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790 华神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生产和经营,中西成药生产和销售,药业技术服务和咨询,商品销售(不含国家限制产
品和)禁止流通产品)物业管理咨询及其它服务医疗器械。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业务(行业) 6.37亿 73.74 3.73亿 85.71 58.62
大健康业务(行业) 1.16亿 13.43 3816.33万 8.76 32.90
建筑钢结构(行业) 8667.01万 10.03 1822.07万 4.18 21.02
其他(行业) 2071.51万 2.40 236.25万 0.54 11.40
医疗器械(行业) 351.04万 0.41 --- --- ---
─────────────────────────────────────────────────
中西成药(产品) 6.37亿 73.74 3.73亿 85.71 58.62
大健康饮品及服务(产品) 1.16亿 13.43 3816.33万 8.76 32.90
钢结构制作安装服务(产品) 8667.01万 10.03 1822.07万 4.18 21.02
其他(产品) 2071.51万 2.40 236.25万 0.54 11.40
医疗器械(产品) 351.04万 0.41 --- --- ---
─────────────────────────────────────────────────
省外(地区) 5.44亿 62.99 2.93亿 67.25 53.84
省内(地区) 3.20亿 37.01 1.43亿 32.75 44.63
─────────────────────────────────────────────────
医药业务:医药制造(业务) 4.20亿 48.65 2.80亿 64.33 66.69
医药业务:医药商贸(业务) 2.13亿 24.69 8970.27万 20.59 42.06
钢构施工(业务) 8667.01万 10.03 1822.07万 4.18 21.02
健康饮品(业务) 7590.83万 8.79 2459.87万 5.65 32.41
物流运输(业务) 4008.85万 4.64 1356.47万 3.11 33.84
其他业务(业务) 2071.51万 2.40 236.25万 0.54 11.40
医药业务:器械及原料药贸易(业务) 699.07万 0.81 --- --- ---
─────────────────────────────────────────────────
经销(销售模式) 7.57亿 87.57 4.15亿 95.28 54.87
直销(销售模式) 1.07亿 12.43 2058.32万 4.72 19.1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业务(行业) 2.89亿 63.17 1.72亿 79.06 59.46
建筑钢结构(行业) 5710.14万 12.47 532.41万 2.45 9.32
大健康业务(行业) 5682.80万 12.41 1804.75万 8.30 31.76
医疗器械(行业) 4465.96万 9.75 1936.74万 8.90 43.37
其他(行业) 1002.58万 2.19 281.14万 1.29 28.04
─────────────────────────────────────────────────
中西成药(产品) 2.89亿 63.17 1.72亿 79.06 59.46
钢结构制作安装服务(产品) 5710.14万 12.47 532.41万 2.45 9.32
大健康饮品及服务(产品) 5682.80万 12.41 1804.75万 8.30 31.76
医疗器械(产品) 4465.96万 9.75 1936.74万 8.90 43.37
其他(产品) 1002.58万 2.19 281.14万 1.29 28.04
─────────────────────────────────────────────────
省外(地区) 2.98亿 65.08 1.46亿 67.20 49.06
省内(地区) 1.60亿 34.92 7133.47万 32.80 44.61
─────────────────────────────────────────────────
商品销售合同(其他) 3.71亿 80.98 2.03亿 93.26 54.72
建造合同(其他) 5710.14万 12.47 532.41万 2.45 9.32
物流服务合同(其他) 1995.56万 4.36 651.52万 3.00 32.65
其他(补充)(其他) 1002.58万 2.19 281.14万 1.29 28.0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业务(行业) 5.11亿 50.95 2.89亿 72.87 56.48
建筑钢结构(行业) 3.11亿 31.01 4024.99万 10.16 12.94
大健康业务(行业) 1.22亿 12.12 4102.67万 10.35 33.75
医疗器械(行业) 3318.78万 3.31 2193.27万 5.54 66.09
其他(行业) 2625.77万 2.62 427.09万 1.08 16.27
─────────────────────────────────────────────────
中西成药(产品) 5.11亿 50.95 2.89亿 72.87 56.48
钢结构制作安装服务(产品) 3.11亿 31.01 4024.99万 10.16 12.94
大健康饮品及服务(产品) 1.22亿 12.12 4102.67万 10.35 33.75
医疗器械(产品) 3318.78万 3.31 2193.27万 5.54 66.09
其他(产品) 2625.77万 2.62 427.09万 1.08 16.27
─────────────────────────────────────────────────
省内(地区) 5.52亿 55.02 1.38亿 34.87 25.03
省外(地区) 4.51亿 44.98 2.58亿 65.13 57.17
─────────────────────────────────────────────────
经销(销售模式) 6.66亿 66.38 3.52亿 88.76 52.81
直销(销售模式) 3.37亿 33.62 4452.08万 11.24 13.2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钢结构(行业) 2.39亿 49.42 3146.60万 19.13 13.18
医药制造业(行业) 1.67亿 34.55 1.05亿 63.90 63.00
大健康业务(行业) 5991.56万 12.40 2208.16万 13.42 36.85
其他(行业) 1751.88万 3.63 583.47万 3.55 33.31
─────────────────────────────────────────────────
钢结构制作安装服务(产品) 2.39亿 49.42 3146.60万 19.13 13.18
中西成药(产品) 1.67亿 34.55 1.05亿 63.90 63.00
大健康饮品及服务(产品) 5991.56万 12.40 2208.16万 13.42 36.85
其他(产品) 1751.88万 3.63 583.47万 3.55 33.31
─────────────────────────────────────────────────
省内(地区) 3.43亿 71.00 7614.34万 46.28 22.20
省外(地区) 1.40亿 29.00 8837.00万 53.72 63.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7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5226.71│ 6.05│
│客户B │ 2053.55│ 2.38│
│客户C │ 1964.74│ 2.27│
│客户D │ 1752.98│ 2.03│
│客户E │ 1720.63│ 1.99│
│合计 │ 12718.61│ 14.7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6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11390.99│ 12.36│
│供应商B │ 3654.41│ 3.97│
│供应商C │ 2818.00│ 3.06│
│供应商D │ 2095.16│ 2.27│
│供应商E │ 1835.44│ 1.99│
│合计 │ 21794.00│ 23.6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情况概述
1、医药行业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医药工业在技术创新、国际化、先进制造等方面持
续取得突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98.5亿元,同比
持平;实现利润总额3420.7亿元,同比下降1.1%。据国家医保局数据,2018年至2024年国家医保基金年均支
付增速达到1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技术创新迭代创造健康新需求等多重因素叠
加,医药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支付端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端创新能级跃迁、健康服务模式重构等
新特点。
国家战略层面持续强化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构建起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政策支撑体系。2024
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列为医改重点
工程,着重构建“龙头引领、全链贯通”的产业生态,建设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筑牢产业规范化发展
根基。
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国家医保局创新建立“优势病种付费”制度设计,该制度深度
契合中医药辨证施治特点,在疾病谱系中精准遴选优势病种实施按疗效价值付费,通过经济杠杆撬动中西医
协同发展,形成中西医并重的医疗服务供给新格局。
国家药监局于2024年7月颁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构建“三维度”标准体系升级路径:纵向贯
通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横向融合药品注册与生产监管要求,时间维度实现经典名方与创新制剂标准衔
接。该制度突破性设立“经典名方物质基准”和“工艺参数指纹图谱”等新型标准范式,推动中药质量控制
从指标性成分检测向整体质量控制跃升。2024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促进数
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擘画面向2030年的数字化转型蓝图。方案确立“三维赋能”实施路径:通过建
设国家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实现跨域数据融通,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中药供应链溯源体系,依托AI辅助决策系
统开发个性化诊疗模型,旨在通过3-5年时间,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数智中
医药”,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持续优化,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动提质扩面,持续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
执行工作机制。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
》,提出继续大力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加强区域协同,提升联盟采购规模和规范性。2024年12月,
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相继公
布,最终实现化药集采成功435种、中成药147种。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将确保以集中采购为推动力实现更
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腾笼换鸟”,集中采购腾出的费用空间首先向人民群众释放改革红利,同时为促进体
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药、新诊疗项目进入临床应用腾出空间,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造条件。
2024年药品价格综合治理进入机制化建设阶段,构建“三维调控+双轮驱动”政策矩阵:纵向建立国家-
省级-终端三级价格监测体系,横向推进跨部门价格协同治理,时间维度形成事前成本审核、事中动态监测
、事后评估反馈闭环机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通过“四同药品”价格治理,消除省际间不合理价差
及歧视性高价;2、线上线下全渠道药价联动治理;3、“三同注射剂”价格专项治理成效突出。
2、健康饮品行业
《“健康中国2030”规划》驱动大健康产业扩容,健康饮水消费升级与药食同源饮品创新形成双轮增长
动能。包装饮用水市场呈现三大结构性变革:一是规模持续扩张,据中研普华产业院《2024-2029年中国包
装饮用水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显示,市场规模自2019年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从2019
年的1900亿增加到3100亿;二是功能化转型,中医药政策催化下,药食同源饮品溢价空间提升;三是消费场
景重构,居家、办公场景消费占比持续增长。行业竞争转向价值维度,头部企业通过水源稀缺性占位、包装
形态创新、用户心智运营构建品牌护城河。
(二)公司行业地位
1、医药健康产业
(1)医药行业
公司构建了以循证医学体系为支撑的立体化发展格局,依托“三甲核心医院临床验证-基层医疗终端渗
透-OTC渠道品牌辐射”三级协同营销网络,深度覆盖全国各级区域,通过搭建多层级学术平台与国家级重点
学科建立战略合作枢纽,在心脑血管、耳鼻喉专科用药、儿科呼吸道疾病等细分治疗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持续输出基于临床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解决方案。公司核心品种三七通舒胶囊于2024年入选全国中成药
采购联盟集采,并入选《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2023版)》推荐用药;公司重点产品“鼻渊舒口服液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凭借着独特的产品优势、显著的临床疗效、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广泛
的市场认可度,荣登年度“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承担过国家“863
”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项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平台建设项目、
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世界中医药
学会联合会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专利二等奖、四川省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四川省绿色工厂、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及2023中成药工业TOP10
0榜单等荣誉。
(2)健康饮品行业
华神蓝光聚焦健康饮水市场,构建“水源开发-品牌运营-终端服务”产业链布局。业务范围扎根四川、
辐射西南、面向全国,拥有蓝光、活力心、青城山泉、碧瑞、春晓等中高端品牌系列饮用水产品,建成近50
00家销售网点,覆盖百万终端用户。
2、钢结构产业
华神钢构主要从事钢结构工程设计、制作及施工服务,已累计为国内外400多家客户建造了数百万平方
米的钢结构建筑。在光伏新能源、市政桥梁等领域有较为突出的项目推广应用优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西成药、生物制药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钢结构施工业务等。制药
产品涵盖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片剂、颗粒剂、灸剂、原料药等。公司拥有心脑血管、耳鼻喉、儿科、
肿瘤等领域共计26个药品注册生产品种。其中,中成药产品包括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活力苏口服
液、儿感退热宁口服液等17个药品注册生产品种;生物药产品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利卡汀(碘[131I]美妥昔单
抗注射液);化学药产品包括伏立康唑片、罗红霉素分散片、苯溴马隆胶囊等8个品种。健康饮品主要包括
蓝光、活力心、青城山泉、碧瑞、春晓等多种品级品牌,涵盖即饮型、分享型瓶装水和家用型、办公型桶装
水等20多种规格产品。
(二)公司业务模式
1、生产模式
公司建有独立、完整、高效的生产线,并设立生产、质量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公司产品生产由生产部
门根据销售部门制定的销售计划组织生产,并保持适度库存,严格按照产品工艺规程、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
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公司所有药品生产车间均符合国家药品GMP规范要求并通过质量管理体
系认证。主要生产流程是:销售部门制定销售计划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进行分解并制定月生
产计划,下属车间根据月生产计划制定排产计划并按GMP规范组织生产,生产部门负责整个生产的调度和协
调,并对各车间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质量部门、技术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各项关键质量控制点和
工艺纪律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原、辅、包装材料、中间体、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监督及生产质量评价。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实行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母公司及相关子公司采购部统筹管理对外采购工作。公司根据生
产物料所需计划对外进行采购,同时保持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适当库存。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及
销售的实际情况、产品特点等确定物料采购计划,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从批准的供应商处进行采购。整个
采购的关键环节包括采购物料的分类、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等。物
资部、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共同负责供应商筛选和审计,选择实力雄厚、资质好的企业作为公司的合作
伙伴,按年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3、销售模式
公司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以自营、招商和OTC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并逐步探索布局互联网+、电商等新渠
道业务。公司根据产品特点及市场变化统一制定市场策划和营销方案,各部门各区域针对地域特点,因地制
宜制定营销计划。公司依托专业化学术推广或学术研讨会,介绍产品的优势、特点以及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赋能临床医生和药师。OTC主要针对性地开展终端动销,实施OTC门店品种的陈列、宣传和推广,加快和全国
连锁大药房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及门店数量覆盖。电商业务部门,布局阿里健康、京东大药房、天猫官方旗舰
店等线上平台,打造方便患者线上购药的渠道。公司未来将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不同产品的销售模式进行持续完善优化,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大健康赛道产品深度布局
1、医药板块竞争力
公司核心产品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儿
感退热宁等多个产品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1)单方提取物药物板块,技术国际认可
1)核心中药产品三七通舒胶囊,独家品种,是国家原二类中药新药,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典
范品种,是由三七药材“抗血栓核心成份”三七三醇皂苷制成的中药提取物,其抗栓核心成份人参皂苷Rg1
含量达50%以上,是其他三七制剂的两倍以上,质量控制已达国际水平。此外,采用科学的肠溶胶囊剂型,
一方面可保护三七通舒胶囊“抗血栓有效成份”,保证药物“抗血栓”作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减少药物
对胃黏膜的刺激,增加患者依从性。历经近二十年市场考验,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是更纯的三七制剂,靶点
更准、疗效更好,持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和影响力,为广大的心脑血管慢病患者带来更多用药获益。
三七通舒胶囊先后列入《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
19)》《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指南》《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20
23版)》。
2)三七提取原料药三七三醇皂苷,为首个被西方发达国家药典收载的中药提取物,临床疗效得到权威
认可,临床可用于缺血性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等,拥有庞大的现有和潜力患者市
场。公司计划深化三七产业链的拓展,利用三七三醇皂苷、三七二醇皂苷等三七有效成分开发三七大健康产
品,切入万亿大健康新零售赛道。
(2)复方中药板块,经典用药,患者高度认可
1)经典品种鼻渊舒口服液,独家品种,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第5版教材推
荐用药,并进入《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报告期内,公司重启鼻渊舒胶囊剂型生产,丰富鼻渊舒组方
产品系列,切入更多OTC渠道。
2)活力苏口服液,OTC甲类,主要用于滋补肝肾、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引起的多种症
状。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宋鹭冰教授根据宋代《和剂局方》何首乌丸和明代《证治准绳》枸杞丸合方加减化
裁,采用现代科技方法,潜心研制而成。自1984年研制成功,至今已有约40年的历史。曾获得四川省科学研
究成果奖。治疗失眠健忘、精神萎靡、脱发或头发早白等症状,随着消费医疗赛道兴起,活力苏拥有更多的
销售想象空间。
3)儿感退热宁口服液,独家,OTC甲类,入选《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
)》《四川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中成药)干预指引》《四川省新冠预防与治疗相关药品地方品种
推荐目录(第一版)》推荐用药。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产品、OTC甲类、全国独家剂型、《中国药典》2020
版收录品种。适用于2个月-14岁儿童的呼吸道常见疾病,退热、消炎、化痰,“三效合一,共同作用”,用
量清晰,儿童用法明确,甜味液体,口感适于儿童。儿感退热宁口服液说明书中明确提出,儿感具有退热、
消炎利咽、化痰止咳的作用,与同类产品相比,作用更全面。
4)无烟灸条,独家,国内唯一药准字号无烟灸条,曾荣获四川省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奖。具有调节免疫
、抗炎、镇痛等多重功效;有效缓解疲劳、提升免疫力,治疗关节酸痛,增强小儿体质等;可应用于多种疾
病治疗。
2、饮品板块竞争力
华神蓝光为区域包装饮用水龙头,20余年的品牌和渠道积淀,助力水业经营稳定。华神蓝光拥有稀缺矿
泉资源,其产品偏硅酸含量高达59-99mg/L,高于国家标准2-3倍,可满足生命全周期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人
群的健康饮水需求,也入选新华社客户端《了不起的国货》栏目唯一推荐的矿泉水国货品牌。华神蓝光的桶
装水系列占有率成都市第一、四川第二。
(二)长期研发投入,高筑技术壁垒
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构建现代中药研发生态体系,依托科研团队与全链条创新
管理机制,持续寻求突破技术边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知识产权集群。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
司在境内外申请及受让专利共203项,授权专利168项,含国际发明专利4项。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指纹图谱
先进质量控制技术进行药效物质群控制,建立了三七三醇皂苷的指纹图谱,保证了三七通舒胶囊药效物质群
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其原料药三七三醇皂苷作为首个中药提取物标准收载于2018年版的《德国药品法典》
,这是我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提取物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药典,代表了中国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
要成果,成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典范品种。
(三)长期规范生产,打造产品高质量口碑
公司在医药制造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劳动生产率和药品质量,确保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
质量可控性,赢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2024年药厂实现产值同比增长约25%。公司拥有7条生产线,其中三七
通舒胶囊生产线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医药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采用了先进的近红外在线质量监控技术,实现
了生产工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关键药效成分的实时监测和监控,改变了中药生产传统的离线质量控制模式
,实现了在线质量实时控制,构建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是
中国中成药生产过程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综合应用的示范生产线。公司2024年复产鼻渊舒胶囊、痛经口服液两
个品种,并完成了1个化药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公司将持续改进生产条件,不断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生产
质量和效率,以适应和满足公司产品迭代开发与业务创新需要。2024年6月,公司获得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
厅“省绿色工厂”称号。
(四)企业基因,“产学研”传统传承
公司与包括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科大生命与
技术学院、德国Diapharm公司、上海凌凯在内的国内外数十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医院及行业领先的研
究机构,建立了开放式、互利共赢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实现了企业和高校等科技机构在资源
、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和科研深度统筹、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政策指引,推动中药行业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传统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
景下,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形成,都为保健养生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健康消费新需求的形成,使得中药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公司目前中成药产品
除在心脑血管、耳鼻咽喉、儿科等优势治疗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外,未来还可延伸开发相关海
外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健康饮品、特医食品、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系列化、生活化大健康产品,业务拓
展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空间。
(六)老牌创新药企,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依托战略布局与产品优势,构建“产品+服务+传播”三位一体品牌体系,通过学术推广与新媒体矩
阵深度赋能品牌价值。2024年品牌价值达95.27亿元(年增44.8%),排名跃升至第477位,连续3年入选“中
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成为本年度唯一上榜的四川医药健康企业,同年,华神科技荣膺“2019-2023年度纳
税信用5A企业”,入选2024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最佳实践案例TOP50;鼻渊舒口服液荣获“最佳人气奖”;公
司产品三七通舒胶囊入选“2024四川药械名特优新产品名单”,鼻渊舒口服液、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活力苏
口服液均入选“中国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荣获2024年四川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并荣膺第十四届中国
上市公司口碑榜“大健康最具成长上市公司”称号。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业绩概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397.66万元,同比下降13.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02
万元,同比下降124.19%,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报告期内主动收缩建筑钢结构板块业务规模、精简承
接范围导致建筑钢结构板块业务收缩致收入和利润贡献降低;(2)山东凌凯在建项目处于试生产调试阶段
,尚未形成产品销售,叠加试生产研发投入及大额折旧摊销计提,导致项目亏损;(3)银行融资规模增加
导致财务费用攀升。
(2)经营回顾
2024年,公司坚持“经营为先,人才为本,数据为核,服务支撑”的工作方针,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
化人才与业务结构,引进专业医药运营及管理团队,探索销售新模式,挖潜增效,加强风控管理,保障经营
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表现如下:
1)医药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营销体系和销售模式,构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结构体系,拓展营销渠道,加
快市场覆盖。建立学术价值赋能体系:公司成立了全国专业化学术推广队伍,打造公司产品的医学价值传播
体系,围绕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探索,实现临床证据-用药方案-疗效追踪的全链医学信息穿透,使产品临床比
较优势及安全性形成学术共识。
打造渠道生态重构工程:公司优化激励机制,优化渠道资源,强化管控力度,提高空白市场布点质量和
网络协同能力,探索院内院外联动新模式。公司对现有覆盖医院进行梳理,提高空白区域的覆盖率,激活或
清理休眠医院。公司积极推动现有优势品种集采申报,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三七通舒胶囊中选湖北省牵
头的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有利于提高三七通舒胶囊的市场竞争力,为持续扩大三七通舒胶囊的
全国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临床证据体系升级:持续推进公司核心产品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等产品在专家共识、临床治疗
等方面的医药学研究,加强药物临床综合评价证据建设;搭建专业化学术推广、交流平台,将药品研发、临
床治疗和诊断结合,稳步提升学术活动数量和转化率,提升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