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26 胜利精密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智能制造、移动终端和新能源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产品) 11.70亿 68.87 1.88亿 72.94 16.08
汽车零部件(产品) 5.08亿 29.93 1.59亿 61.58 31.24
其他业务(产品) 2048.77万 1.21 -8902.78万 -34.52 -434.54
─────────────────────────────────────────────────
国外(地区) 11.67亿 68.68 2.30亿 89.36 19.75
国内(地区) 5.32亿 31.32 2745.12万 10.64 5.1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产品) 23.59亿 71.01 3.43亿 101.35 14.55
汽车零部件(产品) 8.62亿 25.93 2.79亿 82.43 32.41
其他业务(产品) 1.02亿 3.06 -2.84亿 -83.78 -278.98
─────────────────────────────────────────────────
国外(地区) 23.64亿 71.14 4.21亿 124.29 17.81
国内(地区) 9.59亿 28.86 -8228.10万 -24.29 -8.58
─────────────────────────────────────────────────
直销(销售模式) 33.23亿 100.00 3.39亿 100.00 10.1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产品) 12.11亿 70.90 1.39亿 60.93 11.47
汽车零部件(产品) 4.66亿 27.29 1.33亿 58.24 28.48
其他业务(产品) 3093.71万 1.81 -4368.70万 -19.17 -141.21
─────────────────────────────────────────────────
国外(地区) 11.20亿 65.58 1.93亿 84.77 17.25
国内(地区) 5.88亿 34.42 3471.13万 15.23 5.9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电子(产品) 27.91亿 80.86 2.27亿 140.60 8.12
汽车零部件(产品) 5.60亿 16.21 1.44亿 89.62 25.81
其他业务(产品) 1.01亿 2.93 -2.10亿 -130.21 -207.48
─────────────────────────────────────────────────
国外(地区) 24.66亿 71.46 3.01亿 187.01 12.22
国内(地区) 9.85亿 28.54 -1.40亿 -87.01 -14.24
─────────────────────────────────────────────────
直销(销售模式) 34.52亿 100.00 1.61亿 100.00 4.6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2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20547.99│ 36.28│
│客户2 │ 20267.68│ 6.10│
│客户3 │ 18631.46│ 5.61│
│客户4 │ 18239.33│ 5.49│
│客户5 │ 15839.26│ 4.77│
│合计 │ 193525.72│ 58.2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0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0732.23│ 5.32│
│供应商2 │ 10465.28│ 5.19│
│供应商3 │ 6546.79│ 3.24│
│供应商4 │ 5411.51│ 2.68│
│供应商5 │ 5353.39│ 2.65│
│合计 │ 38509.19│ 19.0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达到6840万台,同比增长6.5%。Canal
ys分析指出,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Windows10服务即将终止前企业的大规模商用PC部署。虽然近期美国贸易
政策变化带来一定缓解,但宏观经济前景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消费者市场需求仍然相
对疲软。
在国内各项消费提振政策刺激下,202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需求明显改善。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
协)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
%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延续高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新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达到44.3%。同时,中汽协预计随着“两新”政
策资金继续分批下达、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等,将有助于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二)主要业务和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
1、消费电子产品业务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结构模组、塑胶结构件及结构模组等,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电视、智能手机等3C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近千亩,主要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舒城。
受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叠加客户订单结构调整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
.7亿元,同比下降3.38%;受益于消费电子业务产品结构优化,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16.08%,较上年同期增
长4.61%。
2、汽车零部件业务
汽车零部件业务以光学玻璃盖板、复合材料显示盖板和镁合金结构件为主要产品,主要包括玻璃加工、
复合板加工、AG/AR/AF镀膜、干法AG/AR/AFFilm制造及贴膜、3D热弯玻璃、镁合金组件,以及全贴合等业务
,为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厂商及其核心供应商提供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结构件等产品,可应用于传统汽车和新
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功能多样化,车内显示屏幕呈现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对显示器需求量
也将不断的增加,该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对象。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
比增长9.07%;汽车零部件产品毛利率31.24%,比上年同期增长2.76%。
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主业,在保持笔电等消费电子结构件及模组的稳步发展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优化产品业务结构,积极开拓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大车载屏幕尺寸和轻量化镁合金结构件的业务规模和
市场份额,实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基于未来整体发展规划,为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业务发
展布局,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复合铜箔项目,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为新型锂电池集流体材料,具有轻量化
、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势,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5G通讯等领域。公司正在
有序推进复合集流体项目,目前仍处于研发、试产、送样检测阶段。
(三)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99亿元,同比下降0.53%,其中消费电子业务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汽
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公司会力争稳固消费电子业务市场份额,保持其稳步发展,持续开拓高毛
利率的产品和新业务,同时公司通过持续优化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产品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使得业务毛利率和整体经营质量持续改善。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41万元,较
去年同期由盈转亏,主要是去年同期数据包含公司出售参股公司部分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部分业绩补偿
收入;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68万元,亏损同比减少2252.
93万元。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拥有专利数量近600项,保持与各大院校、科学院和商学院的人才互动交流,不断
探索新技术和整合制造前沿技术,增强研究产品转化可行性。公司长期秉持“快速的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
服务理念,围绕行业龙头客户,贴近客户共建战略合作平台、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模式
,确保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通过提高规模化生产和强化精益生产管理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平台优势,保证
了主要产品的行业领先水平。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