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878 云南铜业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生产和销售铜精矿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品、高纯阴极铜、工业硫酸、黄金、白银。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及非贸易收入(行业) 670.79亿 75.44 31.06亿 97.86 4.63
贸易收入(行业) 218.34亿 24.56 6791.75万 2.14 0.31
─────────────────────────────────────────────────
阴极铜(产品) 657.96亿 74.00 12.78亿 40.26 1.94
其他产品(产品) 110.44亿 12.42 6.73亿 21.20 6.09
贵金属(产品) 108.86亿 12.24 4.33亿 13.63 3.97
硫酸(产品) 11.86亿 1.33 7.91亿 24.91 66.65
─────────────────────────────────────────────────
中国大陆(地区) 847.85亿 95.36 31.64亿 99.69 3.73
中国香港(地区) 41.28亿 4.64 993.04万 0.31 0.24
─────────────────────────────────────────────────
直销(销售模式) 889.13亿 100.00 31.74亿 100.00 3.5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及非贸易收入(行业) 1033.68亿 58.07 46.98亿 93.14 4.55
贸易收入(行业) 746.44亿 41.93 3.46亿 6.86 0.46
─────────────────────────────────────────────────
阴极铜(产品) 1328.23亿 74.61 25.53亿 50.62 1.92
其他产品(产品) 326.41亿 18.34 13.63亿 27.03 4.18
贵金属(产品) 112.38亿 6.31 6.03亿 11.95 5.36
硫酸(产品) 13.11亿 0.74 5.25亿 10.40 40.02
─────────────────────────────────────────────────
中国大陆(地区) 1662.36亿 93.38 49.87亿 98.86 3.00
中国香港(地区) 117.76亿 6.62 5733.95万 1.14 0.49
─────────────────────────────────────────────────
直销(销售模式) 1780.12亿 100.00 50.44亿 100.00 2.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及非贸易收入(行业) 465.98亿 54.65 28.50亿 95.35 6.12
贸易收入(行业) 386.74亿 45.35 1.39亿 4.65 0.36
─────────────────────────────────────────────────
阴极铜(产品) 624.89亿 73.28 15.89亿 53.16 2.54
其他产品(产品) 171.89亿 20.16 7.54亿 25.24 4.39
贵金属(产品) 50.81亿 5.96 4.85亿 16.24 9.55
硫酸(产品) 5.13亿 0.60 1.60亿 5.36 31.24
─────────────────────────────────────────────────
中国大陆(地区) 794.75亿 93.20 29.62亿 99.09 3.73
中国香港(地区) 57.96亿 6.80 2729.60万 0.91 0.47
─────────────────────────────────────────────────
直销(销售模式) 852.71亿 100.00 29.89亿 100.00 3.5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及非贸易收入(行业) 1008.18亿 68.59 58.26亿 95.98 5.78
贸易收入(行业) 461.66亿 31.41 2.44亿 4.02 0.53
─────────────────────────────────────────────────
阴极铜(产品) 1134.67亿 77.20 37.94亿 62.50 3.34
其他产品(产品) 206.02亿 14.02 11.97亿 19.72 5.81
贵金属(产品) 121.24亿 8.25 11.27亿 18.57 9.29
硫酸(产品) 7.92亿 0.54 -4799.98万 -0.79 -6.06
─────────────────────────────────────────────────
中国大陆(地区) 1386.26亿 94.31 60.30亿 99.34 4.35
中国香港(地区) 83.58亿 5.69 3990.55万 0.66 0.48
─────────────────────────────────────────────────
直销(销售模式) 1469.85亿 100.00 60.70亿 100.00 4.1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50.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5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964670.30│ 16.65│
│客户二 │ 1641363.77│ 9.22│
│客户五 │ 654811.78│ 3.68│
│客户三 │ 623547.26│ 3.50│
│客户四 │ 622835.87│ 3.50│
│合计 │ 6507228.98│ 36.5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95.7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240827.48│ 7.26│
│供应商二 │ 991944.48│ 5.81│
│供应商五 │ 620313.55│ 3.63│
│供应商三 │ 594590.54│ 3.48│
│供应商四 │ 510109.50│ 2.99│
│合计 │ 3957785.55│ 23.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多重挑战与结构性变革中呈现出复杂格局,增长动能减弱、政策不确定性加剧
、地缘冲突频发等因素交织,使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我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
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
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全球铜产业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产业链和供应链失衡、物流及贸易“壁垒”升级等多重问
题,铜冶炼加工费继续承压,铜矿企业下调产量指引、废铜供应减少,叠加电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消费韧
性凸显推动去库存,上半年铜价震荡中显现韧性。从价格表现看,1—6月,伦敦金属交易所当月期铜和3个
月期铜均价分别为9,431.2美元/吨和9,445.4美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51%和2.42%;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当
月期铜和3个月期铜均价分别为77,656.5元/吨和77,243.2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85%和3.04%;同时,铜精
矿紧张局面难以缓解,铜精矿供需矛盾激化,2025年国内大型冶炼企业签订铜精矿长单加工费(TC/RC)Ben
chmark降至21.25美元/吨和2.125美分/磅,远低于2024年,现货加工费跌入负值区间。
公司主营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了铜的勘探、采选、冶炼,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贸易等领域
,是中国重要的铜、金、银和硫化工生产基地,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是具
有深厚行业积淀的铜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阴极铜、黄金、白银、工业硫酸、钼、铂、钯、硒、碲、铼等,其中阴极铜产能16
1万吨/年。公司主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生产,按照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证产品受
到严格的质量控制。公司主产品阴极铜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国防等领域;黄金和白银
用于金融、珠宝饰品、电子材料等;工业硫酸用于化工产品原料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
公司“铁峰牌”阴极铜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铁峰牌”黄金在上海黄金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铁峰牌”白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注册。
(二)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自有矿山及外部采购。公司外部采购以长期合同为主,即一般签订
年度采购框架协议,根据不同订单的实际采购数量、规格、品质等确定具体采购结算金额。国内采购结算定
价以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价格、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金价格和华通铂银现货市场二号国标白银价
格为基础;进口矿含铜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市场价格为基础,进口矿含金、银以伦敦金银协会(LBMA)
的报价为基础。
2.生产模式:
(1)矿山业务
公司所属在产矿山坚持技术可行、安全环保、效益优先的原则,紧盯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狠抓落实保产
增产、对标提质、成本管控措施,强弱项、补短板,持续抓好安全攻坚行动,提高生产调度的安全生产指挥
能力,稳产量、保持续、控风险、防事故、降成本。公司在产矿山的铜矿物主要是硫化矿为主,核心业务涵
盖采矿、选矿,地下矿山工艺流程为开拓—采切—回采,选矿工艺均采用泡沫浮选法,浮选铜矿物的同时将
矿石中伴生的金、银等贵金属也一起回收,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2)冶炼业务
公司所属铜冶炼企业,分别采用侧吹炉结合顶吹炉、闪速冶炼(闪速炉)、富氧顶吹(艾萨炉)、底吹
(底吹炉)等国际、国内先进冶炼技术,让公司成为世界上铜火法冶炼工艺较为全面的铜业公司,为打造复
杂铜精矿高效清洁提取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了技术保障;铜冶炼厂构成西南、北方、华东三大生产基地
,相互支撑,实现且形成了差异化调配原料、统筹配置循环经济、多维度资源共享、生产组织灵活调节的产
业集群。公司冶炼主要工艺流程按功能分为熔炼、精炼、电解、稀贵、制酸、水处理、制氧、动力等八个生
产单元,各环节密切配合协作,产出核心产品阴极铜及主产品黄金、白银、工业硫酸。
(3)协同业务
公司协同业务主要包含供销储运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矿山开发项目管理、检验检测和综合回收等,旨
在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冶炼、矿山企业提供供销储运、技术、管理、工程建设及采掘劳务、辅助材料等服
务,同时打造公司供销储运、技术管理、开发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各协同业务单位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
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积极性,为公司降本增效和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销售模式:
(1)阴极铜
公司阴极铜主要采用区域化直销模式,并建立了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香港等境内外市场的销
售网络。公司阴极铜销售价格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产品期货价格为基础,结合市场行情确
定。
(2)工业硫酸
公司工业硫酸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销售客户主要为周边地区氢钙、磷肥、钛白等行业企业和相关贸易
企业。硫酸销售价格主要根据硫酸供需情况、下游行业生产情况、国内国际硫磺制酸市场情况不定期调整。
(3)金、银等稀贵金属
公司金、银等稀贵金属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可销售。其中,国内黄金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SGE)
销售,价格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现货价格确定,加工复出口黄金参照伦敦金银协会(LBMA)报价结合
现货市场升贴水确定价格;国内白银产品以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白银价格、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期
货价格为参考进行定价,加工复出口白银参照伦敦金银协会(LBMA)报价结合现货市场升贴水确定价格。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股东支持优势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云铜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中铝集团。云南铜业作为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唯一铜产业上
市平台,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优秀铜业公司的使命和责任。依托中铝集团作为央企的强大综合实力及资源优
势,公司和行业多个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形成多样化的业务合作,得到各方支持和信任。
(二)产业布局合理
公司产业涉及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的勘查、采选、冶炼、综合回收利用以及销售,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
的有机协同。公司主力矿山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生产探矿、科学调度和设备、安全的精准管理,能
保持现有在产矿山持续稳定运行。公司冶炼产能布局充分考虑全球铜资源分布特点,国内布局的西南、华东
、北方三大冶炼基地形成稳定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原料差异化调配、统筹配置循环经济利用、多维度资源共
享、生产组织灵活调节的产业集群,夯实了公司在生产组织中资源调配、低成本优势。结合目前全球铜矿资
源分布相对集中于南美、非洲等地域,公司积极优化采购、销售、物流等环节,不断培育和提升全球化运营
能力。
(三)基础管理良好
公司持续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
管理,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公司大部分矿山均在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地质结构、矿石品质都比较
复杂,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拥有了丰富的高海拔、深井矿山采选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公司拥有数十年铜
冶炼生产运营历史,熟练掌握多种冶炼工艺,综合回收水平高,原料适应性良好,成本竞争力较强,安全环
保管理态势持续稳定。在不断发展中,公司锻炼了一大批懂生产、善管理、技术好、能力强的经营管理人才
和科研人才,为公司持续经营、稳健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资源储备较好
公司高度重视矿山资源接替与资源增储上产,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各矿区地质综合研究、矿山深边部
找探矿工作。公司目前主要拥有的普朗铜矿、大红山铜矿、羊拉铜矿等矿山,主要分布在三江成矿带,具有
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进一步找矿潜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开展多项矿产勘查活动、矿山深边部找探矿工作。截止2025年6月末,公司保有铜
资源矿石量9.56亿吨,铜资源金属量361.37万吨,铜平均品位0.38%,其中:迪庆有色保有铜资源矿石量8.4
2亿吨,铜资源金属量278.22万吨,铜平均品位0.33%。
(五)党建引领优势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大政治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司改革发展及生产经营各方面、全过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始终遵循市场经济
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深入推进公司改革发展,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党委“把方
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
、思想、组织保证,有力推动生产经营任务目标的实现。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公司牢固树立市场主体意识,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生产组织、指标优化、创新提质等各项工作,积极应
对原料供应紧张、铜市场TC创历史新低等挑战,进一步完善产供销储运财运营管理协同机制,不断夯实极致
经营基本盘,实现主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等目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9.13亿
元同比增长4.27%、利润总额18.95亿元同比增长2.94%、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同比增长24.32%。
1.公司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统筹抓好生产组织、成本管控、指标优化等各项工作,
主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完全成本优于目标,主要技经指标再提升。上半年,生产阴极铜77.94万吨同比上
升53.22%,生产黄金12.19吨同比上升98.86%,生产白银276.63吨同比上升98.70%,生产硫酸286.29万吨同
比上升20.63%;矿山精矿含铜、冶炼阴极铜单位完全成本优于年度降本目标;矿山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
和选矿回收率,铜冶炼总回收率和综合能耗等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
2.公司紧盯关键节点,坚守安全环保质量底线,加强内外协同,实施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滇中有色再生
铜、易门铜业阳极精炼等重点发展项目,地质勘查项目按序推进。
3.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个新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查并正式启动,2个省级科技重
大专项完成任务,提交验收申请;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智
能矿山、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伴生金属综合回收技术研究与产线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4.改革攻坚持续深入,公司以任务清单为抓手全面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劳动用工持续优化,劳动效
率稳步提升,冶炼、矿山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进一步提升。
5.风险防控稳健有序,持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强化合规管理,持续强化风控内控体系建设;信息披露
质量再提升,公司定期报告及各类临时性公告披露未发生更正情形。安全环保态势平稳,有序推进安全生产
治本攻坚、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执行《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强制规范》,持续开展重要危险源
专业评估;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持续修订完善SOP;强化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推进生产工艺本质安
全化改造;完成生态环境问题及绿色发展任务目标任务;持续强化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源头管控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