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284 亚太股份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基础制动系统、汽车电子辅助制动系统、汽车新材料应用制动部件产品,为各类轿车、轻微型汽车、中重
型载货车、大中型客车等车型提供系统化和模块化配套。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42.60亿 100.00 7.85亿 100.00 18.41
─────────────────────────────────────────────────
汽车基础制动系统(产品) 31.09亿 72.98 5.61亿 71.47 18.0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 10.19亿 23.92 1.61亿 20.56 15.83
其他(产品) 1.32亿 3.10 6249.97万 7.97 47.35
─────────────────────────────────────────────────
国内销售(地区) 41.24亿 96.80 7.49亿 95.47 18.16
国外销售(地区) 1.36亿 3.2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20.05亿 100.00 3.45亿 100.00 17.19
─────────────────────────────────────────────────
汽车基础制动系统(产品) 14.91亿 74.34 2.39亿 69.26 16.0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 4.38亿 21.85 6686.35万 19.40 15.26
其他(产品) 7631.20万 3.81 3910.87万 11.35 51.25
─────────────────────────────────────────────────
国内销售(地区) 19.35亿 96.48 3.27亿 94.89 16.91
国外销售(地区) 7050.00万 3.52 1760.76万 5.11 24.9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38.74亿 100.00 6.46亿 100.00 16.66
─────────────────────────────────────────────────
汽车基础制动系统(产品) 29.08亿 75.07 4.58亿 70.97 15.75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 7.81亿 20.17 1.21亿 18.81 15.54
其他(产品) 1.85亿 4.76 6597.30万 10.22 35.75
─────────────────────────────────────────────────
国内销售(地区) 37.56亿 96.94 6.19亿 95.92 16.49
国外销售(地区) 1.19亿 3.06 2636.58万 4.08 22.2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零部件(行业) 17.55亿 100.00 2.99亿 100.00 17.05
─────────────────────────────────────────────────
汽车基础制动系统(产品) 13.25亿 75.51 2.08亿 69.63 15.7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 3.35亿 19.12 5776.92万 19.31 17.22
其他(产品) 9423.14万 5.37 3308.66万 11.06 35.11
─────────────────────────────────────────────────
国内销售(地区) 16.99亿 96.81 2.87亿 95.88 16.89
国外销售(地区) 5592.23万 3.19 1231.48万 4.12 22.0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5.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9.0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6405.06│ 15.59│
│第二名 │ 58608.60│ 13.76│
│第三名 │ 57060.85│ 13.39│
│第四名 │ 37915.96│ 8.90│
│第五名 │ 31690.55│ 7.44│
│合计 │ 251681.02│ 59.0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1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5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826.93│ 5.02│
│第二名 │ 12978.33│ 4.39│
│第三名 │ 9673.94│ 3.27│
│第四名 │ 7882.49│ 2.67│
│第五名 │ 6507.25│ 2.20│
│合计 │ 51868.94│ 17.5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4.5%,连续第二年产销量分别突破3,000万辆。
公司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受汽车整车行业景气状况的制约。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
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品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市场的发展自有其与国计民生密不可分的内在规律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的提升,我国汽车工业以及汽车零部件行业
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变革趋势的显现,汽车行业正在进入
产品及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阶段。对零部件企业而言,在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等业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
机会。
(2)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行业内的汽车制动系统企业主要以生产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产品为主,
生产企业主要为独立制动器生产企业,基本均为配套整车厂商,便于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随着国内汽车制
动系统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少数企业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企业规模、技术实力、产品质量、成本优
势和服务优势已经成为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目前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OE
M市场,主要表现为少数几家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及规模较大的国内企业之间及
与外资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基础制动系统、汽车底盘电子智能控制系统、轮毂电机以及线控底盘的开发、生产
、销售。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制
动器行业龙头企业、首批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国内率先自主研发生产汽车ABS的大型专业化一级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单位,设有国家认可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
作站。
公司的产品销售网络覆盖了国内各大知名的整车企业和国际著名的汽车跨国公司,包括大众、通用、本
田、日产、Stellantis、马自达等全球采购平台。
四十多年来公司不断创新发展,汽车电子产品迅猛发展。公司以成功开发并产业化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
统ABS为基础,逐步实现各类汽车底盘电子制动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成功开发了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ESC(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IBS(TWOBOX,解耦式电子助力制动系统)、EBB(TWOBOX,非解耦式电子
助力制动系统)、IBS(ONEBOX,智能制动系统)、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公司的IBS(ONEBOX)系统,
功能安全等级达到ASILD;按AUTOSAR架构建立层次化软件安全机制;采用具备高动态响应特性的永磁无刷电
机配合高精度线性电磁阀,建压速度快,控压精度高,同时集成了双控双冗余电子驻车功能,是一种高度集
成、高安全性、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的电液复合线控制动系统。
面对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公司主动拥抱变革,积极布局智能网联与新能源产业。已成
功构建了涵盖智能汽车环境感知、主动安全控制及移动互联技术的无人驾驶产业链,顺利实现了77GHz毫米
波雷达与视觉系统(含控制器)的产业化应用。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凭借深厚的技
术积累,已掌握了从轮毂电机、逆变器调速模块、中央控制器PCU到整套系统的综合开发能力,成功研发了
多款驱动与制动集成化的轮毂电机产品,为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的高效、节能、环保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
撑。
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
公司近几年不断加大对电子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成果得到了整车市场的认可,公司生产的IBS、ESC、
EPB及其他电子集成产品不断在国内外汽车厂家得到应用,订单不断增加。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的产品主要为OEM市场配套,还有少量AM市场。公司的销售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销
量较小。OEM市场是指零部件供应商为整车生产商配套而提供汽车零部件的市场;AM市场是指售后服务市场
。
公司在国内OEM市场销售模式是直接向客户提供汽车制动系统产品,每年与客户签订供货合同,公司按
客户的订单、合同组织生产,按时间、数量交货。为了满足规模较大的整车厂实现“零库存”管理的目标,
公司还在整车厂附近建立仓储点。公司按照整车厂的订单,定期从公司成品库发运产品到外库仓储点,在仓
储点存放适当数量的安全库存。仓储点根据整车厂的实际需求及时配送。
公司在国内AM销售模式上采取经销商方式。公司经过考察,选择长期合作的经销商与公司签订协议,经
销商将所需产品的订单发至公司,公司根据订单下计划生产并发货收款。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和技术优势
公司依托国家认可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研发平台,通过内部培养为主、引进
外部人才为辅的措施,构筑了一支具有公司特色地从大专到博士,涵盖技能操作型、技术研发型的金字塔形
的人才队伍结构。公司成立至今,参与起草了多项汽车制动系统国家、行业标准。
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能力,拥有电动汽车能量回馈制动与ABS集成技术、具有探测踏板
位置功能的离合器技术、集成式汽车线控制动系统技术、带紧急辅助功能的真空助力器技术、EMB电磁制动
器、间隙自动调整制动器、贯穿式助力器、超短型制动主缸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近年来,公司
在创新传统产品升级换代的基础上,逐渐向汽车电子产品领域同步发展。公司在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
B)、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ESC)、线控制动系统(IBS)等汽车电子产品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突破,部分
项目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有效专利766项,其中发明专利134项,实用新型专利620项,外观专利12项
。
(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优势
公司是国内少数专业研发生产整套汽车制动系统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是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龙头
企业,拥有完整的汽车制动系统主导产品链,形成了以乘用车制动系统为主、商用车制动系统和其他汽车制
动系统并重的产品格局,可以为轿车、轻微型汽车、中重型载货车、大中型客车等提供系统化和模块化配套
。后续,公司以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为基础,布局汽车智能网联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智能汽车环境感
知+主动安全控制+移动互联的无人驾驶产业链。实现智能驾驶技术和轮毂电机国内率先产业化。
(三)工艺与装备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设备和工艺。在铸造工艺上,引进了日本双工位自动水平造型机造型线、
自动浇注机、丹麦迪砂垂直造型机造型线、美国应达中频炉和砂处理成套生产线设备,辅以国内先进的自动
加料系统及自动清理系统,其生产效率、铸件精度和铸件出品率高,劳动强度低,环境整洁;炉前自动配料
、自动快速分析成分保证了铸件质量。底板冲压工艺引进了若干条由80吨~500吨压力机组成的自动冲压流
水线,每分钟生产数量达10件以上,保证了生产安全性、产品一致性和产品精度;制动蹄蹄筋蹄片生产线引
进400吨压力机和级进模组成的全自动冲压线,每分钟生产数量达16件以上;制动蹄焊接采用英国的自动滚
凸焊机;表面处理采用阴极电泳自动生产线和阳极氧化自动生产线,配置了机器人自动喷漆线和自动达克罗
喷涂线,使产品表面油漆和达克罗的质量更加稳定同时又改善操作工的作业环境。切削加工引进德国、意大
利等国家的先进加工设备和工艺。制动钳与制动盘加工工艺采用日本的数控加工系统将桁架机器人和多台威
亚机床、EMAG机床交互。制动盘加工工艺采用韩国威压机床粗加工,EMAG机床精加工,制动盘每条加工线配
备KMC/马波斯自动检测设备,利用AVG小车自动送料和桁架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真正地实现全自动装夹,全
自动加工,全自动检测,全自动上下料的运行模式,真正做到了少人化,减少用工人员,方便员工管理;采
用桁架机器人和关节机器人可以进行24小时生产操作,不但能有效节省人工费用,而且可以更大程度保障工
人的工作安全性,杜绝由于工作疏忽或者疲劳造成的工伤事故;通过机器人与加工机床,检测设备之间的通
讯,实现零件加工数字化、信息化从而可靠地保证了产品质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减少劳动的风险;自动化的机器人加工流水线更能节省场地,使整车间规划更小更紧凑精致。鼓式
装配引进了3条自动化装配线,实现了自动拧紧涂油、自动调整外径与检测,及防止漏装、错装的视觉检测
功能。卡钳装配引进了全自动装配线,并对多条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产线具备了在线扫码、精确追溯
等功能。新建了密封的装配车间,引进了新风系统,保障了产品清洁度要求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装配工作环
境。
基础制动系统、ABS、ESC、EPB、IBS、智能驾驶视觉系统、毫米波雷达以及轮毂电机装配工艺引进先进
国家的成熟设备和先进组装检测方法,产品采用自动装配检测线装配,检测数据和产品实现一一对应,保证
了出厂产品质量和可追溯性。在具备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前提下,引进了MES系统随时随地掌控生产现场状
况工艺参数监测、实录,减少车间料废工废,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四)试验检测优势
公司具有很强的试验检测能力,拥有一系列与产品技术配套的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等先进的检测仪器
设备。能够开展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外各类汽车制动系列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试验,对ABS、ESC、
IBS、盘式制动器、EPB制动钳、制动盘、鼓式制动器、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轮缸、离合器主缸、工作缸
等进行试验检测,能承担整套汽车制动系统产品从开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产品性能试验。拥有一批
对制动系统检测试验富有经验的检测人员。
公司建立6000平米实验室和黄山、黑河等路试基地,拥有申克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德国)、LINK39
00NVH惯性试验台(美国)、LINK3000惯性试验台(美国)、HORIBA汽车制动器NVH试验和制动试验惯性试验
台(德国)、POLYTEC三维全场扫描激光测振仪(德国)、LINK3378DTV&拖滞力矩测试仪(美国)、LMS模
态分析和噪音检测台(比利时)、真空助力器带主缸总成(带BA功能)试验台、驻车拉索性能和寿命试验台
、制动器扭矩疲劳试验机、整车试验模拟机、高低温性能试验台、真空助力器性能试验台、ABS电磁阀试验
台、ABS传感器试验台、ECU仿真试验台、EPB\ESC仿真试验台、ABS\ESC\IBS\ibooster耐久试验台、DspaceI
BSHIL试验台(德国)、ADASHIL试验台(德国)、卡钳基本性能测试台(韩国)、LINK制动钳所需液量测试
台(美国)、LINK制动器拖滞力矩测试台(美国)、ASCOTT循环腐蚀盐雾箱(英国)、MB&R无声振动检测
台(美国)、制动盘DTV(制动盘厚薄差等)检测仪(韩国)、直读光谱分析仪(德国)、三坐标测量机(
德国)、克劳斯机(德国)、霍尼韦尔压缩率仪(德国)、LinkV-MAX4000数据采集系统(美国)、离合踏
板感测试仪、制动踏板感静态模拟台等一系列试验以及路试检测设备,整体试验检测硬件、软件的水平在国
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检测中心已通过了德国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吉利汽车、一汽集团、通用五菱、
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各大主机厂的实验室认可,浙江省制动系统检测站,2009年12月通过了CNAS(中国合
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ISO/IEC17025实验室认可。
(五)质量品牌优势
公司具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拥有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生产装备及工艺,试验
检测设备齐全,检测中心通过了ISO/IEC17025认证,为国家认可实验室,能承担包括ABS、EPB、ESC、IBS在
内的整套汽车制动系统从开发到生产全过程的精密测量和综合性能测试。1999年以来,公司的汽车制动系统
连续通过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的质量认证和每年的国家级产品监督检查测试,从未出现过重大质量责任事
故。从2000年到2004年,公司先后通过了QS9000、VDA6.1、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注册,2018年通过了I
ATF16949质量体系的认证。公司的测试中心为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主机厂认可的实验室,公司通过了通
用汽车、上汽通用的BIQS认证,同时在2020年分别获得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的“A级供应商”等荣誉称号
并一直保持。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为发展原则,依靠科学管理,以雄厚的实力获得了“中
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奖获奖单位”“全国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优秀零部
件自主品牌企业”“国家重点高新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浙江省技术创新优秀企业”“浙江省管
理创新示范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中国汽车零部件制动器行业龙头企业”等许多荣誉,并被商务
部、国家发改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公司的“APG”商标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著名
商标”,2006年9月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11年被国家商标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荣膺2015
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同时入围2016年“浙江制造”品牌重点培育企业。2016获得浙江省质量文化建设
标杆单位。2018年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机械工业质量奖,2022年确认继续保留中国机械工业质量
管理协会机械工业质量奖。
近三年,公司共获得主机厂以下奖项:
2022年长安汽车新能源贡献奖
2022年江西五十铃精益物流贡献奖
2022年东风乘用车优秀供应商
2022年长安汽车深蓝贡献奖
2022年吉利汽车优秀供应商
2022年吉利汽车优秀协作奖
2022年远程汽车研发贡献奖
2022年睿蓝汽车最佳保供奖
2023年上汽乘用车卓越贡献奖
2023年长安汽车研发贡献奖
2023年远程汽车质量贡献奖
2023年长安马自达J90A项目供应链创新典范奖
2023年一汽奔腾协同创新奖
2023年一汽大众售后质量卓越供应商
2023年江西五十铃优秀供应商
2023年吉利汽车优秀供应商突出贡献奖
2023年上汽大通质量贡献奖
2023年通用五菱伙伴同行奖
2024年零跑汽车最佳交付奖
2024年吉利汽车优秀供应商
2024年长安深蓝质量贡献奖
2024年长安马自达J90K杰出贡献奖
2024年一汽大众协同创新奖
2024年一汽红旗合作成就奖
2024年江西五十铃优秀供应商
(六)人才及管理优势
公司的高管团队在公司所经营的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为公司的日常经营贡献宝贵
的知识财富,并为公司发展提供策略方向。公司的高管团队还拥有多年与客户和业界同行广泛合作的丰富经
验,具有战略眼光,能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述核心技术体系是公司技术领先于国内同行的基础,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
7%和4.5%,连续第二年产销量分别突破3000万辆。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持续加大新产品的
研发力度,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国内外优质客户的维护和开发;其次,公司持续推动内部降
本增效,不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有效提升制造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038.87万元,
同比增长9.96%;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293.19万元,同比增长119.62%。公司营业收入
稳步提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
报告期内,公司新启动166个项目,其中有74个项目涉及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公司新量产103个项目
,包括了零跑汽车、一汽红旗、重庆长安、吉利汽车、广汽埃安、长城汽车、上汽大通等多个项目。
●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机遇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中国汽车行业虽面临多重挑战,但也蕴藏无限生机。汽车电动化和智能
化是产业格局重塑的必然方向与核心动力。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对智能化、电动化等新兴技术需求非
常庞大。对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只有紧跟智能化、电动化等趋势,推动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注
重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布局,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近年来,在国外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为中国汽车
零部件企业出海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凭借在电池、电驱动系统、智能化零部件等领域
的技术和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通过政策支持、国际合作和品牌建设,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
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作为国内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将始终秉承“诚信、务实、开拓、合力”的企业精神,以
“制造精品部件,服务名优主机”为经营理念,以“建百年老厂,创世界品牌”为奋斗目标,继续坚持走自
主创新之路,把产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创国际一流企业,为弘扬民族精神,发展中国汽车
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2025年度的工作重点
2025年,公司将以“强管理拓市场深挖潜打赢降本增效持久战”为指导思想,狠抓内部管理,夯实发展
基础;积极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力推进公司电子产品的市场拓展,不折不扣地实现2025年制定的各
项经营指标。
2025年度,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1)强管理、夯基础,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公司将通过强化信息化推进进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强化预算管理,深化精益管控,全面提质增
效;通过强化质量管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实现各环节
的精细化管理,真正有效地夯实内部管理基石。
(2)深挖潜、拓市场,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近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环境愈加激烈,公司通过持续地挖掘内部潜力来降本增效,从每一个环节
入手,开源节流,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同时,通过外拓市场,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在保证传
统制动产品的竞争优势的同时,抓住汽车行业发展之大变局,大力发展和推广ESC、IBS等汽车电子产品的市
场和应用,多渠道、多层次的增加电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快EMB、角模块等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通过新型技术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以进入通用、STELLANTIS等全球采购平台为契机,稳步推进海外市
场的拓展和布局。
(3)重技改、提质效,永葆持续发展后劲
公司将结合实际情况,以工艺流程的简化与标准化为主来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
术和自动化设备,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稳步提高产品合格率。
(4)育人才、优团队,增强凝聚力执行力
高素养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全然保障。公司将持续建立科学的用人、选人机制,做好人才的培
养、提升和储备工作。通过积极挖掘和推选内部优秀人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做好人员队伍稳定工作
,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归属感,让员工了解、接受并融入公司的价值观。
(四)公司存在的风险因素
1、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
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公司的业务收入受汽车产销量的影
响较大,而汽车产销量的高低又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如果经济环境出现波动,汽车销量下滑,将造
成公司的订单减少、存货积压、货款收回困难等状况,因此公司存在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风险。
2、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和汽车制动系统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导致市场竞争较
为激烈。与此同时,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陆续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在我国投资建厂。如果公司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及时全面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3、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公司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国内配套市场均保持90%以上的比例,出口及售后市场所占比例较小,
公司产品价格主要受国内市场的影响。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整车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整车企业将
产品降价压力部分转嫁给零部件制造企业直接导致了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因此公司存在产品销售价格下降
的风险。
4、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板、生铁、铝材,产品的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如果主要原材料
价格未来持续大幅波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成本,因此公司存在毛利率下
降的风险。
5、募投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于2017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00,000万元,主要用于年产15万套新能源汽车
轮毂电机驱动底盘模块技术改造项目及年产100万套汽车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模块技术改造项目。为提高募集
资金使用效率,公司于2024年将“年产100万套汽车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模块技术改造项目”投资金额调减一
部分至新增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亚太股份摩洛哥有限公司建设年产制动钳总成265万件项目”。
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2017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向的三个项目若按预计进度实施
后不能顺利达产,可能面临折旧、摊销费用大量增加导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现状
、公司战略目标以及投资风险的控制,谨慎实施固定资产的投入,因此公司存在募投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
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环境变化,对项目募集资金的使用进行适时安排。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