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1380 华纬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弹簧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9.37亿 100.00 2.41亿 100.00 25.74
─────────────────────────────────────────────────
悬架系统零部件(产品) 8.04亿 85.80 2.09亿 86.61 25.98
制动系统零部件(产品) 6093.97万 6.50 --- --- ---
阀类及异形零部件(产品) 5741.05万 6.13 --- --- ---
其他(产品) 1478.17万 1.58 --- --- ---
─────────────────────────────────────────────────
内销(地区) 8.80亿 93.90 2.30亿 95.26 26.11
外销(地区) 5721.63万 6.10 1144.27万 4.74 20.00
─────────────────────────────────────────────────
通用设备零部件(业务) 9.37亿 100.00 2.41亿 100.00 25.7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8.60亿 100.00 4.79亿 100.00 25.72
─────────────────────────────────────────────────
悬架系统零部件(产品) 16.28亿 87.50 4.21亿 87.93 25.85
制动系统零部件(产品) 1.20亿 6.47 --- --- ---
阀类及异形零部件(产品) 8322.22万 4.47 --- --- ---
其他(产品) 2896.28万 1.56 --- --- ---
─────────────────────────────────────────────────
内销(地区) 17.58亿 94.49 4.51亿 94.29 25.67
外销(地区) 1.02亿 5.51 --- --- ---
─────────────────────────────────────────────────
弹簧、钢丝、稳定杆等(业务) 18.47亿 99.29 4.76亿 99.40 25.75
其他收入(业务) 1329.76万 0.71 288.67万 0.60 21.7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7.07亿 100.00 1.68亿 100.00 23.76
─────────────────────────────────────────────────
悬架系统零部件(产品) 5.89亿 83.38 1.36亿 81.00 23.08
制动系统零部件(产品) 6325.44万 8.95 1759.88万 10.48 27.82
阀类及异形零部件(产品) 4058.69万 5.74 1101.74万 6.56 27.15
其他(产品) 1358.87万 1.92 328.23万 1.95 24.15
─────────────────────────────────────────────────
内销(地区) 6.52亿 92.30 1.51亿 90.18 23.22
外销(地区) 5443.88万 7.70 1648.41万 9.82 30.2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2.43亿 100.00 3.40亿 100.00 27.38
─────────────────────────────────────────────────
悬架弹簧(产品) 7.52亿 60.50 2.29亿 67.40 30.51
稳定杆(产品) 2.64亿 21.26 4576.42万 13.45 17.32
制动弹簧(产品) 1.22亿 9.81 --- --- ---
阀类及异形弹簧(产品) 8005.76万 6.44 --- --- ---
其他(产品) 2477.93万 1.99 --- --- ---
─────────────────────────────────────────────────
内销(地区) 11.42亿 91.86 3.03亿 89.08 26.55
外销(地区) 1.01亿 8.14 --- --- ---
其他(补充)(地区) 50.58 0.0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3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5977.49│ 30.09│
│客户二 │ 30851.90│ 16.58│
│客户三 │ 15907.66│ 8.55│
│客户四 │ 14391.67│ 7.74│
│客户五 │ 9935.93│ 5.34│
│合计 │ 127064.67│ 68.3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8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5236.63│ 30.19│
│供应商二 │ 14063.27│ 9.38│
│供应商三 │ 5750.01│ 3.84│
│供应商四 │ 5568.88│ 3.72│
│供应商五 │ 5542.46│ 3.70│
│合计 │ 76161.26│ 50.8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为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零部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制造业高
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为包括汽车弹簧行业在内的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具体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
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机械通用零部件行
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提出将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
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
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2、弹性元件应用领域广泛,行业发展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弹性元件类产品作为机械零部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优异的弹性、减震性能和能量储存特
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工业机械、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随着这些行业的
持续发展和技术升级,弹性元件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悬架弹簧、阀
门弹簧等关键部件的需求随着汽车产量和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增长而持续提升。此外,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转型,对高性能弹簧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该行业在技术创新、材料优化和质量提升等方
面的突破。未来,弹性元件类产品将在更多新兴领域展现其独特价值,例如新能源设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等,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更大的市场潜力。
3、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行业趋势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汽车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2024年全球百强
零部件企业总营收同比下降5.1%,传统汽车工业强国普遍承压(欧洲-10%、日本-7%、韩国-19%),而中国
逆势增长9%,美国增长5%。数据表明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加速向中国倾斜。
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934.33亿美元(同比+6.58%),全球百强新增4家中国企业,印证中国
正从"成本替代者"转型为"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全球供应链核心节点。
(二)主要业务
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要从事高端弹性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悬架系统零部件、制动系统零
部件、阀类及异形零部件、其他专业设备类零部件等,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发小弹簧产品,扩充非车端领域业务。通过收购无锡泽根弹簧有限公司控股权,
扩大公司阀类及异形零部件规模,并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机会。目前公司业务已涉及轨道
交通、机器人、工程机械、电气能源、航空等领域。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1、悬架系统零部件
公司生产的悬架系统零部件主要用于乘用车悬架系统。
悬架系统是车身和车轮之间的连接系统,分为前悬架系统和后悬架系统,主要包含减振器、悬架弹簧、
稳定杆、下控臂、连杆等结构部件。悬架系统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汽车十分关键
的部件之一。
2、制动系统零部件
公司生产的制动系统零部件主要用于商用车制动系统,作为制动气室的重要部件。
3、阀类及异形零部件
公司生产的阀类及异形零部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等多个
行业领域。
4、其他专业设备类零部件
公司生产的其他专业设备类零部件主要为机器人零部件、农机零部件、火车机车零部件等,通常其弹簧
线径较大,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电气能源、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专业设备。
(四)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弹簧钢材,根据钢材外形不同可分为盘条、圆钢等。公司拥有自主加工弹簧钢丝的
能力,盘条经过加工后制成弹簧钢丝用于弹簧的生产;圆钢则用于稳定杆的生产。
主要原材料由公司供应链中心统一向供应商采购。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保证原材料供应的及时性、
质量的稳定性,公司主要采取合格供应商集中采购的模式。公司和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合同,逐月下达
采购订单。公司已建立了完备的供应商管理及采购管理程序,对供应商准入、采购执行、绩效评价、质量改
进等进行系统化管理,由公司供应链中心会同品质中心、研发中心、各事业部等部门对供应商进行筛选评级
,并对供应商的供应过程进行管理,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纳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由质检部门负责对采购物
资的进厂检验。
2、生产模式
(1)自主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生产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并根据经验结合对销售的预期,保持一定的产品库存
。公司由供应链中心进行生产计划控制,根据客户订单跟踪情况实时更新日生产计划。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
括接收订单-制定生产计划-材料准备-生产领料-过程生产-产品检验-包装入库。
(2)委外加工模式
受公司产能饱和、专业化分工等因素影响,公司在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存在部分原材料、弹簧
产品及非核心工序委外加工的情形,具体情况如下:
①原材料加工外协
由于自身弹簧钢丝加工产能饱和,公司会将部分原材料交由外协厂商进行加工。
②产品外协
由于订单不均衡,订单量较大时公司部分工序自有峰值产能不足,为保证产品交期,公司会将部分产品
全制程委托外协厂商加工。
③生产工序外协
公司客户对弹簧生产加工工艺类型要求多样,某些特殊工艺如电镀、磨光、变径等生产加工量相对较小
,而相应的机器设备价格昂贵,出于经济效益和品质管控的角度考虑,暂未配备此类工艺的生产设备,由外
部专业厂商进行生产加工;车削、卷簧、淬火、回火等加工工序,公司在订单较多、交期较急的情况下,少
量会由外协厂商进行生产加工。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营销中心直接开发客户,并负责售中、售后服务。汽车主机厂对汽车
弹簧供应商的选择十分严格,供应商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认证才能进入其配套体系,一旦成为汽车主机厂的
合格配套供应商,双方会保持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与主要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采用“框架协议+即时订单”的合作方式。客户实际需
求时下发采购计划或逐笔签订订单约定具体产品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日期、价格等内容;对于一般客户,
公司则主要采取逐笔签订合同的销售模式。
(五)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弹簧生产企业之一。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掌握多项生产高性能汽车弹簧的核
心技术,具备独立自主的研究开发能力;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全自动生产设备,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拥有
先进完备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及检测手段,能满足下游汽车主机厂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汽车弹性元件高应力
、抗疲劳、轻量化的需求。
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出具的证明,公司是中国弹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2024年主导产品悬
架弹簧在全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系列居第一位。依托强大的研发能力、先进的制造工艺、优良的产品质量和服
务品质,公司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国内知名品牌车企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
合作关系,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红旗、北汽、上汽、奇瑞、江淮、理想、蔚来、小鹏、领克、
Stellantis、赛力斯、大众、东风日产、一汽东机工、南阳淅减、万都、京西智行、瑞立集团、万安科技、
法士特、采埃孚、瀚德、克诺尔、班迪克斯等。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悬架系统零部件产品生产节拍不断优化,管理效率持续提升。依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
、稳固的市场地位以及优质的客户群体,经营业绩得到持续稳定的增长。2025年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93,7
27.23万元,同比增长3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96.86万元,同比增长56.18%。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区位优势
我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东
北等汽车产业集群,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有效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总部地处浙江省诸暨市,位于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
、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经济发达,汽车工业基础雄厚,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三省一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也重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做强整
车企业,培育和壮大关键部件研发生产和本地配套能力。得益于长三角地区完备的产业基础、市场基础、人
才基础及政策支持,公司将充分享有人才、科技、研发、制造及产业链等优势资源,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核心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核心管理团队,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弹性元件行业的管理工作,核心管理团队保
持较高的稳定性。公司作为国内弹簧行业的优势企业,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完善的流程控制制度与生产工
艺流程相结合,在弹簧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包装等各个环节实行专项管理,降低材料、人员及设备
等的损耗,高效组织生产。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为公司高效研发、批量生产、快速交付提供了保障。公司还将
通过不断优化管理人才资源配置,完善人才引进和职业发展机制,牢固公司管理竞争优势,在细分行业处于
领先地位。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汽车弹性元件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的经验丰富,对下游行业客户的
产品需求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优秀、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为
公司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核心管理团
队引领企业有效把握弹性元件行业发展方向,紧跟市场步伐,抓住市场机遇,取得了优良的经营业绩。
(三)关键技术人员优势
公司一直非常注重汽车零部件行业内高端技术人才的吸收、挖掘与培养,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聘用、培训
和激励机制来保障关键技术人员及技术团队的稳定和能力提升。
公司已建立了一支由行业内资深技术专家等领衔的技术研发团队,团队中的年轻骨干大多毕业于国内外
知名院校的机械工程、机电技术、物理学、材料学等相关专业,具备良好的技术理论基础。公司技术研发团
队通过技术人才的新老结合以及各技术层级人才的组合搭配,有效地发挥了团队发展的协同效应。因此,公
司现有研发团队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研发思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对国内外同行业的技术发展动
态拥有较强的敏锐性。
(四)材料研发优势
弹簧钢丝是公司弹簧生产中的重要材料,其直接影响到公司生产弹簧的质量。公司十分重视弹簧钢丝材
料的开发,通过自主研发、与供应商共同开发、科研院所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公司不断探索开发新品种弹
簧钢丝,在弹簧的强度、轻量化、韧性、耐腐蚀性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
公司拥有先进的水淬火弹簧钢丝生产工艺,具备加工生产弹簧钢丝的能力。公司通过弹簧钢丝合金配比
的设计,应用弹簧钢丝冷拉加工处理技术、快速感应热处理技术等,实现了从高强度到超高强度不同级别淬
火钢丝的加工制造,能满足各大汽车主机厂对高应力、抗疲劳、轻量化弹簧的技术需求。
依托原材料自主加工的优势以及多年来原材料研究开发的技术积累,公司具备与下游主机厂合作开发新
品的能力,能够满足其对弹簧产品开发高效率、高成功率的要求,使得公司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
的优势地位。
(五)专利等技术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非常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持续研发,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积累,公司在弹簧钢丝淬火
工艺、感应热处理技术、弹簧产品设计、弹簧检验检测等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出色的造诣,形成了较强的
技术工艺优势。同时,公司注重生产自动化的提升,在现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引入全自动精密卷簧机、工业
机器人、自动喷房系统、全自动测力机等自动化设备,生产自动化的改进实现了弹簧制造工艺水平稳步提升
,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积累,公司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86项。公司设有国家级博士
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核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公司研发
中心获得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等多项荣誉。
凭借公司先进的技术工艺水平、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公司已成功进入了国产一线汽车品牌、国际知名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并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强大的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巩固增强自身在汽车弹
簧领域中的竞争力。
(六)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汽车弹簧领域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的生产制造商。依托公司在技术研发、
质量管理、规模供应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与国内知名品牌车企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
合作关系,打造了公司与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发展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公司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
、长城、红旗、长安、北汽、上汽、奇瑞、江淮、理想、蔚来、小鹏、领克、Stellantis、赛力斯、大众、
东风日产、一汽东机工、瑞立集团、万都、京西智行、万安科技、南阳淅减、法士特、采埃孚、瀚德、克诺
尔、班迪克斯等。
首先,知名品牌客户经营风险相对较小,采购需求稳定,且供应商体系完善。汽车行业对零部件的质量
、性能和安全具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供应商在进入汽车主机厂或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采购体系前须履行
严格的资格认证程序,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合作双方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因此一旦双方确立供应关
系,其合作关系一般比较稳定,能够保障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二,知名客户拥有较高的市场定位,能够充分理解用户需求,与其长期合作过程中,公司的产品设计
研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及品质管控能力均能得到持续打磨,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第三,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在业内树立良好口碑,对拓展新客户能起到较好的带动效应,从而进
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
(七)产品质量与品牌优势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在产品品质、技术工艺、服务水平等方面做到了严格的把控。公
司获得了国内主要知名汽车主机厂和行业内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广泛认可,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
誉。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