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48 华东数控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研发、生产经营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编码器、高速精密机床主轴、刀库等)及
普通铣床、普通磨床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床产品(行业) 3.28亿 98.14 6731.59万 97.24 20.52
其他业务(行业) 622.62万 1.86 190.94万 2.76 30.67
─────────────────────────────────────────────────
数控机床产品(产品) 2.74亿 82.02 5635.08万 81.40 20.55
普通机床产品(产品) 5115.42万 15.30 979.30万 14.15 19.14
其他业务(产品) 622.62万 1.86 190.94万 2.76 30.67
机床配件产品(产品) 273.15万 0.82 117.20万 1.69 42.91
─────────────────────────────────────────────────
国内(地区) 2.56亿 76.61 4466.71万 64.52 17.44
国外(地区) 7819.32万 23.39 2455.81万 35.48 31.41
─────────────────────────────────────────────────
经销(销售模式) 2.13亿 63.80 4483.18万 64.76 21.02
直销(销售模式) 1.21亿 36.20 2439.35万 35.24 20.1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械制造业(行业) 1.71亿 98.59 3049.11万 98.16 17.79
其他(行业) 244.90万 1.41 57.11万 1.84 23.32
─────────────────────────────────────────────────
数控产品(产品) 1.45亿 83.42 2573.12万 82.84 17.74
普通产品(产品) 2552.14万 14.68 458.08万 14.75 17.95
其他业务(产品) 244.90万 1.41 57.11万 1.84 23.32
机床配件(产品) 84.72万 0.49 --- --- ---
─────────────────────────────────────────────────
国内地区(地区) 1.36亿 78.51 2146.40万 69.10 15.73
国外地区(地区) 3736.19万 21.49 959.82万 30.90 25.6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床产品(行业) 2.72亿 97.33 5256.94万 96.12 19.33
其他业务(行业) 745.03万 2.67 212.14万 3.88 28.47
─────────────────────────────────────────────────
数控机床产品(产品) 2.22亿 79.48 4214.52万 77.29 18.98
普通机床产品(产品) 4687.22万 16.78 908.92万 16.67 19.39
其他业务(产品) 745.03万 2.67 212.14万 3.89 28.47
机床配件产品(产品) 299.63万 1.07 117.10万 2.15 39.08
─────────────────────────────────────────────────
国内(地区) 2.22亿 79.40 4168.78万 76.45 18.80
国外(地区) 5754.91万 20.60 1283.90万 23.55 22.31
─────────────────────────────────────────────────
经销(销售模式) 1.65亿 58.92 3045.17万 55.85 18.50
直销(销售模式) 1.15亿 41.08 2407.51万 44.15 20.9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机械制造业(行业) 1.48亿 97.76 3336.10万 96.29 22.50
其他(行业) 339.16万 2.24 128.59万 3.71 37.91
─────────────────────────────────────────────────
数控产品(产品) 1.24亿 81.74 2862.18万 82.61 23.09
普通产品(产品) 2230.70万 14.71 399.64万 11.53 17.92
其他业务(产品) 339.16万 2.24 128.59万 3.71 37.91
机床配件(产品) 198.78万 1.31 --- --- ---
─────────────────────────────────────────────────
国内地区(地区) 1.27亿 83.68 2891.66万 83.46 22.79
国外地区(地区) 2473.99万 16.32 573.04万 16.54 23.1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7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265.84│ 3.79│
│客户二 │ 1255.94│ 3.76│
│客户三 │ 1180.97│ 3.53│
│客户四 │ 1070.46│ 3.20│
│客户五 │ 819.60│ 2.45│
│合计 │ 5592.81│ 16.7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9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226.99│ 9.84│
│供应商二 │ 1880.09│ 8.31│
│供应商三 │ 1101.46│ 4.87│
│供应商四 │ 903.37│ 3.99│
│供应商五 │ 886.70│ 3.92│
│合计 │ 6998.62│ 30.9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342和C34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机床
工具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支撑,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工作母机,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
标志之一,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从“一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国家一直鼓励和支持数控机床产
业的发展,并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和扶持的重点对象。《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
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均明确要大力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发展。数控金属切削机床
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下游客户包括传统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电力设备、铁路机车、船舶、国防工业、航空
航天工业、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以及其他加工工业。“中国制造2025”规划路线图已将
上述领域中的重要生产设备,如航空航天装备大型结构件制造与装配装备、航空发动机制造关键装备、船舶
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成套加工装备、大容量电力装备制造装备、工程及
农业机械生产线等高端数控机床及其成套产品,作为未来机床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对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稳定性等精细化指标要求逐渐提升,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
工业母机市场的结构升级将向自动化成套、客户定制化和换档升级方向发展,产品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
由低档数控机床向中高档数控机床升级。在此过程中,国产高端机床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重点联系企业的统计,2024年度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407亿元,同比下降
5.2%。其中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6.3%;生产额1,218亿元,同比增长6.4%;
消费额1,163亿元,同比增长4.1%;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0亿元,同比下降3.8%,行业平均利润
率为6.5%,同比下降0.7%。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
69.5万台,同比增长10.5%,延续上年度的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318.8亿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进口101.6亿美元
,同比下降8.6%;出口2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进口金属切削机床48.3亿美元,同比下降6.2%;出口
金属切削机床5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我国数控机床主要需求领域汽车进入调整期,在一段时间内
会影响数控机床的销量,在下游领域经过调整期后会大量增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使数控机床销售额增速
加快。2022年以来制造业企稳回升,机床产量仍维持高位。长期来看机床行业将迎来十年一度的上行景气周
期。但受制于基础工业及前沿学术发展,我国工业母机关键部件长期依赖国外品牌,取得突破需要时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数控机床、普通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设立
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包括数控龙门铣床(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磨床、数
控外圆磨床、万能摇臂铣床、平面磨床、动静压主轴等机床和功能部件。
(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26.35万元,同比增长1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为850.36万元,同比增长152.35%。公司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增加营业收入,同时降
费增效,提升盈利水平。因前期拟处置资产基本处理完毕,拟计提资产损失、减值损失同比大幅减少。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对外销售的经营模式
研发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公司按照规划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老产品的升级改进,不断提升
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订单式和备货式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一般情况下,定制机床产品采用订单式生产,
接受国内外客户的订单,根据订单生产和供应产品。对于流量型中小型数控机床及普通机床采用备货式生产
,以满足市场需求。
销售模式:主要采用分地区选择经销商代理销售为主。在国内经销商营销网络方面,公司建立了以总代
理制为主的销售代理体系,以点带面,全面开发国内市场;在国外市场方面,公司拥有一批常年稳定有实力
的代理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以“精而强”的高速、高精、多轴、复合、环保数控机床产品为主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研发、生产和销售既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市场前景好、可满足国家精密零部件加工行业的加工母机
需求,又可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数控机床产品。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始终把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视为企业保持高速发展
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消化等多种方式,公司拥有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多
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具体优势如下:
(一)专利及研发平台优势
通过自主研发、创新积累、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公司已先后获得产品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3
2项,实用新型专利136项,软件著作权3项。公司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镗铣磨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拥有山东名牌产品3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4
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制定企业标准2项。
(二)机床产品及关键功能部件技术优势
1、数控高精度磨床等生产技术优势
到目前为止,公司是中国机床行业生产、销售数控龙门导轨磨床数量较多、规模较大的机床制造企业。
公司生产的工作台宽1.2米至3米、工作台长2.5米到16米等不同规格的数控龙门导轨磨床,在沈阳、大连、
上海、宝鸡、云南、江苏等地的数十家机床制造企业作为工作母机使用,并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
行业。
另外,公司还拥有多款精度高、性能稳定的数控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和高精度数控平面磨床的核心技术
及生产能力,可满足市场对精密零部件加工的强烈需求,市场前景广阔。通过附带自动检测、自动上下工件
装置,能够集成自动化生产线,可大大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用工成本。
2、部分机床关键功能部件技术优势
功能部件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和基础,关键功能部件(如数控系统、刀库、主轴、电机等)直接影响数控
机床的质量、技术先进程度以及产品的市场适应能力,是实现数控机床向高速、高精、智能、复合、环保方
面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零部件于一身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另外,公司还掌握动静压结
合的主轴支撑、静压转台、液压控制系统、各种附件铣头、主轴变速箱、齿轮进给箱等关键功能部件的核心
技术。尤其是动静压主轴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除满足自身精密磨削类产品需求外,还供给国内其他
生产磨削机床的企业用以代替国外机床的主轴单元。
随着技术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公司整机的技术水平、质量和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三)生产设备数控化程度高
在制造业最为先进的欧美地区,制造加工设备中数控机床的数量占全部机床的60%以上,而我国机械加
工设备数控化率仅约为15-20%。自成立以来,公司发展迅速,近年采购并装备了大量数控加工设备以及精密
加工测量设备。按设备台数统计,公司的数控机床已达到全部机床数量的60%,设备数控化率在国内同行业
中领先。由于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辅助时间,其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3-7倍。大量采用数控机
床生产可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因此,制造设备的高数控化率使得公
司在提高生产效率、精简生产人员、工艺稳定、质量保障等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1、合并利润表
(1)财务费用:报告期内列支453.54万元,同比减少311.13万元,降幅为40.69%。主要原因为报告期
内银行借款大幅下降借款利息减少及现金流较充沛利息收入增加。
(2)其他收益:报告期内收益253.12万元,同比减少2,869.48万元,降幅为91.89%。主要原因为去年
同期设备搬迁补偿转入其他收益。
(3)投资收益:报告期内亏损85.27万元,同比增亏104.12万元,增幅为552.45%。主要原因为报告期
内参股公司亏损影响。
(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报告期内收益7.91万元,去年同期无发生。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末持有的委托
理财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信用减值损失:报告期内转回14.44万元,同比增加72.19万元,增幅为125.00%。主要原因为报告
期内账龄结构变化影响计提坏账准备。
(6)资产减值损失:报告期内发生395.97万元,同比减少2,069.18万元,降幅为83.94%。主要原因为
去年同期因搬迁影响部分存货拟快速处置及持有待售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较多。
(7)资产处置收益:报告期内亏损1.74万元,同比减亏1,851.74万元,减亏幅度为99.91%。主要原因
为去年同期因厂房搬迁部分设备处置损失较多。
(8)营业外收入:报告期内收入10.85万元,同比减少48.56万元,降幅为81.74%。主要原因为去年同
期收到的赔偿款较多。
(9)营业外支出:报告期内支出8.96万元,同比增加8.32万元,增幅为1,295.53%。金额较小,对当期
损益影响不大。
(10)少数股东损益:报告期内亏损0.98万元,同比减亏13.99万元,减亏幅度为93.46%。主要原因为
报告期内子公司同比减亏。
2、合并资产负债表
(1)货币资金:年末余额6,952.46万元,较年初增长1,760.11万元,增幅为33.90%。主要为报告期内
销售收入增长,回收货款较多。
(2)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余额1,015.93万元,年初无余额。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末持有委托理财投资
。
(3)应收款项融资:年末余额308.74万元,较年初减少220.06万元,降幅为41.62%。主要是报告期末
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4)预付款项:年末余额773.10万元,较年初减少867.60万元,降幅为52.88%。主要原因为预付货款
货到结算。
(5)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200.91万元,较年初减少539.53万元,降幅为72.87%。主要是报告期末应
收设备款减少。
(6)持有待售资产:年末无余额,较年初减少68.19万元,降幅为100.00%。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持有
待售资产已处置完毕。
(7)其他流动资产:年末余额169.24万元,较年初增加161.16万元,增幅为1,994.72%。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末预付部分合同取得相关款项影响。
(8)长期股权投资:年末无余额,较年初减少129.60万元,降幅为100.00%。主要原因为参股公司投资
成本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9)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无余额,较年初减少504.35万元,降幅为100.00%。主要原因为使用权资产
与租赁负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按净额法确认。
(10)短期借款:年末余额6,000.00万元,较年初减少4,500.00万元,降幅为42.86%。主要原因为报告
期内经营现金流入充足,偿还部分银行借款。
(11)应付票据:年末余额200.00万元,年初无余额。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付采购
货款。
(1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年末余额1,718.57万元,较年初增加964.06万元,增幅为127.77%。
主要原因为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增加。
(13)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无余额,较年初减少504.35万元,降幅为100.00%。主要原因为使用权资
产与租赁负债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按净额法确认。
3、合并现金流量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净额7,710.16万元,同比增加2,468.63万元,增幅为47.
10%。其主要变动幅度较大项目有:
1)收到的税费返还:报告期内发生额76.85万元,同比增加24.39万元,增幅为46.48%,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内收到的出口退税款较多。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报告期内发生额1,929.43万元,同比减少1,345.54万元,降幅为4
1.09%。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支付的采购款减少。
3)支付的各项税费:报告期内发生额1,199.49万元,同比增加438.86万元,增幅为57.70%,主要是报
告期内支付的增值税款较多。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净额-1,122.40万元,同比减少2,039.79万元,降幅为22
2.35%。其主要变动幅度较大项目有: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报告期内发生额68.23万元,同比减少1,083
.16万元,降幅为94.07%,主要原因为去年同期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款项较多。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净额-4,890.48万元,同比减少731.55万元,降幅为17.5
9%。其主要变动幅度较大项目有: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报告期内发生额390.48万元,同比减少268.45万元。降幅为40
.74%,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支付的利息费用减少。
●未来展望: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是以“精而强”的高速、高精、多轴、复合、环保数控机床产品为主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研发、生产和销售既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市场前景好、可满足国家精密零部件加工行业的加工母机
需求,又可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的数控机床产品。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以替代进口为目标,走自主创
新的发展道路,始终把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视为企业保持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立足高起点,重点发展高
速、高精、多轴、复合、环保数控机床产品。经过长期积累和发展,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日趋成熟。通过自
主研发、合作开发、引进消化等多种方式,公司拥有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具
体优势可参见本报告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我国经济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形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公司将根据市场需
求变化,立足长远,紧跟“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
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战略布局和机遇,围绕主业积极创新、加快升级、拓展布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
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华东数控产品做精、做强,打造机床制造行业领跑品牌。以中国装备,装备世界!
(三)经营计划及主要措施
2025年度经营方针:凝心聚力行稳致远
主要措施:
1、加强市场渠道与团队建设,拓展主渠道业务合作深度。在用好展会等传统营销渠道的同时兼顾新媒
体营销。打造具有“比学赶帮超”良好氛围的营销团队,重点关注市场容量大、有较大发展潜力的5G、工程
机械、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以持续精进的售后服务努力提高复购率。
2、做好龙门铣、龙门磨、线轨卧式加工中心、平磨、外圆磨系列及立磨产品与主轴功能部件、机床电
气的升级换代工作,继续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切实提升产品质量。重视技术储备工作,着力进行先进技术储
备及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制造,多工位、多工序零件加工桁架机械手连线解决方案。结合公司现有产品
,融合最新的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识别技术、工业以太网互联技术,努力为客户构建中小
规模高效、便捷的中小型ME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制造系统。
3、提升管理效率,向管理要效益。继续提高管理水平,实行全面管理、细化管理、系统管理,将提质
增效、开源和节流作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从结构、流程、管理方面入手,兼顾费用与效率、成本与效益。
4、加强生产与销售部门的沟通协调,贯彻“以销定产”的方针。通过加强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做
好物料组织及投放,加强生产设备及车间现场安全管理,进行系统有效管控,加大检查力度,积极利用软件
改善流程、提高效率,强化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完善物料统一配送机制等措施来优化生产管理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与市场风险
机床行业是为下游行业提供生产设备的行业,下游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态势直接影响机床行业的
供需状况,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直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国民经济增长幅度的制约,周期性明
显。
公司所属装备制造业为国家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之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公司努力开拓销售市场,目
前客户已分布在铁路、汽车、通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钢铁、冶金等多个行业,广泛的客户需求可适当降
低市场风险。但是,若未来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走势、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则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的影
响。另外,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厂商的生产经营状况将决定其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从而直接影响公司产品
的销售情况。
2、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主要原材料为铸件,由于铸件成本占比不同及产品定价能力差异,铸件价格
波动对公司不同类型产品的毛利率影响不同,对数控机床产品影响较小,而对普通机床产品影响较大。公司
已经通过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产品以及强化内部管理、节约挖潜、降低损耗、提前适当储备等措施应对铸件价
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波动,仍然可能对公司的经营效益产生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我国机床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公司生产的普及型、经济型数控机床及普通机床方面,主要
面临国内同行业的竞争,竞争重点主要体现在产销规模和发展速度方面。同时,在作为主业发展重点并且替
代同类进口产品的高速、高精、多轴、复合、环保数控机床产品方面,公司主要面临国内外资企业以及国外
企业的激烈竞争,竞争重点主要体现在质量水平、价格和服务方面。未来公司若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竞争变化
并做出相应调整,生产经营可能受到影响。
(3)产品技术研发风险
公司在机床制造方面具有国内领先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公司积极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技术和业务上的
合作与交流,与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采取引进、消化、创新的模式研制生
产新产品。公司长期保持一定规模的技术开发投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随着客
户对定型产品提出更多、更高或特殊要求,给公司生产技术准备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是不
断试制、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储备,将面临技术开发风险。
3、管理风险
威高国际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后,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公
司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员工结构合理。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所从事的高端数控机床业务需
要大量的中高级研发、营销、管理等各类人才,而各类人才的引进、磨合、激励、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
程。如果公司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跟不上业务发展速度,则将对公司的科研开发和经营管理造成较大影响。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