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28 中钢国际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工程总承包为主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和以机电设备及备品备件贸易为主的设备集成及备品备件供应服务
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总承包(行业) 164.04亿 92.96 22.33亿 87.27 13.61
商品销售(行业) 9.08亿 5.15 1.44亿 5.62 15.81
服务(行业) 2.97亿 1.68 1.45亿 5.66 48.75
其他业务(行业) 3724.61万 0.21 3703.04万 1.45 99.42
─────────────────────────────────────────────────
工程总承包(产品) 164.04亿 92.96 22.33亿 87.27 13.61
商品销售(产品) 9.08亿 5.15 1.44亿 5.62 15.81
服务(产品) 2.97亿 1.68 1.45亿 5.66 48.75
其他业务(产品) 3724.61万 0.21 3703.04万 1.45 99.42
─────────────────────────────────────────────────
国内(地区) 92.02亿 52.15 14.04亿 54.87 15.26
海外(地区) 84.44亿 47.85 11.55亿 45.13 13.67
─────────────────────────────────────────────────
直营(销售模式) 176.47亿 100.00 25.58亿 100.00 14.5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总承包(行业) 84.31亿 92.92 8.98亿 86.37 10.65
商品销售(行业) 4.95亿 5.45 6461.66万 6.22 13.07
服务(行业) 1.31亿 1.44 6140.34万 5.91 47.01
其他业务(行业) 1716.98万 0.19 1525.41万 1.47 88.84
─────────────────────────────────────────────────
工程总承包(产品) 84.31亿 92.92 8.98亿 86.37 10.65
商品销售(产品) 4.95亿 5.45 6461.66万 6.22 13.07
服务(产品) 1.31亿 1.44 6140.34万 5.91 47.01
其他业务(产品) 1716.98万 0.19 1525.41万 1.47 88.84
─────────────────────────────────────────────────
海外(地区) 46.87亿 51.66 5.87亿 56.48 12.53
国内(地区) 43.86亿 48.34 4.52亿 43.52 10.3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总承包(行业) 250.17亿 94.84 18.88亿 81.42 7.55
商品销售(行业) 10.47亿 3.97 2.52亿 10.85 24.04
服务(行业) 2.81亿 1.06 1.52亿 6.54 54.01
其他业务(行业) 3188.81万 0.12 2742.87万 1.18 86.02
─────────────────────────────────────────────────
工程总承包(产品) 250.17亿 94.84 18.88亿 81.42 7.55
商品销售(产品) 10.47亿 3.97 2.52亿 10.85 24.04
服务(产品) 2.81亿 1.06 1.52亿 6.54 54.01
其他业务(产品) 3188.81万 0.12 2742.87万 1.18 86.02
─────────────────────────────────────────────────
国内(地区) 166.47亿 63.11 15.81亿 68.20 9.50
海外(地区) 97.30亿 36.89 7.37亿 31.80 7.58
─────────────────────────────────────────────────
直营(销售模式) 263.77亿 100.00 23.19亿 100.00 8.7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程总承包(行业) 100.07亿 93.57 7.45亿 80.01 7.44
国内外贸易(行业) 5.40亿 5.05 --- --- ---
服务收入(行业) 1.31亿 1.23 --- --- ---
其他业务(行业) 1546.49万 0.14 1306.85万 1.40 84.50
─────────────────────────────────────────────────
工程总承包(产品) 100.07亿 93.57 7.45亿 80.01 7.44
国内外贸易(产品) 5.40亿 5.05 --- --- ---
服务收入(产品) 1.31亿 1.23 --- --- ---
其他业务(产品) 1546.49万 0.14 1306.85万 1.40 84.50
─────────────────────────────────────────────────
国内(地区) 75.20亿 70.32 6.67亿 71.59 8.86
海外(地区) 31.74亿 29.68 2.64亿 28.41 8.3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4.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7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89903.96│ 22.10│
│客户二 │ 175928.51│ 9.97│
│客户三 │ 100222.77│ 5.68│
│客户四 │ 99799.28│ 5.66│
│客户五 │ 76872.67│ 4.36│
│合计 │ 842727.18│ 47.7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0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61150.69│ 4.05│
│供应商二 │ 57653.73│ 3.82│
│供应商三 │ 45392.97│ 3.01│
│供应商四 │ 36073.12│ 2.39│
│供应商五 │ 30134.16│ 2.00│
│合计 │ 230404.66│ 15.2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行业,主营业务是以工程总承包为主的工业工程与技术服务,主要服务于
钢铁行业。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中国经济在挑战中稳步前行。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
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
总产值326,501.11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实现利润7,513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3
,669亿元,下降8.7%。新签合同额337,500.52亿元,比上年降低5.3%。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659.
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新签合同额2,67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
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但依然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有序推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展现出行业较强的增长韧性。2024年行业运行呈现出新
的特点:一是钢铁生产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适应下游产业更高质量发
展的需求。二是钢材出口保持增长,有效缓解了国内外市场供需结构的阶段性矛盾。三是钢材价格出现一定
幅度回调,而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依然维持高位,对企业盈利能力形成一定挤压。四是行业盈利水平有所下
降,倒逼企业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方向。五是钢铁企业持续加大在节能环保
领域的投入,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行业环境绩效实现持续改善。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绿色发展为方向、数字化智慧化为基石,聚焦工程总承包和工业服务的主责主
业,在低碳冶金、矿业、节能安全环保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创造价值,致力于成为提供全流
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智慧、创新系统解决方案的工程技术服务商。
公司下属中钢设备有限公司具备从矿业工程到最终钢铁产品生产全流程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EPC总承包
能力,公司围绕氢冶金、富氢碳循环高炉、电炉、薄带铸轧、长材高效高精度轧制技术及装备、冷轧及后续
处理线等低碳冶金技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绿色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下属二级公司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大气污染治理,是中国环保产业的骨干企
业,自主研发的钢铁炉窑烟尘细颗粒超低排放技术位居行业龙头;中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
从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绿色低碳技术服务及智慧安环产业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钢石
家庄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冶金、矿山、建筑等行业的客户提供工程设计服务,凭借在冶金领域突出的
工程设计和咨询能力,发挥短流程碳减排工艺技术优势,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
2024年,公司认真落实“算账经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深化工程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强合规管理,
公司经营稳健发展。全年新签合同额196.7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6.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35亿元,同比增长9.6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1%,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继续稳步提升。
1.稳步推进海外市场开拓,国际化实力持续提升。
2024年,公司海外新签项目稳步增长,在矿山建设、选矿、轧钢等方向取得重大突破,阿尔及利亚Tosy
ali1780mm酸洗冷轧联合机组、镀锌及彩涂总承包项目、阿尔及利亚国家钢铁公司GaraDjebilet铁矿400万吨
/年预选厂项目、埃及新峰钢铁200万吨热轧卷板总承包项目、力拓Simfer几内亚西芒杜矿山项目等顺利签约
;保质保量推动项目如期交付,打造多个“一带一路”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建设的Tosyali四期短流程绿色
低碳综合钢厂-炼钢连铸项目顺利投产,是阿尔及利亚规模最大的电炉项目以及首条双流板坯连铸生产线;T
osyali250万吨直接还原铁生产线相继顺利投产,刷新了同类项目的最短建设工期纪录;采用公司自主技术
总承包建设的MMK250万吨/年焦化项目四座焦炉全部投产,是该国近40年来投资最大、规模最大冶金项目。
2.积极应对国内钢铁行业发展变化,推进重点项目达产达效。
公司加大对客户资信、经营现状、发展态势的调研分析,审慎承接铜陵旋力超低排放及重点设备节能技
术改造项目、河北荣信原料厂烧结产能置换项目、东华钢铁转型升级电炉EPC项目、酒钢宏兴难选铁矿石资
源高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广西盛隆烟气脱硫项目、安徽长江钢铁双高棒高速区EP项目等一批国内项目;切
实做好重点项目的执行,EPC总承包建设的铜陵景钢3500mm中厚板项目成功热试,创下了国内同类生产线最
快建设纪录;宏达集团70万吨/年高速线材升级改造项目顺利投产,项目采用了中钢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长材系统轧制技术及5M低碳热机轧制工艺,大幅提升产品尺寸精度与产品性能质量,工序能耗、氧化烧损
、自动化投用率、烟气排放等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EPCO总承包建设的鞍钢首条400万吨带式焙烧机球
团产线实现稳定生产;公司设计的沁新集团60万吨铸造焦炭(100万吨冶金焦炭)升级改造项目顺利投产,
铸造焦炭质量合格,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并网发电,达到了设计指标和升级改造的目的。
3.加速推进科技攻关,蓄积先进技术储备。
全年研发投入3.75亿元,研发强度与去年基本持平。申报专利225项,同比增长11.39%;获批专利73项
,其中发明专利24项;累计持有有效专利497项,保持专利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冶金技术创
新和工程化,设计承建的湛江钢铁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实现稳定运行,成功达成168h功能考核,各项考核指标
均满足或优于设计指标;万吨级氢冶金中试平台项目稳步推进,试验平台开发和基本设计完成,已具备设备
制造和现场建设开展的条件;EPC总承包的八钢2500m3HyCROF(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化示范项目入选
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获得2024年世界钢铁协会第15届“Steelie奖”之低碳生产
卓越成就奖。科技成果获多项行业认可,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协会联合发布的2024年冶金科学技
术奖(中国冶金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中,中钢天澄自主研发的“烧结机头(球团)烟气袋式除尘减污降碳
技术与装备”荣获二等奖,中钢设备承建的建龙西钢160万吨/年双高棒项目凭借“基于低碳绿色热机轧制的
数智化高速棒材工艺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荣获三等奖。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国家
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中,中钢设备申报的《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规范》成功获批,并
将在18个月内同步推出中文版与外文版。
4.深化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工业服务核心竞争力。
2024年,公司数字化设计成果应用广泛,完成HyCROF、7.1米顶装焦炉、氢基竖炉数字化样板厂建设,
实现了公司主要工艺段数字化样板厂的全覆盖;完成鞍钢带式球团项目数字化协同设计,为该项目智能化应
用筑牢数字化基座;协同设计平台在东华石灰供料项目、霍邱煤气柜项目、力拓西芒杜铁矿项目投入应用,
实现内外部协同设计。工程大数据中心研发进入结题阶段,SSO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低代码表单研发平台成
功对接公司用户管理系统,协同设计平台、实景三维平台;设计生产管理系统已完成测试DEMO。
5.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发挥牵引提质作用。
在国资委开展的“双百行动”“科改示范行动”专项考核中,公司再度获评“双百标杆企业”。稳步推
进“双百行动”(2023-2025年)改革方案,完成修订中钢国际“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权责
清单、中钢安环院股份制改造等14项改革任务,三年总体34项任务已完成26项,完成率76%,超额完成国资
委序时目标(24年底前完成70%)。全面完成压减治亏工作,截至12月底,实现公司全级次企业0亏损。深化
落实压级减户工作,超额完成法人压减1户的目标任务。2024年,公司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董事
会典型实践案例、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上市公司文化建设优
秀实践案例。
6.构建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促进公司发展行稳致远
持续完善公司风险管控体系,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扎实做好公司重大风险识别应对和动态监测,
落实合规管理体系有效闭环。聚焦经营风险事件报告管理、客商授信管理、贸易业务管理及境外YJ管理等4
个关键内控领域,开展内控流程专项修订。发布规范贸易业务实施方案,规范贸易品类,进一步优化对贸易
业务管控。深化境外合规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司海外项目执行,防范境外腐败风险。紧盯关键领域做好重大
风险的防范化解。
7.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赋能公司价值创造
公司以“低碳冶金服务商、绿色发展先行者”为使命担当,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以创新驱动行业
变革,以开放链接全球合作,以温度回馈民生期待,筑牢可持续发展根基。2024年,公司再次入选“中国ES
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位列第80名;位列“央企ESG·先锋100”指数榜单第52位;荣获“ESG鲸牛奖·E
SG科创先锋”;荣获中国宝武2024年度社会责任先锋奖银奖,相关案例入选中国宝武社会责任标杆案例。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持续优化利润分配政策,制订《股东回报规划(2023-2025)》,与广大投资者共
享企业长期发展成果。2024年,延续高分红的传统并以现金方式分红,预计共分配股利4.29亿元,占合并报
表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1.36%,以此回馈广大投资者长期以来对公司的支持。
(三)工程承包业务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模式
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式、设计-采购(EP)承包模式、设计-施工(EC)承包模式、采购-施
工(PC)承包模式、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等。其中国内项目主要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模
式,国外项目主要采用设计-采购-施工(EPC)和设计-采购(EP)承包模式。
2.重大项目定价机制
按照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金额等级的项目,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并在投标报价之前
提交公司审核,主要考虑行业熟悉程度、技术标准、客户资信、项目回款保证、汇率风险、国别安全等方面
,再结合项目竞争状态、业主的合作倾向以及公司在该类项目上的技术优势,最终确定项目报价。
3.重大项目回款安排
以EPC工程为例,首先由业主支付项目预付款,其余款项国内项目通常根据合同约定的付款节点(按工
程完工进度)与业主进行结算;海外项目通常要求业主按照约定开具的信用证条款进行结算,工程竣工时项
目回款一般达90%左右,剩余款项会在质保期结束后收回。
4.重大项目融资方式
公司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境内外工程项目业主与金融机构提供合作交流,协助推进业主方的融资租赁
、政府两优贷款、商业贷款和中信保投保等。
(四)公司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
公司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正常,工程质量总体受控,全年未发生安环责任事故。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加强
在建项目质量管理,稳步推行公司级质量季报机制和在建项目信息跟踪体系,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监控信息化
平台建设,优化质量管理的关键管控指标,实现对项目质量、进度、工程资料等的实时把控。进一步加强设
计质量管理,稳步推进设计问题反馈机制,持续提升设计质量管理水平,着重加强易发设计质量问题的审查
工作。2024年公司工程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全年共荣获省部级以上工程奖及科技奖17项,其中中国质量协会
质量技术奖1项;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冶金行业工程设计优秀成果奖7项、工程质量奖6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3项。
公司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指引为依据,以能力提升为基础,以履职评价为手段,持续深化重大隐患排
查整治,不断提升公司及项目安全执行能力和安全管理体系保障能力,全年安全生产费用8,044.41万元,安
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推广使用智慧安全工地管理系统及安全教育培训平
台两个系统,智慧安全工地管理系统已在5个重点项目推广使用,有效提高公司施工现场安全管控能力,1,3
37人使用安全教育培训平台进行培训,累计学时16,044小时,全员覆盖率及合格率达100%;采取国内EPC项
目全覆盖、国外项目抽查方式进行安全督导检查,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97项,所有隐患均已整改完成;组织
各级各类应急演练40余次,有效提高全员应急救援能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流程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工业工程技术服务引领者,牢牢把握“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工程总承包为主营
业务,全面打造国际一流的技术型工程公司”的战略定位,实现冶金工程全流程优势技术覆盖,形成了以带
式焙烧机球团、高炉低碳化、直接还原铁、薄带铸轧、数字化连铸、高效长材轧制、中厚板智能轧制、减污
降碳协同增效、碳资产管理与咨询为核心的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体系,具备支持绿色发展的全流程系统服务技
术集成能力。公司拥有多项突出自主技术和行业领先技术,并与科研院所广泛合作、协同创新,以加快推进
低碳冶金工程技术升级。其中:
在绿色原料制备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带式焙烧机球团工艺技术,入选《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
技术目录〉》,作为高炉炉料造块最清洁的工序,与传统烧结工艺相比,该技术在减少污染排放和降低二氧
化碳排放方面独具优势,目前该技术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领先,并在海外得到广泛应用。在传统高炉降碳技
术方面,HyCROF技术在八钢2500m3高炉应用上实现工艺生产稳定,指标不断改善,同时大幅度提高冶炼系数
,兼具经济性和高效率双重优势,商业化推广的工艺可行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在前瞻性技术探索和实践方面
,公司在DRI领域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和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承建了6个直接还原铁项目,其中3
条为世界最大规模DRI生产线;承建的河钢宣钢氢基竖炉项目,是全球首例焦炉煤气零重整直接还原铁;设
计承建的中国首套百万吨级、世界首套采用多气源适应的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于2024年8月顺利通过周达产
功能考核,并成功验证高氢(70%氢气含量)冶炼条件,对钢铁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
义。在高效轧制领域,公司研发双高速棒材高效高精度控制轧制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可大幅减少加热炉燃
料消耗、节省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吨钢成本。在钢铁近终形加工技术领域,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薄带铸轧生产与工艺装备成套技术,该技术使生产流程更紧凑,投资成本更低,节能减排优势更明
显的特点。在节能环保领域,公司下属中钢天澄拥有“钢铁窑炉烟尘细颗粒物超低排放技术”“烧结机头烟
气袋式除尘技术”“延迟焦化储焦池无组织排放废气控制及协同治理技术”等一批自主研发绿色技术,在优
化污染环保治理流程,推动行业实现超低排放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目前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三项,分别为《中低压氢气管道固态储氢系统及其应用技术》《
长江流域中游大型综合性工业园区全过程大气污染防治支撑技术集成示范》《引领典型行业率先碳达峰的质
量基础协同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持有有效专利497项,其中发明专利113项
。下属拥有2个国家级、2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个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个高新技术企业。
2.国际化经营优势
作为冶金工程领域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公司积极落实国家“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坚
定不移走国际化经营道路:
一是国际市场行业地位显著:公司执行的海外项目创下中国企业海外工程承包和冶金成套设备出口多个
“最大”纪录,并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冶金行业优质工程奖等奖项;公司已连续多年入选美国《工程新闻
纪录》(ENR)“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和“最大250家全球承包商”榜单,2024年在“全球最大250家国际
承包商”中排名第77位,再创历史新高;在“最大250家全球承包商”榜单中,排名第117位,较去年显著提
升。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的“勘察设计企业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营业额2024年排名”中,工程总
承包营业额名列第6位,境外工程总承包营业额名列第3位,创历史新高。
二是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显著:公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与安赛乐米塔尔集团、澳大利亚力拓集
团、土耳其ICDAS/Tosyali集团、巴西Vale/Gerdau集团等50余个国家的知名企业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合作。国
外项目客户均为区域龙头企业。迄今为止,中钢国际已在全球设有15个海外分支机构,在全球50余个国家搭
建起较为完善的经营网络,业务已在3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90%的海外签约额来自“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
三是拥有丰富的国际化执行经验和精细化管理经验。公司拥有从矿业到冷轧终端产品的全流程技术服务
能力,以及大型复杂国际工程集成及管理能力。自1999年“走出去”至今,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海外工程项目
执行经验和精细化管理经验,多次创下海外工程承包项目规模纪录,通过精确、细致的工程计划和工程组织
,贯穿项目全过程、各环节,实现现场“零库存”。其中包括中国出口发达国家第一座焦化项目日本住友金
属公司120吨顶装焦炉项目;由国开行融资,中信保承保的境外150万吨全流程综合钢厂项目、250万吨带式
焙烧球团项目;EPC总承包非洲最大的钢铁项目TOSAYLI集团阿尔及利亚230万吨短流程综合钢厂项目;出口
海外最大规模焦化项目印尼年产480万吨7.1米顶装焦化EPC项目;中国企业在海外总承包建设的最大规模热
连轧项目土耳其1800mm热连轧项目、作为首个建设气基直接还原铁工程的中国工程技术公司承建了三个全球
最大规模DRI项目等。
四是具有较高的国际化治理水平。公司构建了扁平、高效、契合国际化发展的组织架构,采取总部统一
管控、不同国别差异化管理,实现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应对、从项目前期到项目完结的全过程覆盖。公司具备
对国际规则熟练掌握与应用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在国及国际标准进行定制化设计,深入理解不同国家文化价
值观差异,同时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构建文化沟通与融合的桥梁。
五是具有较强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公司在布局海外分支机构的同时坚持属地化经营,充分利用属地智
力资源及国内制造资源,为客户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和服务解决方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集合中国施工技
术和管理优势,全球化人力资源动员。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与Tenova、西马克、Midrex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
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以我为主、高效整合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高端解决方案的服务模式。
六是深化海外ESG履职能力。公司在海外项目执行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并结合绿色供应链与
生态设计,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生产经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双赢。公司坚持将ESG治理与海外
民生福祉深度融合,主动融入项目所在国社区建设,协助社区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供
物资捐赠,提升社区生产技术水平,以实际行动造福当地百姓。
3.行业资质及品牌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及所属企业已拥有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冶
金行业、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电子通信广电行业(通信铁塔)、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
物处理处置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市政行业(排水工程、环境卫生工程)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生态建设
和环境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压力容器安装一级、工业
管道GC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评价机构等齐全的行业资质。
公司聚焦工程总承包和工业服务的主责主业,始终视质量为企业生命,秉承“超越期待”的品牌宣言,
始终坚持“双赢理念”贴近市场,努力适应用户需求变化,不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在国内外工
程项目市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贯彻科学且高效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卓越的服务
理念,致力于交付高质量工程项目,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中钢国际”品牌已在国内外冶金工程项目市场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诚信度和美誉度。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76.47亿元,其中公司的工程总承包收入占比92.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8.35亿元。
●未来展望:
2025年,中钢国际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务实、开拓进取,坚持“四化”(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高效化)发展方向,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公司坚持以科技创
新为驱动,强化“算账经营”提质效,加强风险防范和合规经营,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持续完善“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切实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改进和加强市值管理,筑牢高质量发展基
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1.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实现从“零星布局”到“厚植生根”。
面对国内严峻的钢铁行业形势,主动发挥核心专业技术优势,抓住国内钢铁行业产业整合、产线升级、
工艺低碳化的机遇,开展差异化竞争;专注“两优”,重点维护资信良好、经营状况好的“优质客户”;全
力跟踪审批合规、资金充足、低碳绿色的“优质项目”。
公司将继续贯彻海外大客户战略,进一步巩固原有市场、着力拓展新市场,与力拓集团、Tosyali、安
赛乐米塔尔集团、淡水河谷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业务合作,全力争取重点目标项目签约落地,为公司业
绩稳健增长夯实基础。在中东地区、几内亚、阿尔及利亚、土耳其等重点区域加强人员配置,为客户全流程
生产运营提供服务。
2.落实算账经营,实现从“单点渐进”到“多方合力”。
全面提升业务管理能力,实现将算账经营落实在EPC全生命周期中。一是拓展BIM、协同设计、数字孪生
等数智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场景,提高设计效能和质量,从源头控制成本;二是以成本为核心抓采购工作,
抓实依法招标和合规竞价,分级分类管理供应商,认真做好设备采购和施工分包两个关键工作;三是在项目
执行过程中加强工期、质量和施工人员管理,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高附加值为项目完成目标;四是进
一步压实责任,盯紧“两金”管控和现金流管理。
3.狠抓科技创新,实现从“重点突破”到“百花齐放”。
锚定钢铁工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强科学研判,聚焦破解工艺难点和开发核心装备
,在低碳冶金、节能环保、碳资产管理等方向久久为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整合内部创新力量、集
聚外部创新资源,逐步完成薄带铸轧、带式焙烧球团、高效长材轧制等优势技术迭代和核心装备升级。加快
推进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