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43 力合科创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化妆品、日用品、保健品及食品塑料包装解决方案的设计、制造和服务提供,以及工艺装备及精密模具设
计制造,高分子材料改性及环保材料研发,化妆品的灌装及搅拌,信息化标签设计和制造,汽车轻量化解
决方案的设计和制造,物流配送,塑料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 7.46亿 71.14 1.27亿 60.85 17.04
科技创新服务(行业) 2.79亿 26.60 6557.65万 31.40 23.53
其他(行业) 2370.88万 2.26 --- --- ---
─────────────────────────────────────────────────
新材料产业(产品) 7.00亿 66.82 1.24亿 59.37 17.71
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产品) 2.51亿 23.98 5678.94万 27.20 22.60
数字经济产业(产品) 4534.50万 4.33 --- --- ---
科技创新运营服务(产品) 2740.26万 2.61 878.71万 4.21 32.07
其他(产品) 2370.88万 2.26 --- --- ---
─────────────────────────────────────────────────
国内销售(地区) 8.75亿 83.52 1.81亿 86.77 20.70
出口销售(地区) 1.73亿 16.48 2763.21万 13.23 16.0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 16.89亿 67.13 3.36亿 53.56 19.90
科技创新服务(行业) 7.77亿 30.89 2.70亿 43.02 34.73
其他(行业) 4971.51万 1.98 2146.23万 3.42 43.17
─────────────────────────────────────────────────
新材料产业(产品) 15.65亿 62.19 3.18亿 50.70 20.34
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产品) 6.76亿 26.87 2.10亿 33.42 31.02
数字经济产业(产品) 1.24亿 4.94 1794.14万 2.86 14.44
科技创新运营服务(产品) 1.01亿 4.02 6025.34万 9.60 59.54
其他(产品) 4971.51万 1.98 2146.23万 3.42 43.17
─────────────────────────────────────────────────
国内销售(地区) 21.34亿 84.82 5.65亿 89.63 26.50
出口销售(地区) 3.82亿 15.18 6542.52万 10.37 17.13
─────────────────────────────────────────────────
直销(销售模式) 25.16亿 100.00 6.28亿 100.00 24.9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 8.16亿 72.50 1.60亿 60.65 19.64
科技创新服务(行业) 2.86亿 25.46 8895.96万 33.68 31.06
其他(行业) 2299.21万 2.04 --- --- ---
─────────────────────────────────────────────────
新材料产业(产品) 7.80亿 69.33 1.62亿 61.34 20.77
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产品) 2.57亿 22.81 7977.73万 30.21 31.09
数字经济产业(产品) 3565.89万 3.17 --- --- ---
科技创新运营服务(产品) 2979.99万 2.65 --- --- ---
其他(产品) 2299.21万 2.04 --- --- ---
─────────────────────────────────────────────────
国内销售(地区) 9.21亿 81.88 2.23亿 84.34 24.18
出口销售(地区) 2.04亿 18.12 4135.02万 15.66 20.28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战略新兴产业(行业) 17.26亿 65.92 3.24亿 42.29 18.77
科技创新服务(行业) 8.51亿 32.52 4.22亿 55.09 49.58
其他(行业) 4079.19万 1.56 2011.01万 2.62 49.30
─────────────────────────────────────────────────
新材料产业(产品) 16.53亿 63.16 3.41亿 44.46 20.60
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产品) 7.16亿 27.35 3.10亿 40.46 43.30
科技创新运营服务(产品) 1.35亿 5.17 1.12亿 14.63 82.79
数字经济产业(产品) 7247.36万 2.77 -1666.21万 -2.17 -22.99
其他(产品) 4079.19万 1.56 2011.01万 2.62 49.30
─────────────────────────────────────────────────
国内销售(地区) 21.59亿 82.49 6.76亿 88.00 31.30
出口销售(地区) 4.58亿 17.51 9215.67万 12.00 20.11
─────────────────────────────────────────────────
直销(销售模式) 26.18亿 100.00 7.66亿 100.00 29.2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8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4843.48│ 13.85│
│第二名 │ 14858.13│ 5.91│
│第三名 │ 11623.89│ 4.62│
│第四名 │ 6894.69│ 2.73│
│第五名 │ 6835.06│ 2.72│
│合计 │ 75055.24│ 29.8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9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9.5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4995.10│ 14.13│
│第二名 │ 17771.61│ 10.04│
│第三名 │ 12385.78│ 7.00│
│第四名 │ 9061.03│ 5.12│
│第五名 │ 5733.31│ 3.24│
│合计 │ 69946.83│ 39.5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为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公司继续落实“十四五”战略规划,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优
势,以“提供一流科创服务,培育一流科技企业”为目标,夯实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
业”发展模式。科技创新服务以成果转化项目投资为核心,突出产业应用为导向,孵化参股大批科技领军企
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主要依托既有项目资源推动并购和产业整合,培育
控股高科技子企业。两种业务方式紧密结合,使得创新孵化服务与产业型子企业培育深度融合,实现公司的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1、科技创新服务
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业务主要包括投资孵化服务、科技创新运营服务、创新基地平台服务。投资孵化服务
是科技创新服务的核心以及主要价值实现手段,科技创新运营服务和创新基地平台服务主要为投资孵化业务
赋能,保障投资孵化业务的稳定性并提升投资回报。
(1)投资孵化服务
公司投资孵化服务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资为核心,通过直接投资、设立管理基金等方式,为科技企业
提供资金支持。
公司可通过资本增值或项目退出获得收益,并可从中识别选择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项目,作为产业化子企
业的候选,对其重点培育,加大赋能力度。公司投资孵化业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
料、生物医疗等“硬科技”领域产业,投资阶段以天使期、初创期、成长期为重点,涵盖科技企业发展全生
命周期。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孵化业务强化“更早、更小、更科技”的策略,并进一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投资
了精准医械、普太科技、禾思科技等企业,涵盖磁共振导航手术机器人、钙钛矿电池、AOI检测设备等硬科
技领域;公司持续通过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向创新链早期延伸,成功挖掘基因治疗药物开发、高功率密
度液流电池、柔性压力传感器等多个前沿创新项目;已投企业发展稳健,奥礼生物、无锡沐创、至秦仪器、
纳科药业、清研电子等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孵化企业宜搜科技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力合创投
获得“投中2023年度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0”、“投中2023年度中国最佳中资创业投资机构TOP50”
、“2023粤港澳大湾区最佳投资机构30强”等荣誉。
(2)科技创新运营服务
公司科技创新运营服务以产业应用为导向,一方面挖掘研判产业端应用需求,另一方面广泛了解科研创
新团队的科技成果及其成熟度情况,对产业端和创新端信息进行精准的供需对接,充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
产业化的成功率,并对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市场、培训、咨询、创赛等一系列辅导赋能服务,帮助高校、科研
院所、科技工作者的成果进入产业应用。
主要形式包括培训科技企业团队使其快速成长、与大型企业合作满足其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与区域政府
合作形成多地发展的科创生态环境、举办大型科技赛事、挖掘优质科技成果和创新企业资源等。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化和规模化路径,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
机构广泛开展战略合作,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签订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转化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深
圳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挖掘水下机器人、多通道dToF信号皮秒精确测时芯片等早期优质项目;连续
承办的第四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顺利结赛,既获取赛事举办服务收
益,也获取大批优秀的前沿科技创新项目,形成投资孵化业务、创新基地运营的优质标的和客户资源。公司
为探索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启动了与湖北省的合作,深度参与湖北省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以实现产业
需求端和创新供给端精准的供需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成功率。
(3)创新基地平台服务
以涵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品类空间载体为依托,公司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
包括办公、研发、生产场地等空间载体的相关服务,主要包含三类:一是基础孵化服务,为创业团队和成长
初期企业提供配套齐全的空间载体、投资融资、政策申报咨询、创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二是园区载体销售
,为成长期或成熟期企业定制载体空间,支持加速该类企业的稳定、快速成长;三是园区运营服务,依托智
慧园区系统,围绕入园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提供线上、线下各类服务。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拥有科技创新基地共38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
和众创空间累计已达11处。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园区力合双清产学研项目及广州力合科创中心的建设取得积
极进展,部分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公司对重点客户提升服务层级,并通过投资赋能、研发测试、应用场景对
接等方式,吸引产业公司落户园区,帮助载体加速去化;各园区继续按照“一城一产业”目标优化创新基地
平台服务,培育特色产业群,提升公司的产业链服务能力、投资能力和产业培育能力。目前,惠州、珠海、
佛山、重庆等项目分别聚焦能源电子、海洋与光电、新材料、医疗器械等产业。
2、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司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深圳“20+8”产业集群进行谋划,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和数字经济,依托
既有科技项目资源,推动产业化项目落地,逐步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领军企业。
(1)子公司丽星科技从事日化包装材料制造业务,包括塑料包装材料研发生产、化妆品代工、第三方
检测认证、塑料废弃物高质化回收利用等,在化妆品领域的业务覆盖了创意设计—材料研发—包装制造—化
妆品灌注—包装回收利用—美容仪器—检测认证的全产业链,包装材料生产及回收的具体产品包括软管类产
品、吹塑类产品、注塑类产品等。报告期内,化妆品市场整体销售增长放缓,丽星科技通过降本增效全力维
持经营业绩稳定。在销售端,丽星科技巩固并拓展现有的包材和灌装业务,其中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头
部客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0%以上,并积极开发彩妆、药包和配方ODM等新业务,其中彩妆业务实现了突破性
进展。在成本端,通过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材料利用率、材料替代、节能降耗和严格费用控制等手段降低生产
成本,内部采购、人工、制造成本控制均达到年初设定的各项成本计划控制目标。
(2)子公司数云科际是数字化建筑服务商,以数字化建筑/BIM标准体系为基础,为建筑资产所有者提
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服务,帮助企业/城市以更低成本构建高质量建筑数据要素,推动
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期内,数云科际中标或签约多个重大项目,包括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智慧工
务”平台、宝安区工务署数字化管理平台、南昌机场BIM平台、西双版纳机场BIM平台等项目;数云科际积极
服务国家与地方的工程信息模型标准化工作,帮助城市建立统一的建筑/设施数字化标准体系,参与制定的
深圳市地方标准《房屋建筑工程建筑信息模型语义字典标准》《房屋建筑工程建筑信息子模型第2部分施工
图审查子模型》《园林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等三项标准正式发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全资平台深圳清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秉承“源于清华、扎根特区”的核心底色,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能力为核心优势
,向“提供一流科创服务,培育一流科技企业”的目标迈进。
1、科技创新服务
公司是国内较早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之一,深耕科技创新服务领域二十余年,公司在科技创新服务的过
程中形成了“有创新资源,懂前沿科技,会转化成果,可赋能企业,能培育产业”的独特优势,探索出产学
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孵化体系,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项
荣誉,具备先发优势、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
公司依托控股股东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发挥在合作研究、技术引进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转化高校院所
成果、运营产业园区、举办创新创业赛事等方式,逐渐形成了科技资源聚集优势。公司已与一批国内外高校
、科研院所及高端科技人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能为其提供专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业孵化服务
,又能充分发挥其科研能力为公司创新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科技创新服务业务总部位于大湾区核心地带的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还在广州、珠海、佛山、惠州
、重庆等创新资源富集的地区设有创新载体,目前拥有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已达11处,为服务的企
业提供落地资源对接,有力支撑科创服务业务的发展和科技产业的培育与提升。公司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做强做大科技产业体系,推动“一城一产业”的产业体系,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产业培育平台,持续加
强创新服务能力。
2、战略性新兴产业
(1)子公司丽星科技打造了创意设计—材料研发—包装制造—化妆品灌注—包装回收利用—美容仪器
—检测认证全产业链。公司拥有国家863计划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等四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中小企业服
务示范平台等六个省级创新载体。作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加入ISO/TC122/SC4、国家标准委SAC/TC49
和TC170、广东省纳米标准委员会等标准化组织,牵头或参与制订各类国家和行业标准,涉及材料、工艺、
塑料回收等方面,推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已经与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安利、伊夫黎雪等国
际知名品牌商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为巨子生物、华熙生物、敷尔佳、百雀羚、蓝月亮、谷雨
、云南白药、汤臣倍健等优质国货品牌商提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
(2)子公司数云科际作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内BIM标准技术体系的牵头制定者,
依托其在国家标准制定、行业数字化顶层设计和自主化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基础,已经为大湾区多个
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提供建筑/设施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获得行业级BIM大赛奖项数十项。团队技术过
硬,所开发产品可帮助城市建立数字化底座,解决数据“建而不聚、聚而不通”的问题。数云科际整体技术
优势、客户资源优势与标准化优势明显。
3、人才优势
公司视人才为第一资源,依据“德才兼备、人尽其智、共同成长”的人才发展理念,建立了行之有效的
人才选用育留机制与人才发展机制,通过优化薪酬考核体系,在稳定人才的同时,激发其创新动力,拓展公
司的人才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公司建立了合理的人才梯度结构、打造了业内优秀的管理和技术团
队。人才队伍包括深圳市级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以及过百名从业超20年的拥有丰富设备操作和技改技措
经验的工匠。公司强化组织建设,建立起内部人才梯队培训机制,打造了一支懂科技、懂产业的高端人才队
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新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新材料产业的客户销售活动的普遍放缓直接导致了订单量的减少,进而使得公司新材料
产业的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也
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794.08万元,同比减少6.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8122.57万元,同比减少63.64%。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