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139 拓邦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各类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和销售,主要为家电、汽车、电池等行业提供配套所需
的各种电子智能控制产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行业) 105.01亿 100.00 24.12亿 100.00 22.97
─────────────────────────────────────────────────
工具和家电(产品) 79.81亿 76.00 18.49亿 76.65 23.17
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产品) 20.52亿 19.54 4.29亿 17.78 20.91
机器人(产品) 4.68亿 4.46 1.34亿 5.57 28.68
─────────────────────────────────────────────────
国外(地区) 68.42亿 65.16 17.15亿 71.10 25.07
国内(地区) 36.59亿 34.84 6.97亿 28.90 19.06
─────────────────────────────────────────────────
以销定产(销售模式) 105.01亿 100.00 24.12亿 100.00 22.9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行业) 50.16亿 100.00 11.99亿 100.00 23.90
─────────────────────────────────────────────────
工具(产品) 19.59亿 39.05 4.82亿 40.23 24.62
家电(产品) 17.73亿 35.34 4.10亿 34.21 23.13
新能源(产品) 10.40亿 20.73 2.36亿 19.71 22.72
工业(产品) 1.56亿 3.10 --- --- ---
智能解决方案及其他(产品) 8886.92万 1.77 --- --- ---
─────────────────────────────────────────────────
国外(地区) 32.38亿 64.56 8.33亿 69.49 25.72
国内(地区) 17.78亿 35.44 3.66亿 30.51 20.5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行业) 89.92亿 100.00 20.06亿 100.00 22.31
─────────────────────────────────────────────────
工具(产品) 32.41亿 36.05 7.71亿 38.43 23.78
家电(产品) 31.66亿 35.21 6.99亿 34.82 22.06
新能源(产品) 21.40亿 23.80 4.15亿 20.67 19.37
工业(产品) 2.51亿 2.80 6935.26万 3.46 27.59
智能解决方案及其他(产品) 1.93亿 2.14 5261.84万 2.62 27.30
─────────────────────────────────────────────────
出口(地区) 53.77亿 59.79 13.09亿 65.23 24.34
国内(地区) 36.15亿 40.21 6.97亿 34.77 19.29
─────────────────────────────────────────────────
以销定产(销售模式) 89.92亿 100.00 20.06亿 100.00 22.3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控制电子行业(行业) 42.56亿 100.00 9.18亿 100.00 21.58
─────────────────────────────────────────────────
工具(产品) 16.20亿 38.06 3.81亿 41.45 23.49
家电(产品) 15.00亿 35.25 3.04亿 33.11 20.26
新能源(产品) 9.14亿 21.48 1.74亿 18.95 19.03
工业(产品) 1.37亿 3.21 --- --- ---
智能解决方案(产品) 7391.01万 1.74 --- --- ---
其他(产品) 1074.03万 0.25 534.08万 0.58 49.73
─────────────────────────────────────────────────
出口(地区) 26.22亿 61.60 6.13亿 66.73 23.37
国内(地区) 16.34亿 38.40 3.06亿 33.27 18.7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1.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5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98974.72│ 28.47│
│第二名 │ 33545.49│ 3.19│
│第三名 │ 30009.77│ 2.86│
│第四名 │ 27570.70│ 2.63│
│第五名 │ 25130.28│ 2.39│
│合计 │ 415230.96│ 39.5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5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2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4230.03│ 20.84│
│第二名 │ 24066.83│ 3.48│
│第三名 │ 13040.61│ 1.88│
│第四名 │ 7239.43│ 1.05│
│第五名 │ 6750.47│ 0.98│
│合计 │ 195327.37│ 28.2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
智能控制器是一种集成先进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及电力电子技术等的高科技
产品,其在电子产品中扮演着类似人类神经系统的“神经中枢”与“大脑”的角色。通过高效地收集、处理
并分析各类信息和指令,智能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智能化驱动与控制,从而执行各种复杂任务。随
着智能化替代趋势日益显著,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革新了工作模式。作为智能化的关键组件之
一,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涵盖了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电动工具、工业自动化、汽
车电子、新能源以及医疗设备等多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产业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场景的持续扩展,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呈现出稳步
增长的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最新研究数据,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呈现显著增长
态势:2019年市场规模达15,462亿美元,较2015年实现5.9%的年复合增长率。该机构预测,到2024年全球市
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9,599亿美元。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中国凭借完善的电子供应链体系和本土企业技术
升级能力,逐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已从2016年的16%
跃升至2024年的30%以上,标志着全球产业格局正经历"东升西落"的结构性转变,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持
续深化。
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为智能控制器行业描绘了一幅更为广阔的前景画卷
。我们正处于智能技术革命的前沿,智能控制器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生
活和工作方式,开启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展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我们将见证更多新产品、新
业态和新模式的涌现,这些都将为智能控制器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行业地位
作为全球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拓邦股份始终以"敏捷·创新·伙伴"为核心价值观,凭借"四
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电源及物联网平台)技术矩阵,构建了覆盖硬件开发到云端服务的完整技术
生态闭环。公司深度服务工具和家电、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三大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
方案,持续巩固行业标杆地位。
2024年,公司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家居控制模块)"称号,标志
着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领导力获得国家级认可。同时,公司连续多年稳居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前列
,2024年排名第62位,较2022年提升5个位次,展现出持续增长的行业竞争力。
拓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体系化敏捷服务能力”。基于这
三大能力,公司逐步构建了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的全球化生产基地网络打造了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机制,这
不仅推动了公司的持续进步和发展,还帮助我们与众多行业的头部客户建立了紧密而持久的合作关系。目前
,我们在工具和家电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中占据领先地位,并在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以及机器人领域成为
创新的引领者。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过去10年10倍的增长到跨越百亿,源于公司“敏捷·创新·伙伴”的品牌理念,以技术创造价值为使命
,以快速响应客户为经营理念,构建了“四电一网”(电控、电机、电池、电源和物联网平台)技术平台能
力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流程体系,同时我们坚信“智能化、低碳化、国际化”的长期趋势不变,加速出海,
并加大在新兴应用领域的投入。
在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四电一网”的核心技术体系,研发、生产和销售部件和整机产品,其中部件
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控制器、高效电机和电池包,整机产品主要包括充电桩、储能和AI硬件。我们的产品广泛
应用于工具和家电、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三大类领域,不仅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高效且可靠的定
制化服务,还为消费者带来绿色、智能且创新的产品。
智能控制器是拓邦的核心业务,2024年出货量1.78亿套,同比增长28.5%,累计出货量达16.3亿套,在
工具和家电行业智能控制解决方案中占据领先地位;拓邦的高效电机聚焦于三类,包括应用于工具行业的外
转子直流无刷电机、应用于汽车的激光雷达电机以及应用于机器人的空心杯电机,2024年我们高效电机出货
353万套,同比增长100%,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电池包是拓邦部件产品的第三大品类,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不仅包括工具及家电行业,还涉及E-Bike、车船载等多个业务场景,2024年出货564MWh,同比增长27%。
在巩固智能控制部件领先地位的同时,拓邦积极培育产品和品牌能力,构建新的成长曲线。公司整机产
品以"四电一网"为技术底座,深度融合场景化需求,主要聚焦AI领域,包括液冷超级充电桩、工商储一体机
、家储一体机、AI抗衰美容仪、AI割草机器人、商用AI炒菜机等,目前这些产品均已实现量产,并取得了良
好的市场表现。
1、公司核心技术:“四电一网”,即电控、电机、电池、电源技术和物联网平台。
1.1电控技术
电控技术是以微型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技术,涉及传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
技术、通信技术、交互技术、功率和能量转换技术、电磁兼容等多个技术领域。公司在自动控制技术、人机
交互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等关键领域都有
深厚的积累。
公司已经形成数百种电控技术平台,可满足家电、工具、数字能源和机器人与智能汽车等行业产品的多
样化需求,电控技术广泛应用于控制器、机电一体、电源和智能电池等产品中。
1.2电机技术
电机技术,在智能控制系统中扮演着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关键角色。公司重点围绕电机的高效、低噪声
、高精度、高稳定持续创新,建立了从电机设计和仿真、测试和验证到规模化制造的完整技术能力,形成了
直流无刷电机(BLDC)、空心杯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数十个先进的电机产品平台。
公司的电机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在电动工具和自动化设备领域,我们的电机技术已经实现了
行业领先,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已经实现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广泛的市场认可。
空心杯电机被誉为电机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技术含量高,性能优势突出,拓邦自2007年便开始从事
有刷/无刷空心杯电机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最早打破欧美日垄断、成功实现空心杯电机量产的厂家之一。
目前,我们的空心杯电机产品平台覆盖外径Φ7~Φ40,拥有齐备的有刷/无刷产品阵容,并具备包含电机、
减速箱、丝杠、编码器、控制器等关键部件及其执行器模组总成的设计研发与生产能力,年产能超百万台。
其中,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电机及执行器已实现10家以上行业龙头企业送样。
1.3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是能量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电池材料应用技术、电芯单体设计制造技术和
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电池材料应用技术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相关应用技术;电芯单体设计制
造包括电化学架构设计以及涂敷、叠片/卷绕、化成等制造工艺技术;电池系统集成包括电池配组、热管理
、碰撞及漏电安全、电压/电流/温度等信号的精确测量、电池状态估算和电芯均衡等一系列技术。该技术跨
越材料科学、电化学、电子学和控制工程多个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从电芯技术(CELL)、电池
管理技术(BMS)到电池包(PACK)系统的完整的设计、开发定制和生产技术能力。
在电池管理系统(BMS)方面,我们的技术实现了行业领先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控制
策略,我们的BMS能够实现对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电池系统的最优性能和安全运行。这一领域
的技术创新,使我们在为储能系统、备电、换电、便携式设备等提供高效、安全的电池解决方案方面,处于
市场领先地位。
1.4电源技术
电源技术,作为电能高效转换的关键,涵盖了模拟电源、开关电源和数字电源技术。我们公司在这一领
域拥有广泛的技术平台,专注于提供高效、可靠的电源解决方案。
针对储能变流器(PCS),我们采用创新的能量管理策略和高精度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优化了储能系
统的充放电过程,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寿命。我们的PCS技术支持广泛的电池类型和配置,满足不同规
模储能应用的需求。在光伏逆变器技术方面,我们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高效的电能转换电路设计,显著提
升了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效率,并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领域,我们通过采用高效率的电力电子转换技术和智能充电控制算法,实现了快速
、安全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直流充电桩设计具有高功率密度和优异的散热性能,确保了充电过程的高效
率和稳定性。
1.5物联网平台
物联网平台技术,作为连接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关键,使我们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连接和数据的
高效管理。我们的物联网平台包括了从模块、智能终端到应用程序(APP)和平台即服务(PaaS)的完整技
术能力,为多个行业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特别地,我们在家庭能源管理云平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平台通过智能分析和处理家庭能源使用数
据,帮助用户优化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通过与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缝集成,该平台为用户
提供了一个全面、易用的能源管理和控制解决方案。
在光储充云平台的开发上,我们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储能和充电设施的智能协
同工作。该平台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能源管理和使用体验,推动了可再生能
源的广泛应用。
此外,我们的数字能源管理云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工业、商业和公共设施提供了全面
的能源监测、分析和优化服务。该平台能够帮助用户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支持企业和社会
实现绿色发展目标。
2、公司主要面向“工具和家电、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机器人”三类行业提供定制化部件、系统解决
方案和整机产品。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类为部件和整机两大类,产品提供的模式是围绕工具和家电、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
机器人行业下游客户及消费者的需求,综合利用“四电一网”核心技术,提供定制化部件、系统解决方案及
整机产品。
2.1工具和家电业务
公司主要为工具和家电行业的品牌客户提供从产品概念、设计、开发到制造交付的一系列定制化的产品
和服务。所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控制器、电机、电池和电源四大类关键部件,同时也包括一系列智能整机产
品。这些产品应用于几乎全品类家电中,并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及各位专业工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2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业务
在数字能源与智能汽车业务领域,我们重点布局了储充系统和智能驾驶场景。储充系统公司已形成了涵
盖核心部件、整机和系统解决方案完整的产品矩阵。在核心部件层面,公司已经完成“1充1芯3S”核心产品
布局,包括充电模块、电芯、BMS、PCS和EMS等。在整机层面,公司已经开发了充电桩、户用储能、工商业
储能、通信备电、便携储能等全系列的产品。在系统解决方案层面,公司结合整机和云平台的核心技术能力
,围绕光储充、零碳园区、家庭绿色能源等场景开发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国内外已实现多客户应用。
在智驾场景,我们提供激光雷达电机、汽车中控娱乐系统、热管理控制类产品,主要客户包含Tier1及汽车
主机厂。
2.4机器人
在机器人领域,我们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工业智能控制产品以及高效电机,下游应用涉及3C电
子、机器人、医疗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锂电池行业等。
机器人是拓邦重点布局的领域,围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形态,目前已构建的
伺服驱动+电机+运动控制、空心杯电机8mm和10mm的产品平台,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已实现批量供货。面向
人形机器人,除了空心杯电机外我们还储备了灵巧手执行器能力——集成了公司自主研发和定制的空心杯电
机、编码器、减速箱和滚珠丝杠传动等关键组件,重复定位与绝对定位精度行业领先,能精准复现人类手指
0.1mm级细微操作。公司看好机器人未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加大研发的同时,加快市场推广,积极对接头
部整机厂商,推动产品和场景的落地。此外,在该领域公司也储备了整机的能力,如割草机器人、教育机器
人、扫地机器人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以技术作为企业发展的基因,将创新视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凭借业界领先的平台化技术创新能力,
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覆盖智能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各个核心技术领域的技术平台。
我们的专业团队对各种控制机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具备自主实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这涵盖了从智能
控制算法、电机控制到锂电池、钠电池技术,再到传感技术、人机交互界面、图像识别、数字电源管理、嵌
入式软件开发以及温控(包括加热与制冷)等广泛领域。通过这些核心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我们能够为客户
提供先进的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我们还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形成了众多经过量产验证的核心产品平台。每一个产品平台都严
格遵循质量保证流程,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可靠性。基于这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平台,我们可以迅速响应客
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高品质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具备业内独特的“控制器+电机+电池+电源+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这种
综合性的技术整合不仅使我们能够在单一领域内保持领先地位,还能不断研发出新的品类解决方案,助力客
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无论是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还是探索全新的市场机会,我们都致力于为客
户创造最大价值,帮助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实现创新制胜。
2、伙伴式客户服务能力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价值共创、价值共赢为发展理念,与客户发展长期伙伴式关系。公司以平台化技
术创新能力为支撑,持续洞察客户需求,与客户深度共创,建立组织式客户关系,构建了伙伴式客户服务能
力。
公司通过多区域化布局,建立以珠三角、长三角、东南亚、北美、欧洲为主的国际化生产基地,同时搭
建国际市场平台从管理能力、资源配给等方面提升就近服务能力,成立多个海外办事处与客户亲密合作,公
司与各业务领域国内外优秀品牌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的伙伴式关系,通过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我们在业内
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美誉度,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3、体系化敏捷服务能力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不确定性的增多,全球创新迭代的速度在加快,公司对客户的服务越来越需要更
加敏捷。公司基于对智能控制业务的深刻理解,从研发设计流程IPD思想落地、供应链体系核心客户ISC变革
、实验室和品质保障体系,以及智能制造平台体系,打造了强大的平台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
织,将公司的优势能力内化为敏捷的运营能力,而敏捷的体系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优势,两者形成互相促进
的良性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关税预期加征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继续“区域化”,国内外市场迎来经济和市
场格局重塑机遇。面对外部风险冲击,公司敞开“两步走”策略,一方面紧抓客户需求,优化部件产品能力
,强化创新赋能,实现头部客户份额提升和新品类客户突破;一方面,深耕“四电一网”核心技术,积极拓
展整机品类应用机会,构建公司新的增长空间。同时,公司深化战略执行,聚焦优势管理资源,打造海外工
厂竞争力;加大新兴领域研发投入,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增量应用机会,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展现出有质
量、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稳步前行。2024年,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01亿元,同
比增长16.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30.25%,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25.42%。
2024年年度经营业绩及核心运营指标如下:
(一)笃行不怠,跨越百亿
1、稳健增长成就百亿,多业务重塑战略版图
过去十年,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年度复合25%的增速。跨越百亿的突破性进展,验证了公
司在智能控制产品领域研发、生产、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基于对智能化、低碳化社会需求洞察,智能控制品
类下的部件类产品和多应用场景的整机品类共同构筑公司增长的核心动能。公司通过对光储充、液冷超充、
电机驱动、机器人核心部件及系统、AI+智能硬件、变频控制技术等战略产品、优秀技术的沉淀及海外工厂
布局,为公司后续业务和市场拓展积势蓄能。2025年,海外产值持续突破的目标、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及
行业机会,与工具及家电、智慧能源和智能汽车市场的持续深耕形成战略呼应,这种新形势下的发展格局对
公司“多业务品类”的诉求,正在重塑公司新的业务版图。
2、智创未来,与时代同行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与物联网(IoT)的深度融合,正
在为智能家庭、智慧能源、智能工厂等诸多领域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有望催生出功能更强大、智能化
程度更高的智能硬件产品,同时激发下游市场的全新需求。在“AI+”的时代背景下,公司所处的行业正迎
来前所未有的价值重估机遇。
自公司创立以来,我们始终紧跟智能化与低碳化的时代潮流,秉持着对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追求,公司
坚持用高比例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技术带来的广阔市场需求。未来,随着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算法、人
机交互、边缘AI以及机器人产品等前沿技术逐步落地于硬件应用,智能控制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这
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催生更多智能化场景的落地,推动社会向更加智能、高效
、绿色的方向发展。
3、双碳发展焕发新能,驱动智慧能源及智能汽车周边需求增长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智慧能源体系建设热度不减,充电场景产品技术
标准升级换代,带给行业新的增长。一方面,各国“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与新型能源体系的加速建设,促
使能源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纵深方向发展,为智慧能源行业注入强大动力;另一方面,技术标准的快速
迭代推动存量设备进入更新换代期,进一步要求终端产品向集成化、联网化、智慧化转化,带动软硬件一体
化解决方案渗透率提升,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4、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工具和家电板块:报告期实现收入79.81亿元,同比增长25.48%,毛利率23.17%,同比提升0.25个
百分点。其中,工具、家电收入相当,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
工具板块:该板块下游客户份额高度集中且主要在海外,作为电动工具行业的核心中国供应商,公司为
客户提供控制器、电机、电池包及整机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全球电动工具经历了2022和2023年
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以来,新产品不断推出,下游渠道继续补库存,同时降息周期带动北美房地产地产市
场回暖,2024年全球电动工具整体市场大幅回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全年出货量增长24.8%达到5.7亿台,
带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增至566.4亿美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8%。预计未来市场延续稳步增长趋势,
到2030年,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将达到987亿美元。在行业稳步增长的趋势、全球化布局带来的市场机会
下,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创新优势、可靠的交付能力及“出海”领先优势,打造面向头部客户的全球化供应
能力,公司市占率稳中有升。报告期美国降息解压房地产市场,下游去库结束推动工具&OPE市场修复,工具
行业锂电化、无绳化加速,锂电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专业级工具、园林工具需求恢复增长。
家电板块:聚焦发展优势品类,在白色大家电(冰洗空)、厨卫电器、创新小家电领域持续深耕,并拓
展清洁电器、温控、商业场景等市场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品类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新风机、温控器、
洗地机等商用品类及创新场景个性化需求品类实现份额提升。
随着AI技术的深度渗透,有望推动家电从“功能设备”到“家庭智能体”的发展进程。通过多模态感知
、边缘计算与自主决策能力的融合,家电产品有望突破单一功能边界,进化为具备理解环境、个性化服务能
力的智能设备。
(2)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报告期共实现收入20.52亿元,同比下降6.32%,毛利率20.91%,同比提升1
.52个百分点。
数字能源领域:报告期实现收入16.72亿元,同比下降17.16%。公司定位为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备储能全场景的部件(BMS、PCS、EMS)、整机(充电桩、车船载、备电、户储&工商储)和解决方案能
力。产品聚焦储能整机、部件及云端解决方案。受电芯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数字能源板块收入下降,报
告期公司持续拓展工商储、家储、房车电器电源等定制化应用场景,深入绑定行业优质头部客户,其中工商
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已在捷克、日本东京、波兰等地进行典型应用;同时基于整流/逆变技术、并网控制技术
、模块串并联技术、电气安全与保护技术积累,公司加大储能逆变器研发投入,开发出户用三相/单相混合
逆变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工商储能逆变器及低压/高压一体化集成家储整机,叠加公司AI数能云平台实现
远程运维,提升产品安全性、可靠性,提升储能市场整体竞争力。市场推广方面,公司搭建了海外市场营销
平台,并积极参加各类展会,比如:“环球资源香港电子展”、“第136届广交会”、“All-EnergyAustral
ia2024”“北美RE+国际能源展”“EESA上海储能展”“德国纽伦堡工业自动化展”“德国慕尼黑储能展(E
ESEurope2024)”“英国伦敦电动汽车展”“上海宝马工程机械展”等展会,展示公司“光储充”技术、“
智慧充电产品”、AI数能云平台等产品,海内外市场持续发力,并充分发挥产品经理及年轻团队的创新优势
,为公司新品类的市场洞察、产品迭代及业务拓展注入活力,贡献未来增长增量。
报告期,我们也在海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EESA展斩获“2024年度最佳储能BMS供应商奖”,扩大了
产品在海外大型储能电站领域的应用,海外储能BMS累计出货超26GWh。同时公司的PCS(逆变器)产品已顺
利取得CQC和TUV莱茵的认证证书和测试报告,可满足海外大部分国家的安规以及并网要求。其中混合逆变器
TB10K-H3P和TB6K-H1P已取得IEC62109、IEC61000、EN50549、VDE4105国际标准认证。
未来三年,全球储能市场预计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