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124 ST天邦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食品产业开发(生猪育种养殖和食品加工)、动物疫苗研制与销售、饲料研制与销售和工程环保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猪养殖(行业) 62.82亿 65.14 16.10亿 101.17 25.63
食品加工(行业) 30.92亿 32.06 -4602.71万 -2.89 -1.49
饲料产品(行业) 2.54亿 2.63 1983.01万 1.25 7.81
其他(行业) 1589.36万 0.16 -4068.70万 -2.56 -256.00
─────────────────────────────────────────────────
生猪养殖(产品) 62.82亿 65.14 16.10亿 101.17 25.63
食品加工(产品) 30.92亿 32.06 -4602.71万 -2.89 -1.49
饲料产品(产品) 2.54亿 2.63 1983.01万 1.25 7.81
其他(产品) 1589.36万 0.16 -4068.70万 -2.56 -256.00
─────────────────────────────────────────────────
国内(地区) 96.44亿 100.00 15.91亿 100.00 16.50
─────────────────────────────────────────────────
线下(销售模式) 96.38亿 99.94 15.88亿 99.83 16.48
线上(销售模式) 533.21万 0.06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猪养殖(行业) 28.53亿 66.08 3.96亿 108.50 13.87
食品加工(行业) 13.23亿 30.65 -4546.87万 -12.47 -3.44
饲料产品(行业) 1.36亿 3.15 1209.22万 3.32 8.88
其他(行业) 512.07万 0.12 236.90万 0.65 46.26
─────────────────────────────────────────────────
生猪养殖(产品) 28.53亿 66.08 3.96亿 108.50 13.87
食品加工(产品) 13.23亿 30.65 -4546.87万 -12.47 -3.44
饲料产品(产品) 1.36亿 3.15 1209.22万 3.32 8.88
其他(产品) 512.07万 0.12 236.90万 0.65 46.26
─────────────────────────────────────────────────
国内(地区) 43.18亿 100.00 3.65亿 100.00 8.45
─────────────────────────────────────────────────
销售商品(业务) 43.02亿 99.64 3.61亿 98.97 8.39
提供劳务(业务) 1542.71万 0.36 374.72万 1.03 24.2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猪养殖(行业) 73.11亿 71.45 -8.02亿 87.75 -10.97
食品加工(行业) 24.84亿 24.27 -1.61亿 17.64 -6.49
饲料产品(行业) 4.06亿 3.97 3853.07万 -4.22 9.50
其他(行业) 3190.20万 0.31 1070.42万 -1.17 33.55
─────────────────────────────────────────────────
生猪养殖(产品) 73.11亿 71.45 -8.02亿 87.75 -10.97
食品加工(产品) 24.84亿 24.27 -1.61亿 17.64 -6.49
饲料产品(产品) 4.06亿 3.97 3853.07万 -4.22 9.50
其他(产品) 3190.20万 0.31 1070.42万 -1.17 33.55
─────────────────────────────────────────────────
国内(地区) 102.32亿 100.00 -9.14亿 100.00 -8.93
─────────────────────────────────────────────────
线下(销售模式) 102.27亿 99.95 -9.15亿 100.00 -8.94
线上(销售模式) 480.55万 0.05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猪养殖(行业) 36.24亿 76.51 -3.15亿 32.55 -8.68
食品加工(行业) 8.92亿 18.83 -5308.45万 5.49 -5.95
饲料产品(行业) 2.09亿 4.41 -5.99亿 61.96 -286.77
其他(行业) 1189.97万 0.25 --- --- ---
─────────────────────────────────────────────────
生猪养殖(产品) 36.24亿 76.51 -3.15亿 32.55 -8.68
食品加工(产品) 8.92亿 18.83 -5308.45万 5.49 -5.95
饲料产品(产品) 2.09亿 4.41 -5.99亿 61.96 -286.77
其他(产品) 1189.97万 0.25 --- --- ---
─────────────────────────────────────────────────
国内(地区) 47.36亿 100.00 -3.53亿 100.00 -7.4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7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廖光平 │ 60072.25│ 6.23│
│广西横州市辉创农牧有限公司 │ 22396.54│ 2.32│
│陈玉蓉 │ 18092.02│ 1.88│
│李洪伟 │ 16873.63│ 1.75│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14892.03│ 1.54│
│合计 │ 132326.47│ 13.7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7.6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7.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 410985.73│ 66.52│
│桂林力源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28073.61│ 4.54│
│史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17983.88│ 2.91│
│临沂众优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10304.89│ 1.67│
│安徽惠牧农产品有限公司 │ 8906.33│ 1.44│
│合计 │ 476254.44│ 77.0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宏观经济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1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其中农林牧渔业生产形势稳定,2024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7%。
(二)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国。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预计我国
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49%,位居全球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相关数据,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7
0,256万头,比上年减少2,406万头,下降3.3%;猪肉产量5,706万吨,下降1.5%。2024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
2,743万头,比上年末减少679万头,下降1.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减少64万头,下降1.6%。
从出栏结构看,规模化企业出栏占比仍在提高,生猪产业继续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升级。据农业农村部数
据,2024年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预计超70%,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按照《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
2023-2030年)》,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畜牧养殖规模化率
将达到83%。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美好食品缔造幸福生活”为愿景,以“做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为使命,正从一家
生猪养殖企业向食品企业转型,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和猪肉制品加工。公司主要产品为食品及食品相关类别
中的商品猪、猪肉生鲜产品、猪肉加工产品等。
(一)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1、生猪养殖业务:为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提供优质猪源
公司持续围绕经济发达、消费力强的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环渤海城市群布局养殖业务,采用“两点
式”生产模式,为安全、健康、美味的动物源食品提供优质猪源。母猪场大部分由公司投资建设,少部分租
赁,母猪场生产断奶仔猪过程完全由公司自己管理,仔猪断奶后送到育肥场进行饲养。育肥生产有自营、合
伙人养殖和家庭农场三种模式,2024年育肥场自营模式出栏占比21%、育肥场合伙人模式出栏占比16%、家庭
农场模式出栏占比63%。2024年公司猪场技术改造持续升级,应用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打造出环境友
好的猪舍,让猪只更加健康,养猪更有效率,成本更低。北方区域的全部母猪场及大部分育肥场在2024年入
冬前均安装了空气过滤系统,有效防控疫病。公司还增加了高端品种“极美黑猪”养殖规模,截至2024年末
种群规模已达到600头,“谷饲年猪”的销量达到4.01万头。
2、食品业务:做优质猪肉制品生产商
公司以“食品+全渠道”为整体业务战略,打通生猪养殖高频电子耳标、智能产线集成RFID、产品二维
码数据链条,建立白条按个体、分割品按批次进行食品安全追溯的溯源体系,生产安全、健康、美味的猪肉
制品。
公司以阜阳临泉屠宰加工厂为主要生产基地,销售主要目标市场为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经济圈,与
商超、大型食品加工厂、连锁餐饮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稳步提升合作体量;为全国供销总社网络
销售“832”平台、临泉县中小学生营养餐、中国邮政等特通渠道供应产品。
(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28.83亿元大幅扭亏为
盈,全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57亿元,同比2023年度亏损29.87亿元也大幅扭亏为盈。2024年度
净利润主要贡献一是来自公司第一季度出售参股公司史记生物股权所产生的投资收益10.43亿元。二是来自
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公司2024年度销售生猪599.16万头,虽然销量同比下降16%,但由于公司在预重整阶段
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并通过多项降本措施实现生猪销售成本持续下降,再叠加生猪价格回暖,因此公司
自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生猪养殖业务实现盈利,2024年度,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实现利润7.35亿元。
2024年公司猪肉制品加工业务共屠宰生猪157.85万头,同比略有增长,营业收入为30.92亿元,同比增长
24.51%。其中食品深加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91亿元,同比增长469%。但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是制约猪肉制品
加工业务盈利的主要因素,2024年猪肉制品业务亏损0.75亿元,同比减亏47.61%。公司将通过产销联动、打
造大单品、拓展价值客户等方式持续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36.65亿元,归母净资产为36.75亿元,负债总额为99.18亿元,负债总额比2023
年末的149.13亿元减少了49.95亿元;2024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72.58%,比2023年末的86.73%下降了14.15个
百分点,资产负债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
1、生猪养殖行业
从总量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生猪出栏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农业农村部2024年
3月公布《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将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目标从4,100万头调整为3,
900万头,并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正常波动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在明确的调控信号引导下,
生猪产能高位回调,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986万头,比2023年底减少156万头,回到产能调控绿
色合理区域。下半年,在生猪养殖盈利较好的情况下,生猪养殖行业总体仍比较谨慎和理性,全国能繁母猪
存栏量始终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2024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8万头,接近105%的产能
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
从竞争格局看,新牧网数据显示,2024年初全国万头母猪场的数量是124家,拥有约1,202万头能繁母猪
,占全国母猪总量的28.9%。而2025年2月最新的数量为118家,合计拥有1,384万头能繁母猪,已经占全国总
量的34%,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龙头企业整体上是在继续扩张的。
从发展趋势看,生猪养殖行业正由资本驱动的高速发展阶段迈向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降本增效
是行业主旋律。
2、猪肉制品加工行业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从2019年的19,116万头增长至2024年的33,7
73万头,占比由2019年的35.13%提升至2024年的48.07%,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也在加速整合,向着规范化、集
约化方向发展,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企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农业农村部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制定的《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规范
适用于依法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资格的厂(场),要求建立多项质量管理制度,如供应商评价、肉品品质检验
、产品召回等。在机构与人员上,明确质量安全负责人资质、职责,规定屠宰及检验人员配备标准与健康检
查要求。厂房设施设备方面,对厂区布局、车间设置、卫生条件、设备工具等提出细致标准,如屠宰间清洁
与非清洁区分隔、检验室具备特定检测能力等。该规范促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与硬件设施,保障肉品质量安
全。一些小型企业可能因难以达到标准,面临被整合或淘汰的命运,有利于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于2024年12月13日公布,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明确了农
业农村部及各级主管部门在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中的职责分工。申请设立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地方
发展规划,具备特定条件。此规定严格了行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保障肉品质量。新申请企业需在规划、设施
、人员等方面满足高标准,增加前期投入成本。对现有企业变更、重建等行为规范管理,促使企业稳定、合
规运营,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公司所属行业地位
1、生猪养殖业务
公司自2013年进入生猪养殖业务以来,实现了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内规模前列的生猪养殖规模化企业。
2024年全年出栏各类生猪599.16万头,位居行业前列。2025年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2、猪肉制品加工业务
2024年拾分味道集团有限公司荣登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评定的“产业兴旺示范引领力百
强榜”;荣获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荣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评定的“
安徽省第四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称号;荣获阜阳市工信局评定的“2024年阜阳市绿色工
厂”称号;荣获阜阳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阜阳市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称号。公司食
品业务规模及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五)板块生产经营情况
1、生猪养殖业务
生猪养殖业务依然是公司当前聚焦的主要业务。2024年公司全年累计销售生猪599.16万头,其中仔猪20
6.34万头,基本实现年初预定的目标600万头。仔猪出栏较多主要是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及调整产能布局规
避疫病风险。
2024年公司通过淘汰低产能母猪、优化猪群健康、人员瘦身提质等举措来提升生产效率。能繁母猪存栏
规模从年初26万增加到26.2万,报告期内能繁母猪存栏规模稳中略增,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动淘汰了一些低效
能母猪,入群了更多的后备猪,以提高母猪更新率。在商品猪育肥方面,公司重点调整优化产能布局,实施
“北猪南调”,对北方区域租赁育肥场进行减租退租的同时,增加南方家庭农场养殖规模,实现轻资产低成
本运营。截至年底公司育肥猪存栏规模192万头。
2024年公司大力清退低效闲置产能,共退租母猪场6个、育肥场69个、辅助生产单元88个。截至2024年
底,公司母猪场的产能利用率为46%,育肥场的产能利用率为43%。产能利用率仍然偏低,分摊费用较高,制
约了公司降本能力,这是公司未来2-3年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2、猪肉制品加工业务
2024年公司全年累计屠宰生猪157.85万头,较去年稳中略增。由于公司在临泉工厂周边的生猪养殖产能
尚未实现满负荷,猪源供应有限,制约了食品板块规模化发展能力。公司继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拾分味道
拥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HACCP体系认证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获得无抗产品认证;通
过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三腺”摘除肉品检查、无害化处理记录及追溯检查;通过省食品生产处关于食品生
产安全的飞行检查;通过阜阳市畜牧局组织的专家组对工厂《生猪屠宰质量管理规范》160项条款检查,获
得政府监管部门一致好评。同时还通过了麦德龙、金龙鱼、京东、老乡鸡、盒马、高金食品、永辉、龙回首
餐饮等客户验厂,为后续业务合作打下坚实基础。研发团队引进具有食品科学工程专业背景及资深餐饮酒店
从业履历的厨务团队,并与合肥工业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开发深度契合客户需求的深加工猪肉食品。2024
年共开发329个SKU,成功转化71个,其中调理猪肝、鲜香大肉卷、飘香鲜肉包、极美黑猪油的市场表现出众
,充分展现了猪肉鲜、香、嫩、糯、纯的差异化品质。公司还推出了“全球孤本”的美黑猪肉,其肌内脂含
量可高达普通猪肉的13倍,口感风味极佳,已和金鹰等高端商超,白象、锋味派、黄山全江等食品企业达成
供应合作。2024年底拾分味道进一步划分生鲜事业部和食品事业部,优化组织保障,组建食品业务专业团队
,三军赛马,良性竞争,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
主要销售模式
公司已经构建了覆盖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线上销售以公司自营微信小程序“拾分味道严选商
城”、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为主,线下以经销商代理为主进行销售。
公司生鲜产品主要通过商超、连锁餐饮、加工厂和农贸批发等渠道销售,包装肉制品主要通过餐饮、企
事业单位食堂等渠道销售。
公司的经销模式分代理销售与直接销售。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共有经销商2,644家,对比年初净增
加336家,增幅14.56%。与经销商的贷款结算方式主要是先款后贷,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客户给予一定的账期
。
主要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为屠宰及肉类加工,主要产品为生鲜产品及包装肉制品,拥有约500万头的生猪屠宰产能
和2.6万吨的包装肉制品加工产能。产品以自产为主,同时为适应肉制品结构调整、新品开发推广的需要,
对部分新产品采用委托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公司的生鲜产品和包装肉制品均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模式进行生产。生鲜产品根据市场客户订单预
报量确定生猪需求量,采购部门按生猪需求量组织采购,屠宰厂按照客户订单量组织生产、运输;包装肉制
品根据销售计划和肉制品加工厂的产能,将需求产品的品种、规格分解下达至对应工厂,工厂根据要求制定
计划,安排组织生产、运输。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以技术创新增加产业链价值
公司自创立伊始就秉持技术创造价值的理念,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2007年和2019年两次荣获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获农业农村部认定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22年公
司成为农业农村部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天邦研究院通过组织自身研究力量或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针对业务痛点和市场需求开展研究开
发活动,再通过业务板块将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满足市场需求。2024年度公司下属各研究所共计划项目20
项(含延续项目),完成年度研发任务16项。共申报并受理专利19件,其中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件,实
用新型专利5件,外观专利5件。
猪产业研究方向:目前拥有猪营养研究所、猪病研究所、健康检测中心、环保所4个研究所,从事研发
活动人员有59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21人。专家顾问团队20余人,包括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专家和外籍专
家。分别开展关于猪营养需求、饲料原料、饲料加工工艺改进;疫病检测监控,流行病学调查,生物安全的
措施方案,疫病的防控技术与方案;各疫苗产品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估及免疫程序优化试验;进行产品评价、
试验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结果为健康管理及疫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食品研究方向:围绕着猪肉全品项进行新产品、新设备、新包装、新工艺研究,采用先进研究理念及生
产线设计,可实现八大菜系餐饮产品的生产线设计,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商品化。食品研发凭借资
深的研发专家团队和实力保证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一是引进牛肉领域的熟成工艺,在猪肉领域首创干式
/湿式熟成,使肉质更加鲜嫩、富有风味,提升猪肉产品的价值。二是研发锁汁锁鲜工艺,使猪肉水分流失
仅在5%—8%(传统方法15%—20%),达到鲜嫩水润多汁口感,用科学实现美味健康。三是使用发酵技术对生
鲜猪肉提质升级,并且延长货架期,以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要,助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与智能化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与数智化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性技术研究。为加速数字化、智能化
技术的应用而成立的亥客技术是目前国内数智化养殖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拥有行业内规模领先、成熟且专
业化团队,其中博士2人,硕士19人,研发团队成员100%为本科生及以上学历。亥客技术拥有经过实践验证
的独创性产品和完整解决方案,为养殖企业和养户带来专业化、精益化、数智化和少人化价值,达到降本增
效的目的。公司研发超高频RFID耳标、鹰瞳(AI视觉估重点数)、飞梭(猪舍内RFID盘点)、地磅联网等产
品,组成“天罗地网”系统,大幅减少了人工带来的误差,并有力震慑、规避了偷盗行为。同时,公司研发
应用了业内首款基于猪只舒适度多元量化计算模型的智能环控器,实现猪场的温湿度、焓值、风速、压力、
有害气体等环境参数的实时远程管控,该设备与在线驻极体空气洁净系统、微正压通风系统、次氯酸雾化喷
淋系统、智能精准饲喂系统等联动,利用AI分析判断工具形成“生猪养殖大脑”,实现“健康、高效、低成
本、可追溯”的生猪养殖。2024年,亥客技术成功研发了背膘检测机器人及巡检机器人,其中背膘检测机器
人已应用于临泉屠宰场,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评级,有效提高屠宰和分割效率;巡检机器人已应用于公司部
分养殖场,通过超高频扫描电子耳标和视觉识别技术,实现猪只的盘点及估重,并与饲喂系统联动,实现个
性化饲喂,有效提升养殖效率。
(二)安全、健康、美味的产品力
为保证生产出来的猪肉及猪肉制品的安全、健康和美味,公司建立了全方位的系统化管控措施,致力于
从种源到餐桌的全流程管理。公司以自主研发的生猪电子芯片为载体,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将育种—养殖
—屠宰加工—发货—销售所有流程串联,通过全程可追溯确保生猪及肉制品的安全和质量。
在种源选择环节,公司选用优质种猪,从基因上来保证猪肉的出肉率、背膘厚、肌内脂含量等与猪肉质
量、风味和口感相关的指标。
在生猪养殖环节,公司通过系统的“舒适度管理”来保障猪只长得快、长得好。猪只饲养在环境友好、
舒适度高,配备了巴斯夫净水系统、智能环控等数智化设备的猪场,猪饲料的供应标准高于国家和行业的饲
料原料标准、卫生标准,并整合丁酸梭菌、猪源乳酸菌、抗菌肽等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新型发酵原料,不仅
提高了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饲料性能,而且对肉色、滴水、嫩度、肌间脂肪、风味物质等猪肉品质参
数也有明显改善。公司引进的抗菌肽专利技术,为猪只健康提供更多保障,也使养殖全程无抗生素成为可能
。
在屠宰加工环节,公司拥有对标世界先进水平建造的亚洲单体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厂,严格贯彻“质量
第一”的准则,已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22000、HACCP等体系认证,从原料采购验收
、生产加工过程控制、终端产品检验检疫进行全方位保障。在车辆进出厂管理上,严格执行“一车一消毒”
;在待宰间管理上,配备专业设备,不仅消除了病毒、致病菌、除尘,还去除了臭味,让猪只宰前放松、舒
适;在屠宰全程微生物管理上,通过清洗、胴体直火消毒、一刀一头猪等严格管控;在排酸管理上,坚持20
小时饱和湿度0℃排酸改善风味;在26道检测检疫管理上,严格执行不遗落任何环节;在分割环境管理上,
使用全5℃无尘分割环境;在车间清洗消毒管理上,严格执行班前8步清洗消毒、班后7步清洗消毒。
“从种源到餐桌”的系统性的措施保障拾分味道的生鲜猪肉产品气味纯正,肉香细嫩,清水一煮就飘香
。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食品安全和美味的价值。安全美味将成为拾分味道猪肉制品业务
的独特价值所在,也是实现差异化销售的有力保障。
(三)提前布局下游食品业务,占据优质消费区域
天邦食品,以食为天,应和立邦。围绕“食”,公司提出了聚焦一个核心,逐步打造和完善从养殖到深
加工食品的生鲜肉及肉制品产业链。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早谋划、早布局,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
角等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布局新型生猪养殖屠宰一体产业化基地,逐步形成母猪场、育肥场、屠宰加工厂三
位一体,育肥场距屠宰厂200公里内的布局,以发挥协同效应,减少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公司位于安徽临
泉的500万头生猪屠宰深加工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屠宰分割工艺与设备,以及配套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
,标志着公司从此拥有了业内最先进的自有产能,向着“做世界一流的动物源食品企业”的目标迈进。
一般来说,消费端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而养殖业务和屠宰业务的利润空间则往往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
,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向下延伸,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可以获得价值链上每个环节
增值的利润,有效平抑猪周期的波动。产业链的延伸将有助于实现安全、美味猪肉的溢价销售,公司抗风险
能力、盈利能力都会增强。
(四)业务模式与合作生态的持续进化和创新
2013年,公司从美国引进世界一流种猪及美式养殖模式,高起点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同时抓住市场机会
并购艾格菲实业中国的资产,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公司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业务模式的选择。前期通过“
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有效整合了规模扩张中需要的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农户则大大降低了市场
风险,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非洲猪瘟的发生对猪场生物安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以此为契机,对合作的家庭农场做了优胜劣汰的筛选,仅保留和发展能够满足生物安全
要求的农户,同时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规划,与当地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相结合,由
社会资金根据公司要求建设扶贫农场、养殖小区等租赁给公司使用,在保留轻资产模式减少资金占用的同时
也能更好地保障生物安全并提高生产效率。2022年,公司对育肥管理再做改革创新,试点合伙人养殖模式,
将员工变成合伙人,共创共享,生产成绩得到明显改善。2023年该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迭代并持续优化,逐
渐发展成熟,2024年已全面推广。2024年底,公司再次创新业务模式,成立子公司合肥嗨客猪管家技术服务
有限公司,搭建合伙人合作平台,与战略合作伙伴一起整合供应链资源,将汉世伟成熟的养殖模式通过业务
托管、一揽子服务等模式进行技术输出,从而在现金流及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公司空置母猪场复产,提升
产能利用率及养殖效率。在食品加工领域,公司升级战略合作模式,为客户打造“配种-养殖-屠宰-分割”
全流程定制化高端产品,解决中高端餐饮企业对质量和风味的需求,构建多赢的生态圈。
●未来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生猪养殖业务
从长期看,食品安全、环保压力、生物安全依然是生猪养殖的壁垒,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智
能化趋势不变,中小散户占比进一步下降。随着参与者更加集中,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性将减弱,行业竞争
加剧,资本及养殖成本是竞争制胜的关键。从短期看,国家对生猪产业调控机制增强,猪价预计在季节性波
动中平稳运行。
2、猪肉制品加工业务
行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阶段。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猪肉替代消费等都会影响到猪肉总体消
费量。而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和安全要求提升,推动企业向高品质、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同时
,诸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行业的应用逐渐增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环保要求趋
严和市场竞争加剧,促使产业整合,小型落后企业被淘汰或整合,大型企业通过并购、合作扩大规模。
(二)发展战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