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15 海康威视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物联产品及服务(行业) 924.96亿 100.00 405.42亿 100.00 43.83
─────────────────────────────────────────────────
主业产品及服务(产品) 679.63亿 73.48 311.02亿 76.72 45.76
机器人业务(产品) 59.29亿 6.41 --- --- ---
智能家居业务(产品) 51.90亿 5.61 --- --- ---
热成像业务(产品) 41.91亿 4.53 --- --- ---
汽车电子业务(产品) 39.19亿 4.24 --- --- ---
存储业务(产品) 23.14亿 2.50 --- --- ---
主业建造工程(产品) 20.48亿 2.21 4.24亿 1.05 20.70
其他创新业务(产品) 9.40亿 1.02 --- --- ---
─────────────────────────────────────────────────
境内(地区) 606.01亿 65.52 258.32亿 63.72 42.63
境外(地区) 318.95亿 34.48 147.10亿 36.28 46.12
─────────────────────────────────────────────────
产品销售(业务) 874.08亿 94.50 385.31亿 95.04 44.08
提供服务(业务) 23.92亿 2.59 14.42亿 3.56 60.29
建造工程(业务) 20.48亿 2.21 4.24亿 1.05 20.70
其他业务(业务) 6.47亿 0.70 1.44亿 0.36 22.2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物联产品及服务(行业) 412.09亿 100.00 185.65亿 100.00 45.05
─────────────────────────────────────────────────
主业产品及服务(产品) 302.30亿 73.36 140.47亿 75.66 46.47
机器人业务(产品) 27.44亿 6.66 --- --- ---
智能家居业务(产品) 24.49亿 5.94 --- --- ---
热成像业务(产品) 18.30亿 4.44 --- --- ---
汽车电子业务(产品) 16.06亿 3.90 --- --- ---
存储业务(产品) 13.12亿 3.18 --- --- ---
主业建造工程(产品) 6.51亿 1.58 1.37亿 0.74 21.06
其他创新业务(产品) 3.87亿 0.94 --- --- ---
─────────────────────────────────────────────────
境内(地区) 270.29亿 65.59 117.79亿 63.44 43.58
境外(地区) 141.80亿 34.41 67.87亿 36.56 47.86
─────────────────────────────────────────────────
产品销售(业务) 391.58亿 95.02 176.48亿 95.06 45.07
提供服务(业务) 11.09亿 2.69 6.59亿 3.55 59.45
建造工程(业务) 6.51亿 1.58 1.37亿 0.74 21.06
其他业务(业务) 2.91亿 0.71 1.21亿 0.65 41.5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物联产品及服务(行业) 893.40亿 100.00 397.03亿 100.00 44.44
─────────────────────────────────────────────────
主业产品及服务(产品) 687.80亿 76.99 318.73亿 80.28 46.34
机器人业务(产品) 49.40亿 5.53 --- --- ---
智能家居业务(产品) 46.86亿 5.25 --- --- ---
热成像业务(产品) 32.85亿 3.68 --- --- ---
汽车电子业务(产品) 27.07亿 3.03 --- --- ---
主业建造工程(产品) 20.07亿 2.25 4.77亿 1.20 23.78
存储业务(产品) 19.31亿 2.16 --- --- ---
其他创新业务(产品) 10.04亿 1.12 --- --- ---
─────────────────────────────────────────────────
境内(地区) 603.72亿 67.58 264.52亿 66.62 43.81
境外(地区) 289.68亿 32.42 132.51亿 33.38 45.74
─────────────────────────────────────────────────
产品销售(业务) 849.71亿 95.11 379.15亿 95.50 44.62
建造工程(业务) 20.07亿 2.25 4.77亿 1.20 23.78
提供服务(业务) 17.57亿 1.97 10.99亿 2.77 62.52
其他业务(业务) 6.04亿 0.68 2.12亿 0.53 35.0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能物联产品及服务(行业) 375.71亿 100.00 169.76亿 100.00 45.18
─────────────────────────────────────────────────
主业产品及服务(产品) 286.34亿 76.21 134.79亿 79.40 47.07
机器人业务(产品) 22.78亿 6.06 --- --- ---
智能家居业务(产品) 21.83亿 5.81 --- --- ---
热成像业务(产品) 14.75亿 3.93 --- --- ---
汽车电子业务(产品) 10.01亿 2.67 --- --- ---
存储业务(产品) 7.93亿 2.11 --- --- ---
主业建造工程(产品) 7.48亿 1.99 1.82亿 1.07 24.38
其他创新业务(产品) 4.57亿 1.22 --- --- ---
─────────────────────────────────────────────────
境内(地区) 255.03亿 67.88 115.63亿 68.11 45.34
境外(地区) 120.67亿 32.12 54.14亿 31.89 44.86
─────────────────────────────────────────────────
产品销售(业务) 357.17亿 95.07 160.65亿 94.63 44.98
提供服务(业务) 8.36亿 2.22 5.70亿 3.36 68.22
建造工程(业务) 7.48亿 1.99 1.82亿 1.07 24.38
其他(补充)(业务) 2.70亿 0.72 1.59亿 0.93 58.7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3.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7550.72│ 0.62│
│第二名 │ 51374.60│ 0.56│
│第三名 │ 47938.27│ 0.52│
│第四名 │ 41128.16│ 0.44│
│第五名 │ 36349.64│ 0.39│
│合计 │ 234341.39│ 2.5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2.4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89782.68│ 3.89│
│第二名 │ 118954.87│ 2.43│
│第三名 │ 108858.78│ 2.23│
│第四名 │ 108656.06│ 2.22│
│第五名 │ 98532.28│ 2.02│
│合计 │ 624784.66│ 12.7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及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业务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正经历革命性变化,语言大模型的突破为智能化的普及应用注入强大动力,多模态大模型
的崛起加速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在这一技术浪潮中,海康威视基于对智能物联产业的深刻理
解,持续拓展物联感知边界,推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落地实践,以大数据与软件能力构建应用闭环,推动全
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物联感知技术将万事万物做数字化记录,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海康威视以可见光为中心
,构建了覆盖毫米波、红外、激光、X光、紫外等电磁波谱系,并融合声波、振动、温湿度、压力、磁力等
传感技术的多维感知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物联数据入口。多维感知能力的不断构建,拓宽了数据获取的广
度,感知产品性能的持续升级,更提升了数据的深度与精度,让万物可感可知。
人工智能技术将原始的感知记录转化为整齐的结构化数据并加以解读,是理解场景和业务的关键。丰富
的物联感知素材为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基础,支持海康威视人工智能算法的迭代精进,海康威
视观澜大模型构建了物联感知大模型、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服务于从感知到认知的技术链条:
一方面在感知能力上,实现物联数据的精准解析和理解;另一方面在认知能力上,依托知识增强的语言大模
型,显著提升对复杂场景的语义理解、预测推理和优化决策能力。
大数据与软件技术实现对物联数据的组织归纳,是释放物联数据价值的法门。海康威视凭借在云计算、
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构建了“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能力架构,实现了数据的高效
处理与分析。海康威视统一的软件技术体系支持组件化的开发模式,庞大的组件库和高频次的组件复用,大
大降低了用户的开发和维护成本,助力千行百业软件应用的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
海康威视以智能物联为战略定位,深耕产业二十余年,逐步构建并完善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
三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以之为基础开发超过30000种丰富多样的智能物联产品,通过三个事业群和八
个创新业务、国内与海外两个营销体系,服务于安防与场景数字化两大业务领域,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
近年来,场景数字化业务在以企事业事业群为首的领域逐步落地,为公司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海外营
收占比提升使公司主业格局更加均衡,印证出海康威视全球品牌影响力的持续增强;创新业务保持高速发展
,不断为公司拓展新能力、注入新动力,助力公司智能物联之路行稳致远。海康威视将继续强化多维感知技
术优势,深化大模型与行业知识的融合创新,以更强健的大数据能力释放物联数据的价值,助力社会治理精
准便捷、企业经营提质增效、人民生活智慧安康,不断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2、产品体系
海康威视以视频感知技术为起点,不断拓展和丰富更多维度的物联感知能力,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与沉
淀,构建了覆盖电磁波、机械波,并融合温湿压磁等物理传感技术的多维感知体系。广泛的感知能力与多维
感知的融合应用构建起海康威视的物联感知技术平台,支撑起海康威视在场景数字化领域更多的创新应用。
海康威视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公司软硬件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海康威视发布观澜大
模型,基于观澜大模型,海康威视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力从视觉算法拓展到多模态算法,实现了软硬件应用的
多维度升级。
观澜大模型提升感知智能上限:海康物联感知大模型包含了视觉大模型、光纤大模型、音频大模型、X
光大模型等等,这些大模型在复杂环境的目标识别任务中,实现了检出率和检准率大幅提升,例如,视觉大
模型在周界防范的应用中实现了误报降低90%、毫米波大模型在人检门产品中实现违禁品漏检降低86%、光纤
听诊大模型误报相对降低72%、X光大模型在违禁品识别的应用中漏检下降75%。
观澜大模型拓展感知能力边界: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定义实现万物检测与识别;基于
多模态检索,对齐图像特征和文本特征,实现“一句话”文搜;利用多模态大模型的感知和推理能力,可以
突破传统视觉感知加人工逻辑推理的开发范式,通过文本描述实现端到端的推理,高效助力复杂事件的理解
。
观澜大模型拓展认知智能应用:在认知智能领域,以语言大模型为“大脑”,深度融合行业知识构建专
业智能体,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构建自然语言驱动的人机交互新范式,实现模糊需求的精准响应;强化语
义理解及逻辑推理能力,实现知识的精准提取和动态匹配;孵化了交通拥堵诊断、风电功率预测、供应链排
程优化等垂类应用。
海康威视持续丰富和强化物联感知技术储备,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基于一个个场景化的业务需求,寻
找一种种别具匠心的技术方案,打造一件件高效实用的产品形态,创建丰富、齐备的智能物联软硬件产品体
系,为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一条条可行之路。
2.1数字化新产品
从可见光感知起步,海康威视持续突破感知边界,布局雷达感知、红外感知、X光感知、光谱感知、激
光感知、声波感知等不同感知技术,结合丰富的产品工程化能力,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推进数字化产品创新。
公司创新研发的数字化产品,让过去无法感知、不易感知的数字化信息,变得触手可及:从物质的微观结构
到成分,从物料的高度、数量到体积,从设备的运行速度、振动、温度到压力、声音,从产品的外观瑕疵到
内部缺陷,从桥梁道路到山水林田的监测数据……在一个个具体场景里,它们在用户现场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推动千行百业场景数字化。
2.1.1可见光感知
依托在可见光领域多年积累的成像经验,海康威视持续进行产品创新,通过硬件结构设计和算法能力优
化,打造安防以外以生产制造、环境监测、设备管理等为代表的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要素采集环节,海康威视通过将可见光成像与能见度计、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数据相融合,构建多维感知能力;在智能分析环节,依托
视觉大模型的突破性应用,实现高检出、高检准、易部署等能力;在场景化使用环节,通过自清洁技术、远
程自动调节技术、缓振材质等新材料和新工艺,攻克产品的特殊环境适应性难题,打造真正易运维、免运维
的智能摄像机。
能见度观测仪:在高速、公路场景中,能见度降低易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单一能见度传感器易受雨雪、
灰尘、水雾等环境影响,产生异常数据时维护成本高。海康威视采用国标级能见度检测传感器,结合雨量、
气压、温度、湿度传感器多维一体,精准感知雾气状态变化,过滤误报干扰。采用防蛛网自动转轴雨刷技术
,实现自清洁功能,无需运维,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机械臂防碰撞相机:工业机械臂在作业时动能巨大,一旦人员违规进入作业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传
统安全防护手段如安全围栏和光栅等,无法有效实现立体空间的全面防护。海康威视机械臂防碰撞相机采用
双目立体视觉成像技术,内置人员分类识别大模型算法,通过亿级数据集预训练,结合机械臂安全作业场景
进一步调优算法,从而实现精准人员识别;当人员进入机械臂作业区并滞留时,相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及
时报警,避免了因操作不规范时机械臂运行,造成人机碰撞事故的发生,有效应对该场景兼顾高准确性和高
可靠性的安全需求。
抗振防抖系列摄像机:在钢铁制造、天车远控等场景的基础之上,海康威视深耕港口作业、铁路货场等
场景,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完善抗振防抖产品体系。在集装箱吊运场景,推出防腐蚀抗振系列摄像机,采用
全包裹式缓振材质与专利自锁抗振镜头,抵御吊具强冲击,安装于吊具四角精准捕捉锁孔细节,助力远程操
控高效码垛,提升码头吞吐效率。针对散货港门机作业场景,创新自稳定摄像机搭载液压阻尼支架结构,结
合大模型移动周界算法全方位精准监测人员入侵风险,为港机远控提供全天候可视化支撑,以技术创新守护
港口安全与运营效能。
视觉结构高精度测量相机:公司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视觉成像技术,通过相机对目标成像并计算目标像
素变化,结合提前标定的矩阵算法,将像素位移转换为物理空间位移,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推出视觉结构高
精度测量相机系列产品,相较于传统测量手段,具有结果可视、易安装、易维护的特点。其中视觉位移监测
相机,通过亚像素级视觉位移检测算法,监测目标物体上靶标像素变化,计算被测目标在靶标位置横向和纵
向二维位移变化值,替代静力水准仪,实现每秒高频检测50次及0.1mm精度测量。图像裂缝计产品,内置基
于图像的智能裂缝识别与测量算法,针对已经发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寻边、描边、定位、
分割、逐点测量等过程,进行裂缝宽度高精度测量,利用裂缝编码及动态误差校准算法,实现亚毫米级逐点
跟踪裂缝变化。视觉结构高精度测量相机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健康监测、建筑物沉降、铁轨爬行位移等场景,
为交通、结构物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扫码PDA:公司基于自研专业扫码头和深度学习条码识别算法,推出多款专业PDA产品:远距离款PDA,
应用于高货架等远距离扫码场景,降低远距离扫码难度;彩色扫码头款PDA,应用于驿站场景,扫码同时保
存彩色图片,提高快递找件效率;体积测量款PDA,应用于物流揽件场景,提高揽件时货物体积测量效率;
新材料款PDA,应用于腐蚀性场景,抗腐蚀长期使用;以及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光学字符
识别)款PDA、DPM(DirectPartMark,直接零部件标识)款PDA、冷链款PDA、医疗压疮款PDA等,为物流快
递、零售电商、卫生医疗、生产制造、公共服务等行业提供数据采集、智能识别应用。
超景深3D数码显微镜:搭载AI图像增强与高分辨率成像,一键实现模糊转清晰,无需手工更换镜头,通
过操作鼠标、手柄即可实现从30倍到6000倍的全电动切换。创新超景深合成与多模式3D拼接技术,精准还原
样品三维形貌,支持汽车、半导体、锂电等行业微观缺陷检测,助力科研、工业质检等领域智慧化升级。
工业读码器:条码在产品生产流通和质量管控中愈发重要且应用广泛,海康机器人专注工业生产流程追
溯和物流分拣场景,开发全系列工业读码产品,包含固定式、手持把枪及读码模组三类。该系列搭载高性能
硬件平台,采用深度学习解码方案和多色光等成像优化技术,在断针、溢墨等工业疑难码场景识别率高且稳
定,具备很高的解码性能和效率。产品外观紧凑,防护性强,能适应复杂环境,主要产品全面支持各类工业
协议,满足通信要求。
AI智能工业相机:智能工业相机是一类集图像采集、光源、图像处理、通信设备为一体的机器视觉产品
,在各类工业场景应用广泛。海康机器人开发了全系列智能相机产品,内置自研高性能机器视觉处理算法,
采用模块化设计,交互简单易用,简单配置无需编程即可实现视觉检测。产品外观紧凑,集成度高,满足小
空间的安装需求,维护简单方便。产品除了集成有无、正反、位置、尺寸、缺陷检测外,还内置了AI注册学
习、AI字符识别/读码等多种边缘学习和深度学习检测算法,覆盖常规设备生产质检等场景应用,功能更强
,性价比高。
2.1.2毫米波感知
毫米波雷达能够准确测量目标距离、速度、角度等数据,已成为众多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海康威
视在毫米波雷达、雷达视频融合等多条技术路线上持续布局。在技术创新与场景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海康威
视雷达产品不局限于安防,也已在交通、工业等领域实现深度应用和突破,为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
力支撑。
毫米波雷达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海康威视围绕1D到4D的产品矩阵,2024年在水泥、建材、化工、钢铁
、冶金、电力、矿山、食品、养殖、制药、港口等行业累计完成超过100个场景落地应用,涵盖高温熟料库
、强腐蚀硫酸罐、强粉尘石灰仓、防爆煤筒仓、低介电常数PTA储罐、强杂波氧化铝筒仓、低温强水汽抓渣
天车等各种恶劣环境,解决物料测量精度低、检测不稳定、空间扫描效率差、故障率高等难题,提升生产效
率,降低运营成本,为各行业创造显著价值。
定位雷达:在港口、钢铁冶金、煤矿等行业,港机、天车、起重机等大型机械的无人化需要精准的定位
设备。定位雷达可以实现“厘米级定位”,让“大块头”的机器变“聪明”,准确知道“自己在哪”,从而
更精准规划路线、高效地完成作业。定位雷达基于二次雷达原理,采用分布式对照形式,可实现非相干全双
工的“通信+感知”。使用直达波测量,测量距离更远,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目前已经在抓渣天车、料
棚堆取料机等场景获得落地应用。
快速成像雷达:在工业料仓高速大流量进出料场景中,料位的动态实时监测至关重要,一旦料面高度或
料堆体积反馈不及时容易出现“爆仓”或“缺货”,直接造成安全隐患、影响产业链协同效率。针对这个行
业难题,海康威视对分钟级成像雷达进行创新迭代,创新性地将光通信技术应用到毫米波扫描成像中,二维
扫描不再依托物理滑环结构,并通过标定实现二维与三维的坐标统一,成功实现扫描时间从分钟级到10秒内
的突破。成像雷达应用由此实现从单纯后端监视业务到前端工业控制的延伸,帮助用户更精准、直观地进行
料堆库管理、设备管理、统计报表管理等。目前已经在水泥、建材、食品、养殖、冶金、电力、港口等行业
完成落地应用。
雷达物位计:基于80GHz高频雷达,可实现120m远距离、3°小波束角、±2mm高精度物位测量,可实现
工业现场料仓、料堆、罐体、水池等固体料位、液体液位的连续、非接触式精准测量。设备搭载虚假回波AI
抑制算法,自动扫描与标记罐内搅拌件、横梁等干扰源,智能抑制屏蔽,输出现场真实料位、液位值。公司
自有雷达物位实验室,支持多种复杂工况测试能力,保障产品在高温、高压、腐蚀、粉尘、泡沫、黏附等复
杂工况下仍能精准测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发电、钢铁、水泥、食品等行业。
智能交通雷视融合一体机:海康智能交通的雷视融合产品,将雷达和视频进行特征提取融合后再进行目
标检测,即直接提取视频多帧图像和雷达实时点云特征进行特征级前融合,再获取目标的速度、距离、方位
、目标唯一识别码等信息,“特征级前融合”突破单一传感器局限,多维数据边采集、边标注、边融合,雷
达视频融合匹配率、目标检测轨迹连续性更高,实现该产品的超远距离车辆和车流轨迹高精度探测能力。相
较于视觉或雷达单一传感器,雷视产品得以突破昼夜以及雨雾环境下的性能极限,并实现规模化的产品落地
。
FOD(ForeignObjectDebris,外来物碎片)雷视检测一体机:高分辨率雷达检测结合视频复核,提高异
物检准率高,探测机场跑道异物如机械零件、石头、塑料、鸟、金属器件等,能检测厘米级(20mm*20mm)
微小异物。雷达检测视频复核,无惧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影响,24小时全天候检测跑道异物,实现机场跑道异
物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
2.1.3红外感知
红外感知技术基于物体红外辐射特性,通过非接触式温度成像实现精准监测与智能分析。公司以红外热
成像技术为核心,立足于MEMS技术,结合工业生产、工业消防以及科研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需求,进行技术和
产品的迭代升级,助力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并为工业品控和多学科基础研究提供标准化温度感知工具。
高精度定位云台:高精度定位云台依托双闭环光学防抖技术(电机+编码器协同控制),结合空间感知
与姿态感知模块,在3公里监测半径内实现火点定位误差≤50米的实测精度(基于泰安项目测试数据),为
火灾初期精准定位与救援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全场景自清洁体系创新应用半导体冷凝喷水技术,通过空气制
水远程控制雨刷清洁,有效解决镜头污渍、积尘导致的成像模糊问题,确保复杂环境下全天候图像可用性。
产品安装支持一键标定系统,减少人工火点标定工作,大幅缩短设备调试周期,减轻安装调试成本。在森林
防火等室外防火场景,高精度定位云台为全域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玲珑款短波测温仪:在钢铁轧钢、单晶硅长晶炉等高温工艺场景中,传统测温设备存在体积笨重、视场
角狭窄等问题,导致部署灵活性不足与观测盲区偏大。海康微影研发的玲珑款短波测温仪系列产品,其重量
降低30%以上,且视场角更大,通过双色红外测温技术实现300~3200℃宽量程覆盖,并结合AI-ISP图像处理
技术,有效解决高低温环境下画面过曝偏色问题,还原轧钢熔池、晶炉热场的真实色彩与细节,从而精准辅
助产品工艺判断。
防污耐高温测温热像仪:针对压铸工艺中模具表面油雾污染、温度场不均导致的脱模剂喷涂失效问题,
防污耐高温测温热像仪通过非接触式温度场实时成像,快速定位模具冷热缺陷,实现精准温控与产线效率提
升。通过机械保护盖(仅测温时开启)与高压气密抗污技术,防止油雾侵入;叠加可拆卸锗片防护层与风冷
散热系统,适配150℃高温环境长期运行,显著延长设备寿命。在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压铸产线场景,助力
企业提升良品率与工艺标准化水平。
显微测温热像仪:海康微影显微测温热像仪针对微米级目标(如电子元器件焊点、光纤熔点)温度场监
测需求,实现常规/微距双模式一键切换,支持35μm最小分辨距离(约头发丝1/3直径),无需拆卸镜头快
速切换观测尺度;配合±1℃或±1%高精度测温(-20~150℃档位)及连续8小时自适应环境免挡片采集,有
效规避数据缺帧风险。集成实时/离线双模分析,一键生成标准化报告,落地场景覆盖电子信息类、材料类
、生物医学类、化学类、电力类等多个场景,为多学科基础研究与工业品控提供标准化温度感知工具。
工业消防系列火焰探测器:工业消防对探测精准度、响应时间、防护性、稳定性等指标要求更高,海康
消防不断丰富火焰探测手段并提升探测精准度,推出工业消防系列火焰探测器,使用多维感知+视频的手段
,精准探测不同物体燃烧时的温度、烟雾、火焰等特征,有效去除高温等正常工业生产带来的误报。其中红
外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可带来更精准的火灾智能识别(0.1平米火盘,最远150米探测),误报率下降30%以
上。三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能做到有机物燃烧精准探测,去除阳光等环境干扰,将应用场景拓展到如工业
储罐区、中转月台等半户外、户外场景。红紫外融合光谱火焰探测器,能有效感知金属等特殊材料燃烧的4
微米波段,适用于钣金加工、电焊、动火作业等场景。
工业短波红外相机:海康机器人工业短波红外相机是一款高性能工业用红外相机,搭载InGaAs传感器,
覆盖400nm-1700nm可见光到短波波段,一台相机即可满足可见光与短波红外检测,削减系统成本,提升处理
速度,扩展检测范围。相机内置多种图像预处理功能,支持TEC制冷控制,使整机温度保持在室温25℃以下
,降低长时间运行及长曝光噪声,保障图像质量。同时支持多种触发模式与事件输出,能灵活适配不同工业
场景,适用于新能源、半导体、激光光斑、农业、食药品、材料分选、印刷等多个行业。
2.1.4X光感知
X光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其波长极短,对物质具有极强的穿透性。根据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能够清
晰地分辨出微小的尺寸差异和细微的结构变化,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求。公司在工业生产透视检测领域持续
积累,构建从宏观(毫米级)到微观(微米级),从2D成像到3D成像的高精透视检测能力,围绕点料以及缺陷检
测两大业务推出系列产品,帮助企业提升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效率、增强管理水平。
X光点料系列产品:在高效运转的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车间内,需要精确的
元器件清点以确保电子组装的高效性和准确性。由于物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传统的人工点料不仅耗时耗
力,还容易出现误点、漏点的情况。海康睿影X光智能点料机最快8秒即可完成四盘物料清点,点料精度可达
99.99%,点料数据通过MES连接实现工厂生产数据多维管控,助推企业仓储智能化转型。
X光缺陷检测系列产品: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质检为例,常规2D检测因成像干扰,对电路板焊接工艺
问题(如BGA枕头效应、PTH爬锡高度等)无法做到有效检测;同时由于产量大、批次多、检测要求严格,传
统抽检往往耗费时间长。海康睿影在线3DCT检测设备,通过三维成像技术,对整体和局部进行360度透视成
像、截面分析,可直观地发现不良现象和位置,配合快速检测算法,高效自动精准检出缺陷。
在汽车传感器生产过程中,需对内部感应装置的缺陷缺失进行检测,但由于外部塑料包裹,仅凭肉眼无
法发现。通过X射线高清透视成像以及AI算法,能够直观呈现内部针体是否歪斜、长短是否异常,批量线体
自动检测、判别缺陷,自动剔除问题产品,大幅提高检测效率,解决人工检测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
扫码功能定制,物料条码与X光图绑定,实现问题产品的跟踪追溯,为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品质保障。
X光异物缺陷检测系列产品:食品安全一直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以鸡胸肉生产质检为例,微小残骨
异物的识别较为困难。海康睿影研发的X光双能智能异物缺陷检测系统,通过X光检测原理,利用全新的Rayt
ina图像增强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和双能检测算法,对产品密度、材质进行双重分辨检测,实现残骨异物的
准确识别,搭配自动剔除系统,实现产线的高效检测,极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