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78 神开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研发、制造、销售石油化工仪器装备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5.53亿 75.43 2.16亿 83.08 39.00
其他(行业) 1.80亿 24.57 --- --- ---
─────────────────────────────────────────────────
石油钻采设备(产品) 2.84亿 38.79 7683.39万 29.60 27.02
录井设备及服务(产品) 2.12亿 28.93 7301.30万 28.13 34.43
测井仪器及服务(产品) 1.65亿 22.54 7918.42万 30.51 47.93
石油分析仪器(产品) 3741.10万 5.10 1738.16万 6.70 46.46
随钻设备及服务(产品) 2651.77万 3.62 645.93万 2.49 24.36
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产品) 743.60万 1.01 666.08万 2.57 89.58
─────────────────────────────────────────────────
境内(地区) 5.72亿 78.09 1.86亿 71.85 32.57
境外(地区) 1.61亿 21.91 7307.10万 28.15 45.5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58亿 77.94 --- --- ---
其他(行业) 7305.25万 22.06 --- --- ---
─────────────────────────────────────────────────
石油钻采设备(产品) 1.26亿 38.04 3217.46万 27.99 25.54
录井设备及服务(产品) 1.03亿 31.06 3226.34万 28.06 31.36
石油测井仪器(产品) 6791.34万 20.51 3683.55万 32.04 54.24
石油分析仪器(产品) 1791.88万 5.41 895.69万 7.79 49.99
随钻设备及服务(产品) 1337.55万 4.04 295.37万 2.57 22.08
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产品) 313.43万 0.95 177.74万 1.55 56.71
─────────────────────────────────────────────────
境内(地区) 2.65亿 80.13 8495.47万 73.90 32.01
境外(地区) 6580.69万 19.87 3000.67万 26.10 45.6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5.56亿 74.77 1.96亿 80.12 35.31
其他(行业) 1.88亿 25.23 4871.03万 19.88 25.96
─────────────────────────────────────────────────
石油钻采设备(产品) 3.28亿 44.06 7886.31万 32.47 24.07
录井设备及服务(产品) 2.01亿 26.99 6783.80万 27.93 33.80
测井仪器及服务(产品) 1.38亿 18.61 7525.97万 30.99 54.38
石油分析仪器(产品) 4004.18万 5.38 1808.84万 7.45 45.17
随钻设备及服务(产品) 2824.24万 3.80 -492.30万 -2.03 -17.43
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产品) 857.96万 1.15 775.32万 3.19 90.37
─────────────────────────────────────────────────
境内(地区) 5.73亿 77.07 1.76亿 72.43 30.69
境外(地区) 1.71亿 22.93 6696.53万 27.57 39.27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7.44亿 100.00 2.43亿 100.00 32.6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2.34亿 66.42 --- --- ---
其他(行业) 1.18亿 33.58 --- --- ---
─────────────────────────────────────────────────
石油钻采设备(产品) 1.56亿 44.30 --- --- ---
录井设备及服务(产品) 1.00亿 28.43 2529.39万 23.36 25.24
石油测井仪器(产品) 5406.37万 15.34 2934.95万 27.10 54.29
石油分析仪器(产品) 2455.68万 6.97 --- --- ---
随钻设备及服务(产品) 1461.86万 4.15 -922.38万 -8.52 -63.10
租赁及物业管理(产品) 289.70万 0.82 --- --- ---
─────────────────────────────────────────────────
境内(地区) 2.73亿 77.50 --- --- ---
境外(地区) 7931.10万 22.5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5.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9.4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27105.79│ 36.9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13957.12│ 19.04│
│SHOOLIN FZE │ 3705.87│ 5.06│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3377.53│ 4.61│
│KUWAIT OIL COMPANY (K.O.C) │ 2785.81│ 3.80│
│合计 │ 50932.12│ 69.4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0.7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55.38│ 2.43│
│第二名 │ 1011.92│ 2.13│
│第三名 │ 1001.45│ 2.11│
│第四名 │ 973.71│ 2.05│
│第五名 │ 967.37│ 2.04│
│合计 │ 5109.83│ 10.7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中的“C35专
用设备制造业”。公司所属细分行业为“石油天然气设备与服务”,是我国石油装备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油气开采行业的发展及景气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
(一)宏观经济温和复苏,油气资源生产与消费规模稳步提升
2024年,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频发、全球债务压力攀升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
实现温和复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2%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
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为能源等各领域发展筑牢根基。全球制造业景气程度总体好于2023年,能源消费
强度有所反弹。尽管风电与光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难以撼动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主体地位,2024
年化石能源产量约为173.6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源总产量的比重仍然超过80%。
国际大型石油公司普遍认为2035年前油气仍将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聚焦油气业务、务实理
性发展低碳业务成为战略调整的一致方向。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道达尔能源、英国石油等五大国际
石油公司2024年平均油气产量同比增长超过6%,投资总额同比增长3%,上游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重回80%。
2024年,我国持续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超4亿吨,连续8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
长势头,“稳油增气”发展形势进一步巩固。其中,原油产量达2.13亿吨,同比增长1.9%;天然气产量达24
6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连续8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国内油气资源开发聚焦“二深一非”(深地、深海、非常规)三大重点领域持续发力:
1、深地工程:技术突破支撑超深层资源开发,保障国内油气稳产
中石油在塔里木盆地钻探的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10910米,刷新亚洲最深直井纪录,
并成功获取寒武纪岩芯,验证了超深层工业油藏潜力。中石化“深地一号”项目在顺北地区完成超8千米钻
井107口,其中大斜度跃进3-3井深达9432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
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2、深海勘探:海工装备国产化进程提速,重塑油气资源开发边界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快速推进,中海油海上年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出产油气当量超8500万
吨。其中我国首个深水高压天然气开发项目“深海一号”二期海上钻完井作业全部完成,标志着我国海洋石
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实现了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深海时代”。
3、非常规油气:页岩油、煤岩气等资源开发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
页岩油持续巩固三个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大庆古龙、胜利济阳)和一个主产区(长庆庆城)的增产
格局,产量快速提升至60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0%;页岩气产量保持250亿立方米以上规模;深层煤岩气产
量仅用3年时间快速提升至25亿立方米,成为天然气增产新亮点。
(二)AI赋能油气勘探开发,数智升级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全球油气行业正经历第四次技术革命,人工智能(AI)技术渗透率从2020年的9%跃升至2024年的27%,
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45%,将覆盖从上游勘探开发到中游运输储存再到下游炼化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全球能
源产业正在从资源依赖型走向技术驱动型,油气企业需要通过数智化建设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性,探索
与AI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当前全球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呈现三大趋势:
1、勘探开发智能化:壳牌通过集成NVIDIAOmniverse平台构建的生成式AI系统,重构地震解释流程,将
传统6-8周的解释周期压缩至36小时内完成,三维地质建模效率提升近40倍。(数据来源:国际勘探地球物
理学家协会(SEG)2024年发布的《AIinSeismicInterpretation》白皮书)
2、生产运营自主化:沙特阿美通过其智能油田系统(IntelligentOilfieldSystem,IOS)已实现86%的
生产设备远程监控,通过5万+物联网传感器和AI预测性维护系统,使人工巡检需求减少75%。(数据来源:
麦肯锡《OilfieldAutomation2025》研究报告)
3、决策系统智慧化:斯伦贝谢开发了DELFI认知型E&P平台——一个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化勘探开发(E&P
)协同平台,旨在通过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HPC)技术,重构油气行业的全生命周
期工作流程。该平台通过整合多学科数据、自动化决策和实时协作,显著提升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与精度。
(数据来源:斯伦贝谢《DELFICognitiveE&PEnvironment》技术手册)
国内大型石油公司也已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积极投身于转型浪潮中,希
望以科技创新重塑自身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1、中石油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三大主线,推动以“昆仑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
能解决方案,已完成行业与专业数据集构建、智算算力环境搭建、AI中台定制化设计,初步形成了在地震、
测井等8大专业领域,18个细分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矩阵。
2、中海油制定了“智慧海油”的整体建设蓝图,推出“海能”(HI-ENERGY)人工智能模型,致力于推
动业务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该系统在渤海油田实现了水下生产系统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油气行业数智化升级已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生态构建。未来,油气行业驶入“AI+
”新航道,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将进一步深刻影响整个产业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
数字技术将在油气行业实现更加全面的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决策系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
用,为能源转型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三)立足能源安全,务实推进油气与新能源产业融合
随着全球碳中和共识进一步强化,全球能源仍处于清洁化发展快车道,能源结构清洁化进程持续推进。
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调在保障国家能源
安全的前提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明确要求国内油气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项目。
1、中石化:聚焦氢能交通领域,规划建设包括1000座加氢站在内的全国最大规模氢气制备、储运及加
注网络,加氢服务能力达到20万吨/年,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前已初步打通京沪、京津唐、沪嘉
甬、成渝万、济青、汉宜等6条氢能走廊,并开展了跨省氢能重卡运输示范项目,跨越京津冀鲁苏沪6个省市
1500多公里,这是我国氢能车辆首次大范围、长距离、跨区域的实际运输测试。
2、中石油: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储运,甘肃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投产,成为首个规模
化绿氢项目。此外,计划利用现有3万座加油站网络,改造建设集加油、加气、加氢、充电、换电、光伏、
储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业态综合能源服务站,目标2030年前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群。
3、中海油:聚焦海洋能源与“蓝绿氢”协同发展,以海洋工程优势为支点,依托海上风电制氢技术,
探索海上风电与氢能化工耦合。2024年启动渤海湾首个海上制氢示范项目,配套氨氢储运体系,推动渤海油
田实现100%绿电替代,在新能源领域形成“海上风电+绿氢制备+充电网络”差异化布局。
国内油气行业积极拥抱绿色转型发展理念,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持续推动生产用能清洁替
代、新能源规模化利用等负碳产业发展,逐渐形成“油气保障供应+新能源高效消纳”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
体系,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石油勘探、钻采及炼化领域的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覆盖油气行业的上下游全链条。
公司的核心产品线包括油气钻采设备、油气勘探仪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三大业务板块,同时我们还为
客户提供专业的定测录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此外,面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新形势,公司正积极拓展新
能源产品与技术,逐步切入氢能等新能源赛道,以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一)油气钻采设备
公司油气钻采设备主要包括钻井井控、井口采油两大产品线:
1、钻井井控设备产品线:提供面对高压力、高腐蚀工况环境的井口设备优化解决方案,包括超高压高
抗硫大口径井控设备、大能力剪切气密封井控设备、连续油管作业井控设备、闸板防喷器液动锁紧解决方案
、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等。
2、井口采油设备产品线:提供智能化、一体化,应对特殊、复杂工况的井控大配套解决方案,包括超
高压高抗硫井口采气树、注采一体化井口装置、整体式井口解决方案、高精度多级节流智能控制管汇、无人
值守智能井口及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等;
报告期内,公司防喷器、采油(气)树、管汇、压裂阀、专用橡胶件等系列产品持续通过年度API认证
、易派客质量认证。
(二)油气勘探仪器及工程技术服务
公司油气勘探仪器主要包括综合录井、随钻测控、数字测井三大产品线:
1、综合录井仪器产品线:提供基于智能化、云平台的综合录井全套解决方案,包括色谱录井、非常规
录井、钻井安全监控、数字化井场解决方案等;
2、随钻测控仪器产品线:提供高精准、高可靠、智能化的随钻定向及地质导向解决方案,包括高温高
压超深井随钻测量解决方案、精准地质导向解决方案、钻井参数强化随钻测量解决方案等;
3、数字测井仪器产品线:提供应用于恶劣井况环境的高端智能化测井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高温高压高
强度直推式大位移测井解决方案、超高温高压小井眼工况测井解决方案等。
同时,公司还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录井、测井和定向钻井等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持有国内外众多知名油公
司和钻探公司的工程服务资质,业务覆盖面广泛,包括综合录井、地质导向、随钻定向(MWD/LWD)、测井
服务以及定测录一体化解决方案。
(三)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仪器
公司油品规格分析仪器主要包括辛烷值测定仪、十六烷值测定仪、碳纤维自动制样解决方案、粘度分析
系统、燃料氧化安定性动态监测装置、多阶蒸馏仪等核心产品。
公司当前产品矩阵已经获得中石化旗下实验室的广泛应用,并成功进入国际知名检测单位的采购名录,
以超越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异性能,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四)新能源产品与技术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投资瀚氢动力正式进军非传统能源赛道。瀚氢动力专注于氢能源、低空经济和商业
航天领域的高端流体控制技术,依托高集成度航天动力技术及开发经验,提供先进、可靠的系统及核心零部
件解决方案。
氢能产品线涵盖车载供氢系统、无人机供氢系统、便携式无油电驱活塞压缩机等。瀚氢在无人机供氢系
统领域具有稳固的市场地位,其氢能驱动无人机续航时长3小时、最大作业半径可达50公里,适合沙漠、极
地、海上油田等极端环境作业,为石油管线智能巡检、油田立体安防监控、应急响应与灾害评估提供了全新
的智能化、零碳环保解决方案。航天产品线涵盖卫星推进系统、姿轨控动力系统等,其中冷气推进系统进入
了包括长光卫星在内的重要客户供应体系并已形成战略合作,配套的在轨卫星数量超过130套,市场份额超
过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中坚力量,深度锚定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转型战略需求,专注于石油装
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工程技术服务。旗下核心产品矩阵以“国产替代”与“技术出海”双轨并进,实现
关键装备技术指标与国际前沿同步迭代,尤其在深层钻采、智能炼化等战略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集群。公
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勘探、钻采、炼化全产业链的油气设备主要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录
井、测井、定向井、地质导向四位一体工程服务核心提供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品牌文化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秉持“为客户安全、高效、环保地获取能源”的品牌
理念,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与AI智能化突破,为全球客户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以安全可靠的装备体系为
基石,打造智能高效AI数字平台,构建低碳环保能源生态系统,推动能源行业的绿色变革与可持续发展。
历经三十载石油行业的深耕与积淀,神开品牌已在国内外石油界树立起较高的声誉。作为中石油、中石
化、中海油等国内主要石油企业的主力供应商,神开品牌遍布国内各大油气田;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产品及服务已成功覆盖中东、中亚、南亚、非洲、欧洲和南北美洲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彰显了公司的全
球化品牌战略和国际竞争力。
公司的品牌实力源于对产品安全的不懈承诺、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以及对客户服务的深切关怀,这亦
体现了公司将上海“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文化精髓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二)产品技术优势
公司产品线涵盖勘探、钻采、炼化全产业链条,旗下多款产品保持着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技术水平。
1、钻井井控设备:作为深耕井控装备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制造商,是国内唯一具有防喷器组、远程控
制系统、节流压井管汇综合配套能力的民营企业,成功推出了包括大口径、高压力、高抗H2S、气密封、大
能力剪切功能的防喷器以及智能防喷器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高端井控产品,形成覆盖井控装备全流程的集成供
应能力。作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长期为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国内石
油石化行业领军企业提供核心系统供应服务,并持续入围中石化核心供应商资格,荣获国内中石油“三甲级
”井控资质。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产品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服务众多国际知名能源公司,相关产品广
泛应用于中东、中亚、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等众多油气产区。
2、井口采油设备:作为中国HH级高抗硫成套井口设备国产化的领跑者,旗下产品是中石化荣获国家科
技进步特等奖的组成部分,具备API标准下材料级别最高(HH-NL)、制造等级最高(PSL4)、压力等级超过
最高标准(达到210MPa)的特点,产品线可广泛适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开采储运等环境对井口设备的需求。
公司承接多项省市级海工装备科研项目,包括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课题“基于注采的水下采油树”、上海市
闵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课题“1500米水深卧式水下采油树”等。公司研发的无人值守智能化井口装置和
井口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中海油乌石群油田、陆丰群油田、流花油田(海基二号)、东方气田等多个海上平
台,为国家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坚实助力。
3、综合录井仪器:作为国内录井装备的领军企业,拥有包括元素、伽马、荧光、核磁、CT、氦气、轻
烃、地化、氯离子在内的全方位地质分析与解释评价技术,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旗舰产品CMS综合录
井仪采用挪威船级社DNVZone1/2及DNV2.7-1标准设计,满足防火、防爆要求,具备适应陆地与海洋极端作业
环境的卓越性能。该产品搭载了SK-3Q0715s快速氢焰色谱仪,凭借1ppm的高灵敏度和精准的出入口差分分析
技术,引领国内油气色谱分析仪器发展方向,其卓越性能和可靠性充分满足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的严苛要求,
赢得行业高度认可,成功搭载于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公司基于AI智能远程云录井平台打造的智慧井场系统,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覆
盖“井场-区域-总部”的多级智能决策机制,整合了基地专家与管理决策资源,为生产运行和科学决策提供
技术支撑,推动油气勘探领域数智化应用实践。
4、随钻测控仪器:公司承接了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技术仪器研发专项,成功研制多参数随钻测量仪(
方位电阻率、补偿电阻率、方位伽马、环空压力、井眼温度等),其中LWD方位电阻率系国内首次重大突破
,解决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目前公司拥有全系列高温、超高温MWD、LWD随钻产品及核心系统配件,构
建了涵盖研发制造、技术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产业能力。全新一代SK-TMWD-3.0随钻测量系统通过
融合先进的地球物理测量技术、机械电气工艺、工程算法、无线通信技术及成像分析技术,有效提升了在常
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中钻井参数强化适用能力,尤其面对高温高压地层和复杂结构井况,公司相关仪器
凭借导向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5、数字测井仪器:作为中国油气测井行业的技术先锋,公司拥有涵盖感应、侧向、声波、三参数、伽
玛、能谱、中子和密度等全系列测井产品,构建了覆盖裸眼测井、套后测井及随钻测井的全谱系技术矩阵,
为客户提供方法、仪器、技术服务和解释评价等一体化的综合测井方案。公司在高温、高压、高强度、大位
移水平井测井技术上保持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自主研发制造的“适应极端超高温高压环境的多功能油
气探测测井系统”荣获“浙江精品制造”称号,以及行业“优秀创新成果”评定,该仪器突破极端工况测井
装备技术瓶颈,已在国内深井、超深井等复杂井况中得到验证,标志着公司技术实力的又一次飞跃。
6、油品分析仪器:作为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会员单位,公司专注于油品分析技术的自主研发
与创新,成功推出涵盖10个产品系列、逾100种规格的分析仪器。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皓月全自动汽油辛烷
值测定机和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机,凭借其媲美国际顶尖产品的数据分析精度和高稳定性能,成为首个通过中
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专家验收的国产品牌。
公司在巩固传统油品分析领域优势基础上,战略性延伸至航空燃料、润滑油等品质监控领域,构建起覆
盖油品“物性—组分—效能”的立体化检测技术体系,并通过引入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精密检测理念,完成
新一代自动化分析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此外,公司与上海石化联合研发的碳纤维自动检测设备填补了国内空
白。
(三)工程服务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是为数不多能提供录井、测井、定向井等一体化工程设备
及服务的提供商。自1995年进军油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以来,经过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已成长为拥有近百支
专业技术队伍和数百名工程技术人员的规模服务商。公司持有国内外众多知名油公司和钻探公司的工程服务
资质,业务覆盖面广泛,包括综合录井、地质导向、随钻定向(MWD/LWD)、测井服务以及定测录一体化解
决方案。在国内油田及中东、中亚、非洲、南美等重要产油区域,公司已成功实施了常规非常规等油气井的
规模作业服务,保持了100%的资料优良率和油气层发现率,积累了丰富的地质数据和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公司凭借定、测、录装备和工程服务现有基础,加深产业链纵向联系。近年来公司推出AI智慧井场数字
化战略,通过远程录井、定测录一体化、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智慧井场等四个阶段的战略发展,打造精准地
质导向平台,为客户提供AI智慧井场方案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国内外井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
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作为国内石油装备行业的关键参与者,公司立足“传统能源升级+新能源突破”的双轮驱
动战略,聚焦深地工程、深海装备和智慧井场三大主战场,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公司大力推进“战略出
海,布局全球”的国际化市场战略,提升公司品牌运营能力,同时坚持贯彻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全流程
质量管控,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旗下共有二家国家级、三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1)深地攻坚:挺进地球禁区,解锁能源命脉
面对国家能源安全与深地资源开发的迫切需求,公司充分利用在石油装备领域三十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集中在井控设备、远控设备、特种橡胶、井口设备、综合录井、数字测井、随
钻测控等关键领域技术持续攻关,推出“深地工程”综合解决方案,为我国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保驾
护航。
从亚洲最深直井蓬深X井(9026米),到刷新亚洲碳酸盐岩储层大斜度井垂深最深纪录的奥探X井(9646
米),再到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10910米),神开油气装备及各类仪器设备成功突破深井
、超深井、特深井带来的超高压力、超高温度、超深取芯等一系列世界级行业难题,公司深地装备以“全自
主、全链条”的国产化解决方案,打破国外垄断,为深地科学研究和超深层油气勘探持续贡献神开力量。
(2)深海逐梦:锻造大国重器,探索深蓝疆域
向海图强,神开以“智能化、无人化、深海化”为矛,直指海洋能源开发核心领域,搭载于我国首艘大
洋钻探船“梦想号”上的公司某型仪器设备,为深海油气勘探装上“中国眼睛”。针对海上油田的复杂环境
和特殊开采要求,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井口设备已批量应用于我国最大的海上智能油田群恩平15油田群以
及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助力我国海上油气增储上产。
更令人振奋的是,神开承接的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课题“基于注采的水下采油树”、战略性新兴产业项
目课题“1500米水深卧式水下采油树”等一系列“卡脖子”技术课题,均已完成国产化样机试制和部分部件
的海试工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筑牢技术根基。
(3)智慧井场:数智化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
公司结合自身发展,结合AI技术的赋能,稳步推进产业数智化升级,制定了“远程录井—定测录一体化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智慧井场”四步走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学习技术,整合“定向井
、测井、录井”井场地质和海量工程数据,开发具有自学习能力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实现部分关键设备的故障预警及勘探作业的智能决策和报告,从而帮助客户提升钻井勘探的运行效率。
(4)战略出海:全球化战略取得里程碑突破
公司全面践行“战略出海、布局全球”的发展方针,紧抓新兴国家油服市场的黄金发展机遇,围绕中东
、中亚、北非等核心市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强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引进匹配
当地市场的专业人才,实行本地化运营策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显著增强了国际市场的适
应力。未来,公司将依托“高端装备输出+核心技术赋能+工程服务集成”的资源优势,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
动,以本地化运营为支撑,持续优化全球战略布局,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未来展望:
(一)公司所处行业格局和趋势
1、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新能源占比提升,但油气资源仍为关键支柱
长期来看,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导致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油气进口依赖度高。根据
同花顺IFind宏观经济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原煤、石油和天然气、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消费结构为53.
2%:27.7%: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