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41 登海种业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玉米种子生产、自育农作物杂交种子销售,花卉、苗木、食用菌类种苗的开发及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3.69亿 100.00 1.02亿 100.00 27.72
─────────────────────────────────────────────────
玉米种(产品) 3.38亿 91.58 9835.57万 96.06 29.08
蔬菜种(产品) 998.84万 2.70 387.85万 3.79 38.83
水稻种(产品) 932.80万 2.53 -131.31万 -1.28 -14.08
其他业务(产品) 605.58万 1.64 63.15万 0.62 10.43
小麦种(产品) 307.22万 0.83 -21.31万 -0.21 -6.94
花卉(产品) 213.33万 0.58 103.16万 1.01 48.36
其他品种(产品) 51.73万 0.14 1.45万 0.01 2.80
─────────────────────────────────────────────────
北方(地区) 3.39亿 91.81 --- --- ---
南方(地区) 3023.38万 8.19 854.00万 8.34 28.2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12.46亿 100.00 3.50亿 100.00 28.13
─────────────────────────────────────────────────
玉米种(产品) 10.73亿 86.10 3.16亿 90.27 29.50
小麦(产品) 1.08亿 8.64 2168.75万 6.19 20.15
水稻(产品) 3156.77万 2.53 192.31万 0.55 6.09
其他业务(产品) 1623.54万 1.30 190.39万 0.54 11.73
蔬菜种(产品) 1327.74万 1.07 691.81万 1.97 52.10
其他(产品) 439.39万 0.35 --- --- ---
─────────────────────────────────────────────────
北方(地区) 11.81亿 94.79 --- --- ---
南方(地区) 6495.48万 5.21 1204.45万 3.44 18.5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4.08亿 100.00 --- --- ---
─────────────────────────────────────────────────
玉米种(产品) 3.85亿 94.32 9671.50万 93.48 25.15
蔬菜种(产品) 1073.77万 2.63 556.97万 5.38 51.87
水稻种(产品) 607.67万 1.49 -104.27万 -1.01 -17.16
其他业务(产品) 228.12万 0.56 40.02万 0.39 17.54
花卉(产品) 199.66万 0.49 140.76万 1.36 70.50
小麦种(产品) 140.92万 0.35 37.69万 0.36 26.75
其他品种(产品) 66.87万 0.16 3.92万 0.04 5.86
─────────────────────────────────────────────────
北方(地区) 3.82亿 93.69 --- --- ---
南方(地区) 2570.61万 6.31 772.41万 7.47 30.0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农业(行业) 15.52亿 100.00 4.47亿 100.00 28.77
─────────────────────────────────────────────────
玉米种(产品) 13.54亿 87.23 3.95亿 88.43 29.17
小麦(产品) 1.11亿 7.18 2140.95万 4.79 19.22
水稻(产品) 4549.23万 2.93 955.11万 2.14 20.99
其他业务(产品) 2084.65万 1.34 1119.45万 2.51 53.70
蔬菜种(产品) 1431.28万 0.92 741.85万 1.66 51.83
其他(产品) 607.41万 0.39 --- --- ---
─────────────────────────────────────────────────
北方(地区) 13.98亿 90.05 --- --- ---
南方(地区) 1.54亿 9.95 4496.99万 10.07 29.1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212.11│ 0.99│
│客户二 │ 1131.20│ 0.92│
│客户三 │ 814.82│ 0.66│
│客户四 │ 794.96│ 0.65│
│客户五 │ 777.29│ 0.63│
│合计 │ 4730.39│ 3.8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6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826.43│ 16.84│
│供应商二 │ 1216.23│ 7.25│
│供应商三 │ 1067.62│ 6.36│
│供应商四 │ 558.15│ 3.33│
│供应商五 │ 485.00│ 2.89│
│合计 │ 6153.43│ 36.6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杂交玉米种子业务,兼顾小麦、蔬菜、水稻等其他农作物种子,属于农业种业板块。
2025年是加快实现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站在1.4万亿斤粮食总产的新台阶上,农业农
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全国21种农作物的326个优良品种入选,旨在为农
民科学选种提供指导,引导新品种选育方向,加速品种更新换代,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源支
撑。
报告期内,种业振兴行动稳步推进,生物育种技术发展迅速。国家持续推进种业振兴战略,加大对种业
的政策扶持力度,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强调加
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随着更多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通过审定和示
范推广的深入,市场对转基因种子的接受度逐步提高,为种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并延长品种权保护期限,种业知
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得到强化。
就玉米种子市场而言,报告期在时间上占24-25销售季的2/3,市场整体上延续上一年度供大于求的格局
;供需失衡导致种子售价下降,竞争激烈;玉米产区中区域化需求特点明显,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病害等
灾害倒逼抗病抗逆及耐密型品种需求的增长,粮食安全战略下高产优质品种成为刚需。报告期内,在行业竞
争加剧和政策支持的双重影响下,头部种企都在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科研平台支持,积极调整发展战略,
迎接挑战。
公司作为玉米种子龙头企业,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建
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自2000年12月设立至今,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许可证规定经营范围内的农作物种子生产、
分装、销售,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产品包括玉米、小麦、水稻、蔬菜等种(苗)。
公司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工作,是国内最早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试点企业,现已形成稳
定发展的产业模式,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的要求。主要业绩来源于玉米杂交种业务的贡献,近几年来
玉米种子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0%左右,主推品种为“登海”“先玉”系列等玉米杂交种。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新品种研发模式
(1)公司主要农作物育种程序
玉米育种程序:组配基本材料→通过自交、回交、单倍体诱导等方式培育自交系→自交系配合力测定→
按照育种目标组配杂交种→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审定→推广应用
(2)育种条件和育种周期
公司拥有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国家
级、省级研发平台。育种试验田3000多亩,温室20000多平米,仪器设备100多台套。能够满足育种需要。
玉米育种周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交系选育阶段,二是杂交种组配与试验阶段。自交系选育阶段主要
应用常规育种和单倍体诱导两种方式,常规育种一般需要6-8代选育过程,利用南繁北育需要3-4年的时间;
单倍体诱导一般2代就可完成选育过程,需要1-2年时间。杂交种组配与试验阶段一般需要6-7年时间,其中
组配需要1年,测比1年,品比1年,预试1年,区试2年,生产试验1年。
(3)研发活动实施主体
“登海”系列自育品种研发主体为公司玉米研究所。
(4)研发成果的所有权归属方
研发成果所有权归公司所有。
2.生产模式
(1)生产模式及过程
公司种子生产主要采取“公司+农户”、委托代繁和“公司+承包户”相结合的模式。具体生产组织过程
如下:公司根据销售计划制定当年种子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和制种面积,并合理分配各区域制种基地。
对于种子委托代繁模式,公司与各区域受托制种商签订种子生产合同,约定委托制种面积、数量、结算价格
和种子质量要求等,受托制种商负责制种面积落实、制种区隔离、技术指导等大田制种工作,确保生产的种
子达到合同约定标准;采取“公司+农户”“公司+承包户”模式的,公司负责提供制种亲本,对整个制种过
程进行监督、管理与指导,种植户/承包户负责按照技术要求生产种子,种子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并运
送至公司在当地设立的种子加工厂。
(2)生产模式的风险
由于种子生产整个过程都在田间进行,种子的产量质量受异常气候、旱涝、早霜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
此外,受托制种商的技术指导是否得当,种植户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落实到位等,也会对种子生产造
成一定影响。按照行业规则,如果是气候原因造成的损失,由公司、受托制种商和种植户三方协商,共同承
担损失;如果是受托制种商或种植户管理问题造成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
3.采购模式
公司所采购的物资主要为种子包装物及种衣剂。种子包装物、种衣剂主要是根据全年销售计划分别制定
采购计划,供应商的选择主要采取询价和集中采购方式确定,确保优质优价。
4.销售模式
(1)销售模式及其运作方式
公司种子销售采取的主要是县级经销商销售模式。当年的7月份至次年的6月份为一个种子销售季,每年
下半年,公司与各区域经销商签订销售协议。经销商根据公司规定的提货价预付货款后提货,县级经销商在
乡镇设立签约零售商,向农户销售。整个种子销售季结束后,公司根据销售协议及相关销售政策与经销商进
行结算。
(2)销售模式的风险
受利益驱动,部分经销商在销售公司产品的同时,可能会销售同行业其他公司产品,影响公司产品的推
广。部分经销商跨区域窜货,影响公司产品市场秩序,影响其他经销商的积极性。
(3)销售模式的变化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种业新型客户群体明显呈上升趋
势,公司改进和完善营销模式,为客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服务以适应销售模式的变化。5.仓储
管理模式
公司本着供货及时,节约仓储费用和运输成本的原则,在种子生产集中地、成品供货集中区域、成品供
货中心地点,设立相应种子仓库,实现半成品种子收储、精加工后的种子收储及待销种子周转。
(1)种子入、出库管理
按照公司种子调拨计划,生产加工部开具内部调拨单据,生产基地粗加工的半成品种子直接发往加工厂
,种子到达加工厂后,经保管员、质检员核实办理种子入库。
生产加工部接到销售部发货通知后,通知加工厂。加工厂履行相关手续,办理种子出库。
(2)贮藏期间的管理
坚持防火、防盗、防雨雪、防虫蛀、防混杂的五防工作原则,重点做好种子入库前虫害检查和熏库工作
。质检部在熏蒸前后取样做芽率对比试验,并检查熏蒸后的库房情况确认熏蒸质量,出具熏蒸报告。种子贮
藏期间定时定期检查,做到五无:无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无混杂。恒温库采用除湿机或(和)放
生石灰块来降低仓库的湿度。常温库随着气候的变化,采用通风和密闭的方法控制仓库温度和相对湿度,降
低种温和水分,排除有害气体。
1.品种权情况
2025年上半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2项,其中杂交种2项,自交系10项;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0项,其
中杂交种9项,自交系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203项;
2.专利情况
2025年上半年申请国家专利0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0项;获得授权专利1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项,无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及授权外观设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
型专利7项;
3.销售退回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生的销售退回总额为866.38万元,主要为玉米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国家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
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玉米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国家和省级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先后获得国家星火一等奖、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5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在海南省建有稳定的育种基地,公司玉
米种业务入选国家农作物种业企业阵型“补短板阵型”,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在玉米种子领域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国内最早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试点企业之一。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申请
品种权308项,获得品种权203项;授权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7项,外观设计8项。公司与
国内一些高校及相关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不断进行技术储备与创新,保证了公司技术水平在同行业的领
先性。
公司是国家最早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试点企业,现已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模式,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支持
政策的要求。目前,在新疆、甘肃、宁夏、山东建立了稳定的种子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配套安装了13条现代
化的以鲜果穗烘干为特点的种子加工系统。
公司实际控制人农业科学家李登海先生,被业界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上世纪70年代,李
登海先生率先找到并确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是我国玉米高产品种的选育方向,历经53年持续不间断地玉米育
种研发创新和高产攻关,将我国杂交玉米高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率先选育出亩产突破700-1400公斤的夏
玉米高产品种和亩产突破1500、1600公斤春玉米高产品种,助推了国家“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推广紧凑型玉米
1亿亩、增产200亿斤粮食”重大项目的完成。完成了以掖单2号、掖单6号、掖单13号、登海661与登海605、
登海618为代表的5代玉米杂交种的进步性迭代,品种储备更加完善,高产品种的再升级能力显著增强。
2020年,中国种子协会从近40年来1.6万多个玉米推广品种中,以单年推广面积和累计推广面积为指标
,评选出20个“荣誉殿堂”玉米品种,登海种业自主选育的掖单2号、掖单12号、掖单13号、掖单19号、登
海605五个玉米品种入选,是入选品种最多的单位。2021年10月,公司选育的478、掖
107、DH382、DH351、掖52106、8001、515、DH65232玉米自交系入选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
式发布的“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占14.55%。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
广目录(2025年)》,公司选育的玉米品种登海605,入选骨干型品种。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公司育种科研创新取得了较好成果。报告期内,以登海605D为主导
的6个国审玉米转基因品种,示范推广有序推进,销量逐步上升。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自主选育以耐密、
抗病、抗倒为主要农艺特性的登海2219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并进入市场销售,品种结构将得到改善,为公司
业绩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由于受商品粮玉米价格走低、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种子销售低迷不畅,市场供大于
求的局面并未改变,公司玉米品种因受病害及市场偏好耐密型品种冲击,又叠加反常气候、转基因品种“扩
面提速”等影响因素,经营业绩下滑。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933.22万元,同比下降9.41%,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1.24万元,同比下降33.42%。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44.97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14.82%,实现净利润3799.8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73%。
报告期内各项主要工作如下:
(一)公司以“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宗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己任,
积极推进科研、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促进公司运营高质量发展,并取
得以下成绩:
1、根据品种区域化需求特点,扬长避短,加强适销区域品种的营销工作和技术服务,增加销量。
2、不断强化生产与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种子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适当调减制种面积,量入为出,以销
定产,降低库存风险。
3、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推进青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以及东北、西北、南方、黄淮海四大区育繁
推一体化体系建设步伐。截至本报告期末,主要在建项目都已完成计划投资的90%以上。其中,青岛生物技
术研发中心已完成投资12101.34万元,工程进度达97.81%,科研育种工作已经在该中心有序进行,该中心建
成并投入使用,为公司开创育种创新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察县烘干线厂区建设、登海农科新建厂区均已基
本完工,生产加工及科研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
4、玉米转基因品种“登海1959D”,通过了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定。
报告期末,公司的玉米转基因品种达到6个。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