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01 九鼎新材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及高性能玻璃纤维、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基材的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制造(行业) 5.51亿 96.86 1.47亿 96.31 26.75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787.21万 3.14 564.93万 3.69 31.61
─────────────────────────────────────────────────
玻璃纤维及制品(产品) 3.14亿 55.24 1.05亿 68.88 33.55
玻璃钢制品(产品) 2.37亿 41.62 4200.51万 27.43 17.73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787.21万 3.14 564.93万 3.69 31.61
─────────────────────────────────────────────────
中国大陆(地区) 3.69亿 64.89 8745.55万 57.11 23.68
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地区(地区) 2.00亿 35.11 6567.33万 42.89 32.8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制造(行业) 16.38亿 95.27 3.98亿 93.57 24.32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8135.60万 4.73 2738.44万 6.43 33.66
─────────────────────────────────────────────────
玻璃钢制品(产品) 8.58亿 49.91 1.85亿 43.52 21.60
玻璃纤维及制品(产品) 7.80亿 45.36 2.13亿 50.05 27.3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135.60万 4.73 2738.44万 6.43 33.66
─────────────────────────────────────────────────
中国大陆(地区) 13.15亿 76.47 2.94亿 69.02 22.35
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地区(地区) 4.05亿 23.53 1.32亿 30.98 32.60
─────────────────────────────────────────────────
直销(销售模式) 17.19亿 100.00 4.26亿 100.00 24.7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 8.55亿 94.23 1.64亿 92.47 19.19
(行业)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5238.37万 5.77 1335.38万 7.53 25.49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品) 4.73亿 52.14 5955.36万 33.58 12.59
玻璃纤维及制品(产品) 3.82亿 42.08 1.04亿 58.90 27.3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5238.37万 5.77 1335.38万 7.53 25.49
─────────────────────────────────────────────────
中国大陆(地区) 6.85亿 75.55 1.18亿 66.69 17.26
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地区(地区) 2.22亿 24.45 5907.47万 33.31 26.64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玻璃纤维和玻璃钢制品制造(行业) 13.61亿 94.34 2.91亿 87.94 21.41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8163.26万 5.66 3995.86万 12.06 48.95
─────────────────────────────────────────────────
玻璃纤维及制品(产品) 8.80亿 61.03 1.97亿 59.35 22.34
玻璃钢制品(产品) 4.80亿 33.31 9469.39万 28.59 19.71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163.26万 5.66 3995.86万 12.06 48.95
─────────────────────────────────────────────────
中国大陆(地区) 10.38亿 71.99 2.27亿 68.65 21.90
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地区(地区) 4.04亿 28.01 1.04亿 31.35 25.71
─────────────────────────────────────────────────
直销(销售模式) 14.42亿 100.00 3.31亿 100.00 22.9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3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2948.77│ 36.61│
│第二名 │ 5701.06│ 3.32│
│第三名 │ 5083.41│ 2.96│
│第四名 │ 4088.05│ 2.38│
│第五名 │ 3624.56│ 2.11│
│合计 │ 81445.86│ 47.3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5685.87│ 12.22│
│第二名 │ 9866.27│ 7.69│
│第三名 │ 7737.03│ 6.03│
│第四名 │ 3694.00│ 2.88│
│第五名 │ 3103.66│ 2.42│
│合计 │ 40086.83│ 31.2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从事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
制造、销售,
公司系中国玻璃纤维制品深加工基地,航空特种玻纤布定点生产企业等,一步法连续毡、二元高硅氧等
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产品种类、质量、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比价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建立了对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与主要原料供应商建立
了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以拉动式为主的柔性生产方式。
(3)营销模式
公司产品采用“外销+内销”模式、“直销+代销”模式,直销为主,少量代理为辅。
3、行业发展情况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隔热、阻燃、
吸音、电绝缘等特性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是传统材料的理想替代材料,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及可设
计性决定其下游应用广泛,是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电子
电器、石油化工、冶金、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新能源、环境保护、储罐、体育器材以及耐用消费品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规模化生产使得
玻璃纤维成本中枢下降,替代性价比提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创新产品的出现,不断提升玻璃纤维的
性能,拓展其应用场景,使得行业需求兼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双重特性。目前已形成上游玻纤产业及下
游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玻纤生产国。
根据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经济运行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随着
产能调控持续推进和需求端季节性复苏,全行业逐步实现供需平衡和玻纤产品价格上涨,行业整体效益水平
有所好转。但由于困扰行业发展的内外因素仍然存在,部分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本投资玻纤热情不减,当前行
业市场供需平衡基础脆弱。
(1)产能产量情况
①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持续回落
上半年玻璃纤维纱累计产量增速继续回落,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4.8%降低至2.3%,其中自5月份起,单
月玻璃纤维纱产量同比增速已经由正转负,6月份单月玻璃纤维纱产量同比增速为-0.7%。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市场低迷之后,上半年全行业在复苏行业、恢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方面基本达成共识
。为此,业内企业主动实施产能调控措施,延迟新建生产线投产计划、缩减投产规模、关停到期冷修产线等
,从而使玻璃纤维纱产量增速逐步回落。在此基础上,随着二季度下游市场季节性复苏,行业整体基本实现
供需平衡,各品种玻纤及制品价格陆续实现小幅上涨。
②玻璃纤维制品:市场需求结构深度调整
工业用毡布制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玻璃纤维工业用毡布制品
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影响广大中小玻纤及制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总量为52,529亿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资39,883亿元,同比下降10.4%。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影
响,包括建筑保温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制品在内的建筑用玻纤制品细分市场继续保持低迷,相关企业生产经营
持续承压。但与此同时,包括水利、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持续增长,能源、环保及消费电子
等细分市场不断涌现新需求新应用,各类节能、绝缘、安防等功能用玻璃纤维工业用毡布制品发展迅速。
电子用毡布制品方面:据工信部数据,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增速较快,出口回升趋稳。其中
,上半年我国移动手机总产量达到75,177万台,同比增长9.7%;微型计算机15,730万台,同比增长1.0%;集
成电路2071亿块,同比增长28.9%。此外,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零售4,487亿元,同比增长3.1%。在此背景下
,玻璃纤维电子用毡布制品市场供需基本保持稳定,电子布价格小幅回升。
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方面:上半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产量同比增长达到15.2%,增速远
远超过玻璃纤维纱原料同比2.3%的增速,整体市场需求仍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上半年我国新增风力发电装
机4755亿千瓦,同比增长6.9%。上半年汽车总产量为1,396.0万辆,同比增长5.7%,其中新能源车累计产量4
90.3万辆,同比增长34.3%。与此同时,光伏新能源市场首次规模化使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上半年仅在光
伏边框环节已经有超10GW的光伏组件市场规模形成。
(2)行业经效情况
上半年,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4%,降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但与去年
全年相比明显收窄。行业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59.7%,降幅与一季度相比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上半年
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03%,与一季度末相比提升近1.5个百分点,反映出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仍处于严重偏低状
态,但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形势有所好转。
随着供给端主动收缩和需求端季节性复苏,各主要玻纤纱生产企业在二季度基本实现产销平衡,虽然部
分企业库存量仍比常年偏高,但在经历了一年多的供需失衡和低价竞争后,稳增长暂时成为当前行业共识。
因此自3月底起,调价首先从局部小批量产品启动,进而逐步扩张到各主要品种产品价格普遍上调,再到热
塑、风电等各类高端产品实现差异化价格上调。在此基础上,行业头部企业逐步实现营利,但广大中小企业
,尤其是坩埚拉丝生产企业,因为产能相对分散且下游市场受到池窑类产品竞争冲击,经营仍较为困难。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优势: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坚持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主导
产业。公司产品属于新材料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是国家和行业政策中明确的重点发展领域。
公司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及增强基材产品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景。
2、技术平台与产品优势: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健全的研发体系及成
熟的研发队伍。公司现有产品中砂轮网片的技术、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
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专利获得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纺织型玻纤深加工制品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
先水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自动化、智能化工艺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玻纤连续毡
、二元组分高硅氧等高性能玻纤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玻纤连续毡生产工艺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中
国好技术称号。公司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持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现场管理,多措并举,提
高产品质量,减少能源损耗,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专利优势:公司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在专利成果方面,“一种砂轮网片自动化成型、捡拾
与检验一体化生产线”获得第2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128项,其中发明
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5项,新申请专利5项。
4、资源优势:公司一直积极开展与高校、协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产品、技术、市场、人才
等方面协同创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上下游紧密合作,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孵化,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全
产业链生产体系,不断促进产业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
5、核心管理团队优势:公司根据玻纤行业的特点,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核心
管理团队,公司生产、营销、技术等关键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多年的管理经验,对玻纤行业以及上下
游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公司通过制定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针,建立各种机制推动业务和管理的进步,并严格
应用在技术研发、内部管理等方面,以保证生产经营的规范性。
6、品牌优势:在长期的国内外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产品凭借着齐全的规格、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信
誉,在国内外玻纤玻钢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鼎”牌玻纤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
鼎”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专
业化的服务,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客户满意度评价机制,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品牌优势不断提升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