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330 得利斯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生产及销售冷却肉及冷冻肉、低温肉制品、酱卤肉制品、发酵肉制品及其他肉制品;蛋制品、速冻面米食
品、速冻肉制品及其他速冻食品、糕点、其他食品;饮料(蛋白饮料、其他饮料)、调味料、食用动物油
脂(食用猪油)、动物副产品、食品机械及配件。货物进出口业务。批发、零售钢材、五金工具、预包装
食品兼散装食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业(行业) 15.76亿 97.53 1.42亿 97.94 9.01
电力蒸汽业(行业) 3025.53万 1.87 171.74万 1.18 5.68
彩印包装业(行业) 974.60万 0.60 127.47万 0.88 13.08
─────────────────────────────────────────────────
冷却肉及冷冻肉(产品) 6.69亿 41.41 2446.31万 16.87 3.65
牛肉贸易类(产品) 2.79亿 17.27 1829.71万 12.61 6.56
预制菜类:牛肉系列产品(产品) 2.43亿 15.03 937.60万 6.46 3.86
低温肉制品(产品) 1.59亿 9.84 5048.21万 34.80 31.73
预制菜类:速冻调理产品(产品) 1.43亿 8.84 2197.88万 15.15 15.38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3314.03万 2.05 295.87万 2.04 8.93
电力蒸汽类(产品) 3025.53万 1.87 171.74万 1.18 5.68
其他类(产品) 2691.62万 1.67 806.76万 5.56 29.97
即食休闲产品(产品) 2305.10万 1.43 643.69万 4.44 27.92
包装物(产品) 974.60万 0.60 127.47万 0.88 13.08
─────────────────────────────────────────────────
山东省内(地区) 5.75亿 35.58 8150.89万 56.19 14.17
华东地区(地区) 4.02亿 24.85 1993.66万 13.74 4.96
华北地区(地区) 2.71亿 16.79 1718.35万 11.85 6.33
东北地区(地区) 1.89亿 11.69 1270.28万 8.76 6.72
其他地区(地区) 1.46亿 9.01 840.61万 5.80 5.77
西北地区(地区) 3361.53万 2.08 531.47万 3.66 15.81
─────────────────────────────────────────────────
大客户(销售模式) 7.58亿 46.88 5626.25万 38.79 7.43
经销(销售模式) 7.38亿 45.65 6124.83万 42.22 8.30
直销(销售模式) 1.21亿 7.48 2754.17万 18.99 22.79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业(行业) 28.92亿 97.53 1.90亿 96.97 6.56
电力蒸汽业(行业) 5555.54万 1.87 308.93万 1.58 5.56
彩印包装业(行业) 1766.34万 0.60 284.22万 1.45 16.09
─────────────────────────────────────────────────
冷却肉及冷冻肉(产品) 12.62亿 42.55 -276.44万 -1.41 -0.22
牛肉贸易类(产品) 5.56亿 18.77 2367.33万 12.09 4.26
预制菜类:牛肉系列产品(产品) 3.29亿 11.10 1744.98万 8.91 5.30
预制菜类:速冻调理产品(产品) 3.13亿 10.57 2799.02万 14.30 8.93
低温肉制品(产品) 2.31亿 7.78 8657.48万 44.23 37.54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7536.49万 2.54 1106.63万 5.65 14.68
其他类(产品) 7214.80万 2.43 1464.96万 7.48 20.30
电力蒸汽类(产品) 5555.54万 1.87 308.93万 1.58 5.56
即食休闲产品(产品) 5294.80万 1.79 1118.39万 5.71 21.12
包装物(产品) 1766.34万 0.60 284.22万 1.45 16.09
─────────────────────────────────────────────────
山东省内(地区) 11.01亿 37.13 1.23亿 62.72 11.15
华东地区(地区) 7.23亿 24.38 2728.63万 13.94 3.78
东北地区(地区) 4.52亿 15.24 -207.27万 -1.06 -0.46
华北地区(地区) 3.65亿 12.32 1417.89万 7.24 3.88
其他地区(地区) 2.45亿 8.27 1457.56万 7.45 5.94
西北地区(地区) 7858.25万 2.65 1901.16万 9.71 24.19
─────────────────────────────────────────────────
经销(销售模式) 14.11亿 47.60 8356.79万 42.69 5.92
大客户(销售模式) 13.70亿 46.20 7485.59万 38.24 5.47
直销(销售模式) 1.84亿 6.20 3733.12万 19.07 20.3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业(行业) 13.46亿 97.47 1.37亿 99.24 10.19
电力蒸汽业(行业) 2708.64万 1.96 -6.13万 -0.04 -0.23
彩印包装业(行业) 787.39万 0.57 111.65万 0.81 14.18
─────────────────────────────────────────────────
冷却肉及冷冻肉(产品) 6.78亿 49.08 2423.01万 17.52 3.57
预制菜类:牛肉系列产品(产品) 1.79亿 12.95 1722.40万 12.46 9.63
预制菜类:速冻调理产品(产品) 1.39亿 10.10 2211.44万 15.99 15.86
低温肉制品(产品) 1.38亿 9.99 5022.60万 36.32 36.41
牛肉贸易类(产品) 1.35亿 9.80 386.41万 2.79 2.86
其他类(产品) 2924.39万 2.12 794.56万 5.75 27.17
电力蒸汽类(产品) 2708.64万 1.96 -6.13万 -0.04 -0.23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2429.98万 1.76 382.69万 2.77 15.75
即食休闲产品(产品) 2317.45万 1.68 778.90万 5.63 33.61
包装物(产品) 787.39万 0.57 111.65万 0.81 14.18
─────────────────────────────────────────────────
山东省内(地区) 5.71亿 41.35 9414.30万 68.08 16.49
华东地区(地区) 2.82亿 20.45 1522.16万 11.01 5.39
东北地区(地区) 2.32亿 16.76 1100.29万 7.96 4.75
华北地区(地区) 1.66亿 11.99 454.58万 3.29 2.75
其他地区(地区) 8433.72万 6.11 107.79万 0.78 1.28
西北地区(地区) 4623.70万 3.35 1228.42万 8.88 26.57
─────────────────────────────────────────────────
经销(销售模式) 6.81亿 49.29 5040.03万 36.45 7.40
大客户(销售模式) 5.77亿 41.77 6292.41万 45.51 10.91
直销(销售模式) 1.23亿 8.94 2495.09万 18.04 20.2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业(行业) 29.92亿 96.77 1.56亿 95.10 5.20
电力蒸汽业(行业) 7960.66万 2.57 284.65万 1.74 3.58
彩印包装业(行业) 2030.77万 0.66 517.04万 3.16 25.46
─────────────────────────────────────────────────
冷却肉及冷冻肉(产品) 14.10亿 45.60 709.86万 4.34 0.50
牛肉贸易类(产品) 4.78亿 15.46 -2991.11万 -18.27 -6.26
预制菜类:速冻调理产品(产品) 3.44亿 11.12 4108.61万 25.09 11.95
预制菜类:牛肉系列产品(产品) 3.09亿 9.99 1538.30万 9.40 4.98
低温肉制品(产品) 2.68亿 8.66 8699.41万 53.13 32.48
电力蒸汽类(产品) 7960.66万 2.57 284.65万 1.74 3.58
其他类(产品) 7547.50万 2.44 1285.97万 7.85 17.04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5712.63万 1.85 901.45万 5.51 15.78
即食休闲产品(产品) 5083.80万 1.64 1319.35万 8.06 25.95
包装物(产品) 2030.77万 0.66 517.04万 3.16 25.46
─────────────────────────────────────────────────
山东省内(地区) 10.59亿 34.25 1.38亿 84.42 13.05
华东地区(地区) 8.57亿 27.71 12.62万 0.08 0.01
东北地区(地区) 5.11亿 16.54 -68.68万 -0.42 -0.13
华北地区(地区) 2.90亿 9.39 706.36万 4.31 2.43
其他地区(地区) 2.41亿 7.80 345.77万 2.11 1.43
西北地区(地区) 1.33亿 4.30 1555.26万 9.50 11.69
─────────────────────────────────────────────────
经销(销售模式) 14.39亿 46.56 3363.13万 20.54 2.34
大客户(销售模式) 14.10亿 45.61 7869.98万 48.07 5.58
直销(销售模式) 2.42亿 7.83 5140.42万 31.39 21.2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4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18120.61│ 6.12│
│客户B │ 4209.34│ 1.42│
│客户C │ 3129.64│ 1.06│
│客户D │ 2933.57│ 0.99│
│客户E │ 2671.85│ 0.90│
│合计 │ 31065.00│ 10.4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6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27187.68│ 10.42│
│供应商B │ 9003.15│ 3.45│
│供应商C │ 8787.66│ 3.37│
│供应商D │ 8114.73│ 3.11│
│供应商E │ 6013.49│ 2.31│
│合计 │ 59106.71│ 22.6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
得利斯自创立以来,始终以先行者的姿态深耕肉制品赛道,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便
捷的食品,经过长期稳定发展,已成长为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产品品类齐全的食品加工企业,主要产品
涵盖冷却肉、低温肉制品、预制菜(含速冻调理产品和牛肉系列产品)、发酵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即食
休闲制品等诸多品类。2025年以来,公司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消费场景升级与产业革新,不断为老品
牌注入新活力;同时,公司加快国际化布局,开拓海外市场并研发符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推动中国食
品制造走向全球餐桌。
公司坚持打造以肉制品精深加工为核心的全链条绿色产业体系,稳步推进“立足屠宰、发力低温肉制品
、延伸预制食品”的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餐饮业预制化”的发展路径。
(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预制菜行业
近年来,在餐饮连锁化加速与消费者追求便捷高效生活的双重驱动下,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展现出巨
大潜力。从市场规模看,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整
体呈上升趋势。随着行业科技进步和扶持政策落地,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490亿元。从行业格
局看,当前行业集中度较低,预制菜企业仍面临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及消费者信任危机等挑战,倒逼企业
加速转型升级。未来几年,预制菜行业将继续经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竞争到规范经营,从“群雄并起”
到向头部企业集中,从服务B端客户为主到零售市场加速渗透的过程。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转
变的多重驱动下,预计未来预制菜企业有望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数智化转型和国际化布局,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开拓新的增长空间,推动行业整合出清。
报告期内,预制菜行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政策立体化推进,构建“国家统筹,地方创新,多部门协同”的监管格局
近年来,国家层面政策陆续出台,对预制菜行业进行规范,统筹搭建标准体系。自2024年相关部门首次
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范围后,多项政策出台进一步深化预制菜标准建设。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从“大力发展绿色、
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角
度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
链条监管的意见》,从食品质量安全、运输、网络销售等方面为预制菜规范发展提供了指引。
地方层面,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创新出台预制菜地方标准。例如,
2025年1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预制菜术语及分类》及《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
,规范预制菜的术语分类和包装标识相关要求,提升粤菜预制菜的整体品质和形象。同时,极具地方特色的
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也持续推出。例如,2025年1月,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协会发布并实施了《预制川菜清
洁标签通则》等6项团体标准;2025年4月,大连市预制菜行业协会发布《大连市海鲜预制菜黑椒三文鱼》团
体标准,聚焦特定地方特色产品。
(2)重构传统烹饪流程,在工业化转换中追求质价比
工业化转换是预制菜行业供给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预制菜的工业化转换不是简单的规模化生
产,而是通过稳定、批量还原特色菜肴,形成企业特有竞争力,同时以质价比赢得市场认可。当前,预制菜
企业正加速推进特色化产品的工业转换,通过高效融合现代工业技术与对风味的精准把控,将原本难以规模
化的地域特色、复杂工艺及新鲜口感快速转化为标准化、高品质、方便快捷的预制产品,从而破除预制菜价
格内卷,并转向对产品品质、生产技术的追求。
(3)C端消费者认可度提升,市场加速扩容
目前来看,预制菜需求侧仍以B端市场为主。但随着预制菜普及度与消费者认可度提升,C端市场展现出
强劲增长动能。据统计,2025年春节预制菜销售额突破200亿,同比增长超50%。从市场结构来看,C端市场
呈现出以下变化:一方面,区别于过往预制菜线上销售占比的绝对主导,随着线下商超、便利店和餐饮店加
速布局预制菜专区,线下渠道占比提升,成为预制菜销售的有力支点。另一方面,消费者决策更加理性审慎
,需求更加多元化,倒逼企业在研发创新、品质升级、成本优化等关键维度持续突破,并深度聚焦细分场景
需求,以适配C端市场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4)产业链协同深化,预制菜生态体系日趋成熟
预制菜全产业链深度协同的生态体系加速成型,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
新模式,预制菜产业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与餐饮预制化深度融合,其发展壮大对促进创业就业、消
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在政策支持下,预制菜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紧密协作、优势互补,上
游种养端与加工企业共建标准化原料基地,中游生产端联合科研机构突破锁鲜技术瓶颈,下游流通端依托电
商平台与冷链网络打通产销链路。这种生态协同不仅推动技术、资本、数据、需求的高效循环,更催生出“
订单农业+中央厨房+即时零售”等创新模式,推动产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群化发展跨越,抗风险能力与品牌溢
价能力同步提升。
(5)国际化进程加速,海外市场开辟新增量
在国内预制菜行业参与者激增、同质化竞争严重及利润空间收窄的背景下,具备消费基础与明确需求导
向的海外市场已成为国内企业开拓新增量空间的重要战略选择。一方面,海外消费者对预制食品接受度较高
,市场教育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对中式预制菜有着持续旺盛的需求。此外,海外中餐
馆面临人力成本高企、专业厨师短缺的压力,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市场切入点。在此背景下,我国预
制菜企业出海进程不断加速,且出海形式也逐渐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向全球生产。以广东省为例,其创新推
出的海外“共享工厂”模式,为预制菜出海开辟了更高效的新路径。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预制菜全口岸出
口额达317亿元,覆盖全球六大洲。
(6)AI赋能,推动预制菜全链条数智化转型
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预制菜行业加速实现标准化提升、效率优化与规模扩张提供了机会。通过数智
化转型,研发端可以利用消费数据分析快速锁定需求,缩短研发周期;生产端智能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控制与
参数优化,保障品质稳定并提效降本;营销端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实现精准获客转化,引领行业向更高水平智
能化、自动化迈进。这种贯穿研发、生产、营销的全链路数智化渗透,引领行业整体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与
自动化迈进。
2、生猪屠宰行业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猪屠宰行业作为连接养殖端与消费市场的核心枢纽,既是保障肉类食品
安全的关键环节,也是支撑民生需求的重要基础性产业。2025年上半年,生猪屠宰行业在政策引导下防疫门
槛进一步抬高,行业持续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政策层面,202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加大对生猪屠
宰环节的监管力度,保障肉类食品安全。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严格生猪屠宰检疫执法监管,强化重大动物
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2025年3月,国家生猪屠宰新规《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置审查规定》正式
落地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准入管理,有助于行业产品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2025年,生猪行业“反内卷”政策加速落地,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等多项政策组合拳从源头引导行
业降速提质,化解产业供需矛盾。在此背景下,生猪屠宰行业加速转向质量优先的集约化发展。当前行业面
临产能利用率偏低、竞争激烈等问题,中小企业在成本压力和政策淘汰机制下面临生存危机,而头部企业通
过全产业链整合和智能化升级巩固优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未来生猪屠宰行业将通过“减数量、提质量
”破解内卷,部分手工、半机械式的小型屠宰企业将逐渐出清,行业将持续加速整合,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2025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回落趋势。分阶段来看,春节期间需求增长,1月猪价维持高位。春
节后随着养殖端恢复出栏,生猪出栏、存栏量均同比增加,同时需求端恢复不及预期,供多需少导致猪价出
现明显下滑,猪价低迷状态一直持续到6月。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从22.
49元/公斤下降至20.28元/公斤,累计跌幅约为9.83%。
3、牛肉精深加工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推动了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牛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
肪、低胆固醇的优质肉源,长期增长空间明确。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的肉类结构性消费升级由大中城市向小
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扩展,未来牛肉产品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消费习惯变化与市场细分驱动下,牛肉消费市场内部结构加速分化,多元化产品展现出广阔发展机遇
。伴随消费场景与产品形态的持续丰富,如预制菜品、牛肉休闲零食以及面向健身人群、母婴人群等特定人
群的功能性牛肉制品不断涌现,精准契合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便捷化、个性化及健康化需求。在此趋势下,
产品多元化创新与消费场景深度拓展或将成为牛肉制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
2025年上半年,牛肉价格走势先抑后扬,整体走出了近三年以来最强劲的一波上涨。农业农村部数据显
示,2025年上半年,牛肉平均批发价格从60.23元/公斤上涨至63.99元/公斤,涨幅约为6.24%。肉牛市场上
半年全面回暖,得益于进口受限,进口牛肉的缩量抵消了国内供应增量,成为牛肉价格上涨的助推器。海关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牛肉130万吨,同比下降约9.5%。此外,国内去产能的推进有望为
牛肉价格提供一定支撑。
(三)主要产品情况
2025年上半年,面对终端消费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积极拥抱变革,围绕做强产品端、做大销售端
两大核心工作,聚力应对市场变化,战略落地成效显现。报告期内,公司在品牌、创新、渠道、数智化方面
持续突破,国际化布局提速推进,向“高品质、高效率、数字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公司具体经营情况
如下:
1、“得利斯+”品牌焕新升级,激活全域发展动能
作为食品行业的老字号企业,近年来,得利斯积极拥抱消费潮流,不断探索创新,在挖掘老字号品牌特
有印记的同时,打造出具有时代活力的品牌新生态。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建设上海运营中心,推动开展“得
利斯+”品牌焕新计划,强化“得利斯”品牌的推广传播力度,提升公司营销推广能力。此外,公司紧扣健
康化、便捷化、场景化消费需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营养科学结合,创新开发“一人食”“家庭宴”、“零
添加”等精准化、高端化系列产品,让“得利斯”味道融入现代餐桌场景。报告期内,公司逐步构建起“经
典有传承、创新有活力”的品牌认知,拓宽品牌在全国市场的辐射半径,为全域业务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2、聚焦市场需求,以产品创新夯实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高附加值、健康化、差异化三大核心打造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对
清洁标签、质价比和精准营养的多元化需求,为经销商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持,共同开拓市场。公司通过爆
品冲锋计划,重点培育战略大单品,低脂健康新品“醇香水煎鸡排”、无防腐剂高品质产品“好肉肉老火腿
”、“酱牛肉”等一经上市即成为爆款,凭借优质口感与健康属性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
3、全渠道精细化运营,提升综合效能
公司分渠道制定策略,深耕重点市场,通过优化全渠道布局实现效益最大化。依托全国化布局与属地化
生产,公司深入推进“全国布局+区域定制”模式,实现供应链高效稳定运转与市场敏捷响应,显著降低物
流成本,保障产品新鲜度与提升区域渗透力。报告期内,得利斯-物美生鲜加工中心西北项目的成功落地,
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全国性的现代化生鲜供应链网络,为深度拓展西北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B端方面,公司聚焦重点客户,提供深度个性化服务,积极推进与餐饮、酒店和零售行业头部客户的战
略合作,实现“双向赋能”。目前,公司已与山姆、胖东来、信誉楼、盒马、美团小象超市、锅圈食汇、海
底捞、正新鸡排、元初食品、超意兴、金陵饭店、庙东排骨等保持稳定合作。
C端方面,公司坚持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线下围绕客户需求,梳理区域内重点零售及餐饮客户资源,优
化产品竞争力,同时拓宽产品矩阵的深层次维度,推动渠道精细化运营,注重品牌建设与消费者体验,进一
步提升得利斯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与美誉度。线上构建电商平台营销矩阵,通过“品牌+直播电商”模式加大
与第三方直播平台及达人主播的运营合作,积极拓展直播业务。公司已先后与东方甄选、与辉同行、辛选集
团等头部机构合作,产品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取得良好反响,多个爆款产品在抖音平台霸居榜首。
4、数字化转型赋能,强化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用友网络展开合作,成立数智化项目领导、实施小组,积极探
索“AI+”系统的应用机会,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公司在采购、生产、财务核算、仓储物流到市场销售等环
节增强预算控制能力,稳步提升生产效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相关数据的准确度,进一步降本增效。公司以
客户为中心构建消费者大数据平台,精准分析需求,推动C2M定制化生产;加强质量管理,推广区块链技术
,强化食品安全溯源公信力。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屠宰和肉品加工数字化系统建设与示范项目入选2025年“
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项目,彰显数字化转型的行业优势地位。
5、国际布局提速,拓展全球市场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以“高品质产品出海”为核心,通过深入调研全球消费趋势,启
动“出海双引擎”。报告期内,公司与A1ROYALSEAFOOD(“皇佳食品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联合筹备设立得利斯南非代表处,为后续南非及周边市场开发、客户维护及业务执行等提供战略支点
。公司已深入了解非洲市场,同步推进产品在非洲市场的本地化认证。下一步,公司将聚焦东南亚、中东、
欧洲等地区,精准研发地域特色口味产品,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
公司以行业跨国峰会、海外展会、实地考察为窗口,加强同跨国公司和行业专家的沟通交流,增进相互
了解,掌握海外市场动态,拓宽海外业务发展新思路。
6、坚守安全责任,筑牢食品防护屏障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红线,保障生产安全方面,公司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
相关安全生产及特种作业人员保护制度,定期组织消防、设备等安全培训及演练,激励全体干部员工参与安
全隐患排查,重点加强对特种设备、危险作业等关键环节的管控。保障产品安全方面,从原料源头到产品销
售全程把控监督,持续推动生产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精益化方向迈进,强化质量意识,提升生产保障能
力,为公司筑牢食品安全防护屏障。
主要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与经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通过多渠道针对性覆盖目标消费客
群,及时掌握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诉求。
(1)经销商模式
公司通过与经销商签订年度销售合同,约定销售任务、价格、质量标准、限定销售区域、奖励等,经销
商现款提货。销售渠道主要为专卖店、商超。公司鼓励经销商开设加盟门店,并予以相应政策支持。
(2)线下直营模式
主要是以公司投资开设并管理的旗舰店、展示店以及大型KA商超(总部或区域性总部签订年度框架销售
合同)为主,公司派驻相关人员直接向消费者销售公司产品并负责客情维护。
(3)电商模式
公司通过在天猫、京东、拼多多以及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上开设旗舰店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并逐步
拓展电商分销体系,积极参与直播、私域社群、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与直播带货达人合作,进一步拓展
营销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4)大客户模式
公司与肉制品加工企业、知名餐饮集团、企事业单位等签订销售合同或订单,除提供标准化产品外,还
会根据部分客户特定需求定制化产品,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服务。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前五大经销客户应收账款合计为5956671.42元。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经销客户
销售总额合计为165562960.42元,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0.24%。
公司目前线上店铺有天猫旗舰店、京东自营店与POP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抖音和快手小店、微信视
频号和小程序、东方甄选APP等,主要销售预制菜系列产品、低温肉制品、冷却肉等。
主要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山东、北京、陕西、吉林、江西设有五大生产基地,各生产基地
均具备肉制品精深加工能力;预制菜业务主要集中在山东、陕西、江西生产基地;生猪屠宰业务主要在山东
、吉林基地,陕西基地正在进行200万头/年生猪屠宰项目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