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825 太钢不锈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黑金属冶炼、不锈钢及其钢制品等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冶金钢铁行业(行业) 1003.79亿 100.00 12.11亿 100.00 1.21
─────────────────────────────────────────────────
不锈钢材(产品) 699.98亿 69.73 7.84亿 64.70 1.12
普通钢材(产品) 240.67亿 23.98 3.03亿 25.04 1.26
普碳钢坯(产品) 41.56亿 4.14 6925.24万 5.72 1.67
风水电气等其他商品(产品) 17.97亿 1.79 4789.32万 3.95 2.67
其他业务(产品) 3.62亿 0.36 708.04万 0.58 1.96
─────────────────────────────────────────────────
国内(地区) 940.18亿 93.66 10.64亿 87.86 1.13
国外(地区) 63.61亿 6.34 1.47亿 12.14 2.31
─────────────────────────────────────────────────
直销(销售模式) 790.99亿 78.80 10.97亿 90.54 1.39
经销(销售模式) 212.80亿 21.20 1.15亿 9.46 0.5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冶金钢铁行业(行业) 497.14亿 100.00 10.16亿 100.00 2.04
─────────────────────────────────────────────────
不锈钢材(产品) 334.75亿 67.34 7.48亿 73.56 2.23
普通钢材(产品) 130.46亿 26.24 1.67亿 16.39 1.28
普碳钢坯(产品) 20.97亿 4.22 4819.76万 4.74 2.30
风水电气等其他商品(产品) 9.42亿 1.89 3878.12万 3.82 4.12
其他业务(产品) 1.54亿 0.31 1518.24万 1.49 9.86
─────────────────────────────────────────────────
国内(地区) 461.48亿 92.83 9.09亿 89.39 1.97
国外(地区) 35.66亿 7.17 1.08亿 10.61 3.0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冶金钢铁行业(行业) 1056.18亿 100.00 7.02亿 100.00 0.67
─────────────────────────────────────────────────
不锈钢材(产品) 697.60亿 66.05 8610.58万 12.26 0.12
普通钢材(产品) 265.51亿 25.14 5.50亿 78.36 2.07
普碳钢坯(产品) 65.32亿 6.18 840.41万 1.20 0.13
风水电气等其他商品(产品) 23.97亿 2.27 5646.76万 8.04 2.36
其他业务(产品) 3.77亿 0.36 106.07万 0.15 0.28
─────────────────────────────────────────────────
国内(地区) 997.90亿 94.48 4.91亿 69.90 0.49
国外(地区) 58.28亿 5.52 2.11亿 30.10 3.63
─────────────────────────────────────────────────
直销(销售模式) 831.21亿 78.70 6.90亿 98.22 0.83
经销(销售模式) 224.97亿 21.30 1252.43万 1.78 0.0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冶金钢铁行业(行业) 536.61亿 100.00 4.83亿 100.00 0.90
─────────────────────────────────────────────────
不锈钢材(产品) 346.92亿 64.65 1.10亿 22.71 0.32
普通钢材(产品) 132.94亿 24.77 2.89亿 59.75 2.17
普碳钢坯(产品) 40.45亿 7.54 140.14万 0.29 0.03
风水电气等其他商品(产品) 13.05亿 2.43 7265.33万 15.04 5.57
其他业务(产品) 3.25亿 0.61 1067.33万 2.21 3.29
─────────────────────────────────────────────────
国内(地区) 507.14亿 94.51 3.96亿 82.02 0.78
国外(地区) 29.46亿 5.49 8684.13万 17.98 2.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48.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7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公司1 │ 1209119.83│ 12.05│
│公司2 │ 565518.45│ 5.63│
│公司3 │ 288227.95│ 2.87│
│公司4 │ 224742.15│ 2.24│
│公司5 │ 198920.32│ 1.98│
│合计 │ 2486528.69│ 24.7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48.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公司1 │ 2546559.24│ 27.05│
│公司2 │ 1121336.69│ 11.91│
│公司3 │ 802122.56│ 8.52│
│公司4 │ 727794.41│ 7.73│
│公司5 │ 288745.48│ 3.07│
│合计 │ 5486558.37│ 58.2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钢铁行业形势
从行业运行看,2024年,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
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不锈钢行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全年不
锈钢粗钢产量同比增长7.54%,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54%,消费增幅比产量增幅低3个百分点,供大
于求的局面突出;主流产品价格降幅明显,不锈钢304冷板平均价格同比降低9.8%。
从经营业绩看,2024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重点统计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73%;利润总额
同比下降47.2%;平均销售利润率0.73%,较2023年水平下降0.59个百分点,在工业行业中排名靠后;亏损户
数35家,亏损面39.3%,较2023年水平扩大4.5个百分点。
(二)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以不锈钢产品为主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形成了以板带型线管全系列、超
厚超宽超薄极限规格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钢铁产品集群,品种、质量
、研发、节能、环保、服务等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多个品种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拥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从事不锈钢及其它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
属、铁合金、金属制品的生产、销售;钢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等业务。
(二)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有不锈钢、冷轧硅钢、碳钢热轧卷板、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等。电磁纯铁、超纯铁素
体、双相钢、高碳马氏体、无磁钢、铁路客货车用钢、火车轮轴钢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公司坚持以新制胜
,重点产品批量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
业,软态不锈钢精密箔材(手撕钢)、笔尖钢、高锰高氮不锈钢等新产品为我国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发挥着重
要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保障坚实有力
太钢集团具有年产1300万吨铁精矿粉生产能力,铁矿石、冶金辅料具备“自给自足”能力,在镍、铬、
煤炭等资源方面与业内领军企业缔结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为公司钢铁生产提供可靠稳定的资源保障
。
(二)智慧制造先发布局
公司近年来持续实施一系列技术改造,实现技术装备大型化、现代化、集约化,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
级改造、高端冷轧取向硅钢一期等重点项目实现达产达效、稳定运行,信息化改造和智控中心项目全面完成
布局,推进实施热连轧生产线优化升级改造项目,打造智慧制造新高地,保持全流程装备优势。
(三)技术创新体系完善
公司拥有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建有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理化实验
室等创新平台,主持或参与完成我国超过70%的不锈钢板带类产品标准,持有8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专有技术。
(四)品种品牌优势明显
公司形成了以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为主的高效节能长寿型钢铁产品集群,不锈钢产品涵
盖板带型线管全系列、超宽超厚超薄极限规格,笔尖钢、手撕钢、铁路用钢、双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用高
牌号硅钢等高精尖产品享誉国内外。
(五)绿色低碳绩效领先
公司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形成了较完整的固态、液态、气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国家首批
绿色工厂和钢铁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部分工序率先满足山西省深度治理管控要求,能效标杆创建工作持
续开展;通过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回供城市景观用水、向城市提供供暖热源等,实现与城共融。
(六)重组协同效益凸显
太钢集团和中国宝武联合重组后,不断推进管理升级,生产效率、资产效率提升,协同效应持续显现,
公司集研发、制造、加工、服务于一体的旗舰优势逐步建立。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面对钢铁行业严峻复杂的市场经营形势,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积极应对行业周期性下行调整,深入践行“四化”、“四有”,牢固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一手抓现场
改善、一手抓市场机遇,全力推进产品经营、算账经营和精益运营,加强多基地协同协作,价值创造能力不
断提升,实现生产经营稳健运行。2024年,公司全年产钢1397.53万吨,其中不锈钢619.97万吨;全年钢材
销量1317.74万吨,其中不锈材581.86万吨;出口钢材97.10万吨,其中不锈材34.81万吨。
(1)深化算账经营,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加强
推动建立全员化、多视角、精益化、全流程算账体系,建成标准成本、全流程物料跟踪体系以及全流程
销售订单跟踪体系,建成日成本、炉成本核算等算账工具,丰富算账应用场景,提升平台盈利分析能力;持
续完善算账经营工作流程,打通采、产、销各环节,形成闭环算账经营体系。深化整合协同,强化一总部多
基地管控,加快构建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研发、统一制造管控、统一财务、统一数据标准,降低管理
和制造成本。深化对标找差,总部全力支撑太钢鑫海炼钢、热轧项目快速达产达效,炼钢工序全面实现盈利
。
(2)扎实推进产品经营,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彰显
加强产品经营团队建设,围绕影响客户体验和黏度的QCDVS(质量、成本、交付、品种、服务)五大要
素,成立十个工厂经营团队,实现与市场的高效衔接,推进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加大差异化
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提升“Leading引领(L型)、Professional品种(P型)、Valueadded增值(V型)”差
异化产品销量;强化营销的龙头牵引作用,加强直供用户开发,提升直供用户比例,积极完善国际市场渠道
建设,提升出口比例,公司出口同比大幅提升。经济型排气用钢、先进超超临界锅炉管、电梯用钢、法兰用
不锈钢等产品通过行业重点客户认证,实现首次供货。
(3)推进精益运营,产线效率持续提高
持续优化产线分工定位,关停落后产线,推动集约化和柔性化生产,发挥低成本产线效率。成功试制全
球最大单重宽幅N06625镍基合金热卷,产线能力快速提升。加强“双基”管理,基本明确三层级标准化体系
框架,健全完善各生产单位作业过程标准化、岗位规程标准化、现场环境标准化、行为举止标准化体制机制
,夯实精益制造基础。
(4)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坚定不移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围绕“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创新、应用基础研究、用户综合材料解决
方案”,聚焦国家重点项目、重大专项材料保供、新装备材料“卡脖子”难题,全力打造不锈钢原创技术策
源地,形成一批“万吨级”“千吨级”新产品。完成1300兆帕级温成型车轮钢、抽水蓄能机组用S750MC级磁
轭钢薄板等产品全球首发,换热器用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复兴号”重大功率机车轴用钢等产品国内首发。
大力推进使命类材料攻关,在高铁等领域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含硼不锈钢六方管具备批量供货能力,无取
向硅钢0.30毫米薄规格产品在中车时速400公里复兴号牵引电机上开展上车认证。“复兴号”大功率机车轴
锻材实现国内首发;热轧中厚板4300mm产线不锈钢船用钢板牌号产品完成七国船级社认证。牵头起草的团体
标准《钢铁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第3部分:不锈钢》正式发布。
(5)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提速,赋能高质量发展
推进无人化项目建设,打造生产现场极致的少人化、无人化。发挥数据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应用潜力,初
步形成一批数据应用创新案例。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新水平,巩固和拓展超低排放环保A级绩效成果。积极创
建能效标杆,持续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太钢不锈入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推进10
0%全废钢电弧炉流程极致低碳工艺开发,碳钢热轧卷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首批中国低碳排放钢大类
产品之一。
(6)深化内部改革,全员活力不断增强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快健全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破解活力不强、效率不高难点。推动领导干
部能上能下,以半年为周期,实施“红绿灯”亮灯机制,有效评价干部工作状态,强化领导干部过程管控。
优化盘活人力资源,推进赛马机制和末位淘汰机制,做实岗位考核评价,以吨钢利润分位值、ROE为核心,
加快构建以新型经营责任制为标志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化“一人一表”,突出“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
,建立强评价、强导向的时效性激励机制,实现员工收入能增能减,实现厂部间平均收入水平有增有减,员
工活力显著增强。
(7)加速推进产业链建设,延链补链强链取得新进展
遵循“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夯基础”发展思路,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通过延链补链
强链,构建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践行山西省“政府+园区+链主”招商模式联合尖草坪区
、中北高新区举办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持续推进精准招商和产品宣介。
(8)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生产经营稳定
树牢底线思维,持续健全、有效运行重大风险全链条防控机制,实现风险防控的体系化管控与闭环运行
。筑牢合规经营底线红线意识,巩固合规管理体系认证成果,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开展重大风险评估工作,
健全完善风险分类监测指标体系,强化投资、供应链等专项风险防控,完善风险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管理,
持续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区域安全责任,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持续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力度
。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信息披露,《太钢不锈2023可持续发展(ESG)报告》再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
院“五星级”(卓越)评价,提高了公司透明度和各方认同度。
●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现今,中国钢铁行业已由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阶段。随着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高质量
发展的系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系统配套、协同发力,将进一步引导推动中国钢铁行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1、减量调结构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性、
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全球经济增长趋缓。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
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中国钢铁行业减量调结构发展新阶段,钢铁消费强度进入下降区间。2025年
,我们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对我国钢材消费保持高位形成一定
支撑,根据中钢协预计,2025年粗钢表观消费量8.87亿吨,有望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
品种质量要求更高,以城镇化驱动的建筑及相关领域钢材需求延续下降态势,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光伏
产业等工业用材需求上升,绿色低碳钢材、高性能钢板带材、优特钢棒线材等产品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这
将推动钢铁行业加速结构调整,加快向高端化迈进。
2、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和数智赋能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钢铁行业是国民经
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
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目前,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制造业第一
大碳排放领域和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钢铁行业做好节能降碳,加快在新工艺开发、新能源应用、新流程
再造等方面的技术突破,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国家“
双碳”战略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同时,以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为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钢铁行业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推动数智技术与钢铁生产流程的深入融合,加速“人工智能+钢铁”,能够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产品竞争力,成为钢铁行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3、高效化是我国钢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塑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高效化
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钢铁企业决胜市场的重要法宝。在减量发展的新阶段,钢铁企业加快
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推动从“增量发展思维”向“减量发展思维”转变,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从生产交
易型向创新变革型转变,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产品高端化,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变革提高效率,坚持走集约化
、内涵式效率经营发展之路,扎实提升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是构建适应新发展形势的核心竞争力、赢
得新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二)公司发展战略
把握新的发展形势,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
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支撑先进制造、
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成为全球不锈钢业引领者”为愿景,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
为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经营、算账经营和精益运营,扎实推进
数智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打造差异化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不锈钢企业,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
新篇章。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计划产钢1420万吨,其中,产不锈钢615万吨;经营绩效跑赢大盘;环保绩效持续领先,
重大安全事故和风险事件为零。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深入推进算账经营和产品经营,着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深化产销研一体化实体化变革,加强产品经营团队建设,实现跨工序、跨部门高效协同,推进由生产型
向经营型转变,全面提升满足客户需求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以提升吨钢利润为核心,深入推进算账采
购、算账生产、算账营销、算账投资、算账研发,打通采、产、销各环节,完善闭环算账经营体系,助力公
司效益提升。
2、强化科技创新,全力打造不锈钢原创技术与产品策源地
坚持“四个面向”,包括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基地和现场,深化
科技创新,实现8项产品全球首发和15项产品国内首发,推进10项未来型技术和17项现场技术研发,打造不
锈钢、硅钢、碳钢三大类产品更加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3、深化数智赋能,加快推动数智技术与钢铁制造深度融合
实施数字化基础再造与智能化技术创新,加快内部应用系统的综合集成和云化改造迁移,实现海量数据
的全面采集、实时处理和云端汇聚。利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推进智慧场景建设,提升产线自
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4、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
持续深化绿色钢厂建设,保持超低排放A级企业绩效,推进太钢鑫海公司超低排放改造;优化水系统运
行,推进水循环利用深度治理等项目;推进含锌尘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提升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优化能源
结构,推进光伏项目建设,加大绿电采购利用比例,实施低碳节能综合利用升级改造项目,打造能效标杆;
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体系,加强碳排放数据的管理与应用,谋划碳资产管理,强化低碳冶金工艺
技术研发,做行业绿色低碳示范者。
5、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动力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与员工劳动价值、经营业绩、绩效考核联动的收入分配调整机制;以“岗位聘
用”和“员工发展”为双轮,聚焦效率提升、能力提升,全面激发动力活力;发挥“三项制度改革”的牵引
作用,切实实现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扎实推进科改行动,打造基层改革创新样板
和尖兵。
6、全面防控经营风险,确保稳健运营发展
进一步完善分类分层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源头治理、及早揭示、稳妥处置、整改追责”的风险闭环
管理,注重从源头辨识评估防范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认真落实区域安全主体责任和专业安全管理
责任,健全安全生产常态化监管体系,完善隐患排查管理机制,推进事故隐患清零,实现长周期大安全。
(四)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安排
2025年,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
1、继续发挥竞争力优势,持续开展对标找差,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实现效益提升。
2、加强现金流管理,加快公司内部资金周转效率,持续降低存货、应收账款等资金占用。
3、丰富融资工具,持续优化融资结构,合理控制带息负债规模。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
当前,钢铁行业处于长周期下行中,订单和需求持续偏弱,供给强于需求,而大宗原料价格仍高位运行
,成本重心实际下移幅度小于钢价降幅,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公司提升经营绩效面临很大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方向引领,深化产品经营,加快开发适应满足
市场新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拓展公司基础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场景,促进下游行业用材的升级;同时,将进一
步强化算账经营,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意识,推进精益管理,加快内涵式效率提升,强化边际和
现金流管理,全力提升成本竞争力、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努力实现公司的稳健经营,构筑起公司穿越行业
下行周期的显著竞争优势。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