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49 大洋电机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及家居行业(行业) 34.51亿 59.54 8.73亿 67.52 25.29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22.51亿 38.83 3.99亿 30.86 17.72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9147.68万 1.58 1859.45万 1.44 20.33
汽车租赁行业(行业) 349.42万 0.06 --- --- ---
─────────────────────────────────────────────────
建筑及家居用电机(产品) 34.51亿 59.54 8.73亿 67.52 25.29
起动机及发电机(产品) 15.65亿 26.99 3.14亿 24.28 20.06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产品) 6.86亿 11.84 8505.09万 6.58 12.4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9147.68万 1.58 1859.45万 1.44 20.33
汽车租赁(产品) 349.42万 0.06 --- --- ---
─────────────────────────────────────────────────
中国境内(地区) 30.84亿 53.20 4.75亿 36.78 15.42
中国境外(地区) 27.13亿 46.80 8.17亿 63.22 30.1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及家居行业(行业) 61.57亿 54.54 15.98亿 62.39 25.96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47.38亿 41.98 8.97亿 35.00 18.92
磁性材料行业(行业) 1.57亿 1.39 1427.67万 0.56 9.11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36亿 1.21 2753.44万 1.07 20.24
汽车租赁业(行业) 1.00亿 0.89 2513.65万 0.98 25.08
─────────────────────────────────────────────────
建筑及家居用电机(产品) 61.57亿 54.54 15.98亿 62.39 25.96
起动机及发电机(产品) 28.05亿 24.85 6.68亿 26.09 23.83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产品) 19.33亿 17.13 2.28亿 8.91 11.80
磁性材料(产品) 1.57亿 1.39 1427.67万 0.56 9.11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36亿 1.21 2753.44万 1.07 20.24
汽车租赁(产品) 1.00亿 0.89 2513.65万 0.98 25.08
─────────────────────────────────────────────────
中国境内(地区) 62.66亿 55.51 10.12亿 39.50 16.15
中国境外(地区) 50.22亿 44.49 15.50亿 60.50 30.86
─────────────────────────────────────────────────
直销(销售模式) 111.88亿 99.11 25.37亿 99.02 22.67
其他(销售模式) 1.00亿 0.89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及家居行业(行业) 31.73亿 56.64 7.11亿 60.95 22.42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21.55亿 38.48 4.19亿 35.87 19.42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37亿 2.44 1943.08万 1.66 14.21
磁性材料行业(行业) 9233.79万 1.65 --- --- ---
汽车租赁业(行业) 4415.02万 0.79 --- --- ---
─────────────────────────────────────────────────
建筑及家居用电机(产品) 31.73亿 56.64 7.11亿 60.95 22.42
起动机及发电机(产品) 13.51亿 24.11 2.96亿 25.33 21.89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产品) 8.05亿 14.37 1.23亿 10.53 15.2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37亿 2.44 1943.08万 1.66 14.21
磁性材料(产品) 9233.79万 1.65 --- --- ---
汽车租赁(产品) 4415.02万 0.79 --- --- ---
─────────────────────────────────────────────────
中国境内(地区) 30.91亿 55.19 4.37亿 37.46 14.14
中国境外(地区) 25.10亿 44.81 7.30亿 62.54 29.08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建筑及家居行业(行业) 62.26亿 56.96 14.74亿 66.22 23.67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42.44亿 38.83 6.73亿 30.22 15.85
磁性材料行业(行业) 1.88亿 1.72 4179.69万 1.88 22.19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55亿 1.42 2806.62万 1.26 18.15
汽车租赁业(行业) 1.17亿 1.07 936.81万 0.42 8.02
─────────────────────────────────────────────────
建筑及家居用电机(产品) 62.26亿 56.96 14.74亿 66.22 23.67
起动机及发电机(产品) 23.18亿 21.21 4.34亿 19.52 18.75
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产品) 19.26亿 17.62 2.38亿 10.70 12.36
磁性材料(产品) 1.88亿 1.72 4179.69万 1.88 22.19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55亿 1.42 2806.62万 1.26 18.15
汽车租赁(产品) 1.17亿 1.07 936.81万 0.42 8.02
─────────────────────────────────────────────────
中国境内(地区) 58.97亿 53.95 6.87亿 30.97 11.65
中国境外(地区) 50.33亿 46.05 15.32亿 69.03 30.44
─────────────────────────────────────────────────
直销(销售模式) 108.13亿 98.93 22.10亿 99.57 20.44
其他(销售模式) 1.17亿 1.07 936.81万 0.42 8.0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9.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8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38066.45│ 12.21│
│客户二 │ 76435.61│ 6.76│
│客户三 │ 61061.87│ 5.40│
│客户四 │ 60820.53│ 5.38│
│客户五 │ 57137.53│ 5.05│
│合计 │ 393521.99│ 34.8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8.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69706.00│ 9.87│
│供应商二 │ 62925.93│ 8.91│
│供应商三 │ 21844.15│ 3.09│
│供应商四 │ 20410.22│ 2.89│
│供应商五 │ 14364.17│ 2.03│
│合计 │ 189250.46│ 26.7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绿色环保解决方案领域的卓越供应商,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
环保、高效的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是一家拥有“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车辆
旋转电器、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等产品,集“高度自主研发、精益制造、智慧营销”为一体的
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形成了以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产品为主的BHM事业部和以汽车用关键零部件为主的
车辆事业集团(EVBG)两大事业板块。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经营模式、市场地位及主要的业绩
驱动因素未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请参阅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二)行业发展回顾
1.家电行业
2024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仍充斥着不确定性,同时在消费降级、房地产不景
气等因素的影响下,家用电器零售额同比增速有所放缓。目前,中国家电市场已经走过了快速增长和高质量
增长期,转而进入以产品迭代升级为主的慢增长周期。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白
电市场零售额2319亿元,同比下滑7.0%,零售量7774万台,同比下滑3.6%,呈现出结构和价格双双下行特征
。上半年家电市场虽然总体承压,但家电出口仍然延续了稳步增长态势。从2023年3月到2024年7月,我国家
电出口已实现连续17个月同比正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出口家用电器累计214024万
台,同比增长24.9%。细分市场空调方面,2024年1-6月,中国空调行业在国内外市场展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
势,国内市场需求经历了一季度的高速增长后,在二季度出现了放缓,主要由于终端零售的低迷和库存的高
企。但在出口方面,中国空调行业依然保持较强的增长韧性,整个上半年的空调出口都表现出超预期增长,
为整体行业规模提供了强大支撑。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空调行业销售量为11347.2万台,
同比增长15.5%,其中内销6086.5万台,同比增长5.3%,外销5260.7万台,同比增长30%。
我国家电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从消费增长的阶段步入了消费分级的新
阶段。在这一转型期中,家电消费正逐渐向高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为市场提供了新的
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此外,提升用户体验也将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2023年,我国冰箱、洗衣机、
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30亿台,其中不少家电使用时间较长,更新换代潜力很大,将为家电企业带来
更多的商业空间和发展机遇,促进消费需求全面升级释放。与此同时,我国家电企业在全球竞争力方面稳步
提升,结合海外市场通货膨胀的缓解和海外渠道补库需求持续复苏等因素,海外市场短期内预计持续向好。
企业未来发展最终将走向全球布局及海内外双市场掌控力的比拼。
家电行业的复苏离不开国家及地方各方的政策支持,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
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5月15日,商务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通知》;6月2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为家电行业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助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
色化、低碳化。2024年下半年,在家电下乡、汰旧换新、消费升级等政策的落实到位及节能环保的大力推行
下,有望持续激活国内存量市场并撬动增量市场,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总体来说,虽然短期内通胀压力、地产销售恢复缓慢等因素仍然延续,对于未来家电市场仍保持谨慎乐
观,家电行业作为传统消费的重要支撑,需求韧性是长期存在的。随着我国家电企业全球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叠加海外家电市场海外库存逐步去化、通货膨胀逐渐缓解等因素,出口份额有望稳步增长。目前,家电高
端化、智能化、节能环保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明显,中高端家电受到消费者更多的关注,整个家电市场的品质
化趋势进一步凸显,更新换代需求逐渐释放,诸如变频、节能等高端空调产品的热销,有助于提升整体空调
市场的价值量,预示着空调行业未来的前景依然可观。
2.汽车行业
(1)汽车行业整体情况
2024年上半年,多重因素叠加,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但在以旧换新政策、车企促销活动以及节点冲
刺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汽车行业表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
,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00.5万
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出口方面,我国汽车企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拉动市场整体增
长贡献显著,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
,同比增长30.5%,其中传统燃油汽车出口218.8万辆,同比增长36.2%;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
长13.2%,尽管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相对放缓,但整体仍保持了正向增长。然而,在汽车出口保持增长的同
时,行业也仍然面临着土耳其、欧盟委员会等国家和地区筑起的关税墙,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严峻挑战
。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变局之下的汽车行业近年来总体
发展较为平稳,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今年4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
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随
着《行动方案》发布,各地相应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与跟进,山东、广东、湖南、河南、江苏等多个地方政府
已经明确跟进以旧换新政策,量化报废以及二手车交易目标的同时,明确补贴细则,共同助力到2025年实现
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加快淘汰,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
3年增加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与此同时,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
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旨在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汽车以旧换新,稳
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然而,当前国内消费信心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与促消费相伴生的观望情绪仍在蔓延,
这也使得国内终端市场增长乏力,企业库存压力较大。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
烈,行业整体运行仍面临重大挑战,消费信心和市场环境需要继续提振和改善,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2)新能源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随着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
断增加,其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得益于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的
回暖以及新产品的推出等多重因素的积极影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成为推动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
.1%和32%,市占率达到35.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1.66%
,成为整车出口的重要增量,出口形势良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积极执行国际化战略,通过在海外
投资建厂、品牌直营等方式持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响应速度。随着我国汽车综合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更多认可。
增程式电动汽车介于以完全零排放为目标的纯电动车和以节油为目标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之间,在节能
减排、能源消耗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汽车产业节能减排与电动化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政策支持+市
场需求”共同驱动下,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研发并销售增程式车型,产品优势逐步显现,增程式电动汽车销
量不断增长。根据最新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数据,增程式汽车销量涨势喜人,达46.9万辆,同比
增长124.2%,增速远超纯电动汽车和狭义上的插电混动车型,展示出增程式技术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中
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增程式汽车的主力市场仍是大中型城市,但随
着问界和深蓝等品牌的销量增长,小城市和县乡市场也逐步崛起。
增程式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高,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引导,推进不同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
面是其能够较好地平衡纯电驱动和补能体验,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然而,尽管增程式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广
阔,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政策支持不够明确、市场认知尚有偏差以及技术存在痛点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的持续落地实施
,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为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提供助力。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车购买限制,落实便利新能源汽车通行等
支持政策,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成为大势所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限制逐步取消,将极大促进新
能源市场容量的释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
(3)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气作为氢燃料电池的唯一能量来源,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因此被看作是未来能源使用的终
极形态。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零排放、续航里程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等优点,尤其在中重型动力市场、跨区
域运输市场中前景广阔。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实现同
比双增长,产销数据分别为2773辆和2644辆,分别累计同比增长11.1%和9.7%,尽管增幅不是很高,但整体
呈现了企稳的发展态势,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6月产销分别为1181辆、1117辆,均创上半年各月新高,也
是唯一产销达到千辆的月份。
近年来,国家对于氢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接连出台鼓励政策,为中国氢能行业的持续发展
注入信心。2024年上半年从中央到各省市关于氢能政策持续出台。中央层面,氢能迎来发展史上多个“首次
”,首次被定位为新质生产力,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报告,首次获得中央关于加快产业发
展的明确指示,首次进入国家能源法。在地方层面,上半年各地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号召,出台多项政策,对
氢能的应用推广予以特别支持。当前,中国氢能产业处于政府导入期和小规模商业化阶段,尽管仍面临较多
挑战,但随着成本更低的氢气供应增加以及储存和运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预期将得
到显著提升,有望在交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预计将进入一个产量增长和速度提升的
新阶段。
(三)公司业务概述
(1)总体经营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波折中前行,整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但地区发展分化依旧显著,且经济发
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复苏基础尚不牢固,未来发展仍充满挑战。中国经济在复
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展现出了韧性和活力,国内消费市场逐渐回暖,外贸出口保持增长,为经济稳定增长
提供了有力支撑,不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报告期内,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和充满挑战的背景下,公司不仅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健增长,也
实现了整体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彰显了公司稳健的经营策略和良好的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
业收入579723.86万元,营业利润55515.08万元,利润总额55422.07万元,净利润46581.46万元,其中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767.7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0%、19.70%、19.03%、15.26%、1
5.57%。
(2)事业部发展情况
1)BHM事业部
报告期内,BHM事业部积极开展基于数字化和精益生产的数智化管理工作,初步建设完成工厂样板线并
向各基地进行推广,实现数字化实时数据呈现,推进以机代人及自动化项目,持续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
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及市场竞争力;同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国内外市场业务拓展力度,进一步优化产
品结构,提升DM电机、BLDC电机和风管机的销售,并快速增加新平台技术产品开发量产比例,大力推进集团
内部自制件的生产建设,营业收入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在新品拓展方面,BHM事业部遵循新基建、东数西算、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的指引,持续发力新能源
领域,为车用空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冷链物流、热泵及储能等快速发展的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并在高效智能电机、半封闭压缩机电机、新风空调风机等产品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此外,针对海上风
电开发的具有高防护(高IP防护等级及抗腐蚀能力)的风机产品已进入批量运用阶段,为公司传统业务的拓
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2)车辆事业集团
报告期内,车辆事业集团两大业务板块发展情况如下:
A.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渗透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增速
放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上海电驱动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核心战略客户,加快电驱动总成系统核心技
术与平台产品开发及验证,大力拓展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调整和优化电驱动系统产品结构,提高产品
部件自制率,保证交付能力,提高经营效率。此外,上海汽车电驱动于报告期内与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欣锐电控技术有限公司决定共同出资设立合营公司,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致力于新
能源汽车用多合一深度集成电控总成平台的技术与产品开发和验证。
2024年上半年,上海电驱动在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和商用车动力总成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产品开发、
扁线电机制造和下一代平台关键技术等方面持续取得重大进展:
(1)完成功率系列化的第三代“三合一”电驱动总成产品平台核心技术研发与平台验证,高速油冷/水
冷扁线永磁电机、油冷扁线异步电机、大功率碳化硅逆变器、高等级电磁兼容技术、高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
认证、高品质振动噪声抑制等多项核心技术在多个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电驱动总成量产产品中获得应用,
先后取得长安深蓝汽车、奇瑞汽车、东风汽车、北汽新能源、印度塔塔等国内外整车企业多个新能源汽车电
驱动总成量产产品的定点和销售;
(2)完成多合一电控集成系统开发与多合一电驱动总成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先后获得武汉易捷特和法
国雷诺汽车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等量产产品定点;
(3)完成功率系列化、适用不同发动机集成方式二代油冷扁线增程器发电机总成平台关键技术的开发
与产品升级,油冷扁线发电机系统效率和集成度实现技术突破,先后获得长安深蓝汽车、东风汽车、奇瑞、
广汽等多家整车客户增程式乘用车量产定点;
(4)在扁线定子工艺与制造方面,突破了多个扁线定子平台核心工艺,实现180扁线、220扁线、270扁
线三种规格扁线定子产品量产和销售,完成上海、芜湖、潍坊、十堰等多个制造基地扁线电机的生产线布局
,有效地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业务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贴近战略核心客户,承接西南地区相关业务,以更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同时缩短相应的物
流距离,节约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并稳固市场份额,上海电驱动于2023年开始在重
庆市渝北区投建“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零部件(重庆)研发制造基地”,目前基地的建设仍
在有序的开展中,预计将于2024年四季度完成基建工作。遵循以上经营理念,基于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
系统海外业务拓展情况,报告期内,上海电驱动在泰国设立了子公司,将为战略客户在东南亚的工厂开展配
套生产服务,并计划在摩洛哥布局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服务欧洲整车厂客户。
在坚持战略方向和专注于关键客户及市场的同时,受配套车型市场销量未达预期,以及新增定点的产品量产
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上海电驱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B.车辆旋转电器业务的发展情况
车辆旋转电器业务由子公司佩特来和杰诺瑞负责实施开展。其中,佩特来主要负责商用车市场,杰诺瑞
主要负责乘用车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车辆事业集团秉持整合优化的战略思维,将佩特来和杰诺瑞相关的商
用车及乘用车车辆旋转电器业务纳入同一产品线管理,促进了车辆旋转电器业务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内部
资源的综合优势与协同效应,深度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业务收入同期历史新高。
2024年上半年,车辆旋转电器产品线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理念,全方位提升采购降本、制造效率及管理效
能,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产品线紧跟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战略,在巩固现有客户业务的
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合作伙伴。借助大中型客车出口市场的强劲势头,车辆旋转电器产品线积极拓展海外
业务,与国际知名企业如康明斯、卡特彼勒、马勒、道依茨等建立了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荣获卡特彼
勒白金供应商质量卓越称号,并成功通过雷诺全球客户的准入审核,新增产品定点,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开辟
了新的空间,产品可全面覆盖乘用车、轻卡、中重卡、客车、农机、工程机械等多个市场,并持续提升在细
分市场的占有率。此外,车辆旋转电器产品线持续发力售后市场的拓展,深挖国内潜在客户,开拓国内小主
机市场,再次在售后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成绩。
3)氢燃料电池系统业务情况
公司在氢燃料电池业务方面的优势目前主要为电力电子及软件集成技术和高速电机技术,重点聚焦氢燃
料电池BOP(BalanceOfPlant)研发,包括氢燃料电池多合一控制器、高速离心式空压机、高压屏蔽水泵、
氢气循环系统、高压散热风机等,并在氢燃料电池业务上持续构建知识产权优势。此外,公司持续深耕氢能
产业链上游领域,除投资中山嘉氢探索加氢站业务之外,更在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分布式
能源及电解制氢技术方面进行了产业布局,携手国内该领域技术领先的科研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讨
并推进SOFC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旨在开辟氢能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新路径。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及人才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多年来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完善战略布局,在“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环保
、产业升级大方向的指引下,不断加大对高效智能电机、IPM多级转子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氢
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电池等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在中山、上海、深圳、武汉、潍坊、
芜湖、韶关、底特律、伦敦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使公司技术一直保持在行业的前沿,研发并量产的一系列
产品,如EC风机、半封闭压缩机专用电机、800V碳化硅控制器、“三合一”扁线电驱动总成、增程器发电机
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等,均在行业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
申请专利4099项,包括PCT专利361项,授权3157项,其中授权有效专利2199项(含发明721项)。
公司同时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室、3个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个省部级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并设立了博
士后工作站和专家工作站,成为公司引进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平台。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公司吸引了包括国
家高层次人才、国家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以及地方学科带头人或领军人才在内的众多技术人才持续加盟
。同时,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自2020年起不断加大公司员工激励力度,
对不同类型的激励对象实施了多元化激励方案,实现多形式、多层次激励机制。其中,公司特别为新能源汽
车电驱动动力总成系统及氢燃料电池系统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实施了“领航计划”系列员工持股计划,有效
落实公司让优秀科研人员“先富起来”的人才战略指引,提高核心研发人员稳定性,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持续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以及氢燃料电池系统BOP等业务方面的技术水平,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实现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
自上市以来,公司在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2009年,
公司跨入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产业,成功迈出了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步;2011年以来公司先后收购
了芜湖杰诺瑞、北京佩特来和美国佩特来,全面进入车辆旋转电器领域,奠定了公司产业转型升级坚实的基
础,同时也为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发展引入了具备汽车行业丰富经验和深谙汽车行业文化的优秀
管理团队,提供了成熟的市场通道和客户资源;2016年初,公司收购上海电驱动,开启了公司新能源汽车动
力总成系统业务的新里程,并于同年与巴拉德等氢能产业内优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构建“电机+电控+氢燃
料电池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完整产业链,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在电力电子、软件集成和高速电机技术优势,
重点聚焦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并在金属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及电解制氢技术方面
进行了产业布局,开辟氢能技术商业化应用的新路径。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及氢能产业链的精准布局,有效提
升了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及氢能行业的地位。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精益生产和自动化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发
挥协同效应,为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支撑。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今天”
-“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明天”-“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未来”-“氢能产业”完善的产业阶
梯式发展格局,公司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业务可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业务源源不断地提供现金流,支
持其持续不断的前瞻技术研发投入,为公司业务长期地稳步且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子公
司佩特来、杰诺瑞在不断拓展燃油车起动机和发电机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发展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