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19 金陵药业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中西药原料和制剂、生化制品、医药包装制品、医疗器械、天然饮料生产、销售。新产品研制、技术服务
及开发,医疗信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服务(行业) 17.40亿 53.03 1.37亿 22.68 7.89
药品生产与销售(行业) 14.93亿 45.50 4.65亿 76.75 31.13
其他(行业) 4822.18万 1.47 347.19万 0.57 7.20
─────────────────────────────────────────────────
医疗服务(产品) 17.40亿 53.03 1.37亿 22.68 7.89
化学药品(产品) 10.59亿 32.27 3.52亿 58.19 33.28
中药(产品) 4.14亿 12.63 1.09亿 17.94 26.22
其他(产品) 4822.18万 1.47 347.19万 0.57 7.20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1979.07万 0.60 374.16万 0.62 18.91
─────────────────────────────────────────────────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地区) 30.11亿 91.76 4.69亿 77.36 15.56
中、西南大区(河南、湖南、湖北、广 1.46亿 4.45 --- --- ---
东、广西)(地区)
华北大区(河北、北京、天津)(地区) 6234.97万 1.90 --- --- ---
西北大区(山西、内蒙、宁夏、陕西) 4136.32万 1.26 --- --- ---
(地区)
东北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 1139.50万 0.35 --- --- ---
区)
境外(地区) 629.60万 0.19 --- --- ---
新疆大区(地区) 287.06万 0.09 ---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26.64亿 81.18 2.61亿 43.08 9.79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6.18亿 18.82 3.45亿 56.92 55.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服务(行业) 7.55亿 49.96 5858.30万 18.49 7.76
药品生产与销售(行业) 7.36亿 48.68 2.56亿 80.69 34.76
其他(行业) 2055.70万 1.36 260.15万 0.82 12.66
─────────────────────────────────────────────────
医疗服务(产品) 7.55亿 49.96 5858.30万 18.49 7.76
化学药品(产品) 4.85亿 32.08 1.92亿 60.57 39.59
中药(产品) 2.36亿 15.63 5904.35万 18.63 25.00
其他(产品) 2055.70万 1.36 260.15万 0.82 12.66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1476.58万 0.98 472.32万 1.49 31.99
─────────────────────────────────────────────────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地区) 13.38亿 88.56 2.23亿 70.31 16.65
中、西南大区(河南、湖南、湖北、广 1.45亿 9.60 --- --- ---
东、广西)(地区)
华北大区(河北、北京、天津)(地区) 888.44万 0.59 --- --- ---
东北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 667.91万 0.44 --- --- ---
区)
西北大区(山西、内蒙、宁夏、陕西) 535.41万 0.35 --- --- ---
(地区)
境外(地区) 484.69万 0.32 --- --- ---
新疆大区(地区) 214.79万 0.14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生产与销售(行业) 13.88亿 43.46 4.92亿 77.17 35.44
医疗服务(行业) 13.45亿 42.12 9704.58万 15.23 7.21
其他(补充)(行业) 4.08亿 12.78 4079.95万 6.40 9.99
其他(行业) 5228.10万 1.64 766.31万 1.20 14.66
─────────────────────────────────────────────────
医疗服务(产品) 13.45亿 42.12 9704.58万 15.23 7.21
化学药品(产品) 9.68亿 30.32 3.64亿 57.04 37.54
其他(补充)(产品) 4.08亿 12.78 5128.14万 8.05 12.56
中药(产品) 4.06亿 12.71 1.15亿 17.99 28.25
其他(产品) 5228.10万 1.64 766.31万 1.20 14.66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1363.13万 0.43 314.95万 0.49 23.10
─────────────────────────────────────────────────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地区) 25.97亿 81.31 4.93亿 77.28 18.97
其他(补充)(地区) 4.08亿 12.78 --- --- ---
中、西南大区(河南、湖南、湖北、广 1.30亿 4.06 --- --- ---
东、广西)(地区)
华北大区(河北、北京、天津)(地区) 2192.24万 0.69 --- --- ---
东北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 1622.85万 0.51 --- --- ---
区)
西北大区(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 1135.57万 0.36 --- --- ---
)(地区)
新疆大区(地区) 554.12万 0.17 --- --- ---
境外(地区) 390.64万 0.12 ---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21.59亿 67.59 2.35亿 40.15 10.90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6.27亿 19.63 3.51亿 59.85 55.95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4.08亿 12.78 5128.14万 --- 12.5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药品生产与销售(行业) 7.46亿 51.78 2.56亿 81.78 34.23
医疗服务(行业) 6.73亿 46.68 5429.16万 17.38 8.07
其他(行业) 2212.59万 1.54 --- --- ---
─────────────────────────────────────────────────
医疗服务(产品) 6.73亿 46.68 5429.16万 17.38 8.07
化学药品(产品) 5.03亿 34.87 1.83亿 58.63 36.44
中药(产品) 2.35亿 16.27 6979.59万 22.34 29.76
其他(产品) 2212.59万 1.54 --- --- ---
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926.28万 0.64 --- --- ---
─────────────────────────────────────────────────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地区) 13.73亿 95.22 2.78亿 88.96 20.25
中、西南大区(河南、湖南、湖北、广 4910.14万 3.41 --- --- ---
东、广西)(地区)
东北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 621.24万 0.43 --- --- ---
区)
华北大区(河北、北京、天津)(地区) 578.76万 0.40 --- --- ---
西北大区(山西、内蒙、宁夏、陕西) 397.52万 0.28 --- --- ---
(地区)
境外(地区) 318.12万 0.22 --- --- ---
新疆大区(地区) 59.63万 0.04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0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51435.34│ 15.67│
│客户(2) │ 23418.79│ 7.14│
│客户(3) │ 23084.66│ 7.03│
│客户(4) │ 18481.46│ 5.63│
│客户(5) │ 15126.49│ 4.61│
│合计 │ 131546.74│ 40.0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3.9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52440.78│ 28.83│
│供应商(2) │ 12546.61│ 6.90│
│供应商(3) │ 5511.29│ 3.03│
│供应商(4) │ 4771.25│ 2.62│
│供应商(5) │ 4581.46│ 2.52│
│合计 │ 79851.39│ 43.9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中国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呈现出稳健上扬的发展态势,彰显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发展潜力。国家
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
收入达到3.5万亿元,同比增长8.5%。《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国医药创新发展蓝皮书(2024版)》显示创
新药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15%,较去年同期增长2个百分点;新华社的《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研究报告》显
示肿瘤、罕见病领域,药品销售额增长12%,反映出行业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坚定贯彻。在仿制药领域,
一致性评价工作稳步推进,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年度统计报告(2024)》显
示,截至2024年底,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超3,000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市
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2024年药品审评报告》中显示我国创新药临床试验
申请数量达1,500件,同比增长20%。弗若斯特沙利文联合经济日报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医药外包服务市场研
究报告(2024)》中显示2024年CRO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15%;CDMO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同比
增长18%。外包服务的快速发展,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高效、专业的支持,加速了创新药的研发进程。
在医疗服务领域,经济日报发布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2024年整体医疗服务
市场规模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9%。社会办医机构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数量和规模均实
现了稳步增长,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疗机构发展状况报告(2024)》中显示2024年社会办医机构
数量达到25万家,同比增长5%。在康复科等专科细分领域,社会办医机构凭借灵活的运营机制和特色化服务
,逐渐形成了与公立医院互补的发展格局,中国康复医学会《2024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康
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800亿元,同比增长12%,康复机构数量增长8%。
“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在2024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健康界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研
究报告》指出“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下,2024年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医疗机构数量增长20%,达到15万家,
在线问诊量增长30%,达到10亿人次,有效缓解了患者就医不便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发
布的《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达
4.0级,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更加顺畅,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截至2024年末,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亿
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8%,较上一年增长0.5个百分点。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中国老年健康产
业发展指数(2024)》中指出老年人群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其他年龄段人群的2.5倍,2024年老年医疗消费
市场规模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中国老龄化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为医药医疗健康产业开辟了广
阔的市场空间。以药品需求为例,慢性病治疗药物、老年康复类药品的销售额增长尤为明显,新华社发布的
《2024年老年医药市场消费报告》中显示2024年老年慢性病药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
展望未来,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若想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牢抓住政策、技术、市场带来的
机遇,积极应对研发、医疗服务、医保等方面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二)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2024年2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旨在完善新药定价机制。以药品创新价值为核心,通过自评点数确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
自由度,点数越高,价格自由度越高,并在挂网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通知》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研发具有高价值创新药,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引导资源向创新药领域合理配置,提高创新药研发积极
性,促进创新药尽快上市惠及患者。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医药医疗健康领域
提出多项重要举措。强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
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强化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落实和完善异地就
医结算;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进分级诊疗,引导优
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常见病用药种类;加
快补齐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护理等服务短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
首次将“创新药”写入报告,加快前沿新兴创新药产业发展,打造新增长引擎。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提升,直
接减轻居民就医负担,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有助于
打破行业壁垒,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增强医保基金共济能力
与抗风险能力,促进区域间医保政策协调统一,方便群众跨区域就医。完善药品集采制度,进一步降低药品
价格,使更多患者受益,同时激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024年5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旨
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明医改的重要指示。一方面,强调深刻领会三明医改精神实质,包括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三医”协同发展等。另一方面,提出持续巩固落实三明医改制度性成果,具体
措施有加快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进度,形成多层次集采新格局,做好接续采购;加大医保支持基层医疗机
构力度,支持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完善医共体总额付费和考核体系;着力提升医保支付管理水平,全面
推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规范核心要素管理;持续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落实动态调整机制,聚焦重点
学科和项目调价;不断健全基金监管体制机制,打击欺诈骗保,强化数据赋能和社会监督;全面推进医保服
务提质增效,推进经办服务标准化、数字化转型。《通知》的发布加快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低患者费用负
担,促进新药和新诊疗项目应用;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引导患者基层就医;提升医保支
付管理,推动医保、医疗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务人员价值,优化医疗服务结构;健全
基金监管,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推进医保服务提质,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全方位推动医药医疗健康
产业良性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聚焦医保、
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在医药方面,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进行全产
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健全中药审评证据体系,加速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审
评审批,促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向新药转化。在医疗领域,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
置建设,深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医保方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求所有
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这
一政策的出台,对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将有力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通过促进优
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了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方式
改革将引导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4年9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
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10月1日起施行。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以人(个体或群体)为对象,
非产品注册目的,关于疾病多方面及健康维护的研究活动。明确科学性审查、伦理审查、立结项、信息上传
公开4项基本制度;贯穿分类管理、禁无意义重复研究、提整体效能3个理念;确立行政、技术协同监管机制
。对干细胞、体细胞临床研究提出管理要求,中医临床研究管理规范另行规定。研究分为观察性和干预性,
观察性研究不得施加干预、增加风险负担;干预性研究需符合医学和伦理规范,有前期基础、方案和预案,
通过双审查。手术、物理治疗等干预研究,要用获批产品并在适用范围内开展;以上市产品为干预的研究,
一般按指导原则开展,特定条件可超范围。该办法推动完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提升规范性和质量。严格双
审查保障研究科学性和受试者权益,减少风险和伦理争议。禁止无意义重复研究,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
整体效能。协同监管机制规范研究行为,促进健康发展,为行业创新提供科研基础。
2024年11月11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
《通知》通过明确预付金内涵,确定拨付条件和规范支出标准、流程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监督等多方面统
一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知》的发布一是缓解医疗机构垫支压力,优
化现金流,减少坏账风险,有利于采购药品耗材,提升服务能力;二是提高医保部门结算效率,规范医疗机
构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三是让患者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就医体验改善;同时保障医药企业产品供应流
通,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024年,医药医疗健康行业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态势。从机遇来看,政策端的大力扶持为行业
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释放了市场需求,三医联动协同发展促进了行业的规
范化与高效化,对中药产业创新的支持则为传统医药发展开辟新路径。技术创新引领变革,医药研发创新突
破为企业带来商业价值,“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打破地域限制。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办医
兴起,分别从需求增长和服务供给多元化角度,推动行业不断拓展。然而,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医药研发
的高投入与高风险,以及技术瓶颈,阻碍着创新药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资源分布不均和医患关系紧张,影
响行业服务质量和形象;医保支付压力增大与监管难度提升,威胁着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等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药品、医疗器械制造和医康养护服务。药品、医疗器械制造,指中成药、化
学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药品、医疗器械销售业务,指自产药品和代理药品、医疗器械等销售。医康养护服
务主要是指由宿迁医院、仪征医院、安庆医院提供的专业医疗服务,以及福利中心提供的康养护服务。公司
主要产品有:脉络宁注射液/口服液(主要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脑血栓形成及后遗
症、多发性大动脉炎、四肢急性动脉栓塞症、糖尿病坏疽、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等的治疗);琥珀
酸亚铁片(速力菲,主要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速力菲获得2020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优秀产品品
牌和江苏省医药行业优秀产品;香菇多糖注射液(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吸收性明胶海绵(对创
面渗血有止血作用,用于创伤止血)等。
管理模式方面:公司总部为投资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年度预算等,是
对成本、利润、预算管理、投资收益及效果等方面负责的责任中心。设立职能部门对经营单位(包括子公司
、分公司)进行指导、监督、管理和资源协同;增设制造、医疗、科技创新、营销四个业务管理中心,负责
医药产业、医康养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和营销方面战略布局规划、经营目标制订,全面协调公司医药、医康
养产业所属各单位之间的业务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全面掌握市场政策、产品政策,参与产品管线补充与
研发立项、组织机构优化等工作。各经营单位是公司成本利润中心,直接面对市场竞争,通过向市场提供产
品和服务取得经济效益。
经营模式方面:公司所属生产型企业,根据年度销售计划并结合库存周转及实际生产情况组织生产,药
品制造的原料来源主要通过自产和外购两种模式,其中:化学药原料主要通过自产;中药材原料主要通过外
购;包装材料主要通过外购。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区域配送商并配合其向下一级配送商覆盖,配送商完成对终
端客户的配送与覆盖,以及开展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方面的研究与跟踪。公司所属医疗机构以所处
地区病人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引入优质诊疗体系及治疗手段,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并通过医
疗资源、管理经验的积累,构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医疗服务平台。公司的康养护服务以运营医养结合机
构,为老人提供从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养老照护等一体化、系统化服务,同时结合养老护理专
业人才的培养,发展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平台。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与去年同期相比未发生重大变化
2、报告期内业绩驱动因素:随着政府持续加大医疗投入,医保覆盖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以及人口基
数大且老龄化加速、人民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促进了大健康行业的消费。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运营情况与行
业发展特征相符,业绩主要驱动因素为:一是通过品牌优势和产品疗效,公司重点产品销售总体波动不大;
二是随着政策与市场环境变化,在医疗机构利润空间再度被压缩的情况下,公司所属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及住
院病人数有所增长。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在医药制造方面,公司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产品覆盖心脑血管、补铁剂、胃
药、肿瘤辅助用药等治疗领域,在补铁剂的细分市场中,重点产品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竞争优势明显。
医康养护服务方面,宿迁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安庆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梅山医院为和仪征医院为二
级甲等综合医院;福利中心为浙江省五星级养老机构。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优势。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较高的知名度,“桂冠”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脉络宁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再次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脉络宁注射液
荣获2021年度中华民族医药优秀品牌企业代表产品。“速力菲”系列产品荣获“2021江苏省医药行业优秀产
品品牌”。
2、技术优势。公司目前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一支
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拥有较为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已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拥有“脉络宁注射液
”等主要产品相关发明专利。
3、生产质量优势。公司在二十几年专业生产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和技术资料,掌握了国际
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实践经验,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技术开发、生产工艺标准。目前公司全部制剂均已通过
了国家新版GMP认证。
4、公司拥有运作医院项目的经验和能力,现控股四家综合性医院和一处医养结合机构(福利中心)。
5、财务稳健性高。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一直比较稳定,负债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债务规模小,财务
杠杆比例较低。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企业
发展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公司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任务,紧扣主责聚焦主业,蹄疾步稳
谋发展、抓生产、促改革、强创新、保安全、严党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报告期内,公司
实现营业总收入328,145.06万元,营业利润4,295.9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40.98万元。
一、聚焦平台强支撑,全力以赴推动生产经营提质增效
生产方面:金陵制药厂精心谋划,稳供应,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根据营销管理中心订单进行排产,合理
安排设备更新和生产计划,加强与营销中心、大宗原料供应商沟通衔接,建立透明、协同、高效的供应链管
理体系,确保主产品供应链安全,库存合理,同时积极拓展CMO业务,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
生产,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加强过程控制及现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梅峰制药厂坚持以“守正以
固本、创新以致远”理念,以“强销售、严管理、新产品、构建新型政府关系、整合股份公司资源”思路推
进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增加了产能需求。天峰制药厂利用自有存量资源,积极探索OEM/ODM商业模式,寻求
药品CDMO业务、医疗器械研究方面产销的有所突破。东升药业努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数字化“智造”转型,同时积极与外部医药企业开展合作,开发原料药品种和新产品,打造公司核心原
料药及高端医药中间体共性生产平台。
销售方面:一是加强营销团队管理,营销队伍实现团队融合、产品融合、人员融合、销售模式融合,团
队成员熟练掌握全产品,市场应对能力与协同效率不断提升,营销管理中心全年目标的增长。二是持续完善
公司合规体系建设,制定编制《供应商准入及评价制度》《会务审核单》等,开展合规宣讲及培训,组织学
术会议飞行检查,提升全员合规意识,强化监督监管。三是拓展零售与电商渠道,加速线上渠道的拓展,建
立金陵药业品牌的电商旗舰店,拓展线上零售市场份额,同时加强与线上医药平台及跨境电商的合作,扩大
销售网络。四是《丝白祛斑软膏治疗黄褐斑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脉络宁口服液《基
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已正式发布,脉络宁口服液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取得显著进展,速力菲缓释
片药物经济学评价及预算影响分析研究报告已完成,为公司产品学术推广提供有效支撑。
医康养护方面:宿迁医院整体工作以“转型、升级、跨越”为主线,持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2024年
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与南京鼓楼医院等5家知名医院建立10个名医工作室,累计派驻180余人次,开展诊疗
2,176余人次;宿迁医院持续推进医学中心建设,成立肿瘤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4个
医学中心,通过集中专家力量,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推动学科发展。宿迁医院2024持续推进重点专科建设
,目前已有31个专科通过宿迁市第五周期重点专科评审,在新评审细则下,宿迁医院已有6个科室完成江苏
省重点专科的申报和复评工作。仪征医院不断深化内涵发展,推动三级医院创建,围绕等级医院创建核心,
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夯实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区域影响力,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
。聚焦优势专科,结合专科特点,通过开设名医工作室等方式,打造名医、名院,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探
索与健康管理、健康检查等非医保领域的融合,根据医疗服务结构和患者需求,提高附加值医疗服务比例,
2024年仪征医院发展亚专科,开展全日制肛肠专科门诊;安庆医院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内分泌科获评安庆
市临床重点学科,烧伤整形科获批成为安庆市市本级临床培育专科,成功开展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开展精
准微创人工耳蜗植入505例,大幅增加医院收入1.51亿元;福利中心以创建浙江省五星级养老机构为目标,
注重提升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医、养两大核心业务有机衔接,荣获“浙江省养老服务工作成绩突
出集体”、艾力彼“社会办医·康复医院30强”、中国康复医学会“规范化康养建设基地”称号。
二、聚焦重点抓落实,真抓实干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工作,2024年1月12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金陵药业股份有
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4]41号),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
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