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36 大华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物联行业(行业) 321.81亿 100.00 124.99亿 100.00 38.84
─────────────────────────────────────────────────
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产品) 257.75亿 80.10 105.88亿 84.71 41.08
创新业务(产品) 55.66亿 17.30 18.01亿 14.41 32.35
其他(产品) 8.39亿 2.61 1.11亿 0.89 13.19
─────────────────────────────────────────────────
境外(地区) 162.94亿 50.63 71.96亿 57.57 44.17
境内-To B(地区) 87.10亿 27.07 31.23亿 24.98 35.85
境内-To G(地区) 40.57亿 12.61 16.31亿 13.05 40.20
境内-其他(地区) 31.20亿 9.69 5.49亿 4.39 17.5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物联行业(行业) 148.67亿 100.00 61.35亿 100.00 41.27
─────────────────────────────────────────────────
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产品) 120.29亿 80.91 52.22亿 85.12 43.41
创新业务(产品) 24.61亿 16.55 8.60亿 14.02 34.96
其他(产品) 3.77亿 2.53 5284.47万 0.86 14.03
─────────────────────────────────────────────────
境外(地区) 74.85亿 50.35 34.67亿 56.50 46.31
境内-To B(地区) 39.01亿 26.24 14.98亿 24.41 38.39
境内-To G(地区) 17.68亿 11.89 7.74亿 12.62 43.79
境内-其他(地区) 17.13亿 11.52 3.97亿 6.47 23.1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物联行业(行业) 322.18亿 100.00 135.43亿 100.00 42.04
─────────────────────────────────────────────────
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产品) 266.45亿 82.70 117.19亿 86.53 43.98
创新业务(产品) 49.07亿 15.23 17.38亿 12.83 35.41
其他(产品) 6.67亿 2.07 8697.46万 0.64 13.04
─────────────────────────────────────────────────
境外(地区) 153.27亿 47.57 71.14亿 52.53 46.42
境内-To B(地区) 90.87亿 28.21 36.58亿 27.01 40.25
境内-To G(地区) 43.33亿 13.45 19.72亿 14.56 45.52
境内-其他(地区) 34.71亿 10.77 7.99亿 5.90 23.0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物联行业(行业) 146.34亿 100.00 62.70亿 100.00 42.84
─────────────────────────────────────────────────
智慧物联产品及方案(产品) 121.61亿 83.10 54.35亿 86.69 44.69
创新业务(产品) 22.59亿 15.44 7.92亿 12.64 35.08
其他(产品) 2.13亿 1.46 4238.47万 0.68 19.86
─────────────────────────────────────────────────
境外(地区) 68.62亿 46.89 32.49亿 51.82 47.34
境内-To B(地区) 38.58亿 26.36 15.74亿 25.10 40.80
境内-To G(地区) 20.82亿 14.23 9.39亿 14.98 45.12
境内-其他(地区) 18.31亿 12.51 5.07亿 8.09 27.7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7.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6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关联方) │ 127228.07│ 3.95│
│单位2 │ 107452.02│ 3.34│
│单位3 │ 51954.83│ 1.61│
│单位4 │ 47744.57│ 1.48│
│单位5 │ 41071.14│ 1.28│
│合计 │ 375450.62│ 11.6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4.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8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125239.21│ 6.12│
│单位2 │ 68642.10│ 3.35│
│单位3 │ 59824.14│ 2.92│
│单位4 │ 47790.25│ 2.34│
│单位5 │ 43724.30│ 2.14│
│合计 │ 345220.00│ 16.8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国内市场业务有所承压,海外业务面临地区性贸易保护、局部地区冲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
风险,致使经营承压;但与此同时,国内政策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为公司把握新市场潜力提供了更多可
能,海外新兴经济体需求相对旺盛,中资企业加速出海,也为海外业务增长提供新的动能。同时,以人工智
能为重要引擎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大模型的出现深刻重塑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带动多模态、RAG、Agent等技术快速
演进,大幅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为各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发展打开了难得的窗口期。智慧物联行业以
千行百业客户业务需求为牵引,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算法沉淀和场景应用的经验积累,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
的先进技术在各应用领域的有效落地,行业护城河得到持续巩固。此外,数据要素将逐步成为影响产业发展
的关键战略性资源,智慧物联行业围绕物联感知数据要素产业链,助力推进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
商品化,持续丰富业务内涵。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与智能化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未来,政府数字化建设
、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会进一步释放,智慧物联行业能力圈也正从客户外围系统整合迈向核心生产、管理系
统中,行业空间依然广阔。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业务概述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以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两大
技术战略为支撑,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有效融合于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城市数字化创新
和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城市业务领域,围绕“城市高效治理、城市运行自治、安全体系升级、生态协同治理”目标,建立“
架构统一、利旧兼容、能力共享、商业开放”的新型智慧城市生态,在交通、交警、社会治理、公共民生、
生态环境等行业,深耕城市业务场景,为城市各行业领域提供领先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服务城市数字化创
新,助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在企业业务领域,将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洞察产业变革趋势,深入千行百业,
挖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需求,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优质的数智化升级解决方案。在建筑、教育、制造、石化
、煤炭、电力、钢铁、农产、物流、文旅、医疗、金融、商业连锁等领域,公司积极进行创新实践,围绕保
障生产安全,提升生产能力,促进经营提效,优化服务质量等客户价值实现,致力于成为值得客户信赖的企
业数智化升级合作伙伴。
在创新业务领域,公司基于对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多年在智慧物联领域的积淀,持续探索新兴
业务,包括: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安检、智慧消防、存储介质等创新业务。
2024年,公司构建了更加广阔的AIoT能力,强化了融合连接能力,激活以视频为核心的数据要素价值,
坚实地朝着智慧物联首选品牌的目标迈进。
在技术领域,公司持续强化技术能力。AIoT方面,坚持以视频为核心,持续深化全域6D感知能力,视网
融合构建更宽泛的连接能力;借助图像、语音、文本等多模态技术与公司行业沉淀的深度融合,持续完善行
业大模型架构体系,构建全面的场景化AI能力;通过大小模型协同,结合行业业务场景,加快推进行业大模
型落地应用。物联数智平台方面,基于对城市治理与企业需求的深刻洞察,进行平台全新升级,以数据全生
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助力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与商品化进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依托全域6D多
维感知技术及多元连接能力,实现全网数据高效汇聚,构建城市与企业的动态数据底座,推进数据资源化;
构建图数融合计算体系,打通视图数据与业务数据壁垒,挖掘多维特征并建立多模态关系网络,激活数据深
层价值,推进数据资产化;升级软件工程化能力,实现行业场景模块与大模型、图数融合技术的自由编排,
赋能城市高效治理与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业务领域,公司持续赋能行业客户释放业务价值。在城市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将数智化能力落地到
城市万千场景,聚焦社会安全、城市有序、治理提效、绿色惠民四大业务领域,深刻洞察行业场景需求,持
续构建行业领先的产品和方案能力,通过数智融合与应用创新护航城市业务落地,助力城市管理效率提升,
提供科学决策支持。在企业业务方面,公司专注场景数智化业务,积极进行创新实践,通过与合作伙伴技术
共创和商业共享,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数智化解决方案,为用户构建大安全体系、构铸数智生产力、提升经营
决断力,助推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2、组织构成
公司设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院和产品工程院五大研究院,支
撑AIoT智慧物联和物联数智平台两大研发产品线,赋能城市业务、企业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三大解决方案部
门,并以杭州总部为中心,在西安、成都、欧洲、拉美建立研发分中心,有序拓展全球化研发体系布局,满
足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探索技术的无限可能。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家认定
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以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持续做出突破性贡献
,引领行业发展。
在创新业务方面,包括华睿科技、华感科技、华锐捷、华视智检、华消科技、华忆芯科技等分子公司,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基于智慧物联领域持续拓展业务边界,与集团主营业务形成融合与互补。在全球化业务
趋势下,公司有序推进国内和海外的营销与服务体系布局,为客户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咨询、设计、销售、
交付和售后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目前,国内营销中心覆盖全部省市和70%以上区县,海外营销中心设立6
9个境外分支机构,产品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公司在全球具备服务合作伙伴1000多家,设立备件中心、
备件站170多个。
3、主要产品及能力
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对“全感知、全智能、全连接、全计算、全生态”的“五全”能力基座投入与建
设,建立起行业领先的“视频与非视频多模态感知、感知到认知智能全覆盖、多元化连接、端边云融合计算
”的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基础设施研发与解决方案闭环服务,持续保持技术与产品的行业领先性。同时,公
司积极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数字技术生态,坚定推动从数字基础设施、行业范式应用、算法能力到数据
智能向合作伙伴及行业开发者的全面开放。
全感知:通过视觉、多频谱、时间、空间等多维融合应用,保持产品与技术的场景精准适配,构建一套
行业领先的全方位感知体系,在数字世界真实呈现物理世界;
全智能:面向行业需求,为实现从感知智能到数据智能,再到业务智能的闭环,基于算法、大数据和业
务平台,构建了一套自治系统,实现客户数据价值挖掘和智能决策;全连接:构建适应多元化场景需求的数
据连接体系,夯实物联感知和信息互联相融合的数据价值连接基础,持续提升物联感知接入与集成能力;
全计算:全面实现包括图像算力、AI算力、通用算力等计算资源化,统一调度协同端边云算力和算法,
构建一套全网计算架构体系;
全生态:全面开放业务、软件、算法、硬件等合作生态,构建共建、共赢、共生的生态圈,打造智慧物
联生态共同体。
3.1全感知
公司坚持以视频为核心,不断强化在各类极端环境下的视频感知能力,在全域6D感知架构下,持续拓展
音频、雷达、热成像、高光谱、激光等非视频维度的感知手段,丰富产品形态来适配各行各业的细分场景,
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感知服务。
3.1.1视频感知技术与产品
公司以AI技术为驱动内核,实现视频感知系统的全链路智能化重构。通过视觉引擎与思维引擎的双引擎
驱动,完成传统摄像设备向智能视觉终端的认知升级。
在技术架构层面,持续夯实光学成像、智能运动控制、高效编码传输及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核心技术底座
,构建坚实的技术基座,全面赋能产品迭代与性能跃迁。在终端产品层面,公司持续完善多摄感知产品矩阵
,通过智能多摄联动、多摄协同、多摄拼接等创新设计,显著提升单设备的多维场景覆盖能力与业务执行效
能。面向细分行业场景,打造覆盖智能安防、能源化工、工业检测、交通管理等垂直领域的专业化摄像机产
品体系,深度契合行业场景需求,持续拓宽商业应用边界。
(1)全彩夜视增强以AI视觉重构成像体系,推出第二代AIISP技术,突破传统ISP性能边界,全面升级
产品矩阵:通过AI算法深度优化低照度场景信噪比、色彩还原及运动拖影抑制,实现夜间全彩成像与细节增
强,并完成算法轻量化适配全系产品,推动AI夜视普惠化。同时,推动“算法-硬件-场景”三维创新,构建
从夜间成像到复杂光环境解析的智能视觉闭环。
夜视王系列首创无补光全彩监控,支持百米周界精准检测,兼具抗飞虫干扰与低功耗特性;天镜/天阙
系列搭载大模型增强算法,显著提升夜间非机动车及车内人员抓拍效果,重瞳3.0技术实现全目标速度自适
应追踪,超景深技术升级景深聚焦自动化一键联调;熠臻系列加载逆光猎影技术,有效消除车灯强光导致的
监控盲区,保障高速场景全天候可视。
(2)智能场景适应以AI主动视觉技术为核心,突破复杂场景成像瓶颈,实现产品矩阵全面进化。通过
动态调节成像系统与算法优化,显著提升逆光、雾雨及室内复杂光源的场景适应力,实现检测准确率与模式
切换流畅性双升级。在周界检测方面,引入大小模型协同计算,有效抑制光线突变、雨水干扰导致的误报,
强化匍匐/翻滚等非常规姿态识别能力,检测距离与精度同步提升。在创新精准检索功能方面,依托端侧实
时结构化特征提取与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实现局域网多机并发图搜,摆脱传统大算力服务器依赖。超能MA
X/TIOC系列加载协同周界与场景自适应技术;三目百米周界相机通过多焦段接力实现单机百米覆盖;双枪/
双云台等设备构建多向多摄监控网络,支持视角灵活调节与超宽域监控;多摄联动系列升级AST变级加速、
目标关联去重技术,联动跟踪效率与稳定性大幅提升。技术革新深度赋能安防、交通等场景的精准感知与高
效运维。
(3)专业场景定义场景定义系列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依托技术积淀与场景洞察,瞄准行业
数字化转型痛点,为客户提供以场景精准定义的产品。
在电力领域,相关产品能实现云台毫米级精准定位、完成仪表数据自动化采集,且能在无网无电环境实
现电力线异物AI识别。在水利监测领域,采用4G雷达水位计,达成±1mm精度突破极端天气监测瓶颈。在矿
山场景中,首创自清洁摄像机解决井下镜头污染难题,超小体积实现危险区域强化管控,觅音技术优化矿下
对讲效果。在交通领域,产品能够极速响应并结合ITO加热玻璃,适配车路协同场景。在城市管理领域,通
过4G免布线高位相机或视频桩,推动智慧停车建设。在港航领域,远控摄像机攻克强振动场景难点,赋能港
口机械远程精准操控。在智能制造领域,摄像机采用微型化机身与三重抗震结构,配合高帧率成像精准捕捉
高速移动目标,全面提升工业质检效率。
(4)无电无网全时值守公司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转型要求,对低功耗技术平台进行升级,通过动态分区
断电控制等技术,大幅降低设备运行功耗;新增AOV(低电全时视频值守)模式,在极低功耗下仍能保证24
小时不间断录像,无需布线就可获得长电摄像机的体验。
基于新一代低功耗平台,公司推出一系列节能无线摄像机,配备宽温电池设计,可应对各类温度环境使
用需求。依赖产品续航能力提升和宽温电池等特点,实现摄像机应用场景的拓展。
(5)高清同轴高清同轴系列基于客户场景需求持续创新:全彩3.0搭载锐利/分区补光技术,解决画面
亮度不均痛点;双光全彩通过动态感知与智能光切换实现全时段监控,降低部署成本;PT系列新品采用双光
同轴、无感混合变倍等自研技术,突破传统变焦限制,拓展周界防护等场景应用。
3.1.2全域感知技术与产品
基于“全域6D感知”产品技术架构,公司持续拓展音频、毫米波、射频等更多非视频维度的感知手段,
融合各维度数据的智能分析、研判,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感知适应力和信息关联能力,挖掘智慧物联行业价值
。
(1)毫米波雷达感知产品通过算法优化持续提升检测精度,有效降低误报率,已经构建安防、交通、
体积、康养四大产品矩阵:安防雷达,可用于覆盖发电站周界防护;交通雷达,能够支撑治超、交调及铁路
防入侵场景;体积雷达,实现料堆、筒仓的三维测量;康养雷达,监测人体姿态与健康状态。
进一步拓展雷视融合领域产品,通过场景化产品组合,形成从周界防护到智慧交通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如“哨兵”系列搭载VRF2.0算法,实现视频与雷达特征级融合,广泛应用于全息路口、交通预警等场景;海
外Spotter测速柱,采用模块化设计满足超速抓拍、违章治理需求。
(2)音频感知产品公司持续构建并完善全链路音视频技术体系,覆盖音频采集、传输、处理全流程,
通过企业级开发标准及音频编解码、质量优化、事件检测、语音识别等技术,保障声场适应性与音质智能。
工业音频领域,突破专属滤波算法、频域特征提取及跨信道模拟技术,打造振动采集与算法分析的闭环链路
,推出ASD8000音频智能网关产品,实现工业变压器、轴承的异常检测、广场舞扰民识别等功能,广泛应用
于电力、钢铁、公安等场景。同时,进一步深化交互音频创新,形成多模态解决方案矩阵,深入赋能工业检
测与公共安全管理。
(3)多频域感知产品公司创新融合多频谱技术,构建全域感知体系。光谱探测设备,基于物质吸收特
性进行相应成分分析,如激光气体仪检测可燃、有害气体泄漏,高光谱水质仪感知保障水域安全;全域哈勃
系统,通过融合可见光与热成像,实现全景监测及烟雾识别,应用于森林防火、边海防等领域;数字号牌与
射频视频一体机,应用自主研发的超高频RFID技术,赋能电动车治理、无感通行及城市违停管理。同时,拓
展能见度检测仪、声呐“哨兵”等多元感知设备,持续深化场景解决方案能力。
(4)无线报警产品公司报警产品系列深耕无线技术,发布AirFly4.0技术,优化扩展协议标准,构建新
的软件框架,在数据传输速度、稳定性、接入效率、低功耗性能上均有大幅提升。基于客户需求和业务场景
,产品体系及功能得到完善:持续提升云业务能力优化用户体验,完善Converter基线功能和云端API接口,
让生态接入更便捷,并完成多家报警软件和报警运营中心对接,助推产品打开报警运营管道。
3.1.3智能交互技术与产品
物理世界丰富多彩,在众多场景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有着丰富的交互。通过多维感知对真实世界进
行提炼、多元连接汇集数据、智能计算构筑数智场景,最终让物成为人触达的延伸,提升人与物的互动,拉
近人和人的距离。公司在车辆管理、人员出入管理、智慧办公、门禁对讲及报警、医院护理、工业、新能源
等多领域多场景,陆续推出各类智能交互产品,助推社会不断进步。
(1)人居领域?车辆管理诱导场景在智慧停车领域,将视频与显示、机械控制完美组合,持续优化出入
口通行体验,提高车牌识别准确度及产品稳定性,打造无簧道闸、无簧道闸一体机等一系列行业领先产品,
降低停车场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同时,提供创新的停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改善新能源充电占位问题,
优化用户体验。?人员出入口管理场景
在人员通行领域,公司打造了集智能身份核验、通行行为感知与交互、本地与远程管理于一体的智能人
员通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高端写字楼无人值守通道、智慧园区、智慧校园、智慧文旅、交通枢纽、商业综
合体等楼宇出入口场景,为用户带来极致无感通行体验。
楼宇交互场景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起居之中,包括了门禁、可视对讲、紧急求助等各类智能产品。在门
禁系列中,公司基于技术进步全方位升级产品价值:提升门禁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推出国密、掌静脉识别
系列门禁;为用户带来更流畅的使用体验,实现0.1秒极速无感识别;助力客户实现业务增值,产品支持一
键上云,实现移动端配置与管理,集成广告播放功能,应用于电子门牌展示、园区社区公告发布、商业广告
投放。
在可视对讲领域,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业主提供便捷的生活体验,为社区安全筑起坚实防
线。优化访客、业主与物业管理中心之间的业务流程,融入一键招梯、社区通告播报、智能语音拨号等人性
化功能。
公司依托智慧物联能力基座,精研交互、视频核心技术,不断丰富智慧办公产品体系,持续创新打磨竞
争力,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助力全球教育和会议市场开拓。2024年,推出全新“悦享ProS2”、“专
业S2”系列会议平板产品、系列教育平板产品,协同Deephubboard、DeephubClass等软件,提供极致的音视
频交互体验,打造教育和会议精选方案。
在医院护理场景中,公司以“构建护士与患者间的无障碍沟通桥梁”为核心目标,全新升级智能医护对
讲系统。支持一键换药、高清音视频即时对讲,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响应患者需求;通过精准的护理
定位功能,优化医护人员调度效率;系统在床旁分机上展示其护理级别标识,有效预防护理疏漏的发生。系
统设计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显示控制场景
公司在显控领域旨在满足城市运营中心、枢纽调度中心、中大型指挥中心等场景的高效指挥需求,同时
提升工程部署效率和用户体验,推出视频综合平台M80、K系列MLED控制器、泰山解拼器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
案,通过融合AI技术,打造出无人熄屏、大屏防火、智能除湿三大智能场景应用,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便
捷的服务。
(2)工业领域在智慧用电领域,通过融合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帮助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
性和便捷性。公司发布第三代智能空开产品,升级计量精度及分断能力,提供更精准、更安全的用电保障。
将负荷识别技术应用到智能插座产品,实时末端回路监测,满足宿舍、办公区等场所对违禁电器管控的需求
。丰富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提升智能化运行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
(3)新能源领域公司紧抓新能源发展趋势,实现在新能源充电桩领域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推出多款
充电桩产品,全方位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面向园区、城市、云化场景发布充停一体、商用运营、家
用物联等解决方案,提供车辆泊位管理、充电管理、智慧运维、场站运营等一站式服务,打造更安全、更智
能、更便捷的极致用户体验。
3.1.4智能物联边缘技术与产品
智能物联边缘系列是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智能化产品,作为边缘管理控制中心,与视频感知产品
组合形成不同的应用方案。可以将各类视频、音频、报警和传感设备进行接入和管理,实时采集、处理、存
储和分析数据,实现本地化业务闭环,无需依赖云端,支持快速决策与响应。产品集成多种行业应用算法,
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仓储和商业楼宇等场景。
公司推出基于自主国产硬件及鸿蒙操作系统的系列产品。产品支持海量物联协议和超强AI算力,满足各
行业物联传感和控制设备的接入管理,实现物联数据与视频AI能力的深度融合,为各个行业边缘侧提供端到
端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
3.2全连接
在数智视频时代,网络产品和视频系统需要进行深度融合,公司以“视网融合”为核心理念,以“易安
装、易配置、易维护”为目标,打造“一融三易”产品与技术体系,对“全连接”能力进行全新升级。通过
云重塑了视频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开局、配置和运维方式,让开局更快速、配置更简单、运维更高效。并且,
针对不同使用场景陆续推出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网络、工业网络等体系完善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
。
3.2.1有线传输
2024年,公司打造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不断丰富有线传输产品体系,对核心、汇聚、接入管理型、接
入云管理交换机进行全新升级,实现零配置开局、整网管理、整网VLAN批量划分等视网融合特性,有效简化
了有线传输产品的配置和运维方式,提高了用户运维效率。
3.2.2无线传输
在无线传输领域,公司以满足用户便捷使用、安装简单、接入多样化需求为目标,把“视网融合”的创
新技术加载到各场景的无线产品,丰富无线传输产品体系,优化产品性能,让无线产品的开局更快速、配置
更简单、使用更流畅。比如基于eSync快速加网技术实现无线终端设备一键配网、优化漫游算法为用户带来
极致无感漫游体验、一键隔离视频网与办公网,为用户打造便捷、稳定的无线传输网络。
3.2.3工业场景传输
在工业传输场景中,公司对全系列工业网络产品进行升级,实现工业网络产品上云。产品支持快速环网
、可视化拓扑、批量VLAN配置、智能分析告警和云端配置管理等能力,提高了工业场景网络产品的易用性、
可靠性。
3.2.4全光网络
在全光网络领域,面向企业园区、学校等场景下园区网络的视频、数据、语音业务的融合通信需求,采
用无源光通信技术,2024年推出全系列框式和小型盒式局端汇聚OLT产品,以及特性丰富、规格齐全的终端
接入ONU产品,为用户打造高容量、大带宽、长距离、简部署的新一代全光园区网络。
3.3全计算
在面向多样性的场景时,计算的多样性成为必然趋势。公司“全计算”架构基于边缘智能计算、中心智
能计算、智能存储和云计算等多种维度,为多领域提供算力更强、速度更快和安全可信的计算能力,结合大
模型在“全计算”中的应用,构建可持续驱动的全栈创新,助力城市高效治理和企业数智化升级。
3.3.1智能计算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落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持续加速,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力,智能成为最
有效、最强的生产工具。借助大模型技术在智慧物联行业的推广应用,智能计算从传统的纯视图算法逐步迈
向多模态算法的新阶段,通过大模型零样本能力生成的新算法,快速验证业务场景,完成业务匹配度评估;
通过少样本的大模型微调能力,快速落地智能化项目建设,加速行业智能化的进程。结合大模型在智能化领
域的应用,智能计算从算力构筑、架构互补、数智中台进行突破,通过虚拟化、容器化等部署方式,快速实
现高性能计算资源的全面兼容,适配各类CPU、GPU、NPU,全面实现资源池化。
(1)算力构筑:随着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开源项目日趋成熟,公司已完成全链路产品国产化,覆盖端边
云算力;实现算力资源池化(如:图像算力,AI算力,通用算力,专用算力);发挥行业经验积累,协同合
作伙伴进行技术创新,如:芯片虚化算力切分,专业比对计算,为全链路国产化提供强大算力支撑。为满足
客户对算法效果的高要求,持续不断对跨硬件模型量化进行优化,完成跨硬件精度对齐,实现端边云算力协
同,高效发挥算力价值。
(2)架构互补:公司在面向差异化的长尾场景,基于专业算法、开放算法、大模型算法能力,利用多
智能体架构、嵌入式计算架构、视频云计算架构、训练架构四大不同架构优势,满足客户场景化需求。
(3)数智中台:为最大化发挥公司算力和架构的优势,数智中台将聚焦于能力层面,为上层应用平台
提供智能服务,串联专业算法、训练算法、大模型算法和数据计算等多项能力,提升算法智能化应用,助力
新兴智能业务孵化,为生态伙伴提供智能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