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50 三花智控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冷热转换、智能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开发,建筑暖通、电器设备和汽车热管理领域的专业化经营。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62.63亿 100.00 45.72亿 100.00 28.12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产品) 103.89亿 63.88 29.30亿 64.08 28.21
汽车零部件(产品) 58.74亿 36.12 16.42亿 35.92 27.96
─────────────────────────────────────────────────
国内销售(地区) 90.52亿 55.66 24.21亿 52.94 26.74
国外销售(地区) 72.11亿 44.34 21.52亿 47.06 29.8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279.47亿 100.00 76.77亿 100.00 27.47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产品) 165.61亿 59.26 45.30亿 59.00 27.35
汽车零部件(产品) 113.87亿 40.74 31.48亿 41.00 27.64
─────────────────────────────────────────────────
国内销售(地区) 154.47亿 55.27 39.53亿 51.49 25.59
国外销售(地区) 125.01亿 44.73 37.24亿 48.51 29.79
─────────────────────────────────────────────────
直销(销售模式) 275.45亿 98.56 75.50亿 98.34 27.41
经销(销售模式) 4.02亿 1.44 1.27亿 1.66 31.6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136.76亿 100.00 37.56亿 100.00 27.46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产品) 82.79亿 60.53 22.81亿 60.75 27.56
汽车零部件(产品) 53.97亿 39.47 14.74亿 39.25 27.31
─────────────────────────────────────────────────
国内销售(地区) 78.26亿 57.23 20.76亿 55.27 26.52
国外销售(地区) 58.50亿 42.77 16.80亿 44.73 28.7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用设备制造业(行业) 245.58亿 100.00 68.50亿 100.00 27.89
─────────────────────────────────────────────────
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产品) 146.44亿 59.63 41.30亿 60.29 28.20
汽车零部件业务(产品) 99.14亿 40.37 27.20亿 39.71 27.43
─────────────────────────────────────────────────
国内销售(地区) 134.03亿 54.58 35.29亿 51.52 26.33
国外销售(地区) 111.54亿 45.42 33.21亿 48.48 29.77
─────────────────────────────────────────────────
直销(销售模式) 245.58亿 100.00 68.50亿 100.00 27.8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1.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8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52762.64│ 12.62│
│第二名 │ 242987.25│ 8.69│
│第三名 │ 131566.86│ 4.71│
│第四名 │ 103913.74│ 3.72│
│第五名 │ 88139.14│ 3.15│
│合计 │ 919369.63│ 32.8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1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5359.93│ 4.02│
│第二名 │ 63197.59│ 3.89│
│第三名 │ 51999.64│ 3.20│
│第四名 │ 35443.37│ 2.18│
│第五名 │ 35268.27│ 2.17│
│合计 │ 251268.80│ 15.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秉持“专注领先、创新超越”的发展战略,始终专注于热管理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以行业领
先的高品质产品为全球客户提供能效解决方案。公司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为核心,专注于
开发可实现高效换热和温度智能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业务横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及汽车零部件两
大板块,并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创新,不断向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等新兴领域进行业务拓展。
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控制元器件、子系统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开发和应用,成就高性能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和家
电设备热管理系统,是全球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商用制冷、工业制冷和小家电设备等市场制冷空调控制元
器件的关键供应商,产品涵盖阀、换热器、泵及控制器等。公司于该业务板块的关键产品由各种阀类产品组
成,包括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截止阀、电磁阀及球阀。公司亦提供换热器产品,特别是微通道换热器
、泵类产品(如Omega泵)及控制器产品(包括变频控制器及压力传感器)。有关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冰
箱、工业制冷、冷链运输、热泵采暖及洗衣机等领域。
2、汽车零部件业务
作为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具有战略性布局的先行者,公司率先创造了新颖的应用场景和行业发展趋
势,这使公司成为全球市场上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关键供应商。公司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必不可缺
的综合热管理控制解决方案,同时为传统内燃机汽车提供节能减排的高性能产品。公司积极参与汽车阀门、
汽车泵、汽车换热器及集成组件的研发(特别是在座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及电机/电控系统热管理方面)
旨在实现汽车运行中的有效热管理。公司已经成功将大量关键产品整合至新能源汽车头部车企的供应链中,
包括汽车阀门产品(如车用电子膨胀阀)、汽车泵产品(如汽车电子水泵)、汽车换热器产品(如电池冷却
器)及各种类型的集成组件等。
3、战略新兴行业(包括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行业)
作为引领热管理技术发展的先锋企业之一,公司已在开发及制造大量电机产品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及专
业知识。公司依靠在电机制造专业知识、规模化和成本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
行器制造领域。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提供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的机电执行器产品。
(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行业
随着能源成本上涨,消费者更倾向购买节能减碳电器,全球各地的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低碳节能政策,加
快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由于严格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加上消费者更加青睐高性能产品
,海外市场对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的需求持续扩大,预期未来中国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全球变暖引起极端天气(例如欧洲前所未有的高温)和生活水平上升,使得空调需求激增,推动了
对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的需求。为满足日渐提高的产品性能要求,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一直致力于进
行产品迭代及升级。此外,冷链物流行业及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增长,新兴市场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新兴
的下游应用对制冷及空调系统的效率及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故而推动对冷链物流及数据中心专属特定零部
件需求的增长。未来,新兴应用的增长前景将进一步推动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市场的发展。
2、汽车零部件行业
全球汽车行业的去碳化目标、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提升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
行业快速发展。随着高压快充及电池技术的发展,快速散热需求增加,推动了高效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需求,
从而刺激对热管理系统零部件需求的增长。同时,汽车热管理技术进步,使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正朝着集
成化及模块化设计发展;汽车芯片算力要求提高,需要智能热管理系统优化算力散热问题,使高效热管理系
统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此外,绿色低碳发展是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目标,电池冷却及加热技术的进步
、热泵技术的发展以及弱温室效应的制冷剂替代品均推动汽车能耗的优化,这对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的产品性
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物色最佳的汽车
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及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这为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布局带
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3、战略新兴行业(包括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行业)
人口老龄化及劳工成本上涨,许多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资源日益稀缺。仿生机器人成为替代
劳动力的一种选择,从而加快了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的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其发展。同时,机电执行器制造商与上游零部件制造商及下游仿生机器人制造商建
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进步;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和新材料等
先进技术的发展,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在性能上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仿生机器人的下游
应用领域已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医疗服务和物流服务等多个行业,广泛场景刺激了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日益
增长的需求。
(三)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三花”牌制冷智控元
器件已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是全球众多车企和空调制冷电器厂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
中,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截止阀、电磁阀、Omega泵及球阀等产品于其各自全球市场
中排名第一;汽车零部件业务中,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等产品于其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迭代和产业的前瞻布局
公司注重技术投入,使公司能够在行业内趋势方面保持领先,为保障长期增长夯实基础。通过大力投入
技术开发流程来开发前瞻性技术,支持未来的长足发展,使公司在潜在新客户提出全新技术要求时能做到快
速响应。
公司已积累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产品快速迭代升级的能力。在巩固现有产品优势地位的同时,亦利用各业
务板块间的协同效应实现新产业的快速布局。公司致力于打造具备全球性竞争力的研发体系,涵盖从初步概
念到生产的所有阶段。凭借在热管理领域相关的阀泵零部件方面技术积累深厚,底层技术能够做到在不同应
用场景中快速适应调节以及应用。此外,公司通过研发与大规模生产能力,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
,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研发与解决方案,开拓新的业绩增长曲线,增强了客户粘性。截至报告期末,公
司拥有六大研发中心,国内外专利授权438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404项。
(二)坚持贯彻精益生产的理念,追求卓越高效的资源配置
公司在全球制造体系中践行精益生产,实现制造的核心优势。在全球建立了8个生产基地,使公司享受
规模经济带来的裨益。生产基地通过大规模产线布局带来成本优势,而位于全球的生产工厂则赋予公司快速
应对及满足当地客户不同需求的灵活性。此外,全球化的生产布局有利于本地化生产或组装,使公司能够更
加从容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贸易发展局势。
公司生产管理以优化资源配置及实施过程自动化为中心,缩短了生产周期并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将信
息技术与自动化结合,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设备性能的实时监测以及对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稳定的
产量及一贯的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和及时交付的要求。同时,通过部署及不断
改善自动化设备,大幅减少重复人工劳作,提高生产精度及速度。
(三)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公司致力于开发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实施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供优质产品。公司建立了全面的质
量标准,覆盖了所有生产环节及产品类别,在供应商管理、新品开发、过程控制和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建立了
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并获得了包括ISO9001、IATF16949及QC080000等质量、环境健康与安全及有害
物质管控体系国际认证。
通过严格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零部件标准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公司大大提升了产品的
一致性和精度,在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的高质量。配备了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和专门质
量检测团队,帮助实现较低的产品不良率。同时,设有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专门负责处理质量问题。
(四)全球化布局的先行者,拥有完善的全球销售、研发及制造体系
通过全球化布局,巧妙地处理不同业务板块和市场需求的周期性波动。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海外销
售的先行者,通过战略布局海外市场建立了先发优势。多年来,公司已成功使旗下众多产品具备全球知名度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已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及非洲,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与众
多国际著名企业(如大金、松下、福特、博西家电、西门子、大众、奔驰、比亚迪及吉利)达成合作。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公司于2008年收购兰柯的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并于2012年收
购亚威科的全球业务。在墨西哥、波兰、越南及泰国形成4个海外生产基地,在美国和德国设立了3个海外研
发基地。全球研发网络以及因地制宜的生产销售网络能够让公司快速对接当地客户需求,对不同市场具备更
强的洞察力。
(五)拥有极具行业地位的长期客户伙伴,共同引领行业发展
公司致力于思客户所思,共同成长,为其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以最大程度为客户创造价值。建立
健全的行业生态以及良好的客户关系是公司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与
开利、博西家电、大金、格力、海尔、日立、JCI、LG、美的、三菱、松下、三星、西门子、东芝和特灵等
主要客户合作,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在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不但与奔驰、宝马、比亚迪、福特、
吉利、通用汽车、广汽、本田、现代、零跑、理想、蔚来、Stellantis、上汽、丰田、大众、沃尔沃和小鹏
等知名车企合作,更覆盖电装、翰昂、马勒、法雷奥等汽车热管理集成商,甚至成为多个汽车平台的热管理
产品独家供应商。
(六)丰富的行业和管理经验,与时俱进的价值理念以及远见卓识的管理层
公司管理团队深谙热管理行业,具备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清晰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强大的管理能力。创
始人张道才先生和董事长张亚波先生深耕行业,拥有多年的热管理行业工作经验。管理团队的绝大多数核心
成员均为技术出身且经验丰富,对技术和产品迭代具有敏锐的感知度。除公司的管理职责外,他们分别深入
一线亲自牵头不同的业务板块,优化执行效率,积极探索业务增长的进一步可能性。凭借在制冷空调电器零
部件、汽车零部件及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方面的专业知识,管理团队为公司发展成为多产业、多品类的全
球化工业集团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地缘政治复杂严峻,中美关系持续波动,关税和贸易政策变动频繁,并向投资领域
扩散,全球化进程面临更大挑战。AI引发颠覆性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与经济生态。公司深刻认知环
境变化,正视政策、市场和技术领域的挑战,以系统思维作前瞻性的思考和谋划,提升应对能力,取得战略
主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63亿元,同比上升1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0亿元
,同比上升39.31%。按照产品划分,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103.89亿元,同比上升25.49%;汽
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58.74亿元,同比上升8.83%。
(一)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策略,稳固大客户,通过加强海外市场布局,抓住高增长机遇,紧抓
技术前沿,拓宽核心产品应用场景;维持空调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几乎独家配套地位等以提升主导产品市
场占有率、推动迭代产品市场化。同时,公司开拓重要市场项目,推进市场调研,降本增效显著,市场份额
得到稳步提升。此外,公司不断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品销售结构,积极推进降本增效,策划实施美国关税
分摊方案谈判,优化全球产能布局,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总体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二)汽车零部件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围绕精耕细作的年度经营方针,推动内部降本增效,通过组织优化、精兵强将、精
耕细作,取得管理成效,客户痛点和产品卖点达成共识、零部件及工艺装备分级策略落地等持续打造产品力
、柔性化、智能化标杆产线,提升自研能力,推进数智化及AI应用建设,积极应用数字员工、AI等新工具,
提升工作效率。
(三)战略新兴业务(包括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行业)
2025年上半年,公司聚焦多款关键型号产品开展技术改进,配合客户进行全系列产品研发、试制、迭代
、送样,获得客户高度评价,并取得了一系列围绕现有产品的创新成果,实现了产品力的整体提升。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