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474 榕基软件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软件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计算机系统集成及技术支持与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行业(行业) 2.07亿 91.71 5771.47万 97.14 27.85
园区开发与运营行业(行业) 1874.05万 8.29 170.13万 2.86 9.08
─────────────────────────────────────────────────
系统集成收入(产品) 1.49亿 65.78 2082.64万 35.05 14.01
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产品) 5857.77万 25.93 3688.83万 62.08 62.97
园区综合运营开发收入(产品) 1874.05万 8.29 170.13万 2.86 9.08
─────────────────────────────────────────────────
华南(地区) 1.24亿 55.09 2928.81万 49.29 23.53
华东(地区) 3330.39万 14.74 855.73万 14.40 25.69
华中(地区) 2597.58万 11.50 1011.60万 17.03 38.94
华北(地区) 2180.20万 9.65 807.23万 13.59 37.03
其他(地区) 2039.64万 9.03 --- --- ---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行业(行业) 4.40亿 90.85 1.23亿 92.91 27.88
园区开发与运营行业(行业) 4432.04万 9.15 935.81万 7.09 21.11
─────────────────────────────────────────────────
系统集成收入(产品) 2.93亿 60.45 3558.51万 26.94 12.15
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产品) 1.47亿 30.40 8713.06万 65.97 59.17
园区开发与运营收入(产品) 4432.04万 9.15 935.81万 7.09 21.11
─────────────────────────────────────────────────
华南(地区) 2.11亿 43.55 6816.83万 51.61 32.31
华中(地区) 1.23亿 25.34 3698.27万 28.00 30.12
华东(地区) 9106.30万 18.80 1713.57万 12.97 18.82
其他(地区) 4534.65万 9.36 --- --- ---
华北(地区) 1426.93万 2.95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行业(行业) 2.13亿 90.06 5548.05万 91.60 26.02
园区开发与运营行业(行业) 2354.45万 9.94 508.95万 8.40 21.62
─────────────────────────────────────────────────
系统集成收入(产品) 1.52亿 64.04 1812.90万 29.93 11.96
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产品) 6161.98万 26.02 3735.15万 61.67 60.62
园区开发与运营收入(产品) 2354.45万 9.94 508.95万 8.40 21.62
─────────────────────────────────────────────────
华中(地区) 8762.43万 37.00 2286.21万 37.74 26.09
华南(地区) 7288.15万 30.78 2543.32万 41.99 34.90
华东(地区) 5199.64万 21.96 921.35万 15.21 17.72
华北(地区) 1812.83万 7.66 --- --- ---
其他(地区) 617.34万 2.6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行业(行业) 2.37亿 63.18 7331.66万 69.02 30.95
园区开发与运营行业(行业) 1.23亿 32.68 3127.77万 29.45 25.52
其他(行业) 1555.00万 4.15 162.86万 1.53 10.47
─────────────────────────────────────────────────
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产品) 1.23亿 32.79 6290.59万 59.22 51.16
园区开发与运营收入(产品) 1.23亿 32.68 3127.77万 29.45 25.52
系统集成收入(产品) 1.14亿 30.39 1041.07万 9.80 9.1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555.00万 4.15 162.86万 1.53 10.47
─────────────────────────────────────────────────
华中(地区) 1.70亿 45.39 5271.97万 49.63 30.98
华东(地区) 8590.62万 22.91 2008.99万 18.91 23.39
华南(地区) 8407.54万 22.42 2330.91万 21.94 27.72
华北(地区) 2098.34万 5.60 --- --- ---
其他(地区) 1384.41万 3.6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6.9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771.26│ 7.79│
│第二名 │ 2852.04│ 5.89│
│第三名 │ 2311.71│ 4.77│
│第四名 │ 2150.44│ 4.44│
│第五名 │ 1974.18│ 4.08│
│合计 │ 13059.63│ 26.9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9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151.56│ 6.82│
│第二名 │ 1835.78│ 5.82│
│第三名 │ 1661.96│ 5.27│
│第四名 │ 1638.47│ 5.19│
│第五名 │ 1208.71│ 3.83│
│合计 │ 8496.47│ 26.9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先导性产业。随着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进一
步驱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演进,数据要素日益成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持续推动
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健康稳定发展。
2025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加快释放数据
要素价值、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等七大任
务,明确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
了战略框架。
2025年5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
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并部署了“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设施提升、数据产业培育等8个方面的重大行动
,强调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因地制宜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
型。
2025年7月,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支持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
量发展,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鼓励研发推广面向典型场景的工业智能体,提升
工业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文件还提出制定工业智能技术体系图谱,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国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力量,受益于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战略和数字中国建
设的持续推动,以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我国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70,585亿元,同比增长11.9%;软件业利润总额8,581亿
元,同比增长12.0%。围绕着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
需求正不断被激发并平稳发展,为中国软件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位。伴随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数
字经济以其巨大的产业规模、快速的增长速度、强大的创新潜力和有力的政策支持,成为中国最有希望、最
有朝气的产业之一。中国软协预测,202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大关,预计到2028年有望突
破20万亿元。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与落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
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腾飞筑牢根基。
2、国内数字政府发展概况
数字政府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
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数字政府建设与国家治理、经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以数字政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新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十四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
统一共享开放平台等战略部署。
2025年4月,国家数据局印发《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围绕数据
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等方面,提出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完善数据市
场规则体系,推进公共数据“一本账”管理和“一体化”应用,鼓励培育数据流通安全服务市场,推动数据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025年5月,国务院第59次常务会议通过《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旨在
推进政务数据安全有序高效共享利用,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效能,全面建设数字政府。条例
明确了政务数据共享的适用范围、原则,规定了国家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标准体系,鼓励新技术在政务数据共
享中的应用,要求国家统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等。
2025年5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要求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
线,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着力提升数字政务智能化水平。
202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对加强“
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推进重点事项常态化实施、拓展应用领域提出要求。强调探索开展“
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支持地方通过智能问答、智能审批等形式,为企业群众和工作人员提供智能服务支
撑,提供了操作框架。
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引擎以及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人
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广泛应用
于数字政务建设,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在国家及地方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数字政府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公
共数据资源体系、政务应用软件及服务等数字政务建设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国内信创产业发展概况
构建自主可控的信创技术体系是国家培育发展核心信息技术产业和实现网络安全的立足之本,强化核心
技术自主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构建国家高质量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
部署。我国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新基建的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创产业
迎来高速发展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信创产业发展,陆续出台多项专项扶持政策,从培育壮大信创企
业主体、深化行业应用推广、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强化产业生态服务等多个方面全面支持信创产业发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
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明确“十四五”期间将不断拓宽信创产业边际
并扩大信创产业的支撑范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协同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
、规模化应用,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2025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明
确要求破除地方保护、统一监管标准、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信创产业提供规模化应用场景和公平竞争环
境。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激发数字
经济创新活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多项工作任务,全面赋能信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的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继续积极调整经营战略,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业
”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软件“平台化、行业化、产品化、智能化、服务化”,继续推动信创业务纵深发展
,着力加强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企业主营业务继续
平稳增长。
(1)数智政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数智政务软件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
进一步推进信创政务协同、数智办公、数智会议、数智档案以及海关、法院、司法行政等领域软件产品和解
决方案的推广应用。
①信创政务
公司将发展信创业务作为核心战略,是国内信创政务细分领域的先行者,是海西信创产业龙头企业。报
告期内,公司紧抓国家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重要领域信创替代的战略契机,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政务”融合
战略,持续推进信创政务产品技术的优化迭代,继续推动公司信创业务向纵深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高质量政务数据集建设,继续研发政务大模型训练技术,持续推进从数据治
理、模型训练到场景落地的全栈AI能力建设。公司研发完成信创协同办公智能体应用服务平台,提供公文、
档案、会议等应用智能体,提供API服务,支持专属业务智能体的可视化快速构建。公司协助襄阳市数据局
成功完成政务系统与人工智能大模型全面对接,采用本地私有化部署模式,打造“隆中AI政务大模型”,上
线智能政务助手、公文处理等政务办公应用智能体,为政务办公智能化建设提供创新样板。公司着力加强“
人工智能+信创应用”的融合创新,推进信创政务软件产品和国产算力平台的测试验证及适配优化,形成国
产算力平台支撑的信创政务智能协同办公解决方案,进一步推进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在福建、湖北、河南、
江西等地省市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示范应用和推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信创政务软件平台化、行业化、产品化、服务化经营战略,继续加强信创应用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信创云原生应用开发平台和一体化信创基础支撑平台的迭代优化,继续完善党政、
纪委、法院、海关、医院、国企等行业领域信创协同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产品技术的行业适用性和核
心竞争力。公司继续深化信创政务SAAS协同平台和信创国资SAAS协同平台建设,着力加强生态合作和市场推
广,重点拓展区县党政机关和地方国企信创替代市场,促进“平台+服务”运营服务业务模式创新发展。
②政务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继续完善政务服务平台、智慧城市便民服务平台等产品和解决
方案,继续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迭代升级,持续为福建、浙江、河南等地的政务服务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和服
务保障。公司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融合创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依托全国营销服务网络,
积极拓展政务服务市场。
③数智海关
公司深耕海关检验检疫领域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智慧海关建设与服务经验,是“金关工程”的领先
服务商之一,业务覆盖智慧风控、智慧监管、智慧口岸、贸易安全及大数据应用等核心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参与金关三期工程海关H2018系统(v3.0)的研发,夯实基础平台技术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海关信息中心2024年拟证出证等子系统升级优化、海关总署2024年属地查检业务管
理系统升级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公司中标全国海关信息中心2025年智慧卫检管理系统升级采购项
目。公司将全力保障项目高质量交付,以科技力量筑牢国门安全防线。
公司将深化数智海关战略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海关业务深度融合,赋能业
务模式创新,驱动海关业务智慧化升级。
④智慧党建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完善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平台在福建、浙江、河南、辽宁等地的党政机
关、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推广应用。该平台采用全栈信创技术体系,深度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了集党务管理、党建服务、学习教育、考核督办、党建宣传与数据决策六大核
心功能于一体的党建工作体系,有助于实现党建业务创新发展,驱动组织数智化决策,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
规范化、智能化与科学化水平。
⑤智慧法院
公司围绕智慧法院信息化4.0版建设目标,着力构建覆盖PC与移动端、服务当事人与法官、贯通专网与
互联网的立体化服务生态,全面助力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现代化。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福建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法院侧)二期研发,打通公安、检察、司法等
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案件信息实时共享、业务协同办理与流程智能优化,为“平安福建”和“法治福建”
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深度参与福建法院“一张网”工程,持续助力全省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进程
。
⑥数智环保
公司作为“金环工程”的重要合作伙伴,自主研发了环境监测、污染监控、生态保护、核安全与辐射监
管、环境应急管理等环保领域应用软件产品,采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了野外物种智能识别与自动传输系统。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为生态环境部沙尘暴监测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核安全管理局等国家机构提供专
业运维支持服务,加强环保应用软件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助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⑦数智司法行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数智司法行政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基于“数字法治·智慧司法”“1234
8”框架的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行政执法等行业应用方案;深化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领域,挖掘基层
应用需求,积极参与涉外法治、法治督查调研等信息化建设,不断开拓市场;加强应用示范和市场拓展,公
司司法行政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河南、湖北、新疆等地成功推广,驱动业务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助力河南省司法厅推进全省“智慧矫正”建设,计划在两年内实现全省覆盖,打造
“一网统矫、监管三化”的河南特色模式。
(2)数据要素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数据要素领域创新研发投入,推进“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深度融合,继续迭
代升级数据融合治理平台、公共数据开发平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智慧信用中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致力
于成为数据要素细分领域的数据技术创新引领者和数据应用价值创造者。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迭代升级“智慧信用中枢”新一代大数据信用产品,深度运营并支撑河南省智慧信
用信息平台,持续构建并完善河南省“1(省级智慧中枢)+3(智慧共享、监管、应用)+X(应用场景)”
信用服务体系,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自动化归集与协同治理机制,提供信用二维码、评价、风险预警等50
余项智慧信用服务。河南省信用信息平台已连续六次入围国家发改委全国观摩会,五次位列前三,树立全国
信用服务标杆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信用数据要素×金融服务”创新,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技术解决方案,完
成“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河南节点”建设,构建上联国家、下通市县、横贯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河
南省“1+N”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体系,有效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入选了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发布的福建省首批数据企业名单,被纳入福建省数据企业培育
库。公司凭借在数据技术研发领域的专业实力以及在数据应用领域的深厚积淀,同时入选数据技术企业和数
据应用企业。
(3)物联网
公司聚焦社会民生领域物联网应用,与物联网领域软硬件技术优质服务商深度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
源整合,不断推进物联网技术创新,推动社会民生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迭代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承建的“东航航食餐车RFID采集应用管控系统”研发项目成功通过验收。该系统基于物
联网技术,采用RFID通信方式,实现了航食餐车ID及相关信息的自动精准采集与处理。通过支撑流向与环节
管理,系统以高质量数据提升了餐车运行管控效率,显著提高了周转率和使用率,优化了餐车资产管理。该
系统的应用水平已达到国际航空食品行业的先进标准。
亿榕信息系国网信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国有控股企业,公司持股40.7%。亿榕信息紧跟国家新基建
、碳中和、碳达峰等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
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支撑各专业领域业务应用智能化升级与新业务的快速构建,
目前已建立“7+2”的业务服务体系,即:数字办公、数字档案、信创业务、智能数据、智能设备、数字传
媒、智慧财务七大业务,实施服务、运维服务两大服务,为国家电网总部、各省市公司及其直属产业公司等
3,000余家单位提供专业信息化服务。
控股子公司容大物联网以电力行业为主要目标客户,持续推进物联网应用技术的研发及在电力行业信息
化建设领域的持续拓展,为电力系统提供设备运营精细化管理和作业标准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依
托在主站软件系统、RFID物联传感、数据远传等成熟技术和应用经验,提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和民用领
域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参股子公司福水智联是由福州市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福州开发区国有资产营运有限公司等投资方共
同出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专注于水治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服务。福水智联
与三大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NB-IoT窄带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载体,构建综合性的智慧水务大
数据云平台,为水行业以及整个城市提供包括智慧计量、智慧用水管理、管网监控、管网GIS系统、水资源
监测、水质监测、城市内涝监测在内的水务整体运营解决方案,致力成为物联网领军企业。
子公司星榕基以物联网领域为方向、运营业务为主业,聚焦物联网核心技术,积极拓展物联网、新零售
服务、企业数字化、AI数字人四大业务板块,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应用,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
升级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生态融合发展。
2、园区开发与运营业务
(1)园区开发与运营业务基本情况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作为一种集群经济,产业的集中能够对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产生强大的吸引
力,可以形成加速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为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多部门、多地政府陆
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产业园区的建设。
公司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涉足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一方面,公司拟通过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品
牌等方面的积累或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协同和集聚效应,努力实现产业聚集、规模化发
展、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局面;另一方面,除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新增的业绩增长点外,园区软件产
业相关生态的建立,亦将有助于推动公司与园区产业链上企业在技术、业务方面的创新与合作,有利于公司
进一步开拓市场和扩大业务规模,为公司自身软件业务发展创造新动力。
(2)主要业务所在区域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园区开发与运营业务共涉及五处产业园区,分别为上海榕基软件园、信阳榕
基软件园、河南榕基软件园、马鞍山智慧园、福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其中河南榕基软件园尚未建成
,已建成的商业用房除部分自用外主要出租、出售给园区入驻企业。
(三)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1、业务模式
(1)软件开发业务模式
公司软件产品的生产以项目制方式进行,针对不同的项目由一个或多个部门成立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开
发实施工作。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包括需求调研、架构设计、编码、调试、测试、现场实施等阶段。公司依
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维服务和CMMI-5级的要求,建
立了严密科学的软件开发过程管控体系,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贯彻DevOps开发运维机制,引进项目管
理工具、代码管理工具、自动化部署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等,有效保证了软件开发工作的规范化以及技术
和产品等研发成果的水平和质量。
(2)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模式
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协助用户分析其具体的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定义其应用模型;提出系统架构,按照
用户的需求,对众多的技术和产品合理地选择最佳配置的各种软件和硬件产品与资源,形成完整的、能够解
决客户具体应用需求的集成方案;设计具体项目方案(包括数据中心系统方案、网络系统方案、安全系统方
案、系统软件方案、应用软件适配方案、容灾备份系统方案等);项目现场实施,构建系统硬件平台、配置
系统软件、按需配置基础应用软件;系统测试与试运行;用户培训;工程验收;系统开通;系统运维保障。
(3)技术支持与服务业务模式
主要向进出口企业提供外贸进出口企业端软件的运维服务及向其他客户提供系统维护、性能优化、硬件
维修与备件服务、技术咨询、软件升级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服务。金关工程及智慧海关相关企业端软件的运维
服务,是指公司免费向进出口企业提供金关工程及智慧海关相关的报关、原产地证等业务的企业端软件,通
过客户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网点等途径为客户提供企业端软件的维护服务,并按年收取服务费的业务。技术
支持服务主要由技术支持中心承担,以呼叫中心、电子邮件、传真、网站、实地等多种方式提供。
2、采购模式
公司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所需硬件和软件均列入公司统一采购范畴,公司项目采购部负责采购需求的受
理、供方的商谈、采购合同编制、采购的实施和验收、采购资料的管理及组织供方的评审,各部门根据需要
提出采购需求并填写采购申请表,经公司相关人员审批后提交项目采购部采购。与公司发生采购业务的所有
供货方均需从《合格供方名单》中选取,《合格供方名单》由公司项目采购部、项目管理部、技术部门等相
关部门人员共同对供方进行评定确认。每个年度项目采购部依据供货响应速度、所供货物质量及售后服务情
况等指标对已评定的合格供方进行严格考核评价,填写《合格供方年度评定表》,不合格的供方取消其合格
供方资格,并编制新的《合格供方名单》。采购的产品由项目采购部和采购申请部门进行验收,并实行采购
负责制度。
3、销售模式
公司对于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客户的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
接项目。公司长期服务优势领域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动态,寻求业务合作机会;同时公司积极关注公开平台
的招标信息,综合汇总项目信息后,综合评估项目内容、工期、造价、技术标准、技术难度、付款方式等因
素。若项目可行则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编制标书并组织投标。对于其他客户的信息化项目,公
司通常通过商业谈判等形式获取项目订单。
(四)市场地位
公司一直专注于行业应用软件研发、信息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与服务,为党政、海关、司法、环保、能
源等行业领域提供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公司是海西软件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数字
政务和协同管理细分领域的领先服务
|