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41 众业达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通过自有的销售网络分销签约供应商的工业电气元器件产品,以及进行系统集成产品和成套制造产品的生
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行 109.47亿 98.92 8.78亿 97.14 8.02
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 9938.65万 0.90 1404.29万 1.55 14.13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033.80万 0.18 1181.41万 1.31 58.09
─────────────────────────────────────────────────
低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70.53亿 63.73 6.08亿 67.32 8.63
工控产品分销(产品) 29.57亿 26.72 1.60亿 17.65 5.39
中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8.44亿 7.62 6256.37万 6.92 7.41
其他(产品) 1.14亿 1.03 5922.32万 6.55 51.95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产品) 9938.65万 0.90 1404.29万 1.55 14.13
─────────────────────────────────────────────────
华北(地区) 30.97亿 27.99 2.10亿 23.21 6.77
华东(地区) 27.98亿 25.29 1.35亿 14.90 4.81
华南(地区) 18.09亿 16.34 --- --- ---
中南(地区) 12.72亿 11.49 6610.66万 7.32 5.20
西南(地区) 9.51亿 8.59 5620.99万 6.22 5.91
东北(地区) 5.90亿 5.33 3626.44万 4.01 6.15
西北(地区) 5.30亿 4.79 2926.96万 3.24 5.52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033.80万 0.18 1181.41万 1.31 58.09
─────────────────────────────────────────────────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销 109.47亿 98.92 8.78亿 97.14 8.02
售模式)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销售模式) 9938.65万 0.90 1404.29万 1.55 14.13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2033.80万 0.18 1181.41万 1.31 58.0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行 51.22亿 98.33 4.97亿 96.13 9.70
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 6199.84万 1.19 1032.64万 2.00 16.66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516.89万 0.48 967.09万 1.87 38.42
─────────────────────────────────────────────────
低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33.80亿 64.88 3.27亿 63.29 9.68
工控产品分销(产品) 13.19亿 25.32 1.08亿 20.91 8.19
中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3.86亿 7.41 3668.69万 7.10 9.50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227.05万 1.20 3460.33万 6.70 55.57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产品) 6199.84万 1.19 1032.64万 2.00 16.66
─────────────────────────────────────────────────
华北(地区) 14.12亿 27.10 9869.66万 19.10 6.99
华东(地区) 13.80亿 26.49 6842.78万 13.25 4.96
华南(地区) 8.24亿 15.82 --- --- ---
中南(地区) 5.92亿 11.36 3189.37万 6.17 5.39
西南(地区) 4.52亿 8.68 2831.63万 5.48 6.27
东北(地区) 2.75亿 5.27 1648.25万 3.19 6.00
西北(地区) 2.50亿 4.80 1287.04万 2.49 5.15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516.89万 0.48 967.09万 1.87 38.4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行 117.19亿 98.36 11.01亿 95.94 9.39
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 1.69亿 1.41 2895.03万 2.52 17.18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731.91万 0.23 1766.59万 1.54 64.67
─────────────────────────────────────────────────
低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75.17亿 63.09 7.04亿 61.37 9.37
工控产品分销(产品) 31.23亿 26.21 2.78亿 24.24 8.90
中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9.81亿 8.23 7092.63万 6.18 7.23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产品) 1.69亿 1.41 2895.03万 2.52 17.18
其他(产品) 9754.83万 0.82 4755.23万 4.14 48.75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731.91万 0.23 1766.59万 1.54 64.67
─────────────────────────────────────────────────
华北(地区) 29.99亿 25.17 2.24亿 19.53 7.47
华东(地区) 29.98亿 25.16 1.54亿 13.44 5.15
华南(地区) 20.28亿 17.02 --- --- ---
中南(地区) 14.01亿 11.76 7408.65万 6.46 5.29
西南(地区) 12.19亿 10.23 7586.89万 6.61 6.22
东北(地区) 6.45亿 5.41 4048.08万 3.53 6.28
西北(地区) 5.97亿 5.01 3497.63万 3.05 5.85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731.91万 0.23 1766.59万 1.54 64.67
─────────────────────────────────────────────────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销 117.19亿 98.36 11.01亿 95.94 9.39
售模式)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销售模式) 1.69亿 1.41 2895.03万 2.52 17.18
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模式) 2731.91万 0.23 1766.59万 1.54 64.6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行 56.27亿 97.54 6.18亿 95.76 10.99
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 1.18亿 2.05 1662.72万 2.58 14.07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358.45万 0.41 1073.71万 1.66 45.53
─────────────────────────────────────────────────
低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35.20亿 61.01 3.79亿 58.69 10.77
工控产品分销(产品) 15.34亿 26.59 1.69亿 26.12 10.99
中压电气产品分销(产品) 5.35亿 9.27 4447.46万 6.89 8.32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产品) 1.18亿 2.05 1662.72万 2.58 14.07
其他(产品) 3848.16万 0.67 2618.16万 4.05 68.0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358.45万 0.41 1073.71万 1.66 45.53
─────────────────────────────────────────────────
华东(地区) 14.27亿 24.73 6617.80万 10.25 4.64
华北(地区) 13.92亿 24.13 1.11亿 17.12 7.94
华南(地区) 11.13亿 19.30 --- --- ---
中南(地区) 6.78亿 11.75 3302.81万 5.12 4.87
西南(地区) 5.43亿 9.41 3690.08万 5.72 6.80
东北(地区) 3.02亿 5.23 2070.68万 3.21 6.87
西北(地区) 2.91亿 5.05 1602.34万 2.48 5.50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2358.45万 0.41 1073.71万 1.66 45.5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莫朗(江苏)电气有限公司 │ 7523.45│ 0.68│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7223.72│ 0.65│
│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7059.93│ 0.64│
│新乡市众益工贸有限公司 │ 6625.98│ 0.60│
│四川宏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5536.66│ 0.50│
│合计 │ 33969.74│ 3.0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0.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0.6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施耐德小计 │ 337720.50│ 34.09│
│ABB小计 │ 184168.99│ 18.59│
│西门子小计 │ 67764.92│ 6.84│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60073.36│ 6.06│
│德力西电气销售有限公司 │ 50535.73│ 5.10│
│合计 │ 700263.50│ 70.6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主要业务是进行工业电气产品的分销。分销模式是工业电气产品销售的重要模式。工业电气产品包
括电力设备、电力系统及输配电产品、自动控制系统及产品、安全与环保设备、照明及温度控制系统等应用
在多个领域的系统设备和产品。正是由于工业电气产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产品制造商无法
满足来自各行各业的客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必须由专业的分销商通过产品分销、仓储物流、系统集成
和成套制造等多个环节来满足终端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电气产品制造商与专业分销商
之间已经形成明确的专业分工和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工业电气产品分销行业是以中低压输配电
产品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为主要分销产品的行业分布格局,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涉及电
力、通信、装备制造、市政、新能源、自动化、电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多年来坚持行业覆盖、产品覆盖、区域覆盖的经营战略,产品覆盖面较大,产品涉及低压和中压输
配电产品及工业自动化产品;业务环节覆盖分销、物流仓储、专业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和成套制造等各个环
节。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已拥有全国范围的稳定客户群体,与客户及供应商具有稳定的业务合作基础,并
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3、所处行业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等多个行业,其市场需求与国家宏观经济走
势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正迎来智能化、绿色化、国产化、数字化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产业升级和政策红利有利于持续推动市场扩张。
2025年,中国经济仍处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各项政策支持制造业加快智能化转型、推
动工业绿色低碳升级、促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这些举措都将进一步带动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
。此外,AI、物联网、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与融合,正在重塑工业电气与自动化行业,使
其向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全球供应链重组,工业自动化加速渗透
近年来,全球制造业供应链正经历深刻调整,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正
在优化供应链布局,部分制造业向东南亚、印度、南美等地转移,而中国制造业则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升
级。
供应链的调整直接带动了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和电气设备行业的发展。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促使企业增
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能力,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产能利用率,带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远
程监测设备的市场需求增长。制造企业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广泛采用柔性生产线、智能调度系
统、AI质量检测,推动智能制造普及,带动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工控系统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
航空航天等高精密制造领域对高端自动化设备、智能传感器、工业AI控制系统的需求大幅增长,为工业电气
与自动化设备市场的增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绿色制造与“碳中和”战略驱动行业升级
绿色制造、碳中和目标、低碳技术正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双碳”目标要求到20
25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推动制造企业加速低碳转型,带动智能配电设备、工业能效管理系统
、新能源电力控制设备的市场增长。
制造业企业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广泛采用智能变压器、节能电机、智能配电柜,带动高效电气设备的
市场需求提升。2025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设备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0亿元,风电、光伏、储能系统的建设加
快,带动自动化控制设备、智能并网管理系统、远程监测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节能工厂建设和环保政策推
动制造企业采用智能工业机器人、高效能生产线、自动化节能工艺,进一步扩大工业电气与自动化设备的市
场需求。
(3)AI与工业自动化融合,进入自主智能化时代
AI技术正加速与工业自动化融合,使制造业向自主智能化、柔性制造、高效协同方向发展。AI赋能的智
能自动化系统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人工干预,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AI增强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工业设备自主调节能力,推动智能PLC、DCS、SCADA升级。AI+协作机器人
推动制造业向柔性生产升级,提升智能工厂自动化水平。AI与工业自动化的融合,使电气自动化行业从传统
的机械控制向自主智能化方向迈进,行业迎来技术突破和市场新机遇。
(4)工业软件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国产化加速
随着全球供应链调整、国产替代加速、智能制造需求升级,工业软件与自动化控制系统正迎来快速发展
,2025年将成为中国制造业自主可控、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节点。
核心自动化控制系统加快国产化,推动工业电气与自动化行业向智能化升级。根据中国工控网预测,20
25年,中国PLC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40亿元,本土品牌占比也不断提升。国产MES、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
软件创新,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国产工业软件生态崛起,增强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对国
外工业控制系统的依赖。在国产化替代、智能制造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工业软件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国产化进
程加快,工业电气与自动化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5)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带动电气自动化智能升级
随着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从自动化向智能化、互联化、数据驱动方向
加速演进。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的融合将成为工业电气与自动化行业智能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工业企
业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柔性的生产管理。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运维、远程监测、设备互联推动工厂智能化升级。边缘计算+A
I提升工业生产实时性,智能调控、机器视觉、边缘AI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智能工厂加速普
及,工业互联网、AI协同优化生产管理,提高制造企业竞争力。
众业达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电气与自动化产品分销商,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广泛的覆盖网络和多元
化的产品组合,持续深耕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采购及技术支持与服务。面对行业智能化、绿色
化、数字化的转型趋势,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拓展优质供应渠道、提升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对智能
制造、新能源、绿色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同时,公司顺应全球制造业供应链调整的趋势,积极探索海外市场
拓展机会,推动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影响力,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与主要服务
公司是工业电气产品的专业分销商,主营业务为通过自有的销售网络分销签约供应商的工业电气元器件
产品,以及进行系统集成产品和成套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工业电气产品的分
销业务和系统集成、成套制造业务,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分销的工业电气产品以输配电产品和工业自动化产品为主,主要销售ABB、施耐德、西门子等国际
知名品牌和常熟开关、德力西等国内知名厂商的工业电气元器件产品,产品主要包括断路器、继电器、软起
动器、变频器、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等。工业电气产品可以应用于任何有输配电需求和工业控制需求的地
方,因此工业电气分销商提供的产品的最终客户分布于电力、通信、装备制造、市政、新能源、自动化、电
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制造等各个领域。
系统集成与成套制造产品主要有石油钻井平台电气控制系统配套产品、风力发电电气控制系统配套产品
、风力发电水冷系统、风力发电机变桨控制系统、船用电气系统、电气控制柜、充电桩/站等,能够为下游
用户提供方案咨询、系统设计、编程组态、系统集成、成套生产、安装调试、系统培训、维护保养等一揽子
服务。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定位为行业领先的“工业电气服务商”,致力于为电力、石化、工业、交通、能源和各类基础设施
等终端用户提供工业电气产品,涵盖了从制造商到用户的工业电气产品供应链的主要环节。其中,工业电气
元器件产品分销业务和系统集成、成套制造业务是公司经营模式中两个重要且相互补充的环节。
分销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经营环节,是公司收入和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司采取多品牌、多品种的经
营模式,通过线下和线上销售相结合,以标准化方式运作和管理全国性的销售和物流网络,辅之以控制资金
风险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以IT系统为支撑的物流管理模式,使分销业务能够有效地运转和扩张,分销业
务的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系统集成和成套制造业务是公司业务经营的重要环节,通过集成与成套业务,公
司向终端客户直接提供其所需要的系统集成和成套制造产品。由于集成与成套业务向客户提供的是基于产品
的技术和工程服务,因此在拓宽公司收入来源的同时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润率。同时,由于系统集成和成套制
造业务不是单纯地向客户提供产品,而是通过基于产品的技术服务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因此系统集成和成
套制造业务不仅使公司拓宽了客户基础,还使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使公司的客户基础更加稳固
,间接地促进了分销业务的开展。
公司的盈利一方面来自于分销业务的产品销售溢价和供应商按季度和按年度给予的销售折扣,另一方面
来自于从事系统集成和成套业务取得的利润。公司具备的多样化专业服务能力使公司在稳固和拓宽客户基础
及销售网络的同时,能够提升公司产品的销售溢价水平和系统集成、成套制造业务的利润率,全面的专业服
务能力还能够使公司为供应商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获得销售折扣率的提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企业愿景是将公司打造成为“最可信赖的专业电气自动化服务商”,其核心竞争力可概括为“分
销网、物流网、技术服务网,加互联网”的“3+1”网络和“配电团队、工控团队、中小客户团队,加技术
服务团队”的“3+1”团队,具体如下:
1、“分销网、物流网、技术服务网,加互联网”的“3+1”网络
“分销网”: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通过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53家子公司及120多个办事处,为客
户提供稳定、及时、快捷的产品与服务,并通过全国销售网络联动为客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服务。未来
结合公司战略,公司销售网络将进一步下沉与扩张,实现对三四线城市以及空白区域的覆盖,并且结合工业
电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增加新的产品线与新的品牌,如自动化产品线与国产品牌,以此驱动业务的可持续发
展。
“物流网”:公司通过覆盖全国核心城市的7大物流中心和50个物流配送中转仓有效缩短了全国范围内
产品的供货周期,从而使得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及时和快捷的配送及仓储管理服务。公司将加大对现有设施
与设备的升级与改造,持续优化物流管理与服务体系,提升整体供应链的效率与服务质量,以进一步增强客
户对于众业达物流配送能力的信赖。“技术服务网”:为服务和拓展公司工业电气产品分销业务,公司通过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和服务管理体系的搭建,构建以总部技术中心为统筹,区域服务中心为核心入口的全国性
工业技术服务网络,能够为客户提供售前技术支持、行业解决方案、人员培训、售后技术服务等。公司技术
服务平台zydCARE实现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统筹和统一调配,逐步推进对工业电气品牌制造商、大型成套
制造商、行业终端用户服务需求的响应,通过内外部服务资源的整合,形成覆盖全国的三级服务网络。
“加互联网”:公司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整合分销网、物流网和技术服务网的资源,赋能于三网之间的
联动,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覆盖的工业电气分销服务平台,推动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发展,提升公司
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众业达商城”发展工业品一站式采购B2B业务,并依托中国工控网百
万级的工业行业专业会员体系创立“工控猫商城”拓展工业领域B2B业务,同时上线的工业领域技术服务外
包平台“工业速派”,实现从产品前端销售到后端技术维保服务的数字化闭环。
2、“配电团队、工控团队、中小客户团队,加技术服务”的“3+1”团队
配电团队及工控团队聚焦成套制造商、OEM、系统集成商、终端用户等核心客户,并结合市场情况不断
优化客户结构;中小客户团队聚焦中小客户,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碎片化市场的数字化覆盖、
小客户维护以及二级市场渠道开发;技术服务团队以向客户提供工业电气产品相关服务为基础、行业配套应
用方案为延伸,以向新兴行业客户提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增值服务。公司致力于打造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团
队,并通过团队间有效协同和赋能实现行业、产品和区域的全面覆盖战略。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市场需求持续降缓探底,给市场环境及经营带来压力,公司销售和净利润均未达预期。报告期
内,实现营业收入11,066,933,880.11元,同比下降7.12%;实现利润总额238,363,998.25元,同比下降31.7
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299,945.41元,同比下降33.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6,497,232.18元,同比下降32.27%。
●未来展望:
1、行业格局与趋势
本行业目前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特别是区域竞争激烈,且主要竞争企业间相比均还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深化,客户对分销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多品牌支持能力要求愈来愈高,未来市场将
逐步向具有全国性销售网络的多品牌分销商集中,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未来行业竞争力将体现在市场
网络与业务规模、产品管理与客户需求管理、仓储管理与物流配送能力、行业增值应用、技术支持服务、客
户响应能力等多方面。
随着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作为工业电气领域综合实力强、市场经营经验丰富、已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
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综合分销商,公司将继续保持并扩大在工业电气分销领域的领先地位。
2、公司发展战略及业务发展目标
公司的企业愿景是成为“最可信赖的专业电气自动化服务商”。公司将贯彻执行“3+1”的经营战略,
以“行业覆盖、产品覆盖、区域覆盖,加人力资源”为战略核心,持续提升“分销网、物流网、技术服务网
,加互联网”的“3+1”网络和“配电团队、工控团队、中小客户团队,加技术服务”的“3+1”团队两个“
3+1”核心竞争力。
“行业覆盖”:围绕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断匹配市场需求,从输配电到能效管理领域,从单机配套到智
能制造领域,从轻工业到重工业,持续从新兴产业中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领域进行业务延伸。公司通过持续
研发与投入,可为石油钻机、风力发电、电动车充电相关行业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成套产品。
“产品覆盖”:为能给客户提供一站式工业电气产品及相关服务,公司始终坚持多品牌、多品类经营,
从国产品牌到合资品牌,从中低压配电到工控自动化产品线,并通过多品类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以解决方案
为核心的增值服务。公司分销的产品覆盖品牌近200个、产品SKU100多万种,未来将不断增加品牌和品类,
以实现工业电气产品的全面覆盖。“区域覆盖”:公司通过开设子公司、办事处等,搭建全国性的工业电气
服务网络,实现对全国区域的覆盖,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销售渠道的覆盖。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
,工业布局的分布由集中式逐渐走向分散式,制造业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卫星城市迁移,公司将持续增加对于
三四线城市覆盖,通过全国性的销售与物流配送体系,结合持续增加的子公司和办事处的数量与人员,实现
对客户零距离服务;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协同,完成对长尾市场和空白区域的完整覆盖。
“加人力资源”:公司将打造高效务实的团队作为众业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以提升客户体验与客户粘
度,驱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根据业务线条与客户导向划分为“配电团队、工控团队、中小客户团队,
加技术服务团队”的“3+1”的业务团队,通过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效应与赋能保障公司三覆盖战略成功落
地。
3、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依赖于主要供应商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电气产品的分销业务。公司选择了ABB、施耐德、西门子等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技术
优势、拥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制造商作为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并与之形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公
司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同期采购总额的比例较大,公司存在依赖于主要供应商的风险。
公司多年来坚持多品种、多品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产品种类多,业务覆盖售前支持、物流仓储、专
业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和成套制造等各个环节,成为供应商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合作开发、售后服务的多
位一体的渠道合作伙伴,自2006年以来一直是ABB、施耐德、常熟开关、西门子等在中国市场的最大分销商
之一。因此,公司依赖于主要供应商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的可能性较小,公司与ABB、施耐德、西门子等主
要供应商之间未来在产品分销方面具有持续的稳定性。
(2)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的市场风险
工业电气产品的最终客户主要分布于电力及能源、交通、工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及民用等领域
,宏观经济的波动对公司最终客户的需求会造成一定影响。
公司将通过提升“分销网、物流网、技术服务网,加互联网”的“3+1”网络和“配电团队、工控团队
、中小客户团队,加技术服务”的“3+1”团队两个“3+1”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发展,提升客户体验和粘度,确保公司业务持续、稳定的增长。
(3)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以及根据市场情况适度延长信用期限,公司的应收账款相应增加。公司将强化
以资金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加强对客户信用的审查,及时跟踪市场信息,采取包括法律诉讼等
多种手段积极回收逾期应收账款,尽可能防范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4)公司无法获得销售折扣的风险
供应商与公司每年签订年度分销协议,按约定供应商每年会综合考虑公司的采购指标完成情况、市场拓
展情况、服务支持情况等,按季度、年度给予公司采购量一定比例的销售折扣。如果市场环境或公司经营情
况发生重大变化,使公司部分或全部无法达到经销协议关于销售折扣的条件要求,公司将存在无法获得销售
折扣的风险,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