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68 蓝焰控股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煤矿瓦斯治理及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 10.72亿 96.44 3.54亿 101.11 33.03
建筑施工业(行业) 3611.59万 3.25 50.46万 0.14 1.40
其他(行业) 344.40万 0.31 -439.67万 -1.26 -127.66
─────────────────────────────────────────────────
煤层气销售(产品) 10.72亿 96.44 3.54亿 101.11 33.03
气井建造工程(产品) 3611.59万 3.25 50.46万 0.14 1.40
其他(产品) 344.40万 0.31 -439.67万 -1.26 -127.66
─────────────────────────────────────────────────
山西省内(地区) 10.96亿 98.60 3.46亿 98.75 31.55
山西省外(地区) 1552.65万 1.40 --- --- ---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 21.71亿 95.80 7.74亿 96.87 35.68
建筑施工业(行业) 7132.61万 3.15 --- --- ---
其他(行业) 2380.33万 1.05 1299.62万 1.63 54.60
─────────────────────────────────────────────────
煤层气销售(产品) 21.71亿 95.80 7.74亿 96.87 35.68
气井建造工程(产品) 7132.61万 3.15 1202.22万 1.50 16.86
其他(产品) 2380.33万 1.05 1299.62万 1.63 54.60
─────────────────────────────────────────────────
山西省内(地区) 22.31亿 98.45 8.03亿 100.00 35.98
山西省外(地区) 3510.33万 1.55 --- --- ---
─────────────────────────────────────────────────
直销(销售模式) 22.66亿 100.00 8.00亿 100.00 35.2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 10.76亿 92.87 4.44亿 98.04 41.20
建筑施工业(行业) 6320.19万 5.45 738.44万 1.63 11.68
其他(行业) 1942.93万 1.68 148.53万 0.33 7.64
─────────────────────────────────────────────────
煤层气销售(产品) 10.76亿 92.87 4.44亿 98.04 41.20
气井建造工程(产品) 6320.19万 5.45 738.44万 1.63 11.68
其他(产品) 1942.93万 1.68 148.53万 0.33 7.64
─────────────────────────────────────────────────
山西省内(地区) 11.47亿 98.97 4.50亿 99.37 39.19
山西省外(地区) 1191.30万 1.03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 22.29亿 93.59 7.75亿 90.69 34.78
建筑施工业(行业) 1.09亿 4.57 4932.89万 5.77 45.30
其他(行业) 4374.64万 1.84 3025.14万 3.54 69.15
─────────────────────────────────────────────────
煤层气销售(产品) 22.29亿 93.59 7.75亿 90.69 34.78
气井建造工程(产品) 1.09亿 4.57 4932.89万 5.77 45.30
其他(产品) 4374.64万 1.84 3025.14万 3.54 69.15
─────────────────────────────────────────────────
山西省内(地区) 23.81亿 100.00 8.55亿 100.00 35.89
─────────────────────────────────────────────────
煤层气销售(业务) 22.29亿 93.59 7.75亿 90.69 34.78
气井建造工程(业务) 1.09亿 4.57 4932.89万 5.77 45.30
其他(业务) 4374.64万 1.84 3025.14万 3.54 69.15
─────────────────────────────────────────────────
直销(销售模式) 23.81亿 100.00 8.55亿 100.00 35.8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8.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9.8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11796.70│ 49.34│
│客户2 │ 53334.34│ 23.54│
│客户3 │ 5726.88│ 2.53│
│客户4 │ 5683.95│ 2.51│
│客户5 │ 4400.81│ 1.94│
│合计 │ 180942.67│ 79.8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7287.12│ 11.26│
│供应商2 │ 10679.94│ 6.96│
│供应商3 │ 10154.21│ 6.61│
│供应商4 │ 6440.36│ 4.19│
│供应商5 │ 4710.70│ 3.07│
│合计 │ 49272.34│ 32.0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全球天然气市场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整体供需宽松但区域分化,受欧洲冬季低温、关
税战、伊以冲突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国际气价维持高位。国内天然气市场受冬季气温偏高、经济运行平稳、
欧美天然气价格上涨及美国关税等影响,供需整体宽松,消费增速放缓,LNG价格基本持平。2025年1-6月,
我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3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口天然气约825亿立方米,同比减少7.8%;全国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19.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全国LNG均价4460元/吨,同比上涨0.23%。煤层气作为
国内天然气供应的重要补充,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5年1-6月全国煤层气产量89.4亿立方米,累计增长7.7
%。
近年来,山西省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煤层气产业地质、钻井、压裂、排采四大关键核心技
术体系不断取得突破,同时大力加快资源勘探,推动已开发区周边区域滚动勘探,增加探明地质储量,提供
可靠接替区,有效支撑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沁水盆地两大国家煤层气产业基地开发,推动煤层气成为增强
我国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补充气源,上半年山西省煤层气产量7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7
%,创历史同期产量新高。
2.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业务为煤层气勘查、开发与利用及煤矿瓦斯治理,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煤层气(煤矿瓦斯),是
赋存在煤层及煤系地层的烃类气体,属优质清洁能源,通过管输、压缩、液化三种方式销往山西及周边地区
,主要作为燃料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3.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是开发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的专业化企业,建立了与煤层气开采(地面瓦斯治理)相关的规划
、设计、施工、运营、运输和销售等完整业务体系,形成了与主营业务相适应的采购模式、生产(施工)模
式和销售模式。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煤层气销售、瓦斯治理、煤层气工程设计咨询和施工、道路货物运输
服务等。作为山西省煤矿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的骨干企业,公司与有关煤炭企业签订了瓦斯治理协议,有偿
提供瓦斯抽采服务。在自有煤层气矿业权区块范围内开展煤层气地面抽采,与有关煤炭企业合作在其煤炭采
矿权范围内开展煤层气地面抽采,与国内大型油气企业合作在其矿业权范围内开展煤层气地面抽采,对生产
的煤层气进行销售。此外,还为有关企业提供煤层气工程设计咨询、施工服务以及LNG和CNG运输服务。
4.公司所处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A股上市公司,拥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层气地面开发
利用技术,创立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立足自身专业技术优势,与山西省属大型煤炭企业深
入合作,从源头上治理煤矿瓦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煤层气行业规模化、商业化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并在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为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与
此同时,公司依托气源地煤层气资源和产业链等优势,按照“就近利用、余气外输”的原则,为山西省及周
边地区提供稳定的气源保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报告期内,公
司煤层气销量6.15亿立方米。
5.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突出主业发展,聚焦增储上产,统筹规划新井建设,科学制定排采制度,不断挖掘生产
潜能,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深入研判市场,调整营销策略,优化用户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坚持创新引
领,加大技术攻关,深化技术交流,促进成果转化;积极对外合作,争取资源区块,利用技术优势,携手合
作共赢;健全合规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管理效能;依托“双百”契机,全面深化改革
,优化治理结构,推动提质增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链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了集地质勘查、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和集输销售于一体的煤层气全
产业链生产运营模式,已建成稳定的煤层气生产基地,依托主产区周边及畅通全省的外输管网,采用批发、
零售等方式,按市场化原则将煤层气销售给天然气管道公司、城燃公司、液化天然气生产企业和部分工业用
户,开辟了山西及周边地区稳定的城市燃气、工业用气等用户市场,实现了就近利用与市场拓展相结合的销
售格局,进一步延伸拓展了产业链条。
2.规模优势
公司不断推进煤层气产业发展步伐,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先后在晋城、长治、晋中、太原、吕梁等地进
行煤层气地面抽采利用,在武乡南、和顺横岭等资源区块推进深部煤层气勘探试验,加强与省属煤炭企业及
国内大型油气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为加快增储上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取煤层气矿业权23宗,合计面积2501.454平方千米,探明地质储量531.91亿立方米,煤
层气年销量超12亿立方米。此外,公司受托管理关联方企业2家,煤层气年产量超1.4亿立方米,液化能力22
.7万吨/年。
3.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工程探索,公司形成了采煤采气一体化、中深部及深部煤层气开发、采空区及过采
空区煤层气抽采三大技术体系,为公司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
点实验室平台,在“采煤采气一体化”方面加强与省内重点煤企开展合作,公司围绕深部多层水平井共采、
深部地质-工程一体化、穿采空区下伏煤层开发等重点课题,借助外部力量共同进行技术攻关,以科技项目
带动煤矿和煤层气产业互利共赢。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等37项省部级及
以上科技项目,目前在煤层气开发利用上拥有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公司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4项、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12项等共计42项省部级及以上
奖励;已起草10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共计24项标准;申请并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46项(
其中发明专利30项);公司2家下属企业及1家托管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4.地域优势
公司煤层气开发区块主要位于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是国家规划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山西省是中国煤层气开发条件最为成熟的地区,其勘探程度、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
山西境内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有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近三成,开发潜力巨大。随
着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陕京管道、西气东输管道和榆济管道等国家级输气主管网以及华新燃气集团
覆盖全省的网格化供气管网趋于完善,山西省天然气(煤层气)管网已形成“横贯东西、纵穿南北”“三纵
十二横”的全省“一张网”格局,覆盖率位于全国前列。目前煤层气产业已逐步成为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
革试点的重要抓手,山西将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结合非常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分布,加强管网
建设、输配利用、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公司立足山西,辐射京津冀、雄安新区、中原经济区
、长三角地区等燃气重点消费市场,区位优势明显。公司借助华新燃气集团全产业链平台优势,加快管网互
联互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
5.政策优势
国家和山西省发布了一系列支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税收优惠方面,国家对煤层气抽采企业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抽采销售煤层气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财政补贴方面,2025年3月,财政部制定《清
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明确2025—2029年对煤层气等非常规气开采实施“多
增多补”“冬增多补”奖补政策,重点加大对煤层气行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竞争性分配、以奖代补等方式,
鼓励企业扩大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促进煤层气生产和利用。产业扶持方面,中央确定山西省为能源革命综合
改革试点,授权山西制定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试点将“三气”矿业权赋予同一主体、煤层
气开发项目(包括对外合作项目)备案权下放山西管理,深入推进煤层气探采一体化变革;支持符合条件的
甲烷利用和减排项目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鼓励更广泛的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出台节能降碳
行动方案,加快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修订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强化甲烷排放控
制,为煤层气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山西省也出台相关政策,持续推动煤层气增储上产,实施两大非常规
天然气产业化基地建设、全省煤矿瓦斯抽采全覆盖、“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三气综合开发试点等重大
工程,从产业规划、科技创新、财政补贴、金融贷款、行政审批、碳排放控制等多方面继续扶持煤层气产业
的发展。上述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将对公司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人才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A股上市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知识结
构涵盖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目前公司拥有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98人,技术专家4人
,技术研发人员496人。在技术研发领域,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团队,其核心技术体系覆盖煤层气
地面抽采、深部勘探等领域,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并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形成了一套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内优秀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包括中
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等,共建“煤层气开发工程产学研基地”,形成“四
校两院”联合培养模式。近年来,公司积极与业内一流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复合
型人才,多人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荣获“三晋技术能手”称号;公司积极开展柔性引才,制定《柔性引进人才
实施细则(试行)》,成功引进紧缺的高端技术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健全激励机制,建
立双通道发展机制,完善了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发展体系,进一步畅通了技术、技能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并
配套制定相应的薪酬激励方案,激发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工作积极性,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煤层气增储上产中心任务,在安全管控、增
储上产、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增强内生动力,连续三年成功入选国务院国
资委“双百企业”。实现煤层气销售量6.15亿立方米、营业收入11.1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4
亿元。
1.加强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平稳有序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安全精细化管理,聚焦“人机料法环”五要素,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防控
能力;深化“双预控”机制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治理等专项
行动,对子分公司实施全覆盖安全大检查,有效排查和消除各类隐患;重视气质管理,安装气体过滤装置、
脱硫塔及硫化氢远程在线监测设备,确保入网气质达标;积极开展管道运维,保障煤层气输送安全稳定;以
“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综合运用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安全教育等手段,持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应
急处置能力,积极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文化氛围。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2.科学精准施策,持续推进稳产增产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煤层气增储上产核心目标,多措并举挖掘煤层气开发潜能。一是推动老井稳产增产
,以成熟区块为重点,针对井下采掘及自然衰减等不利因素,通过气井精细化生产管理、投运井排采管理、
智能化平台应用、低产井技术改造、修井管理等措施,有效保障气井稳定运行;在开发区优选试点区块进行
增产激励,初见成效。完善生产系统,加快推进重点场站和管网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提升产销系统稳定性和
外输能力,确保煤层气应销尽销,上半年累计销售煤层气6.15亿方。二是加快新井建设,重点推进侯甲-龙
湾和晋城薄煤层加密井等项目建设,报告期内累计完成钻井72口、投运51口,完成投资序时计划。三是加快
勘探区块开发步伐,充分利用“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成果,对武乡南、和顺横岭等深部区块进行构
造精细化划分及可改造性评价,同时重点加强对区块内采用大规模压裂工艺运行井的排采管理,实行“一井
一策”,通过智能化排采设备实现精准控制,目前稳定运行。
3.围绕关键技术攻关,激发创新驱动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依托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深部煤
层气多煤层水平井共采、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等产业关键技术,与高校、科研院所、业内标杆
企业联合开展攻关,加快突破技术卡点。积极推动专利申报和标准制定,截至6月底共申报专利15项、授权6
项,新发布山西省地方标准《管输煤层气脱尘净化操作规范》1项,修订国家标准《车用压缩煤层气》1项,
荣获省部级奖项3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依托山西省“数智强晋”战略工程积极探索数智技术与煤层
气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公司“智慧气田”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累计完成181台智能排采设备的安装部署
,助力公司数智化转型不断深入。
4.聚焦经营管理,加快提质增效步伐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在资源获取方面进行攻关,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为争取资源储备创造
条件;加强对外合作,重点推进与央企及山西省属大型煤炭企业的深入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持续优化销售体系,借助国家管网和通豫管道,将煤层气输送至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成功拓展省外市
场;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对用电量、工程成本、运输成本等关键指标进行重点管控,从源头上减少非必要性
支出;扎实开展“清收清欠”等专项行动,多措并举降本增效;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聚焦
关键领域狠抓落实,连续三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
5.强化公司治理,构建风险防控新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根据新《公司法》及中国证监会相关文件要求,于2025年5月
完成第八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及高管聘任,由审计委员会代行相关监督职责,并同步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
配套制度,为管理层履职提供制度支持;强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风险-内控-合规”三位一体风
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加强资金占用、债权债务、投资担保、关联交易等关键事项管理,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强化信息披露主体责任,重视信息披露质量提升,首次披露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
报告》,WindESG评级提升至BBB,全力打造具有煤层气产业特点的品牌形象;积极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
念,走出去、引进来、抓日常,与投资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荣获山西资本市场2024年度晋牛·投资者关
系奖。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