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075 沙钢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黑色金属产品的开发、冶炼、加工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钢铁行业(行业) 130.46亿 90.49 5.64亿 82.29 4.32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1.19亿 7.76 3755.36万 5.48 3.36
其他行业(行业) 2.52亿 1.75 --- --- ---
─────────────────────────────────────────────────
优质钢(产品) 64.36亿 44.65 2.79亿 40.73 4.34
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钢(产品) 19.57亿 13.58 8724.64万 12.73 4.46
钢坯(产品) 18.64亿 12.93 7781.26万 11.35 4.1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1.19亿 7.76 3755.36万 5.48 3.36
管坯钢(产品) 10.95亿 7.60 --- --- ---
耐磨钢(产品) 5.66亿 3.93 --- --- ---
弹簧钢(产品) 4.13亿 2.87 --- --- ---
海洋用钢(产品) 3.80亿 2.64 --- --- ---
其他钢材(产品) 3.34亿 2.31 --- --- ---
其它(产品) 2.52亿 1.75 --- --- ---
─────────────────────────────────────────────────
华东地区(地区) 128.03亿 88.81 6.02亿 87.85 4.70
其他地区(地区) 10.58亿 7.34 --- --- ---
国外(地区) 5.56亿 3.86 804.14万 1.17 1.45
─────────────────────────────────────────────────
钢材、钢坯销售(业务) 130.46亿 90.49 5.64亿 82.29 4.32
其他销售(业务) 13.71亿 9.51 1.21亿 17.71 8.8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钢铁行业(行业) 70.35亿 91.85 3.60亿 79.84 5.11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4.90亿 6.39 3723.20万 8.26 7.60
其他行业(行业) 1.35亿 1.76 --- --- ---
─────────────────────────────────────────────────
优质钢(产品) 33.88亿 44.24 1.70亿 37.78 5.02
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钢(产品) 11.52亿 15.04 5869.50万 13.02 5.09
钢坯(产品) 9.35亿 12.21 4947.15万 10.98 5.29
管坯钢(产品) 5.93亿 7.75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4.90亿 6.39 3723.20万 8.26 7.60
耐磨钢(产品) 2.81亿 3.67 --- --- ---
其他钢材(产品) 2.68亿 3.50 --- --- ---
弹簧钢(产品) 2.09亿 2.72 --- --- ---
海洋用钢(产品) 2.08亿 2.71 --- --- ---
其它(产品) 1.35亿 1.76 --- --- ---
─────────────────────────────────────────────────
华东地区(地区) 69.52亿 90.77 4.09亿 90.65 5.88
其他地区(地区) 4.60亿 6.00 --- --- ---
国外(地区) 2.48亿 3.23 209.43万 0.46 0.8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钢铁行业(行业) 139.42亿 90.77 8.46亿 92.88 6.07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3.89亿 9.04 5882.64万 6.46 4.23
其他行业(行业) 2865.62万 0.19 --- --- ---
─────────────────────────────────────────────────
优质钢(产品) 61.35亿 39.94 3.75亿 41.19 6.12
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钢(产品) 22.69亿 14.77 1.50亿 16.52 6.63
钢坯(产品) 19.75亿 12.86 1.09亿 11.98 5.5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3.89亿 9.04 5882.64万 6.46 4.23
管坯钢(产品) 13.88亿 9.03 --- --- ---
耐磨钢(产品) 6.94亿 4.52 --- --- ---
其他钢材(产品) 6.75亿 4.40 --- --- ---
海洋用钢(产品) 4.54亿 2.96 --- --- ---
弹簧钢(产品) 3.53亿 2.30 --- --- ---
其它(产品) 2865.62万 0.19 --- --- ---
─────────────────────────────────────────────────
华东地区(地区) 139.38亿 90.75 8.35亿 91.69 5.99
其他地区(地区) 11.29亿 7.35 --- --- ---
国外(地区) 2.92亿 1.90 733.97万 0.81 2.51
─────────────────────────────────────────────────
直销(销售模式) 116.70亿 75.98 6.83亿 74.99 5.85
经销(销售模式) 36.89亿 24.02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钢铁行业(行业) 67.61亿 88.98 4.31亿 90.03 6.38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8.24亿 10.84 4249.55万 8.87 5.16
其他行业(行业) 1345.63万 0.18 --- --- ---
─────────────────────────────────────────────────
优质钢(产品) 29.35亿 38.63 2.05亿 42.84 6.99
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钢(产品) 12.04亿 15.85 8358.55万 17.45 6.94
钢坯(产品) 9.65亿 12.70 5360.35万 11.19 5.55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24亿 10.84 4249.55万 8.87 5.16
管坯钢(产品) 6.28亿 8.26 --- --- ---
其他钢材(产品) 4.08亿 5.37 --- --- ---
耐磨钢(产品) 2.89亿 3.81 --- --- ---
海洋用钢(产品) 2.16亿 2.85 --- --- ---
弹簧钢(产品) 1.15亿 1.51 --- --- ---
其它(产品) 1345.63万 0.18 --- --- ---
─────────────────────────────────────────────────
华东地区(地区) 64.69亿 85.14 4.35亿 90.86 6.73
其他地区(地区) 10.31亿 13.57 --- --- ---
国外(地区) 9829.03万 1.2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5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86548.73│ 6.00│
│客户2 │ 75643.98│ 5.25│
│客户3 │ 69556.71│ 4.82│
│客户4 │ 64416.25│ 4.47│
│客户5 │ 43531.43│ 3.02│
│合计 │ 339697.11│ 23.5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9.8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5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29407.08│ 18.67│
│供应商2 │ 107034.74│ 8.71│
│供应商3 │ 73994.92│ 6.02│
│供应商4 │ 52516.85│ 4.27│
│供应商5 │ 35665.67│ 2.90│
│合计 │ 498619.26│ 40.5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钢铁行业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在“双碳”目标和市场需求变革的双重驱动下进入深度调整期。全年粗钢产量约
10.05亿吨,同比下降1.7%,行业延续“减量提质”发展态势,整体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
、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行业下行压力加大,效益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从发展阶段看,钢铁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关键转型,重点转向产品高端化如新能源汽车
硅钢、高强船舶用钢等和工艺绿色化如氢冶金、电炉短流程等。周期性方面,传统强周期特性有所弱化,房
地产下行与基建托底形成对冲,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平缓了行业波动。政策环境方面,20
24年国家出台的多项法律法规对钢铁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生态环境部联合五部门发布的《钢铁行业超低
排放改造攻坚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100%,非重点区域达到
80%以上,预计将带动行业环保投资超200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版)》将1000立方米以
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等设备明确列为限制类,推动行业装备大型化升级;工信部出台的《钢铁行业智能
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6年建成覆盖全流程的智能工厂标准体系,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首批36家重点钢企面临碳成本压力,倒逼行业加速绿色转型。这些政策叠加欧盟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式实施,推动钢铁行业加速绿色转型,但也显著增加了企业的环保合规成本。
总体来看,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
行业呈现出“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绿色升级”的显著特征。一方面,严格的环保政策和产能管控持续推高
行业准入门槛;另一方面,碳约束的不断增强促使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这种转型虽然短期增加了企
业经营压力,但长期看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具备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绿色优势的龙头企业将在
产业结构优化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未来,随着“双碳”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制造业升级的持续发力,中国钢
铁工业将逐步建立起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2、齿轮行业
2024年,中国齿轮行业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呈现出稳健增长的发展
态势。但受到经济趋势、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行业发展、新能源车竞争格局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很大程度上
也制约着齿轮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动力。
根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分会数据,2024年全国齿轮行业总产能预计突破600万吨/年,占
全球总产能的35%-40%,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产量约为1200万套,其中,车辆齿轮产量占比
约60%。随着新能源商用车的快速发展,新能源齿轮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新能源齿轮市场规模占齿轮行业总
规模的20%左右。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成为齿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
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与制造,持续提高研发费用,重点攻关
材料热处理、抗疲劳寿命、轻量化设计,通过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多地政府也在出台专项补贴,支持新能
源车齿轮、风电齿轮箱的研发,并将其中的优秀项目不断纳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受齿轮行业产品
的不断升级,部分产品的齿轮产量同比略有增长,但在传统燃油车变速箱齿轮产量上小幅下降。
当前,国内钢铁供大于求的格局仍未改变,世界经济形势和地缘政治局势依然严峻,竞争将更为激烈,
钢铁行业处在深度调整与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钢铁企业仍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钢铁企业需在产能优
化、低碳转型、全球布局、技术创新等多维度下不断实现突破;齿轮行业面临的市场影响对齿轮公司的发展
既有制约因素,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产品
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和业务领域,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优特钢和商用车齿轮的生产与销售,现有生产线长短流程相结合
,精整工序配套齐全,工艺装备水平先进,年生产优特钢能力320万吨、商用车齿轮190万件,已形成“优特
钢+齿轮”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一)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优特钢产品有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能源用钢、机械工业用钢、轨道交通用钢、矿用钢、船用
锚链钢等七大类,产品覆盖Φ380mm-Φ800mm的连铸圆坯,Φ13mm-Φ300mm热轧圆钢以及300mm×110mm、2
50mm×110mm的热轧扁钢,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能源装备、工业机械装备、海洋装备等
应用领域;公司齿轮产品有汽车发动机齿轮、变速箱齿轮、后桥齿轮、螺旋伞齿轮、商用车用齿轮以及新能
源车用齿轮,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商用车新能源汽车、船舶用发动机、发电机组、高端农机等
,部分产品已随主要客户用于相关军事领域。
(二)经营模式
生产模式:公司围绕“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模式,实施精细化生产组织管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灵活
的生产计划安排,通过产销一体化、业财一体化以及MES、PDA等信息化系统对原材料准备、生产、转运、精
整、仓储、发运等各环节进行跟踪预警,实现订单的全流程管控。
采购模式:公司物资采购主要以招标采购、年度长协采购为主,其中煤炭、焦炭、部分国产矿、部分主
要合金等原材料以厂矿年度长协直供为主,废钢以运营实力强的收购基地供应商年度长协供应为主,其它生
产物料、设备件均以招标、比价采购为主。铁矿石以国内港口现货贸易议价采购为主,其它耐材、合金、炉
料辅材、含钙熔剂、生产辅料、设备件均以招标采购为主。采购定价上,采购价格做到公平竞争、公开竞价
,长协物资月采购价格均按月度市场主流价格波动调整定价,招标物资招标竞价定价,非招标、非长协物资
均与同行企业价格、市场多渠道比价定价。
销售模式:公司实施直销和经销双轨并行。直销分为年度协议直销和零散客户直销,订单均一单一议;
经销客户与公司签订年度经销协议,定量不定价,经销流通材价格严格按照旬定价表执行,经销其他产品价
格一单一议执行。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四)产品市场地位
公司本着“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创新发展、永续经营”的质量方针,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
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目前,公司产品质量过硬、技术先进、口碑优良,享誉国内外市场。公司的碳钢、热轧
管坯钢、合结钢中Cr钢、CrMnTi、CrMo、CrNiMo、MnCr、MnB、Mn2等棒材系列、扁钢系列及4130大圆坯系列
等产品性价比高,在市场中深受广大客户喜爱;弹簧钢依然占据同行销售量相对领先地位;低合金钢Q355B
、Q355NC、D、E系列产品,在市场中深受客户青睐;公司KOCKS轧机实现全覆盖,有效保证了产品的尺寸精
度;全新引进的意大利Ф13-60mm银亮材生产线,其生产的高质量各钢种银亮材产品得到下游厂家的高度认
可;新增热处理生产线,为客户提供精准的产品延伸加工服务;碳钢中的06#、08#、15#、25#、35#钢,尤
其是55#钢、热轧管坯中10管坯钢等产品,已成为优钢行业中的“标志性”产品。公司齿轮产品的加工精度
达到GB10095国标5级,技术能力达到GB10095国标4级精度,齿轮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地,为中国知名品牌企
业配套产品,并且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品牌优势,赢得了国内主要客户的青睐,连续多年获得
国内知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称号。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区位优势
公司的优特钢产地——淮钢公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汽车、机械、能源
等优特钢下游行业发达,区位条件好;厂区横跨京杭大运河,西通洪泽湖,南连长江,亦靠近连云港,也可
由泰州高港、镇江、张家港、南通等口岸海运,大宗原料及产成品主要通过水路运入、运出厂区,物流优势
明显。
2、装备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装备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理念,紧紧以“效益、效率”为核心,钢铁板块
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电炉、精炼、连铸、轧钢、精整、探伤与深加工,焦化、烧结、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轧
钢、精整、探伤与深加工两条长短流程相结合的生产线,配套工艺装备先进。2024年公司全力加快量子电炉
、1350m3高炉等“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调试并顺利投产,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持续推进信息化、智
能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齿轮板块拥有世界先进的瑞士莱斯豪尔磨齿机、
德国菲索玛特滚齿机及国内先进的齿轮加工设备500台套以上,是商用车齿轮、船电齿轮、新能源汽车齿轮
、无人机齿轮生产研发基地,依托先进的设备和制造工艺,持续推动齿轮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高
性能的齿轮产品。
3、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创新发展、永续经营”的质量方针,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生产的
非调质热轧圆钢、船用锚链热轧圆钢、货叉扁钢、工程机械轮体用40Mn2SY热轧圆钢、汽车轮毂单元用55热
轧圆钢等产品先后荣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热轧弹簧钢圆钢、油井管用热轧圆管坯、货叉扁钢、
耐磨球用热轧圆钢等产品先后通过“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认定;弹簧钢产品曾获得“江苏省质量信得过
”产品称号和“中国弹簧钢市场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美誉;锚链钢产品分别通过中国、英国、挪威、日本、
美国、法国、韩国等七个国家船级社船用钢材工厂认可;系泊链钢分别通过中国、挪威、日本、美国、法国
等五个国家船级社工厂认可;碳钢产品通过韩国船级社认可;碳钢、碳锰钢、合金结构钢大圆坯和热轧圆钢
产品通过美国船级社认可;车轮钢坯通过欧盟AD2000认证;碳钢产品通过欧盟PED认证。公司商标曾被评为
江苏省著名商标,公司优特钢系列产品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高性能、高洁净度耐
腐蚀绿色能源用钢”通过“江苏精品”认证;“高品质风电设备用回转支承用钢”新产品成功入选第27批江
苏省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公司齿轮系列产品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等荣
誉称号。
2024年,公司申报的《高铁弹条用高品质弹簧热轧圆钢》《汽车轮毂法兰用热轧圆钢》《铁道车辆用LZ
50车轴钢坯》三个产品通过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认定;通过省市场监管局、省发改委审查、核查、评
审,获“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称号。
4、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企
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特钢研
究院、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获批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中国铁科院、北京科
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有效支撑了公司关键工艺
、重点产品研发进程。其中合作开发的“转炉无渣出钢”“一种RH真空处理过程中的脱氢增氮控制方法”“
一种控制球状夹杂物冶炼超纯净钢的工艺方法”等新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为落实产品“精品化+专业化+特色化
”战略,成立了汽车用钢组、工程机械用钢组、能源装备用钢组、弹簧组、轴承钢组、扁钢组等六个专业技
术营销小组,明确职责、目标、运行方式、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技术营销工作,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为导向,围绕新客户、新品种市场开发及认证,老客户、老品种增量、提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显著
成效。
2024年,公司凭借卓越的品牌优势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实力,分别与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
产品认证工作,先后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池支架用钢、汽车转向器用钢、凸轮轴用钢、控制臂用钢、销轴用钢
、铁路货车轴承用钢等15项产品认证工作,为顺利进入高端客户市场奠定了基础;成功开发了齿轮用钢、汽
车转向蜗杆用钢、汽车轮毂单元用热轧圆钢、乘用车与新能源汽车精锻直伞齿轮用钢、汽车曲轴和摩托车曲
用热轧圆钢、汽车刹车助力器用热轧圆管坯调质银亮圆钢和汽车轮毂用高硫钢、盾构机螺栓用调质圆钢、地
铁减震簧用钢、重齿风电齿轮用热轧圆钢和连铸圆坯、俄标火车车轴用钢、澳大利亚火车车轮钢等全新产品
52个,为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公司“高品质能源装备用钢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江苏省金
属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创新处理高炉炉墙结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科技成果三等奖”,“
高洁净能源用钢炼钢关键工艺技术研发”项目获淮安市企业科协“创新示范项目”三等奖,高品质车轴钢、
海洋船舶及工程锚链用钢两项产品获淮安市高新技术产品。
2024年,公司累计组织申报专利72项,其中,获授权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公司成功入选江
苏省第二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单位,“一种高致密性、高纯净度细晶粒磨球钢的冷装生产
工艺”专利获首届淮安市发明专利金奖;公司主持《风电法兰用连铸圆坯》《货叉用扁钢》两项行业标准编
制,参加《碳素轴承钢》《船用锚链和系泊链》《风电齿轮用连铸圆坯》《锻造用连铸圆坯》等国家和行业
标准编制。
5、绿色优势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将极致能效作为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推进
一系列能效提升措施,取得显著效果,实现跨越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定淘汰落后装备,投资30
.8亿元,将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电炉和高炉进行淘汰升级,建设高效量子电炉与绿色低碳高炉,促进节能降
耗、降低成本和改善环境,推进绿色生产。同时,公司进一步抓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加大二
次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通过焦化干熄焦冷却塔风机持续技改、1#烧结环境除尘变频改造、主抽风机无油
密封改造等措施等,实现效率提升、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此外,五轧光伏项目顺利并网,目前光伏已装容
量将近60MW,每年可提供绿电约5200万kWh。
6、人才优势
公司秉承“人才兴企”战略,加强高层次、成熟型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持续推行人才“三通道”
建设,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对引进的大学生不仅通过
谈心、座谈等方式为大家排忧解难,还配备优质师傅,签订“师带徒”协议,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7、管理优势
公司持之以恒推行6S精益管理,深入开展六源排查、改善提案、人才育成、素养提升、TPM管理、标准
化作业等活动,企业现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内在品质稳定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在钢铁市场需求不振,原燃料价格高企、钢材价格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出现大
面积亏损。
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年度任务目标,上下一心、砥砺奋进,盯牢“效益、
效率、人才”三大核心,围绕“做优、做精、做强”工作思路,坚持算账思维,抢抓发展机遇,强化装备升
级改造,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1)创新管理思维,狠抓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抓“三配”和“三优化”降本,适时调整主
流矿与非主流矿用料结构,提高非主流块矿使用比例,以煤代焦攻关,合金窄成分控制,精准研判市场进行
波段采购,加大设备委外转自修力度,推进极致能效管理,大力实施光伏发电以及储能项目,多渠道对标学
习,争取各类奖补政策等系列措施,不断压降公司各项成本,充分提高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2)坚持算账生产,优化生产组织。一是抓铁前一体化管理。如,烧结以“提质降本、满足高炉要求
”为原则组织生产,2024年共产烧结矿426.71万吨,同比提高2.77%。二是抓炼钢效率提升。通过创新生产
组织模式,实现钢水“南下”“北上”;通过优化料源结构、压降钢水在包时间等攻关措施,炼钢生产效率
持续提升。三是抓轧线规格优化。根据各轧线工艺设备能力,进一步划定生产规格区间,最大范围提高生产
效率,2024年共有50次班产、日产破纪录。四是抓峰电比例提升。根据煤气实时变化情况调整负荷节奏,全
力移平、移谷填峰,尽最大努力提高峰电发电比例。
(3)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一是多渠道提升产品质量。通过强化过程管控、狠抓工艺试验、
开展问题攻关等多种形式,公司产品质量稳步提升。二是抓新品开发和客户认证。2024年,累计开发全新产
品52个、产量6.93万吨,创历史新高。此外,公司有序开展第二方、第三方认证审核工作,先后完成奔驰新
能源汽车电池支架用16MnCr5等15项产品认证工作,并顺利通过多家供应商准入认证或年度审核,为企业拓
展品种钢市场奠定了基础。三是抓品种结构调整。2024年,通过强化技术营销工作,创新推行“小众品种战
略合作平台”建设等措施,实现品种钢销售203.9万吨,较年度目标高6.81%。四是抓品牌建设。公司“高铁
弹条用高品质弹簧热轧圆钢”“高品质车轴钢”等产品先后荣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品牌培育认定”“淮安
市高新技术产品”等称号,淮钢公司还顺利获评“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
(4)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提升装备水平。通过上下联动,多渠道学习
,强化模拟操作培训,量子电炉于2024年1月10日一次性热调试成功,并于2月25日成功实现铁水热装,成为
铁水热装工艺全球首创者。公司新高炉项目于2024年5月开始设备单机调试,6月13日热风炉烘炉,7月29日
调试出铁。二是加快智改数转,实现转型升级。公司业财一体化项目按照合同约定于6月30日成功上线,至2
024年底,业财系统拥有的采购、销售、财务、成本等四大功能模块运行较好,已完成系统功能验收。此外
,2024年公司还有序推进焦炉自动测温及燃烧优化控制系统、量子电炉废钢智能验质系统、2#、3#精炼炉加
料智能计算系统、烧结智能配矿系统等30项重点智能化项目,企业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4年,公司顺
利获评2024年江苏省“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并成功入选国家级《2024年5G工厂名录》。
(5)坚持底线思维,做实安全环保。一是夯实底线意识,强化安全管控。通过持续推进6S-TPM,扎实
开展作业行为静态观察、“仿执法”专项检查,强化委外单位管理,开展二级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企业本
质安全度明显提升。二是增强红线意识,严格超低排放。对生产过程严格管控,常态化保持超低排放成果;
统筹推进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和碳减排行动,实现减污降碳。此外,创新环保管理手段,聘请“环保管家”开
展季度性检查,对发现问题形成PDCA闭环管理,公司各项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2024年,公司相继获评“
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等荣誉称号。
(6)规范企业管理,防范企业风险。一是抓合规管理。持续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合规管理做
到“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覆盖、岗位全覆盖”。二是抓风险防控。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六步法”及相应管理
制度,扎实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保证企业有序运营。此外,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固化各类风险应对
措施,建立起全面覆盖、全员执行、全程控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7)重视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一是抓思想作风建设。通过动态考察、定期评议以及班前班后会
、专题学习会等多种方式,强化干部职工作风建设。二是抓业务素质提升。常态化开展针对性培训、鼓励员
工参加继续教育的同时,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各类竞赛,不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在“沙钢杯”第十一届全国
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有2位选手分获行车工第四名、高炉炼铁工第八名,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
能手”荣誉称号。三是抓全员创新改善。2024年,公司共申报国家、省、市职工创新成果18项,获评省冶金
行业科学技术奖2项、市职工科技创新成果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