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140 东华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本公司主营业务服务的具体行业主要集中于化肥、无机化学品、涂料以及新领域精细化工等领域,以服务
化工、石化行业为主的设计咨询与工程总承包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40.28亿 84.19 3.69亿 84.50 9.17
其他(行业) 3.96亿 8.28 1577.00万 3.61 3.98
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行业(行业) 3.60亿 7.52 5198.90万 11.90 14.44
─────────────────────────────────────────────────
总承包收入(产品) 42.48亿 88.80 3.57亿 81.75 8.41
其他(产品) 3.96亿 8.28 1577.00万 3.61 3.98
设计、技术性收入(产品) 1.40亿 2.92 6399.11万 14.64 45.79
─────────────────────────────────────────────────
西北(地区) 23.78亿 49.71 9807.58万 22.44 4.12
华东(地区) 14.28亿 29.85 2.05亿 46.94 14.37
境外(地区) 3.69亿 7.71 9738.06万 22.28 26.42
中南(地区) 3.23亿 6.75 -471.23万 -1.08 -1.46
西南(地区) 2.04亿 4.25 2510.22万 5.74 12.33
华北(地区) 6257.11万 1.31 511.79万 1.17 8.18
东北(地区) 2028.16万 0.42 1096.00万 2.51 54.0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75.91亿 85.66 9.46亿 88.45 12.46
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行业(行业) 11.00亿 12.42 1.28亿 12.01 11.68
其他(行业) 1.71亿 1.93 -495.90万 -0.46 -2.91
─────────────────────────────────────────────────
总承包业务(产品) 84.33亿 95.15 9.99亿 93.37 11.84
设计、技术性业务(产品) 2.59亿 2.92 7584.36万 7.09 29.32
其他(产品) 1.71亿 1.93 -495.90万 -0.46 -2.91
─────────────────────────────────────────────────
华东(地区) 39.67亿 44.76 3.70亿 34.64 9.34
西北(地区) 26.36亿 29.75 1.85亿 17.29 7.01
华北(地区) 11.51亿 12.99 1.99亿 18.57 17.26
西南(地区) 7.30亿 8.23 2.45亿 22.89 33.56
中南(地区) 2.74亿 3.09 3791.63万 3.54 13.82
境外(地区) 9486.84万 1.07 3049.93万 2.85 32.15
东北(地区) 902.41万 0.10 231.43万 0.22 25.65
─────────────────────────────────────────────────
工程业务(销售模式) 86.92亿 98.07 10.75亿 100.46 12.36
非工程业务(销售模式) 1.71亿 1.93 -495.90万 -0.46 -2.9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37.02亿 84.58 3.27亿 88.76 8.85
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行业(行业) 5.71亿 13.04 4492.90万 12.18 7.87
其他(行业) 1.04亿 2.38 -344.50万 -0.93 -3.31
─────────────────────────────────────────────────
总承包收入(产品) 41.40亿 94.57 3.08亿 83.38 7.43
设计、技术性收入(产品) 1.33亿 3.05 6477.50万 17.56 48.56
其他(产品) 1.04亿 2.38 -344.50万 -0.93 -3.31
─────────────────────────────────────────────────
华东(地区) 19.94亿 45.56 6132.45万 16.62 3.08
西北(地区) 9.57亿 21.86 4258.54万 11.54 4.45
华北(地区) 8.01亿 18.30 1.57亿 42.54 19.60
西南(地区) 4.41亿 10.08 7621.81万 20.66 17.27
中南(地区) 1.68亿 3.85 1865.24万 5.06 11.08
境外(地区) 1211.97万 0.28 1034.61万 2.80 85.37
东北(地区) 315.37万 0.07 289.24万 0.78 91.7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66.90亿 88.52 6.75亿 86.25 10.08
环境治理基础设施行业(行业) 6.75亿 8.93 8175.89万 10.45 12.11
其他(行业) 1.93亿 2.55 2577.95万 3.30 13.37
─────────────────────────────────────────────────
总承包业务(产品) 71.64亿 94.78 6.99亿 89.32 9.75
设计、技术性业务(产品) 2.02亿 2.67 5778.21万 7.39 28.65
其他(产品) 1.93亿 2.55 2577.95万 3.30 13.37
─────────────────────────────────────────────────
西北(地区) 30.66亿 40.56 2.78亿 35.54 9.07
华东(地区) 28.42亿 37.60 2.19亿 28.01 7.71
西南(地区) 13.45亿 17.79 1.89亿 24.10 14.02
华北(地区) 1.68亿 2.22 4053.91万 5.18 24.19
中南(地区) 9737.28万 1.29 4269.70万 5.46 43.85
境外(地区) 2672.18万 0.35 1092.50万 1.40 40.88
东北(地区) 1407.64万 0.19 245.13万 0.31 17.41
─────────────────────────────────────────────────
工程业务(销售模式) 73.65亿 97.45 7.56亿 96.70 10.27
非工程业务(销售模式) 1.93亿 2.55 2577.95万 3.30 13.3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5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 │ 141716.94│ 15.99│
│新疆曙光绿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25205.38│ 14.13│
│山西亚鑫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73175.97│ 8.26│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 61095.60│ 6.89│
│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 │ 55680.36│ 6.28│
│合计 │ 456874.25│ 51.5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6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40552.39│ 4.85│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28409.04│ 3.40│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22003.91│ 2.63│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11910.48│ 1.42│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 11358.24│ 1.36│
│合计 │ 114234.06│ 13.6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公司系国有控股的综合型工程公司,源自于化学工业第三设计院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属
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
本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咨询、规划等专业甲级以及石油化工、建筑、环保施工总承包壹级等资
质,主要为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运营等综合服务。
本公司以集团公司“135”战略为引领,坚定“一个基本盘+三纵三横”战略举措,纵向推进“差异化、
实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横向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产业领域,致力打造“技术集成、工程
承包、投资运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目前,本公司以工程业务为核心,以实业业
务为支撑,形成了“工程+实业”的主营业务格局,其中:工程业务相对集中在化学工程、环境治理工程、
基础设施工程等行业,实业业务主要布局在乙二醇、可降解材料、碳基新材料等高端化学品生产和污水处理
、固(危)废处置等环保设施运营领域。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本公司在深交所行业分类中属于土木工程建筑业。
报告期内,工程业务系公司主营业务的主要构成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工程业务领域相对集中于化学
工程、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行业,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中亚等多
个“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公司工程主业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具有正相关关系,尤其是与所处行业
的运行状况及项目投资情况等存在较高的关联度。
宏观经济形势。上半年,通胀缓解与货币政策宽松、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等为全球经济活动带来适度提
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保持一定增速。由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不
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世界银行下调年度增长预计至2.3%,较年初预测低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预测经济增速为3.0%,较年初放缓0.3%。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经济运行基础尚需加固,
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面对内外部诸多压力,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
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新动
力成长壮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
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按不变价计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
增加值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
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同比增长10.2%。下半年,国家将高
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性,以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巩固和增
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从动力支撑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新产业
、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有助于增强上行动力。从政策支撑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大规模
设备更新等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等加力支持,政
策统筹、综合施策持续形成政策合力,将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利政策条件。
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产业规模大、产品应用
广、产业链条长。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小幅增长,受成本下降以及供需矛盾等影响,产品价
格延续上一年度下行趋势,整体处于低位徘徊,主要细分行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从供给端看,化
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70%左右,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从需求端看,不同细分行业出现
分化,化肥、化纤等产品需求平稳,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化工品需求增长。对外贸
易方面,呈现“出口分化、结构优化”特点,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口同比下降,但降幅逐月收窄;
化学纤维制造业出口同比增长,其中涤纶短纤、聚酯切片等需求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规上企业的统计
数据,上半年,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0%;化学纤维
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8%。在投资方面,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固
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40%,化学纤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固
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0%,除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外,石油、煤炭及其他燃
料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从总体上看,化工行业呈现“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
构”的发展特征。展望下半年,行业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深度调整的攻坚阶段。国家五部委联合发
布《关于开展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摸底评估的通知》,着力推动行业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推
进老旧装置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已有多省份陆续开展老旧装置摸底评估,必将加快低效落后产能
出清和相关装置升级改造,优化供给端竞争格局和刺激行业需求,加速行业从规模型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数字化升级、不断优化老旧设备运营稳定和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开辟新赛道,促进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并实现化工
新型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膜材料的自主可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石化产业降碳减污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上述产业政策、实施举措的落实落地,将驱动行业重构产业链、
价值链,孕育着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等发展机会,石化行业将健康发展、继续向好,拉动化工工程市场
的稳步发展。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特点,发展煤化工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内循环的重要
环节。近年来,现代煤化工产业积极探索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之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创新取得
长足进步,尤其是煤制油(直接法与间接法)、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气、煤制乙二醇等一批领先的自主
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并耦合新能源技术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推动产业向引领型创新跨越和实现高质
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煤炭资源转化途径和国家能源保障战略。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
家稳步推进实施《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
康发展的通知》《现代煤化工“十四五”发展指南》《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等产业政策,充分发挥煤炭的工业原料功能,有效替代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着力打通煤油气、化
工和新材料产业链,拓展煤炭全产业链发展空间。根据相关媒体信息,有多个大型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
乙二醇等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项目正在开展环评等公示或已获得国家部委核准,处于前期筹备或进入工程建设
阶段。在实现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以及与石化产业战略互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等基础上,现代煤化工工程
市场有望提速。
环境治理行业形势。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加快构
建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上半年,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全面
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
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保
护和修复监管的指导意见》等重大生态环保政策,提出环境治理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和重要举
措,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等,经初步核算,2024年
,全国参与统计调查的污水处理企业设计处理能力达到3.3亿吨/日,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计处理能力达2.0
亿吨/日;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4.7亿吨,综合利用量为26.5亿吨,处置量为7.8亿吨;全国申报
产生约1.3亿吨危险废物,利用量为0.8亿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6亿吨,无害化处理量为2.6亿吨,环
境治理产业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展望下半年,国家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随着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
重大政策和具体方案的落实落地,环境治理的细分领域以及相关短板将逐步补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
境监测等市场将不断发力,领域专精、工程建设和污染处置等能力将持续提升。公司将聚焦“研发+工程+运
营”的发展模式,拓展工业污染物治理、生态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工程和运营机会,打造从“重建
设”到“重运营”的第二增长曲线,成为环境治理行业综合型的承包商和运营商。
基础设施行业形势。上半年,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打好“政策”组
合拳,确保重大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进一步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国内需求扩大,重
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
长4.6%,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显著,基础设施行业工程建设市场广阔,呈现出“传统基建提质、新基建扩
容、民生短板补齐、区域协同深化”的总体特征,投资结构从“量”向“质”转变。展望下半年,结合政府
投资、技术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取向持续拓宽向好,工程建设市场前景广阔。另
外,化工行业重大项目正在实施产业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园区化已经成为化工行业规范发展的主要模式。
公司将把握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机遇,以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为基础,拓展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尤其是化工
园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开展智慧化园区建设,有效拓展公司业务领域。
(二)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化工、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等工程业务,环境设施运营及高端化学品
生产等实业业务。
公司工程业务主要系为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运营等全过程、全产业链
的综合服务。公司实业业务主要系开展污水处理、固(危)废处置等环保设施运营和乙二醇、可降解材料、
石墨烯、碳酸二甲酯等高端化学品生产。
(三)主要业务用途及经营模式
1、工程业务
工程业务存在一定的资质和资格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设计、施工
、监理等单位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业务。
公司拥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可承接我国全部21个行业的所
有工程设计业务,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
同时,公司拥有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
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石化、化工、医药业务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城乡规划编制单
位甲级资质,工程监理、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工业管道安装)等多项业务
资质证书。
(1)工程业务产品及用途
——工程咨询:是指受项目业主委托,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为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的咨询活动。公司主要提供前期立项阶段咨询服务,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等。
——工程设计:是指受项目业主委托,根据工艺软件包及相关技术数据,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设计文
件、图纸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过程。工程设计既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体现工程建设意图的重要
过程,又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工程施工:是指受项目业主或工程总承包商等委托,根据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建设工程进
行新建、扩建、改建的活动。
——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是指受项目业主委托,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
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按照合同约定,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工程
总承包业务可分为EPC/交钥匙总承包、EPCM、DB、EP、PC等方式;公司较多采用的是工程总承包即EPC模式
。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政府控制的工业建设项目上,存在BOT、BT等模式。
(2)工程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从事的咨询设计、总承包等业务主要系根据与项目业主签订的经营合同而开展,属于订单式生产方
式,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国际和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项目业主要求完成经营合同约定的全部任务。经营合
同具体约定工作内容、工程工期、质量标准、价款及支付、双方责任等事项。合同价款以固定总价模式为主
,由项目业主按合同约定的预付款、工程(设计)进度款、质量保证金等进行支付。近年来,公司持续创新
经营模式,坚持“风险可控,收益可期”的原则,不断探索提供“投资+EPC+运营”的综合经营模式。
根据工程业务的开展要求,公司设置工艺、工程、电控、设备、土建、环境市政工程、技术经济七大设
计专业部室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项目控制、安全质量、采购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研发、信息及文控等
职能机构,涵盖了工程咨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运营以及技术研发等业务的全过程。公司实施项
目经理责任制,作为对工程项目执行、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项目经理由法定代表人任命,并依据法定
代表人的授权,全面履行项目管理职责;公司与项目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应达到的项目进度、质量、
安全、成本等目标,以及项目经理部与各专业部室、职能部门之间的责任、权限等划分。公司各专业部室、
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部以《工作手册》为统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完整健全的工
程业务体系。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依法将总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如施工
安装、设备制造等,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公司负责。公司形成
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保障施工分包、设备采购等工作符合工程总承包业务开展的要求。公司利用施工总承
包资质,拓展相关施工业务,目前施工业务主要依托公司所承接的EPC等项目,相对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和
化工工程项目的土建业务方面。
在工程业务构成中,相对于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体量大、在营业收入中占比高。多年
来,工程总承包已稳定地成为公司工程合同的主要构成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2、实业业务
近年来,公司坚持“实业化”战略引领,有效拓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领域的实业业务。报告
期内,公司实业业务主要包括环保设施运营、高端化学品生产等,并已成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支撑。
(1)环保设施运营
公司采取控股、参股方式投资建设了13个环保运营类项目公司,已有8个项目公司竣工投入运营,形成
了一定的运营规模并实现运营收益,以多元化经营格局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公司环保设施运营等实业相对集中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领域,主要开展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污
水处理、固(危)废处置、供排水一体化、景观园林、河道整治、垃圾发电等运营业务。运营模式可分为投
资+运营、EPC+运营等,环保设施运营项目一般采取使用者付费机制,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存在一定的波动
性。环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推进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政策环境下,该类项目可实现预期的投
资收益。
(2)高端化学品生产
公司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重点产业发展短板,探索“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开展高端化
学品和先进材料生产业务,并推进技术支撑、工程优化和产业提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以控股、参
股方式投资建设了5个高端化学品生产项目。
PBAT等可降解材料产品生产
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在环保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被认为是“白色污染的有效解决
途径”。
A、公司控股的东华天业PBAT项目:该项目产能为6万吨/年PBAT、4万吨/年PBT,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
调节PBAT、PBT产能,为东华天业的生产运营和利润增长等创造条件。报告期内,东华天业持续优化产品性
能与下游应用,全生物降解防尘网、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在多个区域进行应用示范,并推出生物降解手套、编
织袋、纸淋膜、捆扎绳等差异化产品。
B、公司参股的曙光绿华PBAT项目:该项目产能为10万吨/年BDO联产12万吨PBAT,目前已一次投料试生
产成功。
C、公司大力拓展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开发聚乳酸(PLA)等生产工艺。
乙二醇产品生产
公司控股的内蒙新材乙二醇项目:该项目产能为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以产自内蒙古当地的褐煤为原
料,采用干粉煤气化工艺生产合成气,经净化分离后得到H2和CO,再经草酸二甲酯生产乙二醇,主产品为乙
二醇,副产品为硫磺、馏分油、硫铵等。目前,内蒙新材处于试生产阶段,并与榆林化学签订《产品销售合
同》,约定榆林化学销售内蒙新材生产的乙二醇及副产品。后期,内蒙新材将实施系列产业提升和改造,向
产业链下游高端化学品延伸,形成“一头多尾”的产品布局,以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
石墨烯产品生产
公司全资的安徽新材石墨烯项目:该项目产能为年产200吨石墨烯粉体配套4000吨石墨烯功能浆料。在
项目实施初期,项目产品主要用于石墨烯高性能涂料、石墨烯散热材料、石墨烯电池材料、石墨烯复合金属
等领域,重点聚焦“石墨烯-浆料-涂料”产业链条。进入稳定运营期后,将以下游产业技术迭代发展在石墨
烯等高端材料的需求为导向,专注于石墨烯的制备技术、性能优化及应用拓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核心技术,打造原创技术研究平台。同时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与下游需求企业实现深度绑定,着力孵化一
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潜力的石墨烯下游应用项目,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打造石墨烯产业链“
链长”企业。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碳酸二甲酯(DMC)产品生产
公司参股的榆东科技DMC项目:该项目规划为50万吨/年DMC,一期产能为10万吨/年DMC。主要生产高纯
级DMC,可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电路板蚀刻等领域。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承担该项目的工程建设工作
。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投产。
(3)实业业务经营模式
根据相关方要求和项目运营需要,公司一般采取控股或参股方式,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公
司实施项目运营工作。项目公司作为独立的运营实体,具体负责开展该投资项目的报批、融资、建设和运营
等业务。
公司发展规划部负责开展投资机会研究、尽职调查、可行性论证和办理相关审批程序等工作,战新产业
管理部、企业管理部系被投资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审计部等职能部门根据《投资管理规定》等规定履行相
应管理职责。公司建立完备的投资项目管控制度,涵盖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公司设立、管理人员委派、“
三重一大”事项报备到运营业绩考核等全过程,有效实施对项目公司的管控。
(四)市场地位分析
公司源自于原化工部所属大型设计单位,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是国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较早改制上市
的现代科技型工程公司,连年进入中国勘察设计百强和工程总承包百强行列。近年来,公司推进建设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工程公司,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工程执行等能力逐年攀升,工程订单、营业收入、经营
业绩等指标稳步提升。
1、具备完整齐全的资质体系。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可以承揽煤炭、化工石化医药、电力
、市政、建筑等全部21个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项目管理、总承包及技术与管理业务。目前,国内拥有
该项综合甲级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仅有90多家,约占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的0.3%。公司还拥有多个行业的
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城乡规划编制甲级、施工总承包壹级等资质、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工业
管道安装(GC1)等多项业务资质以及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证书
,完备齐全的资质体系,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提升和跨领域、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布局相关多元的业务体系。公司业已形成“工程+实业”的发展格局,工程业务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
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业务领域涵盖化学工程、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并推动绿色
能化、钢化联产、盐湖提锂等化工耦合发展,可提供咨询设计、EPC总承包以及技术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