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1288 运机集团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带式输送机为主的节能环保型输送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送机设备(行业) 8.80亿 100.00 2.72亿 100.00 30.87
─────────────────────────────────────────────────
输送机设备整机(产品) 6.70亿 76.11 2.01亿 73.85 29.95
永磁电机滚筒等(产品) 8653.07万 9.83 2739.42万 10.08 31.66
技术服务及备件(产品) 7489.15万 8.51 1072.43万 3.95 14.32
其他(产品) 4886.65万 5.55 3295.35万 12.13 67.44
─────────────────────────────────────────────────
境外-非洲(地区) 4.38亿 49.79 1.80亿 66.18 41.04
境内-华东地区(地区) 1.49亿 16.97 3323.06万 12.23 22.25
境内-华北地区(地区) 9632.30万 10.94 2199.67万 8.09 22.84
境内-西北地区(地区) 7210.88万 8.19 1649.59万 6.07 22.88
境外-大洋洲(地区) 5137.67万 5.84 327.16万 1.20 6.37
境内-西南地区(地区) 3596.09万 4.09 1182.61万 4.35 32.89
境内-华中地区(地区) 2531.82万 2.88 326.75万 1.20 12.91
境内-华南地区(地区) 609.24万 0.69 -51.99万 -0.19 -8.53
境内-东北地区(地区) 543.79万 0.62 235.11万 0.87 43.23
境外-亚洲(地区) --- --- --- --- ---
─────────────────────────────────────────────────
直销(销售模式) 8.57亿 97.37 2.66亿 97.74 30.99
代理(销售模式) 2310.69万 2.63 614.81万 2.26 26.6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送机设备(行业) 15.36亿 100.00 4.50亿 100.00 29.32
─────────────────────────────────────────────────
输送机设备整机(产品) 14.02亿 91.26 4.24亿 94.22 30.27
技术服务及备件(产品) 7450.11万 4.85 1541.50万 3.42 20.69
永磁电机滚筒等(产品) 3191.96万 2.08 442.65万 0.98 13.87
其他(产品) 2782.53万 1.81 618.61万 1.37 22.23
─────────────────────────────────────────────────
国外地区(地区) 10.38亿 67.58 3.75亿 83.23 36.11
华东地区(地区) 1.96亿 12.73 2033.17万 4.51 10.40
华南地区(地区) 9883.61万 6.43 2199.91万 4.88 22.26
华中地区(地区) 7231.71万 4.71 672.55万 1.49 9.30
西北地区(地区) 6711.48万 4.37 1574.36万 3.50 23.46
西南地区(地区) 4676.66万 3.04 839.02万 1.86 17.94
华北地区(地区) 1665.50万 1.08 211.68万 0.47 12.71
东北地区(地区) 63.76万 0.04 23.19万 0.05 36.37
─────────────────────────────────────────────────
直销(销售模式) 15.33亿 99.80 4.49亿 99.73 29.30
代理(销售模式) 304.31万 0.20 120.56万 0.27 39.6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送机设备(行业) 5.93亿 100.00 1.83亿 100.00 30.85
─────────────────────────────────────────────────
输送机设备整机(产品) 5.46亿 92.08 1.71亿 93.55 31.34
备件及其他(产品) 4692.85万 7.92 1180.03万 6.45 25.15
─────────────────────────────────────────────────
国外地区(地区) 4.02亿 67.82 1.48亿 80.68 36.70
华东地区(地区) 6864.03万 11.58 918.56万 5.02 13.38
华中地区(地区) 5855.48万 9.88 785.85万 4.30 13.42
西南地区(地区) 4411.97万 7.44 1639.33万 8.96 37.16
西北地区(地区) 1565.42万 2.64 132.66万 0.73 8.47
华北地区(地区) 338.36万 0.57 41.02万 0.22 12.12
东北地区(地区) 41.62万 0.07 15.28万 0.08 36.70
─────────────────────────────────────────────────
直销(销售模式) 5.93亿 100.00 1.83亿 100.00 30.8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输送机设备(行业) 10.53亿 100.00 2.52亿 100.00 23.95
─────────────────────────────────────────────────
输送机设备整机(产品) 9.61亿 91.19 2.20亿 87.08 22.87
备件及其他(产品) 9278.69万 8.81 3260.56万 12.92 35.14
─────────────────────────────────────────────────
华东地区(地区) 4.99亿 47.39 1.10亿 43.76 22.12
华北地区(地区) 2.05亿 19.43 4289.84万 17.00 20.96
西南地区(地区) 2.01亿 19.10 6098.60万 24.17 30.31
西北地区(地区) 7800.08万 7.40 1966.00万 7.79 25.20
华中地区(地区) 4832.06万 4.59 1433.22万 5.68 29.66
华南地区(地区) 1801.73万 1.71 279.26万 1.11 15.50
国外(地区) 390.37万 0.37 119.83万 0.47 30.70
东北地区(地区) 8.38万 0.01 4.40万 0.02 52.53
─────────────────────────────────────────────────
直销(销售模式) 10.53亿 100.00 2.52亿 100.00 23.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8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44349.99│ 28.88│
│单位2 │ 39404.73│ 25.66│
│单位3 │ 9923.97│ 6.46│
│单位4 │ 8608.56│ 5.60│
│单位5 │ 8092.05│ 5.27│
│合计 │ 110379.29│ 71.8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4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3277.07│ 2.86│
│单位2 │ 2883.16│ 2.52│
│单位3 │ 2839.73│ 2.48│
│单位4 │ 2782.98│ 2.43│
│单位5 │ 2434.93│ 2.13│
│合计 │ 14217.86│ 12.4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输送机械行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链。2025年上半年,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输送机械行业呈现出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重的发展态势
。根据中国重机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物料搬运机械行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88.77亿美元,同
比增长9.50%。其中,出口额175.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1%;进口额13.04亿美元,同比下降3.63%;进出
口顺差163.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1%,显示出我国输送机械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升级成为上半年显著特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输送
机械正加速向智能化、远程监控与维护方向发展。在煤矿运输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已从单机监控扩展
到全系统仿真优化,实现对输送状态、设备健康度的实时监测与预测性维护,大幅提升了矿山运输的安全性
和效率。同时,轻质高强度材料、新型耐磨材料的研发应用,显著降低了设备能耗,延长了使用寿命。
从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看,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一定变化。矿山开采领域,在安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
下,封闭式管状输送机的应用比例显著提升;港口业务方面,随着全球贸易回暖,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
稳定增长,带动了对高效、智能化输送系统的需求;电力行业则因新能源装机容量扩大,对适应生物质燃料
等新型物料的特种输送设备需求增加。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进入深化实施阶段,
推动输送机械企业从单一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使企业加大
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带式输送机的能量回馈系统、低阻力托辊等创新设计成为行业标配。2025年上半年,国
家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项目,全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为输送
机械创造了可观的市场空间。国际市场上,“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为我国输送机械企业带来新机遇,国
际新兴市场对高性价比中国设备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中美关税摩擦有所缓解,也为北美市场拓展创造了相
对有利的环境。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输送机械行业在压力中育新机,呈现出内需回暖、外销拓展、创新驱动的良性
发展格局。
随着“智能制造”和“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具备
核心技术优势、系统服务能力、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能力、整机装备系统集成及后端持续运维服务能力的企业
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公司主要业务
运机集团作为国内输送机械装备领域的专业供应商,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以带式输送机为核心的节能
环保型输送机械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双
轮驱动,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政策,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了业务的稳定性和成长性。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为各工业领域提供物料输送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整合设计、研发、制造、安装和服
务全链条资源,为客户提供从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系统集成到运维服务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报告
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仍以带式输送机系列产品为核心,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产
品线,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煤炭、港口、化工等多个行业,合作对
象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国际知名企业。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欧瑞安主要产品为永磁电机、变频
器、永磁电动滚筒等。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1、通用带式输送机
通用带式输送机以输送带作为物料运送的承载构件,利用托辊支承输送带移动,依靠传动滚筒与输送带
之间摩擦力牵引输送带运动将输送带承载的物料从起点运送到终点完成物料输送。通用带式输送机是目前应
用最为普遍的带式输送机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散料、包装物的输送和转运场合。公司设计、制造的通用带
式输送机带宽范围为0.5米到2.4米,适用输送各种散状物料以及成件物料,广泛运用于冶金、煤炭、港口、
仓储等行业,运行效果良好。
2、管状带式输送机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在通用带式输送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4~8只托辊组组成的多边形,将输送带强
制裹成圆管状截面,输送散状物料。公司制造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在密闭空间内输送物料
,既避免了因物料撒落而污染环境,也避免了刮风、下雨等外部环境对物料的污染,是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
环保产业设备,是百公里内具有节能减排优点的环保输送装备。②管状带式输送机被托辊强制裹成圆管状,
无输送带跑偏现象;同时管状带式输送机可实现立体螺旋状弯曲布置,可取代由多条通用带式输送机组成的
输送系统,节省土建工程、机器设备投资,同时也减少输送系统的故障点,降低设备维护和运行费用。③输
送带围成圆管状,增大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管状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倾角可达30度,可实现大倾角输
送。④管状带式输送机可用下分支反向输送与上分支不同的物料。公司设计、研发、制造、安装的管状带式
输送机运用在多个国内、国外高难度、长距离、越野式安全环保的物料输送工程,运行效果良好。
3、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
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在支撑托辊结构和输送带物理性能方面具有特殊的结构和设计,能够实现输送机水
平转弯,适用于长距离输送散状物料。其在布置上主要采用串联搭接、增设强制改向滚筒方式以及采用特殊
结构的专用输送带等方式来实现平面转弯,也可以伴随着平面转弯进行竖向凸凹弧弯曲,构成空间转弯,实
现单条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大运量输送,替代由多条通用带式输送机和转运站组成的输送系统。在穿越山区
、河流等野外复杂地形的曲线输送线路上运送物料,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输送方式。
公司在自主研发长距离越野水平转弯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基础上,与国外输送机械设计公司保持紧密联系,引
进了越野带式输送机常规、水平曲线段和动态分析计算软件,引入了带式输送机领域全新理念的设计方法,
掌握了粘弹性动态设计、低滚动摩擦阻力计算、小半径水平转弯、水平转弯段输送带跑偏控制、胶带谐振控
制、胶带接头工艺及应用、托辊间距优化、漏斗溜槽DEM和巡检小车等专有技术,采用了大托辊直径大间距
布置方法、超低滚动摩擦阻力输送带和物料势能馈电等技术,降低了在超长距离、大运量和高带速输送条件
下的功率消耗,获得了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4、永磁电机、变频器、永磁电动滚筒
公司控股子公司欧瑞安生产的永磁电机以稀土永磁体作为核心励磁源,无需额外输入励磁电流,无励磁
损耗,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同时,永磁电机在其结构设计上具备一定优势,无需搭配减速机单
元即可匹配负载转速。
相较于传统的异步电机,欧瑞安生产的永磁电机存在以下优势:(1)省去减速机单元,简化驱动系统
,提高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护率;(2)提高了整个驱动系统的传动效率,节
能效果显著;(3)永磁电机运行过程中噪音显著降低。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能源、建材等领域。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变频器一般可分为通用变频器和专用变频器。通用变频器适用于常规机械系统的
基础电气传动。欧瑞安生产的变频器属于专用变频器范畴,主要搭配永磁电机使用,具有启动平稳性高、抗
干扰性强、多机功率平衡性强等优势,实现“电机-变频器”协同优化。
欧瑞安生产的永磁电动滚筒同样以稀土永磁体提供励磁,创新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将带式输送机
的传动滚筒与永磁同步电动机深度集成,打破传统“电机+减速机+滚筒”的分体式驱动模式,实现驱动系统
的集成化升级,具备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安装便捷、使用和维护成本低、适配多样化场景等显著特点。
5、其他输送机产品
公司生产的其他输送机包含移置式带式输送机、伸缩式带式输送机、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
螺旋输送机等。这类输送机是根据输送环境的变化、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限制以及物料特殊属性要求,在通
用带式输送机及功能扩展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专用型输送机。
(四)公司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公司在节能环保输送机械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构建了较为成
熟的物料输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服务体系。其核心经营模式为“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后端运维”一体化
,整合了定制化设计、定制化生产、前导式营销与专业化安装等关键环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贯穿项目全生
命周期的完整系统服务。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导向,紧密跟踪政策及行业前沿动态,前瞻性地开展产品研发与应用场景探
索,并持续优化研发创新管理机制。近二十年的实践积累形成了高效的内部协同机制,同时特别注重与客户
的深度沟通。研发团队通过实地现场考察项目环境,充分了解客户具体诉求,并据此动态调整优化设计方案
,确保最终产品能精准满足甚至超越客户期望。
2、采购模式
采购环节主要依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计划进行组织。公司对钢材等通用原材料维持合理的安全库存,以平
衡效率与风险。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筛选、评价和考核体系,形成合格供应商档案库,并对其供货时效
、质量及售后服务实施高标准管理。通过与多家优质供应商建立稳固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公司有效降低了
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成本竞争力。
3、生产模式
生产模式高度契合其产品特性,即非标准化定制产品。公司严格遵循“以销定产”原则,依据订单情况
制定月度、季度及年度生产计划,科学组织生产资源。为确保核心部件的性能、安全与可靠性(如滚筒、托
辊、桁架、支柱、驱动装置、电控设备等),公司主要采取自行生产模式。而对于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工艺较简单的非核心工序,则采取外协加工方式,优化生产资源配置。
4、销售模式
公司创新性地采用“前导式营销”策略,具体表现为系统性地整理、更新既有客户的技术需求、工程参
数及产品反馈(包括改型建议、功能需求、附加设备构想等),并通过与内部技术团队的紧密沟通,主动前
瞻性地向客户提出产品创新与改良方案。在收集客户对新方案或产品的使用反馈后,形成闭环用于后续产品
的迭代升级。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技术型、顾问式服务及高度定制化产品,深度参与终端客户的新产品开
发进程,从而显著增强客户粘性。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性和批量生产的高度一致性是维持客户信任的核心保
障。公司建立了贯穿生产全流程及售后服务环节的严格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交付产品始终符合要求,在业内
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订单获取主要通过招投标和商务谈判两种途径实现。
公司通过一体化整合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环节,以深度定制化和前导式客户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依
托严格的供应链管理、核心部件自产和质量控制,在输送机械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和明显
的竞争优势。
(五)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在输送机械领域的深耕细作,运机集团在输送机械行业已建立起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市场领先地
位。技术实力方面,公司是国家标准GB50431-2020《带式输送机工程技术标准》、GB/T10595-2017《带式输
送机》和GB/T36698-2018《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方法》的参加起草单位之一,是机械行业标准JB/T7337-201
0《轴装式减速器》和JB/T9015-2011《带式输送机用逆止器》的负责起草单位,也是机械行业标准JB/T1038
0-2013《圆管带式输送机》、JB/T14394-2023《带式输送机能效测试方法》、JB/T14873-2024《带式给料机
》、JB/T14788-2024《连续延伸带式输送机》的参加起草单位之一,并主导参加了多项带式输送机相关系列
的联合设计。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运机集团及控股子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8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
新型专利151项,外观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6项。
市场表现方面,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点工程项目。国内市场中,公司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
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保持长期合作,产品在港口码头、煤炭矿山等领域的市场占有
率稳居前列。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几内亚银谷国际有限公司签署铝土矿输送系统
EPC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达4.06亿美元(约合29.26亿人民币),公司将全面负责128公里超长距离越野转
弯带式输送系统的设计、施工及AI智能运维全流程,携手非洲资源巨头共建“一带一路”智能矿山样板。这
一单笔订单金额约占公司去年全年营收的190.53%,标志着公司智能装备“出海”战略迈入全新阶段,成为
公司迈向国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品牌影响力方面,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口碑。同时,公司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绿色智能输送解决方案获得行业广泛认可,2025年上半年获得“中国港口协会
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行业奖项,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产业链布局方面,公司通过建立外协合作联盟,形成了灵活高效的产能调节机制。唐山新生产基地的投
产,使公司产能布局更加合理,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与华为的战略合作,则为公司智能化转型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双方联合开发的矿山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开始商业化应用,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务
增长点。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驱动因素:
重大项目的获取与顺利实施是业绩增长的首要动力。几内亚4.06亿美元铝土矿输送系统项目系迄今为止
全球最长里程带式输送机,不仅创造了公司单笔合同金额的新纪录,更标志着公司跨国大型输送机整机项目
总承包服务能力的重大突破,该项目预计未来将对公司营收和利润形成有力支撑。同时,国内多个项目的订
单持续增长,保障了业务的稳定发展。
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升级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数字孪生仿真平台等创新成
果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使产品在节能环保、智能运维等方面的性能优势更加突出。公司与华为合作的人
工智能大模型,以实时视频、传感器数据采集为基础,以AI视觉大模型、预测大模型为技术核心,对故障进
行全天候监控和趋势预测,进一步丰富并提升公司产品和运维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项目已逐步进入商业化阶
段,预计未来将给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公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的深入实施,推动了下游行业
对智能化输送设备的需求增长;“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则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同
时,自贡市将公司列为重点支持企业,在项目审批、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这些都为业务发展提供
了良好保障。
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为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有效调动了核心团队的积极
性,上半年公司人均产值同比大幅提升。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和生产调度,生产成本同比明显下降。财务方面
,公司保持稳健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行业较低水平,为后续发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市场拓展策略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改变过去以价格竞争为主的营销模式,转而突出技术解决方案
和服务增值,2025年上半年项目中标率提升,平均合同金额也有所增长。海外本地化服务网络的建立,大大
增强了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预计全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在技术创新、项目执行、团队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保持行业领
先优势,没有出现核心管理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等导致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形。公司围绕“成
为全球智能输送系统的引领者”的战略定位,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领先地位。
(一)智能化技术研发优势持续强化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双轮驱动的技术发展路径,在智能输送装备领域取得显著突破。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成立的“运机集团-华为联合创新中心”取得重大技术成果,
成功开发出矿山智能工业巡检机器人V1.0。该产品融合了华为昇腾系列AI处理器和盘古大模型先进算法,实
现了传统输送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并已在非洲几内亚西芒杜某矿山项目之中投入实际应用。这
一创新产品不仅提升了输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为公司开拓高附加值的智能运维服务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投入,致力于不断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及
控股子公司新增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截止到2025年6月30日,运机集团及控股
子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89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51项,外观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6项。
这些技术创新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专利技术储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公司深入贯彻全国新型工业化大会的指导精神及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投身于四川省制
造业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之中。为此,公司特别启动“物料输送成套装备远程数据采集分析控制
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凭借前沿的远程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物料输送成套装备的智
能化管理和严密监控。该项目获得了2024年四川省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工业领域
设备更新“智改数转”资金)支持,为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公司凭借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杰出表现,智能托辊生产车间荣获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颁发
的“自贡市数字化车间”称号。这一殊荣不仅是对我们数字化转型成果的肯定,也标志着公司在这一领域迈
出了坚实而重要的一步。
(二)大型项目执行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在大型项目承接和执行方面展现突出优势。2025年4月,公司成功签订几内亚铝土矿项目EPC总承包
合同,合同金额达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6亿元)。这一重大合同的签署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大型带式
输送系统工程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彰显了公司在超长距离(128公里)越野转弯带式输送系统方面的技术
实力。
产能建设方面,公司首发募投项目的结项投产有效缓解了产能不足问题,使得公司承接并执行大型项目
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数字孪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公司在唐山建设数字孪生智能输送
机生产基地,该基地按“灯塔工厂”高标准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届时将
再新增4万米产能,公司将具备22万米产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能力。这一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生产基地
建设不仅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也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生产效率
,为公司承接更多高端项目提供了产能保障。
公司拥有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在国内外多个行业领域成功实施了高标准的示范工程。2025年
上半年,公司项目执行能力获得客户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国际EPC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公司建立了完
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从设计、采购到施工、运维形成全流程服务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交钥匙
”工程解决方案。
(三)人才团队优势持续巩固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和关键技术队伍保持稳定,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公司通过开展营销线产品知识强
化专项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技术产品、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法律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系统化提升了营销团
队的业务能力与协同效能。
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公司与华为等战略合作伙伴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AI技术人才,为智能化转型
提供人才支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团队持续扩大,专业技术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为公司技术创新和业务拓
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充实研
发、管理和国际化人才储备。
公司管理层在输送机械行业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智慧。管理层与技术团队在新产品、
新技术开发拟题论证会上,共同研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确立了涵盖设计标准化、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多
个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项目,展现了公司对未来市场的精准洞察与前瞻布局。
(四)产品与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
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在深耕传统矿山、港口等领域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国际化布局取得新进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持续提升,产品已在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投入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