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0980 众泰汽车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 2.88亿 51.56 7079.14万 63.84 24.60
家具制造(行业) 2.70亿 48.44 4010.52万 36.16 14.83
─────────────────────────────────────────────────
门业产品(产品) 2.68亿 48.05 3868.72万 34.89 14.43
交通运输设备及服务(产品) 2.55亿 45.77 4463.39万 40.25 17.47
其他(产品) 3453.54万 6.19 2757.55万 24.87 79.85
─────────────────────────────────────────────────
国内地区(地区) 5.53亿 99.17 1.11亿 99.96 20.03
国外地区(地区) 462.55万 0.83 4.08万 0.04 0.88
─────────────────────────────────────────────────
直销(销售模式) 5.58亿 100.00 1.11亿 100.00 19.8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 1.46亿 58.52 4078.75万 113.43 28.02
家具制造业(行业) 1.03亿 41.48 -482.77万 -13.43 -4.68
─────────────────────────────────────────────────
交通运输设备及服务(产品) 1.28亿 51.31 3132.78万 87.12 24.55
门业产品(产品) 8292.67万 33.34 -912.99万 -25.39 -11.01
其他(产品) 3817.90万 15.35 1376.19万 38.27 36.05
─────────────────────────────────────────────────
国内地区(地区) 2.46亿 98.75 3538.28万 98.40 14.41
国外地区(地区) 311.00万 1.25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 3.73亿 50.84 -2185.82万 -62.77 -5.86
家具制造业(行业) 3.61亿 49.16 5667.88万 162.77 15.71
─────────────────────────────────────────────────
门业产品(产品) 3.58亿 48.73 5472.62万 157.17 15.30
交通运输设备及服务(产品) 3.35亿 45.66 -4473.70万 -128.48 -13.35
其他(产品) 4123.54万 5.62 2483.13万 71.31 60.22
─────────────────────────────────────────────────
国内地区(地区) 7.26亿 98.90 3491.21万 100.26 4.81
国外地区(地区) 805.37万 1.10 -9.15万 -0.26 -1.14
─────────────────────────────────────────────────
直销(销售模式) 7.34亿 100.00 3482.06万 100.00 4.7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行业) 1.98亿 53.39 1923.26万 47.46 9.71
家具制造业(行业) 1.73亿 46.61 2129.24万 52.54 12.32
─────────────────────────────────────────────────
交通运输设备及服务(产品) 1.78亿 48.05 186.16万 4.59 1.04
门业产品(产品) 1.34亿 36.03 2658.31万 65.60 19.89
其他(产品) 5906.79万 15.92 1208.03万 29.81 20.45
─────────────────────────────────────────────────
国内地区(地区) 3.68亿 99.31 4037.05万 99.62 10.96
国外地区(地区) 254.40万 0.6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6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11264.82│ 20.11│
│单位二 │ 3383.84│ 6.04│
│单位三 │ 2966.87│ 5.30│
│单位四 │ 2085.87│ 3.72│
│单位五 │ 1389.71│ 2.48│
│合计 │ 21091.11│ 37.6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0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一 │ 4605.01│ 8.98│
│单位二 │ 3033.96│ 5.92│
│单位三 │ 2055.47│ 4.01│
│单位四 │ 1932.79│ 3.77│
│单位五 │ 1734.41│ 3.38│
│合计 │ 13361.65│ 26.0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汽车产业加
快转型,全年产销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我国
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行业发展状况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如下:
1、行业发展状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汽车产销稳中有增,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
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为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从全年发展来看,202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
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连续16年稳居全球一。2024年,
虽然国内消费信心依然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严峻,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但由于一系列政策持
续发力显效,各地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企业促销活动热度不减,多措并举共同激发车市终端消费活力,促
进汽车市场稳中向好,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
2024年,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我国乘用车产出连
续两年在2500万辆以上。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呈两位数
增长,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小幅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量微降、销量微增,多功能乘用车(MPV)产
销小幅下降。
2024年,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
,与上一年相比,客车产销小幅增长,货车产销小幅下降。2024年,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相比,中
型货车产销呈两位数快速增长,轻型货车产量微降、销量微增,其他两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
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相比,轻型客车产销小幅下降,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两位数快速增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汽车
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一年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两
位数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2、周期性特点:汽车行业周期性较明显。当前,汽车产业进入了重大转型期,挑战和机遇并存,汽车
市场仍然保持着庞大的规模。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在造车新势力不
断进入的局面下,汽车产业的产品结构、竞争业态都在发生较大变化,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众泰汽车作为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属于行业后来者。众泰汽车最初通过“引
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进入整车制造行业,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发
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是以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丰富和完善
业务范围,提升自主创新实力,逐渐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民族自主品牌。由于缺乏流动资金
,2020年度、2021年度整车生产制造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22年度开始逐步恢复整车业务的复工复产,
2023年度整车业务产销规模较小,2024年度整车业务仍在恢复过程中,故营业收入依旧主要来源于汽车配件
和门业的销售,此情形具有阶段性和特殊性,并不构成主营业务的实质变化。截至目前,已完成了生产、销
售、研发等核心职能部门的重塑,重整后首款新能源车已于2023年2月发布上市。
公司的汽车配件业务主要由合肥亿恒和金马科技开展,目前处于正常经营中。合肥亿恒的主要产品为汽
车钣金件,主要包括车身冲压零部件和车身焊接零部件;金马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仪表、摩托车仪表及
汽车线束。
公司的门业业务由浙江金大门业有限公司开展,目前处于正常经营中。金大门业的主要产品包括钢木门
、钢质门和非标定制门,以工装为主。
(二)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购汽车整车、汽车配件和各类入户门生产制造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及辅材物料等,设有采
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生产指令计划及售后服务部门提供的备件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每月向供应商下
发采购订单,由供应商予以确认并及时供货。
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和配套件供应商通常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进
货渠道的相对稳定、可靠。同时,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提升整车产品产量时,供应商在零部件
产能、品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能满足企业需求。
公司制定了采购系统管理流程及标准化的采购管理模式,在采购过程中,坚持适价、适质、适时、适量
、适地的采购原则,通过模块化采购与系统供应、同步设计与同步采购、通用平台采购、电子采购等方式进
行集中化采购、准时化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及门业产品,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来组织日常生产工作
。公司定期组织产销平衡会议,根据销售单位提供的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由各生产基地具体执行生产
过程,采购、技术研发、运输等部门提供协助,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3、销售模式
(1)汽车整车业务
公司整车业务采用订单销售模式。目前公司已启动经销商体系的重建,并重整品牌战略,通过与业内的
专业品牌服务公司合作,从品牌研究、品牌管理、全案策划、公共关系、内容营销、大数据营销、广告创意
、活动管理等维度为企业品牌声誉的恢复和重塑进行赋能。同时,公司在永康众泰组建了国际部,开展海外
销售体系搭建工作。
(2)汽车配件业务
公司汽配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为直接销售给主机厂的直销模式,少量销售给由主机厂指定的其他单位,生
产的产品也基本为客户开发或客户给定相应技术数据,由公司自行开发工装进行生产、销售。
(3)门业业务
金大门业下设战略工程部和零售业务部,根据销售业务的特征,分为地产商工程集采和加盟经销商零售
的两大模式,以此实现产品销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有较大的变化,由于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分别于2024年5月、11
月聘任新任高级管理人员,形成新的管理团队。公司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专有设备、特许经营权等未发生
重大变化。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如下:
公司是一家以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拥有众泰、江南等自主品牌
,公司是国内较早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并成为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具备新能源汽车完整的
整车设计、试制、试验和零部件开发能力的具有综合影响力的车企。目前,公司已全面实现了车联网、智能
大灯、夜视系统、自动泊车、交通信号及标示识别、疲劳驾驶预警、电动四驱、方向盘换挡等科技配置的自
主创新和研发,并将陆续得到应用。公司已开展对于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和智能主动空气悬架等新型领
域的研究和创新,并取得了阶段性和实际性成果。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层面,公司通过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
发和产业化过程,具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进核心技术的应用经验和产业化能力。此外,经过多年来对销售
网络的开拓与运营,公司在网点选址装修、门店管理、店员培训、消费者服务等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网
络建设经验,具备较强的运营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得益于“两新”政策持续发力、汽车产业加
快转型,全年产销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我国
汽车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完成销售收入558,122,875.47元,同比下降23.96%,实现利润总额-1,003,301,162
.94元,同比增亏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00,463,258.24元,同比增亏6.82%。主要原因是公
司整车业务仍处于恢复阶段,再加上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报告期内汽车整车产销量不大,销售收入总额较低
。同时,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等,因此公司2024年度整体业绩亏损。
●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在宏观政策活力加速释放、“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以及海外市场空间持
续扩大等有利因素影响下,2025年我国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总销量预计将达到3,290万
辆,同比增长4.7%,其中乘用车2,890万辆,同比增长4.9%,商用车400万辆,同比增长3.3%;新能源汽车将
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销量预计达到1,600万辆,实现24.4%的同比增长率;汽车出口方面考虑外部环境压
力加大等因素,增速预期放缓,预计2025年出口620万辆,同比增长5.8%。
(二)公司战略
自2022年重整以来,面对汽车行业逐年不断恶化的产品价格战和严重内卷的形势,加上自身产品、技术
、成本、市场、资金储备等核心竞争力落后的具体情况,众泰汽车一直没有恢复整车大规模产销的工作。20
25年,通过海外市场持续跟进与开拓,供应链对产品BOM成本优化等工作的持续推进,公司T300车型已经具
备恢复批量产销工作的条件。同时,为保障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制定了中长期的产品规划,多款新
产品将启动研发工作。
(三)经营计划
1、研发计划
根据公司中长期产品规划,2025年将加大计划投产车型的研发工作。
2、供应链计划
2025年供应链工作将全力推进主力产销车型T300的降本工作。
3、生产制造计划
2025年,公司制造业务工作重点围绕基地复产(生产线改造)和按计划生产交付展开。
4、人力资源计划
2025年,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做好公司化管控,对中后台职能部门、研、产、供、销等各板块、各基地
进行重点梳理人员需求,结合公司管理模式推进人力资源招聘和考核工作。
5、融资计划
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资金是首要前提,2025年融资工作是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完成融资计划
的编制,根据短期、中期和长期融资计划的时间表开展专项推进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汽车行业的生产和销售与宏观经济变化密切相关。受国际贸易格局、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等综合影响,
当前国内外的宏观环境都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和风险,使公司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
出现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下降阶段且持续恶化,进而影响市场需求,公司经营将面临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
2、产业政策调整的风险
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且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家双循环经济政策和鼓励消费的背
景下,汽车行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属于产业政策鼓励的行业。商用车行业与公路运输、环保、能源、安
全等领域存在紧密联系,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形势的变化,国家及地方可能会对相关领域和汽车消费
的具体政策做出一些适当的调整或者出台新的政策,从而对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汽车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随着近年来汽车产业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
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汽车生产厂商众多,市场化程度较高,随着产业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推广应用,传统汽车
及新能源汽车也正面临着各类新技术革新的挑战,汽车生产厂商之间在产品性能、质量、服务和产业链一体
化发展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竞争。因此,若未来公司无法及时跟进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
剧将会对公司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
1、做好成本管理
一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不断拓展公司内外客户,实现产销量的增长;二是搭建共享
平台,实现资源、技术、设备的共享,采用平台化生产模式,实现不同车型项目的工装、模具、检具共享;
三是采用精益管理、柔性生产方式提质增效,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设备的稼动率,满足整车厂的多元化需
求。
2、强化质量控制
加强公司内控管理,明确汽车零部件配套采购的质量技术标准,严格筛选供应商,在货物进厂质量检验
上严格把关。
3、提高盈利能力
通过强化对生产运营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销规模,努力降低单位成本。在产品研发、设计、
销售等环节加大投入、倾注力量,使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盈利水平获得提升。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