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70 中科三环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稀土永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7.81亿 95.18 2.61亿 96.47 9.39
其他业务(行业) 1.41亿 4.82 956.25万 3.53 6.79
─────────────────────────────────────────────────
磁材产品销售(产品) 27.81亿 95.18 2.61亿 96.47 9.39
其他业务(产品) 1.41亿 4.82 956.25万 3.53 6.79
─────────────────────────────────────────────────
国内(地区) 15.35亿 52.54 --- --- ---
国外(地区) 13.87亿 47.46 1.60亿 59.15 11.5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64.78亿 95.96 7.25亿 100.45 11.19
其他业务(行业) 2.73亿 4.04 -323.47万 -0.45 -1.19
─────────────────────────────────────────────────
磁材产品销售(产品) 64.78亿 95.96 7.25亿 100.45 11.19
其他业务(产品) 2.73亿 4.04 -323.47万 -0.45 -1.19
─────────────────────────────────────────────────
国外(地区) 37.85亿 56.07 5.38亿 74.51 14.21
国内(地区) 26.93亿 39.89 1.87亿 25.94 6.95
其他业务(地区) 2.73亿 4.04 -323.47万 -0.45 -1.19
─────────────────────────────────────────────────
直销(销售模式) 67.51亿 100.00 7.22亿 100.00 10.6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2.69亿 99.39 3.15亿 96.33 9.64
其他业务(行业) 2005.71万 0.61 1200.60万 3.67 59.86
─────────────────────────────────────────────────
磁材产品销售(产品) 32.69亿 99.39 3.15亿 96.33 9.64
其他业务(产品) 2005.71万 0.61 1200.60万 3.67 59.86
─────────────────────────────────────────────────
国外(地区) 19.49亿 59.25 2.30亿 70.40 11.82
国内(地区) 13.40亿 40.75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81.74亿 97.79 10.63亿 100.09 13.00
其他业务(行业) 1.84亿 2.21 -94.07万 -0.09 -0.51
─────────────────────────────────────────────────
磁材产品销售(产品) 81.74亿 97.79 10.63亿 100.09 13.00
其他业务(产品) 1.84亿 2.21 -94.07万 -0.09 -0.51
─────────────────────────────────────────────────
国外(地区) 53.49亿 64.00 8.51亿 80.09 15.90
国内(地区) 30.09亿 36.00 --- --- ---
─────────────────────────────────────────────────
直销(销售模式) 83.58亿 100.00 10.62亿 100.00 12.7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6.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2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A公司 │ 53916.36│ 8.32│
│B公司 │ 42201.93│ 6.51│
│C公司 │ 30609.10│ 4.72│
│D公司 │ 19384.42│ 2.99│
│E公司 │ 17424.33│ 2.69│
│合计 │ 163536.12│ 25.2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3.2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1.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F公司 │ 137344.01│ 30.57│
│G公司 │ 31370.59│ 6.98│
│H公司 │ 23216.83│ 5.17│
│I公司 │ 20405.34│ 4.54│
│J公司 │ 19972.37│ 4.45│
│合计 │ 232309.15│ 51.7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作为永磁材料的皇冠,稀土永磁材料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在民用和军用中均扮演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已被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机械、医疗、计算机、家电、航天、航空等领域。小到手
机、照相机、电脑、空调、冰箱、电动自行车,大到医疗设备、汽车、火车、飞机等,稀土永磁材料无处不
在。尤其在低碳经济席卷全球的大势之下,世界各国都将环境保护、低碳排放作为关键科技领域给予关注,
作为支撑整个节能、低碳经济产业的核心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对建立完整的低碳减排绿色产业链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稀土永磁材料及其他新型材料、各种稀土永磁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有关技
术咨询、服务;工业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自产产品;普通货运。主要业
务为从事稀土永磁材料和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所处行业为永磁材料制
造业中的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按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的行
业编码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
于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3.2.7.1稀土磁性
材料制造。公司可生产销售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汽车电机、电
子消费类产品、机器人、工业电机、节能电梯、变频空调、风力发电等领域。
基于下游用户对产品形状、性能、表面处理方式等个性化要求,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及直销为主的经营模
式,即根据客户下达的订单组织生产,向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公司在高性
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开发和生产方面积累了很强的优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并在成分
配方、工艺技术和特种技术装备等方面形成具有三环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为公司持续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近年来,公司在烧结磁体方面重点开发晶界调
控、晶界扩散、高精度磁体加工、新耐腐蚀膜层开发、磁体使用测试平台等技术,并综合应用相关技术成功
制备出超高性能磁体、无重稀土高矫顽力磁体、高丰度磁体、高电阻率磁体等产品。在粘结磁体方面重点开
发高性能柔性粘结磁体制备技术、各向异性粘结磁体成型技术,并针对上述取得重大突破的技术进行专利布
局。
作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全球领先的稀土永磁供应商,公司深耕全球稀土永磁市场近四十年,产品获得广
泛赞誉,赢得了涵盖众多知名跨国公司的稳定客户群;同时,公司拥有理论功底深厚的材料研发团队和工艺
技术团队,全面掌握钕铁硼从材料机理到产品应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定制化产品需求和设备自主研
发方面积累了较大优势;另外,公司创业团队和领导班子勤勉务实、开拓进取,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企业精
神和文化底蕴。历经多年传承与实践,凝聚了一批德能兼备、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执行力强的高职业素养
的人才队伍。一线生产人员中资深员工占比高,对工艺和设备理解到位,经验丰富,为生产线稳定运行奠定
了重要基础;在品质控制方面,经过多年生产管理的持续优化升级,公司生产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已牢固树
立品质管理理念,形成较强的品控管理能力,在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及保证批量产品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大
优势。
作为出口占比较高的外向型企业,公司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高,受我国出口政策、汇率波动影响较大,国
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贸易摩擦也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作为国内最早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工业化生产企业,公司一直坚持把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基石。聚焦主营业务,围绕客户需求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系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
备和新产品,推动公司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不断在市场规模、产业布局、研发模式、品牌优
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行业地位及产业引领作用
公司创始人、荣誉董事长王震西院士早年曾在法国国家磁学实验室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科学
家奈尔教授,回国后一直致力于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探索出并奠定了我国烧结钕铁硼生产工艺路线的基础
,开创了中国的钕铁硼产业。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引进了气流磨、全自动压机、内
热式真空烧结炉、条片浇铸、多线切割、全自动电镀工艺、物理气相沉积等多项技术并完成了引进、消化、
吸收、国产化全套流程,引领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制造工艺、制造设备、高性价
比的产业道路。
基于坚实的研发实力,公司作为行业内的企业代表,历年来多次承担国家“863”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在“十四五”期间,承担了“微特电机专用粘结磁体高性能化技术”、“重稀土特效利用烧结钕铁硼”、“
高性能稀土钕铁硼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电机应用”、“钕铁硼基相调控及性能提升技术”与“磁悬浮等轨道交
通系统用高可靠性稀土永磁材料制备技术”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同时,公司一直与国家磁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
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广泛和深入的产学
研合作关系,为中国稀土永磁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研究成果和有效的实践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凭借自身在测试领域的优势,积极参与稀土永磁产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先后主持
或参与了16项稀土永磁材料有关的国家标准,并多次获得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同行的充分认可。
基于在钕铁硼理论研究和高档产品开发方面的领先地位,公司曾获得多项荣誉,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进
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863产业化基地(2000年),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2008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
奖(2013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一
等奖(2018年)等。
2、产业规模及产业布局完善
目前公司下纳四家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生产企业——宁波科宁达、天津三环乐喜、北京三环瓦克华和赣州
三环,参股两家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企业——肇庆三环京粤、博迈立铖科环磁材。截至2024年底,公司
烧结钕铁硼产能为25000吨。同时,各生产企业不断布局提升生产工艺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有效保障了各种
不同应用市场产品的交付周期。
公司粘结钕铁硼产能1500吨,可以提供压缩、注射、挤出和压延多种成型方式制备的粘结稀土磁体,其
磁性能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公司在磁性材料产业布局方面更加完善。金属注射成型方式制备的
铁基软磁材料、兼具高磁导率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传统软磁铁氧体材料等方面的
成功布局使得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完整,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磁性材料有关的产品、组件和综合服务,
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磁性材料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3、研发机制及研发模式创新
公司已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牵引,以中科三环研究院为基础,以下属企业研发团队为前哨
和量产转化的信息共享、渠道畅通、组织灵活、运转高效的创新组织架构。研究院主要从事机理性和前瞻性
的研究,下属企业研发团队主要攻关产品、装备和工艺创新。研究院和各下属企业研发团队互为补充、协同
配合,共同成为企业研发创新的主体,实现了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公司研究开发方向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研发项目紧密围绕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有序开展,并与
核心客户研发部门在产品设计开发之初就建立密切的项目合作关系,充分沟通和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发挥
公司对磁体材料和磁路本质的认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应用解决方案。
在烧结钕铁硼磁体研发方面,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向:针对新能源汽车用磁体的高温、高转速、复杂
油品环境等特殊需求,开发出高性能、高强度、高耐溶剂性烧结钕铁硼磁体;发挥公司在硬盘驱动器产品清
洁度管理的丰富经验,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符合欧洲汽车行业标准的汽车产品清洁度测试中心,产品清洁度
成为重要的质量管理要素,综合性能优异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汽车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高端电子消费应
用领域的特殊需求,开发了材料、加工、表面处理、磁化与反磁化等全流程的相关配套技术;公司系统研发
了大比例添加高丰度稀土元素的烧结钕铁硼磁体,形成了完整的高丰度元素综合作用影响机制理论框架;持
续改进优化晶粒细化、晶界扩散技术和晶界调控等重稀土减量化技术,并实现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不断降
低高性能磁体的重稀土用量,降低材料成本,提高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粘结钕铁硼磁体研发方面,公司添加高丰度元素制备高性价比磁粉的工艺已经实现稳定批量生产,使
得公司产品结构更加丰富。针对客户的不同应用需求,可以为客户分别提供高性能和高性价比的粘结磁体解
决方案,其性能均能达到国际先进产品的同等水平,增强了公司在粘结钕铁硼磁体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
,公司还拓展了压缩成形、注射成形的产品适应性,开发了磁体-金属/塑料件一体成形的新技术,成功运用
于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微特电机和传感器应用等领域,开拓了粘结钕铁硼磁体应用的新市场。高性能柔
性粘结磁体和各向异性粘结钕铁硼磁体的成功开发也将进一步拓展粘结磁体的高端应用领域。
4、技术优势及质量保障能力
基于公司多年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公司独特的技术优势。这些核心技术广泛分布于
烧结钕铁硼和粘结钕铁硼磁体生产的各个工艺环节中。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线自动化程
度逐年提升,工艺水平国内领先,产品性能卓越,在业内享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在烧结磁体的磁性能方面,
公司可以提供具有高综合性能(最大磁能积(单位MGOe)和内禀矫顽力(单位kOe)之和大于75)及高温稳
定性(工作温度大于200摄氏度)的烧结钕铁硼产品。在高性价比稀土永磁产品方面,公司已经推出高丰度
稀土磁体系列牌号产品,其中最高铈含量超过稀土总量的40%,还包括最大磁能积超过50兆高奥的高性能产
品,以及结合晶界扩散技术生产的高矫顽力产品,突破了高丰度稀土磁体集中在低成本市场应用的局限,将
其扩展到声学器件、工业电机等更为严苛的应用领域。
此外,公司不断创新,采用的新型切割加工技术,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降低了磁体表面损伤,保证
了加工后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这些新型加工方法还能有效降低材料损耗,提高材料收得率。粘结磁
体方面,公司可以提供压缩、注射、挤出和压延多种成型方式制备的粘结稀土磁体,其磁性能均可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针对材料应用的复杂环境,公司可以提供具有很强环境适应性的单一或者复合表面防护层,有效
防止磁体使用中的失效风险。近年来,公司在磁路仿真设计、充磁工装及磁化状态测量评估方面也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有效保证材料设计的高性价比,降低材料使用中的减磁风险。从技术层面来看,公司在研究开发
与产业化推广水平方面基本与日本同行企业同步。
为了保证磁体产品的批次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除了在生产工艺方面的技术优势外,公司还拥有完善的
质量保证体系。首先,公司的产品开发和量产严格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进行过程控制,从设计到产
品交付全流程设计和保障产品质量。其次,公司大幅提高了成品检验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对多种产品的尺寸
、形位、轮廓、外观缺陷等质量因素进行自动化检测,也可以实现自动充磁和磁性能检测。第三,公司专门
建成了我国第一家稀土永磁材料信赖性实验室,并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成为我国永磁
行业首家获得国家认可的实验室。经过严苛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和管控,信赖性实验室能提供准确的磁体室
温和高温磁性、高温开路可逆/不可逆损失以及其他物理特性的参数,并通过各种加速老化试验获得产品耐
用性数据,为产品可靠性提供有效的证据,确保公司向客户提供品质可靠的产品。
5、商业模式及国际化竞争优势
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产品服务,不同客户和不同应用场景对产品的形状和性能要求往往差异很大,任何
新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都要密切结合客户需求,与客户深度合作方可完成。针对产品特点,公司依托自
身的技术优势,建立了“个性化服务销售模式”,与客户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合作,凭借自身对磁性材料
的深刻认识、卓越的制备技术与磁路设计仿真能力充分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针对客户的应用环境和使用特
点,可以协助客户完成材料设计、表面处理层优选、磁路优化等工作;在使用环节,通过提供周全的技术服
务,有效发挥产品性能,帮助客户解决在产品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夯实合作基础。通过提供设计、开
发、生产和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公司充分挖掘并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携手并肩、同舟共济,真正实现
了合作共赢的理想局面。
公司注重销售网络建设,通过建立自身的销售网络,并与部分销售代理商进行合作,做到产销和服务的
衔接。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个性化服务的销售模式和庞大的销售网络,公司已成为全球高端钕铁硼市场最
具竞争力的企业。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钕铁硼磁性材料研究和生产的企业之一,多年来一直深耕于全球主要市场。目前公司
已开拓出庞大的客户群体,终端客户涵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电机等各个领域内全球知名企业。公
司与主要客户合作稳定,多数客户与公司合作历史超过5年,部分客户与公司合作历史超过15年。同时,公
司与国际主要稀土永磁知名企业积极开展合作,使得公司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
6、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建立了由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可持续发展职能部门、分子公司可持
续发展工作组共同构成的三级治理架构,积极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公司秉持“持续改进、锐意创
新、绿色低碳、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公司治理、商业道德、环境、员工权益保护、健康与安
全、产品质量与安全、供应链管理、隐私/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慈善公益九大议题,持续建立健全内部制
度,夯实管理根基。同时,针对碳中和、产品质量、信息化等相关方关注度高、与公司经营发展紧密相关的
话题,成立专项工作组推动实施,不断改善公司可持续发展绩效。
2024年,在碳中和方面,公司围绕《中科三环碳达峰碳中和宣言》公布的“2028年公司运营边界温室气
体排放达到峰值”和“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两大战略目标,采取增加回收稀土使用量、设备节能改
造、工艺改进优化、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外购绿色电力等方式,努力降低自身碳排放量。同时,公司还与上
游供应链企业合作,共同进行供应链原材料产品碳足迹核查,倡导共建绿色供应链,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总部及下属企业在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方面积极行动,推动信息
化、数字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发展,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取得了一定进展,为公司整体数字化转型提
供了坚实支撑。
7、原料供应及强化上游延伸
公司一直注重在上游产业的布局,积极强化与上游企业的战略合作。2001年,公司参股江西南方高技术
和赣州科力稀土两家稀土原料企业,使自己拥有稳定的稀土原料供应渠道;2010年,公司与五矿有色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五矿有色承诺,在最优惠市场价格条件下,优先向公司提供镨钕、镝铁等稀土金属或合金,确
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2018年,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科宁达与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虔宁特
种合金有限公司。通过加强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公司在稀土市场起伏震荡中,形成了一定的原材料供应优势
。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持
续优化经营管理,积极采取降本增效、降费增率等有效措施,努力推动公司稳定经营、健康发展,经营业绩
同比扭亏并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受汇率波动影响,本期公司汇兑收益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本
期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总资产为988,872.06万元,比上年度末下降4.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合计为646,025.12万元,比上年度末上升0.3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202.81万元,比上年
同期下降11.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99.31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0.82%。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