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04 华邦健康 更新日期:2025-08-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药及农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医疗服务、旅游投资及运营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化新材料行业(行业) 33.78亿 56.82 4.76亿 22.06 14.08
医药行业(行业) 16.25亿 27.33 12.77亿 59.21 78.59
旅游服务行业(行业) 4.93亿 8.29 2.60亿 12.07 52.82
其他(行业) 2.58亿 4.34 --- --- ---
医疗服务行业(行业) 1.91亿 3.21 --- --- ---
─────────────────────────────────────────────────
农化新材料(产品) 33.78亿 56.82 4.76亿 22.06 14.08
医药产品(产品) 16.25亿 27.33 12.77亿 59.21 78.59
旅游服务(产品) 4.93亿 8.29 2.60亿 12.07 52.82
其他(产品) 2.58亿 4.34 --- --- ---
医疗服务(产品) 1.91亿 3.21 --- --- ---
─────────────────────────────────────────────────
国内销售(地区) 42.27亿 71.10 18.16亿 84.18 42.96
国外销售(地区) 17.18亿 28.90 3.41亿 15.82 19.8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化新材料行业(行业) 65.92亿 56.52 7.77亿 19.52 11.79
医药行业(行业) 30.58亿 26.22 22.82亿 57.33 74.63
旅游服务业(行业) 11.03亿 9.46 6.13亿 15.39 55.52
其他(行业) 5.43亿 4.66 2.29亿 5.76 42.24
医疗行业(行业) 3.67亿 3.15 7944.89万 2.00 21.62
─────────────────────────────────────────────────
农化新材料(产品) 65.92亿 56.52 7.77亿 19.52 11.79
医药产品(产品) 30.58亿 26.22 22.82亿 57.33 74.63
旅游服务(产品) 11.03亿 9.46 6.13亿 15.39 55.52
其他(产品) 5.43亿 4.66 2.29亿 5.76 42.24
医疗(产品) 3.67亿 3.15 7944.89万 2.00 21.62
─────────────────────────────────────────────────
国内销售(地区) 80.72亿 69.20 33.60亿 84.41 41.63
国外销售(地区) 35.93亿 30.80 6.20亿 15.59 17.27
─────────────────────────────────────────────────
直销(销售模式) 90.83亿 77.87 --- --- ---
经销(销售模式) 25.82亿 22.13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化新材料行业(行业) 32.63亿 55.10 4.56亿 20.95 13.96
医药行业(行业) 16.96亿 28.63 12.87亿 59.19 75.91
旅游服务业(行业) 5.00亿 8.45 2.70亿 12.44 54.04
其他(行业) 4.63亿 7.81 --- --- ---
─────────────────────────────────────────────────
农化新材料(产品) 32.63亿 55.10 4.56亿 20.95 13.96
医药产品(产品) 16.96亿 28.63 12.87亿 59.19 75.91
旅游服务(产品) 5.00亿 8.45 2.70亿 12.44 54.04
其他(产品) 4.63亿 7.81 --- --- ---
─────────────────────────────────────────────────
国内销售(地区) 41.58亿 70.21 17.85亿 82.11 42.94
国外销售(地区) 17.64亿 29.79 3.89亿 17.89 22.0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化新材料行业(行业) 66.50亿 57.36 12.81亿 28.25 19.27
医药行业(行业) 29.65亿 25.57 23.38亿 51.56 78.87
旅游服务业(行业) 10.85亿 9.36 6.17亿 13.61 56.89
其他(行业) 8.95亿 7.72 2.98亿 6.57 33.33
─────────────────────────────────────────────────
农化新材料(产品) 66.50亿 57.36 12.81亿 28.25 19.27
医药产品(产品) 29.65亿 25.57 23.38亿 51.56 78.87
旅游服务(产品) 10.85亿 9.36 6.17亿 13.61 56.89
其他(产品) 8.95亿 7.72 2.98亿 6.57 33.33
─────────────────────────────────────────────────
国内销售(地区) 78.65亿 67.83 37.36亿 82.37 47.50
国外销售(地区) 37.30亿 32.17 7.99亿 17.63 21.43
─────────────────────────────────────────────────
直销(销售模式) 88.05亿 75.94 --- --- ---
经销(销售模式) 27.90亿 24.06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7.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2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56541.04│ 4.85│
│客户2 │ 41772.07│ 3.58│
│客户3 │ 29257.42│ 2.51│
│客户4 │ 26811.99│ 2.30│
│客户5 │ 23525.95│ 2.02│
│合计 │ 177908.48│ 15.2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5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8307.14│ 3.22│
│供应商2 │ 16727.78│ 2.95│
│供应商3 │ 15411.64│ 2.71│
│供应商4 │ 13165.12│ 2.32│
│供应商5 │ 12187.42│ 2.15│
│合计 │ 75799.09│ 13.3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华邦健康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皮肤临床用药及皮肤健康领域领先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耕耘,形成了
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农化、新材料、旅游三家上市公司独立发展的模式。目前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医药、医
疗、农化、新材料、旅游等五大领域,旗下共控股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颖泰生物(920819.BJ)、凯盛新材(
301069.SZ)、丽江股份(002033.SZ)。
医药方面,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工作,2025年上半年原料药糠酸莫米松、克唑替尼获得A认证,卡泊
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夫西地酸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6个制剂产品获得上市许可,其中卡泊三醇倍他米
松软膏是国内首次仿制及首家过评产品,标志着我国银屑病治疗领域仿制药研发的重要突破,为众多银屑病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渠道上持续巩固在处方市场的优势地位,积极开拓国内广域市场,发力海外原料
药市场;持续布局泛皮肤健康管理业务,新推出功能性护肤品三蕊紧致淡纹舒缓乳,进一步丰富泛皮肤产品
矩阵;子公司华邦制药获评重庆市北碚区2024年度重大经济贡献企业,胜凯制药获评重庆市优秀民营企业,
汉江药业获评汉中市兴汉新区优秀合作企业,其院士工作站被认定为陕西省省级院士工作站。
医疗方面,公司出资建设的重庆松山医院新增减重和代谢病门诊、睡眠特需门诊等多个特色门诊,聚焦
重点学科,开展品质护理,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持续签约商业保险机构,打造重庆首
家民营医院特需中心,消费医疗和健康管理业务稳健发展。北京华生康复医院诊疗人次稳步增长,批复床位
由300张增至457张,康复重点学科建设扎实推进,临床衔接与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设置模拟居家及社区环境
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区(ADL),结合康复辅助技术,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全周期康复医疗服务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以精准医疗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健康及长寿医学有关
业务类型及服务内容,报告期内北京巴拉塞尔诊所开业,重庆松山会员医院有序发展。
农化方面,报告期内,国内农药行业仍受阶段性供需结构不均衡的影响,多数农药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
行,但逢北半球春耕用药旺季,叠加海外补库需求回升,以及突发事件带来的监管趋严和供给冲击,推动行
业细分品种产品供需好转,价格涨幅明显,行业呈现局部回暖,分化复苏的态势。公司农化板块主业盈利能
力逐步修复,业绩企稳。
新材料方面,报告期内,农化板块需求回暖,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带动公司农化相关产品的订单增加。
同时,原材料液氯采购价格维持相对低位,多因素协同发力,公司主要产品的出货量及毛利均有所上升,推动
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
旅游方面,报告期内,旅游市场延续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主动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动态优化经营
策略,积极应对自然天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虽部分景区因异常天气等因素收入下滑,公司推动旗下部分景
区突破传统季节性运营局限,实现全年运营。在此基础上,公司旅游板块整体利润较上年同期稳健增长,市
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2025年1-6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94,503.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298.97万元,同比增长0.39%
;实现营业利润66,667.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433.18万元,同比增长18.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38,845.5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93.30万元,同比增长23.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759.7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206.24万元,同比增长17.62%。
各个业务板块主要业务如下:
(一)医药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医药业务主要涉及医药制剂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医药制剂:公司产品依托旗下“华邦制药”、“明欣药业”等专业品牌,主要覆盖皮肤、抗感染、抗肿
瘤等品类,并积极向健康管理产品延伸。公司产品以个人常见皮肤病症为出发点,构建极具深度和广度的产
品矩阵,皮肤类产品的主治病症包括皮炎湿疹、过敏、痤疮、银屑病等,可以满足全年龄段客户皮肤治疗的
全方位、多层次需求。同时,公司自建营销团队,为处方和零售市场提供专业化推广,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用
药咨询服务。
原料药:公司拥有重庆合川、长寿及陕西汉中三大原料药生产基地。重庆合川和长寿原料药基地主要生
产皮肤、抗感染、抗肿瘤类原料药,其产品在内部供应的基础上对外销售,保障了公司核心产品的原料药供
应,使得公司成为了同类企业中较早实现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一体化的企业之一。陕西汉中原料药生产基地的
产品主要包括甾体激素类、驱虫类、呼吸系统类、消化系统类原料药,产品以出口为主,与国际知名药企,
如雅培、强生、礼来、默沙东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1)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治疗领域持续扩展
报告期内,公司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多巴丝肼片等药品获批
,在完善皮肤、抗感染、抗肿瘤等药品结构的同时,持续扩大品类覆盖率,拓宽解热镇痛抗炎、心脑血管等
治疗领域,为公司贡献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依托于沉淀30年的皮肤临床经验,积极向皮肤消费领域
延伸,缔造了专业的医学级泛皮肤产品,目前拥有洁面、美白淡斑、舒缓修复、祛痘控油、婴童护肤等多个
品类,产品质量具有药品生产管理经验背书,今年上半年推出新品三蕊紧致淡纹舒缓乳,进一步拓展在泛皮
肤领域的布局。
(2)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积极应对集采政策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理念,最早于2001年建成并投产自有原料药基地,
基本覆盖公司核心产品的原料药需求。随着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的不断推进,2024年第十批国采品种药企
中标平均降价幅度超50%,在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背景下,公司的原料药自产能力有助于保障公司原料药和制
剂稳定供应以及降低集采影响。
(3)生产基地全面升级,产能提升助推发展
自2015年起,公司对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相继进行移址扩建,先后投资超过30亿元进行产能扩充和数
字化建设,目前形成了以水土生产基地、温江生产基地为主的三大制剂生产基地和以长寿原料药基地、合川
原料药基地、汉中国际原料药生产基地为主的三大原料药生产基地。其中公司水土生产基地和温江生产基地
已于2020年完工并正式投产,水土基地占地170亩,作为数字化、信息化的高端智能制造平台,对标国际先
进水平建设,具备全剂型生产能力,在满足公司产能扩张和新药生产的同时,也为公司布局CXO等创新业务
打下坚实基础;温江生产基地占地70余亩,以cGMP为建设标准,规划产能是原产能的5-10倍。此外,公司长
寿原料药基地和汉中国际原料药生产基地均已正式建成投产,后续将积极推进高端、特色原料药的开发。借
助数字化转型,公司各生产基地均实现精细化运作,成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资源消耗少、环境生
态友好”的新型工厂。
(4)强化营销渠道建设,积极布局零售市场
公司积极顺应国家分级诊疗、基药制度、互联网诊疗、处方电子商务等改革措施,将营销重点投向更加
广阔的零售市场,通过多种方式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广域市场方面,公司大力开拓县域、基层、诊所、连锁
药房、单体药店等渠道,主动赋能中小型商家,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覆盖,终端覆盖数量不断提升;电商方面
,公司积极布局B2B、B2C、O2O、互联网医院等线上业务,持续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销售网络,促进多渠
道、多平台的销售覆盖,持续提升在零售市场的竞争优势。
4、行业发展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75.2亿元,同
比下降1.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766.9亿元,同比下降2.8%,增速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整体水平
1个百分点。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民生保障功能与高技术壁垒。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
列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医疗体系,建立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障制度
,推动医药市场不断扩容。此外,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加之居民健康保健
意识持续提升,未来诊疗人次和药品消费具有稳定增长趋势。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而皮肤病则是医学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情种类多、治疗
时间长等特征。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较多人养成了高油高脂饮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外界
环境的变化,我国皮肤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皮肤病用药市
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未来我国皮肤病用药市场发展空间广
阔。
(二)医疗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医疗服务业务主要包含以收购、新设、参股等方式运营综合医疗机构和专科医疗机构,以及从事医
疗配套供应链服务。主要的经营模式为:汇聚区域性大型三甲医院优质医生团队,引入全球优质诊疗体系及
治疗手段,构建涵盖基本医学、康复医学、健康及长寿医学的“医疗加健康”分层次业务生态,为客户提供
全过程、全周期的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帮助客户诊治病痛、改善健康、抗衰延寿。
(1)基础医疗:公司出资建设的重庆松山医院是重庆市卫健委批准建设的三级综合医院,位于重庆市
两江新区,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000张。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引进陆
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资深医护团队400余人。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开设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
学科、消化内科、神经疾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骨科、肝胆外科、胸外科、泌尿疾病科、放射科、超声
科、体检中心等40余个科室。
(2)康复医疗:公司主要依托旗下北京华生康复医院及德国莱茵河谷医院,为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北京华生康复医院是北京市卫健委批准建设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建筑面积约6万平
方米,批复床位457张;秉持“临床康复一体化”学科建设发展理念,深耕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老年
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儿童康复、心脏康复六大康复专业,开设神经内科及神经康复科、神经外科、综合康
复及老年康复科、骨与关节康复科、综合内科、重症监护室、消化内科等科室。德国莱茵河谷医院位于巴特
罗青根,成立于1974年,设有270张床位,专注于骨科、内科、运动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和静脉疾病等领域
的康复治疗,对患者提供通过ISO9001和DEGEMED(德国医疗康复协会)认证的服务。
(3)健康及长寿医疗:公司依托重庆松山会员医院、巴拉塞尔系列诊所等医疗机构,为客户提供精准
检测、个性化健康干预及慢病管理、先进的抗衰老医学支持和全球顶尖医疗资源对接等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
,并逐步向健康产品延伸。同时,通过会员制管理及私人家庭健康服务,为客户提供全周期的家庭动态健康
管理服务。
2、行业发展情况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迅速,医疗
卫生资源持续增长,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医
疗相关消费也开始突破“有病才医”的观念,呈现多层次的需求。此外,医疗服务内容的多样化与个性化、
商业保险的蓬勃发展与持续创新、费用支付的多元化与便捷化,也为医疗服务市场的持续繁荣奠定了坚实基
础。
在社会办医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及慢性病患病率攀升,公立医院已难以完全满足快速增长的医疗
服务需求,国家持续加大对社会办医的扶持力度,民营医院已成为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重要力量。2024年底
,全国共有医院3.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7万个。在医疗改革深化推进及公立医院资源
有效释放的背景下,社会办医将持续稳健发展,特别是三级医院的发展势头更为明显。
在康复医疗领域,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与健康观念转变推动术后康复等需求激增,康复需求群体覆盖范围
持续拓展,康复医疗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同时,国家持续强化对康复行业的政策支持,颁布《关于印发加
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通过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举措,加快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健康管理领域,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推进,国家持续鼓励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发展,着力培育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居民健康意识亦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加速转型,健
康干预、慢病管理及抗衰延寿等健康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突破、理念发展以及服务模
式演变,推动精准医学与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成为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健康及长寿医疗领域将
迎来更多创新机遇。
(三)农化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农化业务范围涵盖农药原药、中间体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GLP登记注册技术服务及生
物技术研究开发。公司在农化行业深耕二十余年,构建了集研究开发、技术分析、中间体、原药及制剂的生
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已形成品种丰富、工艺技术较为先进的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大
品类百余种产品,为国际及国内知名植保公司如ADAMA(安道麦)、CORTEVA(科迪华)、SYNGENTA(先正达
)、NUFARM(纽发姆)、LANXESS(朗盛)等提供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农药原药、中间体及制剂产品。
公司通过技术赋能营销的方式开拓市场,营销工作和技术研发紧密结合,在研发的过程中,通过与客户
的交流和沟通,将客户需求、行业标准融入研发和设计流程中,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业务拓展。
2、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可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显著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增加客户黏性,同时可
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公司坚持以研发为基础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设施
和研发队伍,软硬件水平位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市场准入优势突出,凭借强大的自主登记能力拥有多个
农药登记证。公司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和GLP实验室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农化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保证了公司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定践行年初既定的经营计划,深度推进精益化管理改革,以全面推进降本增效为
核心目标,通过优化组织架构、精简冗余环节,系统性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能。在产品研发领域,致力于技
术提升与产品优化,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加速恢复,重新回归稳健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3、行业发展情况
农业生产、作物种植对关键农资产品的农药有较强的刚需,具有不可替代性。报告期内,大部分农化产
品价格受阶段性供需结构不均衡的影响延续低迷态势,但国内外需求表现良好,市场销量逆势增长,部分品
种供不应求,农化行业需求的刚性与韧性凸显。从长远看,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粮食安全战略升级,农药市
场终端需求将稳步攀升;与此同时,随着农化行业产能投资冲动的持续降温和供给侧改革推动供需再平衡,
农化市场将逐步向理性发展的轨道迈进。
(四)新材料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无机化学品、羧基氯化物
、羟基氯化物、新型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主要产品包括无机化学品(包括氯化亚砜及硫酰氯)、羧基氯化
物(包括芳纶聚合单体、对硝基苯甲酰氯、氯乙酰氯等)、羟基氯化物(包括氯醚等)和聚醚酮酮(PEKK)
等。
公司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羧酸及
羟基氯化系列衍生物产品,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等产品的立体产业链结构。目前,公司
是全球知名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及国内领先的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
公司以终端客户为主、贸易商客户为辅的方式开拓业务,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货渠道,采取“以销定产
+策略库存”的高效生产模式,利用其自有工艺技术及生产资源组织安排产品生产及销售。
2、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公司拥有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和研发技术实力,具备氯化亚砜及酰氯类产品的生产、提纯及检测等核心
技术。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及质量保证,独特的工艺技术优势不仅为向客户提供品质更优、稳定性更好的产品
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还为保持丰厚的利润空间提供了技术壁垒,确保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公司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极限思维,补齐短板,以进促稳”的总方针。不断夯实现有产品结构,推
动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完善,积极开发氯、硫产业链上的其他高附加值高性能材料中间体,加速推进聚醚酮
酮(PEKK)等新材料产品的应用开发和市场推广,逐步实现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绿色、高效发展模式。
3、行业发展情况
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市场中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我国
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基石。
就公司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氯化亚砜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医药、农药、染料等传统领域需求平稳
增长,同时,在新型甜味剂、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新兴领域,需求亦在持续释放。芳纶聚合单体国内产能集
中度高,下游芳纶产品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芳纶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上游单体需求持续旺盛。此外,面对国
外在高端材料领域的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以聚醚酮酮(PEKK)为代表的高端新材料产品肩负着国产替代的
历史重任,是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实现“突围”和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突破口。同时,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
的发展,将为聚醚酮酮(PEKK)等新材料产品的应用开辟新天地。
(五)旅游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旅游业务涵盖景区索道运输、景区交通车运输、酒店经营、旅游演艺等业态。主要依托于云南、陕
西、重庆、广西等省、市、自治区著名5A级景点: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云南丽江古城、陕西秦岭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
(1)景区索道运输业务
公司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经营三条索道,分别为玉龙雪山索道、云杉坪索道和牦牛坪索道。
在陕西秦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有三条索道,分别为天下索道、神仙岭索道和拂云阁索道。公司均为景
区内唯一的索道运营方。
(2)景区交通运输业务
公司在陕西秦岭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景区内经营游客运输业务,均为景区内
唯一的交通运营企业。
(3)酒店业务
公司目前在云南、重庆、广西和四川等地拥有酒店经营业务,在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等区域经
营的酒店有和府洲际度假酒店、丽江古城英迪格酒店、迪庆月光城英迪格酒店、泸沽湖英迪格酒店、茶马道
丽世酒店系列;在四川巴塘经营的酒店是巴塘假日酒店;在重庆武隆经营的酒店为仙女山华邦酒店、拙雅酒
店;在广西大新县经营的酒店为明仕田园那里酒店。
(4)旅游演艺业务
旅游业务中的旅游演艺业务主要是公司旗下丽江股份的《印象·丽江》演出,该演出是由张艺谋、王潮
歌、樊跃等著名艺术家策划、创作、执导的大型实景演出。
2、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旅游已逐步成为国民常态化消费,我国已全面迈
入大众旅游时代。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位居前列的产业之一,旅游业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对于促进就业增长、刺激内需消费以及助推经济提质增速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具有重要的民生和幸福产业属性。未来通过持续创新和不断优化,旅游业有望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做出更大
贡献,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报告期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平稳,行业整体发展环境稳
健向好。据国家文旅部抽样调查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游客出
游总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医药业务
1、近三十年自主研发积淀、创新能力突出
公司下设五大研发中心,拥有医药研发人员近400人,现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高效药
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皮肤药物重庆工程技术中心”、“皮肤病药物重庆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维甲酸类原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研发平台。公司合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00余
项,具备顺利完成一类新药的选题立项、研究开发、注册申报等所有关键环节的研发能力,目前已成功开发
2个一类新药,20余个首仿药品,30余个品规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并被录入国家上市药品目录集,承
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立项4项,多个产品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数十个原料制剂项目按计划在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