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26 山东威达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钻夹头、电动工具开关、锂电池包、粉末冶金件、精密铸造制品、锯片、机床及附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行业) 5.57亿 60.91 1.23亿 53.48 22.03
新能源行业业务(行业) 2.61亿 28.55 8861.64万 38.64 33.95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行业) 7013.37万 7.67 --- --- ---
其他业务(行业) 2617.18万 2.86 727.42万 3.17 27.79
─────────────────────────────────────────────────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4.75亿 52.00 1.08亿 47.09 22.72
新能源行业产品(产品) 2.61亿 28.55 8861.64万 38.64 33.95
粉末冶金件(产品) 6305.93万 6.90 1075.87万 4.69 17.06
自动化装备(产品) 4234.57万 4.63 727.06万 3.17 17.17
机床(产品) 2778.81万 3.04 354.07万 1.54 12.74
其他业务(产品) 2402.61万 2.63 667.72万 2.91 27.79
锯片产品(产品) 1839.01万 2.01 389.77万 1.70 21.19
其他产品(产品) 214.58万 0.23 59.69万 0.26 27.82
─────────────────────────────────────────────────
国内销售(地区) 5.47亿 59.78 1.23亿 53.79 22.58
国外销售(地区) 3.68亿 40.22 1.06亿 46.21 28.8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行业) 11.38亿 51.25 2.69亿 46.75 23.61
新能源行业业务(行业) 8.09亿 36.43 2.59亿 45.14 32.08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行业) 2.01亿 9.05 3157.04万 5.49 15.71
其他业务(行业) 7259.12万 3.27 1504.67万 2.62 20.73
─────────────────────────────────────────────────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9.92亿 44.68 2.42亿 42.10 24.39
新能源系列产品(产品) 8.09亿 36.43 2.59亿 45.14 32.08
自动化装备(产品) 1.54亿 6.92 2349.05万 4.09 15.28
粉末冶金件(产品) 9766.04万 4.40 1503.42万 2.62 15.39
其他业务(产品) 6554.98万 2.95 1452.88万 2.53 22.16
锯片产品(产品) 4832.78万 2.18 1168.76万 2.03 24.18
机床(产品) 4723.47万 2.13 808.00万 1.41 17.11
其他产品(产品) 704.14万 0.32 51.79万 0.09 7.36
─────────────────────────────────────────────────
国内(地区) 14.35亿 64.61 3.67亿 63.84 25.57
国外(地区) 7.86亿 35.39 2.08亿 36.16 26.4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2.21亿 100.00 5.75亿 100.00 25.8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行业) 5.95亿 55.11 1.26亿 48.59 21.19
新能源行业业务(行业) 3.67亿 33.97 1.12亿 43.16 30.54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行业) 8476.30万 7.85 1097.39万 4.23 12.95
其他业务(行业) 3321.48万 3.07 1043.99万 4.02 31.43
─────────────────────────────────────────────────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5.28亿 48.92 1.14亿 43.97 21.60
电池包及充电器(产品) 2.82亿 26.11 1.01亿 38.82 35.73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产品) 8482.70万 7.85 1129.12万 4.35 13.31
自动化装备(产品) 6030.14万 5.58 924.65万 3.56 15.33
粉末冶金件(产品) 4248.59万 3.93 690.45万 2.66 16.25
其他业务(产品) 2808.38万 2.60 1032.08万 3.98 36.75
机床(产品) 2446.16万 2.26 172.74万 0.67 7.06
锯片产品(产品) 2436.25万 2.26 508.68万 1.96 20.88
其他产品(产品) 513.10万 0.47 11.91万 0.05 2.32
─────────────────────────────────────────────────
国内销售(地区) 6.84亿 63.29 1.41亿 54.27 20.61
国外销售(地区) 3.97亿 36.71 1.19亿 45.73 29.94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0.34亿 95.74 2.62亿 100.96 25.34
经销销售(销售模式) 4601.06万 4.26 -248.62万 -0.96 -5.4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新能源行业业务(行业) 12.07亿 51.00 2.17亿 48.33 17.98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行业) 8.76亿 37.00 1.81亿 40.34 20.69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行业) 2.17亿 9.18 3710.12万 8.26 17.07
其他业务(行业) 6660.59万 2.81 1381.52万 3.07 20.74
─────────────────────────────────────────────────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产品) 7.64亿 32.29 7914.99万 17.62 10.35
电动工具配件(产品) 7.57亿 31.98 1.65亿 36.77 21.83
电池包及充电器(产品) 4.43亿 18.71 1.38亿 30.71 31.15
自动化装备(产品) 1.78亿 7.53 3069.45万 6.83 17.22
粉末冶金件(产品) 7751.37万 3.27 968.84万 2.16 12.50
其他业务(产品) 5858.78万 2.47 1366.71万 3.04 23.33
锯片产品(产品) 4146.06万 1.75 633.90万 1.41 15.29
机床(产品) 3912.97万 1.65 640.67万 1.43 16.37
其他产品(产品) 801.81万 0.34 14.82万 0.03 1.85
─────────────────────────────────────────────────
国内(地区) 18.15亿 76.67 3.28亿 73.00 18.07
国外(地区) 5.52亿 23.33 1.21亿 27.00 21.96
─────────────────────────────────────────────────
新能源行业(业务) 12.09亿 51.05 2.17亿 48.35 17.97
电动工具配件(业务) 9.15亿 38.67 1.89亿 41.97 20.60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务) 2.35亿 9.94 4335.79万 9.65 18.43
其他(业务) 801.81万 0.34 14.82万 0.03 1.8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3.67亿 100.00 4.49亿 100.00 18.9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1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50032.27│ 23.21│
│客户二 │ 46938.20│ 21.78│
│客户三 │ 16710.83│ 7.75│
│客户四 │ 13055.95│ 6.06│
│客户五 │ 5057.31│ 2.35│
│合计 │ 131794.56│ 61.1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7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5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4080.87│ 2.77│
│供应商二 │ 3591.72│ 2.44│
│供应商三 │ 3479.63│ 2.36│
│供应商四 │ 3054.58│ 2.07│
│供应商五 │ 2833.73│ 1.92│
│合计 │ 17040.54│ 11.5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或提供的主营产品、服务主要涉及电动工具行业、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和新能源行业储能锂
电池业务与新能源汽车换电站业务。
1、电动工具行业
电动工具的品种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建筑道路、住房装修、木工加工、金属加工、船舶制造、
航空航天、汽车、园艺等国民经济领域,并已进入家庭使用。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电动
工具型号编制方法(GB/T9088-2008)》,电动工具可分为金属切削类、砂磨类、装配类、建筑道路类、林
木类、农牧类、园艺类、矿山类以及其他类。常见的电动工具有电钻、电动砂轮机、砂带机、电动扳手、电
动螺丝刀、电锤、混凝土振动器、电刨、角磨机、电锯、磨光机、鼓风机、砂光机等。
电动工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竞争主要涉及因素为技术、质量、价格、企业品
牌、供销渠道。设计新颖、技术性能好、性价比高的电动工具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品牌对消费
者的选择和产品的最终销售也有重要的作用。国外知名电动工具制造企业在渠道、研发及品牌方面具有优势
,其产品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场,售价较高;国内电动工具制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产品物美价廉,
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主要为国外厂商提供代工。
经过多年发展,全球电动工具行业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目前,世界主要电动工具品牌商有TTI
、博世、史丹利百得、牧田、日立、喜利得等,占据了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动工具产业抓住国际分工转移巨大发展机遇,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动工具生产国,
国产品牌近年来发展迅速,品牌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逐渐提升,国产品牌替代外资品牌的进程逐
步加快。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化持续进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未来我国电动工具普及率将进
一步提升,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工具种类的不
断推陈出新、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下游电动工具行业呈现出无绳化、锂电化、大功率化、小型化、智能化
、一机多用化的发展趋势。
(1)无绳化、锂电化
电动工具的应用领域包括道路建筑、装修装饰等多个领域,其中大多应用场景均为户外作业,通过电源
线为电动工具提供动力的传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动工具的作业半径和作业条件,户外作业进展十分
困难。而以电池为动力的新一代无绳类电动工具轻巧便携,改善了各种应用场景下的工作条件;同时,无绳
工具所造成的噪音污染少,工作持续度较高;此外,无绳电动工具没有线缆,触电和事故风险较小,工作场
景更安全,所以无绳工具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在全球电动工具产品销售占比逐渐提升。
(2)大功率化、小型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作业随之增多。功率大小作为影响作业效率的重要因素,推
动电动工具供应商不断研发功率更大、质量更为稳定的电动工具,大功率化成为了目前电动工具市场的发展
趋势之一。在电动工具的普及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者倾向于自主完成小型任务,小型化的电动工具
逐渐成为了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随着锂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成本逐步下降,锂电池电量储备大、
重量轻的特点进一步顺应了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加之电机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工具设计更加科
学,使得电动工具在保证原有功率的前提下做到小而轻型化,从而进一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3)智能化、一机多用化
电机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推动传统电动工具向智能化工具发展,智能化
电动工具逐步走入家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化电动工具将在更多的领域推广应用。同时,随着电动
工具在家庭应用普及率的提升,电动工具将承担多种用途,一机多用或成套复合式工具逐渐成为未来电动工
具发展新趋势。
在电动工具行业,公司主要提供配套电动工具产品的各种关键核心部件,包括各种规格、型号的工业级
、专业级和DIY通用级钻夹头、新能源储能锂电池包、PCBA板、电动工具开关、粉末冶金件、精密铸造件、
锯片等产品,拥有电动工具领域史丹利百得、TTI、博世、牧田等全球高端客户群,产品畅销全球80多个国
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钻夹头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电动工具配件行业的领跑者,历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
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全国产品质量
、服务质量放心消费联盟单位”“山东省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山东省质
量标杆企业”“山东省厚道鲁商品牌企业”“电动工具配件优秀供应商”等荣誉,并多次荣获史丹利百得和
博世“全球优秀供应商”荣誉。公司子公司上海拜骋公司的新能源储能锂电池包产品已从电动工具领域快速
拓展至园林工具(打草机、割草机等)、智能家电(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器人、家用户外储能产品等)、便
捷交通工具(新型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儿童电动汽车)等领域,成为安海、TTI、小米、东成和美的
等行业知名企业供应商,业内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子公司威达精铸在熔模精密铸造产品制造加工领域拥有
先进的硅溶胶等复合工艺,可生产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铸钢等80多种材质的精密
铸造件,具备年产3000万件精密铸造件的生产能力,并引进了铝压铸、冷挤压等行业内领先的项目,生产规
模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
2、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行业
2.1机床装备制造行业
机床装备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是典型的后周期行业,与国民经济周期有较大的滞后效应。
机床制造业是中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和心脏,是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是
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工作母机的基础装备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基础性
和战略性地位。
从“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国家一直鼓励和支持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并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
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和扶持的重点对象。《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及
《工业4.0》均明确要大力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发展。《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
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高档数控机床未来发展目标:到
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总体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从数控机床下游应用分布来看,汽车、航空航天是主要的下游需求领域,占比分别约为40%、17%;模具
和工程机械分别为机床产品第三、第四应用领域,占比分别为13%、10%。在汽车工业领域,根据工信部发布
的数据,我国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长41.40%和40.30%,新能源汽车制造向轻量化、一体化
转型有望持续为高端数控机床应用提供机遇。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智能化升级转型的大背景下,
来自汽车、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电力设备、交通、模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
程、军民融合等行业的持续发展,为机床产业特别是中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子公司济南一机生产、销售“济一机”品牌的机床及附件,包括各种规
格、型号的中高档数控车床、车削中心、加工中心、数控镗铣床、数控专用机床、高速切割锯床、自动化设
备及附件等。济南一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承担国家机床行业重点科研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
车、军工、电子、轨道交通等领域。
2.2智能系统集成及智能装备制造行业
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其发展态势与国家宏观经济走势、产业政策支持导向、各行业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周期性变化、相关产业的智能化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第四次工业革
命已悄然兴起。
当前,我国制造业领域正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级转型,智能制造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大幅
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对于提高制造业的效率、质量和竞争
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技术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
、国家政策积极支持高端化、智能化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
点发展方向,发展空间广阔。
在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子公司苏州德迈科是国内领先的从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到整体系统集成的一
站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对象主要为消费品、食品饮料、精细化工、汽车、电商物流、工程设备
、机加工等细分产业,积累了大量的国际优质客户及国内知名客户,业务范围覆盖了从系统咨询、系统设计
、盘柜制造、系统集成、机电安装、编程调试、软件开发、维修培训等工程项目的全过程。
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经验总结,苏州德迈科还研究开发出包括智能存储、智能监控、智能输送和智能
货运站4大核心智能物流技术,并成功推出智能穿梭车、多层堆垛机、伺服电机、高速并联机器人、MES/WMS
软件等智能产品以及机器人包装装备、智能物流装备、自动化装配线、自动化机加工设备等智能装备,能够
为制造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3、新型储能行业
3.1新能源储能锂电池行业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
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
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到2030年
,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
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继续成为引领全球锂离子电池增长的最大动力。在该细分领域,公司子公司上海拜
骋公司紧抓新能源锂电池储能行业便捷、高效、绿色等发展趋势,加速发展,锂电池包产品从电动工具领域
快速拓展至智能家电(扫地机器人等)、新型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儿童电动汽车等领域,产品广泛供
给安海、TTI、东成、百力通、麦太保、美的、宝时得、小米、RadioFlyer等行业名企,充分赋能现代健康
、环保、高品质生活。
3.2新能源汽车行业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渗透率持续攀升。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
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高的
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速度亟待加快。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的重要补充手段,换电模式
因其在用车效率、补能时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开始吸引各方巨头布局,迎来快速发
展期。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如蔚来、北汽、长安、上汽、广汽、吉利等车企开始加大换电赛道推广力度,在
具有一定市场接受度、保有量较大的现款车型基础上研发换电版本,涵盖包括乘用车、出租车、商用车、重
卡在内的多种电动汽车类型。以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企业、以奥动新能源为代表的运营商、以宁德时代为
代表的产业链公司均公布了积极的换电站建设规划,将带来一轮长周期的换电站需求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现有“电动工具配件、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三大业务板块,面向电动工具、汽车、电子、
精细化工、食品饮料、高端装备、军工等行业,从事各种规格、型号的钻夹头及附件、电动工具开关、新能
源储能锂电池、粉末冶金件、精密铸造件、锯片、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工厂自动化、物流自动化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快速换电站等,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和新
项目的研究、开发,积极向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扩大产品的配套能力和业务的应用领
域。在长期、激烈的行业和市场竞争中,公司在生产规模、品牌影响、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客户资源、经
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积累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1)品牌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强企战略,注重提高品牌影响力,持续强化员工的品牌意识、质量意
识,以品质创造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以品牌促进发展,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服务
,推动品牌建设、质量建设、标准建设,质量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现拥有“
PEACOCK”“孔雀”“WEIDA”“济一机”“DEMAC”等行业知名品牌,在业内具有良好口碑。公司先后上榜
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
。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秉承“拼搏务实、科技兴业”的企业精神和“专业、创新、分享”的发展战略方针,不断优化,建
立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建立了7S现场管理体系,确立了8D客户服务体系,坚持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助
力公司在各业务领域领跑行业发展。公司拥有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泰山
产业领军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众创空间等20多处,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研发创新体系。
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威海市全员创新企业等荣誉。截至2025
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17项,实用新型专利407项,外观设计专利38项,著作权70项;正在申请的
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3)经营管理、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以“创民族品牌、建百年威达、做行业的领跑者”为愿景,构建了日趋完善的集团化管控的体系和
人才培养机制,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数量众多的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师团队。公司通过建立员
工培训制度、完善奖励激励措施、优化绩效考核、营造爱才、引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等多种措施,重点强化
内部人才培养,打造出一支以“管理层+技术骨干+业务骨干”为核心的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且非常稳定的研
发、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公司与山东大学(威海)共建校企“专业
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研发创新体系,积极借助外部人力资源优势,进行联
合技术攻关,与公司研发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加快研发进度,提高技术水平。
(4)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专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凭借产品应用领域广泛的特点,
积极拓展下游不同行业的应用市场,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客户基础。经过多年的稳健经营,公司在技术研发、
产品质量及后续支持服务方面均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公司拥有长期稳固的优质客户资源、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客户服务保障体系,
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点对点”服务,与TTI、史丹利百得、安海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公司保
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生产规模优势
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厂房设施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是国内重要的电动工具配件、新能源储能锂电池及新能
源汽车换电站产品、中高档数控机床制造、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企业,具备向国内外
客户提供高稳定性产品、高品质服务的能力。公司拥有年生产钻夹头8000万只、12000吨粉末冶金零部件、3
000余万件精密铸造件、3000余万只新能源储能锂电池包、电动工具开关产品和上千台(套、座)数控机床
、自动化解决方案及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的生产能力。公司致力于数字化工厂建设,先后引入MES/PLM/SAP等
智能管理系统,在发挥规模化生产模式的同时推进降本增效,助力公司转型升级。
(6)资金优势
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理念,在客户中拥有良好信用,主营业务现金流量良好,资金充裕,能够为公司整合
行业优势资源、开展资本运作以及持续提升在行业内的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7)产业平台优势
公司已成功搭建起“电动工具配件+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的产业平台,集聚了深厚
的产业、人才、技术、市场、客户资源,各业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明显,国内业务范围覆盖北京市、上海市
、江苏省苏州市、山东省济南市等经济发达的省、市,并辐射市场前景广阔的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国外
业务区域覆盖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是实现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8)海外生产基地优势
公司已提前多年进行全球化布局,分别于越南、墨西哥、新加坡设立了海外子公司,采取独立经营或与
母、子公司协同经营的方式,逐步开展全球化市场营销、设计制造、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威达(越南)制
造有限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威达墨西哥制造有限公司已实现投产。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海外项目实施、交付
及服务经验,并获得了客户充分的肯定,提升了山东威达的品牌影响力,将有利于推动公司海外战略实施与
海外订单的获取。公司将持续优化全球化布局,择机通过自主投资与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海外市
场,不断提升海外市场营销、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售后服务能力,积极抓住海外市场成长机遇,努力推动
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主营业务分析
11、概述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挑战,坚持聚焦主业,加强精益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
公司各业务板块稳步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改进工艺,实现降本增效。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4亿元,较上
年同期下降15.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1%。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如下:
(一)电动工具配件类业务(包括钻夹头、电动工具开关、精密铸造件、粉末冶金件、锯片等)2025年
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电动工具配件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深耕电动工具行业,
通过深化与TTI、史丹利百得、博世、牧田等全球知名品牌商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关
系,积极开发新客户,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持续开发新产品、新市场,实现电动工具配件领域精密夹具
、电动工具开关、精密铸造件、粉末冶金件、锯片等产品线全覆盖,并向家用电器部件、汽车部件和机床功
能部件等领域深入拓展。同时,公司实施以“中国威海为核心,越南、墨西哥基地为两翼”的战略布局,积
极推进境外子公司的投产、建设工作,进一步有效整合供应链体系,以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二)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包括机床类、自动化设备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0.70亿元。报告期内,子公司济南一机依托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坚持智能化、个性化、高端化的发展方向,持续推进主力机型的结构改型和升级工作,深耕
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能源行业,重点聚焦MJ、VL系列高端数控车床、MC系列车铣复合机床以及CK系列普及
型数控车床及立卧式加工中心机床。
轮毂机床可广泛应用于规格14-24吋乘用车、卡车、大巴车铝合金轮毂粗车、精车、螺栓孔、气门孔等
加工需求,为汽车行业的轻量化、绿色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