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192 融捷股份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能源材料产业、光电显示材料产业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行业) 2.62亿 86.31 1.30亿 94.84 49.58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行业) 3871.10万 12.76 657.94万 4.81 17.00
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行业) 199.40万 0.66 -28.55万 -0.21 -14.32
其他(行业) 84.48万 0.28 77.40万 0.57 91.62
─────────────────────────────────────────────────
锂精矿(产品) 2.62亿 86.31 1.30亿 94.84 49.58
锂电池设备(产品) 3871.10万 12.76 657.94万 4.81 17.00
锂盐(产品) 199.40万 0.66 -28.55万 -0.21 -14.32
其他(产品) 84.48万 0.28 77.40万 0.57 91.62
─────────────────────────────────────────────────
国内(地区) 3.03亿 100.00 1.37亿 100.00 45.1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行业) 3.98亿 70.95 2.44亿 91.61 61.37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行业) 9575.01万 17.06 1485.02万 5.57 15.51
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行业) 6481.08万 11.54 530.74万 1.99 8.19
其他(行业) 251.12万 0.45 222.02万 0.83 88.41
─────────────────────────────────────────────────
锂精矿(产品) 3.98亿 70.95 2.44亿 91.61 61.37
锂电池设备(产品) 9575.01万 17.06 1485.02万 5.57 15.51
锂盐(产品) 6481.08万 11.54 530.74万 1.99 8.19
其他(产品) 251.12万 0.45 222.02万 0.83 88.41
─────────────────────────────────────────────────
国内(地区) 5.61亿 99.99 2.67亿 100.00 47.53
国外(地区) 6.82万 0.01 6257.41 0.00 9.17
─────────────────────────────────────────────────
直销(销售模式) 5.61亿 100.00 2.67亿 100.00 47.5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行业) 1.72亿 68.79 1.09亿 97.63 63.20
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行业) 3978.75万 15.87 153.87万 1.38 3.87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行业) 3729.00万 14.88 8.07万 0.07 0.22
其他(行业) 113.72万 0.45 102.37万 0.92 90.02
─────────────────────────────────────────────────
锂精矿(产品) 1.72亿 68.79 1.09亿 97.63 63.20
锂盐(产品) 3978.75万 15.87 153.87万 1.38 3.87
锂电池设备(产品) 3729.00万 14.88 8.07万 0.07 0.22
其他(产品) 113.72万 0.45 102.37万 0.92 90.02
─────────────────────────────────────────────────
国内(地区) 2.51亿 100.00 1.12亿 100.00 44.5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行业) 7.22亿 59.63 6.22亿 93.65 86.17
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行业) 2.94亿 24.30 -281.48万 -0.42 -0.96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行业) 1.91亿 15.74 4132.17万 6.22 21.67
其他(行业) 395.22万 0.33 365.66万 0.55 92.52
─────────────────────────────────────────────────
锂精矿(产品) 7.22亿 59.63 6.22亿 93.65 86.17
锂盐(产品) 2.94亿 24.30 -281.48万 -0.42 -0.96
锂电池设备(产品) 1.91亿 15.74 4132.17万 6.22 21.67
其他(产品) 395.22万 0.33 365.66万 0.55 92.52
─────────────────────────────────────────────────
国内(地区) 12.11亿 100.00 6.64亿 100.00 54.86
─────────────────────────────────────────────────
直销(销售模式) 12.11亿 100.00 6.64亿 100.00 54.8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6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融捷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 │ 45125.02│ 80.38│
│比亚迪 │ 7086.50│ 12.62│
│第三名 │ 1502.71│ 2.68│
│第四名 │ 1234.70│ 2.20│
│第五名 │ 413.04│ 0.74│
│合计 │ 55361.97│ 98.6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6.5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2499.12│ 38.16│
│融捷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 │ 4917.46│ 15.01│
│第三名 │ 2405.12│ 7.34│
│第四名 │ 1010.18│ 3.08│
│第五名 │ 971.22│ 2.96│
│合计 │ 21803.10│ 66.5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主要产品为锂精矿、锂盐和锂电池设备
,其中锂矿采选业务以自有矿山的锂辉石为原料,经过采矿、选矿生产出锂精矿,用于生产电池级锂盐,包
括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原材料,电池级锂盐广泛应用于三元材料、磷酸
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
3C数码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未发生变化,公司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项目尚
处于建设期以及前期规划阶段,尚未有产品产出。
1、锂矿采选业务
公司拥有康定市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脉的采矿权,已形成105万吨/年露天开采能力及45万吨/年原矿石
处理的选矿能力,是目前国内已进入供应渠道的持续在产锂辉石大型矿山。
公司锂矿精选扩产项目落实已取得一定的进展,2024年12月公司与甘孜州康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原矿
外运合作协议》,其中协议约定一是在协议生效后两年内,融达锂业可以将矿山开采的一定数量的原矿石进
行委外选矿,二是在矿山原址新增35万吨/年选矿产能。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在矿山进行常规采选矿作业
,自选锂精矿产出量同比有所增长;另一方面将开采的原矿石委托外部加工厂选矿,增加了锂精矿产出来源
,大幅提高了公司锂精矿产出量。报告期内,公司精矿量产量同比增加1.5倍,锂矿采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5
1.87%。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筹备矿山原址新增35万吨/年选矿项目,但项目建设存在一定周期,请投资者注
意投资风险。
2、锂盐生产及加工业务
公司锂盐生产及加工业务主要有两部分,合并范围内的锂盐业务是从事粗制碳酸锂和工业级碳酸锂的精
加工提纯业务,产品为电池级锂盐,现有产能4800吨/年;联营企业的锂盐业务是采用锂精矿为主要原材料
,经湿法冶炼工艺生产出电池级锂盐,现有产能2万吨/年,自2021年8月20日起由公司受托经营。公司自有
锂盐产能与联营企业锂盐产能合计2.48万吨/年。
2025年上半年,锂盐产品价格总体呈现单边下行走势,锂盐产品利润空间持续收窄,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给锂盐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报告期内,为充分控制锂盐业务的经营风险,公司减少了合并范围内锂盐业
务的开展,锂盐业务控股子公司亏损。
3、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
公司锂电池设备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在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具备锂电池工厂规划、工艺规划、整线规划设计的能力,可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锂电池设备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线上偏后端和装配段的设备,其主要产品有移动仓储式烘烤生产
线、全自动注液机、全自动化成机等。为应对未来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也将持续关注锂电池产品的更
新动态,并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等研发力度。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已发货设备的验收工作,同时采取控
制采购成本和其他降本增效措施,取得一定进展与成效。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
略有增长,营业成本下降,毛利率上升,经营业绩大幅减亏。
(二)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和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新能源行业需求的增长、公司
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等。
1、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作为锂产品的终端需求领域,其发展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国家为推动双碳目标
,近年来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储能行业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对上游锂材料行业的发展和业绩实现产生较为深
远的影响。碳酸锂等锂产品作为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
有利于锂电池材料企业业绩实现。
2、新能源行业需求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行业的持续发展,加上小动力电池及动力船舶、消费电子等终端领域的需求,带动
了国内锂电池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终端应用需求扩容有望持续拉动“电池—材料(磷铁/三元/钴酸锂/电
解液/金属锂)—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矿(辉石/卤水/云母)”整个链条的放量,推动产业链不同
环节企业的业绩实现。
3、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
公司与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均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布局,已形成从锂矿采选、锂盐
生产及加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锂电池、锂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布局,且互为
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并能有效抵抗市场波动时的经营风险。
(三)行业发展情况
1、终端应用领域发展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均位于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的中上游,终端应用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消费电子等,
其中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是锂电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和增量来源。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依旧呈
现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增长,报告期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47.3%。在
储能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储能行业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与调整,引导行
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主导转型。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
年上半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69.4%(功率)/76.6%(容量),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新增装
机规模占比94.21%(功率)/87.95%(容量),依旧为主流技术路线。
2、锂电池设备行业发展情况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是锂电池设备行业的重要驱动力,但因锂电池行业前几年投资建设了
大量的新增产能,导致行业产能短期供需错配,锂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且竞争越趋激烈,锂电池
企业扩产步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锂电池设备需求增速有所放缓。根据伊维经济研究院(EVTank)数据
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8.8%,近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展望未来,EVTank表示海外锂电池设备市场依然是未来5年增速最快的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另一方
面,锂电池技术的升级也会带来新的设备需求,如大圆柱电池设备、固态电池设备、钠离子电池设备等。随
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设备将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稳定、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
锂电池提质降本的需求。
3、上游锂资源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碳酸锂累计产量为38.6万吨,较上年同
期增长29%;氢氧化锂累计产量为20.3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8.1%;我国累计进口锂精矿349.6万吨,同比增
加35.6%。报告期内,进口锂精矿仍然是我国锂盐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锂精矿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和
非洲。
报告期内锂产品价格单边下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同比跌幅近三分之一,6月下旬跌破6万元,创近三年
来历史新低,锂盐加工企业大面积亏损;锂精矿价格走势与锂盐价格走势一致,也在报告期末跌至约630美
元/吨的低价。锂产品终端应用领域持续增长,但锂产品价格却持续低位,其根源仍在于供需结构失衡。从
供给端看,2025年仍是扩产高峰年,全球多个锂矿项目进入投产或产能释放阶段,非洲马里Goulamina锂辉
石一期项目和Bougouni锂矿项目、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二期项目、新疆大红柳滩锂精矿采选项目和阿根廷
Mariana盐湖等新项目纷纷投产,大量的产能集中释放,使得市场上碳酸锂的供应量大幅增加,导致锂产品
上下游各环节库存仍维持在一定水平。但进入7月以后,受行业部分公司停产检修及政策导向等消息影响,
碳酸锂价格触底反弹,截至7月末已反弹至7万元/吨左右,后续价格走势仍取决于供需关系等因素。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锂矿资源储备
公司拥有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脉采矿权,平均品位超过1.42%,位于我国国家级锂资源建设基地康
定市甲基卡锂辉石矿区,公司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脉氧化锂含量高,矿脉集中,开采条件优越,是公司打
造锂电池材料产业一体化、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的坚实资源基础。市场部分研究表明目前及未来几年锂资源
供应充足,但长期看,新能源和储能产业仍在持续扩张,在锂价低位震荡期间,锂资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拥有持续稳定的供应保障是公司核心竞争力。
2、产业链协同效应
公司与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均在锂电池产业链相关环节进行布局,互为上下游。关于产业链布局的详情请
查阅本节之“一、报告期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之“(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之“3、公司在新能源锂电
池材料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相关内容。
公司将依托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和公司在锂电池产业链的完整布局,进一步打通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下游
,助力公司共享技术传承并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
3、成本竞争优势
公司锂资源获取较早,且为全露天开采,相关成本相对较低,锂精矿产品毛利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
目前锂资源供应充足、锂产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的情况下,公司锂精矿产品毛利率仍在行业内有较强的竞争
优势。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创新、进取、卓越、自信”的企业精神,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核心业务,拓展夯
实资源产业基础的经营策略,做好事业发展规划、事业落地和管理落地。以“全力打造三大竞争力,做价值
创造型企业”为出发点,重点是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信息化系统搭建、持续提升模式创新能力、提高管
理水平及效率,以打造公司的产业链、创新和管理三大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发展赋能。
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因增加了原矿外运委托选矿业务,锂精矿产销量大幅增加,锂精矿产品营
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1.87%。但受供给量持续增加、大量产能集中释放等影响,锂盐产品销售价格大幅
下降,为控制锂盐产品经营风险,公司减少了锂盐产销量,锂盐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公
司确认联营锂盐企业投资收益大幅减少,前述原因共同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但公司业绩
变化总体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03亿元,同比增加21.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5亿
元,同比减少48.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0亿元,同比减少35.88%。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规
模小幅变化,其中总资产44.08亿元,相比期初增加了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00亿元,相
比期初增加了1.26%。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