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27 中国铁物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面向轨道交通产业为主的物资供应链管理及轨道运维技术服务、工程建设物资生产制造及集成服务和大
宗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产业综合服务(行业) 250.78亿 65.80 10.24亿 52.95 4.08
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行业) 97.34亿 25.54 7.25亿 37.51 7.45
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行业) 33.02亿 8.66 1.84亿 9.54 5.59
─────────────────────────────────────────────────
华北(地区) 85.97亿 22.56 8.38亿 43.37 9.75
西北(地区) 75.00亿 19.68 2.01亿 10.39 2.68
华东(地区) 64.27亿 16.86 3.15亿 16.29 4.90
东北(地区) 48.87亿 12.82 1.26亿 6.50 2.57
西南(地区) 44.22亿 11.60 2.52亿 13.04 5.70
华中(地区) 34.82亿 9.13 7934.94万 4.10 2.28
华南(地区) 25.98亿 6.82 1.03亿 5.32 3.96
境外(地区) 2.03亿 0.53 1920.52万 0.99 9.47
─────────────────────────────────────────────────
直销(销售模式) 381.14亿 100.00 19.33亿 100.00 5.0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产业综合服务(行业) 135.43亿 68.23 4.51亿 49.79 3.33
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行业) 53.90亿 27.16 3.68亿 40.62 6.83
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行业) 9.15亿 4.61 8689.75万 9.59 9.49
─────────────────────────────────────────────────
华北(地区) 39.12亿 19.71 1.80亿 19.85 4.60
华东(地区) 36.47亿 18.37 1.68亿 18.59 4.62
西北(地区) 34.13亿 17.20 6082.84万 6.71 1.78
东北(地区) 31.08亿 15.66 9213.45万 10.16 2.96
西南(地区) 21.28亿 10.72 1.82亿 20.10 8.56
华南(地区) 19.26亿 9.70 8437.98万 9.31 4.38
华中(地区) 15.50亿 7.81 1.29亿 14.21 8.31
境外(地区) 1.65亿 0.83 974.69万 1.08 5.9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产业综合服务(行业) 287.87亿 63.87 11.91亿 54.24 4.14
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行业) 147.89亿 32.81 8.79亿 40.03 5.95
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行业) 14.92亿 3.31 1.26亿 5.72 8.42
其他(补充)(行业) 23.12万 0.00 22.67万 0.01 98.05
─────────────────────────────────────────────────
华北(地区) 89.01亿 19.75 6.73亿 30.63 7.56
华东(地区) 88.62亿 19.66 5.66亿 25.77 6.39
西北(地区) 82.51亿 18.31 2.07亿 9.42 2.51
东北(地区) 61.92亿 13.74 2.40亿 10.92 3.88
西南(地区) 49.97亿 11.09 1.63亿 7.43 3.27
华南(地区) 41.16亿 9.13 1.40亿 6.35 3.39
华中(地区) 35.23亿 7.82 2.02亿 9.19 5.73
境外(地区) 2.26亿 0.50 595.10万 0.27 2.63
其他(补充)(地区) 23.12万 0.00 22.67万 0.01 98.05
─────────────────────────────────────────────────
直销(销售模式) 450.68亿 100.00 21.97亿 99.99 4.87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23.12万 0.00 22.67万 0.01 98.0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铁路产业综合服务(行业) 150.73亿 66.07 6.76亿 60.57 4.48
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行业) 74.46亿 32.63 4.10亿 36.75 5.51
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行业) 2.96亿 1.30 2982.24万 2.67 10.06
─────────────────────────────────────────────────
华北(地区) 51.93亿 22.76 3.59亿 32.14 6.90
华东(地区) 48.02亿 21.05 3.06亿 27.43 6.37
西北(地区) 35.86亿 15.72 8974.68万 8.04 2.50
东北(地区) 34.66亿 15.19 8544.43万 7.66 2.47
华南(地区) 20.16亿 8.84 7491.54万 6.71 3.72
西南(地区) 19.58亿 8.58 1.23亿 11.06 6.30
华中(地区) 17.93亿 7.86 7690.29万 6.89 4.29
境外(地区) 211.18万 0.01 83.03万 0.07 39.3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75.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2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056904.35│ 53.97│
│第二名 │ 247628.78│ 6.50│
│第三名 │ 245641.80│ 6.44│
│第四名 │ 137337.38│ 3.60│
│第五名 │ 66753.32│ 1.75│
│合计 │ 2754265.63│ 72.2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2.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7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761488.24│ 21.41│
│第二名 │ 546010.55│ 15.35│
│第三名 │ 429282.15│ 12.07│
│第四名 │ 239669.89│ 6.74│
│第五名 │ 149765.18│ 4.21│
│合计 │ 2126216.01│ 59.7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持续增加,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
总体经济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积极推动存量政策加力提效,适时优化宏观调控措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
中有进。
(一)铁路产业综合服务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骨干,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
亿元,同比增长11.3%,为近三年新高,但增长趋势放缓;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
设成效显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城轨线路953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738公
里;截至2024年底,城轨交通运营里程12169公里,其中地铁9281公里。国内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铁
路“走出去”的深入实施,为公司轨道线路、装备物资和铁路运维服务等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受地产投资持续探底、基建端公
路以及市政投资下降等影响,水泥需求延续2023年下滑态势,供需矛盾持续加剧,价格重心继续下移,产量
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量价齐跌导致行业利润大幅下滑。
(二)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
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2个百
分点,一大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在“两重”建设的带动下,重点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
24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为我国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两新”政策带动下,需求潜力持续释放,设备购置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有效带动相关投资品和消费品生产,促进了生产端扩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
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
长8.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3.1个百分点。
受房地产行业以及基建行业增长放缓的影响,钢铁等大宗商品行业整体需求较弱,面临供给过剩和成本
上升等多重挑战,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效益承压。国内煤炭价格整体呈区间震荡,重心下移的走势。煤炭市
场供需相对平衡,国内煤炭产量增幅有所放缓,进口煤量再创新高,电煤消费仍有韧性,但非电煤需求较弱
。
(三)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
现代物流业高度集成并融合制造业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金融等服务功能,在畅通双循环、
联接生产和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
意见》明确提出,要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健全多式联运运行体系,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建设
交通强国。
2024年,我国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物流运行效率
有所改善。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
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铁路
完成运输总收入9901.8亿元,利润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51.75亿吨,同比增长2.8%;
港口货物吞吐量175亿吨,同比增长3.4%。我国国际运输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韧性进
一步提升,全年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9392列,同比增长10.7%;中亚班列11920列,同比增长11.3%;西部陆海
新通道班列开行突破10000列,同比增长5.1%。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由于上游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下游市场需求状态未见明显改善
,化工领域各板块间效益分化显著并呈现量增利减的状态,物流需求和区域化竞争十分激烈,危险品物流行
业运行仍处于增速放缓的状态。预计2024年危化品物流整体市场规模约2.44万亿元。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
1.铁路产业综合服务
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不断进取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建立了与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
通等国内外“大铁路”交通领域相适应的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和轨道交通运营维护服务体系。
(1)铁路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业务
公司是我国国铁市场铁路柴油、润滑油的重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通过燃油配送系统(CROSS系统)高
效为铁路运输企业提供柴油、润滑油等油品的采购、供应、仓储、配送、现场加注等集成服务。依托规模优
势和体系能力,加大地方铁路、大型厂矿、大型工程建设单位等市场化战略客户的开发力度。
公司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检测机构认可资质及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
),建立了全流程的钢轨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是国内铁路钢轨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服务商,为铁路客户提供
涵盖质量监督、采购供应、运输组织、焊接加工、运营维护、智能维保、数字服务等不同环节的钢轨供应链
集成服务。
公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紧跟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为阿根廷、匈塞、中老铁路等海外客户
提供排产、质监、物流、钢轨全项目检测等一体化服务。
公司是国内铁路机车车辆主要配件供应商,为国内机车车辆等移动装备的新造、改造和维修所需配件、
原材料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
公司拥有高品质矿山资源和多条先进水泥熟料生产线,以及铁路减振扣配件生产线,形成了以水泥及水
泥制品、铁路器材为主的铁路物资集成服务产品体系。
(2)铁路运营维护业务
公司强化钢轨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不断加大“数智钢轨”电子标签推广力度,记录钢轨的生产、
焊接、探伤、打磨等全寿命周期的大数据,服务钢轨上下游客户。公司围绕路网安全和降本增效,开展了铁
路专用检测设备研发、线路综合检测、钢轨道岔廓形设计和打磨、隧道排水整治、轨道板病害防治、钢轨涂
敷、钢轨和扣件防腐、精测精改精捣、无人机航测等线路综合运维集成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线路运维服务体
系。
2.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
(1)工程集成服务业务
公司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招标代理、物资代理及物资供应组织,对工程建设物资提供从计划、采购、供
应、加工、配送到结算、验收的全流程服务,并协助客户进行合同管理、质量监控、概算清理。
公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双循环”战略,围绕国内外重点工程所需建设物资及设备等,
提供涵盖供应、仓储、物流配送等全流程的集成服务,助力中国产品“走出去”。近年来,先后为中老铁路
、匈塞铁路、雅万铁路等重点境内外铁路建设项目提供物资代理、基地运营、跨境物流、组织供应、报清关
等一体化供应链集成服务,并在铁路通车运营后持续开展综合物流和供应链集成服务。
(2)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业务
公司依托在铁路物资供应与工程建设物资集成业务中形成的网络、规模、管理、信息化及资源和客户优
势,面向生产制造业供需两端提供产需衔接服务,为制造企业提供生产物资采购、销售、供应、运输、仓储
、加工、配送、信息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多业态“物流+”供应链集成服务新模
式。
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水利水电、海外铁路建设等细分领域,推动业务向行业
两端延伸,实现业务的良性发展。
3.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
(1)铁路综合物流业务
公司积极发挥“生于铁路、长于铁路、服务铁路”的独特优势,牢牢服务国铁集团货运改革、强化重点
企业“总对总”战略合作发展机遇,以关键仓储物流基地节点资源为依托,开展以铁路为中心的仓储装卸、
配送、多式联运等综合物流服务。
(2)危险品物流业务
公司致力于打造危险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以石化、化工行业、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为目标客
户,确立了涵盖危险品运输、仓储、货代、供应链集成服务、包装及监管认证等六大业务单元,构建安全、
绿色、高效的危险品物流产业链,推动危险品物流向专业化定制、高品质服务和全流程供应服务转型升级,
朝着能源化工供应链集成服务“领先者”和危险品综合物流“国家队”挺进。
(二)经营模式
1.铁路产业综合服务
(1)铁路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业务
公司依托专业化、网络化的组织供应服务体系和安全可控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包含产需衔接、质量监
督、资源组织、仓储装卸、运输配送等方面的供应链集成服务。
公司已与国内骨干炼化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供应关系,按照国铁客户的用油需求制定方案,覆盖全路汽配
加油点1300余个,柴油联储库容近14.4万m3,构建起铁路机车柴油销售网络和完备的油品配送体系。公司积
极响应客户“降本增效”的需求,助力客户加快存货周转、降低柴油库存。公司面向轨道交通、厂矿等集团
客户以及大型终端运维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及服务;自主研发生产“天马”品牌系列铁路专用润滑油、脂
产品,并代理国内外著名品牌的润滑油脂产品。
公司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AI+物流”发展战略,加快实施“AI+物流”专项行动。创新开展“数
字钢轨”业务,通过驻厂质量监督机构对钢轨、高速道岔、岔枕等产品的生产进行监督;通过粘贴“钢轨电
子身份证”建设钢轨基础数据库;采取“分区采购、集中配送”的模式,确保钢轨的及时可靠运输供应;通
过检测、打磨等运维服务保证钢轨线路状态;通过钢轨大数据系统搭建钢厂与铁路用户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助力钢轨产品技术升级、品质保证和在线维护,为全国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数字支撑。
公司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合作开发、委托制造、代理、物流服务、质量跟踪等方式,供应新造、维修机
车车辆用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及其他移动装备物资。
公司生产的水泥及其制品、混凝土轨枕以及铁路减振扣件等铁路相关产品,在区域市场具有较强市场竞
争力。根据不同产品类型及市场获取方式,公司主要通过签订供应合同及参与工程项目公开招标等方式获取
订单。
(2)铁路运营维护业务
公司加大研发力度,与国内著名重点遥感实验室合作,强化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推动研究成果高标准转
化,集成创新开发运维设备,建立了完整的钢轨保护技术服务体系,为轨道交通运营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运营
维护服务。
公司开发的“轨道线路综合检测平台”,通过AI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可实现对轨旁设施状态、扣件状态
、轨道板裂缝、轨面伤损的检测,钢轨廓形测量,有砟线路道砟方量计算以及隧道的自动“体检”。
公司开发的“车载连续廓形测量设备”,采用自动识别、机器视觉、自动控制等技术,可实现钢轨廓形
的更高精度(不低于0.1mm)、更高速度的便捷检测,大幅提升了钢轨廓形检测精度和效率,减少了现场调
查人员投入,提高了钢轨廓形采集自动化水平。
在维护环节,公司创新提出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轨道岔廓形打磨理论和实施方法,研发了“智
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实现钢轨道岔打磨质量(GQI)的数字化评价,显著提升了钢轨道岔打
磨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水平,为铁路安全平稳运行和延长钢轨使用寿命提供保障,降低了铁路运
营维护的成本,已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公司开发的“智能化打磨设备”,实现了道岔小机打磨的高精度、智能化控制,大幅提高了道岔打磨质
量和效率,减少了人员投入和作业安全风险,丰富了公司业务品类。
公司开发的“焊轨基地个性化钢轨廓形预打磨加工设备”,相较于传统的上线打磨方式,不占用线路资
源和作业天窗,更加节能环保安全,大幅降低了钢轨打磨成本。
2.工程及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
(1)工程集成服务业务
招标代理业务按照与客户签订的招标代理服务合同,受招标人委托,作为代理人为其办理招标事宜,为
客户提供全程招标协助服务。物资代理业务主要受建设单位委托,为铁路建设项目提供甲供物资招标采购、
组织供应、质量监控及驻厂监造等一体化物资管理咨询服务。工程物资集成供应业务通过市场化投标或竞争
性谈判方式,依托公司打造的专业化、智能化、定制化集成服务模式,为建设项目所需物资提供全流程服务
。
(2)生产物资供应链集成服务业务
公司不断强化商品、市场、物流、金融、加工、技术和信息等产业链、供应链资源布局、整合,增强终
端市场掌控能力,面向生产制造企业培育提升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原材料采购供应、产品销售、生产
线边物流及仓储配送物流、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等集成服务,协助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降本增效。
公司所属建龙科技搭建的数字化交易综合服务电商平台“流云采”,集电商系统、供应链系统、智慧云
仓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安防管理系统于一身,打造线上智慧交易、线下智慧仓库、智能物流为一体的供应
链全流程线上化平台,提供高效的数字供应链集成服务。图11:“流云采”数字供应链平台总体架构
3.铁路综合物流及危险品物流服务
(1)铁路综合物流业务
公司依托中国物流集团网络布局及服务国铁集团的资源优势,紧扣国铁集团货运改革战略,抓住多联快
捷物流发展以及新装备、新货运政策的机会,通过自建、并购、合作、战略联盟、输出管理等多种方式,布
局优化铁路关键综合物流节点实体网络,构建大宗货物新通道、国内外班列新模式、多式联运新发展等专业
化铁路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专业铁路综合物流服务商。
(2)危险品物流业务
公司积极推动危险品物流公路运输实体网络布局,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投资并购实现了危险货物公
路运输实体和资质的突破,在维护能源化工供应安全保障领域体现央企担当。通过“安全、规范、绿色、高
效”的中央企业服务标准,以平台化链接带动中小企业规范健康发展,推动重塑危险品物流行业生态。
公司拥有除第1和第7类外的其他全部七类危险货物公路运输资质,自有运输车辆200余台套,可调配社
会运力车辆千余辆,在西北、华东、华南、华中等区域构建了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物流供应体系。服务涵
盖能源、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以及新能源等行业在内的中海壳牌、中盐、中石化等众多集团客户。
(三)报告期内主要工作
报告期内,在公司党委和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积极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聚焦主责主业,
围绕大客户、大项目,加大经营开发,坚决主动退出较低利润贸易业务,坚定推进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综合
物流服务转型升级,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各项经营措施得到有力贯彻执行。战略方向更加聚焦,主营业务结构
调整持续优化,经营质量、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公司各项经营成果充分体现
了经营管控的方向和目标,综合物流收入从2021年的1.29亿元增至33.02亿元,增长了24.60倍,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长121.29%;2024年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综合物流营收合计占比90%以上;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量10.58
亿元,同比增加1.11亿元;资产负债率51.55%,同比下降8.51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末,公司三项资产(应
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同比减少20.46亿元,同比下降18.32%,高于营业收入降幅2.89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推动战略转型、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处置了所属公司部分低效无效资产,分流安
置了部分员工,产生了相应的支出;同时,所属工业集团受国内水泥行业市场放缓、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的
影响,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如剔除前述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公司效益同比基本持平。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14亿元,同比下降15.4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59亿元,同比
下降19.6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以下方面,积极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1.巩固拓新铁路产业综合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立足轨道交通核心业务,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不断提升铁路产业综合服务的能力和
水平,高质量供应铁路物资,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铁路传统业务稳中有进。
(1)专业化拓展延伸路内市场。所属油料集团汽配、联储、加油卡业务均实现新突破,汽配业务落地
青藏铁路,覆盖17家路局,自有实体队伍进一步壮大;联储业务落地南昌局,覆盖9家路局,增强了华南区
域成品油组织供应能力;加油卡业务拓展至8家路局。所属轨道集团一体化拓展“钢轨质监+运维服务”,钢
轨质监量,钢轨、道岔打磨量均实现同比增长,精测精调等新业务在多个路局落地,现场焊管理系统覆盖全
路180个工务段。所属装备公司联合开发的350乙字钢、310几字钢和10#工字钢等新型造车材顺利实现装车。
所属招标公司深耕铁路物资代理服务,连续获取潍宿、雄商高铁,文蒙、邵永、漳汕铁路等多个项目。所属
华东集团围绕国铁集团、中国中车等重要客户稳定开展国产机车关键零部件供应,成功进入北京、南京等地
铁市场,在上海地铁项目钢轨预打磨服务中开拓道岔用轨新品种。
(2)积极开拓新市场新赛道。所属油料集团加强路外客户开发,新增6户重点客户,总数量达77户,业
务量同比实现增长;25G客车加油、吸污业务成功落地18家路局。所属轨道集团以优质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在
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取得突破,中标中老铁路线上料集成供应项目、获得乌兹别克斯坦13万吨钢轨出口业务;
积极推动技术服务走出国门,为中老铁路磨万段钢轨全项目检测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出口马来西亚和韩国铁
路产品检验等业务。
2.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综合物流服务”战略方向,锚定国家战略、重点工程、新
领域、新市场,强化经营开发,不断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供应链集成服务和物流业务实现明显提升。
(1)供应链集成服务方面,公司积极承担央企使命担当,高质量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以不断优化的供应链全链条服务保障方案,实现重要物资保质保量供应和成本优化。积极拓展水利工程物资
供应项目,加强对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大型钢结构、海工装备、船舶制造等头部企业的开发。主动把握新
能源、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机遇,高质量承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全国范围内板材类供应链集成服务,并深度
挖掘光伏、水电、风电等领域的用钢需求,相继开发了阿尔及利亚、卢旺达、秘鲁圣加旺以及山西和顺、河
北怀来等地的新能源发电用钢业务。
(2)铁路综合物流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加强与国铁集团、甘肃物流集团等央地企业合作,完成郑州、
兰州、沈阳、青岛上合等国际班列运营平台建设,强化运营,为进一步增强海外运力资源的组织和掌控能力
提供了有力支撑。国际班列业务方面,打造中老铁路国际钾肥班列,极大降低运输时长和成本;常态化开行
林查班-郑州中泰冷链班列,打通中老泰进口水果冷链直达通道;组织中欧班列助力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
国内班列业务方面,组织北海-西安台架式不锈钢卷班列、粤港澳大湾区保供物资班列,常态化双向开行成
都-深圳快速集装箱班列,组织疆煤外运、北煤南运、宁德-桃浦有色金属和磷矿石铁路运输班列。
(3)危险品物流服务方面,公司围绕危险品物流推动体系建设,所属油料集团进一步深化与中海壳牌
、中盐的战略合作;成为中石化清洁能源公司的一级运输供应商,LNG物流业务已拓展至国内四省。所属中
铁伊通获得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9类)资质,完成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与宁德时代、东风物流等企业
开展业务合作;推进与亿纬锂能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铁路试运工作等。成功运作东方电气集团熔盐冷却器、LN
G罐以及中国安能风电塔筒运输等大件物流项目。
(4)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公司以专业的物流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在海外打响中国铁物品牌,
高质量运行中老铁路万象南、蓬洪及万荣站装卸及磨万铁路全线接取送达项目,保障中老铁路物流运输黄金
通道安全畅通。以“铁海铁”联运顺利实现国产50米长钢轨出海的突破,保障了匈塞铁路建设物资需求。成
功运作首次中欧陆路运输国际联运长大件钢轨运输,助力乌兹别克斯坦线路改造,承担其未来5年的钢轨的
供应链集成服务。首次大规模提供中吉乌通道物流产品服务,为客户设计了集国内工厂装运、口岸换装、报
关报检、跨境运输于一体的全流程“门到门”公路综合物流方案。
3.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研发攻关,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
制,加强考核激励,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公司推动开展多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其中焊轨基地个性
化预打磨项目成功验收,纳入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
项、软件著作权1项;“铁路燃油汽车配送数字化监管平台”“基于TIM的铁路钢轨智慧服务平台”入选2024
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优秀案例。公司聚焦科技浪潮前沿,加快人工智能的应用赋能,推动
实施“AI+物流供应链”“AI+轨道运维”“AI+物流采购服务”三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增强在铁路产业综合
服务领域的优势。
报告期末,公司持有有效专利总数达171个,其中发明专利35个,实用新型专利136个,获得软件著作权
202个。
4.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