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55 得润电子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子连接器和精密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器件制造业(行业) 21.16亿 100.00 4.47亿 100.00 21.10
─────────────────────────────────────────────────
家电线束及连接组件(产品) 8.71亿 41.14 1.04亿 23.25 11.93
精密连接器及组件(产品) 5.66亿 26.74 2.09亿 46.86 36.97
其他精密组件及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42亿 16.18 9483.32万 21.24 27.70
汽车电气系统(产品) 3.37亿 15.94 3859.64万 8.64 11.44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15.63亿 73.86 2.62亿 58.59 16.74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地区) 5.53亿 26.14 1.85亿 41.41 33.4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器件制造业(行业) 51.78亿 100.00 6.37亿 100.00 12.31
─────────────────────────────────────────────────
家电与消费类电子(产品) 32.51亿 62.79 6.00亿 94.14 18.45
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 12.88亿 24.87 -4143.37万 -6.50 -3.22
汽车电气系统(产品) 5.23亿 10.10 5144.97万 8.07 9.84
其他(产品) 1.16亿 2.23 2735.59万 4.29 23.67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30.34亿 58.59 3.06亿 48.02 10.09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地区) 21.44亿 41.41 3.31亿 51.98 15.4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51.78亿 100.00 6.37亿 100.00 12.3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器件制造业(行业) 26.79亿 100.00 4.47亿 100.00 16.68
─────────────────────────────────────────────────
家电与消费类电子(产品) 15.12亿 56.46 3.35亿 74.91 22.13
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 8.64亿 32.26 8795.94万 19.69 10.18
汽车电气系统(产品) 2.09亿 7.82 2122.14万 4.75 10.1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9278.19万 3.46 288.17万 0.65 3.11
─────────────────────────────────────────────────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14.21亿 53.06 2.15亿 48.17 15.14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地区) 12.57亿 46.94 2.32亿 51.83 18.4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器件制造业(行业) 59.87亿 100.00 10.64亿 100.00 17.77
─────────────────────────────────────────────────
家电与消费类电子(产品) 28.89亿 48.26 5.92亿 55.59 20.47
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 21.56亿 36.01 3.64亿 34.24 16.90
汽车电气系统(产品) 8.01亿 13.38 7467.23万 7.02 9.32
其他(产品) 1.40亿 2.34 3346.31万 3.14 23.86
─────────────────────────────────────────────────
中国大陆地区以外(地区) 30.79亿 51.43 6.31亿 59.32 20.50
中国大陆地区(地区) 29.08亿 48.57 4.33亿 40.68 14.88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59.87亿 100.00 10.64亿 100.00 17.7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9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73031.65│ 12.20│
│第二名 │ 60042.52│ 10.03│
│第三名 │ 29171.33│ 4.87│
│第四名 │ 26646.16│ 4.45│
│第五名 │ 20412.50│ 3.41│
│合计 │ 209304.17│ 34.9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9.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5109.68│ 8.46│
│第二名 │ 23399.91│ 5.64│
│第三名 │ 15380.49│ 3.71│
│第四名 │ 13418.82│ 3.23│
│第五名 │ 10562.59│ 2.55│
│合计 │ 97871.49│ 23.5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电子连接器和精密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
通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具体业务产品主要包括家电连接器及线束、电脑连接器、通讯连
接器、LED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及线束、电池连接系统(CCS)等。
(二)行业发展状况
1.连接器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连接器作为电子电路的沟通桥梁,为器件、组件、设备等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是构成完整系统连接
必备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作为复杂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必需品,连接器种类及应用场景丰富,现已广泛应用于
通信、汽车、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及交通等领域,连接器行业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信息制
造重要产业之一。
得益于全球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通信与数据中心的持续部署,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更新以及工
业自动化与医疗带来的需求,全球市场对于连接器产品的需求量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市场对终端产品要求
的提高,推动连接器产品向高速化、大带宽、小型化、集成化以及高可靠性与耐用性方向发展。
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尤其以通信领域技术升级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电子制造产能转
移等为契机,国内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迎来快速增长。中国连接器制造企业凭借较强的工艺优化与
成本控制能力、贴近客户以及灵活反应等优势,快速形成了规模优势,在制造成本、产品品质上具备较强的
市场竞争力。此外,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国内企业对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及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
国内连接器制造厂商把握当前发展机遇,顺应国产化替代趋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
2.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全球各国政策驱动、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持续取得突破、消费者接受度提升等因素综合作用
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态势良好。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增势不变,EVTank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
车销量将达到2,240万辆,到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至4,405万辆。
国内市场方面,在“以旧换新”政策积极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产销整体增长起到关键作
用;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
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幅显著,分别达到696.8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
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加之电池技术进步和充电设施完善,进一
步刺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2025年,在补贴政策推动下,叠加车企开启降价潮、新品供给持续丰富等
因素,预计2025年整车销量将实现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带动其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
展。根据中汽协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290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预计同比增幅为24.4%。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经营模式,销售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中心环节,采购、生产均围绕销售展开。报告期
内,公司经营模式、市场地位、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发展状况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强化内部
管理,加强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连接器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了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子
公司MetaSystemS.p.A.于2024年期末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大幅度减少对公司利润水平的负面影响;
同时,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对过往存在较大收回困难的应收款项加大催收和盘活力度,实现部分债务的收回
,产生了部分非经常性收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未发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术
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项。
1.着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深度聚焦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电子电器互联互通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依托长期的市场深耕和精准的
战略定位,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和业务平台,已建立起稳固的行业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资产整合优
化措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集中优势力量深耕核心业务领域,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产品
体系。未来,公司将持续聚焦于主营业务,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高
质量发展。
2.管理体系升级优化,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公司不断升级优化管理体系,构筑企业长期发展的“护城河”。一方面,公司注重数字化系统建设,赋
能于各关键业务环节,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响应能力。公司在几大主要生产基地全面部署MES系统,实现了
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并推广SAP系统,打通业务系统间数据壁垒,实现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
计划与执行等业务流程的高效协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公司依托完善的业务
管理体系,与合作方建立起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稳固的产供销体系;并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推进降本
增效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公司聚焦人才与组织效能提升,并深入践行ESG可持续发展理念,塑造长期竞争力与社会价
值。通过优化人才引进体系,公司组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为员工提供不同维度
的高质量培训课程,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并结合员工职业发展路径和公司业务需求,建立健全职业发
展体系,助力员工实现职业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双重提升。此外,公司将ESG理念融入管理与运营体系,将可
持续治理与风险管理融入日常业务和长期战略规划中,2025年,公司披露了第二份ESG报告,获得了WindESG
评级A级,中诚信绿金评级BBB+级。公司将持续完善ESG治理架构和运营机制,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也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大客户战略稳固,深度合作促共赢
公司积极实施大客户战略,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严格的质量管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优势,不断加
深与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积极跟进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围绕客户战略进行业务布局及产能规划,积极
参与客户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确保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和交付周期上全面满足客户
要求,赢得了客户的赞誉,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优质客户
资源,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4.自主研发技术领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围绕高速连接器、新能源等核心业务不断推动产品的技术升级和性
能优化。为满足5G/6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研发团队持续优化产
品内部结构设计,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与相关专业院校
和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项目合作,有效提升了公司研发人员的能力,切实增强公司的技术
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将继续围绕核心产品业务进行重点研发投入,加大产品开发及创新技术研发力度
,布局下一代产品解决方案,加快新产品预研,与客户紧密合作,优化产品设计,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扩展
产品多样化组合;把握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为行业带来的新机遇,不断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