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349 精华制药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传统中成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工医药中间体、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生物制药等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工业(行业) 14.02亿 100.00 6.97亿 100.00 49.68
─────────────────────────────────────────────────
中药制剂(产品) 4.86亿 34.64 3.71亿 53.33 76.49
化工医药中间体(产品) 3.76亿 26.80 1.46亿 21.01 38.93
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3.06亿 21.80 1.54亿 22.13 50.43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品) 2.26亿 16.09 2508.22万 3.60 11.12
其他(产品) 942.28万 0.67 -46.26万 -0.07 -4.91
─────────────────────────────────────────────────
国内(地区) 12.37亿 88.25 6.26亿 89.87 50.59
国际(地区) 1.65亿 11.75 7055.26万 10.13 42.82
─────────────────────────────────────────────────
经销(销售模式) 14.02亿 100.00 6.97亿 100.00 49.6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工业(行业) 7.20亿 100.00 3.66亿 100.00 50.85
─────────────────────────────────────────────────
中药制剂(产品) 2.55亿 35.42 1.97亿 53.69 77.08
化工医药中间体(产品) 2.00亿 27.81 7855.80万 21.45 39.22
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1.52亿 21.12 7902.24万 21.57 51.94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品) 1.08亿 15.04 1250.03万 3.41 11.54
其他(产品) 437.85万 0.61 -46.49万 -0.13 -10.62
─────────────────────────────────────────────────
国内(地区) 6.47亿 89.80 3.35亿 91.44 51.78
国际(地区) 7348.68万 10.20 3135.86万 8.56 42.6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工业(行业) 15.12亿 100.00 7.36亿 100.00 48.69
─────────────────────────────────────────────────
中药制剂(产品) 4.91亿 32.51 3.67亿 49.84 74.66
化工医药中间体(产品) 4.49亿 29.68 1.80亿 24.43 40.09
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3.40亿 22.48 1.67亿 22.72 49.21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品) 2.23亿 14.74 2319.40万 3.15 10.41
其他(产品) 907.04万 0.60 -108.83万 -0.15 -12.00
─────────────────────────────────────────────────
国内(地区) 13.57亿 89.76 6.82亿 92.59 50.23
国际(地区) 1.55亿 10.24 5456.61万 7.41 35.25
─────────────────────────────────────────────────
经销(销售模式) 15.12亿 100.00 7.36亿 100.00 48.6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工业(行业) 7.95亿 100.00 3.90亿 100.00 49.01
─────────────────────────────────────────────────
中药制剂(产品) 2.60亿 32.74 1.97亿 50.65 75.82
化工医药中间体(产品) 2.37亿 29.74 9025.04万 23.15 38.16
化学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产品) 1.82亿 22.85 9176.32万 23.54 50.49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品) 1.15亿 14.48 951.28万 2.44 8.26
其他(产品) 151.90万 0.19 81.12万 0.21 53.40
─────────────────────────────────────────────────
国内(地区) 7.09亿 89.18 3.60亿 92.37 50.76
国际(地区) 8608.68万 10.82 2975.26万 7.63 34.5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7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6397.80│ 4.56│
│客户2 │ 4852.26│ 3.46│
│客户3 │ 4122.04│ 2.94│
│客户4 │ 3460.18│ 2.47│
│客户5 │ 3215.33│ 2.29│
│合计 │ 22047.61│ 15.7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3324.13│ 6.54│
│供应商2 │ 1440.59│ 2.83│
│供应商3 │ 1125.66│ 2.21│
│供应商4 │ 1002.68│ 1.97│
│供应商5 │ 994.01│ 1.96│
│合计 │ 7887.07│ 15.5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762
.7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利润4050.9亿元,同比下降0.9%。
(一)医药行业竞争加剧,不确定性增加。
药品价格下行明显。2024年第九批国家集采开始执行中成药集采陆续落地,从国家集采到地方联盟集采
,药品、医用耗材集采范围持续扩大、种类增多,新进品种和续约品种都出现不同程度价格下降。“四同药
品”价格治理、药品比价和院外药品价格管控政策促使很多品种价格进一步下调。
部分领域竞争激烈。化学原料药整体供过于求;仿制药获批数量大幅增长,纯B证企业持续增多,加剧
仿制药竞争;中药饮片生产成本上升(规上企业同比增长7%),一批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生产的中成药企业
销售同比大幅下滑,拖累了整体中药板块的增长。
市场竞争压力向产业链配套传导。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普遍实施降本增效,减少资本性支出,控
制人工成本,一些医院端的资金压力传导到了企业,企业普遍库存高企、应收账款增加,影响行业整体运行
效率和质量。
(二)中药集采工作持续开展和落实
2024年中药集采持续开展和落实,成药、饮片和配方颗粒都开展了集采工作,中药产品的管理和营销进
入了一个新阶段。
2024年中成药第三批集采与首批续约工作共涉及20个产品组合,合计175个拟中选产品,拟中选价格平
均降幅约为68%,较此前几次地方及全国中成药集采降幅更大。第三批中成药集采涉及的产品种类更多、覆
盖面更广,这将进一步推动中药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同时,首批集采续约的结果显示,部分中药品种的价格
降幅趋于稳定,表明市场正在逐步适应集采政策,行业竞争格局趋于优化。
中药集采是行业变化的大势所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公司正确预判行业形势,未雨绸缪,
以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新政策。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学术品牌建设,扩大市场覆盖,优化市场结
构,使更多医生和患者认可产品价值,以更广覆盖、更好口碑、更佳疗效防范降价风险。另一方面,公司积
极选品,主动谋划集采条件下的新品发展策略,争取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医保目录调整带来新机遇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今年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新版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主要聚焦近
5年新上市或修改说明书的药品、罕见病用药、国家鼓励研发的儿童药和仿制药,以及国家基本药物等。经
相应程序,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罕见病、抗感染、中成药和其他领域用
药。同时,调出了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新增91种药品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
药,无论是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在谈判阶段,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90%,较总体成功率高1
6个百分点。
今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第7年进行目录调整,新药进入目录的速度不断加快,7轮调整累计将14
9种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医保基金为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支付,累计已超过3500亿元,惠及患者8.3亿人次。
公司积极迎变,一方面牢牢巩固已在目录内产品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努力推动目录外产品跻身医保、
基药行列。
(四)丙类药品目录带来新挑战
2024年底以来,关于丙类药品目录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2024年12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
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2025年医保工作部分,会议指出,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引导普惠型商业
健康保险及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并逐步扩大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健
康保险。2025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会议指出,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着力
完善“1+3+N”多层次保障体系,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引导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
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责任。
在药品范围上,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
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在使用范围上,国家医保局将
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在现有的甲、乙两类药品目录之下,业内普遍认为,丙类药品目录有望为高值创新医药产品提供新的支
付途径,有利于行业发展。也有声音指出,需要匹配相应的服务,才能保证丙类药品目录的落地。
公司将持续关注医保丙类目录领域相关政策举措的推进,寻求合适的应对策略,以面对医保丙类目录带
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五)医保支付改革深化
国家医保局加强药品价格治理,2024年1月5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同通用名同厂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
诚信、透明均衡的通知》,推动“四同药品”价格治理,运用统计方法测算形成该产品具有代表性的价格水
平,引导企业主动纠正、下调挂网高价,使省际间药品价格更加透明均衡。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
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四同药品”价格治理目标已基本实现,总计规范了2.7万余个药品品规的价格。目前
,正在建设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全量汇总展示各地挂网价格信息并对首涨、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予
以标识,敦促各地持续纠正不合理的挂网高价。
2024年06月06日,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聚焦“三医”协同
发展,内容包括:推出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2.0版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医保基
金的保障能力。2024年是DRG/DIP医保支付改革全面铺开的重要一年,为产品临床使用尤其是医院内使用持
续提出挑战。
公司具有多种独特临床价值的独家中成药,需要加强宣传,并选择准确的适应症,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治
疗方案,进入病种或病组临床路径,满足中西医结合用药需求,争取不断获得更广阔的市场。
(六)医药领域合规持续推进
2024年内国家药监局、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发布《关于对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内部举报人举报失实奖
励的公告(征求意见稿)》(2024年10月10日)、《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
(2024年12月30日)、《医药代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4年11月27日)等3个文件,强化医药企
业合规管理,规范医药代表行为,提升行业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力度大、覆盖面广,力求全面净化行业生态
。
在医药反腐大环境下,各地均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规范市场行为。2023年11月河北省发布《关于规范医
疗机构工作人员接待医药代表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和医药代表的工作规范,要求医疗机构要按照
“六明确”要求制定医药代表的接待制度,包括:明确主管部门、明确监督部门、明确接待流程、明确接待
时间、明确接待地点、明确接待人员。
面对新环境带来的新挑战,公司持续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及合规管控,不断健全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多次
开展廉洁教育培训,要求员工认真学习领会合法合规要义,加强员工工作作风建设,落实廉洁履职的工作要
求,确保在各环节各领域共同遵守行业规范,不越底线、不碰红线,努力营造遵规守纪、风清气正的营商环
境,为中医药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七)中医药扶持政策助推发展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备受国家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中医药的蓬勃发展铺
设了坚实的道路,整个行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24年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
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6月6日,国务院办公
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旨在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要求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国家
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建设。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
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
6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深化标准化工
作改革为契机,立足新时代中医药发展需求,发挥标准作为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作用,推动标准化战略与中医
药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中医药标准化治理能力,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提供有力支撑。
12月9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中医医院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意见》。要求到2029年,中医优质专科资源进一步扩
容,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建成100个左右国家领军中医优势专科,1000个左右国家中医优势专科,3000个左
右省级中医优势专科,6000个左右市县级中医优势专科,形成专业领域完整、地域覆盖面广、结构布局合理
、中医特色明显的中医优势专科网络,全国中医优势专科总体规模达到10000个左右。
面对中医药行业的兴盛局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围绕“五朵金花”传世名药,不断提升自
身的产品水平和服务质量,致力于为中医药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八)双老字号入选助力成就百年老店
2024年2月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五部门公布第三
批中华老字号名单。公司非遗名药王氏保赤丸商标“南通牌”正式成为“中华老字号”。好事成双,2024年
4月1日江苏省商务厅等5部门关于公布第三批江苏老字号名录,公司非遗名药季德胜蛇药片商标“季德胜牌
”获评“江苏老字号”。
此外,2024年6月20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第一批江苏省传统工艺振兴目
录,全省共计71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精华制药集团“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入选。
此次中华老字号、江苏老字号的认定,是对公司品牌历史和商业信誉的权威认可;证实了精华制药作为
老字号,在品牌发展道路上的前瞻性、正确性和长期稳定性;也代表公司在成为“百年老店”的路上又迈出
了坚定的一步。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为传统中成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化工医药中间体、中
药材及中药饮片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三)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供应处根据原材料的性质、供应状况、金额大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采购方式,采购
主要有招标采购、比价采购等,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由采购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依照GMP、GSP及
国家相关规范性制度,对意向潜在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合格方能进入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采购的物
资由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使用。
2、生产模式:公司销售部门编制销售计划,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库存情况等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内控程序,严格按照GMP、国家药典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质量
标准和工艺进行生产,质量管理部门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及监控,确保
产品质量安全。
3、销售模式:公司向医药商业公司销售药品,医药商业公司将产品销售到医疗机构或药店,公司中成
药销售采用专业化的学术推广为主的销售模式,公司参加各个省份的药品招标,中标后进入药品集中采购平
台,医疗机构通过采购平台向医药商业公司采购公司中标的药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独家产品品种优势
公司中成药产品中王氏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为独家品种,且王氏保赤丸和季德胜蛇药片曾被列为国家
中药秘密品种,其中季德胜蛇药片被列为绝密,正柴胡饮颗粒、季德胜蛇药片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8版)。“南通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王氏保赤丸为国家机密级配方、工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清代南通名医王臚卿祖传九世
秘方,并由其嫡孙、王氏第19代传人、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方剂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
绵之先生曾监制的纯天然中药胃肠动力药。并被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医学中心进一步证实了其能够调节肠道
菌群而且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临床主要用于婴幼儿、儿童、成人消化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被列入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用于治疗儿童小儿厌食症,2018年被列入江苏省流感
诊疗方案,2020年被列为江苏省疫病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被中华医学会列入《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
断和治疗共识》,2023年入选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发布的《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24年入选中华
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儿童厌食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
季德胜蛇药片为国家绝密级配方、工艺,是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著名蛇医专家季德胜祖传
六世秘方研制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具有独特的解毒止痛功效,除了传统的抗蛇毒作用,还具
有抗病毒、抗癌毒、镇痛及镇静作用,用于各类皮肤病及疼痛性疾病治疗,被列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的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用于治疗带状疱疹以及流行性腮腺炎。历时5年的反复修改与不断完善,《百
年传世解毒药季德胜蛇药片》专著于2023年正式出版,本书编者查阅了自1956年以来的国内外期刊、学术会
议、论文及有关书籍的相关内容,汇编了季德胜蛇药片绝密配方、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季德胜蛇药片的
相关新闻报道,详细介绍了季德胜蛇药片的临证妙用。2024年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毒蛇咬
伤中医诊疗指南》。
正柴胡饮颗粒处方出自明代名医张景岳《景岳全书》解表平散代表方“柴胡饮”方,上世纪由中国中医
研究院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充分研究并开发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品种。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项,曾为全
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2015年被列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呼
吸疾病分册中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202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新冠病毒感染
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2023年福建省《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指导意见》推荐,世界中医药学会
联合会、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以及北京、河北等省“流感专家共识”均推荐正柴胡饮颗粒。2024年甘肃省
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冬春季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推荐正柴胡饮颗粒。
(二)纵向一体化优势
公司紧跟“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近几年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加快内生增长,形成中成药制剂及中药饮
片、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双轮驱动态势,产业布局横跨上游中药材加工、原料药制造到下游制剂加工等领域
,促进公司跨越式发展。
(三)良好的声誉优势
公司主要产品王氏保赤丸、正柴胡饮颗粒、季德胜蛇药片、金荞麦片、大柴胡颗粒等均根据传统名医配
方开发、经现代科学方法研制生产而来,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的奇葩,在江苏和周边华东地区有深厚的影响
力和良好的口碑。同时公司拥有一批中药保护品种和有显著市场地位的特色化学原料药产品,长期以来十分
注重对公司品牌的维护和培养,拥有众多忠实的终端消费者,并与一大批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供需关系,
公司产品具备良好的品牌声誉。
(四)质量管控优势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作为公司日常运营的关键目标,持续强化质量文化建设,通过产品、
法规、质量工具、管理能力等全方位培训提升全员对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视。同时公司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产
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从源头原料药生产及中药材选取开始,至产品生产、研发管理、临床研究等,各个品
种均制定了严格的符合中国药典及GMP生产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并通过关键指标的控制,保证质量管理体
系持续、稳定的运行。
公司苯巴比妥等5个品种已获得欧洲COS证书,氟尿嘧啶、保泰松等品种通过了美国FDA现场审计,产品
质量控制能力得到欧美认证机构的认可。
(五)企业文化优势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以“献健康精品,兴中华药业”为企业理念,在“
团结、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指引下,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团队,其中大部分人员长期从
事医药领域的管理、营销、研发等工作,对医药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市场意识强烈
,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前沿态势。
公司秉持“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社区满意、让股东满意”的企业宗旨,严控生产质量,注重员
工激励,重视品牌建设,强化内控管理,努力提高利润增长率,以满足客户、员工、社区、股东的需求。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在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行业发展态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公司在巩固壮大中成药
、原料药“双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健康产业,初步构建起“中药产业、原料药产业、大健康产业”“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公司强化“聚焦主业、进中提质”的工作总基调,狠抓提质增效,公司生
产经营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2024年,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02亿元,同比下降7.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2.13亿元,同
比下降14.15%;实现经营性现金流约3.11亿元,同比增长6.77%。
(1)以提升效益引领高质量发展
集团围绕战略主线,精耕市场。中成药销售上,重点关注基药、医保、指南、价格治理等政策影响,积
极调整产品策略。聚焦“五朵金花”市场推广,以季德胜蛇药片“一省两市两万盒工程”及王氏保赤丸“五
类医院”开发推广为抓手,稳步推进临床应用;深化商业分销,强化各地区市场覆盖;积极拓展药师帮、京
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头部平台合作事宜。2024年“五朵金花”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0.69%,王氏
保赤丸、季德胜蛇药片、正柴胡饮颗粒实现销售过亿元,首次实现3个过亿单品。原料药销售上,高效推进
各原料药品种国外的注册,2024年完成了琥布宗在荷兰、爱尔兰和法国的注册申报,完成了丙硫氧嘧啶台湾
注册、替诺昔康巴西注册等。巩固营销体制改革成果,建立运行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维护拓展好现有产品
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品来特莫韦、吲哚菁绿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300多万元。东力化工成功拓展甲基肼
35%水溶液日本客户,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市场份额,同时逐步建立销售管理体系,实施销售内
控管理,完善报价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设、客户信用等级评估等,以规避和有效降低销售风险。
中药材销售上,亳州保和堂切实开展中药材趁鲜加工业务和仓储物流业务,布局大健康产品,黄芪泡腾片初
步形成销售;陇西保和堂全面推行营销改革,激发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企业稳定发展,今年来
实现了一批大客户的开发,为今后的销售拓展打下了基础。
(2)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根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围绕充分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完成与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合作的季德胜蛇药片外用等治疗带状疱疹的药效学研究,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季德胜蛇药片外用
给药组及口服加外用给药组均有抗炎、抗疱疹病毒及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探索王氏保赤丸治疗
功能性便秘等方向的临床优势,系统开展王氏保赤丸在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胃肠健康、对雌性小鼠阿尔茨
海默症的保护作用等药效机理研究;王氏保赤丸循证研究成果在第四届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上发布,填补
了《罗马IV》婴幼儿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国际空白。二是加大新药开发力度。苯巴比妥片成功通过仿制药一
致性评价;中药外敷水凝胶进入中试生产阶段;向国家药品审评中心递交卡左双多巴缓释片的注册申报资料
;南通公司新产品雷美替胺和玛巴洛沙韦实验室研究路线均已打通,正在进行工艺优化。在大健康产品的开
发上,开展黄芪泡腾片、黄芪咀嚼片和人参泡腾片、人参咀嚼片等系列产品的研制工作。三是夯实科研创新
平台。与中国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季德胜研究院”;持续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士
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JITRI-精华联合创新中心等企业自主核心研发平台建设;成立周云中
创新工作室,并成功入选“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江苏省仅4个建设项目获批;东力化工
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通森萱获得南通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亳州保和堂被评为亳州
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集团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3)以项目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
集团以实际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及推动整体投资工作。中成药基地建设项目已与市北高新区签订合作框
架协议,完成项目选址和可研报告编制工作。集团2024年固定资产投入约1200万元,其中制剂生产公司颗粒
条袋多列包装线已完成安装调试,已经正式投入使用;散剂灌装线设备厂家基本调试完成,完成出厂验收;
南通公司年产40吨利托那韦、60吨琥布宗原料药项目生产设备、设施经调试后均处于可用状态,待后期正式
投产;实验室数据升级网络版已经实施,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4)以守牢质量、安全底线引领高质量发展
集团扎实推进质量、安全各项工作。一是提升质量管控水平,开展质量验证活动,组织推进2024年度精
华制药显微鉴别能力验证活动,通过对报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各实验室结果评判,有效提升了各分、子
公司及相关中药饮片供应商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保证水平;集团荣获江苏省质量信用AAA级企业,顺利通
过了南通市市长质量奖现场评审。二是持续开展班组建设活动,部署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监督岗”创建活动
,加强基层安全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三是针对各分子公司特性,差异化开展好风险辨
识管控工作,通过工作的有效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提升了企业的本质安全度。
(5)以优化管理效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公司不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提高治理水平,提升治理效能。内控管理方面,根据全面风险管理要求,
年初启动2024年全面风险信息收集与评估工作,各分子公司集中梳理了集团层面的22项风险,同时针对风险
制定应对方案和责任落实,根据风险管理要求出具了《2024年全面风险管理报告》、《企业重大风险管理责
任分解表》。截至目前已完成专项审计3项,经营管理审计4项。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工作,启动精华“Y学堂”线上学习平台,打造全员学习局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
创“南中医精华班”,进一步深化人才强企、兴企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