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成飞集成(00219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2190 成飞集成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工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航空零部件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及生产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3.67亿 100.00 2.30亿 100.00 9.73 ───────────────────────────────────────────────── 工装及汽车零部件收入(产品) 22.94亿 96.91 2.29亿 99.45 9.98 航空零部件收入(产品) 4108.95万 1.74 -2359.13万 -10.25 -57.41 其他零星(产品) 3202.74万 1.35 2486.17万 10.80 77.63 ───────────────────────────────────────────────── 国内(地区) 23.44亿 99.02 2.31亿 100.34 9.86 国外(地区) 2322.19万 0.98 -77.75万 -0.34 -3.35 ───────────────────────────────────────────────── 安徽分部(业务) 19.64亿 82.98 2.68亿 116.58 13.66 四川分部(业务) 4.14亿 17.50 -3816.07万 -16.58 -9.21 分部间抵销(业务) -1140.03万 -0.48 0.00 0.00 0.00 ───────────────────────────────────────────────── 一对一营销(销售模式) 23.67亿 100.00 2.30亿 100.00 9.7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9.96亿 100.00 9418.11万 100.00 9.45 ─────────────────────────────────────────────────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产品) 9.74亿 97.79 1.02亿 108.70 10.51 航空零部件(产品) 1363.61万 1.37 -1349.73万 -14.33 -98.98 其他零星(产品) 841.78万 0.84 530.46万 5.63 63.02 ───────────────────────────────────────────────── 国内(地区) 9.78亿 98.12 9501.98万 100.89 9.72 国外(地区) 1876.89万 1.88 -83.87万 -0.89 -4.4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0.81亿 100.00 2.29亿 100.00 11.01 ───────────────────────────────────────────────── 工装及汽车零部件收入(产品) 19.64亿 94.38 2.00亿 87.42 10.20 航空零部件收入(产品) 9735.85万 4.68 1733.60万 7.57 17.81 其他零星(产品) 1952.48万 0.94 1149.96万 5.02 58.90 ───────────────────────────────────────────────── 国内(地区) 19.33亿 92.90 2.23亿 97.16 11.52 国外(地区) 1.48亿 7.10 650.85万 2.84 4.41 ───────────────────────────────────────────────── 安徽分部(业务) 15.96亿 76.71 2.17亿 94.81 13.61 四川分部(业务) 5.20亿 25.00 1331.14万 5.81 2.56 分部间抵销(业务) -3560.25万 -1.71 -141.46万 -0.62 3.97 ───────────────────────────────────────────────── 一对一营销(销售模式) 20.81亿 100.00 2.29亿 100.00 11.0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8.40亿 100.00 1.07亿 100.00 12.74 ─────────────────────────────────────────────────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产品) 7.73亿 91.95 8515.45万 79.53 11.02 航空零部件(产品) 5721.83万 6.81 1668.50万 15.58 29.16 其他零星(产品) 1041.28万 1.24 523.42万 4.89 50.27 ───────────────────────────────────────────────── 国内(地区) 7.85亿 93.46 9841.36万 91.91 12.53 国外(地区) 5495.28万 6.54 866.01万 8.09 15.7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1.0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80388.18│ 33.96│ │客户2 │ 77949.56│ 32.93│ │客户3 │ 24567.61│ 10.38│ │客户4 │ 4649.03│ 1.96│ │客户5 │ 4375.87│ 1.85│ │合计 │ 191930.25│ 81.0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2.3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41925.23│ 25.69│ │供应商2 │ 20110.72│ 12.32│ │供应商3 │ 8392.75│ 5.14│ │供应商4 │ 7779.82│ 4.77│ │供应商5 │ 7203.98│ 4.41│ │合计 │ 85412.50│ 52.3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汽车产业: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 巨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其中,乘用车产销持续增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积极作 用;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汽 车出口再上新台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消费选择。预计2025年,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将会进一 步激发汽车市场潜力,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汽车产销将保持增长。面对行业态势,2025年汽车模具 和汽车零部件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汽车模具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导致市场激烈竞争的总体态势仍将 继续,客户对模具生产周期、技术性能以及产品质量也会有更高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业务面临技术转型、供 应链管理、成本控制等多方面挑战。另一方面,我国汽车产业总体形势稳步增长,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智能化与网联化的推进、政策支持以及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构,汽车模具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在细分市场有 较大增长空间。 航空产业: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增长7.2%,空军现代化投入带动航空零部件需求。低空经济相关支持政 策密集出台,2024年3月,低空经济在全国两会成为热议主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 元,10年复合增长率达8.8%。受益于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全球交通网络稳步发展及国产大飞机项目迅速推 进,全球民航市场需求强劲,我国民用航空装备产业进入发展提速关键期。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公司及旗下子公司以工装模具设计、研制和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航空零部件生产为主业。主要产 品是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航空零部件,工装模具目前主要是汽车模具。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由母公司及子公司集成瑞鹄、集成吉文研制生产。公司具备汽车整车 模具开发与匹配协调能力,承继并转化应用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在国内汽车模具制造领域居领先地位。工 装模具为定制品,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销售模式主要是通过投标 方式取得订单,按客户要求组织生产,经客户现场对模具的各项指标进行预验收后发货,模具在到达客户现 场安装调试并实现批量生产零件后,客户对模具进行最终验收。子公司集成瑞鹄是奇瑞汽车的零部件总成战 略供应商之一,主要承接奇瑞汽车的汽车车身零部件订单,根据客户需求签订销售合同并供货。子公司集成 吉文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有沃尔沃、路特斯、极星、丰田等客户,HFQ(铝合金温热成型)产线已实现路特 斯和国轩高科两个项目产品量产,年度内完成4个项目试制,并成功承接零跑项目订单。集成吉文在与客户 达成采购意向后,签订框架协议,每月根据客户下达订单需求,组织相应的零部件产品生产和交付。 航空零部件业务:主要由母公司承制。公司该项业务目前主要包括承接的航空零部件数控加工和近年新 增的航空部件装配。2022年公司新取得航空部件装配业务资质后,2023年实现首项任务交付,2024年新签部 装业务订单1,887万。公司与国内飞机制造主机厂形成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该业务主要为“来料加工” 模式,一般不涉及采购大宗原材料,公司按客户订单要求进行生产交付。公司部装生产能力已初步形成,未 来将从交付零件向交付部件转型升级,带动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正向增长发展。2024年,因重要客户在本报 告期内释放需求延迟,加之竞争加剧使得订单价格下降,导致本报告期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多。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 公司基于多年对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领域的专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制造流程、精密数控加工等 方面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逐渐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汽车模具制造技术。建成省级技术中心 ,并拥有专利权或软件著作权近100项。具备整车模具开发与匹配协调能力,采用全参数三维设计、全数字 化制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公司承继并转化应用中航工业先进、成熟的航空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在同 行领域居领先地位,拥有功能全面、性能优良、适用性广的数控加工设备,在成型分析、数控加工和模具调 试等技术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能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的要求,在产品加 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方面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中国模协模具出口重点企业、成都市院士 (专家)创新工作站等奖项及称号。 在汽车零部件业务方面,公司凭借稳定的质量在核心客户同类供应商中排名靠前,在车身关键件和复杂 件加工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并且与国内知名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前沿技术上,掌握汽车零部 件HFQ(铝合金温热成型)技术;搭建了焊接强度实验室,以焊接试验室能力提升推动焊接技术标准化工作 ;完成车身总成精度调试和分析建设,缩短项目开发周期;以虚拟技术应用,进行项目开发阶段因素虚拟工 序分析,做到了预防性技术改进,在同行业中具有显著的竞争力。 2、航空零部件业务 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承继并应用中航工业先进、成熟的航空制造技术,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数控高速加 工技术经验,掌握成熟的飞机结构类零件工艺技术,加工材料可覆盖铝合金、钛合金、钢材和蜂窝芯复合材 料,尤其擅长高难度、高价值零件的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具备成熟的航空部件装配能力,拥有一支成熟稳定 的部装人才队伍,在多种机型中承接了多类装配任务。公司航空数控加工产品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与核心 客户一脉相承,体系运行稳定,技术质量可靠,多次获得客户的“优秀供应商”称号。公司还取得了民机质 量管理体系资质,与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业务合作关系。公司新都航空产业园自动化产线效 率进一步提升,公司智能制造优势明显。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本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700.27万元,同比增长13.76%,主要因汽车零部件客户订单需求增加 ,对应销售量同比增长,带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实现利润总额1,135.92万元,同比下降84.53%;实现归母 净利润-7,508.96万元,同比下降655.05%;主要原因:(1)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贡献同比减少,航品存货 计提较多存货跌价准备(详细原因见后续所述“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分析”);(2)工装模具业务毛利 贡献下降;(3)补缴2019年所得税及滞纳金1,156.53万元;(4)航空零部件业务由客户根据项目周期、故 障认定结果定期结算履约索赔,根据客户的结算进度,本报告期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履约赔偿同比增加946.73 万元。(5)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093.53万元。由于汇率变动导致本报告期汇兑损失增加较多,同时贷款增 加使得利息支出增加。(6)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使得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039.88万元。 本报告期,公司毛利率为9.73%,较上年同期下降1.21个百分点,其中: (1)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率-57.41%,同比下降75.22个百分点,主要系重要客户在本报告期内释放需 求延迟,导致在报告期内可投入生产的订单量大幅减少,加之竞争加剧使得订单价格下降。而航空零部件业 务成本以固定成本为主,因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推高了产品成本,导致本期毛利率由正转负,下 降较多,同时存货成本高于未来可实现收入而引致计提较多存货跌价准备。本期航空零部件业务整体毛利贡 献同比减少4,092.72万元。 (2)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9.98%,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主要系汽车零部件业务客户降 价降本,导致其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受汽车模具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模具价格下降,同时客户在产品精 度、交付服务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在制周期延长,制造及交付成本增高。以上因素导致公司工装及汽车 零部件毛利率同比下降。 ●未来展望: 1、汽车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产业环境 2025年将是我国经济迈向新平衡的重要节点,经济增速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 绿色经济转型将成为核心驱动力,中国传统制造业进一步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大洗牌,通过技术创新、绿色发 展和政策支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在宏观政策活 力加速释放、“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以及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等有利因素 影响下,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到3290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或达到16 00万辆,占比49%,同比增长24.4%。 我国模具产业历经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模具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模具行业产能结构 性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竞争白热化,企业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与此同时,汽车轻量化技术已 成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研究和发展方向,高强度板、超高强板、镁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在汽车中的 应用也越加广泛,这将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汽车行业平稳增长的态势下,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良好,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同时,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细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生产的重要环节,根据整车厂的需求配套建厂, 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与整车厂企业紧密合作、互相依赖,共同开发新产品,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间基于 市场形成的配套供应关系逐渐成熟,催生了专业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大推动了零部 件行业的发展。 2、航空零部件业务产业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军用航空领域 持续保持发展,尤其是随着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军用航空领域正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和 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民机领域迎来高速发展,根据中国商飞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 041)》,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0%,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 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随着民用航空运力持续增长,民用国际转包业务需求增加。与此同时,国产大飞机C9 19持续深入推进,亦为民用航空制造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民航飞机的旺盛需求和国产化替代空间将推动航 空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低空经济带动无人机产业大发展,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展通 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为与中央政策相配套,各省市陆续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低空经 济产业发展持续升温,无人机产业作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需求激增,带动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市场规模 持续扩大。在航空制造业大发展的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航空制造业,市场竞争加剧,订单价格仍有下降 趋势。随着航品产业市场化进程加速,也为公司开拓其他客户迎来机遇。 3、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成为值得信赖的国际一流汽车工艺装备及航空零部件合作伙伴”为愿景,以“航空报国,制造 经典”为使命,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汽车工艺装备和航空零部件 加工两大核心业务持续稳步发展。 (1)模具业务:聚焦核心,以稳求进,改善运营,转型升级。通过聚焦核心产品、聚焦核心客户、聚 焦高端市场,稳步优质发展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业务,着力提升业务运营质量。发挥市场协同优势,深耕航 空工装模具领域,形成以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业 务增长点。发挥业务协同性,积极提升HFQ模具、铝合金模具、复材模具等产品的开发制造能力。 (2)航空零部件业务:整合资源,多元发展,全面增长。抓住航空产业发展机遇,巩固与核心客户的 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拓军/民用航空零部件业务,拓展业务规模、拓深合作力度、拓宽客户渠道,在数控 零件、部件装配等领域多元发展,实现从零件级来料加工配套商向部件级供应商转变,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汽车零部件业务:紧抓机遇,精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提高电池 壳体、轻量化车身零件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占比,成为行业领先的冲焊零部件供应商。利用技术优势和 区域优势,巩固与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及市场占有率。围绕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 在保持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利用HFQ核心技术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4、公司2025年度经营计划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成飞集成转型突破的重要一年。公司将继续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发 展”的总体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深化管理变革、拓展业务布局、改善运营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激发组织 活力”三十字发展方针,筑牢成飞集成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2025年公司 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组织活力;强化客户意识,狠抓市场开拓,确保订单规模 ;加快新业务布局,开展无人机机身制造工艺研究;强化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着力提升资源效能,增强 业务造血能力;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工作,改善运营质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压控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持续 推进内审及风控管理工作,强化公司及投资企业风险管控。 5、资金需求及使用计划 2025年,公司资金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自动化产线建设及更新改造、集成瑞鹄芜湖工厂搬迁。 6、风险因素 (1)市场开拓风险 近年来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汽车模具行业整体不景气,竞争加剧且价格进一步走低,对公司汽车模具业 务市场开拓带来不利影响。 航空零部件业务核心客户释放需求减少,且部装业务客户相对单一,新客户培育并获得大批量订单需要 一定时间和契机,故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存在订单不足的风险。 应对措施:工装模具业务方面,聚焦核心客户,加深合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稳定并提高海外订单占 比;积极开拓航空领域工装业务,借助航空复材衍生产品,发展复材工装业务;围绕HFQ技术应用,积极开 发拓展铝合金温热成型工装业务。 航空零部件业务方面,更加紧密地加强与核心客户的互动沟通,多维度采取措施提升公司在核心客户处 的供应商评价排名;强化质量管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大力开发新客户,积极与更多中航工业集团内主机 厂所建立业务联系,完成多家主机厂、科研院所供应商准入,深度参与主机厂所实验预研项目,为后续取得 大批量订单奠定基础。拓宽业务领域,积极开拓航空发动机、航天等市场领域;关注民用航空、低空经济等 产业发展,积极寻求新业务机会。 (2)成本控制风险 目前公司主要面临同行竞争加剧带来的客户端降价压力,虽然公司现阶段依靠技术创新带来一定的提效 降本成效,但仍不足以弥补市场端降价的影响。同时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面临转型 升级,对企业在环保、安全、用工等方面规范性要求的不断加强,公司成本管控压力不断增大。 应对措施:优化成本预算模型,实现以市场价格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机制,并强化事前成本控制措施的拟 订;加强成本过程管控,强化设计阶段、工艺阶段的成本控制策划与检视;优化成本过程监控分析机制,实 现项目成本实时管控与风险预警;开展提质增效降成本、精益管理等专项工作,细化对外包外协的过程管控 流程。 (3)产品质量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管控,但仍面临以下质量风险:母公司航空数控零件种类较多,部分产品原材料 价值高,因技术工艺难度较大,同时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原材料价值高的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稍 有不慎发生质量问题产生报废,将导致公司质量损失陡增;子公司集成瑞鹄存在质量保证手段与客户要求存 在差距,由此导致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风险。 应对措施:母公司将针对高价值零件严格执行风险分析和工艺评审制度,优化程序以减少人工干预,提 高加工质量,对加工过程增加抽查与监督考核;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强化员工工作质量考核与引导。集 成瑞鹄将开展精益生产专项行动,通过加强不良预防、4M变更、不合格品控制等方面管理力度,提升产品质 量;通过成立品质改善专项推进小组,推进过程问题改善。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