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龙源电力(00128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1289 龙源电力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风电场的设计、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同时,还经营火电、太阳能、潮汐、生物质、地热等其他发电 项目;向风电场提供咨询、维修、保养、培训及其他专业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155.35亿 99.22 63.95亿 99.93 41.16 其他(行业) 1.22亿 0.78 462.34万 0.07 3.80 ───────────────────────────────────────────────── 电力产品(产品) 155.35亿 99.22 63.95亿 99.93 41.16 其他收入(产品) 1.22亿 0.78 462.34万 0.07 3.80 ───────────────────────────────────────────────── 国内收入(地区) 153.25亿 97.88 62.32亿 97.38 40.66 国外收入(地区) 3.32亿 2.12 1.68亿 2.62 50.5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338.12亿 91.21 136.69亿 98.19 40.43 其他(行业) 32.58亿 8.79 --- --- --- ───────────────────────────────────────────────── 电力产品(产品) 338.12亿 91.21 136.69亿 98.19 40.43 煤炭收入(产品) 19.41亿 5.24 1225.23万 0.09 0.63 其他收入(产品) 7.96亿 2.15 --- --- --- 热力产品(产品) 5.21亿 1.41 --- --- --- ───────────────────────────────────────────────── 国内业务(地区) 363.44亿 98.04 --- --- --- 国外业务(地区) 7.26亿 1.96 4.19亿 3.01 57.6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165.66亿 87.73 66.67亿 97.52 40.24 其他(行业) 23.18亿 12.27 1.70亿 2.48 7.32 ───────────────────────────────────────────────── 电力产品(产品) 165.66亿 87.73 66.67亿 97.52 40.24 煤炭收入(产品) 15.42亿 8.16 3155.98万 0.46 2.05 热力产品(产品) 4.42亿 2.34 4205.90万 0.62 9.52 其他收入(产品) 3.35亿 1.77 9611.23万 1.41 28.73 ───────────────────────────────────────────────── 国内收入(地区) 185.32亿 98.14 66.06亿 96.64 35.65 国外收入(地区) 3.51亿 1.86 2.30亿 3.36 65.43 ───────────────────────────────────────────────── 风电分部(业务) 137.81亿 72.98 63.33亿 92.64 45.95 火电分部(业务) 40.50亿 21.45 2.10亿 3.08 5.19 光伏分部(业务) 9.45亿 5.00 2.62亿 3.84 27.78 其他(业务) 1.07亿 0.57 3065.02万 0.45 28.5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行业(行业) 327.33亿 86.96 130.53亿 95.38 39.88 其他(行业) 49.09亿 13.04 --- --- --- ───────────────────────────────────────────────── 电力产品(产品) 327.33亿 86.96 130.53亿 95.38 39.88 煤炭收入(产品) 32.42亿 8.61 2237.79万 0.16 0.69 其他收入(产品) 8.39亿 2.23 4.51亿 3.30 53.80 热力产品(产品) 8.29亿 2.20 1.59亿 1.16 19.17 ───────────────────────────────────────────────── 国内业务(地区) 369.20亿 98.08 132.87亿 97.09 35.99 国外业务(地区) 7.22亿 1.92 3.86亿 2.82 53.5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9.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2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638286.89│ 17.37│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187308.90│ 5.10│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166836.61│ 4.54│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152948.03│ 4.1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148259.57│ 4.03│ │合计 │ 1293640.00│ 35.2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2.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7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629009.69│ 18.17│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167175.72│ 4.83│ │中国安能集团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107393.49│ 3.10│ │伊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71583.32│ 2.07│ │天津冬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53627.94│ 1.55│ │合计 │ 1028790.16│ 29.7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经营环境 2025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 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 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 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能源局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45,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其中,风电5.7亿千瓦,同比增 长22.7%;太阳能发电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水电4.4亿千瓦,同比增长3.0%。 2025年1-6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1,50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62小时。全国累计完成 市场交易电量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0.9%,同比提高0.52个百分点。绿电 交易电量1,5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3%。 (二)行业政策环境 1.新能源市场化改革深化,构建价格与交易新格局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 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明确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并建 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通知》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对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前投产)实施机 制电价衔接现行政策,保障性电量规模与煤电基准价衔接;增量项目(2025年6月1日后投产)则通过市场化 竞价确定机制电价,规模动态匹配消纳责任权重。同时,建立“多退少补”差价结算机制,市场交易均价与 机制电价的差额纳入系统运行费用,稳定企业收益预期。政策还明确绿证收益不重复计算,禁止将储能作为 项目并网前置条件,并强化与电力市场、碳核算等政策协同。该改革标志着新能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 场驱动”,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将加速新能源技术升级、推动储能与虚拟电厂发展,并重构电 力市场供需格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目前,山东、广东、蒙东、蒙西、新疆、海南、浙江、甘肃、山 西、辽宁、宁夏等省区已出台实施方案或征求意见稿,其他省区实施细则也正在积极酝酿陆续出台中。 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标志着我国电力 辅助服务市场进入规范化、制度化新阶段。《规则》首次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等新型经营主 体纳入市场范围,明确其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共同参与调峰、调频、备用、爬坡等辅助服务交易。市场运 行遵循“谁提供、谁获利,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建立“日清月结”结算机制,并与电力现货市场衔接。 《规则》还要求建立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到正式运行的三阶段准入机制,并实施年度评估监管。该政策 通过激活多元化调节资源、完善市场化价格机制,加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并为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质生产 力创造规模化发展空间。 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 明确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国覆盖,全面开展连续结算运行。用户侧主体需在年底前全面参与 现货市场申报、出清及结算,中长期签约履约比例须符合能源安全保供要求。强调以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估为 正式运行前提,未通过系统校验的地区不得开展试运行。该政策通过强化市场机制与技术规范,预计将加速 新能源消纳,并重构电力资源配置体系,为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基础。 2.绿电应用与能源发展统筹,引领低碳转型进程加速 2025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统筹推进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文件提出三大主要目标:一是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全国发电总装机达36亿千 瓦以上,新增新能源装机2亿千瓦以上;二是深化绿色低碳转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升至60%,消费 比重达20%,推进“沙戈荒”风光基地、抽水蓄能及核电建设;三是提升发展质量效益,风电、光伏发电利 用率保持合理水平,光伏治沙等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该政策提出针对性政策举措,有助于指导各地和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合力完成 “十四五”收官,以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助力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绿证市场制度体系,2030年实现绿证国际应用与绿色电力环境 价值充分体现。提出五大行动:通过按月自动核发绿证稳定供给,推动风电、光伏等全电量入市;建立“强 制+自愿”消费机制,要求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2030年绿电消费比例不低于全国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 并将绿电消费纳入ESG披露;完善绿证交易机制,支持中长期协议和跨省流通;拓展绿证在碳核算、产品标 识等场景应用;推动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绿证认可度。该政策通过强化市场机制与政策协同,预计将加 速绿电消纳、提升新能源企业收益,并倒逼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重构能源消费格局。 2025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明确绿电直连是通过专用线路实现新能源向单一用户直接供电的模式,分为并网型(接入公共电网)和离网 型(独立运行)两类。要求以“以荷定源”确定新能源装机规模,现货市场地区自发自用电量占比不低于60 %(占总用电量的比例由2025年不低于30%逐年提升至2030年不低于35%),余电上网比例不超过20%,并强制 配置储能及灵活调节资源。该政策通过物理直连破解绿电溯源难题,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突破绿色贸易壁 垒,又为新能源消纳开辟新路径,同时推动电网向服务型转型。 (三)公司业务回顾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稳中求进、 安全为本、创新引领、高质发展”工作方针,坚持存量增效、增量做优,以全方位对标带动全链条提质,实 施应对136号文的整体工作方案,构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体系,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目标,保持了稳 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净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其中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986.95兆 瓦、光伏控股装机容量1,096.59兆瓦,减少生物质发电控股装机容量30.00兆瓦。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 团控股装机容量为43,196.74兆瓦,其中风电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 瓦。本集团2025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33,502,617兆瓦时,同比增长6.07% ;光伏发电量6,146,915兆瓦时,同比上升71.37%。 1.压实安全责任,安全运营平稳有序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 ,以零伤亡、零事故、零损失为目标,以归零心态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创新安全管理,通过“三个一”常态 化教育培训;“三个整治”强化文明生产;“三个环节”严抓外委作业;“三道防线”严控事故风险。深度 融合数智化平台应用,提升安全环保管控水平。修订完善积分考核办法,深化安全积分制应用,以刚性约束 促进管理提升。系统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全面落实安全环保一号文任务,扎实筑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防线, 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事故警示月”专项行动,开展海上应急演练观摩。顺利完成黄河流域生态环 境专项督导,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系统防范生态风险。筑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线,有效提升人员安全履责 能力和作业现场监督能力,上半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和生态环境事件。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累计完成发电量39,652,477兆瓦时,其中风电发电量33,502,617兆瓦时,同比增 长6.07%;光伏发电量6,146,915兆瓦时,同比增长71.37%。2025年上半年,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02小 时,较2024年同期降低68小时,主要是因为本集团部分大容量项目所在区域风资源水平同比下降。本集团风 电利用小时较行业平均利用小时高15小时。 2.多维前期开发,优化未来资源布局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保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并重,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优化发展导向,积极践 行“五个示范”,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突破、大创新,全力推动“沙戈荒”风光大基地项目,加强海上 风电拓展,打造具备龙源特色的国家标志性新能源基地。优先争取中东南部消纳有保障且电价相对较优区域 的竞配指标。精准科学合理实施“以大代小”项目,结合乡村振兴,争取项目连片开发,因地制宜推进共享 储能项目,结合下游市场有序布局绿电制氢(氨)项目。加快布局,深度谋划推动深远海项目。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新签订开发协议1.24吉瓦,其中风电1.04吉瓦、储能0.2吉瓦,均位于资源较好 地区。上半年累计取得开发指标4.75吉瓦,其中风电2.98吉瓦,光伏1.77吉瓦。 3.推进精品工程,增量做优质效双升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遵循“优设计、降造价、高质量、严变更、促项目、防风险”管理理念,坚持工 程建设“两不超、三个零”标准,建设“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强化基建项目全 过程管控,提高设计管理,坚决压降造价,抓好征林、征地和送出等关键制约因素协调,统筹做好开工管理 、施工组织管理、项目调试管理。加强初设审查,严控设计方案、工程量及造价。严把招标最高限价审核关 ,合理把控最高限价,加大集采力度,持续扩大集采范围,通过集采降低设备成本。严把工程实施造价管理 关,加大工程量审核关,筹备工程造价管理中心,开展全过程造价管控。本集团所属天津滨海新区龙源海晶 盐光互补项目、龙源江苏射阳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荣获“2025年度电力优质工程”。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净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其中新增风电控股装机容量986.95兆 瓦,新增光伏控股装机容量1,096.59兆瓦,减少生物质发电控股装机容量30.00兆瓦。 4.强化营销创效,存量增效持续深化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建设全面加速和新能源全面入市形势,紧密跟踪各省136号文 实施方案,深化“以交易为中心、以限电为重点、以补贴为基础、以绿碳为特色、以人才为抓手、以系统为 保障”的“六位一体”营销体系。重点关注机制电量纳入规模、增量项目竞价安排、现货价格上下限等关键 内容,踊跃参与各省区市场化改革方案规则制定,争取有利政策。动态优化交易策略,量价兼顾统筹中长期 交易与月度、月内、多日等短周期交易调仓,实现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精准衔接,确保交易量价最优;通 过与电网沟通、开展省间交易、储能充放电等方式,多措并举降低限电影响;紧盯补贴资金回收和补贴清单 管理;大力开展绿电交易和绿证销售;优化完善公司营销机构,在运营监控中心增配营销岗位,实现生产营 销全流程协同贯通,积极推动公司营销人员参加交易员技能认定,全面开展交易人员、营销管理人员、营销 分管领导多层次培训和电力交易竞赛;“一省一策”着力推进龙源电力市场营销及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建设, 已完成17个省区部署,通过数据管理、市场分析、市场预测、功率预测等功能提升交易信息化、自动化和智 能化水平。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所有发电业务平均上网电价人民币399元/兆瓦时(不含增值税),较2024年同期 平均上网电价人民币422元/兆瓦时(不含增值税)减少人民币23元/兆瓦时。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人民币422元 /兆瓦时(不含增值税),较2024年同期风电平均上网电价人民币438元/兆瓦时(不含增值税)减少人民币1 6元/兆瓦时,主要是由于风电市场交易规模扩大,平价项目增加以及结构性因素导致。光伏平均上网电价人 民币273元/兆瓦时(不含增值税),较2024年同期光伏平均上网电价人民币278元/兆瓦时(不含增值税)下 降人民币5元/兆瓦时。 5.拓展绿电绿证交易,兑现绿色环境价值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证集中统一管理工作模式,发挥规模优势,提升绿电 绿证营销能力。大力开拓绿证外销市场,有序开展绿证销售,完成绿证交易管控平台项目台账信息维护,完 成建档立卡系统项目授权,确保绿证“应领尽领”,最大化兑现绿色环境价值。2025年上半年完成绿电交易 41.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1.67%;交易绿证423.2万张,同比增加81.46%。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积极参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建设,修编行业技术导则。所属碳资产公司 自主研发的“碳排放数据区块链上链存证系统”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 系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积极开发江苏和福建海上区域的3个CCER项目,开发上海碳市场8个分布式光伏 碳普惠项目,储备各类碳资产。 6.深化数字化赋能,科技创新动能增强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积极深入践行龙源电力“1234”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明确一个核心定位,建强双 驱创新机制,围绕三个需求导向,聚焦四大攻关领域。积极投身国家重点项目,精心规划多领域协同创新路 径。国家重点专项“多场景风电场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及软件开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风机叶片与光伏板 表面防冰涂层的制造与应用”成功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多类构网型设备接入下省级送端电力系统安全 高效运行示范工程”项目已获立项。《海上风电场海底电缆运行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获国家能源局批准 实施,填补行业空白。“海上风电海缆运行状态监测与快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复杂发电工程数字化 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极端气候下风电机组防除冰技术攻关与工程化突破”“国产全栈风电机组智能 运维关键技术与应用”“碳排放数据区块链上链存证系统”五项重要成果通过了国内权威机构组织的技术鉴 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集团积极夯实科技基础,内联外拓构建多方协同高效创新驱动体系,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升工作。在 平台建设方面,成功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提供优质平台。积极推 动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面向新兴场景领域,围绕三大布局方向形成4项指南项目,有力 支撑本集团科技战略。 本集团在数智化建设上持续发力,精心打造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电行业大模 型的新能源板块,覆盖市场营销、生产运营、设备维护、技术监督、安全环保5大核心业务域,7大智能应用 场景和20个专业智能体。在项目与案例申报上,“龙源电力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网络通信规模化部署应用” 获中国能源研究会2025年能源网络通讯创新应用推荐案例,“风电设备诊断和安全防控数据集”获评国务院 国资委高质量数据集优秀成果。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申请发明专利56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颁布执行2项国家标准、1项能源行业标 准。 7.优化融资结构,持续挖掘资金效益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密切关注政策导向,用足用好绿色金融政策,不断优化融资结构,主动开展存量 贷款置换,压降存量贷款资金成本。拥有充足的金融机构授信,同时具有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质 ,确保多渠道融资通畅。坚持开展刚性管理资金计划,利用资金归集、统一调配、股东借款等措施,加大资 金使用频率,实现资金的时间价值最大化。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发行4期超短融资券、6期中期票据,并成功发行1期绿色中期票据,共计人民币2 20亿元。资金成本保持行业优势,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彰显本集团“碳达峰、碳中和”的责任与担当。 8.精准深耕国际,海外开发积极稳健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对华关系好、市场空间大、经济前景佳、国家 信誉好、投资风险低的“五好”国家,推进国际绿色能源合作,加强中国周边国家和金砖国家国别研究,一 体化统筹项目发展与风险控制,高质量开展境外新能源项目工作。深耕南部非洲市场,稳妥开拓中亚和中东 市场,研究拉丁美洲市场机遇,高质量开展对外交流,注重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投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南 非、博茨瓦纳、中亚等地区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2025年上半年累计取得6个境外新能源项目共计1 44万千瓦遴选审批。 2025年上半年,本集团持续强化境外资产管理,开展境外专项治理工作,各在运项目运营情况良好。截 至6月30日,本集团所属加拿大德芙林风电项目完成发电量124,913兆瓦时,利用小时数达到1,260小时,项 目累计实现安全生产3,864天;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完成发电量304,860兆瓦时,利用小时数达到1,247小时, 项目累计实现安全生产2,799天;乌克兰尤日内风电项目完成发电量71,611兆瓦时,利用小时数达到936小时 ,项目累计实现安全生产1,418天。 (四)业务展望 2025年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本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 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可持续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优化实施“12355”工作思 路,牢固树立“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导向,弘扬发展忠诚担当、敢为人先、科学严谨、团 结友好、笃行实干的优秀品质,建强“五个世界一流平台”,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巩固强化行业 领先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 1.坚持“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导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以“旗 帜领航”定向,确保发展布局与国家能源安全深度契合。以“干在实处”强基,推动党建与经营双链融合。 以“走在前列”争先,以高水平“十五五”规划引领改革发展、提质增效、规范治理、科技创新全面领先。 2.坚持可持续增长,深化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两条高质量发展路径。以质的有效提升牵引规模 更优增长,将质量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综合施策提升投资资本收益率,筑牢风险防线, 确保资产质量更优、价值创造能力更强、运营更安全可持续。以量的合理增长赋能质量持续提升,保持行业 领先的规模,积极应对电价下行不利形势,转变发展方式,全力以赴获取优质资源,加速重点项目落地,持 续巩固和扩大风电规模优势。 3.坚持提升核心竞争力,勇做“三个转型”排头兵。在“强而优”转型上打头阵,打响存量资产“效能 革命”,加速低效机组迭代升级,以价值创造支撑规模优势。在绿色低碳转型上当先锋,举全集团之力,破 除重大项目落地壁垒。在市场化转型上作示范,强化市场思维、竞争意识,建立健全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治 理架构、管控模式与运营机制,切实将专业化优势转化为效益效率优势。 4.坚持聚势赋能,弘扬发展五大优秀品质。要以忠诚担当筑牢信念根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从“ 国家思维”高度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新能源的极端重要性,将服务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最高追求。要以敢为 人先破解转型难题,面对新能源前沿领域和“三个转型”深水区,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上持续 突破,牢牢巩固风电行业领军地位。要以科学严谨提升工作质效,严谨论证项目投资与经营决策,强化全生 命周期成本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升运营效率、防控各类风险。要以团结友好凝聚 奋进力量,对内深化共享机制,对外强化共创共赢,深化与国家能源集团内外部伙伴的战略协作,在产业协 同、区域合作中展现龙源智慧。要以笃行实干创造卓越业绩,面对存量增效的“硬骨头”、增量做优的新挑 战、科技攻坚的高壁垒,以实干创造实绩,用实效赢得未来。 5.坚持增强核心功能,建强“五个世界一流平台”。建强世界一流新能源资产管理平台,多措并举、加 大力度壮大资产管理规模,提升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益管理能力,通过存量资产高效运营与价值挖潜。建强世 界一流新能源业务发展平台,坚持增量做优,增强以风电为主的资源获取能力,加速重大项目落地,全力打 造安全、环保、质量、造价、工期、廉洁“六优”精品工程,奋力保持风电领先地位。建强世界一流新能源 共享协同平台,聚焦资源统筹、优势互补与价值创造,深化跨区域、跨产业、跨主体的数据汇集、财务共享 与营销协同。建强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引领驱动新能源技术革命,集中 突破大基地、海上风电、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建强世界一流新能源党建赋能平台 ,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竞争优势、发展动能,为落实两条路径、践行五大优秀品质提供坚强保障。 (五)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本集团将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围绕“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 理、保安全”工作主线,认真落实年中工作会各项部署,锚定全年任务和“十四五”目标,高效做好各项工 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深化固本强基,全面筑牢安全环保根基。系统实施“11135”安全环保工作思路,锚定零伤亡、零事 故目标,深入推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紧密围绕安全环保一号文件,扎实筑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应急处置与救援“三道防线”,增强安全履责、现场监督、承包商管理、科技兴安、生态治理“ 五项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生态环保治理效能。 2.深化增量做优,全面提升规模发展质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锚定年度发展目标不动 摇,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坚持风电为主优发展,千方百计抢抓优质资源,稳步推动规模化风电并购,积 极稳妥开发海外风电市场。抓实重点项目提效能,加大力度推动大基地和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3.深化存量增效,全面强化价值创造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优先、成本领先,系统加强全生命 周期成本管控,提升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切实推动发展底蕴、技术标准、工作经验、数字化建设 等优势转变为成本效益优势。全力压降成本,加强项目造价控制,充分发挥集约采购共享优势,全面提升成 本管理精细化水平。全力提升营收,强化营销信息共享与分析,建强“六位一体”营销体系,积极落实“一 省区一营销”部署,建立健全电力营销对标评析督导体系。 4.深化创新引领,全面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施“1234”科技创新工作思路,围绕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 领军企业核心定位,建强双驱创新机制,锚定发展转型、重大工程、生产经营三个需求导向,聚焦海上风电 融合海洋能集群化建设、大基地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工程首台套示范、基于“AI+”的数字化智慧运 营四大攻关领域,为新能源发展注入更加丰沛动能。 5.深化管理提升,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潜力。坚持改革攻坚、创新赋能,以全局视野破除发展障碍,着力 优化治理效能、释放资本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持续深化企业治理,加强世界一流企业建 设,深入打造法治龙源。持续强化市值管理,系统推进市值管理举措落地落实,增进市场认同。 6.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提高引领保障实效。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效,以高质量党建的强大引领力、凝聚力、战斗力,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建强干部 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协同聚力助推规模拓展 本集团聚力协同发展,开拓多元耦合模式,与外部企业深度合作,延展资源开发链条,促进资源获取、 开发、利用协同并行。凭借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一体化优势,全力角逐基地项目开发主导权,主动布局大 基地、海上及海外大型项目,稳固发展根基。搭建涵盖场站设计、功率预测等十一大业内前沿技术服务体系 ,凭借资源评估、设备选型等经验与核心技术,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大力推行“新能源+”模式,借助生 态治理等引入产业集群。以规模化开发增强资源获取能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