────────── 核电、核化工产品(产品) 2.46亿 38.20 7904.06万 50.27 32.16 其他阀门(产品) 1.86亿 28.95 3067.26万 19.51 16.46 石油石化产品(产品) 1.81亿 28.11 4014.87万 25.54 22.20 锻件毛坯(产品) 2026.25万 3.15 162.20万 1.03 8.01 其他业务(产品) 1019.84万 1.58 573.73万 3.65 56.26 ───────────────────────────────────────────────── 境内阀门销售(地区) 5.61亿 87.19 1.35亿 85.90 24.07 境外阀门销售(地区) 5195.13万 8.07 1481.18万 9.42 28.51 境内毛坯销售(地区) 2026.25万 3.15 162.20万 1.03 8.01 境内其他业务(地区) 1019.84万 1.58 573.73万 3.65 56.26 ───────────────────────────────────────────────── 核工程阀门(业务) 2.46亿 38.20 7904.06万 50.27 32.16 其他阀门(业务) 1.86亿 28.95 3067.26万 19.51 16.46 石油石化产品(业务) 1.81亿 28.11 4014.87万 25.54 22.20 锻件收入(业务) 2026.25万 3.15 162.20万 1.03 8.01 其他业务收入(业务) 605.51万 0.94 467.08万 2.97 77.14 检测收入(业务) 414.33万 0.64 106.65万 0.68 25.7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阀门制造(行业) 17.48亿 96.60 3.66亿 95.30 20.91 毛坯制造(行业) 4058.93万 2.24 684.76万 1.79 16.87 其他业务(行业) 2096.07万 1.16 1118.39万 2.92 53.36 ───────────────────────────────────────────────── 核工程阀门产品(产品) 6.19亿 34.20 1.88亿 49.05 30.40 石油石化产品(产品) 6.04亿 33.37 1.08亿 28.08 17.84 其他阀门(产品) 5.25亿 29.03 6969.65万 18.17 13.27 锻件(产品) 4058.93万 2.24 684.76万 1.79 16.87 其他业务(产品) 2096.07万 1.16 1118.39万 2.92 53.36 ───────────────────────────────────────────────── 境内阀门销售(地区) 16.68亿 92.19 3.45亿 90.05 20.70 境外阀门销售(地区) 7972.63万 4.41 2013.50万 5.25 25.26 境内毛坯销售(地区) 4058.93万 2.24 684.76万 1.79 16.87 境内其他业务(地区) 2096.07万 1.16 1118.39万 2.92 53.36 ───────────────────────────────────────────────── 境内阀门销售(销售模式) 16.68亿 92.19 3.45亿 90.05 20.70 境外阀门销售(销售模式) 7972.63万 4.41 2013.50万 5.25 25.26 境内毛坯销售(销售模式) 4058.93万 2.24 684.76万 1.79 16.87 境内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2096.07万 1.16 1118.39万 2.92 53.3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阀门制造(行业) 7.62亿 96.08 1.66亿 95.65 21.72 毛坯制造(行业) 2282.53万 2.88 275.05万 1.59 12.05 其他业务(行业) 823.26万 1.04 478.03万 2.76 58.07 ───────────────────────────────────────────────── 石油石化产品(产品) 2.69亿 33.94 3573.83万 20.65 13.27 其他阀门(产品) 2.59亿 32.67 4114.00万 23.77 15.88 核电、核化工产品(产品) 2.34亿 29.47 8864.33万 51.22 37.92 锻件毛坯(产品) 2282.53万 2.88 275.05万 1.59 12.05 其他业务(产品) 823.26万 1.04 478.03万 2.76 58.07 ───────────────────────────────────────────────── 境内阀门销售(地区) 7.34亿 92.50 1.58亿 91.55 21.59 境外阀门销售(地区) 2839.85万 3.58 708.82万 4.10 24.96 境内毛坯销售(地区) 2282.53万 2.88 275.05万 1.59 12.05 境内其他业务(地区) 823.26万 1.04 478.03万 2.76 58.0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9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拥有直接和间接控制的│ 77503.62│ 42.04│ │下属企业 │ │ │ │客户1 │ 7098.53│ 3.85│ │客户2 │ 4120.16│ 2.24│ │客户3 │ 3902.67│ 2.12│ │客户4 │ 3065.20│ 1.66│ │合计 │ 95690.19│ 51.9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8876.15│ 11.71│ │供应商2 │ 7189.64│ 4.46│ │供应商3 │ 5848.43│ 3.63│ │供应商4 │ 5015.82│ 3.11│ │供应商5 │ 4771.32│ 2.96│ │合计 │ 41701.38│ 25.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阀门生产大国,形成了"企业数量多、从业人员多、产量多、种类多"的 产业格局,并以"交货速度快、技术研发快、行业进步快"的"四多三快"特征领跑全球中低端市场。但大而不 强的现状依然突出,集中体现在行业集中度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高端产品研发滞后、制造智能化水平薄 弱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显著差距。 当前行业发展呈现三大核心趋势: 其一,中低端市场竞争白热化倒逼转型升级,通用阀门产品因准入门槛低导致价格长期低位运行,企业 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单纯依赖低价竞争已难以为继,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构建可持续发展 模式; 其二,新型工业化战略催生高端市场机遇,核电阀门需求持续旺盛,智能感知型产品前景广阔,但受制 于工程化应用不足,高端市场仍被国外厂商主导,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政策红利释放,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 其三,行业整合加速推进,在资本运作驱动下,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强化竞争力,经营困难企业则为 行业洗牌提供整合标的,市场竞争格局正加速向头部集中。总体而言,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把握新型工业化 机遇、提升产业集中度,已成为我国从阀门大国迈向阀门强国的关键路径。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年度公司主营业务范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业务为工业用阀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主要 产品种类包括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调节阀等。产品应用于核工程、石油石化、公用工程、 火电等市场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努力拓展产品应用的新领域,在抽水蓄能、大数据处理中心、空气储能 以及制氢等领域进行市场开发,取得了产品应用的新领域新业绩。通过产品智能升级,增加阀门产品的智慧 化功能,为用户装置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运维服务中心开展阀门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在核电站以及石油石 化行业取得多项业绩突破。精密锻造有限公司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能建设,有效开展 对外服务。阀门产品实施“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相结合的生产组织模式。个性化产品订单“以销定产 ”为主;常规产品订单通过信息化系统分析数据,进行一定量预投,以实现批量化生产形成“以产定销”。 公司已形成阀门生产制造加服务的全产业链优势,开展从锻造-焊接热处理-加工-装配-成品的全工序制造过 程。目前,公司的阀门产品销售模式包括直销和渠道销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优势 作为拥有73年发展底蕴的老牌企业,公司在阀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经验。公司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优势平台,拥有“江苏省特种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核集团 特种阀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苏州市工业设计中心”4个科技创新平台 ;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中核科技-苏州大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基地”3个人才培 养基地;拥有“浙江大学-中核科技高性能控制阀联合研发中心”、“中核科技-华理工阀门可靠性制造联合 研发中心”和“苏州市绿色低碳能源流体控制设备创新联合体”3个联合研发中心,研发综合实力在国内阀 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近年来,公司荣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 等奖、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80余项。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00余件。公司研制的“华龙一号 ”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核一级稳压器快速卸压阀和CAP1400主蒸汽隔离阀驱动装置被国内权威机构鉴定为 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研制的加氢装置高压阀门、乙烯装置高温高压阀门、核二级主蒸汽隔离阀、CAP1400系 列关键阀门、安全壳延伸功能地坑阀等产品居国际先进水平。公司DN800主蒸汽隔离阀获“江苏省首台(套) 重大装备产品”认定;核电超大口径主蒸汽隔离阀和煤直接液化高温高压物料分配柱塞阀获国家能源局“能 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公司具备二代、三代核电机组阀门成套供货能力;具备四代核电机组关 键阀门供货能力;具备核燃料真空阀及浓缩铀生产关键阀门成套供货能力;具备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阀 门成套供货能力。 2.品牌优势 公司是我国较早拥有自主品牌的阀门企业。公司使用的“SUFA”“H”牌商标注册于1983年,经过近40 年的发展,SUFA品牌在国内阀门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拥有良好的声誉,品牌影响力强,为 客户所信赖。公司注重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通过参加行业展览、技术交流、市场推广等多种渠道,积 极宣传公司的品牌理念和产品优势,增强了客户对我们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客户 的沟通和合作,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管理优势 公司于1997年上市,是中国阀门行业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首家上市企业。通过上市,公司 率先在行业内建立完善了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了公司经营发展行为。公司在国内阀门行业内率 先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2007年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2008年获得江苏省质量奖,2011年通过江苏省质量 奖复审,2012年获得第一届苏州市市长质量奖,2018年获得“2017年江苏省质量管理优秀奖”,精益6S管理 取得初步成效;公司连续8年获得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A级评价,被认定为第十批苏州市总部企业;两化 融合AAA级贯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在国内处于头部序列。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本年度,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强化协同增强整体功能,扎实做好生产经营改革 发展各项工作。 1.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投入效能。发布纲领型制度《技术专业与行政授权体系管理办法 》,上线科研管理系统,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做好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的“ 责权利”划分。 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融通创新。成功申报苏州市绿色低碳能源流体控制设备创新联合体 。中核科技—华理联合研发中心完成二期项目选题。中核科技—浙大联合研发中心继续推动二期项目实施。 中核科技—苏大研究生工作站完成两项阀门相关材料性能研究。博士后工作站完成项目模型构建及参数探索 ,新进站一名博士。 2.持续做好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 以客户为中心,统筹国内国际双格局,巩固传统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布局新领域新材料市场,做好“ 智造+服务”运维服务市场,荣获多个单位“优秀供应商”称号;以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新质生产力,核工程 领域聚焦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开展攻关,非核方面在保持传统领域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快新兴领域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丰硕;持续加强品牌建设,广泛与大型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加中外行业展会交流活动, “SUFA”、“H”商标成功入选江苏省重点保护商标名录和江苏省高知名商标称号。 3.推动公司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通过两化融合AAA级贯标,企业数字化转型 能力在国内处于头部序列;健全自动化生产体系,推动智能制造建设,对公司清洗、焊接、研磨、装配、泵 验等工艺环节进行智能制造升级,全流程跟踪技术在锻钢阀体加工线试运用;建设DN50-150软密封闸阀自动 化装配线,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建设核电零件清洗烘干自动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 升。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全面实现转型升级,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新市场开发、产能提升、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 效,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上市公司发展质量持续提高,资本运作卓有成效,实现阀门产业向装备制造产业 延伸,规模效益取得跨越式突破,成为世界一流的特色化、差异化、智能化装备制造上市公司。 (二)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 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核集团20 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及上级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五 个价值”提升,坚持创新驱动、项目牵引、深化改革,强化能力建设和布局优化,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广应 用卓越绩效模式,优化企业架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良好开局 奠定坚实基础,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核工业集团、推动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聚焦核电、核化工、核燃料循环装备等领域,建 设世界一流的特色化、差异化、智能化装备制造上市公司。坚持“高、大、难、特”产品定位,持续推进“ 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制造支撑”的一体化协同机制,并积极向后端运维服务领域延伸拓展, 形成“制造+服务”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格局,持续增强核全产业链装备自主可控 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持续健全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体系,发挥现有技术创新平台优势,推进重大科研项目攻关 与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开展核电领域阀门标准化、系列化、型谱化,推动主蒸汽隔离阀 、爆破阀系列化。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抓好行业先进对标,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运营,推动智 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加工体系建设。加快布局核级球阀、蝶阀、调节阀、常规岛等产业,打造发展新动能 。 持续深化改革。高质量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补短板强弱项、持续 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作为着力点,持续深化三项制度、销售管理模式改革。以创新创造为导向,深化科技成 果转化机制改革,探索科研人员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走深走实,严格落实考核兑 现要求,刚性执行薪酬和末等退出机制。 聚焦资本运作。围绕公司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稳步推进投资并购工作。 坚持追求卓越。组织开展“追求卓越年”专项行动,以卓越绩效模式导入为主线,重视整合资源,注重 加强过程管理和经验反馈。扎实推进卓越绩效模式贯标推广,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推进领域专家体系建设, 健全“整体 协同”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基于企业架构的数字化转型。 坚持安全发展。以“零死亡、零重伤、零(质量)事故”为基本目标,落实安全质量工作。坚持安全质 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抓好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各项 工作,确保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管理受控。 立足党建融入中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加快装备制造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深化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把加强党的领 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起来,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建考核与生产经营考核相衔接。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1.主要经营目标“稳增长”风险。作为充分竞争的市场化企业,公司经营发展受主要业务领域的行业发 展趋势变化影响较大。 应对措施:采取措施加强非核重点跟踪项目的管理。加快抽水蓄能、氢能、半导体等新兴市场拓展。加 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依托中东分公司,争取在海外市场拓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2.重点项目订单按期履约风险。核电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使公司产生短期的产能瓶颈,加上核电监管要求 趋严、上游设计变更频繁。非核订单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批量化组织生产困难,部分关键工序 能力仍有不足。此外,采购管理要求变化所带来的审批周期增加,对现有订单的执行造成较大影响,进一步 加剧了按期履约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完善公司级到事业部级的计划管理体系,针对重大项目,引入项目管理 模式,强化订单执行。加快推进精益管理,优化生产业务流程和产能布局,打通关键生产加工环节的堵点、 卡点,在重点工序瓶颈环节增购新设备,对关键工序实施技术改造。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 合作关系,强化供应商履约评价,确保原材料供应的时效性和质量。配强补齐关键工序加工人员,提高设备 使用率,在满足生产监管要求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产能。积极与上级采购管理部门 沟通,寻求支持,加快采购流程。 3.产品质量风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当前公司质量风险主要可能由供应链质量问题、生产工艺过程 控制不到位、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检验不到位等环节引起。 应对措施: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优化使用现有供方资源,重点加强对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的管控。健 全质量管理体系,增加人员培训,提高相关人员核安全质量文化意识及技能水平。加大内部质量体系执行情 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质量考核。加强年度质量损失成本管控,明确年度管控目标,对超出指标的质量问 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并持续改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