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36 兴森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2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PCB业务、军品业务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半导体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PCB行业(行业) 43.00亿 73.91 11.59亿 125.57 26.96
半导体行业(行业) 12.85亿 22.09 -4.26亿 -46.15 -33.16
其他(行业) 2.33亿 4.00 1.90亿 20.58 81.64
─────────────────────────────────────────────────
PCB印制电路板(产品) 43.00亿 73.91 11.59亿 125.57 26.96
IC封装基板(产品) 11.16亿 19.18 -4.89亿 -53.00 -43.86
其他(产品) 2.33亿 4.00 1.90亿 20.58 81.64
半导体测试板(产品) 1.69亿 2.91 6322.63万 6.85 37.38
─────────────────────────────────────────────────
国内(地区) 30.81亿 52.96 2.13亿 23.02 6.90
海外(地区) 27.37亿 47.04 7.11亿 76.98 25.97
─────────────────────────────────────────────────
直销类客户(销售模式) 54.72亿 94.07 --- --- ---
通过贸易商销售(销售模式) 3.45亿 5.93 6270.51万 6.79 18.1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PCB行业(行业) 21.70亿 75.32 5.88亿 123.22 27.09
半导体行业(行业) 6.00亿 20.84 -1.99亿 -41.78 -33.19
其他(含固态硬盘)(行业) 1.10亿 3.84 8856.40万 18.56 80.15
─────────────────────────────────────────────────
PCB印制电路板(产品) 21.70亿 75.32 5.88亿 123.22 27.09
IC封装基板(产品) 5.31亿 18.43 -2.25亿 -47.12 -42.33
其他(含固态硬盘)(产品) 1.10亿 3.84 8856.40万 18.56 80.15
半导体测试板(产品) 6943.73万 2.41 2548.03万 5.34 36.70
─────────────────────────────────────────────────
国内(地区) 14.82亿 51.45 1.06亿 22.17 7.13
海外(地区) 13.99亿 48.55 3.71亿 77.83 26.5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PCB(行业) 40.91亿 76.32 11.75亿 93.98 28.72
半导体(行业) 10.86亿 20.27 -4956.88万 -3.97 -4.56
其他(行业) 1.83亿 3.42 1.25亿 9.98 68.16
─────────────────────────────────────────────────
PCB印制电路板(产品) 40.91亿 76.32 11.75亿 93.98 28.72
IC封装基板(产品) 8.21亿 15.32 -9716.35万 -7.77 -11.83
半导体测试板(产品) 2.65亿 4.95 4759.48万 3.81 17.95
其他(产品) 1.83亿 3.42 1.25亿 9.98 68.16
─────────────────────────────────────────────────
国内(地区) 27.10亿 50.56 5.84亿 46.75 21.56
海外(地区) 26.50亿 49.44 6.66亿 53.25 25.12
─────────────────────────────────────────────────
直销类客户(销售模式) 50.40亿 94.03 --- --- ---
通过贸易商销售(销售模式) 3.20亿 5.97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PCB行业(行业) 20.19亿 78.69 5.91亿 91.47 29.28
半导体行业(行业) 4.70亿 18.31 88.76万 0.14 0.19
其他(行业) 7691.40万 3.00 --- --- ---
─────────────────────────────────────────────────
PCB印制电路板(产品) 20.19亿 78.69 5.91亿 91.47 29.28
IC封装基板(产品) 2.89亿 11.28 -2222.69万 -3.44 -7.68
半导体测试板(产品) 1.81亿 7.04 2311.45万 3.58 12.81
其他(产品) 7691.40万 3.00 --- --- ---
─────────────────────────────────────────────────
海外(地区) 13.60亿 52.99 3.19亿 49.43 23.49
国内(地区) 12.06亿 47.0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9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6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72165.88│ 12.41│
│客户二 │ 44590.61│ 7.67│
│客户三 │ 13849.69│ 2.38│
│客户四 │ 9999.42│ 1.72│
│客户五 │ 8396.93│ 1.44│
│合计 │ 149002.53│ 25.6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3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3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1475.96│ 4.20│
│供应商二 │ 17560.57│ 3.43│
│供应商三 │ 16417.26│ 3.21│
│供应商四 │ 14177.22│ 2.77│
│供应商五 │ 13914.11│ 2.72│
│合计 │ 83545.12│ 16.3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以来,全球PCB行业呈现结构分化的弱复苏态势。根据Prismark报告,预计2024年产值为735.65
亿美元、同比增长5.8%。受益于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等行业的发展,相关产品领域延续较高景气度,尤其18
层及以上PCB板、高阶HDI板等细分市场迎来强劲的增长,传统多层PCB、封装基板的复苏进展略慢,整个PCB
产业朝着高性能、高层数、高精密度、高可靠性升级的趋势愈加明确。根据Prismark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
PCB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85.62亿美元,同比增长6.8%,其中,高多层高速板(18层及以上)、高阶HDI板和
封装基板预期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为34.31、138.16、136.96亿美元,增长率分别为41.7%、10.4%、8.7%,
高多层高速板和高阶HDI板仍维持较高景气度,封装基板市场持续复苏。预计2029年全球PCB行业市场规模将
达到946.61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5.2%。其中,高多层高速板(18层及以上)、高阶HDI板和封
装基板领域有望实现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预期2029年市场规模分别为50.20、170.37、179.85亿美元,202
4-2029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7%、6.4%、7.4%。
从区域表现而言,美洲市场因国防、航天航空领域的稳定需求而增长较快,欧洲市场因汽车和工业领域
需求疲软而下滑,日本虽封装基板占比较大且下滑明显,但除封装基板外的所有PCB领域均有所增长,因此
产值仅下降3.9%,中国市场因高多层板、HDI板和CSP封装基板的产能优势、以及封装基板规模较小而表现较
好,亚洲(除中日外)的表现较好主要受益于高多层板和HDI板的强劲增长和泰国、越南等地新建产能。从
行业整体表现看,市场整体缓慢复苏,受益于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的发展,高多层板和HDI板已成为2024年
及以后PCB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封装基板需求趋向稳定,供应链继续向东南亚迁移。根据Prismark预测
,2024-2029年全球PCB行业产值复合增长率为5.2%,全球各区域市场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市场复合
增长率为4.3%,低于行业整体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全球供应链和PCB产业受政策因素影响逐步转移东南亚,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形成挤出效应。但当前,中国为PCB行业主要制造中心的地位仍将保持不变。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秉承“助力电子科技持续创新”的使命,确立了“全球先进电子电路方案数字制造领军者”的全新
愿景,明确了“顾客为先、高效可靠、持续创新、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用芯连接数字世界”
的全新品牌主张。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先进电子电路”和“数字制造”两大战略方向,经过31年的持续深
耕与发展,公司具备覆盖先进电子电路全类别产品的技术能力,基于Tenting减成法、Msap改良半加成法和S
AP半加成法工艺的持续精进,涵盖传统高多层PCB板、软硬结合板、高密度互连HDI板、类载板(SLP)、ATE
半导体测试板、封装基板(含CSP封装基板和FCBGA封装基板)等全类别产品,可为客户提供研发--设计--制
造--SMT贴装的一站式服务。在数字制造领域,基于厘清设计标准和制造能力的底层逻辑构建能力模型,确
保生产过程精准有效控制、缩短新产品导入周期;基于知识库沉淀可制造性经验,通过协同设计服务和工程
一体化服务平台助力客户在设计端提质、降本、增效,并通过平台完成参数提取、图形优化、结果检查、生
产指示和控制要求输出、以及返回执行结果实现规则迭代;基于PDCA循环实现设计标准--制造执行--质量监
督环节的数字制造一体化协同闭环,通过标签识别、数据上传下达配合设备和自动化辅助机构确保执行到位
,并通过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的采集支撑配方持续优化,闭环迭代。
基于“先进电子电路”战略,依托于全类别先进电子电路产品和业内领先的快速交付能力,提升客户满
意度,全面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深度与广度。
基于“数字制造”战略,在各事业部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并构建长期竞争力,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先进电子电路方案产业,围绕传统PCB业务和半导体业务两大主线开展。传统PCB
业务聚焦于样板快件及批量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表面贴装,深化推进PCB工厂的数字化变革,力
图实现从工程设计--制造--供应链&物流等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经营效率;高阶PCB
领域,完善AnylayerHDI板和类载板(SLP)业务布局,在坚守高端智能手机主赛道的基础上,全力拓展高端
光模块、毫米波通信市场;半导体业务聚焦于IC封装基板(含CSP封装基板和FCBGA封装基板)领域,立足于
芯片封装测试环节的关键材料自主配套。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
服务器、轨道交通、计算机应用、半导体等多个行业领域。
公司日常生产以客户订单为基础,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为客户研发、生产提供高效定制化的
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其中:
PCB业务采用CAD设计、制造、SMT表面贴装和销售的一站式服务经营模式。
半导体业务包含IC封装基板和半导体测试板业务。IC封装基板(含CSP封装基板和FCBGA封装基板)采用
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应用领域涵盖存储芯片、射频芯片、应用处理器芯片、传感器芯片、
CPU、GPU、FPGA、ASIC等。半导体测试板采用研发、设计、制造、表面贴装和销售的一站式服务经营模式,
产品应用于从晶圆测试到封装后测试的各流程,产品类型包括探针卡、测试负载板、老化板、转接板。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传统PCB业务和半导体业务为发展核心,坚守“顾客为先”的核心价值观,通过
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以数字化改造提升工厂的经营管理效率,以稳定的交付和质量表现提升客户
满意度。根据CPCA发布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电子电路行业排行榜,公司在综合PCB百强企业位列第十四名、内
资PCB百强企业中位列第七名。根据Prismark公布的2024年全球PCB前四十大供应商,公司位列第三十名。公
司核心竞争力具体如下:
1、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工作,报告期内研发费用为44,229.68万元,占营业收入
比例为7.60%。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先后组建了3个省级研发机构“广东省省级企业技
术中心”、“广东省封装基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及测试基板企业重点实验
室”,具备承担国家级政府项目的能力,承担了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项目和多项省市级科技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高性能芯片的高密度互连封装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奖二等奖,“大规模定制高密复杂电路设计制造数字平台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大规模定制高密复杂电路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数字平台”项目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多层(≥5层)盲槽Coreless射频封装基板”、“应用于DDR5存储芯片的BOC封装基板”、“应用于算
力芯片晶圆测试的垂直探针卡超高层主板”三款产品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选为2024年度广东省名优
高新技术产品。广州科技、湖南源科、宜兴硅谷、宜兴兴森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宜兴硅谷被评
定为“2023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申请中国专利75件,其中发明专利31件,实用新型专利43件,外观设
计1件;已授权中国专利31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新获注册商标14件,新发表论文2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且仍有效中国专利616件,其中发明专利339件,实用新型
专利275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累计拥有授权且仍有效国外发明专利22件;累计拥有注册商标87件;软件著
作权85件,美术著作权1件;累计发表论文271篇。
公司先进电子电路研究院是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孵化器,其致力于PCB行业和集成电路封测产业的新产品
开发、新工艺研发、制程能力提升与技术应用推广,研发项目重在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并形
成新产品规模化转化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集中力量与资源开展超高厚径比(50:1)选择性树脂塞孔工艺、
陶瓷植入工艺、跨接盲孔工艺、高密度印制电路板通孔灌孔工艺、低轨卫星PCB/基板、金属基板、玻璃基板
、服务器芯片电源磁性产品等项目的研究开发,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子公司兴森检测可实现PCB产品的机械
、电性能、热性能、可靠性和环境测试,以及PCB/PCBA板级失效分析等全流程的品质检验和产品可靠性评估
;构建了芯片等元器件检测与失效分析能力,并建立了符合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
求》标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及CMA资质,为行业内第
一家取得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2、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
公司始终致力于前沿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与合作伙伴成立了高速互连、射频微波等高端联合实验室,为
全球5G、云服务、卫星通信、数字存储和芯片设计等客户提供从电路方案--板级设计--IC应用--调测验证的
产品解决方案。公司组建了专业设计师团队,就近服务当地客户,实时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可提供图像硬件
产品、板卡Layout、SI&PI仿真、系统EMC、SiP设计、连接器测试开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从而缩短硬件电
路研发周期,提升生产直通率,为客户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3、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以客户为中心,在巩固发展PCB制造业务的基础上,公司向客户提供CAD、SMT增值服务,不断加深与客
户的合作深度和粘性。一站式经营以项目的整体利益为目标,覆盖OEM&ODM&JDM的柔性合作模式,提供从
产品设计到定型生产、集中采购、器件资源整合优化等一站式服务。公司拥有丰富DFM经验的工程师团队,
凭借在可制造性设计方面的经验积累,有效避免制造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产品性能高效稳定;实行项
目式运作及过程数字化标准工作流程,有效减少项目管理成本及缩短项目交付周期,为产品的提前入市提供
坚实的支撑,为客户赢得市场取得先机。
4、特色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数字化研究院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工程自动化、工艺数字化和工艺知识库的能力提升,力图实现从工程
设计--制造--供应链--物流体系的数字化能力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升工厂的柔性化生产能力、标准化管
理能力和经营效率。
5、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三十一年的市场耕耘,公司积累了深厚的客户资源,先后与全球超过4,000家高科技研发、制造和
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客户群体多为下游行业领先企业或龙头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客户“技术突破奖”、“优
秀品质奖”、“最佳交付奖”、“最佳协同奖”、“携手同行特别奖”、“年度最佳品质供应商”等相关奖
项。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入推动数字化变革,以实现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降本增效提质扭亏的经营目标。同时
,坚定不移地推动高端FCBGA封装基板项目工艺能力创新及市场拓展,实现产品和技术层面的持续升级,为
顺利量产打下基础,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实现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封装厂的全面覆盖之后,努力拓
展海外标杆客户,实现FCBGA封装基板业务的出海。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全球经济在面临多重挑战之下实现缓慢复苏,但区域间和结构上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受益于
人工智能、高速网络等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电子行业的回暖,全球PCB行业呈现结构分化的复苏表现
。但整体而言,仍面临贸易摩擦、供需失衡、价格竞争等多重挑战,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的差异导致企业经
营绩效的分化。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的战略方向,坚守先进电子电路方案主业,全面聚焦数字化转型,并坚持高端
封装基板业务的战略性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732.42万元、同比增长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9,828.98万元、同比下降19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576.85
万元、同比下降509.87%。总资产1,366,827.72万元、较上年末下降8.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
3,548.69万元、较上年末下降7.47%。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5.87%,同比下降7.4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
率下降1.7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3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下降0.2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下
降1.5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增长0.40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受益于行业复苏,公司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净利润层面主要受FCBGA封装基板业务费用投入高、子公司宜兴硅谷和广州兴科亏损拖累,其中,FCBGA封
装基板项目整体费用投入73,403.58万元,宜兴硅谷因客户和产品结构不佳、以及竞争激烈导致产能未能充
分释放,亏损13,170.17万元,广州兴科CSP封装基板项目因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亏损7,070.0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
(一)PCB业务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PCB业务实现收入429,969.61万元、同比增长5.11%,毛利率26.96%、同比下降1.76个百
分点。子公司宜兴硅谷专注于国内通信和服务器领域,因客户和产品结构不佳、以及竞争激烈导致产能未能
充分释放,实现收入61,632.07万元、同比下降4%,亏损13,170.17万元。Fineline受欧洲市场整体需求下降
影响,实现收入144,003.69万元、同比下降7.20%,净利润15,813.46万元、同比下降5.64%。北京兴斐受益
于战略客户高端手机业务的恢复性增长和份额提升,实现收入86,076.46万元、净利润13,619.30万元。总体
而言,公司PCB样板业务维持稳定,北京兴斐HDI板和类载板(SLP)业务稳定增长,PCB多层板量产业务表现
落后于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公司已对宜兴硅谷进行调整,并同步导入数字化体系,集中精力优化生产工艺、
提升自身良率水平和交付能力,调整客户和产品结构,并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争取进一步减少亏损。
(二)半导体业务持续聚焦IC封装基板业务的技术提升及市场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业务(包括IC封装基板业务、半导体测试板业务)实现收入128,486.48万元、同
比增长18.27%,毛利率-33.16%,同比下降28.60个百分点。其中,IC封装基板业务(含CSP封装基板和FCBGA
封装基板)实现收入111,569.96万元、同比增长35.87%,主要系CSP封装基板业务贡献,FCBGA封装基板占比
仍较小;毛利率-43.86%、同比下降32.03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主要系FCBGA封装基板项目尚未实现大批量
生产,人工、折旧、能源和材料费用投入较大。
公司CSP封装基板业务聚焦于存储、射频两大主力方向,并向汽车市场拓展,产品结构会向高附加值高
单价的方向拓展,尤其是多层板难度板,致力于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受益于存储芯片行业复苏
和主要存储客户的份额提升,公司CSP封装基板业务产能利用率逐季提升,整体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广州
兴科项目仍处于主要客户认证阶段,尚未实现大批量订单导入而导致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和当期亏损,但当
前订单需求持续向好,公司已启动扩产,计划逐步将其产能扩充至3万平方米/月。
报告期内,FCBGA封装基板项目已在产能规模和产品良率层面做好充分的量产准备,但受限于行业需求
不足、认证周期较长以及订单导入偏慢,而人工、折旧、能源和材料等费用投入达73,403.58万元,对公司
整体净利润产生较大拖累。公司按计划持续推进客户认证和量产导入工作,样品订单持续交付,整体良率持
续改善提升,高层板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为后续量产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展望:
2020年至2024年期间,PCB行业经历强劲的繁荣增长和极端的景气下滑,从量价齐升、量价齐跌到缓慢
复苏,行业景气度的周期循环深刻影响着竞争格局,也对业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4年PCB行业已呈现结构分化的缓慢复苏,预期2025年PCB行业将继续回归增长轨道。从细分市场看,
通信、智能手机、PC、工业、汽车等传统领域不易出现大幅增长。从ChatGPT引发的新一轮人工智能和算力
革命,到Deepseek的横空出世,模型架构的创新、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AI终端应用的普及仍将是未来几年
软硬件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PCB行业朝着高性能、高密度、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升级的趋势相对明确
,并为高多层高速板、高阶HDI板、封装基板产业提供新的成长动力。
基于此,公司全员将在董事会的带领之下,坚守“先进电子电路主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和高端封装基
板战略为客户提供高可靠、高技术、高价值、高满意度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公司经营业
绩的持续改善提升。
首先,全力推进数字化战略的深化落地。在传统PCB样板业务之外,推进数字化管理系统在PCB量产、CS
P封装基板和FCBGA封装基板业务板块的落地,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工程自动化、工艺数字化和工艺知识库的
能力提升,实现从设计、制造、供应链、物流环节的数字化体系建设和完善,进一步实现制造能力提升和经
营效率优化。
其次,在FCBGA封装基板领域,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工艺能力创新,一方面努力实现行业领先的良率
水平和交付表现,为后续大批量量产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市场拓展能力,在实现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封
装厂的全面覆盖之后,努力拓展海外标杆客户,实现FCBGA封装基板业务的出海。
最后,深入践行“顾客为先、高效可靠、持续创新、共同成长”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客户分级分类规则
,重点围绕TOP客户的顾客满意度,通过全系统、全流程、全过程“零缺陷管理”来实现客户满意度提升;
并坚持以客户满意为导向,聚焦客户、洞悉需求、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准确而高效的服务,实现共同成长
。
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通胀压力等对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和产业格局形成重大挑战,继而对公司的战
略、经营管理形成挑战。
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产业环境的变化趋势,通过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提升经营效率和财务稳健
性来应对全球宏观经济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同时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加强团队建设,
提升整体竞争力;并通过进军高端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等举措,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
综合竞争力。
2、PCB市场竞争风险及应对措施
PCB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参与者众多、且集中度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内资PCB同行经历一轮上市
高峰,目前行业内超30家上市公司,且仍在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积极扩产,未来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国
内PCB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从行业层面看,目前需求分化,虽然公司在PCB样板、小批量板和IC封装基板
、半导体测试板等细分行业具有相对领先优势,但仍面临较为严峻的竞争形势。
公司一方面将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把握PCB和半导体行业升级的产业机会;另一方面,
按照既定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策略,提升管理能力、产能规模、加快全面数字化变革进程,积极应对市场竞争
,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3、应收账款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净额191,293.6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14%,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32.88%,公
司应收账款的账龄符合行业特点,但由于公司客户数量庞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的成本与发生
坏账的风险。
公司制定了适当的信用策略及管控政策,根据客户的动态财务状况和履约情况,对新老客户的信用等级
及时跟踪评估,对信用等级低的客户实行预收款制度,适时调整信用额度及收款期限,利用订单管理系统对
逾期客户实施锁定订单等措施,并通过加强前端授信、事中监控、后端款项清收,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控工
作;同时,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打造能够抵御风险的优质客户群体。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及应对措施
公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覆铜板、半固化片、干膜、金盐、油墨、铜球及铜箔等,上述主要原材料价
格受国际市场铜、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主要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价格波动将影响公
司的生产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同时,政府环保政策趋严也会驱动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这将会使公司产品
面临一定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
公司将会通过优化订单结构、提升工艺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供应商合作深度和广度等方式保障供
应链的安全稳定,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5、新增产能消化风险
公司FCBGA封装基板项目已建成产能正处于爬坡阶段,因客户认证周期较长等原因导致订单增长较慢,
工厂稼动率较低,单位产品分摊的人工、折旧、能源等费用较高,短期内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拖累。
公司将积极推进目标客户的拓展、认证及量产导入,推动新增产能消化,提高工厂稼动率,降低对公司
经营带来的拖累。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