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精功科技(002006)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2006 精工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经营机电一体化的建筑、建材专用设备及轻纺专用设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制造、经营 销售和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碳纤维装备(产品) 7.25亿 41.97 3.19亿 63.18 43.98 轻纺专用设备(产品) 4.38亿 25.34 4510.57万 8.93 10.30 建筑建材专用设备(产品) 2.16亿 12.51 5895.49万 11.67 27.26 聚酯循环再生装备(产品) 2.08亿 12.01 4143.58万 8.20 19.96 部件及精密加工(产品) 8774.15万 5.08 2242.99万 4.44 25.56 其他(产品) 4548.25万 2.63 --- --- --- 新能源装备(产品) 825.50万 0.48 190.10万 0.38 23.03 ───────────────────────────────────────────────── 内销(地区) 14.86亿 85.99 4.31亿 85.32 28.99 外销(地区) 2.42亿 14.01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7.29亿 100.00 5.05亿 100.00 29.2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碳纤维成套生产线(产品) 3.25亿 33.80 1.24亿 49.94 38.12 轻纺专用设备(产品) 2.70亿 28.02 2971.72万 11.98 11.02 聚酯循环再生装备(产品) 1.36亿 14.19 2875.72万 11.59 21.08 建筑建材专用设备(产品) 9187.72万 9.55 --- --- --- 碳纤维单台套设备(产品) 6938.93万 7.21 --- --- --- 部件及精密加工(产品) 4674.78万 4.86 --- --- --- 其他(产品) 2074.13万 2.16 --- --- --- 新能源装备(产品) 201.43万 0.21 --- --- --- ───────────────────────────────────────────────── 国内(地区) 8.73亿 90.75 2.21亿 88.87 25.27 国际(地区) 8897.40万 9.25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5.33亿 99.56 4.96亿 99.28 32.36 其他业务(行业) 680.01万 0.44 362.22万 0.72 53.27 ───────────────────────────────────────────────── 碳纤维装备(产品) 7.29亿 47.30 3.29亿 65.50 45.22 轻纺专用设备(产品) 2.01亿 13.04 2929.59万 5.82 14.58 新能源装备(产品) 1.92亿 12.47 4370.18万 8.69 22.75 建筑建材专用设备(产品) 1.77亿 11.48 3749.88万 7.46 21.22 部件及精密加工(产品) 1.57亿 10.19 3029.71万 6.02 19.31 其他(产品) 8491.94万 5.51 3272.96万 6.51 38.54 ───────────────────────────────────────────────── 内销(地区) 14.16亿 91.94 4.64亿 92.92 32.80 外销(地区) 1.24亿 8.06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5.40亿 100.00 5.00亿 100.00 32.4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8.16亿 99.60 2.27亿 99.66 27.84 其他业务(行业) 324.53万 0.40 77.00万 0.34 23.73 ───────────────────────────────────────────────── 碳纤维成套生产线(产品) 2.18亿 26.62 8401.92万 36.87 38.54 轻纺专用设备(产品) 1.14亿 13.94 1484.58万 6.52 13.00 碳纤维单台套设备(产品) 1.05亿 12.76 4243.97万 18.63 40.60 部件及精密加工(产品) 9731.19万 11.88 2082.44万 9.14 21.40 建筑建材专用设备(产品) 9095.45万 11.11 1854.93万 8.14 20.39 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 8868.69万 10.83 1125.85万 4.94 12.69 航天相关设备(产品) 7123.91万 8.70 2773.64万 12.17 38.93 其他(产品) 1987.60万 2.43 637.96万 2.80 32.10 智能装备(产品) 1410.11万 1.72 180.07万 0.79 12.77 ───────────────────────────────────────────────── 国内(地区) 7.55亿 92.24 2.24亿 98.47 29.70 国际(地区) 6355.03万 7.76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1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0754.44│ 12.01│ │客户2 │ 19655.96│ 11.37│ │客户3 │ 18276.18│ 10.57│ │客户4 │ 10328.03│ 5.97│ │客户5 │ 7344.11│ 4.25│ │合计 │ 76358.73│ 44.1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6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4475.94│ 3.01│ │供应商2 │ 3724.17│ 2.51│ │供应商3 │ 2652.39│ 1.79│ │供应商4 │ 2549.64│ 1.72│ │供应商5 │ 2378.40│ 1.60│ │合计 │ 15780.55│ 10.6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新材料专用装备、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太阳 能光伏专用装备、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 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制造加工业务和项目开发,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直销方式,公司以 客户需求为导向,负责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制造和提供项目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系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 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太阳能光伏设备优秀供应商、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具影响力企业 、中国建材机械行业20强企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光伏产业联盟首批发起单位、中国 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单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1)碳纤维新材料专用装备制造业务 主导产品为:碳纤维产业全链核心装备之原丝生产线、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复材装备以及前述核心装备 之关键设备高碳炉、低碳炉、预氧炉、原丝和碳丝纺丝收丝机、废气处理系统等。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 需求定制各种规格的碳纤维生产线、原丝生产线,提供碳纤维“原丝装备、碳化装备、复材装备、制品及应 用”的全产业链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生产线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所生产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风电叶片、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汽车交通、医疗器材、以及建筑等多个领域,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 有率达50%以上。 (2)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制造业务 主导产品为:JJL系列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JXP系列多晶硅线剖锭机、JXQ系列多线切割机、单晶炉等 。产品主要应用于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剖方、切片及制造太阳能级单晶硅片所需的高质量单晶棒等制造加工 领域。目前,公司具有从光伏装备开发、工艺技术研究、上下游产品延伸研发等技术优势和“产业化、系列 化、成套化”的生产能力,多晶硅铸锭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3)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设备制造业务 主导产品主要为:建筑建材机械产品和钢结构专用装备二大类,其中,建筑建材机械产品主要有:JF10 0系列聚氨酯岩棉复合板生产线、数控折边机系列、压型板机系列、C型Z型檩条机系列、钢承楼板机系列、 琉璃瓦机系列、PC构件生产线等;钢结构专用装备主要有:JBH波纹腹板H型钢全自动焊接生产线、JH系列H 型钢焊接生产线、JGH自承式钢模板成套生产线、纵横剪生产线等,产品主要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冷库保温 隔热材料、轻重型钢结构产品、装配式建筑产品的制造加工。产品多次获国家、部、省、市、县(区)科技 进步奖,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4)轻纺专用设备制造业务 主导产品为:JGT系列假捻变形加弹机、JGR系列转杯纺纱机、HKV系列包覆丝机、JGK系列空气包覆丝机 、HKV系列大卷装倍捻机、JGW系列数码精密络筒机、HKV151系列花式捻线机、JGW系列精密络筒机等,产品 主要应用于纺织用纱的前道加捻及纱线加工,其中,HKV系列包覆丝机细分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5)精密制造加工业务及项目开发 定位于碳纤维全链核心装备、太阳能光伏装备、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装备、轻纺专用装备、自动化智能装 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精密加工与制造及项目开发。 (6)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制造业务 主导产品为:聚酯回收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由解聚、聚合、树脂生产、电仪控制等系统组成,应用化 学法工艺技术,实现从废旧纺织PET到再生新材料PET的绿色闭合循环,年可处理废旧PET原料约7万吨左右, 可年产5万吨再生RPET产品,主要定位于为用户交钥匙工程承建与升级改造服务,包括整线设计、安装、调试 和工艺服务及为用户提供现有生产线的各种升级改造服务。 (7)成套电气及充电站投建运行业务 主要定位于中高压成套电气、新能源充电桩等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及充电站投建运营。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盈利均来源于上述制造业务。 2、行业发展格局 (1)碳纤维新材料专用装备行业 碳纤维产业是国家鼓励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更的方向,是培育发 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产业。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政策,为碳纤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 环境。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扩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等长期统筹规划的出台,明确了碳纤维的重要 战略地位和发展方针,为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驱动力。另一方面,《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 》《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碳纤维材料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 应用技术,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提升行业产业化水平,拓宽材料应用领域。2024年1月工业和 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24年1 月1日起实施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也提出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等关键战略 材料是国家全面布局未来产业的重点推进方向之一。 中国碳纤维产业经历了从高速扩张到理性调整的转变,在2019-2023年的产能爆发期后,2024年行业步 入结构性优化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低端产能导致价格竞争加剧,2024年T300级产品均 价同比下降12%;另一方面,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巨大,航空航天用碳纤维国产化率仍不足30%。企业分化 加剧,头部厂商通过垂直整合(如构建“原丝-碳化-复材”全链)巩固优势,中小型企业则面临技术升级与 资金压力的双重考验。未来三年,行业或将呈现“高端产能有序扩张、低端产能出清整合”的发展态势。 碳纤维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许多行业皆有渗透,常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风电叶片、压力 容器、汽车、轨道交通、建筑补强、海洋工程等领域。近几年来以风电、光伏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新 能源行业正在经历或具备爆发式增长的前景,受益于风电叶片大型化、光伏硅片大尺寸和氢燃料电池车的大 规模量产,碳纤维在新能源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提升,需求将迎来高速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也将受益 于商用飞机的复苏、无人机的高增长以及军机换代带来的需求增长。在交通领域,碳纤维在汽车和轨道交通 中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轨道交通有望成为碳纤维未来新的增长点。另外,近期国家明确提出 的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场景的规模化应用,碳纤维作为轻量化材料的核心,其 需求增长与产业链重构的机遇正逐步显现,也有望成为碳纤维又一大下游需求增长点,迎来产业黄金发展期 。 碳纤维性能优异、技术难度大,具有高达200倍的产业链附加值。整个产业链盈利最大端为从原丝至碳 纤维至复合材料设计开发的一体化生产,其核心为原材料(原丝)及碳纤维核心装备的研发、生产。其中, 碳纤维制备工艺和设备对碳纤维的生产至关重要,其决定了碳纤维的产品质量,由于碳纤维的制备工艺流程 复杂,涉及工艺参数较多,积累这些参数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且国外领头企业对该类设备一直实施封锁禁 售。目前,尽管碳纤维行业出现了阶段性供强需弱的格局,但下游企业均长期看好碳纤维行业发展。后续,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碳纤维技术和性能的不断进步以及成本的下行,碳纤维的需求 量将持续增长,这势必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对碳纤维装备的需求。因此,未来碳纤维装备进口替代的需求巨大 。 公司碳纤维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创新发展,已完成原丝装备、碳化装备、复材装备“三位一体”的全链核 心装备布局,碳化装备已实现国产化,形成系列化、批量化的生产能力,原丝装备、复材装备等新产品均已 完成或正在进行样机试制,2025年将陆续推向市场,公司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各种规格的碳纤维生产 线、原丝生产线并提供全链系统解决方案,能满足客户对高品质原丝及T400/T800/T1000/T1100等不同等级 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需求,最终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汽车交通 、医疗器材、以及建筑等领域。2025年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公司将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应用支撑 ”的发展模式,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开拓、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全链高端装备(原丝装备、碳纤维装备、 复材装备)+先进材料+应用”的整体产业布局,逐步构建起多层次供给体系,持续做好碳纤维装备自主可控 、国产化进口替代、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碳纤维生产工艺技术集成创新和产能提升、高性能 碳纤维产品研发以及终端新兴应用领域拓展推广等工作,形成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业务体系,确保公司 行业龙头地位,赋能碳纤维行业快速发展。 (2)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行业 光伏行业是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相结合而衍生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在产业政策引 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光伏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光伏不仅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着不 可或缺的作用,也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对于集中式光伏而言,国家重点推动沙漠、戈壁、荒漠等 地区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并谋划海上光伏项目的启动。对于分布式光伏,国家陆续出台“整县推进”等政 策,并开展上网承载力提升措施的评估,全面促进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但光伏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如消纳能力降低、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等问题层出不穷。2024年,为引导光伏企业减 少单纯产能扩张,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构建全面系统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工信部先后发布了《 关于印发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的通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管理办 法,以进一步优化光伏产业结构和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其中,光伏设备是产业链核心,也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基础, 光伏设备行业技术要求高、技术迭代快,属于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光伏产业的“降 本增效”成果显著,而“降本增效”也将是光伏设备产业链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针对当前光伏行业发展 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025年,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对现有单晶炉系列、切片机系列、沉积炉系列等设备 的技术完善,做好成本和库存控制;另一方面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精工领航科技将围绕新能源和碳纤维业务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对外投资和战略合作,大力发展空天(低空)经济产业,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步 伐。 (3)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设备行业 建筑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交通、水利、能源等众多 领域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加,建材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促进建材行 业的稳步发展,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支持政策及要求,如《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 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引发的需求升温、国际产业转移的加快以及行业市场化改革所激发出的内在活力,建 材行业内需将有效扩大,技术装备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建材企业的数量 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常规产品产能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建材 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了下滑,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亏损。加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汇率波动加剧等对行 业出口造成影响,给建材机械行业稳增长带来一定压力。同时建材行业也面临着环保、节能、智能化等发展 机遇。未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区域化、专业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4年,公司建筑建材专用设备将继续切实发挥自身的成套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巩固提高聚 氨酯岩棉及净化板等成线产品质量及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重点做好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推广、重点客户 服务等工作,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和相关国际区域合作及国内新型城镇化等国家层面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 机遇,进一步优化聚氨酯岩棉生产线、净化板连续生产线、新型折弯机等产品性能,加强国际重点热点市场 的销售开拓力度,同时不断拓宽行业宽度,在传统建筑、冷库、养殖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发展目光聚焦 于与产品相关的装饰、净化等产业延伸,向建筑节能环保、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5年,公司建筑建材专用设备将继续切实发挥自身的成套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巩固提高聚 氨酯岩棉及净化板等成线产品质量及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重点做好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推广、重点客户 服务等工作,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大出海力度,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和相关国际区域合作及国内新型城镇 化等国家层面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优化聚氨酯岩棉生产线、净化板连续生产线、新型折弯机等 产品性能,加强国际重点热点市场的销售开拓力度,同时不断拓宽行业宽度,在传统建筑、冷库、养殖行业 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发展目光聚焦于与产品相关的装饰、净化等产业延伸,向建筑节能环保、大型化、成套 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轻纺专用设备行业 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和行业发展的基础,是纺织全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十四五”纺织机械行业发展 指导性意见》提出,纺织机械行业要重点发展纺织绿色生产装备、纺织智能加工装备、高技术纺织品生产及 应用装备、纺机企业本身智能化改造升级和纺织机械共性技术、纺织机械标准体系等,进一步提高纺织机械 与纺织品加工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过程附加值和产品质量,扩大纺织装备应用领域。按照“十四五”期 间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末期基本实现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0%左右,国产纺织装备出口 金额占比保持在全球的20%以上。 纺织机械最早发展于欧洲发达工业地区,目前高端纺机厂家也主要集中于德国、瑞士、意大利、比利时 、日本等国家。在国家政策利好、国内及亚洲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纺织机械制造行业规模不断扩张,尤 其是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应用极大提升了纺织品附加值,拓展了纺织品应用领域,我国正由 纺机需求市场向亚洲纺机制造中心甚至世界纺机制造中心的方向转变,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机械制造 国,产品整体性能与欧洲、日本等先进产品的差距也正在逐步缩小。从产业结构来看,纺机行业由量向质向 更宽泛领域发展的趋势也更加明显。近几年,纺机各细分行业市场表现各不相同。化纤、产业用领域的强劲 需求,带来纺机分行业产业结构的重新分配,同时生产订单向龙头企业集聚。 2025年公司将更注重自身的管理和智能化制造水平,继续密切关注纺织产业、产品、地区的调整,紧跟 纺织行业的调整方向而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在新产品开发、产品工艺技术提升、降本增效和重点市场拓展上 加大力度,以丰富的产品品种、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做支撑,努力突破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 简单运营模式,通过参加展会、寻找代理商、利用外贸公司等平台和机会,继续加大拓展假捻变形机、转杯 纺纱机、氨纶包覆纱机等高端纺织机械装备的市场空间,国内市场主要围绕新疆、四川、山东、江苏、浙江 、广东等区域,国际市场紧抓印尼、越南、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新增产能及设备改造升级进程中 的市场机会。 (5)聚酯循环再生装备行业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驱动下,循环经济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方向。做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 除了能够解决闲置浪费的问题,还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随着全球时尚产业2030年前实现再生材料替代目 标的推进,未来再生纤维原料需求量会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及再生纤维产量 ,构建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目前80%的纺织品是化学纤维产品, 化学纤维不可自然降解,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可以起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2019年发布的《中国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技术进展白皮书》显示,中国 每年消耗的纺织纤维达3500万吨,每年产生的废旧纺织品可达2000万吨。近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助 力循环再生行业发展,2022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25% ,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200万吨。到2030年,我国建成较为完善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废旧 纺织品循环利用率达到30%,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达到300万吨。2024年,为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 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关于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同年10月,百亿央企集团——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 立,2025年3月,“再生材料”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循环经济产业产值将达5万亿。另外,根据 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再生纤维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再生纤维市场发展 势头强劲,2019年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00亿元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 需求的增加,再生纤维的生产和应用将更加广泛,市场前景广阔。 经过工业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多年发展,催生出了“物理回收、化学回收、RDF/SRF替代燃料(能量回收 )”等多种废旧纺织品的资源化再利用的方式,其中化学回收方式系目前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 。化学回收是用化学方法处理废旧纺织品,将化学纤维类的废旧纺织品中高分子聚合物通过解聚分解和重新 聚合得到聚酯单体,再利用这些单体制造新的纤维。目前国内只有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具备化学法回收 废旧纺织品年产万吨级聚酯单体能力。 近年来,公司聚焦“绿色+智造”,为有效推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和产业发展,将战略重心进一步转 向“废纺再生”,确立了以化学法聚酯回收技术为核心发展方向,进入了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制造领域。2023 年12月,公司与浙江建信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人新材料)签署了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 目一期5万吨主工艺装置JPET50聚酯回收生产线合同,2025年,公司将在高效交付佳人新材料首期5万吨项目 、全面掌握废纺装备整体的设计、技术和工艺的同时,对技术专利、供应商体系、EPC建设能力、盈利模式 、外部市场拓展等进行全方位规划与投入,做好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通过产能扩张、技术迭代与生态合作 ,推动化学法回收技术普及,以绿色装备赋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国构建千亿级绿色再生产业集群。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全国专用设备行业龙头企业,在碳纤维新材料装备、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 、建筑建材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等制造领域具有大量科研成果,且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连年保持国内 领先,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品牌优势明显。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较高的性价比 和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与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又具有独有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领先的生产制造成本 ,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具体如下: 1、品牌优势。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精工科技品牌自身已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知名度,公司千吨级碳纤 维生产线系国内首台(套)项目、JCTX300E型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获评国家级“国内首台(套)装备”称号 和入选国家级单项冠军省级名录及入围2024年“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成果、JCYY300D型气电混合加热端到端 预氧化炉”荣获国内首台套装备称号,JJL系列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系浙江省首台(套)项目,JGT系列假捻 变形机系绍兴市首台(套)项目,光伏专用装备、建筑建材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系省、市、行业名牌, 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度,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并拥有一大批国内外行业影响力的核心客户,在 国内同类产品中销量和销售收入均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质量及品牌优势可为公司运作高端品牌提供最佳平 台,能够保证公司在未来的市场开拓和竞争中长期占据并保持优势地位。 2、专业化研发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专用设备领域,系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 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外国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省级智能 装备研究院、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公司深度推进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 学等科研平台的产学研用进程,具备完善的产品研究、开发和创新体系,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持续创 新能力和项目市场化能力,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国内外同行业发展态势和市场需求,抢占市场制高点,使公司 不断保持产业先进性与领先力,确保行业龙头地位。 3、装备配套优势。凭借与境外伙伴合作以及自身的研发实力,一直引领着国内同行的创新与发展,在 专用设备行业确立了长期持续的大规模集成研发和制造等竞争优势,目前,公司按照“装备引领、材料协同 、应用支撑”的发展模式,初步构建完成了“全链高端装备(原丝装备、碳纤维装备、复材装备)+先进材 料+应用“的整体产业布局,其中,碳纤维成套生产线已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具备年产千吨以上碳纤维 生产能力,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原丝生产线已签署了销售合同,复材装备部分产品已实现销售,公司系 国内首家实现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装备全国产化的企业和国内碳纤维整线装备龙头企业,国际上少数能 同时生产从铸锭到切片环节的多晶硅铸锭炉、剖锭机、多线切割机等三大核心设备的企业,国际上种类齐全 的钢结构建筑、新型建材专用设备的知名企业。 4、生产管理和营销优势。公司经营专用设备生产制造业务多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形成一套具有 精工特色、科学高效、运作有序的管理机制,在专用设备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生产和管理经验,培 养了一支精干的技术管理队伍和一大批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公司已经建立 起覆盖全国的市场网络体系,主导产品碳纤维生产线、光伏专用装备、建筑建材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市 场份额居领先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战略升级、资 本运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宏观环境跌宕起伏,各行各业面临各种挑战,国际,全球经济增长 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竞争明显,行业洗牌加速。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和经济形势,公司 主动适变应变求变,外抓市场创新突破,内促运营提效变革,紧紧围绕国家与行业所需谋篇布局,通过核心 产业强链补链、战略升级、数智化赋能、国际化战略实施、精益化管理升维、人才平台建设、资本运作等各 项工作的开展,全速推进公司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